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越王勾踐世家優秀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04W人 

《越王勾踐世家》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那麼要怎樣做一份《越王勾踐世家》讀後感呢?接下來是小編爲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越王勾踐世家優秀讀後感

  越王勾踐世家的讀後感1

讀《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世人都感嘆越王臥薪嚐膽,苦心勵志,我卻佩服范蠡的人生境界,看得遠、看得透、看得淡。

看遠,才能覽物於胸。范蠡出身卑寒,年少時便顯露才華,無所不精,在當時政治混亂的楚國不爲世人賞識。在吳國與越國連年征戰之時,范蠡把目光瞄準了越國的勾踐。在夫椒之戰,勾踐戰敗,率5000殘兵敗將逃入會稽山。25歲的范蠡說服爲宛令的好友文種一起投奔了窮途末路的勾踐。可惜在17年之後勾踐才識其才,一起重用了范蠡與文種,並聽取范蠡的建議,到吳國爲奴,乞吳存越,以圖轉機。在范蠡的陪伴下,勾踐夫婦屈身以事吳王三年,力盡艱辛。歸國後,范蠡與文種一起擬定滅吳“九術”,建議“十年生聚”,最後滅掉了吳國。爲了表彰范蠡滅吳的功績,勾踐封范蠡爲“上將軍”。看遠即是目標也是過程,更是境界,只有志向高遠,人生纔會有前進航標,再插上執著的翅膀,便能愈飛愈高。

看透,才能洞若觀火。越國戰敗過了兩年,按照吳越雙方議和的條件,越王勾踐將要帶着妻子到吳國當奴僕,他想帶文種。范蠡願隨勾踐同行,說:“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范蠡整頓國政,經過十年的忍辱負重和勵精圖治,使國家轉弱爲強,終於擊敗吳國,洗雪國恥。要成爲一名成功人士,必須有自己獨特的眼光,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對世事的變化能洞若觀火。

看淡,才能超然物外。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羣臣時,發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爲范蠡投湖自殺了。過了不久,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着:“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爲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文種方知范蠡並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種,臨別留下佩劍讓文仲自刎,文種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范蠡淡於名利,功成身退,留下千苦芳名。

老吳感嘆:聰明莫過范蠡,少年時執着追求夢想,中年時歷經悲歡離合,世事洞若觀火,老年時月滿則虧,鳥盡弓藏,淡然享受美好的夕陽。

  越王勾踐世家的讀後感2

越國的歷史上,勾踐是一枝獨秀。在他之前寂寂,之後寥寥,除了偏僻,落後及與中原地區風俗習慣不同以外,也沒什麼可說的。

勾踐的父親與吳王闔閭結了仇,兩國之間互相攻伐。在勾踐剛當上越王的那一年,吳王闔閭大概是想趁他初立,政治地位還不很穩當的時候攻打越國,誰知勾踐卻出其不意地採用了一種特別的陣勢——————派一些死士衝到吳國的陣前,大聲喊叫着自刎而死,使得從未見過這種陣勢的吳軍一下子目瞪口呆,被越軍趁勢打了個大敗,闔閭還被射了一箭,因而一命嗚呼。(這一定是歷史上最早的自殺式攻擊,現在被若干國家稍加變化而廣泛使用。)取得了勝利的勾踐一定是興奮而驕傲的。所以當三年後,他得知夫差想要爲父親報一箭之仇時,他沒有聽從范蠡的規勸,而自以爲是地搶先採取了行動。在那場著名的戰事之後,越王勾踐成爲了亡國之奴。

接下來的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勾踐從一個驕橫、任性的君主一下子轉變成了委屈求全、禮賢下士,與百姓同甘共苦的賢明君主,在范蠡、文種的扶持下,辛苦慘淡、勤奮不懈地努力了二十二年,終於打敗了不聽忠心耿耿的伍子胥苦心勸諫的夫差,一雪了會稽之恥,還一躍而成了強國。我想,司馬遷也是覺得在那個君權至上,君主沒有任何約束的時代裏,勾踐能夠做到這樣,已經相當不錯了,所以在本篇記載裏,並沒有過多的宣揚勾踐的那些陰暗心腸,只是略略地點出了他賜文種自殺的猜忌。

