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實用)《紅樓夢》讀後感15篇

本文已影響 2.67W人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紅樓夢》讀後感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充滿了荒謬的話語和苦澀的淚水。《竇娥冤》的作者瘋了,誰知道眼淚呢?

一個接一個的銘文

我仍然記得這句話:“你體內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一個爆炸的星球。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與形成你右手的原子來自不同的星球。這真的是我所知道的物理學中最有詩意的東西。你們都是明星。”我覺得這句話有點像魚寶和戴宇的前世。不知不覺中,陌生的事物逐漸變得熟悉,於是締結了一個契約。

我還記得,當我看到意大利旅遊局的`一句口號——“走路就是發現自己”時,那真是太棒了。事實上,生活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每個人都在努力向前奔跑,但最終,我們失去了信念。我認爲,這也是魚寶和戴宇生活的寫照。他們努力擺脫枷鎖,但在封建社會中卻無能爲力。

我仍然記得電影裏有一句話,"黃泉在800英里之外,滿洲里到處都是滿珠花。"花盛開了一千年,葉子落下了一千年,花和葉子,生與死永遠不會被看見。“我想花兒代表黛玉,樹葉代表寶玉。儘管它們曾經美麗輝煌,但它們仍然被陰陽分開。它們不像路邊的野花那樣簡單樸素,但它們很自在。

很久以前,拿着上面有拼音的彩色圖畫或圖案,紅樓夢只被精美的建築和偶爾有趣的東西所吸引。初中時,我愛上了賈家的榮華富貴,愛上了鳳姐的率直,愛上了賈母的賢惠,愛上了寶玉的忠誠,偶爾也愛上了虛弱的黛玉。我愛她的感情並依賴他人,但我欽佩她在封建禮儀社會中的勇氣。當我再次讀它的時候,它有點暗淡。這座大廈的富麗堂皇反映了人性的冷酷。賈環和其他一系列人的嫉妒讓我更加心寒。這座大廈的溫暖似乎僅限於這些孩子。當封建枷鎖到來時,他們的反抗是如此無助,結局是“悲慘而空虛”。我曾經想,如果黛玉和寶玉不是出生在這樣一個富裕的家庭,他們只是普通的家庭。恐怕最終的結果是“寶玉耕田,黛玉織布,她有孩子,有孩子,炊煙裊裊”可惜一切都是如果,銜玉出世,註定不再平凡。黛玉的身體,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裏,註定要毀掉她的美麗。

有時候,我尊重曹雪芹先生。賈府是繁榮和輝煌的,這是真的不容易形容它的細節。各地口中難以理解的關係,也一一梳理出來;每個人都很生動,似乎是一個真實的人。然而,也有更多怨恨的時候。戴宇爲魚寶流了很多眼淚,還了她前世的債務。爲什麼他們分開了,家庭也分崩離析了?當戴宇去世,魚寶出家時,眼淚已經充滿了書籍。她不忍心再看一遍,最後她明白了苦澀的淚水。

世界總是變化無常的。我希望我們身邊的你和我有信心,當太陽升起時,會毫不猶豫地奔向前方。

我還希望:

歲月是平靜的,世界是穩定的,你和我像以前一樣自在,我們不會辜負我們的青春。

《紅樓夢》讀後感2

我讀過的古典小說是很少的,四大名著尚有一本未看過,《論語》《莊子》更不過是在初中老師一再要求下讀過。對於《紅樓夢》,心裏談不上癡迷,甚至也未曾買過所謂紅學家寫的紅樓評析,所讀過的不過最近纔讀的張愛玲的《紅樓夢魘》。所以很多看法僅僅是自己感受到的,未曾受紅學家的影響。

