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愛的教育》有感[必備]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愛的教育》有感[必備]

讀《愛的教育》有感1

初夏的陽光如同一個個跳躍的音符越過了陽臺,逗留在一對深情相擁的母子身上,在斑斕的花叢中少年正輕吻着他面帶微笑的媽媽——這就是《愛的教育》的封面。這一角天地中,靜靜的暖在蔓延着。我把這本書捧在手上,就着溫暖的陽光翻動起書頁來。

一個個人物鮮活了起來:純真善良的恩利科、正義勇敢的卡羅納、聰明大方的德羅西、欺軟怕硬的弗蘭蒂、勵志上進的波列科西……栩栩如生的陽光少年們在串聯的故事中凝結成了生動的畫卷。作者將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道來,民族之魂、師生之情、家庭之暖、同學之誼,在愛的主旋律中緩緩流淌。亞米契斯是一位精心的鎖匠,用愛的鑰匙輕啓讀者的心扉,或許也是因爲這個緣故,亞米契斯把這部作品取名爲《心》。

陽光從腳尖爬上眉睫,我慢慢合上書,卻依然沉浸在無痕的愛的教育中。書頁中墨香飄逸,故事中溫情雋永。愛的故事,宛如盛放的鮮花,嬌豔欲滴,芬芳馥郁。大作家雨果曾說過:“人生是花,而愛便是花的'蜜。”生活中有了愛的點綴,纔有了蜜一般的甜美。教育中有了愛的潤色,才吟唱出動人的歌謠。

的確如此,在我的班上也有一羣活潑可愛的少年。他們積極陽光,他們純真質樸。不知不覺間,六載光陰悄然逝去,一個月後他們即將從曼小畢業,背上行囊踏上另一段精彩的旅程。今年令少年們歡欣雀躍的“六一”,卻因情況特殊,表彰與活動都改在班上進行。爲了紀念這彌足珍貴的節日,在孩子們羣策羣力下,有聲有色的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時間在歡聲笑語中悄悄挪移着腳步,十點整訪談環節開始了。絮絮話語訴說着各自內心的期許,一首首抒情小詩盪漾在教室裏的每個角落,詩中飽含的是對同學的祝福與不捨,對老師的感恩與依戀。可能是情之所至,一個靦腆的女孩站了起來,62道目光齊齊投向了她。“我要…感謝……”斷斷續續的話尚未表達出,女孩就紅了眼眶,哽咽着再說不出話來。空氣好像凝固了,我悄悄的掃視了這羣可愛的人兒,從他們微微張着的嘴、悄悄溼潤了的眼、若有所思的神情中,我讀出了情在流淌,我想,此時這一羣少年們的心一定也在被愛澆灌着。我走過去撫着女孩的背問她:“你想抱抱你的朋友嗎?”她重重地點點頭,用那雙瀲灩着水光的眼睛裏搜索着另一雙與之對視的亮晶晶的眼。“去吧!”就在這一對女孩相擁的那一瞬間,我彷佛聽見了鮮花綻放的聲音。

記得在冰心在詩中有言“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愛的教育》中,“愛是什麼”並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是芬芳的,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一股偉大的力量。愛在左,情在右,我們走在教育的路上,爲着一路拔節的莘莘學子,撥枝斬棘,便也覺得幸福!

讀《愛的教育》有感2

我讀了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作者爲我們刻畫了一個個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其中《倫巴第的哨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十二歲的意大利愛國少年,爲了幫助自己國家的軍隊,冒着生命危險爬到高高的大樹上替軍隊偵察敵情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蓋上書,英雄少年倫巴第的形象在我的腦海裏漸漸高大起來。雖然不在同一個國家,雖然從未見過面,但他這種愛國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他年齡還小沒人要求他去這樣做,更沒有人逼他去冒險爬樹偵察敵情,而且他在偵察的過程中,有個士官知道他被敵人發現了,叫他馬上下來躲避 ,但他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偵察,直到完成了任務。

