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15篇(經典)

本文已影響 2.41W人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遊記》讀後感15篇(經典)

《西遊記》讀後感1

《西遊記》這本古典小說大家一定看過吧!這可是我最喜歡的古典名著了,這本書主要以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一起去西天取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的故事傳說。

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是第二十二回《真假美猴王》,這個故事傳說講了唐僧師徒四人遇到了一夥強盜,悟空一氣之下把他們都打死了,唐僧很生氣,並把悟空趕走了,悟空滿肚子委屈,去南海找觀音菩薩唐僧帶着八戒和沙僧又走了四五十里路,唐僧有些口渴了,變去讓八戒和沙僧化齋些水,唐僧等了很久都沒見到他們回來,有些着急了,這時悟空端了一碗水說:“師傅請喝”。師傅不但沒有喝,還罵了悟空幾句,一氣之下就打暈了唐僧,搶走了行李,八戒和沙僧回來,見師父暈倒在地,得知是悟空打的,變去東海找悟空,悟空得知有人冒充他,非常生氣,邊和八戒沙僧去花果山看個究竟,誰知水簾洞下還有一個孫悟空。

兩個悟空見了面打了起來,一直打到東海,觀音菩薩也分辨不出來誰是真的,誰是假的`,於是觀音菩薩念起了緊箍咒,誰知兩個悟空都抱頭喊痛,然後他們又鬧到了玉皇大帝面前,玉皇大帝命令李天王用照妖鏡來分辨,兩個人絲毫不差。

兩個人又打到如來佛祖面前,如來佛祖用慧眼一看,便知道妖怪是六耳獼猴乾的,六耳獼猴見如來佛祖說出了自己的本性,變想便知蜜蜂逃跑,卻被悟空一棒打死了。

悟空和師傅重歸於好,又踏上了去西天的路上。

怎麼樣,這個故事傳說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西遊記》讀後感2

我看過許多書,如:《西遊記》、《水滸傳》、《福爾摩斯探案集》、《解憂雜貨店》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也是我想你推薦的一本書,那就是《西遊記》。

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事後唐僧被封位梅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爲鬥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爲淨壇使者,沙僧被封爲金身羅漢。

這四人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爲他好動、頑皮、神通廣大、武藝高強、勇敢機智、嫉惡如仇,而且對師傅忠心耿耿。例如在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爲吃唐僧肉先後變成女子、老太太、老爺爺都被孫悟空識破打死。但唐僧以他的凡人之軀看不出那是妖精,將孫悟空誤會,他生氣回到花果山,沒回去多久師父就被妖精抓走了,豬八戒和沙僧只好求助於大師兄。而孫悟空不計前嫌毅然將師父救出。最終師徒重歸於好,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悟到了許多道理,如:人生要有所追求,爲實現理想而不斷奮鬥,就像唐僧師徒經歷二十多年艱辛苦難終於取得真經一樣。

哦,忘了說這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吳承恩。這本書以唐代玄奘爲原型改編。

怎麼樣?聽我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很想讀一讀呢?當然讀書就要讀正版,這樣纔能有真實感受!

《西遊記》讀後感3

《西遊記》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本書,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今天當我再次翻開這本書時,我又悟出了一些新的道理。

《西遊記》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在這邊書中,作者塑造了四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分別是唐僧――一心向佛,爲了取得真經堅持不懈,但肉眼凡胎,人妖不分;孫悟空――膽大心細,本領高超,但容易衝動;豬八戒――貪吃好色,懶惰但又不缺善心;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因爲他神通廣大,有着火眼金睛,每次都把師傅從危難之中救出。雖然中途被師傅誤會,趕走,但一聽師傅有難又會馬不停蹄的趕去救師傅。就是因爲孫悟空的這種品質讓他成爲了我的偶像。

讀了《西遊記》這本書,也讓我知道了“堅持不懈就能成功”這句話的意思,它讓我聯想到了我自己,想到自己只要碰到一點點困難、挫折就想放棄了,不會去想着怎麼去解決。如果唐僧師徒四人也像我一樣的話,就永遠也不會取到真經了。

讀完整本書後,它讓我看到了唐僧師徒四人從一開始互不相識,到後來的各種摩擦,再到最後團結一心,取得真經。讓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

《西遊記》讀後感4

暑假期間,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主要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一路降妖除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中,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機智勇敢,神通廣大;二徒弟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但他心地善良又可愛;三徒弟沙和尚,忠厚老實,盡職盡責。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便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他的火眼金睛一眼就能辨別是人還是妖怪;一個跟斗一翻就是十萬八千里;還有他的七十二變,只要在腦袋上拔下一根毫毛,輕輕一吹,就能變出一羣厲害的小猴子,幫助他們一起打妖怪。

