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工作總結

高中數學教師的個人工作總結

本文已影響 1.89W人 

工作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檢查、總評價、總分析、總研究,並分析成績的不足,從而得出引以爲戒的經驗。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高中數學教師的個人工作總結,歡迎查看!

高中數學教師的個人工作總結

實施素質教育應着眼於創新教育,把創新教育作爲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來抓。同樣,對於高中數學教育,必須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特別是教師單向灌輸知識,以考試分數作爲衡量教學成果的唯一標準的那種模式和觀念。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從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一、創設情景,激發認識動機

學生創新誘因包括其強烈的創新慾望,個人需要、原形或相關信息的啓示,舊有的理論和方法的缺陷和矛盾,試圖對某種現象作出解釋以及預見性猜想等。創設情景,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方式,爲學生營造一種新知識的學習準備和學習意境,從而誘發思維主體產生創新意識的各種因素。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引入創設情景可以形成創新氛圍和問題情景,促使學生開展積極的、有明確目的的思維活動,誘導主體積極參與、主動創新。具體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⑴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

⑵創設類似科學研究式的探究發現的認知情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設適宜的問題認知情景,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促使學生有創新,顯得尤爲重要

二、圍繞研究性學習,實踐創新

從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際意義和根本目的出發,可以說數學問題可以是課本的知識,也可以是課本知識的概括總結,可以是課堂知識的擴廣延伸,也可以是社會自然現象的數學分析,可以是純思辯的,也可以是實踐和理論的結合,當然更可以是未知知識的探究等等。因此,結合教學實踐,根據問題所指的能力的綜合程度不同,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上去實施:

⑴實驗教學:培養研究性學習意識,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實施過程教學,創設類似科學研究式的問題認清情景,揭示知識背靜,展現知識的發生過程,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參與獨立探索、自主構建的求知狀態,親身經歷實驗探索,猜想論證、邏輯推理的科學研究實踐過程,從中體驗研究性學習的艱辛於樂趣,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自主探究問題的研究性學習意識。

⑵拓廣創新:發展探究能力。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如果勤思敏學,就會以研究者特有的洞察力,敏感地感知到某些知識間的相似性或者某一結論的可拓廣延伸性,從而在探究中概括出更爲統一、更爲完美的結論或提出具有一定探索意義的數學問題。數學問題處處可見、小小的質疑、大膽的猜想、偶爾的感悟,都可能產生創新的成果。

⑶體驗生活:培養綜合能力,體驗生活,就要善於從社會生活中發現研究課題並致力與研究。研究課題既要具備可能性又要具備探索性。教學中,教師可適時引導和幫助學生提出研究課題。

三、數學技術進入數學教育已成國際趨勢,他較傳統的數學教育相比,對改進學生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和數學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有着獨特的意義。具體地,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實施:

⑴運用數學技術,創設有效的認知情景。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根據感知規律,藉助圖象、聲音等超文件性、超時空性、虛擬性以及個性化的特點,能夠爲學生更有效的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情景,可以更強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認識動機,還可以對學生提供"自我協商"的"人機對話"環境,促使學生主體參與。如數學歸納法的教學,就可以在計算機上做多米諾骰牌的遊戲。

⑵運用數學技術認知數學概念。數學是思維的科學,"思維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使數學變的"深奧難學",而數學技術的"動感顯示"、"繪圖功能",使思維過程"視覺化",加強了數學思維的"可視"程度。

⑶運用數學技術,做數學實驗。傳統的數學實驗多以實物模型或數學教學具進行實驗具有一定的直觀性,但侷限性較強。

總之,課堂教學作爲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創新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題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的培養途徑和方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