他想的`是國家的安危,他想是別人的安全。他和我是同齡,小小的年紀就這樣勇敢,就有這樣無私的胸懷,不比不知道,一比卻讓我感到慚愧萬分。因爲我在校雖然是班幹部,年年被評爲三好學生,幾次被評爲東方之星好兒童,老師信任我,同學們喜歡我,我卻私心很重。有一次,同桌作業做不起,請我教教他,老師在面前時,我很認真地教他,爲他講解做題的方法,當老師有事走開後,我就不理他,還說什麼你自己做吧,誰叫你這麼差!我自己還要做作業呢,我還要急着回家看電視呢……他被我一頓數落,流着淚不敢響了,我呢還幸災落禍地朝他做了個鬼臉,心想:活該,誰叫你上課不認真呢!接着就做自己的事了。

還有一次放學剛想過馬路時,看見一個小妹妹也在過馬路,由於跑得太快了摔倒在馬路中間,我離她雖然只隔幾步遠,但看到川流不息的車輛,我猶豫着不敢去扶她。雖然我也心急如焚地擔心那個小妹妹,但我更怕自己受傷,只是呆呆地站着……好在有個叔叔及時地跑過去,小女孩有驚無險。

今天,我有幸認識了這個英勇的倫巴第,我覺得自己一下子長大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謝謝你,倫吧第!

讀《愛的教育》有感3

四月,淅淅瀝瀝的雨連綿不斷的下着,上完網課的我從書櫃裏輕輕的拿出巜愛的教育》,一頁一頁的讀起來,這本書敘述了安利柯十個月的課內外生活,將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愛囯之情融入其中,教會孩子如何去愛,告訴父母、老師如何培養孩子的愛,讀了深受感動,不知不覺中就流下了眼淚。

書裏安利柯父親聽聞安利柯不願用功讀書,以書信的方式反覆叮嚀,用心良苦,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尤其讓我感動,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本書讓我對父母的愛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我深深的感受到無論在哪裏,只有親人的愛是最無私、最寶貴的。書中的父親如此,我的媽媽亦是如此,媽媽用她自己的方式愛着我,鼓勵着我。

記得有一次週末,我和弟弟約好象棋比賽,七局四勝,弟弟步步緊追,把我打得落花流水,我連輸四局,我的心像掉進了冰窖。媽媽看穿了我的心思,坐在我身邊,撫摸着我的頭輕聲的說:“你並沒有輸,你只是這次沒有贏;棋盤上,下得是棋,考得是你的智慧,下棋,從一開局,你都是在和對手鬥智鬥勇,每一步,都是較量,你一定要認真思考,小心陷阱,以後多多練習,虛心學習,但學習最怕的是自暴自棄,心灰意冷,不思考不總結不進取。”聽了媽媽的話,我頓時恍然大悟,對,我不能因爲這麼點失敗就打倒了,我要努力學習。

自從這件事以後,每每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媽媽的這番話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如春風化雨般的激勵着我,鼓勵着我,不斷前行。母愛是溫暖的陽光,奉獻着她的光芒;母愛是遼闊的海洋,坦露着寬廣的胸懷;母愛是美麗的花園,我是花園裏快樂的小蝴蝶,媽媽,謝謝您!

透過《愛的教育》,我懂得了愛,也明白了愛在每一個人的身邊,因爲愛,這個世界纔會變得越來越動人,越來越精彩。

讀《愛的教育》有感4

這兩天我看了一本《愛的教育》,它是一本關於愛的書,也是一本日記,裏面講述了作者身邊每天發生的故事,它讓我深受啓發,讓我知道了什麼是愛,知道了愛也分好多種。

從《輪船失事》這篇故事中我知道了友愛,裏面講述了在一艘巨大蒸汽船上,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子馬里奧,一個女孩子朱列塔,他們一邊吃東西,一邊聊着往事,他們正準備要去睡覺時,一個巨浪把馬里奧打在椅子上,頭上出血了,朱列塔給他包紮着傷口;不一會兒船要沉了,可是在救生艇上只剩下一個位子了,馬里奧卻把這個位子讓給了朱列塔,就這樣朱列塔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

《內利的保護人》中我知道了加羅內是一個很有愛心的男孩,他不惜一切的來保護着瘦小、多病的內利,內利也非常喜歡加羅內,他們成了最好的朋友,加羅內受表揚的時候內利爲他高興,他們每天分別的時候都互相說再見;從這裏可以看出他們的友情是多麼深厚。

