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通用23篇)

本文已影響 3.17W人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通用23篇),歡迎大家分享。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通用23篇)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

一次去新華書店,看到了書架上的一本書,作者的名字吸引了我龍應臺,那是我們期末考試時課外閱讀的作者啊,我對她的瞭解不過在於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安德烈,一個叫菲利普,而這兩個兒子都十分會做菜。懷着對她的興趣,我從書架上取下這本書。

剛回到家,耐不住的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書頁。封面上有一行字“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原來,這裏面是家書啊。我暗自想到。一本好書,就像一種迷香,吸引你,不斷誘惑你看下去。我就抱着這本書,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看了許久。

平常看書的習慣讓我一氣呵成讀完了這本幾百頁的書。讀完了書,似乎還意猶未盡。書中的安德烈18歲,與母親在報紙的專欄上寫家書,並一直堅持了3年。龍應臺,作爲一個母親,她小心翼翼地從書信中那些隻言片語內和孩子交流,努力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而安德烈,與母親討論天南地北的事,在有不同見解時與母親有理有據地爭執。看到一些政治上的事我也很好奇地詢問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彷彿這樣就更能讀懂他們在討論什麼一樣。他們談論是事情在我眼中都是那麼有意思,比如在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獨立宣言》,我看到了一個好笑的場面。一位母親詢問自己二十幾歲的女兒上不上廁所,龍應臺正好也要去上廁所,也順便問了一句菲利普,沒想到菲利普非常質疑爲什麼自己的母親要問他這個問題。這在我眼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如,當我想上廁所時,如果媽媽在我身邊,我一定會問一句,你上不上廁所?可是在菲利普眼中,他卻難以理解。他認爲這種問題是對三歲小孩問的,並且這是一件很個人的事。也許是我還小吧,並不能體會,如果我的同學在我旁邊,我仍然會這樣問一句。當然,這同學一定要是女同學。也許這是因爲東西方國家的差距吧,在西方國家的孩子更獨立一些。在他們那裏,只要滿14歲,老師便要用“您”稱呼自己的學生。而我如今也滿14了,想想我的老師要是稱呼我爲“您”,不禁打了個冷戰,真是想都不敢想。也許在中國的父母眼裏,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一個“孩子”,不管他們的年齡是否能算得上“孩子”。那麼我想西方國家的孩子等成年之後,父母對待他們,應該就像對待一個與自己同輩的大人一樣了吧。這就是他們的獨立宣言。

看完一本書,我像是洗了一個熱水澡一樣舒服。36封家書,裏面無不透露着孩子的自主以及母親的尊重。也許我還未真正讀懂這本書,畢竟有些事我仍然不是十分明白,不過,一本好書,是可以不斷去翻閱,去品味的。愛就像流水一樣柔柔地流進你的心房,即使書中並沒有那麼明顯的流露,我但仍是能品味出那份親人間的愛。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2

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幸福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目中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安德烈

老師說,先天下之憂而憂,本應要使我們爭取、抗爭,但是我早已失去了大聲表達的勇氣

我們是90後,年輕的一代人。政治書上這樣說:“青少年是未來國家的主人。”我們從小就接受着高等教育,是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試驗品,卻還是聽到不少此起彼伏的抱怨聲。

所有人的目光在我們身上聚焦。或許有人說,年輕纔是資本。於是我們整日忙碌,爲了成績單上能有一個好的分數——成才的關鍵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不懈追求。面臨着中考高考,承受着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堅信有壓力纔會有動力。目光瞄準了市實驗、五中、十一中、博中等各大普通高中,因爲我們知道,不管政治課本上講得多麼“天花亂墜”,一旦失足掉進了職業中學,去接受所謂的職業教育,就會成爲沒有前途的人。

我們叛逆,我們會問:“後進者會有多麼無能爲力呢?”長輩形容我們“不見棺材不落淚”。父母口中的“美好生活”,我們當然會羨慕,儘管不願意用自由換取。但深知將來自己也會陷入消費主義的泥潭之中,自私被放在平等之上,但是沒有太多的選擇,又將“美好”告訴下一代……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努力。控制住自己內心的各種慾望,埋頭於書本之中。也爲了不讓別人把“叛逆”安在我們頭上。

我們被各種愛包圍,手機、電腦、電子書……父母當然會儘量滿足我們的願望,而自己卻把煩惱隱藏起來,希望我們無憂無慮地成長。沒錯,改革開放以來,科技教育成就輝煌。我們就這樣被牽着手走路。父母說哪條路不好走,我們就不去嘗試,父母說哪條路好走,我們就紛紛效顰……總是生怕我們這一代人吃苦。漸漸的,在長輩們的庇護下,成爲養尊處優的一代。我們學過的“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艱苦奮鬥精神”此刻也消失地無影無蹤。

是不是真的應該“放手”?哪怕只是一會兒功夫。我們不是平庸,不是失敗,而是看不到現實的出路。

我們不害怕錯誤。我們敢於嘗試。我們更應該是頂天立地的一代人。請鬆開手,有些路必須要自己走。不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請命”更像是午夜的夢話。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3

不管是竭力控制自己卻還是與父母爭吵的我們,還是對待孩子百般無奈的父母,都會在爭吵中肆意的怒罵,之後又在疲憊中無力地哀嘆。我一直覺得,對於我們,這彷彿是永遠無法改變的,而對於父母來說,在孩子日益長大的歲月裏,這永遠會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深深的溝壑。

直到我看到龍應臺說:“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我看到她努力地想要了解這個十八歲的兒子,在這位母親想要填補那深深的溝壑的同時,她用她與安德烈的36封家書,深深地感動了千千萬萬地讀者。

。我以前覺得,這本書真的很用心良苦,這是一位孩子與母親感人肺腑的對話。直到後來,再次翻閱時,我才覺得龍應臺真的是個很有智慧的人,她對於孩子的不僅僅用愛來衡量,雖然語言是慢慢的,就像平淡地訴說,但卻有一種能從書中直逼人心的,就像剖開了心一樣熱烈的情感。她把自己所有感悟的,思考的,想要對孩子說的,以一種淡淡地語氣一點一點地講出來。

看書的時候,覺得自己心很靜,從文中,我讀出了一種深深地悲涼的感覺。作者處處袒露着自己想要了解孩子卻無能爲力,想要推開那堵牆卻又無從下手。其實不只是她與安德烈。十五歲的我們,和已到中年的父母,卻不如身邊的朋友親近。那種感覺就像一堵無形牆堵在我們的心口。我們依仗着父母的愛,肆無忌憚地沉默着,不知從何時起,只要一句話就可以引爆所有堵在我們心口的火藥。“啪”的關門聲,是那麼尖銳又刺痛人心。

書的開頭寫到:“安德烈,那一刻,簡直就像經典電影裏的鏡頭,身爲兒子的向母親做斬釘截鐵的獨立宣言,那飾演母親的,要不然就氣得全身發抖,“啪”一個耳光打在兒子臉上,兒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後憤而奪門離去,要不然,母親愕然,然後眼淚潸潸而下,本來威武莊嚴的母儀突然垮了,慘兮兮地哭。”