這形形色色的胭脂羣粉,圍繞在這一方小小的大觀園裏,演繹着平凡而不平淡的故事。

古代的女子是什麼樣的形象呢?首先是宮怨詩,“入宮十六今六十”“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這些都是我讀過的句子;這些女子怨的是青春辜負,或是白白辜負沒有“遭到”君王的玩弄罷了。再看那三寸金蓮,裹得畸形的'小腳,便想到女子爲了美麗寧肯這樣殘損自己的肉體博得男子的愛憐。更有堂而皇之的正史上字字泣血的寫道,古時圍城,守城將帥便帶頭殺了自己的愛妾分給戰士吃,然後是全城的婦女,殺光了纔是老弱的男人。他們不知道她們的美,被殺的女人裏,有聰慧可人的,有溫柔體貼的,有才華橫溢的……這些他們都不知道,通通像殺豬一樣殺掉了。

從沒有人認認真真爲女子立傳,即使是初步反映了覺醒的《牡丹亭》,杜麗娘也不過是心神微微一蕩。起碼我所讀過的書裏,除卻《紅樓夢》,認真描摹女子一生的唯有林語堂的《京華煙雲》。所以《紅樓夢》彌顯珍貴。這裏沒有平庸,只有獨一無二,屬於每個女子的獨一無二,誰也不是誰的影子。林黛玉親手寫就詩詞,才氣無人可比;薛寶釵精明世故,早通人事;史湘雲巾幗豪氣,令人歎服……薄命卻非凡。

美麗若沒有人來欣賞也是徒勞。賈寶玉本是通靈寶石,後爲神瑛侍者,不管哪一種身份他都憐香惜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污濁不堪”這樣的話獨寶玉有之,只有他知道什麼是天地山川之精華。他寫《芙蓉女兒誄》,痛哭瀟湘館,都是爲女性唱悲歌唱頌歌。他說自己是人類的“渣滓濁沫”,是因爲他身邊生活着那麼多聰明美麗的女子,他爲她們又悲又憤,他痛恨自己是須眉男子。在我眼裏,人類的“渣滓濁沫”何嘗是寶玉,更應當是賈璉、薛蟠之流,他們恐怕更慶幸自己是須眉男子,可以玩弄女人而將其視作理所當然。寶玉固然手裏心上也不乾淨,但他至少對這些女孩子是“敬而暱之”的,他不肯違背姐妹們的意願,認真對待每個女孩子交給他的事情。這是我眼裏這個“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的男孩最美的地方。

紅顏薄命。古時崔鶯鶯,霍小玉,再到民國時孫曼娘,冷清秋,如今風行網絡的各大寫手更不惜用最狠的筆調寫女子悲慘的結局。即便如此,因爲她是女子,我依然爲她們驚心動魄的美而欣喜,而落淚。

紅顏悅己,記憶伴隨流轉一生,這是《紅樓夢》紅顏如花十幾載給我最深的感受。

《紅樓夢》讀後感3

這幾日讀完了曹雪芹寫的《紅樓夢》,讀完頗覺得惜春可憐又可悲。

她是賈敬的幺女,卻生母早亡,生父醉心於煉丹,對她不管不問。唯一是她可以依靠的哥哥賈珍,卻是個混不吝的。整日花天酒地,甚至做出一些禽獸不如的事情來。嫂子尤氏,因出身極低,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丈夫的一切行爲她都不會去勸、去管,對於惜春這個小妹妹,那就更缺乏愛心了。

她雖被賈母接到榮國公府撫養,可到底是東府的人,在榮國公府這就算是寄人籬下了。她不似林黛玉,即使是寄人籬下,可是卻有賈母的關注與疼愛。可她呢?親人猶在無人關心,好似親人不在一般。她終究不是林黛玉,可以借思念父母之名暗自感傷而流淚。她只是個沒有人關心的四姑娘罷了。她若是流淚,只會讓人覺得她不知好歹。

那個不着調的哥哥賈珍,腐敗行徑惹人口舌,讓她在人前人後擡不起頭來。雖然她懂得禮義廉恥,對哥哥的行爲傷心惱怒,可到底無可奈何,最後就是惜春的性格越來越孤僻,越來越壓抑。她由於不受父母疼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鬟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漠不關心。

雖然不受疼寵,卻也錦衣玉食,這樣的小姐,爲什麼會出家呢?

