教育範文觀後感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感人篇

本文已影響 2.24W人 

導語: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一開始就來一次所謂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動,飛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親孩子的呼喚,一下就將人性最弱點給激發到了極點,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唐山大地震》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感人篇

  2017觀看《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

今天,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我早就聽人說過這場電影,可我一直沒有時間去看。來到電影院,電影開始時,我目不轉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個母親,她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她們一家過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災難卻降臨在她們頭上——大地震發生了短短几秒鐘的時間,美麗的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這位母親本來準備衝進去救他們兩個,可是,她的丈夫拉開了她,自己衝進去了,喪了命。此時此刻,她的女兒和兒子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的兩端,板上壓了重重的石頭。救援人員問這位母親:“他們兩個只能救一個,救姐姐還是救弟弟?”這位母親面臨着生命的抉擇,最終選擇救弟弟。本來這個女孩已經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堅強的活了下來。當她被救援人員救出的時候,全身黑黑的,但她並不想認媽媽和弟弟。爲什麼呢?因爲她發自內心的恨媽媽,恨媽媽當初沒有選擇救他……

在汶川大地震時,女兒終於理解了母親……

看完這部電影,我懂得了: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他們也許有時會做一些不得已的選擇,但是我們知道,他們始終是爲我們好。我們要支持他們,理解他們,愛他們!

  2017觀看《唐山大地震》觀後感【2】

今天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說實話,我落淚了,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地震在摧毀着唐山,毀了苦心經營的家園,死神在一步一步的走來,丈夫在在生死關頭以命相救,她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丈夫在一次餘震中廢墟埋沒,但是,她的悲劇並沒有結束.找到自己的龍鳳雙胞胎時,因爲情況危急,兩個孩子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水泥板上方是隨時可能坍塌的廢墟.救援人員只能撬起一頭救人,也就是說只能有一個孩子可以活下來.作爲一個母親,她面臨這樣殘酷的生死抉擇.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而她最終的一句"救弟弟",自認爲殘酷地把女兒推上死路。

我捫心自問,我能理解一位母親在面對一雙兒女面臨死亡只能選擇一個的時候的心情,雖然我還沒有爲人父母,那份痛楚是撕心裂肺的,痛徹心扉的。丈夫在災難面前選擇了讓妻子活下來,面對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尚且如期,更何況是自己的骨肉啊,按我媽媽說的,孩子就是媽媽身上的一塊肉啊,選擇固然難。但是選擇之後,確是更難,整整揹負了32年的心靈枷鎖。人生能有幾個32年啊?

從整個電影來說,這份選擇裏面包含了重男輕女的思想,這在影片裏的開頭可以看出來。西紅柿,出現了3次,第一次是泡在臉盆裏,有兩個,方凳和方達抱着風扇跑回家,媽媽拿出來給方達吃,第二次是晚上他們睡覺前,媽媽又拿給方達了,當時方凳很不滿意,要西紅柿,媽媽說明天就給姐姐洗,方凳說媽媽騙人,媽媽做出承諾說肯定會買的。只是姐弟生活中很平淡的一個片段,在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支配下,縱使是雙胞胎,同一個時間出生的,雖然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終歸有了個薄厚。

平日裏微不足道的小事的.偏向出現在更大的抉擇中,地震中姐弟被壓在了同一塊預製板下,關於生死的抉擇再次將人性推上了拷問的平臺,兩個同樣的生命,同樣的鮮活,同樣有機會生還,但所有的一切就是在那麼一個選擇之中。或許那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時會簡單一些,但人均有惻隱之心,母愛無疆,當這個選擇出現在母親面前時,母親內心的掙扎和痛苦是可以想象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很慶幸我身在了一個雖不富裕但充滿了愛的家庭裏。爸爸媽媽從來沒有偏愛我和妹妹任何一個,每次爸爸打工回來,或多或少都會給我和妹妹買點好吃的,我和妹妹得到的都是相等的,爸爸總是告誡我們,家裏就你們兩個人,有好東西要兩個人都吃,不能一個人吃,爸爸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重男輕女這種思想在農村還是可以見到的,比如說讓男孩子上學,女孩子就給免了,早早的就讓出去打工,或是出嫁了,但爸爸卻沒有。爸爸說過,兒子和女兒在他心裏一樣重,兒子可以上學,女兒也同樣可以。父親還對妹妹說過,秀,你好好學,別怕爸爸不供你,只要你學得好,爸爸就是砸鍋賣鐵賣血,也不會虧了你的。父親沒有上過幾年學,因爲我奶奶去世得早,那時父親才十二三歲,家裏兄妹也多,所以沒多少文化。但是,在父親身上,有很很多多的東西是我在書本和學校裏所學不到的,父親是我一輩子的老師。雖然我是我們家的第一個大學生,但父親值得我一輩子去敬仰,去尊重。

