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通用20篇)

本文已影響 1.19W人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們仨》讀後感(通用20篇)

《我們仨》讀後感 篇1

《我們仨》這本書已經買了很久了,可能是前年暑假。

書中記錄了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大半人生,一起出國留學,有了孩子,回國之後。我真的從內心向往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之間單純美好誠摯的感情,沒有更妙的詞來形容。一生與書爲伴,一生不停不休地工作;既是工作也是愛好。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想象不到。

他們都能平靜淡泊地面對人生,卻又在各自領域大放異彩,即使再低調也無法讓人忽視的才華。三人的相處即使親人又是朋友,讓人羨慕不已。雖是那個年代,保守的年代的人,卻在字裏話裏感到情深愛濃。看到楊絳、錢鍾書時,不免感嘆:這就是遇到對的人的樣子吧。

書香家庭,相敬如賓;卻在對方面前又像個小孩子。三人相失於古驛道時,我內心悲慟。楊絳先生的內心是該有多麼強大啊!她對人生的體悟是該有多徹底啊!一輩子相依相親的二人都走了,將她一人孤零零地留在這世上,從此她便不再有家,隨到處,只是客棧。

他們的女兒錢瑗的一生也困苦不斷,但她都能順利度過。她與父母的相處交往也是我所向往的。由衷地崇敬她,一個從小體弱多病的女子。

全書語言平靜,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沒有情節設計;完全是紀實。卻讓人深切地感受到楊絳先生的思念,越是記得詳細,便越是思念。她沒有想要教會我們什麼道理,只是平靜且深情地在給我們講述一個關於他們一家人的故事。

楊絳先生起先不會做什麼好吃的飯菜,錢鍾書先生便和她一起“探索”,鍾書先生身體不好,幾夜不眠,楊絳先生便陪着他不眠;錢瑗在去世前幾天的病牀上,不可以講話,在信中依然牽掛這媽媽吃不好飯…

我深覺自己不像個成年人,卻也不像個孩子。

在這個被娛樂充斥的年代,老一輩人的品質更值得被髮揚,相比那些沒有營養的娛樂人、娛樂事;這些骨子裏優雅堅毅的人,更值得我們去了解。

《我們仨》讀後感 篇2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楊絳做了一個老人夢)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看着真的很揪心,眼淚嘩啦啦的掉一地)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記錄楊絳一家人溫暖的故事)

這本書的第二部最感人,楊絳先生以夢境的形式回憶自己的愛人錢鍾書大病住院期間自己每天往返醫院的生活。錢鍾書住院不久,她們心愛的唯一女兒因骨癌被迫住院,楊絳先生每天只能做夢迴到女兒身邊,靜靜的看着女兒身邊發生的一切,自己卻無能爲力。

我們不能理解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什麼感覺,不知道楊絳先生是怎麼忍住內心的痛苦纔出版了這本書。

本書的第三部,從錢鍾書公費去英國留學,楊絳先生作爲家屬也跟着去留學,不久之後,她們的愛女圓圓就出生了。我覺得那段留學英國的時間應該是他們一家子最幸福的時候,因爲本書從那時候說起。

他們一家三口總是以相互攙扶的形象作爲整體出現,書中有一句話看着非常感人“我們一家人只有死別,沒有生離。”只要3個人在一起生活,哪裏都是溫馨的家,平淡的生活中,他們總是能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把每天的散步當成“探險”,把去餐館吃飯當成“看別人唱戲”,無論生活多麼艱辛,他們每天的讀書和工作沒有斷。

他們一家三口,一生坎坷,到了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經歷過亡國、戰爭、解放、改革運動等等,她們相互扶持,相互依靠,互相鼓勵,一切並未改變她們,也未改變她們,也並沒有打倒她們,她們就這樣簡單的做着她們最愛的學問。她說:“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

我覺得楊絳和錢鍾書夫妻是幸福的,因爲他們彼此理解,彼此欣賞,彼此贈詩。

《我們仨》讀後感 篇3

近日,工作不忙,於是拿起纔到的《我們仨》看了起來。

這書不厚,不算附錄,共165頁。封面是淺褐色的格紋紙,書名是深褐色的字體,一眼看去,內心頓時平靜了許多。

作者楊絳,是錢鍾書的愛人,被其譽爲“最才的女,最賢的妻”。這位見證了中國一個多世紀變遷的奇女子,卻在晚年受到重創,接連失去愛女和丈夫。但楊絳老人強忍悲痛,整理丈夫生前的手稿,並在92歲高齡時提筆完成女兒未寫完的作品《我們仨》。

全書分爲三個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由夢引發,虛實結合,寫了女兒和丈夫相繼生病離世,第三部分是作者回憶三人相處的生活點滴,文筆樸實,字裏行間是對親人滿滿的懷念,又透出淡淡的哀傷。看到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的快結尾處,眼淚沒有斷過,想盡力忍住,還是從眼角溢出。我悲懂事辛勤的錢瑗全身病痛,我哀才華橫溢的錢鍾書纏綿病榻,我更傷強打精神,奔波於兩人之間的楊絳,心中苦楚無處說!