因爲自小未受父母疼寵,心思早熟,看透了家裏一衆人的腐敗壞了的心,對着骯髒的世俗,不抱有太大的期望。

因爲四大家族的沒落,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得她產生了厭世棄世的念頭。

因爲地藏庵姑子的話“我們修行的人,雖然說比夫人、小姐們苦多着呢。只是沒有險難了。雖然不能成佛做祖,修修來世或者轉個男身,自己也就好了。不像如今脫生了女人胎子,什麼委屈煩難都說不出來。姑娘你還不知道呢,要是人家姑娘們出了門子。這一輩子跟着人是更沒法兒的。如果是修行,也只要修得真。那妙師父自以爲才情比我們強,她就賺我們這些人俗,怎知道俗的才能得善緣呢。她如今到底是遭了大劫了。”說得惜春活了心,讓她“一天一天地不吃飯,只想鉸頭髮”。

更因爲賈府的'敗落,讓生活艱難,她爲了不淪落到流浪街頭,過着餐不飽腹的生活作出了選擇——出家。

她的判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狀。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勘破三春景不長,應該就是她出家的最終原因。

這樣一個花季少女啊!就這樣青燈古佛,了此餘生了啊!

真的爲她不值得!她脫生錯了時代,她那樣一個多才藝的女孩子,不是應該生在我們這個時代嗎?那個黑暗的年代,是個吃人的年代,真的爲她不值得!

我輾轉思來,又覺得在那樣一個時代裏,她做出的青燈古佛,了此餘生是正確的。在那個時代裏,多數人貪戀繁華,追逐名利,又有誰看盡繁花,終成一夢呢?青燈古佛,不也挺好的麼?

《紅樓夢》讀後感4

我以一種複雜的心情走進這座宅子,步履緩緩而矜持,當我辭別父親,辭別生活了十多年的揚州城時,我就知道我將忍受如何的寄人籬下的痛苦。淚水,一滴,一滴……猛然間父親擡起頭,那和往日一樣嚴厲而深邃的目光裏,忽然又多了絲東西——憐憫,悲傷而又無奈。於是艄公的號子聲響起,竹篙一點,船兒順流而下。

一個孤獨的女子邁着沉重的步伐走進可那本不屬於他的高深的院子,眉宇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一步一搖間潛藏着弱柳扶風的美麗。她的美,清冷而孤傲,與華麗的樓閣相比,顯得那麼的不和諧,而在這不和諧中又深藏一種無可奈何的宿命。也許,她的眼淚,註定要陪伴她在深宅裏度過餘生,於是轎簾輕挑,她在婆子媳婦的簇擁下走進老太太的屋子。

白天發生的事兒我已記不清了,大概是眼淚沖淡了它的色彩吧。只記得那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哭着向我迎來,喊着心肝肉兒時,我的頭一下子就昏了。記憶裏沒有的人,沒有的地點,沒有的時間,發生了生命裏無法註定的事。我哭了,是無法預料的無所適從,也是無可奈何。爲什麼,這究竟是爲什麼?

她的悲傷註定了她的迷惘,在突如其來的關愛裏,她的心卻一下子游離於千里之外。繁華、富庶、珠光寶氣、錦衣玉食,在她眼裏全是冰冷的浮華。那些憐憫、淚水的背後不過是一張張虛僞陰險的臉。這裏有正襟危坐,心中卻忐忑不安的人,這裏有禮儀孝廉卻敗絮其中的人,這裏有面如菩薩卻心似蛇蠍的人,這裏有望去熱情入火卻冷若冰霜的人……她孤獨、落寞、恐懼、無助。此時,命中註定的人走進她的視野,也走進了她的世界。

他是“混世魔王”,二舅母說的。與他們相貌極不相稱,他是美麗的,一種脫俗的美麗,美麗得不羈卻並不放蕩,眉宇之間的英氣沖淡了一個男子身上本不該有的濃烈的脂粉味。我的眼眸擡起,看到他的眼睛——一雙似曾相識的眼睛,那一刻,我知道,我的`生活將因他而發生轉機。

或許,她並不知道這只是造化的一種手段,殘酷得太過真實,以至於讓人不敢相信的真實。也許,她並不知道,自己僅僅是一株草來凡間還一塊石頭的滴水之恩;也許,她更不知道,這樣償還竟是自己一生的眼淚。

淚盡人亡。

賈府上下待我很好,但我知道這終究是一種以人爲貴的施捨。我整日整夜得想着,遇到心中邁不過的坎兒便掖着,遇着些事兒便統統發泄出來,完了便獨自垂淚——我是孤獨的。他偶爾也來看看,也不說話便陪着我哭,哭完了便走。唉,誰能懂我呢?

