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活着》讀後感精華(13篇)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着》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活着》讀後感精華(13篇)

《活着》讀後感 篇1

通過上一季《活法》讀書活動,我領悟了稻盛和夫的人生經營哲學。稻盛和夫從人不斷成長的角度剖析了人的一生就不斷修煉、提升心智的過程。在《人爲什麼活着》書中,稻盛和夫則用宇宙意志的概念解釋了宇宙和人類進化的奧祕。宇宙之所以能夠從質子進化爲原子、分子等等,都是因爲宇宙的意志在不斷推動的。宇宙的意志這個概念利用到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就是你所在環境的發展趨勢。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企業的文化與使命。我們在一個公司就要認真地執行公司的使命,深刻領悟企業的文化,這樣就能夠得到宇宙的意志,在企業中快速成長,爲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不能夠改變宏觀環境,但我們能夠適應把握宏觀環境。

“並非只有失敗纔是考驗,成功同樣也是一種試煉。”這句話可謂一語驚人。我們一直只認爲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在道盛和夫看來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失敗之母。我們太習慣了逆境求生存。在逆境中我們會認真的'分析當前形勢,制定走出逆境的方案。在逆境中我們時刻保持着緊迫感,保持清醒的頭腦。在逆境中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逆境中我們不害怕失敗,我們敢於不斷的嘗試與創新。在逆境中我們不會滿足,我們充滿渴望與激情。在逆境中我們可以張揚人性的優點,我們充實,我們豪邁。而當我們成功時,我們開始自滿自大,我們開始固步自封,我們開始失去激情,我們開始猜疑團隊,我們開始害怕失敗。最終我們開始不斷走向失敗。如果我們能夠把成功也當成是一種試煉,我們就能夠從客觀的角度去思考成功。我們就能夠看到團隊的力量,同時也能夠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在工作當也是一樣,當我們成功地完成了一個產品研發。我們應該把這個過程當成是一個試煉過程,我們應該去總結這個過程的得失,成而進一步提升、完善自我。

在這本書中作者再一次強調夢想與努力的重要性。

人生是由努力和夢想組成的。一路走來,有磨難有坎坷,有淚水有喜悅.支撐我到今天的是心中的那五彩斑斕的夢想.夢想和希望是每個人生活的支柱,在夢想的裝扮下,將來的歲月會更加美麗絢爛.我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挖掘自己所有的潛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努力可能會失敗,但放棄則意味着根本不能成功.

在夢想的旅程中,我要揚起自信的風帆.自信,是每個人對自己積極肯定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通過奮鬥和努力取得成功.當然,自信並不是盲目的自大,更不是不顧客觀情況勉強去做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許多時候,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因爲怕失敗,於是先給自己找一個後退的臺階.自信會使我揚起成功的風帆.當達到勝利彼岸後的愉悅心理體驗,將永遠是那些有高度自信的人所獨具的.

把苦難當成是一筆難得財富,把挫折當成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俄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列別捷夫說得好:”平靜的湖面練不出來精焊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來時代的偉人”.凡是歷史上有作爲的人物,都是經歷過困難和挫折磨練出的,就像火柴,如果迴避摩擦,它的一生就只有黯淡無光.每多一次失敗,並不意味希望更加渺茫,而是代表着你朝成功又近了一步.失敗可以檢驗一個人的品質.如果一個人敢於直面失敗,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辦法,那麼我想或遲或早總會成功.

成功只在一念之間,所以塑造一個樂觀、堅持、理性的自我是必要的.用愛的博大照耀一切,用敏銳的心感悟人生,用熱情的心擁抱生活,用十分的努力對待任何事情,我相信這個全新的我即將到達成功的彼岸.

稻盛和夫在書中還給我們闡述了因果報應法制。善根生善果,惡行有惡報的因果報應法則。人怎麼想,就會出現所想的結果,萬物唯心造。大部分的結果都源自於人類的想法和行爲,這是佛教教義中的因果報應法則,這項法則始終與命運並行,並形成波浪起伏的人生。

《活着》讀後感 篇2

很久就聽說過《活着》這本書,聽說和《平凡的世界》一樣能震撼人心,也拍成電影了。我喜歡這類作品,滲入人心的震憾一面,夾着感動,憤怒,不安和期盼等情緒去看待這個作品從而直指人生。

我看的書比較雜,什麼類型的都想去探閱,想知道作者想展示的是社會的一面還是心底的一面的比較多,從而在我這裏有了一次存根的底。可是看了那麼多書,能記得的很少,我相信這除我的記性差以外的原因就是作品本身符不符合我本身的需求,當然這個需求是講精神層次的。

這次就以之前讀過的寫一篇讀後感吧,在此非常感謝弟送給我這本《活着》,我讀了才知道它到底是怎麼樣的作品,爲什麼會有膾炙人口的稱讚,會成爲人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如今讓我有了一次談談它的衝動。

那我先講講《活着》這本書吧(一年前看的,還記得大概情節,說明這作品確實能得到我的認可)。

作者餘華的寫作非常有技巧和特色,他主線是讓垂暮之年的福貴去講述他平凡卻又顯得不平凡的經歷,而對主人翁福貴既用了第三人稱,也用了第一人稱,讓現在和過去不斷切換,達到了層次分明卻避免了直敘平鋪的枯燥。福貴是不幸的,他好好一個有錢有地有勢的二世祖因爲好賭淪落爲地位卑微而一無所有的佃農,父親被氣死了,母親得病後他又被拉入打仗,在打仗時經歷了生死的邊緣後幸運回家,而母親早已死去,貧窮讓他聰明的女兒變成又聾又啞,後來嫁人了卻在生產時不幸死去,她的老公也因爲一次意外也同樣離去。他懂事的兒子卻因爲當兵故友的妻子被活活抽血而死。老婆因爲受苦受累也離他而去,他的孫子就因爲平時吃不上好東西而過多食豆而離去。就這樣一個個最親最愛的人相繼離他而去,只有一頭讓人看不起的老牛陪他度過晚年。經歷了那麼多曲曲折折,起起落落,是是非非,冷冷暖暖,主人翁福貴卻能泰然處之,坦然面對,他覺得他承載的不僅僅是自己活下去的意念,還有替他們活下去的希望。他活得不糊塗,活得有期盼,所以他樂觀,開朗,積極,向上,活力,生氣。