還是范蠡認清了勾踐的真面目,他知道勾踐是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人。於是他果斷地棄官而逃,先是跑到了齊國,在海邊努力耕作,沒多久就成了大富翁。這下子又冒了尖,齊國請他去做了國相。可他散盡家財,再次落跑了!跑到了陶地,沒過多久,又成了後人皆知的大富翁陶朱公。哎,做官時位及人臣,經商時富甲天下,又能善謀劃,知人心,懂進退,范蠡真個人中龍鳳,世所稀有!只是有一件事情不是很明白,就是范蠡與西施的故事。有許多傳說,說是西施本就是范蠡尋來的,當時兩人就有了情愫,可是爲了國家復興大事,只得忍痛割愛,將西施送到了夫差那裏。等到吳國大敗,夫差身死,范蠡搶在了同樣垂涎於西施美貌的勾踐的前頭,攜了西施,泛舟湖上,過着神仙眷侶的逍遙日子。

這個故事美則美矣,可是其真實性卻很值得懷疑。范蠡輔助勾踐復國,歷時二十二年,其間殫精竭慮,勞心勞力,未必有閒情逸致來談情說愛,此其一。再者,書裏明明記載,他逃離了越國之後,和兒子們合力治理產業,說明他在西施迷惑吳王的時間裏,早已成家生子,有着美滿的家庭了,此其二。傳說終歸只是傳說。也許是後人敬重西施與范蠡都是忠心爲國之人,希望他們有一個美好而圓滿的結局,而附會出了這麼一個故事。

  越王勾踐世家的讀後感3

越王勾踐,幾乎人人皆知,但司馬遷的《越王勾踐世家》讀的人不一定太多。人們總是喜歡靠對別人轉述的膚淺印象來引證或發揮,過去我也常如此,而今羞於如此,於是開始讀原著。讀書之後,所得遠勝於道聽途說。

這篇傳很有意思,不僅記載了勾踐的家世傳承,還有另外一人——范蠡。范蠡,本應該放在“列傳”中的一個人物,而放於此,說明什麼?我這樣初讀古書的人還不敢妄加揣測其中有什麼春秋筆法,但我想司馬遷對范蠡很推崇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越王勾踐是夏禹之後代。這其中有些歷史大概太久遠而沒有文字記載,所以越王的譜系連司馬遷也說不清,除了遠祖,接着就從勾踐之父說起。越王的傳承史中,勾踐算是出類拔萃的唯一一人。他胸有大志,總想稱霸中原,這樣他要掃除的第一個對象就是擋在其北方的吳國,而吳王也有同樣的志向啊,於是好戲就在吳越爭霸中展開。我不想說什麼勾踐兵敗於會稽而向吳王夫差稱臣的恥辱,也不想談什麼婦孺皆知的臥薪嚐膽,更不想贊其稱霸東南的輝煌,我只想了解一個接近真實的勾踐。這個真實的勾踐就在他與大臣文種與范蠡之間彰顯。

勾踐的霸業全賴他的幾位忠臣的輔佐,而這也表現了他從善如流的君主風範。當其困於會稽也,也是灰心喪氣得不得了,認爲自己完了。是文種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給他注入東山再起的勇氣。而范蠡呢,則代他與吳國交涉併爲人質於吳兩年。這樣的患難之交真是很感人的。事實也是,他對他的左膀右臂非常器重,從而靠他們的才智選準時機洗雪了恥辱,併成爲春秋之一霸。當吳王夫差成爲其階下囚時,范蠡看出他的猶豫不決,代他決斷,終使夫差自殺,斷絕了夫差東山再起之路。

然而,功成之後,范蠡說了一句著名的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許是勾踐在成就霸業後表現出不可一世與猜疑,使范蠡這樣的智者看出了他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於是乘舟浮海而去。果然,文種就因讒而被勾踐賜死。

勾踐的偉業至此已開始黯淡,他死後,他的子孫又傳了若干代,到戰國時期,爲楚所滅。不管怎樣,勾踐在華夏民族的歷史上卻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司馬遷評說他:“苦身焦思,終滅強吳,北觀兵中國,以尊周室,號稱霸王。勾踐可不謂賢哉!蓋有禹之遺烈焉。”當我在湖北博物館看到那把兩千多年還寒光凜凜的勾踐劍時,我曾想,從一把劍就可以看出這是一代英主,因爲只有這樣的英主才能締造一個強大和發達的國家,才能爲後世留下這樣的稀世之寶。

而勾踐人性的弱點,不也成就了另一個智者的傳奇嗎?