今兒個聽說二舅母的妹妹來了,帶着她的女兒,丫頭們都去湊熱鬧了,回來時雪雁直砸巴着嘴兒說那姑娘好看,我也好奇,究竟長什麼樣呢?

一顆敏感的心,忍受着高處不勝寒的寂寞,一把孤獨的琴,在幽幽深宅裏奏着永遠憂傷的曲子。面對着眼前若有若無的幸福,她遲疑着,猶豫着。

《紅樓夢》讀後感5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每每念及此句,脣間似乎生出萬朵生機,嚼出喜悅的味道,以至於讓我常常想那寶玉改珍珠爲襲人,莫非也是曹翁認爲她是個芳香而非圓滑女子的暗示呢?自始至終,人們頻頻把重點落在“襲”上,固執地把襲人安在奴性虛僞的一列,卻忘了原詩的明媚動人,忘了這個冷暖自知的女子的真容。我倒更願去相信,襲人是從桃花林中走出的溫婉女子,把自己活得那麼真實而又那麼從容。

一個人,總要帶着情感活着,纔不會把生活變成一池死水。世人縱愛寶釵,卻無法否認她的冰冷與無情,相比之下,襲人淺笑款款,富有溫度,更讓人渴望親近與觸碰。金釧含羞投井而死,襲人聞得消息“唬了一跳”想素日同氣之情,不覺流下淚來。而寶釵那段爲後人所詬病的安慰王夫人的冷言,除了令人心寒,更覺隔離,失去了人情的味道。誠然,寶釵的冷靜世故一以貫之,並無法妨礙她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但我認爲,人唯有真實地帶着情感,才得以有溫度地活着,才能夠人生而爲人的那麼一點不同。

二月十二,花朝節,襲人與黛玉同一天生辰。既人人皆知曹翁厚愛黛玉,又如何體會不到他對襲人的欣賞呢?否則爲何單單贈給她一“賢”字,讓她與黛玉享受同等殊榮呢?世人的無端猜忌,是比不上作者對於自己塑造人物的瞭解的。

不同於其他的奴僕,襲人有着很強的憂患意識,這一點是她被衆多人欣賞而得以安穩度日的重要原因之一。“情切切良宵花解語”,襲人以自己爲引,令寶玉定下了規矩,無一不是爲了寶玉的將來擔憂。人們常常指責她與王夫人的那段對話,難道聲淚俱下的她要被完完全全否定嗎?難道她對於寶玉的殷切而深重的擔憂真的不值嗎?作爲一個奴僕,甚至說作爲一個擔負起照顧賈府命——寶玉的責任的奴僕,難道她也須步晴雯草草了結一生的後塵嗎?答案是否定的。

人們向來厭惡襲人對寶玉妻室地位的追求,認爲她費盡心機,用盡手段,作爲一個奴僕,必須抹掉對於愛情的憧憬和嚮往?那麼懷着等級觀念的我們才更該摘下有色眼鏡,而非人云亦云。對於有明確理想目標的襲人而言,她不過是爲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並非是傷天害理的勾當。況且那些無端推斷出來的所謂的真相,是難以證實她的不擇手段的。

許多人稱讚“風流靈巧”的晴雯,率真個性,蔑視主子,不卑不亢。但是怕你我皆忘了,回到那個時代,“晴有林風”又如何?她終究不是千金小姐黛玉,沒有任性的資本。沒有襲人的角色意識、憂患意識、有長遠目標的追求,更不懂善解人意,化解矛盾,即使再與衆不同,也註定草草以悲劇收場。“晴卿不及襲卿遠矣”怕早已道破結局。

