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白求恩的讀後感(精選21篇)

本文已影響 1.03W人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白求恩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求恩的讀後感(精選21篇)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

讀了《白求恩》這本書,我被白求恩大夫這種國際獻身主義精神所深深地震撼了。

白求恩大夫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一個小城——格雷文赫斯特。他從小就立志成爲像祖父那樣的醫生。經過了好幾十年,終於,白求恩成爲了頗負盛名的醫生。

爲了幫助在抗日戰爭時受傷的戰士們,1938年白求恩大夫從加拿大出發,到達延安。到達延安工作後不久,又轉赴晉察冀工作。

在極爲艱苦的條件下,他不顧個人安危,滿懷熱枕地爲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他既救治了成千上萬的戰士,又培養了大批醫務人員,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打下了結實的基礎。最後白求恩大夫因在一次搶救中感染而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壯烈犧牲。

白求恩大夫雖然是加拿大人,卻奔赴中國救治傷員,他無私奉獻的國際獻身主義精神使我大爲震驚。

他在前線連續工作了三天三夜,雙眼佈滿了血絲,而他卻不知疲倦;當王醫生想代替白求恩大夫,讓白求恩大夫去休息時,白求恩大夫堅定地說:“沒關係,我還堅持得住。”隨即又給傷員動起手術來。這個地方我印象最深刻,當我讀到這裏時,我禁不住熱淚盈眶。

白求恩大夫可敬又可佩的加拿大共產黨戰士,您在我心中豎立的高大形象勝似泰山。白求恩大夫,您用一生的時間挽回了無數條生命,您卻因爲救治傷員,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白求恩大夫您身中劇毒還要爲救治傷員操勞,而我們現在身體健康,更要以你爲榜樣,碰到挫折不能半途而廢,要勇敢面對。

在今天這麼優越的社會條件下,我們過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從小要打下結實的基礎,學好每一學科,長大爲報效偉大的祖國而貢獻一生的力量!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2

暑假裏,我讀了《白求恩》。它帶領我們回到了以前,回到了白求恩生活的年代,爲我們介紹了這位偉大的外國醫生。

諾爾曼·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生。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安達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一個牧師家庭。

白求恩是我們中國人的大恩人,這位藍眼睛、白皮膚的加拿大外科醫生,在抗戰時期的艱苦鬥爭中,帶着他先進的醫學器材與大批藥物以及高超的醫療技術,放下自己在加拿大的事業,離開自己的老婆孩子,不惜一切代價,來到了中國做了一名普通的志願者。從此,哪裏有傷員,哪裏就能看見白求恩大夫。

白求恩是那樣熱愛中國,熱愛醫學,每當他看見自己救治的傷員一個個好轉、一個個又精神抖擻衝上陣地打仗時,他的心裏是多麼高興啊,因爲,這不僅讓他又多了一些成就感,而且還爲他熱愛的中國又做出了一絲貢獻。

這本書,用一些簡潔明瞭的語句,記錄了白求恩那時的許多瞬間,有些使人感動,有些又覺得輕鬆,但最令我敬佩的,還是白求恩的精神,即使在那麼混亂、那麼艱苦的時候,白求恩還是盡心盡力地爲中國做貢獻。他曾經,爲給受傷的戰士們做手術而堅持69個小時不睡覺;他曾經,爲了司令員擔心他太累而讓他休息不要做手術而不滿生氣;他曾經,爲給一個腦部感染病毒的傷員做手術而感染病毒,最後犧牲了自己……

白求恩,這位敬業的跨國英雄,我們不僅要記住他,還要學習他的精神,傳承他的美德。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3

最近,大家院校進行了“靜覓書香校園,”的閱讀活動。在此次主題活動中,我閱讀文章來到許多有意義的書籍,這種書本提高了我的專業知識,寬闊了我的見識,薰陶了我的品性。在其中,幫我留有深有感觸的是《白求恩》這部有關革命先烈的書本了。

《白求恩》這本書敘述的是一位出世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北邊小鎮卡蘭文赫斯特的著名普外科權威專家——白求恩的小故事。他是一個藍眼睛、白色皮膚的外科醫師。在我國中國抗戰拉響後,白求恩帶著大量藥物和優秀的醫療機械千里迢迢趕到我國,滿懷對中國人民的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無盡熱情,投身於到革命事業中去。他憑着自身的精湛的中醫,救回來了許多的傷員們。可悲劇的事還是發生了,在一次手術中,白求恩的手指頭被劃破了,感染了病毒感染,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早晨五時二十分,傑出的工人階級國際主義戰土,中國人民的盆友,英勇剛正不阿,充滿激情的員諾爾曼·白求恩始終地終止了吸氣。來自澳大利亞的外科醫生白求恩和躺在醫院病牀上的傷員交談,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那樣的工作責任心是多麼的寶貴呀!