第三部分錢氏夫婦出國留學,是他們美好生活的開始,出門散步探險,博覽圖書館的藏書,嘗試做中國美食。女兒的出生,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戰火四起之際,毅然回國,那時的生活雖苦,卻有繼續前進的方向。新中國成立後,經過生活變動的2位老人,不離不棄堅守彼此。錢鍾書和楊絳是衆多恩愛夫妻的典範,楊絳的一句“不要緊”就讓慌亂的他安心不已。就這樣,你需要時,我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你老去,我陪你雙鬢染霜。你走後,我完成你未了的心願,相濡以沫,平淡相守是他們的真實的寫照。

楊絳,優雅的老去,飽經風霜的你在2016年與世長辭,終於去見你心愛的丈夫和女兒了。

我猜在生命的最後那刻,她嘴角或許含笑,心想着“我們仨,又在一起了,真好。”

《我們仨》讀後感 篇4

今天時間要悠閒,所以在圖書館看了一本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一直知道楊絳先生非常受世人關注,她的書籍,她的文字,她的人生旅程。

我記得有段時間,很多人在詢問爲什麼楊絳是一位女性,卻用先生稱呼其名。

其實,原先先生不一定就是指男性,而是指達到一定地位的人的一種尊稱。其實“先生”有很多種含義,以下做一下分享:先生”的各類用法

1、老師等教育工作者。古時對有學問的男女都可以這樣稱呼,所以“楊絳女士”會被尊稱爲“楊絳先生”。

2、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

3、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舊時,管帳、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爲業的人也會被稱爲“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稱爲“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慶齡、楊絳、冰心、丁玲、葉曼、許廣平等均可稱爲先生。

6、現在對所有男性都可以稱爲“先生”。這就是我們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所以“先生”一詞的用法,說明了大家對楊絳先生的尊敬。

其實很早之前就知道《我們仨》這本書,但是不知道爲什麼緣故,總是翻了兩頁,或者是因爲什麼其他的原因,並沒有閱讀完這本書,而今或許跟它有些許的緣分,在此刻翻開了這本書,進入了楊絳先生的世界。

怎麼說呢?在開頭的前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裏,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十分凌亂,因爲我好像跟不上他的思路,並且不知道它這個時間線以及描述的每一件事情之間的內在關係,因爲以夢爲線讓我在閱讀過程當中無法分清楚她描述的情形何時爲現實,何時爲夢境。可隨着跟楊絳先生逐漸深入的交流,我才摸清她的路線,而後在閱讀到那一段文字的時候,眼淚不自覺的奪眶而出,被這樣樸素卻真摯的文字打動的有一種悲傷的喜悅之情。

我悲傷是因爲它在描述那一段圓圓離開的過程當中,明明悲痛欲絕,卻在懷着這樣的心情裏描繪出了一副幸福的畫面;可我也有一部分的喜悅,因爲我終於在這一刻融入了楊佳先生的世界,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的堅韌和脆弱。

我甚至無法說出他的文字的樸素程度,可就這樣平凡的辭藻卻直擊人心,震的你顫顫發抖然後讓你不自覺的潸然淚下。《我們仨》到最後卻是她一個人懷念着三個人,承載着三個人的記憶,我說不上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幻境中每個人安然無恙,現實裏一個人孤獨絕望。明明楊絳先生懷念的是美好,我卻稍稍顯露出了悲傷,但也再一次明白了“珍惜”的深層含義。

感謝這個下午,有陽光,有你。

《我們仨》讀後感 篇5

第一次聽說一個女的被稱爲先生,是在楊絳先生去世的後一兩天。才瞭解到她之所以被稱爲先生,是因爲她對當代社會文學做出的巨大貢獻。她有些社會上的威望,也有着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學術地位。

帶着對楊絳先生種種的崇拜和好奇心,我開始拜讀她在92歲時所著作的《我們仨》。

書本分爲三部分。

看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的時候,我的心裏是帶着半點彷徨與傷感的,我也瞭解了楊絳先生跟錢鍾書之間的難捨難分,相依爲命,有一種他在哪家就在哪的意味。

接着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一家相聚在古驛道上,然後女兒錢媛生病住院,由現實到夢魘,虛虛實實,亦幻亦真。瞭解到了錢鍾書的愛國情懷,楊絳先生的堅強勇敢,錢媛的敬業精神。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講述了楊絳先生與錢鍾書求學英國的日子,女兒錢媛的誕生。丈夫錢鍾書說到“我只要女兒,一個就好,像你的”,心裏尤爲感動,後面回國,工作以及生活中的種種,記錄了一個家庭普通平凡有愛的日子。

我們仨是幽默的一家,書中常說到,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錢媛之間的遊戲般的玩笑,“做壞事”是他們的樂趣,而他們喜歡這種樂趣。書中寫的我們仨,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而生活之本不過如此。

著作該書時,楊絳先生這位“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已經92歲。書中沒有悲情壯志,沒有撕心裂肺。而是用平淡有趣的詞語來表達對家人的思念與不捨。

《我們仨》讀後感 篇6

我用了十多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很感人的書,敘述的是關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故事。這本書有三個部分主要寫的是我們倆老了到我們到我們仨失散了到最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當時讀這本書的時候哭了好幾次,仨人楊絳先生一人,到九十二歲高齡時還在孤獨、寂寞中度過,那時還強忍着自己內心的傷心、孤單寫下了這本書,當時楊絳先生的心情應該很複雜吧,寫這本書之前也應該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楊絳先生是有學識的,勇敢、堅強嗯。

我們仨,就是一個家,無論在哪,只要在一起,就是家。楊絳先生他們仨是血脈相連,相親相愛的,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事情,最終卻沒有換來想要的幸福。換來的卻是生離死別,但卻抵擋不住楊絳先生對他們的思念。