一路上他們師徒四人遇到了很多妖怪:白骨精、蜘蛛精、紅孩兒、南山大王。都想盡辦法要吃唐僧肉。儘管遇到一個又一個困難,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一心護着他們的師傅,從不退縮,一直堅持到最後取得真經。

讀完《西遊記》這本書,我被唐僧師徒四人勇往直前,不被困難所嚇倒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我下定決心:以後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我都要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難勇敢面對,堅持到最後。

《西遊記》讀後感5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轉半個月過去了,《西遊記》我讀了一大半,其中印像比較深刻的就是《三借芭蕉扇》這個故事了。

這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就是孫悟空向牛魔王夫妻三借法寶芭蕉扇,但牛魔王夫妻不配合,不願供出芭蕉扇,結果他們打了起來,驚動了天兵,比較後天兵把牛魔王收服了,鐵扇公主也乖乖交出了芭蕉扇。

在《西遊記》開篇幾回中提到,孫悟空和牛魔王等結成了“七兄弟”,牛魔王當了大哥,孫悟空當了小弟。他們兩原是兄弟,那麼爲什麼到比較後他們兩家就反目結仇了呢?我覺得有兩種原因;一是牛魔王在不該小氣的.地方小氣,如果我是牛魔王,當孫悟空來借芭蕉扇時,直接借給他,然後等孫悟空把扇子還回來,完事!這樣的話就不會發生那麼大的糾紛了。但是孫悟空把牛魔王一家鬧得是家破人亡,妻亡子散,這樣的牛魔王不會像我一樣這麼慷慨。

第二個原因就是牛魔王沒有眼前見識。紅孩兒,如意真仙,他們有眼不識泰山,如果看見了孫悟空,沒有去抓唐僧,而是放過他,就不會這樣天各一方了。

以上是我對《三借芭蕉扇》的自我理解,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多多包涵。

《西遊記》讀後感6

寒假期間,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這本書生動地刻畫了獨特的人物:比如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懶豬;拯救苦難的菩薩;強大的如來;頂天立地的唐僧。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調皮勇敢的孫悟空。

孫悟空,又名石猴,從石頭裏跳了出來。他很小就行動迅速、勇敢且有競爭力。我從菩提祖師爺那裏學了七十二變,從龍宮得到了一個金箍棒。玉皇大帝讓他成爲了天上的大聖,讓他無所不能。然而孫悟空在天上吃仙桃,在天宮大鬧,被如來佛壓在五指山腳下。五百年後,被唐僧從五指山救出。菩薩要他保護唐僧。取經途中,孫悟空克服各種困難,斬妖除魔,終於得到真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勇敢的孫悟空毫無怨言地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心一意、忠心耿耿地保護師父。一路上從來不怕困難,這就是成功被震撼的`原因。

玉皇大帝三番五次的原諒他,他是罪有應得,但是他一心一意的保護唐僧,他的錯就錯,改就改的精神讓我佩服,他的不怕困難的精神讓我佩服,他的不怕困難的心讓我難忘。我也想像孫悟空一樣。如果我犯了錯誤,我會盡我所能去改正和彌補。遇到困難時,你要冷靜,不要害怕,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

《西遊記》讀後感7

我一直都很喜歡《西遊記》這本書,在這個假期裏我終於如願以償讀完了這本小說。

裏面的主要人物有唐憎—俗姓陣小名江流,法號:"玄藏"號三藏。孫悟空——清號行者,他還自稱齊天大聖。豬八戒:"又名"豬悟能,沙僧—又名沙悟淨。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在西方極樂世界取到真經,路途遙遠還處處隱藏着着殺機。

讀完後,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有堅定的毅力,不畏艱險,才能取得成功。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就要看看他是否有恆心。也許還要運氣的好與壞,但心態是最重要的,心態不好,就算他能上天入地也沒有一點兒用處。凡事不能蠻幹,適當的時候,人也得學會智取。孫悟空很聰明,他與老鼠精大戰,戰了好久都不分勝負,他就從洞裏的.牌位上調查妖怪的身份,然後請來了李天王和義兄哪吒,平息了這場戰鬥。

我讀了《西遊記》之後,覺得一個人要是有勇氣、有智慧、有良好的心態,纔會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我們要學習他們不畏艱險,持之以恆的精神,踏踏實實地好好學習,不能做什麼事就半途而廢,那樣將一事無成。

《西遊記》讀後感8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

《西遊記》主要講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三藏去西天取經的事。在去的`過程中,他們勇敢地斬妖除魔,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