《倫巴第的小哨兵》中我看到了舍已爲人的小哨兵,他爲了觀察敵情自己卻被敵人射中了左肺,最後他犧牲了,他的舉動令我十分感動。

《清掃煙管的'孩子》裏講了一個可憐的孩子把辛辛苦苦掙的錢搞丟了,正在路邊器泣着,路過的女同學們有的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錢,有的給了他一些鮮花,孩子終於露出了笑容,我爲這些助人爲樂的同學們感到驕傲。

《愛的教育》這本書裏還有很多很多關於愛的故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希望大家能做一個愛心的人,把愛心傳遞下去。

讀《愛的教育》有感5

在看《愛的教育》時,每被書中那些平凡事蹟而感動,《爭吵》、《班長》、《感恩》、《窮人》、《我的女教師》、《虛榮》等等和孩子有關,歌頌了兒童的純真,同時書中也講了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我愛教育》,這本書,是我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沒有流淚,可是我已經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與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那種深厚、濃厚的情感力量,真是偉大。〈愛的教育〉在告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使愛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一樣,可是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以往歷的那些類似的`情感。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我明白,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6

暑假裏我最喜歡看的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因爲特別感人,讓我印象深刻。這本書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我最喜歡看其中《尋母親》、《聾啞女孩》這兩篇故事了。

《尋母親》的故事說的是一位母親離開她的兒子和丈夫到了另一個地方去,他的兒子非常想念母親,,於是他就坐上了尋找母親的輪船,到了另一個地方。他找遍了很多的地方,雖然他又累又渴,衣服、鞋子全都破了,依然還在堅持和努力。終於,他來到了母親住的那座城市,他問了很多人,可是卻聽到人們告訴他,母親生病住院了。他來到醫院了,本來不願做手術的媽媽,看到自己很久沒見到兒子,心裏默默的說:“爲了兒子,我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於是母親接受的手術,最終手術成功了,母親和兒子都很開心,因爲這樣他們局可以每天快樂的在一起生活。

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感動嗎?我看了這個小故事後非常感動,因爲文中的'兒子不畏艱難,克服了很多困難,爲了能找到自己的母親,母親爲了能與兒子一起快樂的生活而堅強的與病魔做鬥爭。所以有了這偉大的愛,時間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7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著名作家愛德蒙多·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寫的小說,它講述了小學四年級男孩安利柯在學校內外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我從書中一個個平凡的故事裏感受到了深深的愛:愛是同情弱者,幫助他們;愛是尊重他人,不去傷害別人的自尊;愛是分擔家人的勞累,幫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學校裏,我每次遇到困難,同學和老師都會熱情地幫助我,讓我克服了困難,不斷的進步;在家裏,家人有什麼吃的玩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他們幫我填平了前進道路上的坑坑窪窪;;在社會上,公交車上有很多人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還有很多人去無償獻血,還有不少人爭先恐後地去當志願者。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愛,那麼就會只有戰爭,沒有和平;只有冷漠,沒有相助;只有寒冷,沒有溫暖……讓我們一起努力,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8

在爭創“四有”好教師活動的日子裏,我有幸拜讀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愛的教育》真不愧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學習。寫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戒啓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它所寫的是我們在教學中的一些平凡事例, 正是這些真實可信的實例,把我帶入了一個愛的世界,讓我感受到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愛國之情……讓我在愛中感受到了莫大的教育。我作爲一名普通的教師,覺得要向那些默默奉獻的優秀教師們學習。

什麼是愛,如何去愛?很多人只會說不會做。而在“愛的教育”這本書裏,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裏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書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讓我們感受到愛無處不在,而且沒有限制,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是對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獻血,捐獻骨髓,幫助希望工程……愛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夏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 基礎; 教育需要愛,愛要體現在教育中,有愛的教育,才能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什麼教育才可以稱得上是“愛的教育”?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書中則認爲:教育首先是一種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服務性質的職業。一種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爲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也惟有如此,作爲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纔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中走出來,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也只有這樣才能爲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爲他們鋪設好

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其次,當代的教師還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名好教師,一名愛學生的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爲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再次,作爲當代的教師還應該“善思”。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不管怎麼樣,有一句話說得好,選擇一行,愛一行。當我面對學生時,我覺得我應該做最好的老師,至少對得起這些孩子!