都說人物塑造成不成功主要是看我們能不能記住那個塑造的人物,所以這本書我覺得是成功的.。我記住了福貴一生的大起大落,我也記住了福貴那面對生活的態度。很多時候我覺得角色可以互換一下,就像結婚互換戒指一樣,要的就是對方一個承諾,如果我是福貴,我想我的精神早會崩潰,所以我覺得他是偉大不平凡的,心夠強大,才能活着。

我喜歡這類作品,讓我有了更深層面的思考。爲什麼會釀成這樣的慘劇?對於活着的我們而言將要做的和麪對的又是什麼?這除了社會因素,環境因素,人爲因素,道德因素還有什麼?我想還有心理承受因素。今天的我們面對的太多太廣,所以纔會覺得壓力山大的,纔會想着擁有正能量。如果我們都像福貴一樣有了拿得起放得下的豁達,樂觀及態度,到處都是正能量了,哪裏還需要傳播,哪裏還有怨聲載道的叫罵,歇斯底里的叫囂和呼天搶地的叫喊。

抱怨的太深,失去將太多;擁有的太多,麻煩也太多;輕鬆的太久,承載的必更多。而怎麼樣活着取決的不僅僅是一種態度,還有一種意念,支撐我們去展示不一樣的人生平臺。

後記:

我記得餘華寫過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刻,在這裏分享給大家: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爲內心寫作,只有內心纔會真實的告訴我們及讓我們瞭解自己,一旦瞭解了自己也就瞭解了世界。而內心並非時時刻刻都是敞開的,它更多的時候是封閉的,於是只有寫作,不停地寫作才能使內心敞開,才能使自己置身於發現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靈感這時候纔會突然來到。

《活着》讀後感 篇3

希望我能以我微薄的力量,樸實無華的文字去讚美這樣一個倔強而堅強的靈魂。

他叫福貴,出生在地主家庭,年少時也曾享受過一段驕奢淫逸的生活,實在是個逍遙自在的闊少爺,有父母健在,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陪伴,算是家庭美滿,但他在他僅有的可以揮霍的年紀卻從未珍惜過自己的家庭。終於好景不長,他花光了家裏最後一筆錢財,從家財萬貫的少爺變成了生活拮据的佃農。家庭破產之後,巨大的生活落差和心理落差刺破了他麻木冰冷的心,他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開始孝敬父母陪伴妻子孩子……但老天爺似乎寧要他爲他年輕時所做的一切付出代價一樣,家人陸續死亡之後,四代人竟最後只剩下了自己一個……遭受巨大打擊之後的福貴買了一頭老牛,繼續生活着或者說與生活的苦對扛着。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誠哉斯言,福貴他也是如此,在經歷父母離去、妻子兒女離去的雙重打擊之下仍然不放棄接下來的生活。揆諸現實,可能有人會說,小說終究只是小說,當下哪有這麼多苦難需要一個人去承受?但小說是講邏輯的,而現實從來不講求邏輯,甚至現實生活帶給一些人的苦難遠遠大於我們的想象。我曾在網絡上看到現實版《活着》的主人公“福貴”,他的一生便是如此,老伴子女離去,兄弟大哥離去,只剩一個不太聰明的弟弟和一條老狗。

但老天似乎也不是絲毫不近人情,有人在遇見他的十年後再次看望了他,本想着這位“福貴”該是位步履蹣跚的老人了,但當真正見到他時才發現原來生活終究還是會柳暗花明,他再次娶妻並擁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在撿廢品的日子裏他依然堅強地生活,照顧着自己的弟弟……當有人好奇問起他這麼樂觀的原因時,這位老人回答:“向前看!”。看似簡短的三個字卻緊緊圍繞了他的大半生,在經歷悲喜交加之後仍然不卑不亢,生活依舊有人間煙火氣。其實,往事迢遞,我們本就不應該踟躕不前,我們也應該擁有這樣充滿希望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夠支撐自己走過一個又一個漫無邊際的`夜晚,走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正所謂,歡樂是人生的驛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世間之事總難一帆風順,因此學會怎樣“苦中作樂”便成爲一門學問,而《活着》的主人公福貴也生動詮釋了怎樣用自己瘦小的身軀去支撐一個強大的靈魂,去破解生活帶給他的種種難題。上天總愛捉弄世人,因此困苦是生命的本色,但世人也要勇於反抗上天,因此不論生存與生活,都要在凡塵中掙扎,即使筋疲力竭,倒下也要再堅強地站起來,繼而走完自己的生命旅途。正因如此,人只在自己站起來之後,這個世界才能屬於他。

山高水長,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我們不用和別人比,不需要在乎別人怎麼看,真正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認真過好這一生。王小波曾說:“我來這個世界,不是爲了繁衍後代。而是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生命是一場偶然,我在其中尋找因果。 ”我想不管是小說的主人公福貴還是現實生活中的“福貴”都已經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明白了活着帶給他們的禮物。他們爲了活着而活着,因爲只有活着才能創造一切可能。只有活着並且不放棄活着,只有不放棄活着並且笑對生活,才能夠真正的活着。這可能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最好詮釋了吧。畢竟,滿懷希望纔會乘風破浪所向披靡。

掩卷深思,與其慶幸自己沒有出生在那個水深火熱的年代,我更願意將目光放在今天,繼而展望未來,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活着的意義,探索自己對社會對國家的價值。浮生若夢,爲歡幾何?卻也是對自己一生的一個交代,它可能開始於理想,但絕對不結束於理想。

最後的最後,願我們都能清醒地活着,明白活着的意義,擁有一個似錦的前程和一個要追的夢!