《我們仨》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寫的是楊絳先生的夢境,雖然是夢境,但可以讀出真切的感情,往後讀時也可以發現第一部門是看似夢境卻又好像不是夢境,因爲夢境裏的東西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楊絳先生總是夢到錢老。夢到他們倆人一起散步,散着散着,錢老就走了,最後只剩下她一個人在那裏。醒後錢老總是安慰她說“我怎麼會丟下你一個人走呢”。

第二部分楊絳先生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爲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阿媛,丈夫錢老先後離去的過程。在夢境中她夢到阿媛得病了,一個人躺在病牀上,後來病情加重,但還是那麼樂觀。一九九七年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錢老去世。我們仨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命運待她真是不公,在她年邁的時候,理應享受天倫之樂了,但她女兒卻離去了,楊絳先生本想享受天倫之樂,卻白髮人送黑髮人,更痛苦的是接連錢老也離去,只留下她一人。但她又是多麼的堅強,她堅強地活了下去,又振作鼓起勇氣寫下了《我們仨》。

第三部分,楊絳先生回憶了他們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楊絳先生在書中提到,她總說“我最笨,什麼都不會,是最沒用的人”。但我覺得她是勇敢的,堅韌的,明亮的。也是唯一一個作爲女性卻讓我們稱爲先生的人。

人世間不是小說不是童話故事,結局也不可能會是“從此,他們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人世間是沒有永遠的,因爲人的一生是坎坷的,只有到暮年時纔會有一個安頓的居處,纔會覺得幸福、舒適。

但楊絳先生卻白髮人送黑髮人。阿媛走了,錢老也走了,獨留楊絳先生一人,做着一個很長很長的能。在夢裏有家,有他們仨,他們還像平常一樣生活在一起,但那只是夢。最終,楊絳先生也走了,他們仨又団聚了。留下的《我們仨》讀完令人久久不能平靜。

楊絳先生,我們永遠會記着你,記着你的勇敢,記着你的堅韌,記着你的明亮。

《我們仨》讀後感 篇7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一佳作。主要講述了楊絳夫婦和其女瑗的一些往事,可以算是一篇回憶錄。整個文本分三部,其中第二部以“夢”爲主導,也引發了我較多感想……

將第二部通讀下來,我並未讀出如預其那樣有一種溫馨、歡快的愉悅感。相反,我感受到其更多的是一種悲涼、孤寂的一種傷感。初讀時,我在疑問:這到底是在夢中還是在現實中?有一處的內容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疑問,“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雖說這是夢,但也從某種角度看出楊絳對他們一家人的關心。他已經老了,她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牽掛他人,以至於在夢中也爲他人着想,可見其品質高尚。書中有一處描寫了一年四季柳樹的變化,也是其中難得的景物描寫,這也從側面反應出時光飛逝,歲月無情。

一轉眼又來到了楊絳先生求學的時候,他因爲經濟原因,無法上自己想上的大學,只能撇下家人當旁聽生來完成學業。在此期間,她與錢鍾書的深厚情誼與信任也體現了出來。

比較吸引我的還是第二部中的情節,因爲有時候夢也會是人內心中的真實想法,鍾書對楊絳說:“人老了就會做那樣的夢。”那樣的夢?根據書中所講,那樣的夢,就是年老以後所牽掛的東西太多了,總是會擔心下一刻會失去它。因此“那樣的夢”,就是你在夢中在尋找的某種東西,尋找的那個東西恰恰是你最害怕失去的東西。

人老了以後的思想會怎樣?人老了以後世界又是怎樣?人老了以後的夢又是怎樣?這一切,也許只有等到老的那一刻纔會體會到!

《我們仨》讀後感 篇8

《我們仨》這本書有三個部分從我們倆老了到我們仨失散了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第一二部分在寫夢,一個萬里長夢。在夢中的古驛站上他們相遇相失。正如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分分合合。

書中這樣寫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說話,還強睜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會時,他問我還做夢不做。我這時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於是楊絳先生便娓娓道來這個萬里長夢。

第三部分是回憶這個家的點點滴滴。楊絳先生一家好像總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來,比如飯後遛彎兒是“探險”,而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則稱之爲“石子”。楊絳先生也描寫許多當時如火如荼運動,但這並不是楊絳先生的筆下的核心內容,她將眼光放在了運動中的人,在頻繁的政治有關的運動下,他們一家人的遭遇以及在遭遇中如何廝守在一起纔是她要說的她想說的,狂風暴雨也變成了那和風細雨,她寫的依然是生活中的瑣事,比如他們如何完成工作,如何數次搬家,如何離羣索居遠離政治有關的運動,看是平淡,可是平靜何嘗不是他們一家的生活態度。他們不求名份不求富貴,他們擁有最溫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過最艱難的社會壓力,他們有的只是學術上的鑽研和追求,甚至還略帶呆板之氣。可他們就是這樣,走過了普通卻又不平凡的63年。楊絳先生被稱爲“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這又怎麼樣在此之前她是一名母親,一位妻子。而她卻在短短的一年內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正應了那一句話,世間好物不堅牢,琉璃易碎彩雲散。

楊絳先生在書中寫到,人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煩惱和憂慮。

人間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

楊絳先生的這本書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她的幸福和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字裏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那安定於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和相濡以沫如親情般的愛情已經把他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家的意義也在此書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她用文字回憶一家三口的點點滴滴。雖然忍受着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慟,雖然親人愛人先自己而去,雖然在這個無法稱之爲家的寓所獨自生活,楊先生還是在筆下尋到一點慰藉。我想擁有回憶的人是幸福的。大家可以在閒暇之餘翻閱一二,體會期中平淡的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 篇9

