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關於電視劇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的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終於把《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這部電視劇看完了,其實以前很早就看過,只是那時候對於故事情節似懂非懂,最近幾天就從頭到尾把它認真看了一遍,我有個習慣,就是每看完一部連續劇,都習慣在腦海中回憶這個故事的過程,開端到結束,一個個畫面從腦海中一一閃過:

關於電視劇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的觀後感

李然、周蒙是一對從始至終都深愛着的戀人,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觀後感。李然已工作,周蒙還在大學生活。周蒙一如她總不離手的礦泉水般純淨、美麗、簡單、柔弱。可是這一切似乎都註定了在他們的感情裏,她的弱勢與無助。她單純的愛着,她的世界猶如一片乾淨的湛藍的天空。於是她會認真的對李然說“就算你結了婚我也會愛你”;她給出差歸來的愛人打水,滿足地給他洗腳;她要求李然陪她去食堂打飯,教室上自習,騎着單車在校園裏轉悠;在她看來這些就是她最大的幸福。可是她同時會爲接不到李然電話而焦慮,難受。然而簡單如水的她在青春年少時還沒有完全瞭解該怎樣去愛,在李然去西藏的日子裏她安靜的思念與等待,就算李然在電話裏說“濛濛你來西藏看我好嗎”,她只會傻傻的回答“我要等爸爸回來”。她總以爲堅守的等待那份愛就會完滿。現實是殘酷的,當她在失去兩個最重要的人時,(爸爸的離世,李然的離去)她的柔弱顯得如此的堅強。她在小宗面前哭着說“我生命中最愛的兩個男人,他們都叫我在江城等他們,可是他們都不回來了,是我不好,他們都不要我了,怎麼都不要了?這是爲什麼啊?”再與李然相見是在秋天燦爛的陽光裏,她流着淚着微笑着在李然懷抱裏安靜的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真的很心疼她,爲什麼杜曉彬可以被李然照顧的無微不至,而周蒙卻要在外面獨自漂泊?

李然註定就是招女人喜歡的男人,觀後感《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觀後感》。他認真、真摯的深愛着周蒙。面對誘惑他最終無處躲藏,於是他用複雜的感情對誘惑承擔應有的責任。我幾乎無法責怪他,也許他有着責任以外的情感。生活就是這般殘忍,最終悉心照顧的不是內心深處的人,曾經許下的諾言其實我們永遠無法去實現,然而誰也不能否定當初我們承諾時的堅決與真心。最終我們幾乎失去怪罪的能力,生活原本就是殘酷的。

周德明-周蒙的父親。一個完美的男人與父親。他偉大的父愛與親情讓周蒙幸福成長,在他離去後的日子他的愛又讓弱小的周蒙得以堅強。

小宗-李然的好友、周蒙的老師。善良靠譜的好人。爲友誼,承諾負擔了太多原本不屬於他的負擔。

戴妍,葛俊又一對戀人。纏綿悱惻的相愛,分分合合。最後讓我無法接受的結局。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多麼美好的語言,我們的青春已是過往,其實最終在心底我們都給各自無比純淨美好的青春安放了它該有的位置。我們的青春已在風中飄散,我們的日子在眼前一天天溜掉,珍惜現在-這是對青春、親人、,愛人、自己最好的交待 。

既然每個人都註定有一樣的開始,有相似的經歷,那又何必去加重自己的傷痕呢.沉溺在傷口邊,回味受傷的剎那,傷口變深時的點點滴滴,彷彿將自己變成了萬千受傷事件中的男女主角,何必呢?對於愛情,只是千千萬萬人將自己心中的小小慾望給放大了.愛情不只是一個過度嗎?不只是生命中的一種現象嗎?不只是從小時候的自我向長大後的自我的過度嗎?爲了迎接它,會閱讀許多前人的錦言,那些人經歷了愛情,可他們又懂得了多少呢?他們寫下那些話時要麼已經是曾經滄海,要麼早已轉化爲親情或友情,心中泛起的那一層小小的漣漪也不過是自己坐在房間思念的產物.全天下的人都會有一樣的感覺,相似的心理,相同的衝動.頂多是在別人的文字裏感受一下似曾相識的快感罷了.

或許每個人的青春都是支離破碎的,當我們拾起這些碎片,學會了成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