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精選8篇)

本文已影響 3.39W人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圍魏救趙的讀後感(精選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精選8篇)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 篇1

世間萬物我們都可提早給它下定義,惟獨人心人性不可定。這本厚厚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就如同布好了的一個精細如蜘蛛網的大棋盤。在這盤棋中,你必須分清虛與實,善與惡。在複雜中以求冷靜和正確的思路。若不謹慎,或是一念之差,走錯了關鍵的幾步,就會落入蛛網。

當然,會撒網會用計的並不都是貪婪毒辣的蜘蛛。還記得“桂陵大戰”後,魏國大將軍龐涓被捕關入臨淄土牢,同窗孫臏在獄中對他說的話:“仙師教我們的謀略是無對錯之分的,它是智慧的凝結,關鍵看你用於何處。用於救國救民時,它可幫你統一天下。若用於謀私取利,則百姓和國家遭殃。”孫臏的話是爲勸龐涓改邪歸正,可固執的龐涓認爲:謀略都是用來完成陰謀詭計的。他表面友善,用盡從鬼谷子仙師那裏學來的謀略,只爲在暗中獲利,得到高官顯位。於是在那一年中,龐涓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他爲達到自己的貪慾,他先擠下了自己的對手魏錯,當上了魏國大將軍;接着,他開始東征西討,南伐北戰,用他人的累積自己的功名;再來,爲了抑制好友孫臏在齊國的發展,竟將他騙到魏國,再借刀殺人,用下“臏刑”;生怕孫臏裝瘋賣傻逃跑的他,再施下重重圍難,硬要將孫臏困死在魏國;最後,他在幾個月前立下軍令狀,揮師北上,攻打趙國,直搗邯鄲,可五個月過去未曾動搖邯鄲城一磚一瓦,這時,龐涓用計謀,混入邯鄲,買通趙人,使邯鄲失守。但他終就未逃過“害人必害己”的命運,幾天前還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到了以和過街老鼠一般模樣時纔開始回想這一年來的經歷。同樣是運用的計謀,孫臏被騙到魏國後,在朋友,齊使和趙使的幫助下運用“聲東擊西”、“將計就計”等計謀,逃回了齊國;接着,他在臨淄,又用計謀幫助田大司馬(田忌)賽馬首次獲勝;平陸之盟時,已當上軍師的他再次用計幫助威王“化險爲夷”;最後,孫臏把握好整盤棋,神機妙算,完成了“圍魏救趙”和“削魏強齊”的目的。

同樣是計謀,一個能救人民於危難中。一個卻能使世間不得公道,不得安寧。一心只想在混水中摸魚,最終只得教世人唾罵。由此可見,由於人心和人性了不同,人的所作所爲也是截然不同,它們對人的影響多麼的大呀。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 篇2

當我學了《圍魏救趙》這一篇課文之後,我的心中產生了一個偉大的榜樣:孫臏。

本篇課文講了在戰國時期,有一年,魏國去攻打趙國,趙國向齊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爲主力,命孫臏爲軍師,去幫助趙國,可是孫臏讓田忌帶領軍隊去攻打魏國的首都邯鄲,而他們又在魏軍回國的路上設下了埋伏,然後大獲全勝的一件事。

從這件事中,我看出了孫臏過人的智慧,善於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孫臏思路活躍,不拘一格,因勢而利的本事,讓我佩服,同時我也看出了龐涓攻打趙國失敗的原因。我在課外書中,瞭解到《圍魏救趙》這個故事,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

我要向孫臏,遇事要沉着冷靜,謙虛謹慎,能從另一個角度想問題。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 篇3

今天,我讀了《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的第二計。

圍魏救趙,是指當敵人實力強大時,要避免和強敵正面決戰,應該採取迂迴戰術,迫使敵人分散兵力,然後抓住敵人的薄弱環節發動攻擊,致敵於死地。水往低處流,兵往虛處走。“圍魏救趙”之計告訴我們,當敵人過於強大時,要避其主力,擊其虛處方能得勝。

晉國攻曹、衛救宋國、孔明一紙救江東、二王出奇解圍,這些都是關於圍魏救趙的故事。“圍魏救趙”之計是一種迂迴戰術。同樣,在生活中,有許多事直接去做就算付出再大努力也難有成效,只有以迂爲直、旁敲側擊,抓住事物的關鍵,才能馬到。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 篇4

今天,我讀了《圍魏救趙》這篇文章。文章講述了魏國大將龐涓統領軍隊攻打趙國,趙國招架不住便向齊王求救。齊國派大將田忌和孫臏出戰。田忌本來想與趙國軍隊裏應外合,直接去打魏國軍隊。孫臏說:“魏國和趙國之戰,魏國派出了所有精銳部隊,城裏只有老弱病殘的救死士兵,我們攻打魏國首都,魏軍不就撤軍了嗎?我們還可以埋伏在魏軍回來的路上進行伏擊節,其不更好?”

