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9.37K人 

導語:你去影院看過《愛樂之城》嗎?就算沒有看過,想必也早已在朋友圈被“科普”。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愛樂之城》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

  《愛樂之城》觀後感作文【1】

最近一陣子,大概國內的文藝青年們見面打招呼的問候語都變成了:“你看了《愛樂之城》沒?”

自從情人節該片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映以來,這部本屬於兩個美國版“北漂”(或者更準確地可以稱之爲“洛漂”)的故事卻強勢刷爆了中國各大社交網絡。影片的好評鋪天蓋地而來。別的不說,光是看電影英文海報上密密麻麻排列着來自各家媒體的溢美之詞,其口碑炸裂程度略窺一二:“Incredible”(難以置信)、“Glorious”(絢麗無比)、“Magical”(魔力四射)……

美國著名影評網站IMDb給出了8.5的高分,國內文藝青年聚集的影評網站豆瓣雖然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後評分微跌,也終於穩定在8.6分的高位上。這在佳片並不算太多的年頭裏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現象級”的作品了。

還有幾天,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即將揭曉。《愛樂之城》平歷史記錄地橫掃了14項提名,這在奧斯卡歷史上僅僅出現過兩次。而上一次出現如此壯觀的景象是中國觀衆比較熟悉的《泰坦尼克號》,距今已經快20年了。獎項還未正式頒出,但如果真的讓最佳影片花落旁家,看樣子一定會是觸犯衆怒的冷門。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洛杉磯,爵士音樂家塞巴斯蒂安邂逅了懷揣演員夢的女孩米婭,相互鼓勵追尋各自的“美國夢”。最終事業達成,但他們之間的愛情卻曇花一現,令人惋惜。電影的結局並不算完美,爲什麼偏偏能打動那麼多觀衆呢?

它讓我們想起了逝去的愛情和並不完滿的青春,或者讓我們回憶起自己最努力時候的樣子。然而,這部全是講青年故事的電影,卻透着一股濃濃的懷舊氣息:從長鏡頭的使用、色彩的搭配到爵士樂的主題。而這種懷舊之所以迷人,大概在於某種消失已久的真實。

雖然也有某些觀衆對於《愛樂之城》情節的相對簡單有些微詞,但是既然選擇了作爲好萊塢經典片種的歌舞片,情節的曲折便並非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所刻意追求的。

歌舞片作爲早期好萊塢重要的片種,在20世紀20年代曾經風靡一時。1927年好萊塢歷史上的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便是歌舞題材,而後也創造出很多國內觀衆非常熟悉的一大批作品,如《綠野仙蹤》《雨中曲》《西區故事》等,但是隨着更多片種的興起,好萊塢的歌舞片在上世紀70年代之後逐漸式微。進入21世紀以來,《芝加哥》《紅磨坊》等片的出現再次給了歌舞片復興的契機,不過還談不上重新迴歸主流。

《愛樂之城》和這些新歌舞片不同,它的拍攝手法並沒有融入太多的當代電影工業技巧,反而顯得相當傳統。此片最爲影迷津津樂道的便是影片主人公黃昏時分在山頂的一段舞蹈。長達6分鐘的鏡頭一氣呵成,沒有任何拼接。這與好萊塢黃金時代歌舞片如出一轍。

對此,影片的攝影萊納斯·桑德伯格表示:“如果我們能用一個鏡頭搞定,就意味着觀衆在銀幕上看到的就是實在發生的,是真正地走到街上拍攝。這段拍攝沒有什麼特效和後期合成。我們儘可能模仿上世紀50年代拍攝電影的手法……(如果用了特效,)即使現在無法分辨,10年後再看肯定瞞不過人。可是一旦是真的,永遠是真的。”

爲了這短短的6分鐘,兩位演員整整排練了3個月。並且導演天時地利人和地等到了合適的天氣和自然光線,把現在大銀幕上已經很難見到的那種純粹的真實展現給了觀衆。

有骨灰級影迷統計,整部《愛樂之城》對好萊塢老電影致敬的段落多達80多處。沒有繼承,創新大概也沒有基礎。

“我們的鏡頭是爲了描繪一個浪漫的洛杉磯,有時候電影裏的瞬間會顯得比現實中更有魔力。”桑德博格說。

爲了發揮這種魔力,色彩和光線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在影片的製作團隊看來,他們所做的只是把曾經洛杉磯的樣子重新發掘出來。對細節的追求可算做到了極致。

比如,洛杉磯的街頭路燈已經很少見到水銀燈,大多是鈉燈。因爲鈉燈耗電少,壽命長。但是兩者的光線會略有差別,水銀燈的光線會略帶天青色。於是,爲了讓影片中的色彩更好地呈現,劇組特意在洛杉磯找到了仍在使用水銀路燈的老舊街道。這大概也才讓穿着藍色裙子的女主角在燈下顯得更爲動人。