對了,這似乎就是我們平時與父母慣有的相處方式,龍應臺說,那種感覺就像突然一個天一般高的海浪直直地打過來,你卻不知道往哪裏躲。那種悲傷濃濃的籠罩着,像一股淡淡的菊香縈繞不去。

看完書後,我陷入了沉靜。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漸漸學會把所有的話都藏在心裏,而父母卻懇切地希望與你打開心扉地交流。父親節母親節與父母說的那聲“我愛你”卻遠遠不是那麼回事。我們把自己關進手機,與父母在一起卻只是低頭,原來這樣,我們也是愛了。我們和父母之間,那句“我愛你”似乎那麼敷衍,敷衍的讓人心知肚明。轉身,只留下寂寥的父母,反覆咀嚼着那句乾燥無味的“我愛你”。

龍應臺寫下這些真摯的文字,想要掏心掏肺地讓孩子她的真心,她想要得到孩子的表示,她的每一行字都充斥着化不開的愁與愛。我感到一陣酸楚。想想自己與父母的僵持,母親那些想要說出口去硬是吞下去的話,我心裏就像塞住了一般。我的母親和我說,你要相信我會永遠爲你好,可是我卻沒有,我們永遠覺得我們的委屈比她們大,該訴苦的,是我們。

我們總是覺得母親總是挑着所有我不愛聽的字眼,所說的所有話似乎都能毀壞心情,可是,有錯嗎?我們在心裏如此堅定地認爲父母逼迫我們學習,沒有他們,我們會更輕鬆。然而龍應臺對她的兒子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們心裏也許明白,可是想要承認卻不那麼容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決定着我們的未來,可我們還是矇住自己的耳朵,心裏不斷想着,我不想聽你話,你說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以後就能有出息嗎,我不想聽,不想聽。

這本書像是能夠把我們的心放在漏斗上面過濾一遍,讓你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現在,你還可以挽救的。當你在閱讀完這本書後,合上書的那一刻,彷彿心結就卸下了,以前厚重的大門也“刺啦”一聲輕悄悄地開了。

《親愛的安德烈》用一種平靜的文字淡淡的描述着母親與孩子的心靈之旅,卻在我心中刻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4

一本好書,一張睡椅,幾束午後西斜的陽光,安靜地度過下午。我喜歡讀書,喜歡它像一位博學的老者爲我排憂解難,讓我沐浴在陽光下,讓我看清大千世界。這個假期,我閱讀了《親愛的安德烈》,令我感觸很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臺“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臺“嘲笑有加”,龍應臺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再次相遇,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龍應臺有着學者的深刻和謹慎,安德烈代表着新一代年輕人的想法。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說到:“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是啊,擁有了本事才能擁有選擇的權利,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自己永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當擁有了自己創造的生活和尊嚴時,人生也就變得歡快和充滿意義。

書中又道:“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各人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纔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壓抑……”

人的一生很短,開始有父母的陪伴,後來有朋友的陪伴,再後來是妻子、孩子的陪伴。漸漸地責任變重了,孤獨也隨之而來,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難以訴說自己。

對每一個人來說,父母見證過我們所有最初的歲月,而我們見證着父母最美好的歲月。我們終究是象棋中的一顆小卒,漫漫人生路終究一去不復返,一去不回頭。就像書中:“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往前衝的路上,父母永遠都是最溫暖的港灣,成功與落魄,他們永遠都支持着我們。是啊,普天下,也只有這樣的愛,雖然註定以分離爲終結,卻不以欣賞爲前提,不以結果而決定。

作爲子女的我們應該懂得感恩,父母不管孩子年少時多麼敏感和封閉,都嘗試着以各種方式,紙條、書籍、信件來與孩子溝通,現在想來,愛只是前提,表示我們願意,願意付出,願意接受,可它不能代替努力,不能代替我們在彼此瞭解過程中所有摸索的成功與不成功,不能代替我們在表達和接受相處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自我反省和調節,不能代替我們去表達、去溝通、去感受和了解。每位父母都在嘗試用最真摯的心靈與孩子溝通,也是就是那實際效果甚微卻清晰的態度漸漸打動了平靜的外表下極度不安的心靈。

讀完此書,也讓自己從此慢慢明白,人生是一場只知道方向卻沒有精細地圖的遠行,很難判斷百米之外,是溝塹,還是坦途,是深山密林,還是平湖幽谷。但是你給出的愛,你擁有的愛,卻可以超越境遇,不離不棄,始終如一。每個孩子都是一本經,是爲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做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5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績感和尊嚴,給你快樂。”一句話在腦海盤旋許久,許久。

在我們孩子看來,讀書無用,而一些學生變相的認爲讀書是爲了父母,成績就是父母的臉面,而父母逼着我們學習,孩子會不停的厭倦,沒有了幸福,沒有了快樂,甚至是親情。

原來在平淡的日子裏,父母早已用心,把未來打造得儘可能簡單、舒適,不是爲了他們自己,而是一個孩子的未來,他們早已經在我們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緩緩的放下那雙疲憊的餓瘦,讓我們更加幸福、快樂去度過後半生,他們可能也曾後悔,也曾在夜深人靜是偷偷抹下眼淚,第二天依舊笑對我們,而我們只是一度的自責、嫌棄甚至是厭惡、憎恨。從現在起,愛上父母、愛上父母爲你做的一切。感恩、感激、感謝!(張思行)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6

我很慚愧,自從離開學校上班後,很少這樣安靜的看完整本書了,感謝老師安排了這次親子閱讀,有幸讀完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同爲母親感觸頗多。這本書是龍應臺和讀大學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書信集,爲了瞭解安德烈,龍應臺決定和安德烈互通書信,在徵得安德烈的同意下,兩人一堅持,就是三年。在36封來來回回的信件中,母親慢慢走近了兒子的世界;在36次來來回回的爭論中,兒子逐漸瞭解了母親,而作爲讀者,也在這36封你問我答、我爭你論的信件中,逐漸澄清了兩代人的人生觀以及東西方的文化區別、思維區別,因爲這不僅是兩代人在對話,更是兩種文化在對話,很能引起共鳴的一本書。

不過很可惜,據我觀察,兒子你並沒有認真去看這書本,只爲完成作業——摘抄。龍應臺與兒子之間存在的問題其實也存在我倆之間。全書最觸動我的是"獨自宣言"那章,其中安德烈的一段話印象深刻:"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與方式,還是把我當成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與’。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你並不明白,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是的,我相信這是大多數像你們這個年紀的孩子的心聲,你們渴望獨立,你們也知道父母愛你,可是,卻並不喜歡父母"太愛"你,你們覺得這種"愛"令你們透不過氣來。14-18歲是快速成長期,這時成長的不僅是個頭,更重要的是思想。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這個時候的任何關心和關懷,在你們來說都是嘮叨,煩不勝煩。我自認爲在養育你的過程中,還是採取的"放養"態度。像平時QQ空間你對也我們加密;跟同學網上聊的火熱,滿臉討好地問你聊些什麼,即使你別有深意的瞄我一眼一笑置之,搞的我像《小紅帽》中的狼外婆似的,很尷尬,我也從來不深問,也不會去想方設法地探詢,因爲想想當年,媽媽我何嘗不是對大人們敬而遠之,和同伴兒卻有說不完的小祕密。媽媽對你是開放的、尊重的,但是我又無法除去自身血液裏中國傳統的部分,希望你最好聽我的,最好永遠依賴着我。

還記得兒子你進入初中住校後,第一次不在媽媽身邊了,回家後特別不習慣,跟你通完電話會哭,那個整天膩在我身邊的孩子不見了,心情極度失落!我知道長大後的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獨創世界,這來得太快了!初中、高中、大學,你真正陪在媽媽身邊的時間少之又少了,所以你只放假在家我很少獨自出去玩,每年暑假我們也會抽時間全家出遊,那些將是我回憶的最好時光!