書裏最令我打動的是白求恩不管不顧生命的風險救護傷員的小故事。那天早上,白求恩已經給孫家莊的一個傷員動了手術。忽然,衛兵急忙跑進去,神色焦慮不安地說:“不好了,白大夫,對手又來‘圍剿’了,早已入村了,請您趕緊遷移!”可白求恩好像沒有聽到,依然專心致志地堅持不懈給傷員動手術,全然不顧眼下的風險,他一直恪守在手術檯上前,直至給這名傷員做了手術治療才撤離。讀到這兒,把我白求恩那類“以傷員救護爲第一位,自身的生命爲第二位”的珍貴精神實質所打動。唸完《白求恩》這本書後,此刻的心情很長時間不能忘懷,心裏十分複雜,我既打動又缺憾。打動的是白求恩醫生以遠大的胸襟,千里迢迢趕到貧困落後的我國,與中華人民共渡難關,抵禦日軍,夜以繼日,日以繼夜地工作中;缺憾的是白求恩沒有直到抗日勝利的那一天,完成他一生的願望,把他高超的造型藝術承傳下來。

我自小就想變成一名優異的醫師,今日唸完這本書後,我更堅定不移了自身的總體目標,要向白求恩醫生那般變成一名對社會發展有效的人。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4

這個暑假大姐在外幫我買了一本書——《白求恩》。剛送到我的手中,我就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

這本書說的是一個加拿大的外科醫生得知中國遇到了日本的侵略,他從加拿大帶着大批藥物和先進的醫療機器來到中國,但是他拒絕接受特殊待遇,在工作艱難時,也不願意去休息。他還曾用69個小時爲115個傷員作手術。但他在一次手術中,手指不小心被割破了遭到了感染,他最終還是被病毒奪去了人生最爲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生命,但是他的名字被中國人民記在心中,他的樣子被中國人民記在了心裏,他永遠的活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我讀完這本書後被白求恩的無私奉獻的行爲打動了,他是多麼多麼的偉大啊!作爲一個外國人,卻對我國的傷員如此關心,就好像傷員的親人一樣,他工作起來認真,嚴謹,不怕吃苦。他就一心想着傷員,實在讓我心聲敬意。如果他沒有來中國,那有多少生命在那段時間消逝。

他作爲白衣天使,所做的奉獻已經超出了他個人的意義,我也要向他學習。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5

翻開《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我一眼即被《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所吸引,只因這是《毛澤東選集》中罕見的人物傳記。除了在《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爲人民服務》中曾描寫了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張思德同志外,毛主席甚少在文章中提及個人,更遑論是爲其立傳,就這一點來說,《紀念白求恩》足以讓人眼前爲之一亮。

文中,毛主席大致描述了一下白求恩同志輝煌的一生,並表達了對白求恩同志爲中國革命事業無私奉獻的敬佩之情以及對其英年早逝的沉痛哀悼。讀罷,我們不難發現,在這篇簡短的文章中,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也沒有什麼生動的修飾,有的只是像“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或“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這樣樸素卻蘊含着最深刻情感的話語。從小到大,白求恩醫生的光榮事蹟不絕於耳,我相信他的名字早已印刻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不過,通過這篇文章,白求恩醫生的形象將會變得更加血肉豐滿,那不朽的人格魅力不再只停留在書上的字裏行間,那耀眼的人道主義精神不再只是空中樓閣,而是真真正正地爲我們所感知,爲我們所牢記。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可以說,從小到大都生活在幸福的環境裏。但是,老一輩的革命人士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這個財富不僅是指現在的和平年代和優越的物質生活,更是指寶貴的精神寶藏。我們不曾經歷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卻可以從他們的事蹟中感受到爲了共產主義事業犧牲的偉大精神。白求恩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革命者,除去他對共產主義的奉獻與熱忱,他本身就是像毛主席對他的評價一樣,“一個純粹的人”。