田忌採取了孫臏的辦法。果然,魏軍上當了,孫臏在一顆樹上寫了“龐涓死於樹下!”又讓弓箭手準備一看見火光就發箭。龐涓看到這顆樹上的字後,非常腦火,讓救死士兵用火把把樹燒死。這時,萬弩齊發,魏軍大敗,龐涓在樹下自殺。

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智慧的力量勝過千軍萬馬,孫臏很聰明,要按田忌的方法去打,不知要多死多少人呢!所以我很佩服孫臏,要做一個多動腦筋、善於思考的人。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 篇5

今天我讀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故事,講的是三十六計的圍魏救趙。

在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征戰頻繁。中山國隸屬魏國,趙國卻對它虎視眈眈,中山國被趙國攻佔。魏惠王聽說後大怒,派大將龐涓征討趙國,龐涓獻計圍困趙國國都邯鄲,以解救中山國。趙成侯派人去齊國搬請救兵,如果齊國出兵解了趙國邯鄲之圍,就願以中山國爲禮物贈送給齊國。於是齊威王派大將田忌和軍事孫臏帶病去解救邯鄲,孫臏施展計策讓田忌帶領大軍攻打魏國,龐涓聽說後立刻放棄繼續圍困趙國邯鄲,去解救魏國,結果魏國軍隊經過長途跋涉後疲憊不堪,在經過河南長垣縣北時中秋遭到了齊國大軍的伏擊,魏國軍隊打敗回國。

這就是三十六計中“圍魏救趙”的由來,故事中龐涓和孫臏都使用了避重就輕的計策,最後還是孫臏技高一籌取得了勝利。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 篇6

暑假裏,我讀了《圍魏救趙》這篇課文,是我深受啓發。

這篇課文講述戰國時期,魏國和趙國隔着一條漳河,魏國強大,趙國弱下魏國早就想吞併趙國。這年,魏國出動八萬精兵出征趙國一路上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很快就直地趙國都城邯鄲把一個小小的邯鄲圍得嚴嚴實實,趙國危在旦夕。趙國國君一面竭力防衛,一面向齊國求救,齊國擔心趙國滅亡後,又來攻佔齊國,爲了自己的安全齊國決定出兵,齊威王命田忌爲主將,孫臏爲軍師,率大軍出征。孫臏想出了圍魏救趙的方法,去進攻魏國的老弱殘兵,在故意擺兩個無名將領率一部分兵力進攻魏國的襄陵,齊軍吃了敗仗,這果然不出孫臏所料,龐涓知道了,很得意心想孫臏哪是我的對手。魏國國君發覺敵軍逼近都城,頓時驚慌失措,立刻傳令讓龐涓回來護駕,龐涓立刻日夜兼程回城護駕,後來魏軍精疲力竭,最後被齊軍殺得落荒而逃,齊軍大獲全勝。

這篇課文個我們的啓發:不要魯莽行事,要懂得思考。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 篇7

戰國時,魏惠王派大將龐涓帶兵攻打趙國,將趙國都城邯鄲圍住。趙國立即派使臣向齊國求援。齊國國君齊威王當即任命田忌爲主將,孫臏爲軍師,發兵救趙。

田忌打算儘快趕到邯鄲,而孫臏卻不同意,他說:“要理清亂絲,不能硬扯瞎拽,要解開鬥毆,不能加入亂打。我們不如把部隊開往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因爲魏軍的主力現在正在趙國猛攻邯鄲,國內空虛,魏軍知道我們打大梁,他們一定會從趙國撤兵,趕回搶救。這樣,我們既可援助趙國,又能打擊魏軍,比趕到邯鄲去廝殺要便利得多。”

田忌採納了孫臏的計策,便直奔大梁。魏軍得悉,果然撤兵回國,邯鄲於是解圍。田忌、孫臏率領的齊國大軍,預先在桂陵(今河南長垣縣西北)設下埋伏,當魏軍撤退到這裏時,齊軍一聲號令,奮勇殺出。魏軍久戰疲勞,突遭襲擊,幾乎全軍覆沒。

這次戰役,歷史上稱爲“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的讀後感 篇8

戰國時期,有兩位著名的軍事家。一個叫孫臏,一個叫龐涓。兩人曾拜同一位老師學習兵法,後來兩人一同爲魏國效力。龐涓小肚雞腸,非常嫉妒孫臏的軍事才能,便想方設法地陷害他,致使孫臏被削去膝蓋骨。後來,孫臏被齊國大將田忌祕密營救到齊國。圍魏救趙,就是孫臏與龐涓之間的一場戰爭

當時,魏國率先在衆多諸侯國中進行政治軍事改革,國力日盛,並先後兼併了一些弱小的諸侯國。當時與魏國國力相當的諸侯國,在其東部有齊國,在其西部有秦國。魏國的鄰國趙國、衛國則顯得比較弱小。

公元前368年,趙國在齊國支持下,出兵攻打魏國的屬國衛國。魏惠王派大將龐涓率兵近十萬圍攻趙國的國都邯鄲。趙國只得向齊國求救。齊國大臣鄒忌主張不救,因爲這樣會消耗本國的實力。但大臣段幹綸認爲,如果魏國打敗趙國,魏國的勢力會更加強大,進而對齊國造成威脅,因此極力主張支援趙國。

齊威王採納了段幹綸的建議,以田忌爲大將、孫臏爲軍師,出兵八萬救趙。身爲軍師的孫臏在分析形勢後,認爲魏國軍隊很強大,如果與魏軍正面交鋒會造成齊國的較大損失,所以應該避實就虛,趁着魏國精銳部隊在外,魏國國都大梁防務空虛的機會,攻打它的國都,迫使魏軍回救大梁,趙國的危險就會自然消解。

爲爭取戰略主動,孫臏決定給敵軍制造齊國部隊弱小的假象。他故意派無能的軍官帶兵進攻魏國的軍事重鎮平陵,結果齊軍大敗。魏國大將龐涓以爲齊軍不堪一擊,於是加緊對趙國的進攻,絲毫沒有想到齊軍會攻打魏國的國都大梁。

與此同時,孫臏親自率領精銳部隊進逼魏國國都大梁。龐涓聞訊,迅猛從攻打趙國的前線往回撤軍,長途跋涉去保衛國都。因爲兵困馬乏,又陷入孫臏的包圍圈中,結果魏軍被打得落花流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