龍應臺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她說:"父母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爲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緣分,就是在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離開,對着你的背影默默揮手。"母親讀到這裏是多麼感傷呀!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時給他以守護,長大後給他以守望,並且,這守護和守望,還都是一廂情願、自願付出,僅此而已,你未必會領情。

但作爲東方人母親,我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人母親那樣放任孩子你自由發展。你現在對很多問題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對媽媽的話會有諸多反駁,甚至是不削、對抗。你常說我們之有代溝,可是我自認是講理的,我不會將自已的價值觀強加於你,你也不用覺得我們之間有多麼格格不入,平心靜氣總是可以相互溝通的。有時父母對你一些不當行爲的指出未必就是一種管束,青春期總是叛逆的,當你真正成熟時回看自己會覺得當時自己是多麼幼稚,所以作爲過來人的我們的提醒總是有收益的,至少會讓你少走彎路。

讀完《親愛的安德烈》,我認真地審視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父母之於孩子是愛,但愛不是佔有,是希望,我們希望你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在你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安分地做個拉拉隊員,欣賞、鼓勵、支持,而不是跳下去幹預、指揮,讓你去自由飛翔。我們永遠愛你!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7

放假這幾天在家一直在讀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提起龍應臺,大家應該都會想起這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這段話說出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疼點,我們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着,我們又目送着我們的孩子!

選擇看這本書的理由可能是出於好奇。因爲在當今社會,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成爲人們交流的工具的時候,爲什麼還會有人用信來交流?也許就是帶着這樣的疑惑我選擇了先閱讀龍應臺的這一本《親愛的安德烈》,爲什麼他們母子會寫信,而一寫就是36封?

原來因爲工作關係,龍應臺在兒子安德烈十四歲時離開歐洲到臺北,等龍應臺再次回到兒子身邊時他已十八歲,四年沒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們之間有了一堵無形的牆,她發現兒子愛她卻並不喜歡她,所以她決定用寫信來了解她的兒子。

從這麼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個幸運的,自由的人。書中的他對生活充滿樂趣,幾乎天天聽歌、開派對、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親那樣給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相反的她認爲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爲,作爲母親她也無權干涉。龍應臺用書信的方式來了解兒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爲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這正是我們學習之處。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們之間都能多一些溝通和了解,少一些責備和批判。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8

十一假期歸來,但心情還是停留在假期前的期盼和假期中的快樂。恍惚間竟又一週溜走,也許是閒下來的時光過得快。

今天終於把計劃中要讀的龍應臺先生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完了,也終於明白這本書爲何如此經典。36封來往家書,她與大兒子安德烈推心置腹的訴說與質問,一樁樁,一件件,哪件不是我和我們所經歷或在經歷的日常。

論個人,他們聊個人的信仰、自由和理想,這些字眼像是穿越千年來到我眼前。從打算留在這個城市的那天起,我們要開始奮鬥,爲房子,爲謀生,爲立足,而漸漸與故鄉等這些字眼好像斷了聯繫。家裏人以我爲榮,但褪去看似光鮮的外衣,內裏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日漸麻木的內心,對這些字眼不再敏感。忽然讀起18歲的人信中這些字眼,唯憶起少年不更事之時。

論家庭,可能書中的安德烈還沒有到這個地步,不知現在的他會跟母親聊家庭的事情嗎。想想我們二人之家成立半年以來,和以前的二人生活並沒有任何改變。張先森每天都在窗外的樓燈快滅完的時候回到家,比之前更辛苦。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而能替他做的只有準備好水果倒一杯水。想起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我想象自己以後的樣子,一定像電視裏那些厲害的人,爲身邊的人撐起一片天,能夠讓父母不再操勞,能夠和自己愛的人一起享受生活……原來,生活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論社會乃至這個國家,我理解龍應臺先生的經歷讓她沒有那種強烈的愛國感,我也羨慕安德烈生在一個和平美好的年代。我也算是,我見證了這個國家的昌盛,我愛這個國家,但出身草根,也見過底層的窮苦人,也慶幸我對他們保持着一種清醒的同情心。現在的工作,讓我進入一個新的圈子,看到不一樣的事情,也對這個社會運行有了更多認識,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句話的浪漫情懷就能改變的,只憑一個人,力量太有限。

我也相信龍先生所說的,"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

願你出走一生,歸來仍是少年。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9

這個假期,我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這本書是由她與兒子安德烈在三年間每月一次寫給對方的書信組成的。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屬於龍應臺孩子們的獨立宣言,它帶給了我許多啓發與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

“獨立宣言”——這是這本書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標題。在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個結論引發了我的深思:”媽,我覺得,差別在於歐洲人是看年齡的,譬如在德國,你只要滿十四歲了,老師便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人看的不是年齡,而是輩分。不管你幾歲,只要你站在爸媽身邊,你就是‘小孩’,你就沒有身份,沒有聲音,不是他講話的對象。所以,他纔會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媽發問,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這段話,我仔細想了想,好像每次見到爸媽的朋友,有關於我的問題,他們從來都是向爸媽發問,主語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對我們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國小孩不獨立,或者說大多數獨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前文我對自己,甚至是這一代人的稱呼是“我們小孩”。沒錯,按照輩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經在中國人的思維中根深蒂固。或者說,這是我們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要傳承的“長幼尊卑有別”的理念。

現在有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都在呼籲將孩子儘早獨立,學習西方對待孩子成長的方式與教育理念。可已經在心中紮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輕易改變呢?我並不認爲兩種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個全對,或者哪一個全錯。在我看來,兩種教育方式與理念其實是與兩個地方的社會,及傳統文化有很大關係的。所以,我們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生活環境以及個人意願的教育方式。

二、關於母親

在這本書中,我還看到了一個面對孩子追求獨立而手足無措的母親。在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母親對安德烈的關懷經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龍應臺的文字間,讀出了一絲傷感與失落。我不禁深思:我們在追究獨立的過程中,是否也傷害了自己的母親呢?

正嘗試着追求獨立的我,有時對於媽媽的關懷,也是這般不理解與不耐煩。叛逆期的到來也讓我有了反對父母意見的衝動。爭吵已不可避免。

從龍應臺的書中,我看見了一位母親,面對自己孩子的反對與指責竟是這樣無法應付。試着從媽媽的角度考慮,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突然變得說話乾脆,脾氣暴躁,嘗試追求獨立,不再像以前一樣依賴自己,還不願與自己溝通,心裏應該很難過吧。可能她們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讓我們在獨立的過程中少走些彎路,少摔跤碰壁,而我們卻對這些建議拒之不聽,是否也在無形中傷害了好意的母親呢?