有人曾說過,一篇好的文章吸引人之處不僅僅是有真摯的情感,還應該有不管歲月如何流逝,都能對現實社會進行鍼砭時弊的魄力,我認爲,《紀念白求恩》正是這樣一篇傳世佳作。

毛主席筆下,白求恩是一個樂於助人、捨己爲人的英雄式人物,這種精神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應在稱頌聲中代代相傳。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6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紀念白求恩》,細細口味以後,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設若將“毫不利已專門利人”這個詞形容一個人,這個人當屬白求恩。爲什麼這樣說呢?他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滿腔熱忱。他爲了救死扶傷,宵食旰衣,付出自己的全部。可以說,哪裏有戰爭,有傷員,哪裏就有他的身影。在手術檯上,他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依然鎮定自若地爲病人做手術。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的,更是值得我們世世代代的後人學習的。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毫不利已、專門爲人”呢?即使做到了,那他只不過是做到“無私奉獻”罷了,那麼“毫不利已”呢?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世界上如此多的人,總有那麼一些人是做到的,那麼其他人呢?其他人是不是連“奉獻”都不懂了呢?有的人說“人不爲已、天誅地滅”。其實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的,假如每個人都是爲自己着想,而絲毫不爲他人着想,那我覺得如果是“人人爲已”的話,那纔會“開誅地滅”。我認爲這種精神每個人都得擁有,因爲這種精神始終是世界發展的主流。

剛剛說到,生活中是有這樣的人的,的確,我的同學小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期中考試的前一天,我發覺自己的筆不夠了,而晚上放學後有擔心文具店關門了。所以,在下午放學的時候,我便叫小斌幫我買幾支筆,他爽快地答應了。到了晚上,當我收到筆的時候,發現買錯了一支,我也說了一句:“算了!算了!買了就算了!”我以爲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十分鐘後他又把一支筆給了我,而且是我原先想買的那支。原來,他知道幫我買錯筆之後,擔心晚上我放學再次買,文具店又關門了,於是馬上給我買來一支我想要的筆。而且是他利用下午放學休息時間抽空幫我買的,我知道那些時間是他趕出來的,他趕着吃飯,趕着幫我再次買筆,趕着到學校晚自修。當我拿着他送過來的筆,我心裏非常感動,也非常感謝他。他替我買筆,是對自己無利的,甚至是對自己不利的,因爲這樣浪費了他考前複習時間,但是他堅持買來給我,擔心我考試時沒筆用。小斌這樣做,不就是印證了一種精神——“毫不利已專門利人”嗎?

“毫不利已專門利人”也是我應該學習,應該踐行的一條道路,讓自己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傳承白求恩精神的人。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7

當我打開《毛 東選集》第二卷時,一個熟悉的名字吸引住了我了我—《紀念白求恩》,我不禁想起了他感動過幾代人的事蹟!

白求恩醫生是加拿大著名的外科醫生,爲了幫中國抗日戰爭,他不惜生命,不遠萬里的來到了中國,並很快就到了抗日前線。他曾冒着生命危險爲中國人民服務。但不幸的是,後來到五臺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解放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足以讓每一個人學習!

我們要學習白求恩的奉獻精神,忘我犧牲的精神,勇於拼搏的精神。他對中國每一個人都尊重,對每一個受傷的人都充滿了愛戴,他在工作上積極奮鬥,刻苦鑽研。他激勵那時的人,要不惜一切的投入到革命鬥爭中來。

如今,白求恩認識我們的楷模,他的所有可貴的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每一代人。在生活中的我們,要學習白求恩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在學習中,要學習白求恩刻苦鑽研的精神。對於醫生來說,要學習白求恩對每一個病人都充滿愛戴。

我們要學習白求恩,以後爲每一個人服務,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事!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8

當我學習了毛澤東寫的那篇《紀念白求恩》的時候,我才知道白求恩是一個非常偉大高尚的人,我們要學習他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和他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品質。

白求恩對工作是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是極端的熱忱,對技術又是精益求精,白求恩的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出了他對人民對同志都是無微不至。

他不像有些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別人,自己挑輕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後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像現在的社會,大多數都是這樣的人,我從小到大,從來都沒有見到過像白求恩這樣的大好人。

就拿我班的同學來和他相比的話,我班像白求恩這樣的人真是寥寥無幾,我班的每個同學都是爲了自己過的好就可以了,根本不會去管別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個,都是先替自己打算,然後再替別人打算,我們的老師常常教我們要助人爲樂,我們幫助了別人的忙,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當我讀了這篇《紀念白求恩》的時候,我在想,我們根本就不能和白求恩相比。

我們學習了這篇《紀念白求恩》時,有很多同學都要學習白求恩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這種精神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這種高尚的品質。

白求恩五十多歲了,他還爲人民爲同志做了這麼多的事,白求恩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技術很高明的,這對於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於一班鄙薄技術工作爲不足道,以爲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像白求恩這種高尚的人格,純粹的品質,真是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大家還要學習白求恩那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9