在這本書裏,我感受最深的是《三打白骨精》這一集。其中主要故事是講師徒四人來到白虎嶺,三藏師傅餓了,就派悟空去化緣,悟空走後白骨精變成了少女,手裏拿着瓶子裏裝進了青蛙和長蛆給唐三藏送去。這時剛好悟空回來了,一眼認出是個妖精變的,一棒打去,白骨精只留下了一具白骨便逃跑了。但因爲八戒從中挑唆,楞說是孫悟空殺死了少女,唐山站也誤會了,孫悟空變練起了緊箍咒,疼的孫悟空在地上打滾。第二次,白骨精又變成了一位老婦人,向他們走了過來。孫悟空一眼看出了又是白骨精變的,便一棒打去,白骨精又留下了一具白骨後逃走了。第三次,白骨精變成了老公公又去接近三藏師傅,這次悟空讓土地神擋住白骨精,再一棒打死了白骨精,但八戒說他使得障眼法。之後唐三藏趕走了孫悟空。孫悟空被唐三藏趕走之後,三藏被妖怪抓走了。悟空知道後,連忙去救唐三藏。這令我看到了一個忠心耿耿的悟空,對他十分的敬佩。

我們要向孫悟空學習學習他的寬容,忠誠,時時保持警惕,這是他最閃亮的一面。

《西遊記》讀後感9

這周,我讀了四大名著之《西遊記》。《西遊記》主要進述了唐僧師徒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書中的每個故事都那麼精彩、引人入勝,以至於不喜歡看書只愛玩的我,也被深密吸引住了。

在唐僧、孫悟空,獵八城和沙和尚四個主要人物中,我最喜歡孫悟空。

我喜歡他的神通廣大,一個筋斗可以翻十萬八千里,還會七十二變。如果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哇!孫悟空把他的'本領用在降妖除魔的好事上。想想我自己,有時仗着自己個高、力氣大和同學們打架,真是害臊。以後我要向孫悟空學習,用自己的本領爲同學們做好事。

我喜歡孫悟空的機智勇救和堅強不屈,天論遇到什麼困難或是妖魔鬼怪,他都勇敢去面對,並且堅特到勝利爲止。想想我自已,平時最怕困維,作業一碰到難題就叫媽媽教,甚至就放在那兒不管它,這樣怎麼能提高成績呢?以後我做作業時,一定要靜下來仔細讀題,認真思考,努力攻克難題。

我還最喜歡孫悟空對師傅的忠心。每次唐僧被妖怪捉去,孫悟空總是奮不顧身地去救他,唐僧飢餓的時候,孫悟空就不遠萬里地去爲師傅化齋,特別是在唐僧多次錯怪孫悟空,並且念緊箍咒,讓孫悟空痛苦無比時,孫悟空還是沒有怨恨師傅,依然想着保護師傅。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批評我的時候,我還有時生他們的氣,還有一次甚至和他們唱對臺戲,真不應該。

讀了西遊記,我有了許多感悟。媽媽也誇我懂事多了,我以後也要經常讀它,會發現更多更深的感悟。

《西遊記》讀後感10

讀了《西遊記》這本書,我深有感觸,特別是那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吳承恩爲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正是這些離奇的情節,贏得了我們讀者的心,使此書成爲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豬八戒——貪財好色;沙僧——心地善良。這四個人物各有各的特點,可又全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再加上它們的性格,恰好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給磨難,讓我聯想到了它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再想我們平常做事經常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我不禁慚愧,自己爲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這是我讀了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只要我能把一件事從頭到尾用心去做了,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我盡力了,都有一種堅持換來的喜悅吧!

《西遊記》讀後感11

假期裏我讀了《西遊記》,讀完後深有感觸,尤其是唐僧師徒曲折離奇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吳承恩。主要講述了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千辛萬苦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這本書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向人們展示了師徒四人在茫茫的'西行取經路上所遭遇到的重重難關,一場與妖魔鬼怪的重重對決,鬥智鬥勇,令人大開眼界,歎爲觀止。書裏的人物性格不同,各具特色。有誠實的,有善良的。有一心向佛的唐僧,善惡分明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踏實可靠的沙僧。情節精彩極了,高潮跌起。特別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等,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也是讓我愛不釋手的故事。

唐僧師徒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堅強執着,不畏困難,鍥而不捨的精神,對我觸動很大。在未來的歲月裏我一定改掉做事馬虎的壞習慣,雖然我我無法像他們那樣神通廣大,但我相信努力總會有結果的。

《西遊記》讀後感12

上週,我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的《西遊記》。

《西遊記》是一部神奇的小說,它講述了一行四人——師父唐僧、曾經的天蓬元帥豬八戒、捲簾大將沙僧和齊天大聖孫悟空,經歷三打白骨精、智鬥青牛怪、三探無底洞等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來到了西方佛國,向如來佛求得真經,回到自己的國家普度衆生。

在《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不是敢做敢當的孫悟空,也不是別的什麼法力無邊的人物,而是比起孫悟空等人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的唐僧。雖然他有時不辨是非,甚至有些迂腐,但他腳踏實地,可以說,假如沒有唐僧此人,任憑孫悟空法力再怎麼高強,也取不到真經。朱自清曾經說過:“從此我不再仰臉看青天,不在低頭看清水,只謹慎着我雙雙的腳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腳印!”或許唐僧就是這樣,在漫長的取經路上,都留下了他們的腳印。他沒有想着要孫悟空帶他一個筋斗來到如來面前,而是一步一個腳印,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真經。或許你們認爲他傻,爲什麼有捷徑不走非要繞路?可是,在這漫長的路上,他學會了許多平常學不到的,最終正是這些經歷使他脫去凡胎轉身爲佛。

所以,讓我們去了解唐僧這個人物,就像書中所說:“要問路在哪裏,路就在腳下!”