《活着》讀後感 篇4

記得還是剛來佛山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舊書攤淘了一本閻真的《滄浪之水》,那次看得自己爲主人公池大爲掉了幾次眼淚,但是卻道盡了許多文人的窘境。可以這樣說,這本書改變了自己一些文人的固執,扔掉了許多自己給自己的思想枷鎖。後來我還推薦了這本書給我在重慶學醫的同學看,果然,也同樣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內心。自此我就像追海巖的書一樣,開始到處找尋閻真的書籍,後來,我看了他的《曾在天涯》、《因爲女人》以及近期的《活着之上》,可謂都是精品,都能給自己帶來認識上的提升。

這本書的主人公聶致遠同《滄浪之水》的池大爲一樣,作爲一介書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可能說是氣節和傲氣更爲貼切。面對有違書生氣節的事情,絕對不可能折腰。聶致遠雖然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讀完博士,但生活的窘迫和壓力,並沒有隨着學業的完成而結束,反而是無窮無盡。如果不是富二代,作爲窮苦出生的知識分子,誰也逃不掉精神生活和世俗活法的“苦劫”。書讀得越多,將會“中毒”越深,文人情懷的烙印將潛移默化地刻得越深越細。但生活總是會源源不斷地傳遞過來壓力,需要去解。比如女朋友她媽提出的婚後安排,比如爲考博而去違心誇教授的作品時領域內權威著作,比如爲工作安排而奔波等等。這種物質窘境的破局,對於文人來說,只能通過改變自己的.精神標準來創收,如此一來,新的精神窘境不斷出現。

這種“精神窘境”,自己又何嘗沒有體味呢?畢業的時候,在新疆那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自然同李超兩個人都有一種“視金錢如糞土”的豪氣快意。但後來談了女朋友之後,自己的想法就開始多了起來,開始爲以後考慮,錢包多次爲眼下的花前月下而告急。當時在哈密橋樑廠辦公樓前面那坪地上問自己:我能升官嗎?不可能。能經商嗎?不能。也在樑廠承包一個工序乾乾麼?絕對不行。當個勤懇的技術員?能,但心裏不踏實。那次做抉擇的難度遠超過高考填志願,高考的時候因爲無知也就無懼,而今是站在體制的牆頭上,踏出去就永遠也進不去了。最後還是文人情懷幫我做了最後的決定,不能辜負了自己的青春,應該趁年輕出去做一番事業。真正來到佛山做業務,才發現:生活中根本沒有理想主義生根發芽的土壤。就算你超凡脫俗、錚錚鐵骨,但“丈夫雖有志,固爲兒女憂”。如今很多青年才俊,面對高攀不起的房價,當年豪言誓死不做房奴,但等他結婚生子之後,很多窘境由不得他不鑽進去。

然而書中前後都提到了曹雪芹,對於這個古代的中國文人,不僅淡泊了富貴,連名聲也淡泊了!高山仰止,他是有資格接受這種景仰的,用自己的血淚人生昭示着理想的價值和意義,縱然極度的貧窘潦倒,也堅守着文人的底線。我想這也是作者閻真的本意和文章的昇華,文人不應該否定這種精神追求,否則終將成爲一個棄兒,再也找不到心靈的家園。

但作爲一個凡夫俗子,又怎麼能像聖人那樣超越生活經驗而活着呢?我景仰這些古代先賢聖人們,可我沒有力量走進他們。銷售生涯改變了自己很多,面對家庭重大困難,作爲家裏的頂樑柱,不得已放棄書生之見而去創收。面對業績就是尊嚴,接受行業現狀,用套路代替了部分真情。其實很多人都能“識時務者爲俊傑”,無師自通。但這麼多年的商場風雨沖刷,也還是沒有徹底洗掉自己身上書生的底色。後來看完《活着之上》,我也就欣然接受了上帝給我刷的那層底色—書生意氣。

這也許就是宿命,書生作爲一個社會人,就必須面對生活,就必須不斷地調整、確切地說是降低精神追求的標準去適應。於是,他一直都不能獲得快樂,生活與靈魂,都不能得以舒展,此謂之書生之苦。

《活着》讀後感 篇5

記得約莫是在上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問過我們一個問題:你活着爲了什麼?

當時同學的回答五花八門,爲了父母,爲了養家餬口,爲了報效國家,爲了活着。是的,單純的爲了活着而活着,我們不清楚爲何自己會來到這個世界,具備了這樣的靈魂和思考能力,但是我們清晰的知道,自己是一個生命體,確實地存活於此。通過自己的所做所爲與外界,留下印記,透過耕耘的時間去感知世界。

餘華的作品很少說教式的對白,他總是用口白平實的語言去描述那些低微的人,卻帶給你不平凡的思索和感觸。他把自己的人生哲學都融入了他作品的角色中,透過他們的一顰一笑,慢慢地流淌出來。他對土地和文革困難時期,有着特殊的情懷,諸如《兄弟》,《許三觀記》,《在細雨中呼喊》無一例外有相關的故事背景和描寫。王小波說過:別人的痛苦災難纔是藝術家創作的源泉,而絕不是藝術家自己的。這也難怪有種比較調侃的說法,說每一個作家都是後孃,不把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折磨得不成樣子誓不罷休。雖然玩笑成分居多,但也體現出創作者借他們創作的人物去表達自己,文以載道人以載情。

我看着《活着》的主人翁福貴,從一個遊手好閒的地主少爺,到敗盡家財,最後白髮人送黑髮人,與一頭老牛做伴度過殘年。看到最後我並沒有太大的心理波動,當一個再普通的人的一生如同一幀幀的幻燈片在你面前放映時,你會發現,那些大喜大悲,其實最後回過頭去看,只是爲你生命做上了一個註腳而已,所謂樂天知命虛室生白,講的也就是一個心安理得。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獨特的,絕不雷同的,那些細小的.枝節,卻是你有同於他人最大的亮點所在。

“可是我再也沒遇到一個像福貴這樣令我難忘的人了,對自己的經歷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講述自己。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這樣的老人在鄉間實在難以遇上,也許是困苦的生活損壞了他們的記憶,面對往事他們通常顯得木訥,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過去。他們對自己的經歷缺乏熱情,彷彿是道聽途說般地只記得零星幾點,即便是這零星幾點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記憶,用一、兩句話表達了他們所認爲的一切。在這裏,我常常聽到後輩們這樣罵他們:

"一大把年紀全活到狗身上去了。"

福貴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他的講述像鳥爪抓住樹枝那樣緊緊抓住我。”

也許是餘華採用的記敘方式,使得福貴這樣一個農民的經歷如此身歷其境地展現在我面前,但更重要的,是福貴他本身知道如何精彩地講述自己。人們常說要趁年輕,多去經歷一些事情。其實比起經歷更爲重要的,是講述,是思索。你從你經歷過的事情當中汲取養分,你客觀地去分析去評價,得出你的專屬結論,構成你自己的人生哲學。乾癟的講述可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在我自己年老或者有足夠多的經歷時,可以繪聲繪色地講述我自己的經歷我自己的見解,學會講述,本身就是在學會做人,這就是活着。當你在講述自己的經歷時,你從記憶中又獲得了一次重生,痛苦讓你隱忍堅韌快樂讓你自信豪邁,你從過去的時光中看到了最好的自己。

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小有所成大富大貴,你的一生不一定會有這些東西。但人生肯定是有其規律性的,像正弦函數那樣有高潮也有低谷,盛極必衰否極泰來。勇敢地去面對你的經歷,同時當自己在講述這些的時候,稍加修飾面帶微笑,那樣你就是一個生活的智者,對你過往的事通透清明,那麼孔子所說的知天命的境界,也就不遠了。

一旦一個人不停地敘說着傳奇的事,那麼,他本身也就變成了傳奇的一部分。

活着,沒那麼多深讎大恨。這是餘華的《活着》,這也是我的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6

我很久沒有獨自靜下心來看一本書了,看一本如此純樸的小說,是餘華的作品,十萬餘字,用詞很簡練,淡淡的,好似品茶一般,回味悠長,感觸很深,或許有種刺痛的感覺。

《活着》是一本描寫死亡的書。故事講的是一個地主的兒子叫福貴,由於好賭而輸光了整個家產,由一個好吃懶做的富人變成一個徹徹底底的窮人。富的時候除了具有一切富人所應有惡習外,他還要加倍;而窮的時候,甚至比所有那個時候的窮人還要窮,還要卑賤。然而,並沒有因爲他變成了一個窮人,命運就停止了對他的掠奪,而且這種掠奪是用最殘忍的手段:死亡!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女兒、最好的朋友一個一個相繼死去,每一次失去,我不知道富貴是何心情,但都讓我這個旁觀者悲痛欲絕,不知所措。書中人物各種不同的死因更是讓我倍感死亡的恐怖。尤其看到他的兒子有慶爲了怕弄壞鞋子而提着鞋子光着腳走在雪地裏的時候,眼淚真的`忍不住奪眶而出。我甚至有些責怪作者太過殘忍和無情,不給這樣一個卑賤的人留下一丁點什麼。可是,書中的所有人,面對命運,他們沒有任何抱怨,也許他們根據就不懂抱怨,所有的一切,除了承受,還是承受。

“活着”在我們中國人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狂傲不羈的吶喊,也不是來自於兇殘猛烈的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絕望與痛苦的邊緣繼續活着,而且驕傲而堅強的活着。當讀到他的最後一個親人苦根吃豆子撐死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福貴還有什麼活下去的勇氣了,可是此時的他早已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爲了活着而活着了。

“我也不想要什麼福分,只求每年都給你做一雙新鞋。”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許這就是家珍所認定的幸福。看完《活着》,很多細節都已經模糊了,可是家珍的這句話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裏,如此清晰。只有經歷過分離之苦的人才知家人團聚的真實可貴吧。我們應該感激,我們活着,我們的家人活着,所以我們幸福!

“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說錯,牀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

這是福貴在農婦們聊天時插嘴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在經歷生活的大起大落之後總結的生活真諦,很簡單,樸實至極的話,卻含義深刻。“福貴”老人其實只是廣大中國農民的一個縮影罷了,在他們身上,遺存了太多的優良品德,勤勞、善良、任勞任怨、樂觀、堅韌,正是無數像“福貴”這樣的老百姓,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那無盡的災難中挺過來,他們爲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應該感激,我們活着,過着過去許多人的努力和付出創造的幸福生活。

另外,聰明的作者在描寫很多死亡的同時,也給與了我們很多希望,家珍重新回到徐家,福貴從軍隊逃回家裏,有慶上學唸書,鳳霞嫁給了二喜每一次家人死去後都會有新的生活的希望,雖然死亡沉重,命運多舛,但終歸多了些生的喘息;也正由於每一次新的生活剛剛開始,卻再次被命運捉弄,才顯得生命的

脆弱和命運的難以琢磨。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倖存者,在經歷過如此大的災難後,他們需要的正是希望,祝福他們能堅強的活着。我們應該感激,我們活着,爲了希望活着。

這本書,描寫的是失去,告訴我們的是得到的意義;描寫的是死亡,告訴我們的是活着的意義!當絕望和痛苦如狂風驟雨消失在寬廣的海岸線,溫暖而和煦的陽光總會相聚在某個雲淡風輕的下午,讓我們都去到山澗,望着無垠的天邊,恬靜而從容的吶喊出心中的那一縷縷不凡和堅持——我們感激,我們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7

第一次看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着》,是因爲偶然跟在美國讀書的同學聊天,他說自己世界電影賞析課程的結課論文題目是“張藝謀與《活着》”。這使得我瞬間對這部電影充滿了興趣,想想比較慚愧的是,我第一次欣賞這部經典電影竟然是在它上映整整二十年之後。

因爲被電影的每一個細枝末節所吸引,又迫不及待的去看原著——《活着》。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的福貴因爲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

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纔開始漸次上演,生命裏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老了的福貴伴隨着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人們在這個叫做“活着”的故事裏一一死去。

作爲一個冷酷的作者,餘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似乎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和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以爲噩夢與困境不再牽繞他們的時候,餘華絲毫沒有猶疑,他鐵青着臉讓自己的角色們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徵兆,近乎殘忍。