讀了這本書,更堅定了我決心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獻,決心要把青春年華獻給了教育事業,獻給了學生,這也是我一生無悔的追求。我追求的是“我只是憑良心去做了點極其平常的事,我要用我真情的付出、辛勤的勞動,去努力實現人生的價值。”

讀《愛的教育》有感9

說起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那就是—《愛的教育》. 泰戈爾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爲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這本書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感到肅然起敬。再想想現在的孩子,他們和馬可爾差不多的年齡,可是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會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的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現在如果我們加以體會,就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去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你就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你、愛你、幫助你、讓你感到這是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

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今天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部兒童小說,它是一部對少兒進行美德教育的書。該書主要是寫一位12歲的小男孩安利柯在學校裏一年的成長故事。

《愛的教育》記述了一年裏安利柯在學校和家裏的所見、所聞、所想,通過一個個小故事、通過一件件事情、通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對話、通過老師對同學們的.教育、通過安利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安利柯父母寫給孩子的信、安利柯自己寫的日記、安利柯和同學們的相處及和同學們建立的深厚友誼,細緻地刻畫和描寫了人們的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的愛。

《愛的教育》裏的一則則故事,讓人爲之感動,一次次淚水打溼眼眶。一位同學洛佩諦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一名低年級的同學甩脫了媽媽的手,跌倒在路中央,眼看一輛汽車就要軋到他了,洛佩諦奮不顧身地衝上去把他救了出來,自己卻不幸碾傷了腳,以至於使腳粉碎性骨折,落了個終身殘疾。還有一位同學在一艘快要下沉的船上,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讓一位小姑娘上了救生船,自己卻被海水淹沒了。一位叫卡隆的男孩,總是幫助別人。還有一位克洛西家境貧寒,卻熱愛學習,有着堅忍不拔的毅力,一直保持學習成績優異……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個富有愛心的人,同學、老師、家長、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充滿了愛心。

《愛的教育》是一本培養人的愛心、培養人的毅力和意志力的書,看了這本書你會了解什麼是愛,如何去愛。《愛的教育》是一本培養男子漢的書,看了這本書你會知道什麼是責任,怎麼去擔當責任,你會逐步成長。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最近,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愛的教育》。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掃煙囪的男孩》。

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的父母離婚了,他成了孤兒,後來有一個師傅,可這個師傅每天都要小男孩“搞”到50個銅錢,不然他就會捱打。這次,小男孩好不容易“搞”到了30個銅錢,誰知,口袋破了,錢都掉沒了,最後,一所女學校裏的學生都拿出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零花錢,幫助小男孩渡過難關的動人故事。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感到十分之羞愧,因爲我之前拒絕幫助一個婦女救她自己的孩子。

那是個風和日麗的.週末,我和媽媽去買菜,在回家的路上,一位婦女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家裏沒有錢,沒辦法醫治孩子,便向我們要些錢。媽媽知道後,馬上給了她兩百塊錢,並讓我也把錢給她,可我卻覺得她不值得我去幫助她,便搖手讓她走,她向媽媽道謝後,消失在拐彎處了。

我讀了這篇文章後,感到十分羞愧,我想:如果我當時幫她,說不定她兒子的病已經好了。以後,只要有人需要幫助,我一定盡力幫助她。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在某大學,教授對學生做了個小測試,卷子上的最後一道題非常特殊:如果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你最需要什麼?全班同學都寫了“地位、金錢、榮譽”這三個詞。最後教授公佈了答案,只有一個字:愛!雖然是簡單的一個字,但它可以撫平你心中那道痛苦的疤,使你的心再次充滿活力。而地位、金錢和榮譽呢?它們只是你暫時的“止痛藥”,那道疤卻永遠留在了你的心裏。

“人世間沒有愛,太陽也會死!”愛,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愛,也許只是一個細節,也許只是個眼神,但它卻值得我們去加倍珍惜。