我很喜歡楊絳先生《我們仨》這本書。微微泛黃的紙,簡樸,卻散發着一種很清透的氣息。看着它,忽然會有一種遠離城市的寧靜,安逸的怡人。書封面上方是用淡淡的白色所寫的“.圓O”。這樣的三個稱呼,聽上去很親切。

《我們仨》不僅是一本回憶錄,更可以說是一本佈滿着人世間一幕幕悲歡離合的劇本。角色都是如此鮮活,即使化作了文字還是如此活靈活現,彷彿就發生在身邊似的。我們便好比從窗戶紙的孔隙中,靜靜窺視着一戶書香門第內,一每天發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歸道山,儘管這故事並不驚心動魄。

當讀到傷心處時,我會落淚;當讀到開心處時,我會歡笑;當讀到告別處時,我會心酸;當讀到家常處時,我則會認同。總之,它能牽動您身上的每一根神經,能將您倒回那一段往事之中。使我大有感慨。

這本書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只有兩頁;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用意識流寫的夢境,冥冥濛蒙,虛虛實實,亦幻亦真;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着墨的篇幅,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淺顯的文字記錄了楊絳先生他們這個三口之家共同經歷的快樂。“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平常的遇合。”他們相處,既有各不相擾的用心讀書,又有融洽愉悅、妙趣橫生的“撿石子”(把不在一起時的趣聞樂事記錄給對方分享)遊戲,一家三口經歷崎嶇與磨難,卻因爲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擔從而創造樂趣與甜潤。由此可以看出,楊絳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親、相愛是多麼的令人敬重與羨慕。

最後的附錄裏,有很多張楊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種其樂融融,看了讓人很溫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輕時,夫妻倆在倫敦和巴黎留學時的合影;也有錢瑗的成長照片、英國留學的紀念照。最喜歡他們父女倆的合影,老先生愛說女兒像他,一樣的有着智慧的頭腦,含蓄的微笑。他們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讓人感動。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的真實寫照都在這些圖片中定格了。最後兩張他們夫妻倆相互理髮的照片,拍得真好。楊先生會用電推子,鍾書先生會用剪刀。我看到這裏,才真正領會了什麼叫做相濡以沫。

《我們仨》的故事讀完,讓我久久不能放下。爲他們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的風範深深感動着。真希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每一個“我們仨”的故事都讓人回味綿長……

《我們仨》讀後感 篇10

讀完《我們仨》,我認爲此書非常值得閱讀。從楊絳先生平實真摯細膩幽默的生活化敘述中,我有了許多感覺、認識和感動。

楊絳先生的長達萬里的夢,對丈夫和女兒的殷切關懷和難捨難分的思念,古驛道上的聲聲淚,離別情,催人淚下,讓人深深地感動。也爲她送走他們兩個後的堅強走下去的力量和勇氣欽佩不已。

她和錢老國外的生活,首先探險兩個字讓我印象深刻,做飯是探險,做得了紅燒肉燉雞湯學炒菜做西餐。旅行散步是探險,邊走邊研究,樂在其中。學習是探險,不浪費任何時間徜徉在書海里,飽讀詩書,然後學有所成。生小孩教育小孩是探險,孩子的成長中他們也樂在險中求。這種探險,在他們回到國內一直在延續,貫穿生活始終。

印象更加深刻的是無論是楊絳對錢老孩子般的寵愛,還是他們仨的互敬互愛,還是楊絳一家的生活都是充滿趣味和情懷。不管時代如何艱難困苦,但他們相親相愛,友好和睦,有知識有涵養有情有義,過得有滋有味。天下家庭若想幸福莫過如此的和諧有愛!

從來沒有開始讀哪本書要做什麼準備,而這次本是做好了不止一次有所觸動的情緒設想又是極其平靜地讀完。第一部分錢老先生被帶到船上的部分起初以爲是現實,看着看着才明白是楊老的另一種寫法,從來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我甚至不能想象楊老是在怎樣波動的情緒裏寫下這些看似平靜的文字,像夢像虛幻。

隨後二老的國外生活以及回國後動盪局面下經歷的一次次大大小小的算是曲折吧終有所解,像是在聽奶奶講故事,講那些艱難又藏着傲骨的歲月,我甚至有些羨慕那個年代的他們,知識和志向都融入到血液裏,不爲時事所捆綁,不爲金錢名利所勒索。對於文學的堅持,我在想,可能是初是興趣愛好,後來成爲離不開的習慣,一做就是一輩子,又哪裏說得清呢。

讀楊老筆下的女兒,母親的憐愛和心疼溢於言表,雖大都是瑣碎小事,卻看得出三個有趣的靈魂間相互依偎的樂趣,有些東西大概是真的有一脈相承,可能用詞不夠準確,只是這樣感覺。很有趣,和現在我們所指的有趣還不一樣,這個有趣不是指表面的有趣,而是骨子裏的那種有趣。

附錄部分無論文字,信件,畫作的那些對於楊老來說實實在在的回憶,總能聯想到一位老奶奶於燈下反覆讀反覆看,偶爾對着紙張與他們對話,想念孩子和丈夫的畫面,但絕不是以淚洗面的那種場景,因爲她的豁達和通透。