只留下我猝不及防。

有慶是第一個突然死去的。

“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他的母親說。大多數人應該在這個時候心痛不已。貧苦艱難的生活,福貴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讓有慶對生活喪失希望。他熱愛他的兩隻小羊,爲了割草和上學每天來回奔跑。所以當他在父親眼前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我天真地以爲悲劇該結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來,於是有了一點淡淡的喜悅。

可是他卻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們知道的許多社會底層的人們一樣,有慶的死冤枉而荒謬。由於血型不幸與臨盆的縣長夫人相同,他竟是因爲抽血過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條彎曲着通向城裏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最後福貴只剩下自己。和一頭也叫做福貴的老牛。

因爲遠離那些動盪的年月,因爲並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輕的我不禁有些戰慄。薄薄的十二萬字,籠罩着“欲哭無淚的壓抑”。只是合上書本之時,內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慾望和紛爭的平靜。活着,縱使要擔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堅忍,頑強。這應當就是生命的力量吧。

餘華這麼說他寫作的緣起——

“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着》。”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傷的情節之間,福貴仍然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

正如你終於會明白,就像每朵烏雲都鑲着銀邊,無論當下我們經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悅,抑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活着,它們中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將被我們和時間一一遺忘,只留下蒼白的結果。那個結果對此刻的我們毫髮無傷。

其實,只是像富貴一樣活着,已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普希金說過的,“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報以歌”。我想,最好的生命應該是“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報以歌”。

《活着》讀後感 篇8

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時靠着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後就越過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着一個死去,我還活着。

餘華說過:活着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活着》講述的是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埋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活着》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更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這是一個普通的人的生活,但他卻創造了不一樣的精神世界。沒有抱怨,福貴很平靜的訴說着自己苦難的一生。正如餘華所說,如果用第三人稱寫福貴,福貴無疑是一個苦難中的倖存者,但是正是因爲很巧妙的運用了第一人稱,使他的經歷由自己的口訴說出來,反而不是那麼令人難過!在福貴的講述裏不需要別人的看法,是他自己的感受,他自己的生活。賀拉斯說過: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福貴只是看着身邊的親人一個個的死去,將他們一個個埋葬,看着他們的一抔黃土,想着他們就這樣在人世間銷聲匿跡。

活着,只是生命存在的形式,然而,活着對於某些人反而成了責任,亦或是負擔。痛苦,揪心,煩惱,苦悶……接踵而至。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小事,與美麗擦肩而過。在生命的牢籠裏束縛着自己,不肯放開自己。將自己從高樓中推下,將自己拋入湍急的河流之中,將自己扼殺在生活的緊箍咒中……而《活着》這本書卻給了我不一樣的震撼!活着的理由是什麼。只是因爲有愛而活着,有人說他悲苦,有人說他不幸,有人說他的人生就是苦難的代名詞,有人說……我卻認爲他是幸福的。因爲他知道最重要的東西——生命的意義。生活所需要他面臨的事,不是苦難而是磨礪,不是痛苦而是希望!爲了在家的妻兒活着,爲了孫兒活着,爲了自己活着,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他始終很真的活着。活着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福貴的存在只是一個時代的代表性人物,他代表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在那個時代的普遍所有。對福貴這些平凡人而言,人生本來就是如此:沒有偉大的人生追求,他們從來就沒有逃離過生存的底線;他們雖沒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撐,卻在精神深處有着“對生命本源性的留戀和執着”。他們一生所要做的不是與命運、苦難進行抗爭、喊叫,更不是以死來證明其生的`偉大;相反的,他們是無聲無息地順從、忍受,用“生———活着”來向死亡挑戰。《活着》是繁華落盡一片蕭瑟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福貴的命運昭示着人類苦苦追尋一切不過虛妄而已,結尾那個與福貴同行的老牛暗示一個令高貴的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其實人真的只是一種存在,它和萬物一樣並無意義。追尋,探究的本質不過是一個大笑話而已。

在人生中生與死都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我們無法選擇於哪年哪月哪日出生於哪個家庭,同時也不知哪時哪分哪秒死於哪個地方。人生或許就是這樣,生與死都不是我們可以預測的,但每天能夠在匆匆的步履中看着迎面而來的晨光和那緩緩升起的朝陽,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一種活着的快樂!

《活着》讀後感 篇9

《含淚活着》記錄了一個35歲的中國底層人民前往日本爲夢想、爲女兒默默奮鬥了15年的故事。而我,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在校大學生,在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後,只想到了兩個字——回家。

1996年,老丁爲了學習和生活獨自去了日本,留下了妻子和年幼的女兒在上海。原以爲是走向了另一個新的世界,卻沒想到進入了另一個困境。逃離了所謂的語言學校,老丁變成了“黑戶”,開始了長達15年的“流浪生活”,在工廠打工、餐廳洗碗,揣着能讓女兒出國深造的夢想一個人在日本底層流着汗和淚,隔了8年見到了女兒,僅僅十來個小時。最終女兒考上了美國的紐約州立大學併成爲了醫生,老丁回了家。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老丁妻子說的:“這8年來,最痛苦的是隻有我一個人……”看着妻子憔悴的臉龐,爬滿了的皺紋也已被淚水淹沒,我真的忍不住淚流。有很多人問:老丁這樣做值得嗎?我不知道,可能老丁也不知道,因爲這可能是他從來都沒有想過的事情。沒有值得不值得,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向前走,不管苦和累,走下去。這或許也是中國人民的一個共性,不管生活給予了我們什麼,接受着走下去,沒有那些所謂的意義與值得不值得。

可是,這13年與家人親情的空缺,下一個13年,以後的幾十年,能補回來嗎?女兒上小學時與同學鬧矛盾;女兒背完課文,要找家長簽字;女兒家長會;女兒考試考差了,傷心、難過;這些統統需要父親的參與卻沒有父親的參與,女兒人生最好的那些與父母相處的.年華,獨獨缺了父親。一個孩子,最幸福的時光不是有許多的錢可以花,因爲錢對於小孩子來說根本沒有意義,而是父母親陪在身邊,寵着自己,哪怕會捱打會捱罵,但是有完整的父愛與母愛,孩子的生活纔是正常與幸福的。而本來應該是女兒小時候生活的榜樣與力量的父親,本來應該像寵愛公主一樣寵愛女兒的父親,卻獨獨在孩子人生成長中最需要父親的時候遠走了他鄉,這一去就是15年。這些日子再也不會有第二次,那些遺憾永遠補不會。