近期,我們學校開展了“靜覓書香校園,”的閱讀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閱讀到了許許多多有意義的書籍,這些書籍增長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陶冶了我的情操。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白求恩》這本關於革命烈士的書籍了。

《白求恩》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小城格雷文赫斯特的著名胸外科專家——白求恩的故事。他是一個藍眼睛、白皮膚的外科醫生。在中國抗日戰爭打響後,白求恩帶着大批藥品和先進的醫療器械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懷着對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的無限熱忱,投身到革命事業中去。他憑藉着自己的高超的醫術,救活了許許多多的傷員們。可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在一次手術中,白求恩的手指被割破了,感染了病毒,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清晨五時二十分,偉大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朋友,勇敢正直,充滿熱情的共產黨員諾爾曼·白求恩永遠地停止了呼吸。白求恩,這個來自加拿大的外科醫生,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還唸叨着躺在病牀上的傷員。這樣的敬業精神是多麼可貴呀!

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白求恩不顧生命的危險救治傷員的故事。那天上午,白求恩正在孫家莊爲一名傷員做手術。突然,哨兵慌忙跑進來,神情緊張地說:“不好了,白大夫,敵人又來‘掃蕩’了,已經進村了,請您趕快轉移!”可白求恩似乎沒有聽見,仍然全神貫注地堅持給傷員做手術,全然不顧眼前的危險,他一直堅守在手術檯前,直到給這位傷員做完手術才撤退。讀到這裏,我被白求恩那種“以傷員救治爲第一位,自己的生命爲第二位”的寶貴精神所感動。

讀完《白求恩》這本書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內心十分複雜,我既感動又遺憾。感動的是白求恩大夫以博大的胸懷,不遠千里來到貧窮落後的中國,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抗擊日寇,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遺憾的是白求恩沒有等到抗日勝利的那一天,實現他畢生的心願,把他精湛的藝術傳承下去。我從小就想成爲一名出色的醫生,今天讀完這本書後,我更堅定了自己的目標,要向白求恩大夫那樣成爲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0

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偉大革命導師毛澤東同志寫的《紀念白求恩》這篇課文。這篇議論文是毛澤東同志爲悼念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寫的。文中寫了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號召大家學習他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爲了幫助中國抗日,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於第二年11月2日在河北唐縣不幸以身殉職。一個外國人,把他國的事業看成自己的事業,爲了他國利益而犧牲。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呢?是國際主義精神,是共產主義精神。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實在太可貴了,太感人了,不是每一個共產黨員都做得到的。讀到這裏,我覺得白求恩同志太偉大了。他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我們黨也要學習他這種國際主義的精神。

文章第二段用對比手法道出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工作的極端負責,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負責,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熱忱。別的同志對工作極不負責,對同志對人民漠不關心、麻林不仁、冷冷清清的。多麼好的同志啊,不但對工作負責,對同志對人民也很熱忱。我聯想到社會上有些人,對工作很不負責,拖拖拉拉啊,和別人聊天啊,拈輕怕重啊,等等。對於自己有好處的同志就假裝熱惺惺。對於自己沒有好處的同志就看見他都不高興。那樣的人一定要學學白求恩這種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爲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我由這句話想到自己,我寫作文寫一遍就算了,就不再修改了。考試時取得了好成績,就不想着要加倍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了。學習了這課後,我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在作文上、學習上做到精益求精。

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在我國曆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我們長大後要像他那樣對工作負責,對同志對人民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讓共產主義精神閃閃發光。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1

記得小學學習這篇文章時,並沒有受到多少觸動,除了要求背誦默寫的最後一段,其他的內容在腦中早已模糊不清。如今重讀一遍,感慨頗多。

以前看待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一詞,總覺得是書本中的東西,是我用來應試的一個詞語,從沒想過要把它用到生活中去,或者說,它對於是有距離感的。可如今重讀這一詞,細細想來,它是如此的貼近生活。舍友中午要洗澡,幫她帶份午餐,可以是它;數次排練,幾經刪改,只爲能給化院新生呈現出一場完美的迎新晚會,可以是它……

其實,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並沒有想象中那樣高大上,它真的是一個很普通、很尋常、很親切的詞彙,是一種只要你留心就可以在生活中發現的行爲。哪怕有一點無私心的幫助,無雜念的付出,甚至一瞬甘願奉獻的念想,都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都是值得被肯定的,而這一點,我們要將它積累匯聚成河,這一瞬我們要將它延長直至永恆。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誠然很好,但我們無法事事時時都將它做到。古語有云“人不爲己,天誅地滅”。試想一下,當你極度飢餓時,你發現了一個小麪包,而另一個飢餓的人恰巧也發現了它,你不可能將救命的麪包拱手讓給別人,因爲這樣的後果是你會被餓死。可是假如你還不是很餓還可以再撐一會,你可能會將麪包讓給他人。也許,白求恩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世界裏沒有那麼多爲什麼,沒有那麼多理由,沒有那麼多利益的加加減減、邏輯判斷。這或許是他能令人敬重、學習的原因吧。