每一個年代都有不一樣的煙火氣,有時候很羨慕老一輩人總說的那個時候。

《我們仨》讀後感 篇11

人生的主題是孤獨,能有這樣的人攜手纔是應該心懷感恩,而不是遺憾已經走散。

幾周前和別人談起有關處對象的種種,我又突然靈感爆發,說兩個人不應該太依賴,也不應該因爲有了對象就變得很宅,否則一旦出現變動體系就會造成巨大的不穩定。這段話的靈感來自於最近開庭的一起謀殺案(兇手和他老婆都是很宅只一起打遊戲看電影的人),兩個人活成了兩座毗鄰的孤島,當其中一座有所遠離,另一座也變得動盪不安了。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造成很不良的社會 動盪。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兩個人都不是孤島,一座的遠離就能不影響另一座嗎?不會的。讀讀三毛的《撒哈拉》,再讀一下《萬水千山走遍》,你就知道,一樣的風景,一樣很多的朋友,可是有的人變了,心情就再也不能一樣了。

不過看了《我們仨》這本書,突然覺得可以爲之前被我否定的宅辯護一下。作者說的那種吃飯時間太長耽誤自己看書的心態我超級能理解。而他們都宅,也沒因爲生活的種種考驗就出現什麼動盪。當然了,也許我應該說,宅着,也有有趣的宅和無聊的宅。有趣的宅就不會有問題呢。我向往的打怪升級的愛情,多半也是一種不會有太大問題的宅啦。

有關動盪,有關離開與離別,這裏有個悖論——一個人孤獨久了就會適應,但是偶爾也會幻想生命中能有個長久的陪伴。當你有了陪伴,覺得一切都settledown了,出現了有的變動,你可能又被會打入那個黑暗的孤獨深淵,可是你卻覺得不能泰然處之了。是應該期盼本來就不曾擁有任何東西,還是慶幸至少曾經擁有?楊絳告訴我是後者。

《我們仨》讀後感 篇12

對楊絳先生的認知,僅限於前些日子偶然閱讀了《楊絳傳且優雅過一生》一書,深深被楊絳先生的優雅所吸引。恰逢在世界讀書日來臨前一天,去東風社區旁聽“明德崇禮,書香溢東風”全民閱讀活動,方知這裏有一處溢滿書香的圖書館。靜心聆聽欣賞閱

似夢非夢,楊絳先生夢中呈現的場景,讓我有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傷感。格物致知一詞,是楊絳先生描寫愛女錢媛和愛人錢鍾書對不瞭解事物的推究。爲了尋其夢境原理,在我通讀完畢返回看目錄時,發現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首頁寫着這樣一小段不起眼的文字: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瞬間恍然大悟。《我們仨》一書,是楊絳先生在痛失至親至愛兩位親人後撰寫的,回憶是痛苦的,先生用夢境的方式回憶了我們仨一起走過的平淡美好。

出國留學期間,儘管是苦日子也苦中作樂,從不敢用剪刀剪蝦鉗子怕蝦疼痛抽抽到烹飪得心應手的平淡生活,在先生筆下是生動有趣;一家人外出吃飯,總能點到餐館最好吃的菜,聽到見到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趣事;非常年代,生活的艱苦、疾病的折磨,“我們仨”雖身不在一處,卻心靈相通,相互擔心,互相扶持,令人感動。

在愛女和愛人均住院情況下,已至暮年無法兩頭顧及的楊絳先生在夢境中“看到”女兒錢媛,在病牀上依然樂觀對待他人,忍着疼痛工作場景讓人唏噓;痛失愛女,依然堅強着,“代”女兒寫信給父親讀給愛人錢鍾書先生聽,直至愛人身體好轉才慢慢將實情一點點說出令人感動;錢鍾書先生離世前的一句好好活着,支撐着先生對未來生的獨自面對的堅強和勇氣。

《我們仨》一書,有一種看不見的魔力,靜心,讓躁動不安的心靜下來;《我們仨》一書,有一種看得見的美好,一家人有新鮮想法互相交換,即便意見不統一,也胡不強求。《我們仨》一書,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我們仨對工作上的事情絕不含糊,對不懂的問題格物致知,直至疑惑解開。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猶如一泓清流緩緩流入心田。

《我們仨》讀後感 篇13

初見此書時,我還推崇華麗的詞藻,晦澀的語言,帶着“讀書人”的尖酸刻薄,認爲書的名字過於平凡。可讀完此書後,我竟找不到更好的詞彙去替代。我們仨,讀來彷彿有種平靜的力量,好像此時此刻,我們已經緊緊連在一起,成爲了一個專屬名詞,任何外力都無法分開。此外,還有一種驕傲,源於永遠都不會失散的底氣和心安。書中所言: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璦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同尋常的遇合。

楊絳先生將本書分爲三個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書的第三部分《我們仨失散了》描述了一個“萬里長夢”。“我”變成了一種虛幻,夜晚去見女兒圓圓,置身於她的夢中,白天陪在丈夫身邊,向他講述女兒的近況。最後,女兒去世了,丈夫去世了,我們仨也失散了。這一部分的最後一段是:

我眼看着一葉小舟隨着瀑布沖瀉出來,一道光似的衝入茫茫雲海,變成了一個小點;看着看着,那小點也不見了。

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着那個小點。我自己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