當老丁妻子質疑着老丁,說:“你爲什麼不回來,是不是那邊有女人了……“,說着那樣的話的妻子,背後是一個人拉扯女兒長大的無限辛酸與無奈。家裏廁所堵了,電燈壞了,女兒半夜發燒了,半夜躺在牀上睡不着……這些時候,一個妻子最需要丈夫的時候,獨獨丈夫不在身邊。家庭生活的壓力,與一個人的孤獨侵襲了這個女人整整15年,那是老丁從日本寄回來的錢永遠彌補不了的。

而老丁,一個人在日本流浪15年,做着最辛苦的工作,把所有的工資寄回了家,無時無刻他不想念着自己的妻兒,無時無刻他不感覺到孤獨。小小的房子裏,還牆上掛着女兒長大的照片,那應該是支撐着他在日本這樣流浪了15年的唯一力量吧。如果回到家,這份力量會不會更強大呢!

《含淚活着》裏三個人物,父親、妻子與女兒,因爲父親的遠走日本,女兒最終能出國深造,完成夢想,但是也因此使他們三個人承受了太多的辛苦與孤獨,那是大多數人無法承受的。我敬佩故事裏的父親,也爲他15年沒能在妻子與女兒身邊而感到遺憾和惋惜。

生活給予了太多人的不幸,讓很多人不得不遠走他鄉打拼,只爲給家人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而現當代最受關注的是農民工。我記得他們曾說過:出門在外,什麼苦都能吃,再重的活兒都能幹,可是,就是受不了晚上一個人躺在牀上,那種孤獨感讓我想放棄一切,馬上回家。是啊,最苦的事不是身體上的傷害,而是心靈上的空缺。家人是我們生活的最大動力,可是,沒有家人的陪伴,這樣的生活失去了很大的意義。生活永遠是最苦的,是最能打擊人的,而家人的存在給生活帶來無限的美好與快來。在不得不遠走他鄉,離開親人身邊時,還是記得一年多幾次回家陪陪妻子,看看孩子,關心關心父母。家纔是永遠的港灣。

回家吧!回到家人身邊,至少在工作累時,有妻子在家裏做着熱騰騰的飯等你;回到家人身邊,至少在寒冷的冬季,有妻子爲你暖牀;回到家人身邊,至少能幫女兒修修壞掉的牀;回到家人身邊,至少不會孤單。

《活着》讀後感 篇10

《活着》講述着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着絕望的不存在;講述着人是爲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餘華

正文:

還記得第一次讀《活着》這本書的時候是在高中吧,當時還不懂得生活的我,還不能真正理解這本書所講述的真正意義,只是當成來一本小說來讀,只是對富貴的悲苦感到同情,對命運的作弄感到不平,對當時社會的一種憤恨。時隔十年,有了不同經歷,再去回顧這本書時,所能理解的活着已經大爲不同,引用作者的話說“人活着就是爲了活着本身,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

《活着》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寫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講述的一個人生:

福貴以自己的視角講述自己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身爲富家子弟,有着"富貴"的響亮名字,娶了城裏一個有錢人的女兒,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卻因嗜賭成性,最終傾其家蕩其產,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老父親因此成了第一個離開富貴的親人。淪落爲農民的富貴也頓悟了,決心踏實做人,改頭換面。於是離家的妻子帶着新生的小兒子回家和他團了圓。

日子苦、窮,可富貴的母親說,只要大家在一起就好。殘破的.家開始有了生氣,踏踏實實過着日子。但兵荒馬亂的年代哪裏容得下安定的生活,富貴被抓去充了軍。一去就是兩年,家人對他音訊全無。而戰場上死人堆裏存活下來的富貴,帶着能活着就是萬幸的樂觀終於回到了家。團聚的喜悅難以言喻,母親的離開卻又讓富貴無比心痛。

“但活着比什麼都好,能活着就行。”樸實無華的一家四口人開始了新時代的生活。日子依然貧苦,但因大家的相互扶持而簡單滿足。然而厄運再一次降臨在這一家人身上——兒子有慶因不負責的護士抽血過多而忘。這次,幼小的生命離開了富貴。一家人心痛着,悲傷着,可時代依舊在頭也不回的前進,日子也一如既往的繼續走,幸好還有鳳霞在。可鳳霞呢,在家珍富貴爲鳳霞懷孕生子而沉浸在新生的喜悅中時,命運卻又給了富貴一個晴天霹靂,帶走了他唯一的女兒。鳳霞走了,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自始至終陪伴富貴的家珍也帶着病離開了世界。只剩下鳳霞的兒子苦根。日子還是艱苦,但爺孫倆的相依爲命,讓富貴還有個依託。最殘忍的是苦根居然最後也因吃豆子時撐死了。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

人生最無奈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富貴經歷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着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奇蹟般的從苦難中挺過來,並依然豁達的面對生活,就像他說那樣,家裏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來,輪到自己時,安安心心死便是。

《活着》也許只寫來一個苦難的故事,一個悲慘的人生,但他所講述的不止這些,他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來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便是一種幸福,在遇到不幸時,有的人會在沉浸悲痛中自卑自棄,從而失去活着的勇氣和生活的方向。有的人則會在悲痛過後,化悲憤爲勇氣,以樂觀的態度重新面對生活的挑戰。就像小說的主人公一樣,在坎坷的命運中坦然直麪人生,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美好。

文章最後,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凌然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也許這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活着的意義。

活着,就是哪怕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也要藉着自己的心跳聲和心中的一團火焰堅持下去。

《活着》讀後感 篇11

我很抱歉,做了一個不算忠實的讀者。我以極度不單純的動機,抱着能讓我哭的怎樣要死要活的態度,來“審判”這本書。因爲他們都說這是一本關於人生,關於苦難,關於悲劇的書。