合上書本,我對媽媽又多了一份理解。

這本書給教會了正在嘗試獨立的我許多,我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漸漸感悟出屬於自己的獨立宣言。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0

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難找出一條路來。

——題記

《親愛的安德烈》作爲龍應臺與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集結,共收錄36封書信,從安德烈的18歲一直寫到了21歲,而那個時候,正是他的心理最矛盾的時候。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確定,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有什麼人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人生沒有彩排,一切要你自己決定。在第7封書信裏,菲力普的iPod被老師沒收,要存兩個星期,他認爲校規不合理,於是他回家一次次想找老師的辯論,可最終平靜下來。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與猶豫?因爲——革命是需要時間的。

的確,有時候妥協纔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看着書,我的思緒來到了公元前99年。監獄最深處,黑不見五指臭氣熏天的死刑牢房裏,坐着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司馬遷。對他來說,反抗就是死,宮刑才能活。死,好歹能給後世留個好名聲,而活,活着的意義何在?他想起了歷史上那些大有作爲的人:胯下之辱的韓信,臥薪嚐膽的勾踐,被親人虐待的舜……“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站起來,在那張同意宮刑的紙上籤下了他的名字。正是他的隱忍,《史記》纔有了面世的那天,而它的面世註定讓司馬遷流芳百世。

我想菲力普一定也知道這個,他纔會嚥下這口氣,不與老師爭辯。

想到這裏,不禁想到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記得期末考地理捲髮下來時,我發現比我的估分少了1分。翻了一遍卷子我才發現,有一個題,我的答案和標準答案基本一致,只是順序不一樣,被扣了一分。當時的我很氣憤,也有些失落:要知道這1分可是我能不能上90分的關鍵啊!腦子裏第一反應就是申述,可分值太小沒法申述。我懊惱了一會平靜了下來,仔細思量,因爲自己寫反了,就給了老師扣分的機會。這次是沒法改變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亡羊補牢,爲時不晚”啊!“吃一塹,長一智”,嘿嘿,吃點虧長記性。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得改變自己。龍應臺說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他們母子倆通過寫信這種相互努力的方式,相互有了最深的連接。所以在任何時候,妥協儘管看起來一件略微丟臉的事,但他卻能成爲最好的解決辦法。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1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做《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這本書講了龍應臺親與她的兒子透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龍應臺發現,四年間,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而龍應臺回答:“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是啊,其實父母並不會在意我們以後會成爲一個多有成就,多有名氣的人。他們只是希望我們的生活每天過得開心,平安,擁有安排自己人生的權力。

書裏在母子的對話中,安德烈也有叛逆,也有與母親意見不合而爭執的時候,但是龍應臺並沒有急火攻心,而是選擇尊重,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中國有句古話叫“順者爲孝”,於是在生活中父母總是以自己“父母”的身份來壓我們,什麼事情都得順從。稍微反駁一下就會被家長貼上“不尊重長輩”的名號。多麼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方法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兩代人之間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從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2

早秋的上午,陽光跳躍在桌面上,微風拂過臉頰擾亂了額前的髮絲。教室裏冷風呼呼作響,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爲兩代人的思想溝通所震撼。

三年的時間,讓母子二人由“陌生”變爲“熟悉”。龍應臺說:“我可愛的安安,哪裏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裏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吧。但當龍應臺發現那個可愛的安安變成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的安德烈時,她想到了用一種最溫婉的方式---寫信。文字,真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力量,兩代人的溝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詞透露的溫情中逐漸消融。

透過書信,我彷彿看到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在德國長大,深受歐洲古典藝術和美的薰陶,喜歡聽旋律優美的音樂,崇拜爵士樂,喜歡單純地享受聆聽。在他的來信中,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強烈碰撞,愛國情懷與避政心態,安分保守與熱情奔放。我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種文化。

我最喜歡的一封信是龍應臺給安德烈寫的《文化,因爲逗留》。在香港這座繁華而又忙碌的大都市裏,隨處都能看見急衝衝趕路的白領公務員,各種嘈雜聲充斥着人耳,快節奏的生活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這種生活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想起暑假裏和媽媽一起去臺灣誠品書店,在這裏書是一種文化,而讀書更是一種享受。不同年齡的人因書在此匯聚,甚至還有人提着行李箱,只爲感受書本的魅力。書店裏橘色而溫暖的燈光將書本籠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關照。文化經典就是被時間的篩子所挑選的金塊散發着迷人的香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經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過了龍應臺和安德烈的來信,我不禁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進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會出現叛逆情結,漸漸地與父母的交流變得少了,每天都單調地重複三點一線地生活。看到龍應臺給兒子的信後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們也想和我溝通交流的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

與經典裏所描繪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媽媽並不是細膩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於表達的,中國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愛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週,因爲要上晚自習,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買飯。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燉好排骨送到校門口。當爸爸轉身離開時我看到他被汗水溼透的襯衫,心裏有種莫名的感動。有多少次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被我們認爲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書中母子二人的對話,讓我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樑。心中釋然,昏黃的路燈下是一家三口拉長的身影,留下一串歡快的笑聲。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3

我有開明的父母,生活,學習,社會,國家,世界,我們之間無話不談。有的時候親密無間,不像是中國傳統的子女父母之間的關係。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關係也是有代價的。他們從未乾涉過我,但在對保送、高考與否;選擇哪所大學這件事情上,他們完全把我的意願否定,將我的夢想束之高閣,讓我面對現實。然而在我進入大學之後,我才真正體會到和夢想背離的痛苦的現實。如今的我仍然奔着夢想前進,並且因爲大學父母爲我做的選擇,讓我的追夢之路更加曲折,漫長。看到現在的我,我的父母應該是有遺憾和愧疚吧。所以現在他們對我的選擇並不一味干涉。他們只要我對現實有清醒認識,對未來有明確規劃,並且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我父母的轉變,是以我的妥協和痛苦爲代價的。我有過埋怨。然而在看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之後,我才明白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一個對孩子不信任,想讓自己的意志凌駕於孩子之上的階段。而這樣強權的方式,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放緩孩子成長的速度,甚至讓孩子處於痛苦之中。

“認爲自己年長,吃的鹽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橋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態不只是父母專有的。身爲老師的我們,可能也會不經意間陷入這樣的思想狀態。我們常常跟孩子講應該怎麼怎麼做。然後用我們親身的經驗當例子說服他們,期待把他們引導我們認爲的正道上來。但是孩子聽的.時候就算覺得萬般正確,聽了之後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個要參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聽不錯,就是做聽力的時候沒有讀題目、預測問題的習慣,導致聽力完成情況和她實際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講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聽力題目之後,審選項。再通過選項對問題進行預測,這樣聽的時候纔有指向性。即便是聽力一開始就開始做筆記,效果仍然是不好的。這是考聽力不是考速記,並且我們沒辦法把每一個字都記下來。”這樣的話,講到我自己都覺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這孩子習慣還是沒改。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我意識到我這樣的做法是強行讓我的意志凌駕於孩子意志之上。儘管,我的做法是對的,孩子因爲沒有切身的體會。她仍然不會主動有意識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並且她的錯誤習慣導致的結果並不是差到無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着她的老習慣。