“這種色彩的飽滿可不是像電視劇那樣後期做出來的,片場是什麼樣電影裏就是什麼樣。”桑德伯格對此也很是自豪。

  《愛樂之城》觀後感作文【2】

《愛樂之城》在百度百科裏的分類是喜劇歌舞片,看完後我卻想到了一句形容悲劇的話——

把美的東西撕碎給人看。

洛杉磯傍晚玫瑰色的天空,小酒館復古迷離的爵士樂,指尖流動的悠揚琴聲,顏色鮮豔得像油畫一樣的裙子。

每個元素都在構築一篇童話,可故事講完了卻沒有happy ending的結局。

電影的最後,男主看到臺下嫁爲人婦的女主,他愣了很久後說,“Welcome to Seb‘s ”。

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夢想着有一家可以拯救瀕死爵士的.俱樂部。Seb‘s 是你幫我給它取的名字。現在它成真了,每個夜晚座無虛席,只是聽我彈琴的人中沒有了你。

鋼琴聲響起,悲傷地如同拜倫的《春逝》。

“ 若我又遇見你,事隔經年,我該如何賀你,以眼淚,以沉默 ”

如果從頭來過,平行世界裏的你我會不會已經有了一個家,生了可愛的baby,一起來到夜晚的酒吧聽別人的音樂,一曲過後笑着轉過頭親吻。

可是啊,現在牽你手的不是我,你孩子的父親不是我,陪你走到白頭的人也不是我。

最痛的不是分開,而是在腦海裏和他走完了一生,卻清楚地知道,這是一場再也不可能實現的奢望。

臺上臺下的兩個人,最後隔着人羣相視一笑。

謝謝你陪我發夢。

這是一部不能跟現任看的電影,因爲你掉下淚想起的那個人,一定不在身邊了。

以前看過過一個問題,“你做過最孤獨的事是什麼?”

在無數答案裏,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一段。

“我下了個模擬人生4 ,我捏了個和前女友很像的小人,給她起了前女友的名字放在社區裏,然後我又捏了個自己,也搬進了同一個社區。蓋房子、找工作、賺錢,然後在公園裏碰到了她,談戀愛,結婚,快樂的生活在一起,生了一大堆孩子,一起變老。最後我在屋子後面建了個花園,裏面是兩個墓碑。「與你至死相依是我曾經的夢想」”

夢想這個詞真的很神奇,可以那麼龐大也可以很微小。

大到想要成爲萬衆矚目的人,擁有數不盡的未曾擁有過的事物。

小到只想擁有你,我們像所有普通人一樣結婚生子,一蔬一飯,爐火竈臺,平平淡淡地跟你過完餘生。

可是人生啊,完美的事太少。我們總是在最差的時候,遇上這輩子最愛的人,卻沒有能力陪他走下去,讓愛情在現實中分崩離析。等到功成名就的時候,那個人卻再也不可能回到身邊了。

這一點,也是我看完Lalaland哭的一塌糊塗的原因。

它太像我們經歷過的那些遺憾的愛了,爲了夢想不得不放棄彼此。

陪我做夢的是你,夢作成真了你已不在了。

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吧。

  《愛樂之城》觀後感作文【3】

說到《愛樂之城》的懷舊,電影的主題之一爵士樂就不得不提。發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爵士樂在1920年代達到了流行的頂點,那個年代甚至被稱爲“爵士樂時代”,它出現的本身便可以喚起美國人對於過去的衆多回憶。片中的男主人公一直追求開一家保持純粹爵士樂精神的俱樂部,對於爵士樂的流行音樂化嗤之以鼻。

借片中爵士樂“改革派”音樂家瑞安之口,導演轉達了很多人對於爵士樂的偏見:“爵士樂正在死掉……如果你一直當個老古董,還怎麼創新?”

導演對此表示:“我不這麼認爲。我覺得爵士樂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沒有在死掉,它會一直存在於現代音樂中。而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去保護我們愛的那些藝術形式呢?一些老的藝術形式就像被凍在琥珀裏一樣止步不前。但我們又有多少次在所謂的現代化創新中毀掉它們呢?”

可能,這裏他說的不止是爵士樂,還有歌舞片。

不過,導演一點點小小的疏於考慮還是給了攻擊者說辭。至少不是人人都喜歡這種懷舊。作爲“改革派”的音樂家瑞安是個黑人,而爵士樂正是起源於非裔美國人的音樂形式。讓一個白人來拯救爵士精神?這在美國評論家吉奧夫·尼爾森看來已經成爲一種不懷好意的“不可承受之白”。

不管這是不是過分的政治解讀,至少,讓一部如此懷舊氣息的電影在2017年的頒獎季裏如此獨領風騷,也不知讓更多力求突破的電影人該是歡喜還是有些擔憂。

話說回來,電影打動觀衆就行。《愛樂之城》,那餘音繞樑的不止是男女主人公之間的互訴衷腸。它更是一封寫給過去的情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