關於人生。我對此並沒有任何異議。“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少年時沒有羈絆,便隨心所欲,恣意妄爲。此時“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時家道中落,經歷生死,在慾望和現實的溝壑中掙扎,有了值得牽掛和在意的人。此時“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老年時“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所牽掛之人都做了生命中的過客,最後只能歸於寂寥。

關於苦難。我只想說每一部小說都是用文字建立起來的第二世界,這個世界可以屬於書中的人物,也可以屬於把思想浸在書裏的讀者,我在餘華先生的這個世界裏站成了一顆沒有悲歡姿態的樹,但主人公福貴從未真正平靜的苦難生活,讓我不安分起來,最終我並沒有在這個世界站成永恆。

被欺騙而不自知,輸光家產,氣死父親的福貴,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歷經生死而歸來的福貴。因患軟骨病而死的妻子家珍,因生產時大出血而死的女兒鳳霞,因獻血過多而死的小兒子有慶,被水泥板夾死的女婿二喜,吃豆撐死的小孫子苦根。走着走着就,家就散了。一場場來勢洶涌的暴風雨,沖走了他所有的家人。垂暮之年,身側有的只不過是一頭老黃牛。誰也不知道,這災禍捲走得到底是誰啊!看似可笑的情節,卻有最真實的感情以及最苦難的生活。我說的苦難是指生活,而不是人生。因爲人生太大,不能妄斷。

關於悲劇。在把兵荒馬亂的萬千思緒安撫在一頁白紙之後,驟然而起的“感同福貴之身受的悲痛”又驟然而落。木心說過:如果頓悟不置於漸悟中,頓悟之後恐有頓迷來。是啊,悲痛不在己身,感同身受只不過是所謂的悲憫,片刻而已。

白紙上僅僅是一張人物關係導圖而已,紅筆劃掉死者人名之後,卻顯得尤爲悲壯。如若真不算上那頭老牛,福貴就真真正正的是一個人了。按道理它不該不算啊,!這樣,我又安下心來,雄赳赳,氣昂昂的爲接下來的文字鋪平道路。對於接下來所寫出的一切,理由十足邏輯到位,便都可順利出現了。

我也不管我是否真會讀書,是否真的品到本書真味。但於千千萬萬字中,我只看到一句話福貴對“我”說的,“我全身都是越來越硬,只有一個地方越來越軟”。所謂悲劇,想來也乏然無味,僅此而已。

我有對於悲劇有異議,是因爲我覺得他“慘而不悲,就不爲悲劇”。

後來我就懂了,讀書的意義是讀書本身。悟你所讀到的東西就夠了,活着的意義便也是或者本身,不爲外物,不被外人悟。

他們認爲福貴在與於命運負隅抵抗,最終被命運屈打成招。呼到:好一個悲劇。其實《活着》講述的只是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餘華說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士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世間的悲劇本沒有那麼多,換一種溫柔得說法,就是:所有得悲劇都不完全。人心敏銳精明,將悲劇解說的精通,生要揪出所有苦難,可卻絲毫未察覺那總處在向陽面的.美好。活着的悲劇大抵也不過如此了。要知道,面具既可僞裝,亦可美裝。所以,有的面具是不可以撕掉的,撕了就有點較真的意味了。和人間不值得硬碰硬,就太不值得了。

餘華先生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大筆墨鋪敘。讓我們知道,原來福貴苦苦的一生有甜甜的家珍啊!她說,“我不累”。她說,“我也不想要什麼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給你做一雙新鞋。”她說,“福貴,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能看到你們。”若他在生命的盡頭,回想曾擁有一雙乖巧孝順的好兒女,定是含着笑的。這麼說來,悲劇其實是用來自我評價的,用它來評價他人,這樣就顯得太單薄了。

故事的開始,福貴好好活着,活得光亮且油膩。故事的結尾,福貴好好活着,活得清楚且明白。這時候你便可以說他活得“好”了。

《活着》讀後感 篇12

豐子愷先生的文章讀來雅緻極高,雖然他的散文都是生活中平淡家常的瑣碎事物,但在豐子愷先生筆下這種簡單平淡的生活似乎成了一種風格,一種令人嚮往的淳樸雅趣的簡單平淡生活。他的文章裏有一種境界——“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小學課本里最早讀到的,是豐子愷先生的《白鵝》——他的散文裏面帶着純與真,讀來時又倍感親切,文章裏又帶着一點人生哲思,韻味無窮。

他的水墨畫簡單的幾筆就能勾勒出一個意境,朱光潛曾評價他的畫:“他的畫極爲家常,造境着筆都不求奇特古怪,卻於平實中寓深永之致。”這也是到現在,大衆讀者們都頗爲喜歡豐子愷先生的文章和字畫的原因,在這裏彷彿我們迴歸到人生最初的純與真,在這裏從尋常事物中發現最有趣味的人生哲學。

這本書整理了豐子愷先生以往的經典短篇散文和他的小畫,集合成書。我很喜歡他文字裏的簡單淳樸,彷彿在和你講他過去的故事,平易有趣又富有哲味。合上書卻倒過來一想,生活本就簡單平淡,在豐子愷先生的筆下最妙趣橫生,我卻成天嚷嚷着無聊想要過有趣的日子,其實生活中的“有趣”並不是只在豐子愷先生的筆下,而是同他一樣有豁達開朗的心。帶着這樣的一顆單純的童心去生活,發現生活中有趣的瑣碎小事,發現人生中的哲理。豐子愷先生有一句話,大家都熟知的一句生活哲言:“你若愛,生活哪裏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裏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若能擁有這樣的`胸懷去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你的生活中又何處不開花,何處不充滿詩意呢,活着這回事,本來就是單純。