離愁溢滿在字裏行間,起初找不到丈夫的迷茫焦慮,看到女兒住院的憂心,日夜不停奔波的疲憊,與至親別離的悲涼……

我讀着文字,自己也化作一縷煙,飄入那個夢中,一切如夢似幻,周圍的人和場景走馬燈似的不斷變換,真真假假。然後,我的至親出現了,心中突然有了依靠。我遊離在我們仨之間,因爲他們的痛苦而狂躁,卻無能爲力。後來,他們走了。我也跌於塵土,散於風中。

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

書中說:

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對啊,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有人說:“長痛不如短痛。”可心底還是偷偷地企盼,希望能夠再多一些陪伴,想迷失陶醉在當下的溫暖中,刻意忽略逼近的離別之日。

書中說: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愁。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也許,正是因爲這種複雜性,有限性,人生才更加豐富吧。不過“夏蟲不可語冰”,對於人生,不可能用幾個詞就加以詮釋,更不能故作老成,妄下斷言,還是且行且悟吧。

我一直以爲,親情是最難聊的話題,只能從細微之處捕捉其身影。就像手捧起水,水會漸漸從指縫中流出,最終尋覓不到水的蹤跡,但可以從指尖的溼潤中得知它的存在。

這一次,我想寫它的別離。

幾乎所有的關係都是以相伴永遠爲目的,但親情不是,從一開始,離別就爲這段關係標註好了結局。可是,這注定的結果並沒有阻擋我們去愛與被愛,流淌着的血液無比堅定地:“我們親密無間,我們仨,是一家人!”

《我們仨》讀後感 篇14

錢鍾書說:“遇見他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他之後結婚,我沒想過別人。”

楊絳說:“我上清華,一爲讀書,二爲鍾書”。

這對神仙眷侶的佳話一直流傳至今,令人豔羨。近日,我看了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之後,終於知道這一家人如此幸福的緣由了

一次錢鍾書臨時被召去開會,他顛沛了一天,最後在船上歇了下來。楊絳實在放心不下便拉着錢瑗(他們的女兒),找到了他在的那隻客船。

你猜錢鍾書見到妻女後說了什麼?他用半撒嬌半抱怨的語氣說:“我轉了好多好多路,累得眼睛睜不開了,又不敢睡,只愁你們找不到我。”然後在妻女安撫他睡着後,還從被子側邊伸出半隻手,動着手指頭,讓楊絳拉着。

我讀到此處,忍不住發笑:這是外人眼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學者嗎?分明就是個受了委屈求安慰的老小孩嘛。

也對,在家人面前暫時卸下盔甲,露出柔軟的一面,又何妨?家人不一定能做那把替你衝鋒陷陣的“AK”,但他們定是護你周全的“防彈衣”。

可現在,無論是父母也好,孩子也好,都喜歡“報喜不報憂”,爭做一個堅硬的外殼,這又何必?我想,那個在外精明得不可一世的人,比起在家傻里傻氣把糖當鹽的你,或許後者才更有家的感覺吧。面對學習的壓力、職場的競爭等,生活最終會磨平我們的棱角。即便有人嘲笑我的稚嫩,抨擊我的三觀,但如若這時我依然保留着一份熾熱且純粹的心,那麼一定是來源於我的家人。

在家人面前,我們不需要做那個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獅子”,而是可以卸下防備,做一隻偶爾撒嬌,偶爾犯傻的“小貓”。

《我們仨》這本書,不時附有一些楊絳一家的生活照,其中有一張讓我印象很深刻:他們一家坐在不同的桌子上,戴着眼鏡,各自伏案工作。這樣一張看似尋常的照片,裏頭卻蘊藏着父母與孩子相處的大道理。

楊絳和錢鍾書在學者方面的成就毋庸置疑,而他們在做父母方面也很成功。

他們雖然心疼女兒熬夜備課,但那是女兒的責任與夢想,他們會尊重女兒的選擇;他們雖然視女兒爲掌上明珠,但不會讓女兒成爲自己生活的中心,而是繼續堅持自己的學術研究和愛好;他們雖然已是赫赫有名的學者,但在女兒面前卻從來不擺架子……

這張照片,我從中看到了獨立而優秀的三個人格,他們深愛着對方,也正是因此,誰也不會過多的干涉彼此,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工作和追求。這樣的家庭氛圍多輕鬆。

而反觀現在的某些極品家長,用愛之名,以各種方式綁架孩子。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宋倩,對待自己的女兒喬英子,小到規定刷幾套卷子,幾點回家,大到替她選大學……最後差點釀成英子自殺的悲劇。她自己也一度失去了自我,宋倩本來是個那麼優秀的物理老師,她完全可以活得更精彩啊。

父母和孩子都只是彼此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該也不能活在彼此的影子裏。

一直有個很熱議的話題,叫做要不要爲了愛的人改變。在看了《我們仨》後,我得到了答案。

當你正愛一個人的時候是不會去想這個問題的,因爲你會無意識地爲他改變。

當年楊絳和錢鍾書一起赴牛津留學,爲了節省開支,楊絳改變計劃,成了旁聽生;楊絳愛整潔,可她還是會妥協於隨手丟毛巾的錢鍾書父女倆;錢鍾書先生也是如此,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他會爲了坐月子的楊絳學做早飯……

規則底線的確重要,但在愛的面前其實不需太較真,有時的“動搖”也是一種修養。學會妥協與改變是收穫愛的必要代價。

“生命是短暫的,因爲我們終將老去,可當人們學會相愛的那一刻起,我們因爲彼此的存在而有了意義”,這是姜雲升歌詞裏的一句話,我覺得用它來形容家人再合適不過了。

《我們仨》讀後感 篇15

今天讀完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愉悅的心情變得稍微沉重,結局讓讀者遺憾頗多:“1997年早春錢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三個人從此就失散。就這麼輕易的失散了。‘時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就這樣飄散了。留下楊絳一個人思念他們仨。是的,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人世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愁。