除了白求恩在利己、利人上的選擇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他對職業技術的態度也值得我們學習。俗話說,家財萬貫不如薄技在身,怪不得藍翔技校,新東方廚師這樣HOT。

我們對於任何一門技術,只要決心學習了,就要認真對待它,要知道,它遠遠比金錢、愛情、友情來的可靠。白求恩以醫療爲職業,這門職業又不同與其他職業,它關係到一個生命是凋零還是繼續,是殘疾還是健康,它需要高超的職業技術做基礎,同時它也需要高尚的職業道德做保障。白求恩能做到技藝和道德兼有,足以證明他確實是令人欽佩的。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2

《紀念白求恩》是我們小學時期耳熟能詳的課文,“白求恩先生”也是我們從小學習的榜樣,兒時的課文裏有諸多的英雄事蹟,每個年少的我們心中都有許多偉人的形象,“做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標杆。

然而作爲一個平凡的人,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想要做到毫無自私自利之心是不容易的事情,面對生活的瑣碎、困難,很多時候我們都面臨着選擇,是堅守初心真正做到純粹、無私?還是因爲眼前的利益選擇妥協?我想大家都會有兩難之時。

但是,我認爲我們都是有選擇的,有部電影裏說:不管我們面對什麼樣的處境,不管我們內心有多少矛盾,我們總有選擇,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選擇成爲什麼樣的人!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完美的自己,都想成爲最好的那個人,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的人生有無數的小事組成,“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即便我們不能成爲像白求恩先生那樣“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人物,但至少可以成爲善良、勇敢、正直的人,可以成爲一個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

同爲醫務工作者,我想我是幸運的,有人統計人生覺得幸福的事件中,有一件是醫生目送治癒的患者離開診室是一種幸福,我想在座的醫護人員,都能經常感受到這種幸福和喜悅!雖然,在我們的工作中,也會遇到各種的困難、誤解,大家流過汗、流過淚,甚至有一些醫務人員流過血,在這次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還有許多的醫務人員失去了生命!可是他們爲自己的選擇後悔過嗎?有一封信可以給出答案,這是前天人民日報公佈的一份援鄂醫生的家書節選:此役,萬餘白衣,共赴國難,成功之日,相去不遠,蒼蒼者天,必佑我等忠勇之士,茫茫者地,必承我等拳拳之心,待詔歸來之日,忠孝亦成兩全;然情勢莫測,若兒成仁,望父母珍重,兒領國命,赴國難,縱死國,亦無憾。

爲有犧牲多壯志,不破樓蘭終不還,字字真切,蕩氣迴腸!他們不後悔!我們也從未後悔!正是能體會這份工作的價值和責任,正是我們都有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追求,我們才能義無反顧,努力向前!

未來道阻且長,還會有許多困難和挑戰,願大家都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劈波斬浪!奮力向前!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3

我很早就學習《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今天再次翻閱相關白求恩的事蹟讓我感慨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白求恩是我最早熟悉和了解的第一個外國人大夫,我的父母還不時哼着《紀念白求恩歌》,琅琅上口,倒背如流。每次經過人民醫院住院部,都能看見白求恩的雕像,我的腦海不禁浮現教科書裏白求恩給八路軍動手術的照片,那是在戰火紛飛的晉察冀抗日戰場上拍攝的。生動的畫面不因爲年代久遠而模糊,我們看到:一個清瘦、堅毅、沉着的背影在簡易的茅棚戰地醫院給八路軍傷員動手術。手術檯的棚頂被炮火的氣浪震得亂動,大家都勸白求恩去隱蔽。他堅決說:“前線的戰士能不能因爲空襲而停止作戰?我們的戰鬥崗位就是手術檯,一定要堅守陣地!”白求恩還說過:“我們來中國,不僅是爲了你們,也是爲了我們;我們努力奮鬥的共產主義,是不分民族也沒有國界的。”這些樸實、真摯的話語,今天讀起來仍令人感動,肅然起敬。