“我們雖然由兒童變成大人,然而我們這心靈是始終一貫的心靈,即依然是兒時的心靈,只不過經過許久的壓抑,所有的怒放的、炙熱的感情的萌芽,屢屢被磨折,不敢再發生罷了。這種感情的根,依舊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好的我們的心靈中。這就是‘人生的苦悶’根源。”倘若我們懷着一顆赤子之心去成長,也會像豐子愷先生那樣豁然開朗吧!書中還收錄了豐子愷的美學討論,你都可以發現豐子愷先生那怡然自得、寵辱不驚的心性。這在他的中國水墨畫裏,也是一個很好的體現。他的中國畫無人不愛,在微博上都一直經久不衰。簡單的毛筆線條,水墨的色彩深淺層次,便勾畫出無窮的意境,簡單的畫裏卻蘊含着大大的世界,蘊含着人生的哲理。又帶着一種淡淡的愁,讓人靜心下來想起過去的田園生活。

“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何處都是境界。再小的瑣事裏都能發現生活的哲理。《生機》中水仙花遭遇了旱災,水災和凍災,卻聯想到人生,只要生機不滅,不管遭遇什麼樣的挫折和困難,你都會有見到陽光的那一天,國家民族亦是如此。透過一株水仙花的成長便能有如此廣闊的眼界,又何嘗不是心境呢?《吃瓜子》都能有這麼多的趣聞,又何嘗不是生活的閒情雅緻呢!《從孩子得到的啓示》裏與小孩子的問答都能窺見人生的哲理,撤去世間的因果關係的網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身的實質。豐子愷大師可以說是有心生活之人,纔會有這麼多細緻的發現和感悟,自然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這本豐子愷的經典名篇集更適合珍藏,這些散文裏的哲理適合在你這個時候拿出來看一看,就會豁然開朗,或許這就是豐子愷先生散文的魅力之處,他用一顆單純的童心把生活過得如此透徹,簡單生活,平淡是真,活着本來就是一件單純的事。

《活着》讀後感 篇13

近期公司組織徵文活動,在衆多書中發現了這樣一本書,一本看似很有生命力的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是鵝黃色封面,接着看到中間鑲嵌着黃色和綠色的花草,一絲愉悅從心底閃過,暗自慶幸自己先發現這本質感非常的書,準備着在某個閒暇的午後細細品讀。

《簡單活着,真好》是著名英國作家彼得梅爾的一本書。書中講述了麥柯斯,一個在倫敦大公司工作的英國倒黴蛋,因工作與生活的不如意,而義無返顧地投入陽光明媚的普羅旺斯的懷抱的故事。在那,葡萄園和明媚的陽光曬乾了他關節裏倫敦的陰霾,一個風情萬種的飯館女老闆範妮侍候好他的胃也安撫了他的心,從美國加州飛來的堂妹也慷慨地沒有與他計較叔叔的遺產,雖然一個蛇蠍美女偷竊他葡萄園釀製的美酒來牟取暴利但最後也溜之大吉。麥克斯在普羅旺斯的葡萄園裏享受藍天白雲,收穫美酒佳人。

在這本書裏我們每個人夢想的生活。一棟房子,陽光像小溪般淌過臥室的玻璃窗,在窗前醒來,在窗前看書,擡眼看到的都是綠。還有一處花園,在有風的下午閒看太陽將天空染成如絢麗篝火般的粉紫色。夜幕初臨,舉辦一場歡樂的聚會,等待星星露頭。但在這個競爭壓力及其大的現代社會,人們每天都忙碌於學業,事業,家庭,被緊張而又匆忙的生活壓榨得沒有一點自由。生活變得暗淡,像枯樹枝一般單調乏味;目光變得功利,利益被擺在第一位,一切都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貪婪、利益、慾望佔據了生活的每一分鐘,讓人們忘卻了那種恬淡的生活。

依稀記得小時候住在奶奶的老院子裏,屋子用青黑色的磚砌成的,白色的牆,青黑色的瓦。由於歲月的沖刷,已經裸露出些許黛色的磚塊,顯示出些許歲月的滄桑,屋旁的那棵梧桐高大魁梧,濃濃的綠葉撐起一片藍天,守護着飽經風霜的院子。陽光透過葉子,細碎地點綴在屋檐下,燕語呢喃,花香縈繞。當年的我,總是習慣跟小夥伴翻過籬笆,去摘帶着雨水的梔子花,然後被花主罵的狗血噴頭;總喜歡偷偷溜進鄰居家逗弄那隻貪玩的小狗,直到狗狗精疲力盡才悻悻離開;總幻想着什麼時候乘着大人不在溜上屋頂,去看不遠處的巷口。下雨的時候,院子裏變成一個水塘子,我總是約着幾個要好的.夥伴,在雨裏踩着水,哼着不着調的小曲,直到全身溼透被罵回家才依依不捨得分開。而如今,家裏的老房子早已不復存在了,鱗次櫛比的樓房不斷延伸,再到下雨天已沒有了兒時泥土的芬芳與踩雨水的快樂,有的只是各種建築廢棄材料的化工味道和路上行人腳步的匆匆。

著名作家畢淑敏說過:“人可以沒有愛情,沒有自由,沒有健康,沒有金錢,但我們必須有心情”。這正是很好地比喻了現世的狀況,喧鬧的城市,似乎想擁有一顆平靜的心境變得極爲困難。面對每天發生的不可預料的事情,我們因爲放不下,所以總是惴惴不安。惜劉禹錫被貶陋室,卻道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豁達;再覽陶淵明,寄情菊花,厭棄塵俗,不慕榮利,安貧樂道,“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怎樣一種祥和的心境,才能道出“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佳句。

繁忙的時代,人們享受着繁華,失去了健康和寧靜。他們哈欠連天,沒有胃口,脾氣暴躁,沒精打采,被無奈地束縛在寫字樓裏,像失去野性的困獸,淡忘了天性。是時候去享受時光了,如書中所說“逃逸都市,享受慵懶,在普羅旺斯做個時間的盜賊。”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好好享受自己有限的時光,不要把它們浪費在無謂的忙碌中,不如修身養性,樂得自在。

生活像一條蜿蜒曲折的路在腳下延伸,簡單活着是體味生活的一門必須課。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擁有一顆寧靜廣博透明的心,來覆蓋生命的每一個清晨和夜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