《親愛的安德烈》讓我意識到其實教育並不是單純的我說,你接受的過程,而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靈魂的對接。而這對接最直觀的方式就是讓他體驗和參與。而不僅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當初爲我選擇的路,因爲我們讓我體驗,參與,而是讓我直接按着他們的路線行進,使得後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很痛苦。而今,雖然和父母違揹我的夢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訴學生怎麼做怎麼做其實犯的錯誤和我父母爲我指路本質是一樣的。所以,我要改變。

我挑了一段講美國各州別稱來歷的VOA special English,沒有發題目,也沒有提問,就讓這個學生聽。聽了一半,我把音頻停掉,問學生聽懂沒有。按照學生的能力,我知道她肯定是聽得懂的。果真,她說聽懂了。於是我開始提問到目前爲止,材料中講了幾個周別稱的來歷。學生愣了,於是她開始拼湊各種細節。零零星星各種找。還是沒有給出正確答案。我沒有責備她,也沒有告訴她該怎麼做,只說“我們繼續聽。你聽聽看後面部分講了幾個周別稱的來歷。”學生拿出筆,聽到一個州的來歷,就在筆記本上寫上它的名字。這項任務對她來說並不難。材料放完,她開始數筆記上的州名個數。我打斷了她:“我剛纔問的是有幾個州。沒問哪些州。你看你這樣是不是費力不討好呀。”這一次,我看到她臉紅了。並且使勁地點頭,並且說“其實我只需要在筆記上畫正字標出幾個州就好了嘛。”對於她給自己提出的解決方案我很是滿意。我繼續道:“你看,前半段,你是不是沒帶着任何聽,結果我提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因爲沒關注,就傻眼了。後半段你聽了問題,但是卻沒抓住問題,花了不必花的功夫。你看以後聽力要不要看題目,預測問題,有指向性地做筆記啊。”她的眼神堅定回答我:“嗯。”我知道她已經明白,並且一定會記住這次教訓的。而事實證明她確實開始有所改變。

教育不在於老師對學生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多少,對多少有所感,並且吸納爲自己的東西。就像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的書信一樣,對於各種問題,從彼此對的生活出發一問一答,互相啓發,才能真正的有所收穫和成長。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4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36封家書信後,書中母親龍應臺帶着懷疑的態度,安德烈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當今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我們這些做父母有一種難以說出口的壓抑?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觸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書中的安德烈在生活中充滿了樂趣,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每天早早起牀,然後匆匆忙忙吃個早飯去學校上學,晚上回家開始忙碌各門功課,週末還要上各種補習班……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那麼的重要:其中最令我感動的29封信《第二顆眼淚》,內容是中年父母企盼他們的兒女,哪怕是一點點,能瞭解自己。當少年兒女知道父母被什麼樣的電影感動,爲什麼樣的老歌着迷時,兩代之間可能又多了一點點體貼和容忍。還沒機場,中年的父母已經情不自禁哼起那熟悉的曲子,暮起的那一刻,他們又異常的安靜,少年們古怪地回頭,好像第一次發現:原來父母也曾經年少過。

哈貝馬斯的老師,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曾經說,Kitsch就是緊緊抓住一個假的感覺,把真的感覺稀釋掉。昆德拉的說法更絕:Kitsch讓兩顆眼淚快速出場。第一顆眼淚說: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動了!第二顆眼淚說,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動的感覺實在太棒了,跟全人類一起被感動,尤其棒!

我喜歡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散起的髮絲在陽光裏一亮一亮。簡直就是Kitsch的化身了,還好昆德拉說,那第一顆眼淚不是,第二顆纔是Kitsch。

不是每個母親都能象龍應臺這樣成功,如果你仔細地讀這本書,會發現在太多的時候,那位無私的母親,正在努力與孩子建立一種相互信任。在我看來,龍應臺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顆充滿母愛的赤誠之心,坦誠地面對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走進孩子的生活、心靈和世界,爲孩子的成長減少一分迷茫。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5

很高興認識你們——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花了三天晚上,我陸陸續續地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不敢看快了,即使這本書對只是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來往信函的收錄。這本書裏的信件所談內容設計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藝術,價值取向等等,有許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所不能瞭解和體會的,但也有我所能領會的——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開那些深奧的東西,還有母子間的愛與坦誠。

從開頭的兩篇文章,《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連接的“份”》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四五十歲的龍應臺,還是她那二十多歲的兒子安德烈,他們都在感嘆時光飛逝,並表示了他們都想重新認識對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來往都是兩個世界的交匯。相差三十多歲的兩個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對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試着再去重新認識一遍我的父母呢?

龍應臺試着忘記那個原來的安德烈——“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歲的安德烈——“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而我,想試着用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來重新審視我的父母。

那麼爸爸就不是所謂的“嚴父”。他很少沉下臉來,他也會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臉,那隻能說他可能是網上所說的“面癱”。爸爸其實很喜歡在網上看職業遊戲選手的比賽,但我總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長得奇形怪狀的東西跑來跑去有什麼戰術可言,但爸爸總是看得不亦樂乎;爸爸也在網上看時事和新聞,但除了什麼怪事奇事,我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興趣。當然,我和爸爸也有談論的東西——我們可以在飯桌上,由一碗竹筍雞聯想到《紅樓夢》,爸爸就會開始講述“紅學”是什麼東西;也可以在看電視時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實不喜歡作文書裏的“慈父”,“嚴父”,那些都太虛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人,生氣了就吵,滿意了就誇,會笑會哭,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一般,每一句都發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實,不對就是不對,厭惡就是厭惡。

如果真實,那麼媽媽也就不是會半夜起來特意到你房間給你蓋被子的母親,她會在我生病不舒服時關心我,但不會跑來蓋被子,除非我發燒。我的父母一律認爲我已經不小了,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媽媽很新潮,微博,微信,YY(標誌爲一隻可愛小浣熊的語音軟件),眼下最流行的遊戲……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機上找到。爸爸一直說我和我媽是十足的“手機控”,那麼我和我媽媽的聊天內容自然要豐富一些。媽媽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會第一時間告訴我,然後兩人一起捧腹大笑;我們倆也會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兩旁的行道樹投下朦朧的剪影,路燈灑下一團昏黃的光,邊談着今晚某某頻道的歌會,一邊慢慢走回家;也會在逛書店時,看見《飄》媽媽就想起斯佳麗,再想起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和她看過的爲數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總之看我和我媽的相處方式,就像看一對姐妹,聊遊戲,聊好歌,聊小說,有時也會聊聊學習。我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做到父(母)慈子孝並不是最高境界,正如與老師是亦師亦友,和父母也應該如朋友一般,可以嚴肅地探討學習,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幾乎是無話不談,也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

時間白駒過隙,“安安”不見了,我也在長大。以後我和父母會怎樣?二十歲時,三十歲時,四十歲時……沒人知道,或許那是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告訴了我,每隔一段時間,去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都在成長,每一次認識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離。摒棄如提線木偶一般僵硬的“嚴父慈母”,直面最真實的父母,這樣,我纔可能真真正正體會到龍應臺和安德烈在寫信時的那份感受——很高興認識你。

從小時候到現在,每一次重新認識對方,都有一種快樂,都是一種蛻變。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6

母子通信三年,兩人重新變成朋友,在龍應臺先生的《親愛的安德烈》中,我看到了一對與衆不同的母子。

在這本書裏,只有36篇長長短短,絮絮叨叨的書信。然而,龍應臺卻將安德烈所遇到的問題不偏不倚,毫無掩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在我看來,再也沒有什麼話題比書中的話題更真實,再也沒有什麼溝通比龍應臺與兒子的溝通更動人了。