我們不得不承認,身爲釵副的襲人是個以寶玉爲中心的圓,做到了完美,然而正因如此,沒有缺口,她無法如寶釵一樣望見更遠的世界。但是,哪怕是這種拘束與囚禁,她也是欣然接受地,她安安順順地活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裏,不卑不亢無所怨尤,把一切都做到了細緻。

我想,襲人的確將自己活成了“武陵別景”的桃花,花開花落即爲始終,自知冷暖即是從容。

《紅樓夢》讀後感6

《紅樓夢》書最少買過十本,很多次翻看,不過沒有一次真正完整看完過,要麼看過前面三四十回或者抽着看過常被提及的回目。去年看過《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最近抽着看歐麗娟老師的《紅樓夢》課程視頻,蔣勳的《細說紅樓夢》也曾經嘗試聽過一部分,周汝昌先生的紅學著作大學也看過幾本,卻沒完整通讀過《紅樓夢》很奇怪。歐麗娟老師的課程視頻應該可以算今天最棒的偶遇了,文學研究真正紮紮實實下過功夫可以做到怎樣,有紮實的文論功底做文學研究可以做到怎樣,對前人各種流派、各種成果進行深入辨析可以做到怎樣,對《紅樓夢》文本爛熟於心可以做到怎樣。業餘興趣來說,其他方面很難做到,但是通讀下文本,對文本慢慢做到熟悉還是可以做到的,也是應該做到的。

還是缺耐心,多次看得想把書丟開。對論述型書大多可以做到一口氣讀完,小說缺耐心,或者說是缺訓練吧,僅止於中篇,看過的長篇也就一兩部。

看下來更加對看過的歐麗娟老師的視頻認同。《紅樓夢》對《西廂記》《牡丹亭》等的繼承僅止於文詞、情緒等,更多的是批判,甚至很不屑,因爲那些作者對貴族生活大多隻是猜想、臆測而已,並沒有真正的貴族生活體驗,對貴族生活也缺乏真正的瞭解,顯示出真空狀態;而《紅樓夢》則不同,展現的是真正的貴族生活,真正的貴族愛情,紮實。作者也是反對自由戀愛的,因爲幾個自由戀愛的結果都不好:賈寶玉和林黛玉,柳湘蓮和尤三姐……都沒有好下場,倒是上承天命,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以落實的,反而大多有較好的結局。

抽空耐着性子把餘下的回目看完,把歐麗娟老師的視頻也追完。

《紅樓夢》大量的讖語式表達是曹雪芹追求藝術形式結構的'美感精心設計,還是他確實具有強烈的天命神道觀的體現?從夢遊太虛幻境裏的判詞到抽中的籤裏的命運暗示的詩讖,大觀園裏一幕幕戲劇上演時參透命運或泄露天機的戲讖,指引或預示人物婚戀關係走向的物讖……帶來強烈的命中註定的感覺。孔子有五十知天命的說法,其實,回顧來時路,曾經經歷時的看似偶然在放大尺度的時間維度裏都展現了無法抗拒的必然趨向,這應該是精心設計和一定的天命神道觀的體現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正因爲如此更加體現出《紅樓夢》具有一定的自傳性質!

整本書從頭到尾都籠罩在一道一僧的的帶有警醒性的對話和解救世人的企圖中。就和唐僧師徒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參悟人情天機、終到西天取經成功、修成正果一樣,《紅樓夢》則可以算是以賈寶玉爲代表的紅塵衆人歷盡情劫、看破紅塵、脫離苦海、度脫得道的人生記錄;賈寶玉則和孫悟空一樣由靈石幻化而成……《紅樓夢》確實有些像《西遊記》的現實生活修煉得道的重構。

看過一本本紅學著作後,終於真的完整讀過了《紅樓夢》,有點像殘留腦海中的紅學觀點的一次求證之旅。是幸?還是不幸?