《西遊記》讀後感13

近來,我讀了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受益匪淺,頗有感觸。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章回體長篇浪漫神魔小說,主要講述了師徒四人從大唐出發,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在現代,從中國到印度,也就是“西天”,坐個飛機只需要幾個小時。但在古代,只靠人力和馬力走到印度,談何容易?況且,他們還經歷了無數磨難。除了路途上險惡的地形外,還要經受住美色和財富的誘惑,比如美麗的女兒國女王、天竺國公主等都希望招唐僧爲駙馬。更可怕的是還有各種想吃唐僧肉的妖精會欺騙他們,像幻化成村民的白骨精、被綁起來的“落難”紅孩兒等。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們都不放棄,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當讀到他們取得真經回到大唐時,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經歷。有一次我參加徵文比賽,準備過程中,我的`文章修改了無數次。有時候我甚至厭煩到想放棄。但是,想到爲了讓我把文章寫得更好,很多位老師替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提出了很多寶貴的修改意見。老師們那麼支持我,我輕易放棄就是辜負了老師們對我的期望。最後,我的作文雖然沒有上榜,但是我學到了很多寫作技巧,還得到了一張獎狀!這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正像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卻永不放棄一樣嗎?

《西遊記》讓我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只要爲了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我們就一定會得到回報。

《西遊記》讀後感14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長篇章回體小說,內容豐富,情節描寫也緊湊,將人的情義與妖的情義描寫的令人尋味。這本書從猴王出世寫起,然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在五行山下,有一天唐僧路過五行山,發現了孫悟空,並且救了他,後來又遇到了豬八戒和沙和尚,之後師徒四人與一隻白龍馬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成功取得真經。後來才知道那八十一難是上天安排的,當然,看到他們取得真經後,我的心裏又激動又興奮,爲他們感到慶幸。

這本書雖然沒有《水滸傳》裏的人物衆多,但是每個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忠厚老實的沙僧,好吃的豬八戒,心地善良的唐僧,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他們不怕困難,一心想取到真經,令我感嘆不已。

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孫悟空最大的特點是勇敢,他不怕困難,打走妖魔鬼怪。如果師父被抓了,他一定會想辦法救出師父。他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在生活中,我的小姨就是孫悟空,她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而且她遇到困難從不低頭,一直都在想辦法解決困難。

我要學習孫悟空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鬥爭精神。雖然我沒有孫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要學習他善於分辨真假善惡,不要被假的現象所矇蔽了雙眼。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不是容易的,是靠我們的不斷努力和團結一心,去獲取成功的!

記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能不怕困難,勇往向前。

《西遊記》讀後感15

最早地看到《西遊記》還是在電視上看到的,當時它的每一集都深深吸引着我。當我拋開電視劇的評論,當我真正地打開這本經典去讀的時候,我才發現它所呈現的神魔世界是這麼神奇浪漫,裏面的人物各有各的個特點,而讀完之後它所給予我們的精神力量又是如此的溫暖和強大!

在去西天取經之前,唐僧師徒幾乎都犯了錯!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因爲輕慢佛法被貶入凡間爲人!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在五行山下!豬八戒因爲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錯投豬胎!而沙和尚打碎玻璃盞貶入凡間!白龍馬是因爲火燒明珠遭受懲罰。從這一些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是不完美的,當他們受命去西天取經的時候,其實是想戴罪立功,以修成正果。

但是他們各自的缺點又成了取經成功的阻礙,如唐僧的肉眼凡胎,無法應對妖邪;孫悟空急躁,又愛賣弄,缺乏耐心;豬八戒好吃懶做,膽小好色,意志不堅定;沙僧中規中距,遇事缺乏主見……這些缺點使他們無法獨立完成取經的使命,而要團結在一起才能取得成功。

事實上,他們真的做到了——不僅走完了十萬八千里路,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這樣的成功來之不易,真正的原因是離不開他們之間的團結和配合,也離不開他們對求取真經的'堅定的信心和麪對苦難時勇敢堅韌的品格。

我們每個人都像唐僧師徒一樣,犯過一些錯誤,有着一些缺點,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我們只有努力,纔會跨過重重的阻礙,遇見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