現在中國已取得抗戰勝利,戰火已停止,和平已到來,我們是幸福的。但是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仍深深影響着我們,無國界醫生、戰地記者,都在傳承這種精神、這種理念。“一個人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清晨,當你在品味營養早餐時,醫生和護士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做晨間護理,查閱病人的化驗結果,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當你和家人相聚的時候,護士們還在細心地照顧病人。夜晚我們已經進入夢鄉時,住院部的醫生和護士們正在進行查房;急診科的醫護人員正在緊張地搶救病人;手術室的醫護人員正在進行急診手術。也許你會覺得這些都是小事情,都是醫生和護士應該做的。可就在這些小細節,小事情上,才真正凸顯病人利益高於一切的思想,信守了醫德。

正是白求恩精神的不斷鼓舞,才使得醫護人員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做出最不平凡的事,把最平凡的事業做到了不平凡。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4

讀過了語文書上毛澤東寫的《紀念白求恩》後讓我更深入的認識到白求恩先生。發自內心地對白求恩先生產生敬佩之情。

在《紀念白求恩》這篇課文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枕。”這一句話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寫到了白求恩先生“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品質。他處處爲人着想,把他人放在第一位。幹活時不拈輕怕重。這樣的白求恩先生難道不高尚嗎?我們平常也應該這樣做,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像白求恩先生一樣,擁有高尚的品格的人。

前一段時間裏,學校開展公開課活動。因爲有許多其他學校的老師來聽課,所以我們要準備椅子。從體育館到我們教室門口要一段路。那時,老師說,她安排幾個人來搬椅子到教室門口,但結束後要班裏全部人一起幫忙搬回體育館。結束後,我搬着兩張椅子。椅子很重,搬起來有點吃力。這時一位男生向我走過來,他說他幫我搬。我想了想,見他兩手空空便給了他一張椅子。隨後,我走向體育館。那位男生走的很快,我看見他搬着三張椅子,心裏有點吃驚。我搬完了椅子。回去的路上,看見他又搬起兩張椅子。回到教室門口,看見許多人在門口打鬧,無心搬椅子。我見他又搬起了兩張椅子走,於是我也拿起一張椅子,去體育館。我問他,爲什麼不去玩在這裏搬椅子?他靜靜地回答說,我如果都去玩了,誰來搬椅子?我望着他的背影,陽光照在他身上,汗珠慢慢的流下來,他的背影像發光一樣,金燦燦的……

這不就是白求恩先生的那種精神嗎?多麼值得我們去學習呀!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5

自從王老師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白求恩同志的動人事蹟之後,我就一直在思考,雖然這個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它適合任何時代,歷久爾新,永不褪色!

大家都知道白求恩同志是一個來自加拿大的很高明的醫生,也是一名偉大的共產黨員,光榮的國際主義戰士,受加拿大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幫助我們中國的抗日戰爭。

1、我們學習的我個人認爲就是白求恩同志所擁有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這正是我們所缺乏的奉獻精神,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也用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精神去對待我們的服務對象—學生的話,宿舍豈不是溫馨祥和,學生不就像回到了家裏一樣嗎?所以我們必需要超越“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2、白求恩同志是個對技術精益求精的醫生,關於這點我是這麼理解的。即然我選擇了做這份工作(不管什麼原因,什麼理由)我都要努力去做好,從值班大哥大姐處我學習業務知識,總結自己的心得體會,更加熱情,積極,主動的關心學生,學生有困難及時伸出援手,讓她們有親人般的溫暖感覺。

3、雖然我不夠完美,可也正是有缺憾,我纔會去努力追求,刻苦學習,以達到提升的目的,這當然包括品德和品質。

即然找到了目標所在,就讓我們換一種服務理念,爲了我們東吳物業獨一分部而熱情奉獻自己,做到對別人有細緻,周到的服務,拿出我們的愛心、熱心、耐心、細心來吧!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6

假期,我閱讀了抗戰英雄這本書,裏面記載着一些擁有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的抗戰英雄。令我最有印象的那就是《大愛無疆白求恩》這個故事了。這個故事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

白求恩是加拿大國際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生。他總是不顧危險,親臨前線,就地實行醫療手術,大大減少了傷病員的死亡,挽救了許多戰士的生命。在晉察冀的一次戰鬥中,他曾經連續69個小時爲115名傷員動了手術。有一次,爲了保住傷員的生命,白求恩把自己的鮮血輸給了中國戰士,他愉快的稱自己是萬能輸血者。