《紅樓夢》讀後感7

容華謝後,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題記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她是嫋娜的瀟湘妃子,曹雪芹將她比擬爲西施式的清瘦之美。她是黛玉,優雅若清水芙蓉,嫺靜似嬌花映水,聖潔如空谷幽蘭。她素淡雅靜,不以脂粉和珠翠加以裝飾。黛玉,削肩細腰,身材修長,卻偏偏患有“不足之症”,弱不禁風,病態柔弱。

黛玉的母親早逝,因家道衰落,自小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黛玉天性自雲守拙、多愁善感,保持着憂愁哀傷之態。她喜聚不喜散,不善交際也不會奉承,她就是這樣落拓孤傲的女子,卻被他人說成“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所以她不及寶釵那般深得人心,面對他人的非議,她只能啞然作罷,然後顧影自憐。黛玉是悲觀主義者,她傷情葬花、抑鬱驚夢、悲痛絕食、焚詩斷情、含淚歸天……一幕幕情節,浸染了她多少傷心淚,在那座金雕玉砌、富麗堂皇的大觀園裏,她終日鬱鬱寡歡。而她的淚,只落給寶玉一人,唯有寶玉懂她那繾綣的哀傷。黛玉是含着怨恨、無奈、悲痛、絕望的淚水亡逝的,她在世間徒留了太多遺憾和不甘,死後也沒能釋然。

黛玉的苦,是天性所使,讓萬千讀者感傷落淚。她用悽美的愛情,演繹了悲慘的命運。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她是嫵媚的蘅蕪君,曹雪芹將她比擬爲楊貴妃式的豐豔之美。她是寶釵,清逸婉麗,溫柔飄逸,文雅靜肅,被譽爲“羣芳之冠”。她肌骨豐澤瑩潤,舉止端莊嫺雅,且沒有黛玉那份嬌弱的病態,與楊貴妃的風韻不差毫分。

寶釵出生在豪奢富裕的薛府,這使她做人處事都具備大家閨秀的`風範。她隨分從時,品格端方。曹雪芹說她有着“豁達的胸襟,超出常人的涵養”,她的溫和與沉穩是賈府上下有目共睹的。寶釵不會爲了小事而斤斤計較,也不會同黛玉那般愛爭風吃醋,所以十分能籠絡人心,最能圓滑世故,賈母和王夫人對她更是疼愛有加。寶釵恪守封建婦德,傳統安分,對長輩言聽計從,並痛恨傷風敗俗之人。所以縱然自己深愛着寶玉,也要把情感壓抑在心底。陰差陽錯。黛玉、寶玉的相愛得不到長輩的成全,寶釵嫁給了寶玉。他們成親那晚,黛玉淚盡歸天了。自此,寶玉終日悶悶不樂,失魂落魄。寶釵最爲愁苦,本以爲能有一段美麗的愛情。不料,寶玉對自己冷若冰霜,對黛玉念念不忘。寶釵終究守不住寶玉,寶玉還是離去了,一走了之,杳無音信。

寶釵的苦,是社會所使,讓萬千讀者扼腕嘆息。她用華麗的婚姻,譜寫了不幸的一生。

大觀園裏的愛情註定是個悲劇。她們都被情所傷,爲愛受苦。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她們都是令人憐惜和疼愛的女子,在紅樓中夢一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尾記

《紅樓夢》讀後感8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感受:

甄士隱前日對雨村有“誑駕”之罪,待客既散,知他自便,也不去再邀。及至中秋節,士隱家宴畢,另具一席於書房,步行到雨村住處相邀。前日不邀,是不生分,中秋再邀,一可謝前罪,二爲旅居僧房的雨村解愁,雨村聽了,也不推辭。由此可見兩家關係融洽,士隱也很會做人。待人接物,顯微見着。

喝酒間,雨村提出了盤纏之事,士隱:“何不早言……”,雨村吟誦詩詞,博得士隱賞識,趁士隱歡心之時提錢的事,容易成功。送禮的人,也等到別人有求之意才送,便送到點子上了。果然,雨村得了錢,不管黃道黑道之日,天沒亮就出發了。

【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感受

嬌杏在這一回有了“人上人”的好結局。她是書中第一位女性的結局,體現了作者對女性良好的祝願。丫鬟命運兩濟,後面的女主人兒卻是一個兩個空餘恨。雨村娶了嬌杏,還送了不少禮物給甄家,此時的賈雨村,尚知報恩。