一天早晨,媽媽告訴我,我們一個遠房親戚的兒子要來我們家做客。臨近中午時分,門鈴響了,我跑去開門,門口站着一個小男孩,黑黝黝的皮膚,一雙大大的眼睛。他輕輕地把鞋子脫去,向屋裏打量了一番,便不再做聲了。吃晚飯時,桌上放着許多好菜,小男孩(偉偉)去看着這些菜發呆。“吃吧不然菜就涼了!”媽媽熱情地夾給偉偉一隻螃蟹。偉偉看着這隻螃蟹,把他一直放在身後的`那隻手拿了上來想去抓,可眼神裏卻充滿了猶豫。他整了整衣領,從口袋裏拿出一個皺巴巴的袋子和幾張紙巾,然後將螃蟹小心翼翼地包進紙巾裝進了袋子裏。“你怎麼不吃蟹呀?”媽媽一邊給他夾菜一邊問。“我……我……”他的嘴脣微微抖動了一下子,“我家從來沒有買過螃蟹,我爸爸工作很辛苦。我想拿回去給他吃吃。我爸爸也這樣,已有好吃的,他就會給奶奶吃……”他低着頭,兩隻黑乎乎的小手不停地擺弄着衣角。媽媽麻利地把剩下的那隻大螃蟹夾到他的碗裏,說:“那你一定也沒怎麼吃過吧,來,這個給你吃!”他微微擡頭。眼裏流露出喜悅的神情。然而,片刻之後他又把螃蟹裝進袋子裏,還迅速打了個結呢,好像生怕誰再偷了似的。“怎麼又不吃啊?”媽媽一臉疑惑。“我……我想媽媽也沒有吃過,這一個留給她吃吧!”他眉頭緊鎖,眼睛一眨也不眨的。“多麼懂事的孩子啊!”媽媽讚揚道,邊說着還邊夾了好多菜給他。愛,如果像空氣一樣,充滿了人的內心,融入了人的生命,那樣,我們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嫉妒,有欺騙,有邪惡了。

各種各樣的酒能調製成雞尾酒,各種各樣的愛能調製成幸福。有了愛,就有了世界!你付出了愛,別人就會雙倍回報於你!

愛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我們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啓示。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近來,我讀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受益匪淺。全書由數個小故事組成,故事又以小學生校園、家庭、社會中的學習、生活爲寫作素材。一個故事,一首愛的讚歌;一個故事,一席色、香、形、味俱全的盛宴。讀罷,有種蕩氣迴腸的感動——愛的教育仍然是教育中永恆的主題,彌久越新。

教育強則國強,教育興則國興。親其師,信其道。今之教育,祖國明天的擎天柱。愛國主義教育,當之無愧是教育的首要任務。一個人,真有本事,也離不開祖國從小對其成長的教育、培養、呵護。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我們每個居民,都是14億中的一分子,只有發揮好每一分子的力量,才能凝聚成一股洪荒之力,才能把所有困難一一化解,展示一個大國強國的丰采。

本是一個難得的寒假,一個愉快的春節,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有的計劃。疫情面前,一切行動聽指揮。每天宅在家裏,收看疫情新聞、瀏覽疫情實況,盼望疫情早點結束。

好幾個夜晚,夜深人靜,眼前又如期浮現出一幕幕國家領導全面部署疫情工作、深入疫區指揮疫情工作的情景;國寶級醫療大師、一批批白衣天使、一隊隊軍人夜以繼日奮戰在疫情第一線,好幾次淚目,剜心的疼——您們辛苦了,向您們致敬!好幾次流下幸福的淚水,有您們的保護,我們多麼的欣慰!當全國人民凝心盡力共同戰“疫“的時候,我彷彿聽到了勝利號角在前方吹響!

好幾次了,我把《愛的教育》與戰“疫“聯繫起來的'時候,心中涌起很多前所未有的衝動——真想成爲一名白衣天使,爲人民解除病疼的折磨,爲消滅疫情作出一絲奉獻,甚至暢想着在病毒出現之前就能研究出它的變異走向,進而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至少能在新病毒出現危害人體健康之時,即能研發出病毒的剋星藥。

記起兒時的我,看到鄰居家大工作人吃蘋果,那才叫個有勁。個兒又紅又大,味道又香又甜,吃得津津有味。我也是那次鄰居給的一個蘋果,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好吃的東西。父母淚流滿面告訴我,只要好好讀書學習,長大了纔有蘋果吃。於是,好好讀書學習,靠自己的本事吃上蘋果成了我兒時的夢想。我甚至畫一個大紅蘋果,貼在牀頭最顯眼處當座右銘,時刻勉勵自己。要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要給父母吃上最好的蘋果。後來,我參加了工作,買上蘋果,可心裏卻總高興不起來——父母已逝,陰陽兩隔。錐心陣陣中,總是不厭其煩告誠我女兒:孩子,母親的肚子是世界上你住過最好的房子,別辜負了父母對你的希望!你早一天成才,早一天回報父母,那纔是最幸福的事情!你早一天成才,早一天回報親愛的祖國,那纔是至高無尚的光榮!