“信遲了,我和朋友去旅行了3個星期……別埋怨,兒子18歲了還願意和你寫信,你應該得意了。”書中這樣的句子數不勝數,當我讀到這樣的句子時,總會爲兒子和媽媽說話的語氣感到驚訝。隨即腦海裏總會浮現出這樣的情景:當龍應臺興致勃勃地點開兒子的電子郵件,剛看前兩句,還鬆了口氣,接着看就開始埋怨兒子不懂事讓自己擔心,當看到最後兩句後就坐立不安了:“沒錯,我們在黃金時代裏,生活的信條就是性、藥、搖滾樂”。

這樣的話兒子也敢說,而且是對着母親說,外國真是這樣開放?上次上生物講到生殖系統時,老師都不出一言,只是讓我們自學?更別說這麼多的敏感字眼,簡直是大逆不道。不吃爆慄,也要挨一頓訓吧?

出乎意料的是面對這樣的情形,龍應臺慎重地選擇了溝通,她立刻回了一封他們通信以來最短的信:“請你告訴我,你信中的“性、藥、搖滾樂”是現實還是隱喻?”在經過了幾個胡思亂想的不眠之夜後,她收到了兒子充滿諷刺意味的回信:“能不能拜託你,不要只和我談大知識分子的話題。這當然是隱喻,生活中有許多樂趣,藥可以是酒精,也可以是足球或任何讓你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

尊重孩子,去理解孩子,才達到了母子的溝通,避免了母子之間的情緒對立。

有一次,安德烈寫了一堆關於搖滾和嘻哈的歷史,然後得意地說:“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裏。”龍應臺馬上回信給兒子,惡補了一頓關於搖滾樂和嘻哈的知識來越過兒子所說的代溝。

真是一位睿智的母親。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讓那個已十八歲,冷冷看着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接納他。以至於馬上贏得了兒子心悅誠服的表態:“我和我的母親有了連結。”

可很多時候,我那當老師的父母一點都不懂得這些,除了給了我吃穿,便硬逼着我埋頭苦讀。當我說說LOL,聽聽E神的歌,不是遭白眼,就是用更多的作業來限制我。

進走孩子的生活,傾聽我們的聲音,才能順利的溝通。

其實,青少年和父母總會或多或少產生一些代溝,爲什麼就不能像這對母子一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呢?爲何不可以像朋友一樣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家長不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幫孩子做出一切的決定;孩子不再是畏畏縮縮,而是暢所欲言,把自己所想的像流水一樣傾瀉出來。因爲只有在尊重與溝通中,孩子和父母才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寬容,互相影響,互相激勵,纔會有更融洽的父子或母子關係。

在我們身邊,許多家長信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較少看到父母在孩子“放浪不羈”的時候先去尊重我們,與我們坐在一起耐心地溝通,全面的瞭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然後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實施。如果我們的父母都能像龍教授一樣該有多好。

尊重與溝通,這個最容易被養育的辛勞所掩蓋的母親的最重要的工作,龍應臺在不斷地努力實踐中做到了。她真是一位智慧的母親,她讓我懂得了生活中如何去尊重,如何去溝通。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7

“媽媽,你和我說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選擇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遊戲,並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理解,我們要自己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己也說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麼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己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後,家裏沒人知道,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麼?你?!你申請了?怎麼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着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涌起一種快感,這是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於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裏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檯面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來作爲母親的她們,面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於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己,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着口水親切地叫着媽媽。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後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裏,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後,惆悵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或許,在她心裏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己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彷彿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說話乾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並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說。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己,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着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後,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子。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面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努力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己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書的封底,是恬淡的龍應臺微笑的樣子。再優秀強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個焦慮地幫助他在迷途中尋找出口的平凡母親,一個願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嚴,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親,一個做這一切,只是爲了重新找回這個屬於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親。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8

《親愛的安德烈》救贖了那些年我的錯。

龍應臺是我一向比較喜歡的作家之一。她用平凡樸實的筆風爲我闡述屬於她那個年代的生活情況;她用飽含悲涼的筆調爲我描繪出目送的畫面;她用紀實嚴謹的態度來評價過去和未來。她曾說:“所謂子女,不過就你目送着他們離開的身影僅此而已”。一句話道盡天下父母心,因爲我未爲人父母,可能不能體會《目送》的境界,但《親愛的安德烈》卻深深撼動了我的心。

《親愛的安德烈》講述的是母親與分別十餘年的兒子之間的對話,通過信件的方式表達出來,全書由短十餘篇信件組成,卻蘊意深刻。尖銳地反射出了當代新青年和父母們之間的矛盾。因爲安德烈身受異國文化教育,從而致使這種矛盾的深化突出。

信件中母子二人探討了有關世界文化、中外差異、香港文化、對於不同事物的看法,儘管龍應臺自述“這本書原意只是爲了瞭解我的兒子而已”的單純念頭,但確實迎合了不少父母和子女的困惑。龍應臺在自我簡介欄中所寫職業爲母親,所述經歷是“在擔任母親這一職位中,一直表現不良,至今仍未畢業。”很難想象一個紅透半邊天的作家也會如此中肯地評價自己的定位,或許她真的只是想當好一個母親而已。

書,是初二買的。當時的我年少輕狂,意氣風發,自以爲不可一世,感性地評定生活中的一切,一點點不順心的事都可能碰觸我的雷點,是一個叛逆期中的孩子。對於這樣一個迷途的孩子,我不斷與父母爭吵,認爲自己永遠是對的。直至拜讀了這本書,她很好地把我拉出了泥濘的沼澤。

當我讀到龍應臺回憶兒時在漁村裏破爛不堪的生活情境時,她的那些敘寫無疑讓我震驚;當我讀到龍應臺所推崇的極簡穿衣風格時,我不禁想起我的母親似乎也有此習性;當我讀到龍應臺的十八歲那一年甚至無法觀看到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邁出人類歷史上空白的一步時,我又想起母親的兒時是否也活在如此單調的世界裏,視野狹隘的只能看見周邊事物,甚至於不知道這件人類史上的壯舉。

閱讀這本書,我瞭解了許多我所不清楚的父母的兒時,給我帶來巨大的震驚的同時,也磨合了我與父母之間的距離。以後的日子裏,我常常在茶餘飯後問起父母的兒時。起初,母親還有些許的詫異,但是,爾後她又很耐心地爲我描繪70~80年代的中國,我震驚,我在反思……

反思當我吃着KFC早餐時,父母兒時所啃的乾巴巴饅頭、稀薄的粥又是什麼滋味;反思當我追逐名牌潮流時,父母穿着補了又補的衣服艱難度日的情形;反思我在盲目地厭惡學習時,父母又是把接受教育看成是多麼美好的事……

溝通是消除隔閡的最好方法。我說我想完成母親未完成的大學夢,我說我想爲隻身投入社會的父親撐起一片天。我的父母也曾如此艱辛過,而我今日所抱怨的苦痛又豈非太過小兒科?