范蠡是個當之無愧的智者。他的智慧不光表現在他對勾踐二十多年的輔佐,他對越國人民的貢獻,還表現在他能夠在名利面前全身而退。他意識到他在越國已是“大名之下,難以久居”,於是執意離開。在他堅辭勾踐時,勾踐可是拿半個國家來挽留他的啊。這樣清醒的認識,就是到今天又有幾人有之?

范蠡浮海到齊國,變姓名爲鴟夷子皮,在海邊種地,開始第二次創業。很快又積攢起萬貫家財,也很快爲齊國人所瞭解,於是又爲相於齊。這第二次位高權重之時,他又意識到位高跌必重、財多禍必至,於是又罷官散財,歸隱於陶這個地方。這一回,他又自稱是陶朱公,而這一回他又開始在商業上大顯身手,成爲一代富賈。范蠡的三次創業都業績輝煌,真世所罕見。司馬遷贊曰:“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

范蠡何以能成功?答案就在這篇傳記中。范蠡一生不知有多少光環罩身,而司馬遷都輕描淡寫。而有一件家事,他卻大書特書。爲何?蓋因一件小事折射出范蠡的睿智通達。

范蠡大概是有三個兒子,老三生在陶,是他第三次創業成功之時,這個老三就是標準的富二代了。可惜家中老二不知爲何在楚國殺了人,被判了刑。范蠡說,殺人償命是理所當然,但最好是不要死在刑場上。於是他想讓老三去看一下。結果老大以死相爭要爲弟弟去楚國走一趟,范蠡無奈派其去了,讓他帶了大量的錢財並告誡他不要過問所求之人,要“聽其所爲”。

老大按其父親的囑咐,送了重金給一個叫作莊生的人,而後又不放心,自作聰明去賄賂了楚國一當權者。莊生向楚王進言大赦天下,楚王採納。這一信息被那當權者及時通報給了老大。這時老大認爲既然國王要大赦天下,他的弟弟自然也要被放出來,而莊生無所作爲,這錢就白送了。實際上莊生是德高望重之人,清廉一生,收下他的錢財只是暫時收下,打算事成之後歸還的。這些情理豈是老大懂得的?他只覺得莊生沒幫上忙,他自然可以收回他的錢。於是,老大去莊生家中將錢財取回,還自以爲聰明能幹。這一舉動惹惱了莊生,他又向楚王進言,不可爲一富翁子殺人開綠燈,而要使使大赦成爲真正的德政,於是楚王當即下令殺了老二,第二天才大赦天下。而這個老大,只好帶着自己弟弟的屍體回家去了。

老大回到家中,其他人盡哀之,獨陶朱公笑說:這一結果在我預料之中啊!不是老大不愛其弟,而是老大自小跟着我一起操勞,知道生計的艱難,不能捨財於人啊。而老三就不同了,生而見我富,不知錢從何而來,所以隨便揮霍,從不知吝惜,當初想讓老三去的原因就在於此啊。“事之理也,無足悲者”。

范蠡真是洞悉人性啊!對於權位與財富,他都追求,但他不是貪婪地追求,而是深諳辨證之理,懂得進退取捨之道。古往今來,能夠這樣做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吧?哪個人不都是鍥而不捨地追求,要追求到極致,然後體會物極必反的悲哀呢?包括歷史上朝代的更迭,包括我們現在的社會,有多少人又將居安思危的意識紮根於頭腦之中呢?我們總是在兩極之間做大幅的搖擺,擺得大,摔得重。惜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