也有的人說,父母皆禍害。我想說的是,你們的良心被狗吃了嗎?對於父母要有感恩之心,儘管他們生育我們時沒有徵求我們的授權,但我們現在享受的這個繁華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是拜他們所賜。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你,我和他。即便從法理學的角度來說,你可以抱怨,但不可以仇視。當然,混蛋的父母多的是,虐待子女的變態有之,強姦親身女兒的畜生有之,賣掉兒女換毒品的人渣也有之,但那些都是離我們正常的生活很遙遠的事情,不管怎麼說,我們的父母,其出發點還是好的,無非就是希望我們過上他們所希望的生活,他們認爲那樣的生活是好的,是光榮的,是值得他們驕傲的。但話又說回來,每個人都有私心,但是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偉大的父母也是很多的。在極端的情況下,比如汶川大地震,有的父母爲了救自己的孩子而死於水泥板的重壓下,等等,這是人性中最可貴的動物本能,是對子女愛的本能。

就我個人理解來說,在通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廣義的交易。父母與子女也是一樣。父母撫養子女,子女要孝順父母。反之父母如果不對子女盡養育之恩,子女是不是就沒有孝順父母的義務與責任呢?我想這大概是的,他們不視我爲子,我何必視其爲父?

  2017觀看《唐山大地震》觀後感【3】

子女們從來到人世間起就背上了這份高利貸,父母之愛到最後變成了最爲痛苦的回憶。說“父母皆是禍害”的人裏多多少少都有這方面的痛苦經歷,父母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安排着他們的一切。從吃飯穿衣到升學工作,再到結婚生子。父母不死,痛苦不止。而反過來說,父母對自己所作的一切早就在道義上佔據了制高點,他們端起“愛”的AK47對準自己的孩子瘋狂的掃射,打掉孩子身上任何一點兒離經叛道的因子,直到把孩子變成自己的翻版。漢武帝在廢掉太子時想到的唯一的理由就是“子不類父”,他不像他老爸,難道他就該死嗎?這種令人戰慄的邏輯實際上瀰漫於整個東方文化圈,直至今天。

在我看來中國傳統觀念骨子裏就是反自由,反獨立的,凡是標新立異的一切事物和思想在這個古老的國度裏都不招待見,混得最慘的就會遭到封殺或者扼殺。方達即使腰纏萬貫也不能違拗母親的意志,最大的理由就是“我的命是她給的”,欠的債就得還嘛。

獨立自主是任何一個個體的夢想。哲學家也曾說過“不自由,毋寧死”的話,這句真理般的語言一旦加到普通人身上就成了罪惡的代名詞。我們在集體主義教育的陰影下生活的太久了,而那是一種非正常的生存狀態。難道在平時我們閉口不談集體主義就會喪失人性嗎?看看汶川大地震,80後的表現令國家領導人爲之動容,事實證明我們不是垮掉的一代。但垮掉的一代大有人在,比如富二代,高富帥,黑木耳等等,更有00後。

在預製板下面,姐弟生死關頭,母親選擇了弟弟而沒有選姐姐,這個選擇改變了方凳和母親一身。束縛了兩人整整32年,即便是方凳在懷孕後,就算退學也要把孩子生下來,她也許是在對她母親說,一個母親無權剝奪哪怕是自己帶到這個世上的生命,連帶着有一絲復仇的色彩。

32年後,汶川地震,在地震的救援現場,方凳目睹了一位母親的艱難選擇:是眼睜睜看着救災戰士們爲了拯救女兒而遭遇危險,還是截掉女兒的雙腿儘快完成救援。母親最終忍痛選擇了割掉女兒的雙腿。面對這個選擇,面對瘋狂地喊着要回女兒的腿、近乎崩潰的母親,方凳內心或許已經明白了許多。其實,在很多選擇面前,被放棄的那個並不一定就意味着是不重要的,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做出選擇的人是殘忍和無情的,因爲,做出選擇所要經歷的絕望和痛苦,並不比被放棄的絕望和痛苦更輕淺。或許,最適合用來描述選擇者的,應該是“無奈”。所以,我相信,當方凳從背後死死地抱住近於瘋狂的母親時,她的腦海裏,一定浮現着自己母親在面臨選擇時那絕望的臉龐和撕心裂肺的呼喚。

值得慶幸的是,最後在墓園裏面,方凳崩潰大哭,這是對母親當年所作所爲真正的寬恕,也是對自己最終的救贖。捆綁了二人32年的枷鎖順勢土崩瓦解了。

32年,始於唐山終於汶川,一個地震的輪迴,一個故事的終結。一家人最終和解,天災造成的裂痕緩緩彌合。

記的在家的時候,有天晚上和爸媽一塊聊天,我爸就問我,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河裏,你先救誰?我說我想想,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我就反過來問我,我和我爸掉進河裏,你救誰啊?我媽好不利索的說,救你,你爸爸都活了半輩子了,你還年輕。我現在想說,謝謝媽媽。還有就是,年親真好。

親人就是親人,沒有了,才知道是沒有了。

話說得有些長了。在這個混沌糜爛傻逼的時代,說這麼多實在有點那矯情和做作了。我會一如既往地愛着我的父母,正如同他們愛着我一樣,實際上他們也從來未曾逼過我做什麼我實在不想做的事。這是目前能達到的最理想的狀態了,完美的境界不曾考慮,那是不存在的。希望這份“契約”能一直保持和諧與默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