1939年2月,一位傷員因流血過多,脈搏已經很微弱,還發着高燒。白求恩經過檢查決定進行離斷手術,但必須首先輸血。白求恩考慮傷員馬上要進行手術,不容分說挽起了袖子,躺在傷員旁邊一張牀上,並說:“我是o型血,萬能輸血者!”葉青山部長勸說白求恩:‘你年歲大啦,一天非常勞累,身體又不好,你不能輸呀!”白求恩笑了笑,說道:“前方的戰士爲國家、爲民族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在後方工作的同志拿出一點點血友什麼不應該的呢?”白求恩300毫升的鮮血流入了八路軍傷員的血管,不一會,傷員臉上出現了紅暈,血壓也上來了。這位傷員的病很快就好啦。

他的手術檯,曾經安在離前線五里地的村中小廟裏,大炮和機槍在平原上咆哮,敵人的炮彈落在手術室後面,震的小廟上的瓦片格格地響。這樣的地方都能成爲手術室,還有誰不能被救治?

可惜,這樣一位偉大的醫生,卻因爲給傷員做手術而得敗血症,與世長辭,他留給世人的是那無限的敬重和沉重的惋惜……

“白求恩是醫生的榜樣,他擁有最高尚的醫德。”這是我對白求恩的評價,我想,無論是誰,都會像我這樣評價他,因爲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眼裏只有傷病員的痛楚。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在硝煙戰火中忘我地救治八路軍傷員,他創造了69小時連續做115列手術的記錄。他爲中國獻出了生命中最後的1年零8個月。他在死亡邊緣揮舞着手術刀,於炮火紛飛中傳遞着共產主義精神,用博愛之心點燃生命的希望。他叫白求恩,永遠定格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他如星星之火,照亮前方,以濟世醫術救治了衆多患者,以醫者仁心溫暖了一片國土。他在中國人心中豎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他爲國際共產主義增添了最奪目的光彩。”希望廣大醫護工作者都能學習白求恩的精神!

白求恩的精神就是共產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我要向這位偉大的英雄白求恩學習:學習他不怕犧牲勇於獻身的精神,學習他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從現在起,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也要成爲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7

今天我讀了《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本文講述了白求恩同志對革命事業的認真負責和對人民的極度熱忱。工作上一絲不敬的嚴謹,實踐中一次又一次的創新與完善,構成了一個有着“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品質的白求恩,築就了一種國際共產主義的不朽精神,所以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做一個真正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的人。

白求恩同志對這種國際共產主義精神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對工作的極端負責。白求恩同志爲了救死扶傷,宵食旰衣,付出全部的精力;爲了不斷創新,殫精竭慮,提高了醫療水平和一大批醫護人員的工作水平。在美國治療肺病時,還發明瞭肋骨剪等醫療器材,有效提高治療肺病的效果與效率。他還放棄無比安逸的生活,帶着戰地醫療隊在每一個戰場的後方,冒着槍林彈雨,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搶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做最堅強的後盾;還培養出一大批革命醫療戰士,爲醫療部隊作出巨大貢獻。他曾說:“前線的戰士能不能因爲突襲而停止作戰?我們的崗位就是手術檯,一定要堅守陣地!”這難道不令人肅然起敬嗎?這難道不是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嗎?

白求恩不僅對工作極端負責,還對人民極端熱忱。在發明肋骨剪一系列醫療器材後,他發現外科的進步,並沒有阻擋肺疾的增長。他了解到“富人有富人的肺結核,窮人有窮人的肺結核。”窮人沒辦法享受醫療進步的成果。他認爲:社會須改變醫療制度,把醫療直接送到人民去。他認爲人人平等的理念就是一種很好的醫療機會制度,並由此而傾向於共產主義。因此,白求恩同志不久後加入共產黨,在每一場戰爭中毫不猶豫貢獻自己的力量。

白求恩對工作負責、對人民熱忱,表現出他是一個富有人性的傑出醫生,一位擁有偉大信仰的戰士!當今社會上能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其實只要爲集體、爲社會多貢獻一點,就可以體現“無私奉獻”了。對此,我們難道不應該以白求恩同志爲榜樣,從小事做起,爲他人貢獻自己的力量嗎?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8

驀然回首間,白求恩辭世已經整整70年了,回憶白求恩的事蹟,依然讓人感慨萬端;品讀《白求恩遺囑》,依然感到心潮澎湃。

一個加拿大醫生,一心一意的爲了中國人民。在手術檯上,他完全沒有顧及自己的安危,只想着把傷員救活。在他的心裏,只有一個信念: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中國的客人,我應該像所有中國人一樣,全心全意地爲中國奮鬥,爲人民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諾爾曼·白求恩的名字,上了一點年紀的人,都是十分熟悉的。作爲“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他的偉大精神在我國有着廣泛而深入的影響。然而,許多人對他的瞭解,大多限於他生命最後二年在晉察冀邊區所展現的華彩篇章,而對他的整個人生歷程缺乏全面的知曉。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19

