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發言稿

幼兒園老師端午節發言稿(精選5篇)

本文已影響 3.15W人 

在當下社會,需要使用發言稿的事情愈發增多,發言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那麼發言稿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老師端午節發言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老師端午節發言稿(精選5篇)

幼兒園老師端午節發言稿1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也叫端陽節。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傳說,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流行。在歷史的這一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和包餃子來紀念一個不朽的靈魂——屈原。

你是一個活潑的,有個性的孩子,遇到困難時勇敢堅強,像個男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快速接受和學習,喜歡幫助同齡人。上課可以認真聽講,遵守紀律。你總能按時、認真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希望你在一年級的時候再接再厲,成爲一個全面的三好學生。

人們喜愛屈原。聽到屈原自殺的消息後,他們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但沒有找到。他們怕河裏的魚蝦咬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裝進竹筒裏,扔到水裏。他們想用糯米餵魚蝦來保護屈原的身體。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自發地來到河邊悼念屈原,也在洶涌的波濤中划船,象徵着人們爭相打撈屈原的屍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賽龍舟的習俗就形成了。

屈原已經去世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在這裏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崇尚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日月爭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無論時間如何變遷,他永遠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者的尊重和珍惜來看待中國的每一個傳統節日。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豐富的文化,保存着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謝謝大家耐心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你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謝謝你。第一天上課,有幸聽了國內學前教育專家教授的講座,開闊了眼界,加深了理解。

這學期的重點是環境創造和區域活動。借鑑上學期的經驗,利用當地資源,收集並擺放各種廢舊材料,使主題牆活起來,真正體現新的環境創造和具有地方文化氣息的區域活動,更加有效們體驗在玩中樂,樂中學的新型模式。

幼兒園老師端午節發言稿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我是中五班的張老師。我念一首兒歌給大家聽,聽完以後,我要問幾個小問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 小朋友,你們知道兒歌裏說的是什麼節日嗎?(端午節)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是我們的傳統佳節。這一天,吃糉子,嘗鹹蛋,劃龍船,掛艾草形成了端午節獨特的風俗。大家都非常喜歡過端午節,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你們高不高興呀?讓我們一起再把兒歌念一遍吧,感受端午節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糉子,撒白糖,

賽龍舟,喜洋洋。

幼兒園老師端午節發言稿3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我是中五班的張老師

今天,我將在國旗下發表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慶祝端午節,慶祝父親節”。在剛剛過去的傳統端午節,孩子們一定吃了糉子,看了龍舟比賽,度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假期。但是你知道端午節的起源嗎?我來告訴你!

中國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不忍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侵略,就用一塊大石頭跳進河裏,用生命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爲了不讓河裏的魚蝦咬屈原的身體,老百姓劃到河邊,有的敲鑼打鼓把魚蝦嚇跑,有的把飯糰扔到河裏喂。此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有划龍舟、吃糉子的習俗,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現在就唱幾句,“我家有個酷男,三頭六臂刀槍不入,手掌有點粗,引我學會走路。”孩子們,歌裏的這個男人是誰?對了,是我們的父親。下週日,我們又要過父親節了。爸爸很辛苦。大家一定要做個禮物安慰爸爸,然後大聲說:“爸爸,我愛你!”

隨着我一天天長大,我們要學會熱愛祖國,關愛家庭,做一個陽光健康的孩子,快樂的度過我們的童年。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幼兒園老師端午節發言稿4

各位老師、各位小朋友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端午節》。再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時節千家品糉,萬戶懸囊,人們紛紛掛艾草、賽龍舟、辦詩會。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划着船到江邊,悼念屈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將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呢?

讓我們把糉葉輕輕展開,將愛國情包某某。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每到這天人們便把用五色絲線包裹的糉子投到水中,表達悼念之情。

讓我們把糉葉輕輕展開,將文明包入。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延續基因。作爲新時期的少年兒童,我們要傳承中華文明,並將它發揚光大。

孩子們,在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裏,讓我們把糉葉輕輕展開,包住所有的感恩與祝福,送給我們偉大的祖國。最後祝大家節日快樂,謝謝大家。

幼兒園老師端午節發言稿5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xx老師,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主題是《中華魂,端午情》。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它是紀念我國著名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

據《史記》記載,戰國末期楚國大臣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卻遭到其他貴族的反對和排擠;屈原被迫離職,被趕出都城。他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後來,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眼看着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悲憤之下,於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後,投汨羅江而死。楚國百姓得知消息後,划船拯救,將飯糰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魚吃飽了,不要吃掉屈原。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被定爲端午節,端即是“初”的意思,人們也以吃糉子、喝黃酒來紀念屈原。

屈原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他對當前的形勢有着清醒的認識,於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攻擊。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閃耀在中華大地。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爲己任的高度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是他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對於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情厚誼。

和屈原不同,我們如今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衆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深知國之自立自強的不易,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鴉片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爲我們拼搏來的。

爲增強同學們的愛國情感,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我們的節日”主題,利用傳統節日蘊含的思想內涵爲同學們“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學院xx也在端午前夕開展了主題爲“揚傳統文化,妙筆畫端午”的黑板報評比活動,期待各系各班的優秀作品展示。

最後用屈原的一句名言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傳統節日背後積澱的是千年不變的民族精神。希望同學們都能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讓優秀的中華文化滋潤我們的心靈,做一個真正的炎黃子孫,傳承和延續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讓華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永遠熠熠生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