龍應臺在回覆讀者的信中這樣說“小草有小草的活法,大樹有大樹的活法,小草也會綻放出不一樣的色彩”。“每個人在人生的跑道上都有着不同的目標,有的人是50米衝刺,也有的人是1000米長跑,還有的人也許是沿途觀賞風景散步的人。”

給河馬刷牙,不可能的事。講述了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對待藝術品,或是人爲製造的工藝品的不同看法。龍應臺賦以史實配型,戰後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分開的一國之民,卻在交界處的中央廣場上樹起李小龍的金像,這正說明他們還是可以找到共同理念,崇尚正義的力量。而這種在於龍應臺眼中的工藝品被賦予人文便儼然成爲神聖的藝術品,安德烈也終在龍應臺的教導下,改變了最初的想法。

龍應臺以七分認真,二分幽默,一分審視的筆調,安德烈以三分認真,七分玩性的筆調所創之書,當真爲千萬家庭帶來了一盞明燈。儘管與初衷有些許不同,但結果還是很好的。

我很感謝《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將我從歧途引向正道,救贖了那些年我的錯。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9

有個不大好的習慣,看了某本覺得不錯的書,就會順藤把絕大部分同個作者的書找出來看,雖然這樣有點機械性重複——畢竟,一樣的筆風,基本類似的主題。龍應臺的書,纔看了《孩子,你慢慢來》和《目送》,現在是《親愛的安德烈》作者:龍應臺,安德烈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頁碼:288頁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26.00 元看到引起共鳴的書,就想推薦給身邊的人。每次都會在腦海裏,甚至白紙上列出一長串的名字,最後不了了之。擔心收到推薦的人看了以後,以爲我透過書像對方揭示我對對方的不滿,如果擔心別人看了我推薦的《不抱怨的世界》,會打心裏認爲我是因爲覺得ta太愛抱怨方纔力薦。很想把這本書給母親看,讓母親明白,我在理解和努力諒解她的不放手的同時,可以理解並接納我內心渴望她的快快放手。也許,在絕大多數中國孩子的母親眼裏,孩子永遠都是孩子。

以前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在母親的面前,不論你是30歲,還是50歲,你永遠都是媽媽眼裏的小可愛,小BB。那個時候,這句話總是用來教育我們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可曾想過,這樣的母親,卻永遠在剝奪我們成爲一個成年的獨立的人?我沒有反對母親的意思,我也理解她渴望我多多陪在她的身邊,做她的小乖乖,什麼都去徵求她的意見,聽取她的建議。可是,母親不在身邊的日子,我們早就學會了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處理身邊複雜的人際關係,應付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與事。回到家中,我們突然成了一個因爲“吃過的飯還沒她吃過的鹽多”“走過的路還沒她走過的橋”多的小孩,我們不再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我們不再擁有考慮和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我總是渴望逃離這樣的母親,這樣的關係。總是在不斷地催促,不斷地逼迫下,一次次被迫回到她的身邊。內心的不愉悅,怎麼也無法通過僵持的笑容掩飾。於是,母親越來越覺得我的離開,越來越加緊她的緊箍咒,那些讓我頭痛欲裂,甚至想要徹底逃離的金箍。並不羨慕龍應臺與安德烈之間的關係,因爲太清楚這樣的書信基本上在我這裏就變成了彙報生活中的小事,並且儘可能少的提及自己,因爲總怕不經意間觸動到她敏感的神經,無意造成了她一夜的無眠,過失徒添了她一縷銀絲。於是,敢說的越來越少,跟自己有關的越來越少。母親覺得我越來越遠,她察覺一點都不瞭解自己的女兒,她感覺女兒對她鎖緊了心門。這樣的一種畸形,習慣了,也就不見得那麼畸形了。希望有勇氣把這本書獻給我親愛的媽媽。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20

20XX年我經常想給我的爸爸寫信,很早就買了郵票和信封, 可無從下筆,他從不上網,拒絕電腦,拒絕手機,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飯買菜看報煮中飯睡午覺看報看電視煮晚飯看報看電視,週末雷打不動的麻將。雖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辦公室學習用電腦玩吃豆子游戲,雖然兒時每個週末爸爸都帶家人去雲峯劇院看電影,雖然記得他喜歡教我寫毛筆字畫工筆畫,雖然爸爸經常帶我去上海動物園看熊貓,去外灘看和平飯店,他會說:看到那個綠色的金字塔頂嗎?裏面有我們設的監視系統。雖然爸爸對我的同學和藹可親讓高中同學至今記得四個菜的早餐。可最近這15年,我們似乎已經沒有交集,包括整個現代社會都和他沒有交集。這些年,爸爸和我們唯一的交集是報紙雜誌,買南方週末一期未落,看三聯也很認真。 印象中他唯一和現代社會搭界的是他居然嘗試過跳舞毯。然後,他生存於上海,放佛他是個局外人。他生存於地球,放佛是來自火星。於我和弟弟的思想,他從無過問,甚至無從流露任何一丁點兒關心,他封鎖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瞭解我們的。

我努力回憶是怎麼樣的事件使以往那個年青的,雖然忠厚但快樂的父親,變成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老頑固。我甚至用公公60歲學駕駛,練刻章,愛釣魚等等來刺激爸爸,雖然事實上爸爸過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裏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語言。

從大學畢業後自己選擇工作開始,似乎我的家裏,我擁有了話語權,這大概也是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的表現。無論我換什麼工作,換哪個城市生活,爸爸都沒有意見,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離開上海去南方時,爸爸給我寫過一封信,信已經遺落在無數次搬遷中,可內容一直記得,他說他這麼多年沒盡過父親的責任,所以也無權對我的生活發表意見,只是任何時候,我想回家的時候,他和媽媽都在家等我。

因爲這封信,我堅持認爲我和爸爸,是有種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認,我還是這麼意念着,不同於和媽媽可以家長裏短談東論西的默契,就是心底頭覺得我這個女兒,在他心底固執地佔了個坑。現在因爲我也爲人母了,所以有種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動我想在坑裏種出花兒來。

讀《親愛的安德烈》,無疑是個促進器。爲什麼當年我沒有回信呢?我似乎錯過了一次,現在更侷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慚愧。我也同樣爲道德的積極消極困惑過,爲處理自己的摔跤躲避過家人甚至整個城市。也爲認識自己已經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繪,有時也會思慮,將來我和她的溝通會變成怎樣。她日後的選擇,包括對我的選擇的質疑,我能否全盤接受呢?

我希望,能夠一直學習, 做女兒,做母親。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21

《親愛的安德烈》記錄了著名作家龍應臺與她的兒子3年之間的通信。這本書是上中學的女兒推薦給我的。讀完這本書很是震撼,也收穫頗多。

文中的一行行文字敲擊着我的心靈,讓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兒子內心、想要打開那扇心靈大門的母親,字裏行間呈現出拳拳愛子之心。文中安德烈的聰明睿智,善良幽默,又有孩子氣的偏激。書中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還有那些在我們中國傳統家庭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

文中,作爲母親的龍應臺發現母子暫時分開,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而此時,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還橫着東西文化,由此就產生了代溝。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走入對方的心靈。龍應臺“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安德烈曾在信中這樣告訴母親:“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很多這種語言犀利、一針見血的文字,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這些文字,促使龍應臺去思考,去改變,努力使自己重新變爲那個讓兒子既愛又喜歡的媽媽!