細讀此書,頓時被楊絳先生優美文靜的文字吸引,彷彿一位老人在耳邊給我講着一個溫馨的童話故事,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娓娓道來,面對別人的陷害,看不到一絲恨意,從來都是泰然處之。故事分爲三部分: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故事採用倒敘的寫作手法,夢境的開頭,夢中尋覓鍾書虛實相間的寫作手法;接着寫古驛道上的相聚和相失。最後以順敘的手法寫她與鍾書的結婚,留學,英國生女,回國,顛沛流離,走出牛棚,女兒工作,最後的離散。離散時楊絳這樣描寫自己的心情“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心裏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裏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一手壓在上面護着,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一家人守望相助的回憶成爲楊絳晚年生活的支持。

讀完此書最大的感受是:楊絳是爲好妻子,是個好媽媽。她在英國留學期間生活上對鍾書無微不至的照顧,學習上與鍾書共進退,有生活上的“探險”,心靈上的交流。鍾書能成爲大學者兼小說家,離不開楊絳背後默默的支持。楊絳能理清生活和工作,生活上關注丈夫和女兒,工作上不忘翻譯《唐·吉歌德》。實現了愛情事業雙豐收。

生活中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尋常的下館子都能找到與衆不同。“吃館子不僅僅吃飯菜,還有一項別人所想不到的娛樂。鍾書是近視眼。但耳朵特聰。阿瑗耳聰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我們在觀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聽到的只是他們一言半語,也不經心。鍾書和阿瑗都能聽到全文。我就從他們連續的評論裏,邊聽邊看眼前的戲或故事”

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裏翻滾的笑浪。

經典詞組:

雜樹叢生,野草滋蔓。

緊抿着嘴,眼睛裏還禽着些淚,臉上有一道淚痕。

潦草塞責

尸位素餐,於心不安。

束脩(xiū)

理所當然,勢所必然

聲音很微弱,苦着臉,斷斷續續地訴苦

這時他忽把緊閉的嘴拉成一條直線,扯出一絲淘氣的笑,怪有意思地看着我說

《我們仨》讀後感 篇16

《我們仨》是幸福家庭的典範,是我心中嚮往的一方恬靜而又舒適的淨土。當閱書後而悟書時,更能真切地體悟到在平淡生活中,親情方是最暖人心的。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文學家楊絳先生在晚年所寫下的和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錢媛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她回憶了他們一家所經歷過的平淡恬靜與跌宕起伏,幸福與艱難,快樂與痛苦。回憶的網交織在一起,情感的線串聯在一起,想念的人聚集在一起,質樸簡單的文字體現出了真正美好的模樣。

對文學的研究和書籍的熱愛,是這個家的文化傳承。錢鍾書夫婦在牛津大學期間,楊絳先生寫道,丈夫最愛在那裏的圖書館中閱讀書籍,常常是將大量時間投身其中。而錢鍾書先生也稱讚楊絳先生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兩人都出身於書香世家,如若沒有相投的志趣,契合的靈魂,又怎會相遇、相愛再到相伴一生呢?不僅如此,他們也經常與女兒共同學習,共同研究,如此書香濃厚的家庭文化,真是令人心馳神往啊!

想到黃庭堅所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劉向所感的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高爾基所悟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更覺書籍之於楊絳先生一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情感紐帶。

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是這個家的親情的核心,在書中所寫的女兒錢媛,有時像楊絳先生的姐姐,有時也像錢鍾書先生的兄弟。家中常常是歡聲一片,笑語連連,有的不僅是父母與子女間的嚴肅,更多的是互相理解,包容如朋友一樣的關係。如此看來,在平淡生活中,融洽的親子關係是最溫暖的。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親情是最純真簡單的,也是作者最牽掛的回憶。

繾綣時光路漫漫,莫等逝去方珍惜。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與他們同閱讀,共分享,勤交流。只因親情最溫熱,情感最質樸。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間煙火,琴棋書畫鳥草花點綴幸福。親情延續,直至心間最深處。

《我們仨》讀後感 篇17

轉眼在中山這個城市已經生活半年多了,越發喜歡中山這個城市。

就讀書而言,中山的圖書館就比北京便利很多,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無需押金,刷身份證即可(國家圖書館和朝陽區圖書館的押金合計1000多,還沒有退掉呢),全程自助,刷身份證機子自動吐出一個讀者證,選好的書放在指定位置,自動全部借閱成功。便捷的我都不確定自己借閱成功沒,哈哈。

“市民選書,政府買單”,不錯吧,幾乎你想讀的書都可以在圖書館裏借到哦,如果借不到,給政府發書單啊,哈哈。

最近借閱的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讀書之前對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經典語錄多有耳聞,只覺得是距離自己遙遠的名人而已。讀完之後更是多了一份敬意,出乎意料的平實、簡單、真實、樸素、智慧,就像生活在身邊的一個賢良的妻子、一個乖巧的女兒、一個有趣的爸爸,讓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啓發。

最喜歡他們仨“小石子”的習慣:鍾書每和我分離,必詳盡地記下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爲“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爾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陪伴女兒成長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值得記憶的“小石子”,可惜我這個母親太懶了,總是有各種藉口忘記記下,過一段時間又忘記了。讀完此書,熬夜寫此文,那個小可愛不停地在身邊搗亂,那就先寫到這裏吧,晚安啦!