今天我讀了《白求恩醫生》這個故事。讀完後,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令人很感動。

《白求恩醫生》這個故事主要講了白求恩醫生在中國與日本抗戰之時來到了中國,並直奔抗日前線去救助傷員。白求恩把臨時手術檯設在了離火線約七裏遠的孫家莊的小廟裏,傷員一個又一個地被擡了進來,白求恩和其他醫生緊張地忙碌着。就在這時,在外面負責瞭望的哨兵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對白求恩他們說:“發現有敵軍在進攻。”有一位醫生問道:“敵軍有多少人?”哨兵回答,說:“幾百人。”白求恩從容地走到外面,看了看,走進來兌其他醫生說:“沒事,敵人還有十華里纔到這裏。”“還有多少名傷員?”“還有十個。”白求恩說:“一次擡三個進來。”這時,其他人都已經撤退了,只有白求恩還在做手術。只剩下一個傷員了,但是敵人快來了。後來白求恩把那位傷員治好了,並且安全地撤退了。在這次手術中,白求恩的手被劃了一下。在之後的手術中,白求恩的手受到了感染。最後白求恩以身殉職了。

從白求恩醫生的身上,我學習到了白求恩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前,我一遇到難題或困難就退縮,還等着有人來指導我,媽媽總是因爲這一點而批評我,我卻總是屢教不聽。以後我要改正這一缺點,不會遇到困難就退縮了,也不會讓媽媽爲我而操心了。

白求恩醫生的忘我的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要學習他這些精神,以後不會只要遇到了一點兒的挫折就退縮了,我會勇敢地去克服它。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20

今天,我讀了《白求恩》,故事主要講了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加拿大的醫生白求恩帶領一支醫療隊來到中國,加入抗日前線,救助傷員,充分表現了國際主義精神 ,並將它寶貴的生命留在了他所熱愛的這片土地上,受到中國人民永遠的尊敬與懷念。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白求恩爺爺很偉大。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不僅懂醫術,救傷員;而且能做醫療機械,還會針線活,幫做病號服。他就是真正的最美醫生,就連有敵軍來襲擊,他也要把這個病人給治好,他這種不怕犧牲,忘我工作,治病救人的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學習!

白求恩爺爺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一件事,不能只想到自己,一定要把你想做的事做好,不能半途而廢。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爲了一點小小的個人利益,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我們都應該向白求恩爺爺學習,無私的奉獻,爲祖國多做貢獻,儘自己微薄的力量。

白求恩的讀後感 篇21

這幾天,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看完了《白求恩》,我欽佩他對工作的負責,欽佩他面對危險臨危不亂的氣節,更爲他毫不利己、甘爲他人的精神所折服。

故事講的是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大夫在抗日戰爭期間來到中國,爲中國抗日軍民提供醫療服務,並培養了大批醫務幹部,爲中國的解放事業作出傑出貢獻。最後因救治傷員感染中毒而光榮犧牲了的感人故事。

白求恩爺爺擁有熟練的技術,更擁有高貴的品質。在戰火紛飛的中國,他遠渡重洋,帶來了高超的醫療技術、設備和對中國革命戰爭事業的無限的熱忱。面對大炮和機關槍在平原上的咆哮,白求恩爺爺一直堅守手術檯,直到戰鬥的結束。這需要多少勇氣,這需要多麼執着的信仰,而白求恩爺爺就是用他的勇氣和信仰鑄就大愛。想想我們現在的條件,我們還時不時向家長抱怨。遇到一些挫折,馬上退縮。我們缺少的就是對未來的執着和對戰勝困難的勇氣。我要向白求恩爺爺學習,做一個對自己、對家長、對班級有擔當的人。

整本書白求恩爺爺爲傷員輸血的故事最讓我感動,他是多麼偉大啊!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很大的針筒,裏面盛滿了白求恩爺爺的血,這是一位身體虛弱的爺爺的血。我想那時白求恩爺爺應該非常累、非常痛,但是他爲別人奉獻的精神一定沒有動搖過。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同胞,甚至是其他國家的人民,當他們遇到困難,大家也應該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共度難關。因爲我們要像白求恩爺爺一樣聲張正義、互幫互助,爲大家美好的明天共同奮鬥。

白求恩爺爺的偉大不是用言語所能表達的,我們只能用實際行動去學習他的國際主義精神,學習他對工作的熱忱。不斷努力,長大後爲祖國、爲人民獻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