對比之下,想想我們中國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我們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是被照顧和服從的對象,而完全忽略孩子內心的感受。跟女兒說看了這本書,覺得自己真應該向龍應臺學習,真的羨慕母子間無所不談、暢通無阻的溝通交流方式,不想女兒開心地說:“其實媽媽已經做的很好了!”那一瞬間眼睛竟溼潤了,感動於女兒如此理解體諒媽媽!想想女兒上中學以來,因爲學習任務變得繁重,我總想讓她變得更高效,更井井有條,爲此沒少嘮叨甚至大發雷霆。好在女兒比較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有時雖有不耐煩,但從不頂撞。這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實屬不易!《親愛的安德烈》母子間的書信交流,也讓我想到了,當與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分歧時,何不用字條交流來解決問題呢?之後,女兒的書桌上多了一個小本本,每當我有什麼建議時,把這些想要說的話寫在上面,我少了更多的嘮叨,女兒則更多了一份理解,合理的建議她總能欣然接受並樂意和我交流。母女之間又回到了朋友般無話不談的理想狀態!是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也是需要平等對待的。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說,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還擔心你的孩子有多叛逆嗎?

真幸運自己在孩子青春期之時遇到《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讓我也有幸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是一本家長和孩子都適合閱讀的書籍,母親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同齡人的孩子心裏想什麼;作爲孩子,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看龍應臺一封封飽含愛意的回信,也許會對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

希望爸爸媽媽們也能靜下心來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把我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多給孩子一些柔美的微笑,讓孩子們在愛的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22

《親愛的安德烈》是在暑假期間虞老師推薦我看的一本書,是由作者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三年互通36封書信而改編成的書。對於這本書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早點閱讀《親愛的安德烈》我想我會更懂得媽媽的不容易和兩代人之間的距離到底是什麼。書信中的內容包括了母子對文化、民主政治、獨立宣言、生活等的思考與探討。

龍應臺因工作原因離開德國,回到臺北工作,而安德烈則在德國上學,她一走就是四年。爲了更好的瞭解安德烈她強烈要求與安德烈互通書信,徵得了安德烈的同意,這一通就是三年。在來來回回36封書信中,母子會因爲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安德烈會很深刻的去思索問題的根源,也許這就是東西方文化不同的差異。東方人習慣集體思維模式,西方人則習慣個人思維模式,西方人在這種個人思維模式下越來越獨立和自尊,而我們卻隨波逐流。安德烈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都會和母親交流,而母親給予他更多的幫助是鼓勵和耐心的教導。

最可貴的是,龍應臺和安德烈並沒有因爲年齡的差距、距離的遙遠、不同的思維模式而讓代溝越拓越寬,更多的是在書信中母子彼此間坦誠交流,相互瞭解和包容,龍應臺由此進入了一個十八歲少年內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的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就像龍應臺所說的:"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着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着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的第28封信"給河馬刷牙"中龍應臺給安德烈上了一堂人生中很重要的課,她對安德烈說:"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到動物園裏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爲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感,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爲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爲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體驗生活,你就會快樂。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裏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是啊,我們總是在追逐金錢和名聲,樹立錯誤的職業觀,好高騖遠。不明白"工作"的真正意義,我想使你快樂的工作纔是最有意義的工作!

讀《親愛的安德烈》給我很深的感觸,尤其是在信中龍應臺對安德烈的教導和鼓勵,我不禁也會想起媽媽對我平日裏的教導和鼓勵,媽媽總是告訴我"無論身在何處,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你最需要的是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所以每當我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困難,我都會很樂觀的去面對,因爲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同時,我也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間更多的應該是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溺愛。就如同安德烈對母親說的:"媽媽,您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您完全無法理解我是一個二十歲的成人。您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您知道嗎?您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您的"授予"或"施予",您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您的心態啊。也就是說,您到今天都沒明白:您的兒子不是您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您的"別人"!"

最後,我想說,不管您是仍在糾結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的父母,還是不知道跟父母如何溝通的孩子,我想你應該拿起《親愛的安德烈》細細品讀,相信您會找到答案!

讀名著《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23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它講述了一位中年女子與她的兒子之間三年的通信。

這本書的語言直接讓我感受到一種痛切心扉的感覺。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帶着不同的心態寫信,兩人之間的感情也隨着三年的通信不斷變化着。其中我看到了一位想深入兒子內心,想打開兒子內心中那扇無形的大門的一位偉大的母親。然而與這位母親相對的是一位對母親所做的一切不屑的兒子。但是伴隨着母親的不斷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的爲了稿費而寫,直到最後純屬想跟母親談心。

在書中有一個問題,敲打着我的心靈,或許許多從未想過如此複雜的國家、信念、家人之間那層不明的關係,可作者龍應臺卻看透了這層關係。用龍應臺在書中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流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雖然懂的那些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卻永遠做不到,父母的一句關心,會被我當做嘮叨。我只顧着自己,卻不顧父母的逐漸老去。總以爲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背後,有一雙關切的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渴望着你回頭看看她們。

龍應臺用她那優美並帶有色彩的語言向我講述了父母的無奈與辛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你走到哪裏,總有一個家,在等你……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給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間的親密家書,原本兒時的情深,卻成了現在的冷冷淡淡。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傳奇母親——“龍應臺”,是則樣和兒子“安德烈”恢復原本的純真、幸福的親情吧!

三年的不斷通信簡直是不可思議。這本書的語言文字讓人感到一種痛切心扉的感覺。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帶着不同的心態寫信;一個是帥氣、年輕的兒子,一個是在漸漸衰老,想與兒子一起找回往日親情的母親。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不斷的變化。讓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兒子內心,想要打開親情這扇無形大門的母親。與這位偉大的母親相反的是一個青年對母親的不屑。可隨着母親努力的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只爲了稿費而寫的單純,到想要和母親真的交談而改變。

書中的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敲打着我的內心,或許我從未想過如此複雜的國家、新年、家人之間的那層不明的關係。可作者龍應臺卻看透了這一層關係。用龍應臺在書中的一句話叫: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流着,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會嫌飯菜難吃,水燙或太冷……再想想母親的付出,又會有一絲抹不去的痛楚。

雖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親、懂事、擔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卻永遠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關心問候,會被我當成成年人的嘮叨,拒之入耳。我只顧着我自己的花樣年華,卻不顧父母的日漸老去。總以爲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背後,有着一雙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頭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輩子!

其實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邊一輩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輩子,可能他們會在某一時刻忽然的離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順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們。你所能給予的,不是掛在嘴上的孝順,讓他們快樂一時,傷悲的無底深淵,是因爲你不是爲了孝順而孝順,來讓自己心安;其實不久之後你會後悔自己爲什麼不能坦誠相對。。所以趁現在不要把他們的日子一天天減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爲父母永遠都在你的身邊。龍應臺溫文爾雅、親情流動的優美色彩文字與父母的辛酸與無奈;讓我懂得,無論你走到哪裏,總有一個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盡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極限,他也會努力着不放棄的去做,記住他的好只爲你,他,不曾後悔!不要嫌他對你冷,只是他暖的時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讓你去鍛鍊,學會照顧她,暖他一輩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遠是你!——爸,媽,我愛你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