《我們仨》讀後感 篇18

一本薄薄的回憶錄承載的卻是一家人的一生。千言萬語道不盡說不明。書很短,不敢說感觸深刻,可其中的脈脈溫情,卻也引人思躇良久。

楊絳先生百歲高齡提筆寫書,令人敬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書中講述了楊絳先生重溫與丈夫錢鍾書、女兒錢一家三口共同生活的歲月,那些單純樸素又盛滿溫情的親情故事。全書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獨特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用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7月伉儷二人赴英國牛津求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回國後直到1998年女兒和丈夫相繼去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難忘經歷。第三部分,丈夫錢鍾書先生和女兒錢瑗相繼離開,剩下楊絳先生自己一個人思念他們一家人的一生。

書裏遍佈着溫暖的小趣味,從柴米油鹽一餐一飯,到字裏行間書信往來,無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字裏行間流露出哀而不傷、深厚而誠摯的感情,讓人十分觸動。

王小波說,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楊絳是幸運的,因爲有了錢鍾書的陪伴,所以他們的生活是有趣的。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楊先生讓我看到了一個家庭的溫暖與幸福,平凡生活里美好與繁瑣的事情交織,這纔是生活的模樣。

《我們仨》讀後感 篇19

每日勵志:爲明天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應付未來的唯一方法。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一個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日子裏,我試着接受了“我們仨”的溫暖與滄桑。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的喊。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這是一個夢,一個虛幻卻又真實的夢。在夢中失散,在夢中分別,夢中悽悽惶惶,卻充滿萬千思念。夢裏四顧彷徨,那人不在,夢醒身旁溫熱尚存。害怕別離,害怕那種手足無措的彷徨。我很幸運,16年來,沒有經歷過至親的生離死別。也很不幸,在今年的清明節我目送我的大表叔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火化之前的最後一眼,他似乎還是生前那副和藹可親的模樣,也似乎昨天他還在喚我小名。一個夢一個尋尋覓覓十幾年的夢,夢中人在天亮的那一刻,晨曦微醒,他揮了揮手,說:就這樣,走了。獨留他人淚目。表嫂本來很平靜的爲他整理着着裝,可是啊。看見朝夕相處數十年的枕邊人就那麼離開。終是忍不住嚎啕大哭,泣不成聲。楊絳先生微微嘆息:“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表嫂何嘗不是。人生的死別生離,一場萬里長夢.......

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在《我們仨》第二部中,楊絳先生開頭寫到:“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都是夢。”這一篇章,夢境與現實交錯。鍾書在客舍,阿圓在醫院,而“我”兩頭奔波,夢裏輾轉。“我”陪伴着他們,“我”送別了他們。回不到從前的美好,只能在夢中一遍遍溫存。阿圓終於還是回到了屬於她的“自己的家中。”那裏沒有楊絳和鍾書,只有阿圓自己。“她鮮花般的笑容還在我眼前,她溫軟親熱的一聲聲娘還在我耳邊,但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沒了。”“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裏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着,直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奔回客棧,跨進門,店家正要上閂。”對圓圓的愛,隨着她的離去而變成令人心痛的詛咒,心活生生被剜下來一般,是骨血經脈撕裂的疼痛。這個夢不再像以前那般溫馨。曾經那個萬里長夢若是能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那該多好。生活累了,把這萬里長夢的美好,取一部分,細品,撫慰破碎的心。把一個又一個的小夢拉成萬里長夢。

相守相助,相聚得失。想把每一個美好的瞬間放慢,拉長,一直到未來的未來。我和我所珍視的人和物,不會別離,不會悲傷。曾經是這麼想的。

可是啊,在“我們仨”溫暖感傷的文字中,我明白了。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摧,我們在人生道路已走到盡頭了。”

嬋嬋:世界上最殘忍的不是久久不相遇,而是當生命線交織再一起後不得不的離別。每個人終會歷經生離死別,最終化作一捧黃土。願你我都能再短暫的一生中快快活活,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守一起,相聚一起。

《我們仨》內容簡介

作品共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爲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爲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

《我們仨》讀後感 篇20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爲有我們仨。”這是我聽過對家最美好的描述。我們對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嚮往,我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一個能夠包容我小脾氣的家、一個沒有爭吵的家……如此種種都是我們對於家的期待,但何以爲真正的家呢,我覺得正是如楊絳先生所說的那樣“因爲有我們仨”,才讓我們擁有真正的家。

我爲書中錢鍾書先生說的:“絳,好好裏(即‘好生過’)。”所感動,而楊絳先生文中寫到的“我有沒有說‘明天見’呢?”直接讓我浸溼了雙眼。我好像終於理解了之前一個視頻裏的女孩說,“很想說但是再也不能說的話是‘明天見’”是爲什麼了,這是對明天最美的憧憬,是最浪漫的三個字。我想對你說明天見,讓我們對明天都充滿嚮往,因爲明天有你的存在,因爲明天我們還能相見。

我很羨慕書中楊絳先生一家,不提他們在後期經歷的時代變革,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與孩子之間的牽絆都是我在這本書之外看不到的。可能正是這麼一種情感讓我爲書中的情節動容,書名《我們仨》無需多言這就是他們的故事,就只有“我們仨”就足以讓讀者體會這本書所傳達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