同學們,作爲小學老師,經過這次驚心動魄的疫情,希望你們能在祖國溫暖的懷抱裏,在老師的精心教育下,在父母和親人朋友的無微不至地呵護下,想方設法沒做個愛國、愛家、愛社會的好孩子。今天,祖國是你們健康成長的驕傲!明天,你們是祖國繁榮富強的驕傲!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寒假中,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對我的啓發、教育非常深!

安利柯是小說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中,學習上勤奮努力,生活中誠摯友善,觀察生活細緻敏銳。他秉性純樸仁厚,天真善良,極富同情心和進取心。看見別人的優點,他隨即刻意仿效。他是一位很有作爲的少年。這本小說是以安利柯的口吻來寫的。全書是從安利柯四年級開學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七月份,這些日子在安利柯身邊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讓讀者流下動情的淚水。

“愛”,一個簡簡單單的字,但在這個字裏卻蘊含了很多的愛。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愛分好多種:無私的愛,偉大的`愛,純真的愛,真摯的愛,沒有理由的愛。父親的愛是無私的,母親的愛是偉大的,朋友的愛是純真的,老師的愛是沒有理由的。愛也蘊含着各種高尚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

愛,是一種力量的源泉,它可以使人在最低落的時候起死回生,使人一生都生活在幸福的海洋裏;它可以讓人知錯悔改;可以是人徹底的改變自己,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本書還讓我學會了要經常反省,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做的不如別人,要學習別人的優點,彌補缺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得更好。還有,教育不只是老師的職責,更是父母的義務,只有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老師再助父母一臂之力,我們就會變得更好,更聰明。

書籍——是幫助我們提高智慧的“魔法師”,更是讓我們收穫諸多智慧的“金庫”。所以,我們要多讀課外書,這樣,我們就會提高我們的水平!努力嘍!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在這紛亂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問題,我隨着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一起探究一起體驗國家之愛,社會之愛,父母,師長,朋友之間的小我之愛。《愛的教育》描寫的是平凡而善良的小人物以及他們的生活。

泰戈爾說過:“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然不動;愛是充實的生命,如盛滿酒的酒杯。”

《愛的教育》記述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人物: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猴子、殘廢的學童、小抄寫員、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他們以情感的力量、道義的力量、善的力量、美的力量打動了我們,感染了我們,震撼了我們。

也許我們並不懂該如何去愛,什麼是愛,但是愛一直在我們身邊存在。它充斥在我們呼吸的每一寸空氣。也正是因爲它的普通,所以它常常被我們忽視。可是在我們的生命裏卻少不了它,這些愛都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比如父母對我們的愛。安利柯的父親總是在安利柯做錯一些事後,在安利柯的日記本上留下自己的想法。他們擁有一本共享的日記。可惜現在我們的日記本上都掛着小鎖或是密碼本。愛不僅僅是父母,朋友,師長之間的'小我之愛,更多地還是國家、社會、民族的愛。比如每月例話中的《少年愛國者》中的意大利男孩保護自己國家的尊嚴,決不接受辱罵自己祖國的人的施捨。

愛應該是所有教育的源泉,只有在愛上所建立的教育才可以被稱爲成功的教育。雖然我們嘴上總是掛着“愛”這個字,可有誰能夠真正將愛發揮得淋漓盡致呢?若愛,請深愛。愛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還應該去愛別人,我們不能自私自利到只愛自己。別人給了我們這麼多,我們怎能不感謝呢?只有愛,能夠洗滌我們複雜的心,只要有了愛,我們就會發現天那麼藍,陽光那麼暖,身邊擁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去愛的事物。

其實,對於愛,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愛是沒有限制的,它可以小到朋友、老師、家人之間的愛,卻也可以大到爲國家做貢獻,爲生病的人捐骨髓……愛是什麼?它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但是我們知道,愛很偉大,它能創造奇蹟。

愛就像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沿途風景很美很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