雨村初入官場,恃才侮上,被上司尋個空隙,參他一本,這是官場常見的現象。雨村因此被革,爲他日後重入官場時“隨鄉入俗”,亂判葫蘆案鋪墊了心理上的因素。

大凡讀書人,骨子裏都有一個自視甚高的`通病,有人受挫後憤然離職,採勸不合作”的態度,有人在挫折中改變初衷,淪爲虛情假意,爾虞我詐。每一種遊戲,都有它的遊戲規則,明白自己改變不了遊戲規則,便只好改變自己了。“雨村被參後,心中雖十分慚恨,卻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這種心態是常人難以做得到的,可見是大奸!

【第三回 】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黛玉與父親灑淚拜別時,其父如海所言感人。

雨村入榮國府,投的是宗侄名帖,做法不錯!得到賈政優待,入情入理,並得到賈政力舉終於謀了職位,出而復入,書裏寫得輕巧,其實中間頗費了一番心機的。

“黛玉常聽母親說過,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雖然母女間無話不說,但是黛玉母親又如何體會到自家與別家不同呢?這倒奇了。可見,黛玉的性格其實受其母影響。記得現代育兒學裏說到,一個人的性格,在五、六歲以前就基本定型的。

黛玉來到賈府時不過六、七歲光景,便能做到“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多說一句,多行一步”,哪裏還象個“無親母教養、兄弟姐妹扶持的孩子”,黛玉真是絕頂聰明。

對賈府姑娘的描寫:迎春“觀之可親”——性情溫順,探春“見之忘俗”——氣宇不凡。

黛玉“年貌雖小,舉止言談不俗,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什麼叫“自然的風流態度”?黛玉稱自己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從不間斷,這也奇了。

《紅樓夢》讀後感9

《紅樓夢》,一篇流傳於世的動人奇緣,一場璞玉與仙草的奇妙邂逅,一支玉與鎖的愛世奇歌。

低吟着《枉凝眉》,我彷彿又回到了紅樓之中。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看見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子獨自挽着鋤頭,漫步在花瓣飄零的桃花園中,走至一棵桃樹下,風吹,花落,她看着那滿院的殘花落瓣,輕輕地捧起,放在絲質的手絹中,小心翼翼地包裹好,流着淚將它埋進無盡的“深淵”中,向那冰冷的泥土訴說着哀傷。黛玉葬的是什麼花?她坐在涼亭內,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心中升的憂傷如那飄零的桃花,永遠揮不去,抹不盡。無言的相思淚滑過面龐,望着那縹緲的天空,無邊無盡,無聲無息的風吹着多多白雲,劃過那有情亦無情的天空。那雙宿雙飛的比翼鳥自由自在地飛翔。而自己卻像一隻金絲雀一樣被鎖在這冰冷的金籠中。寄人籬下,無法言出心中的憂,嘆出心中的悲,道出心中的`傷,她的一生是何等的淒涼,“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水中月,鏡中花”

花凋殘了,月還是依舊陰晴圓缺,切不會因爲花的凋殘而綻放不出那皎潔的光。

“美玉無暇”——賈寶玉。他,本是女媧補天時剩下的一顆頑石,被棄在了大荒山無稽崖青梗峯下,卻偏偏又通了靈性,成了人,有了感覺,有了情義,有了靈魂,享受到了人間諸諸美好,也吃盡了人世間的種種苦難。他是封建家長眼中的叛逆者,史湘雲眼中的“愛哥哥”,絳珠仙草眼中的神瑛侍者,黛玉唯一永遠的知己,他對黛玉“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寶玉放蕩不羈,鄙視世俗,不束縛於封建禮教,不拜倒於功名利祿。他隨心所欲,嚮往自由,想做一個無拘無束的小鳥,在藍天中自由翱翔。

化看世間事,愁斷腸,離人淚,哀多傷;笑看世間事,君王殤,紅顏淚,灑天下,世人常嘆:“笑看世間癡人萬千,怎叫得一個“癡”字?

漫溯古今,曹雪芹寫《紅樓夢》,無不在於批判。批判抑制人思想的封建王朝,批判腐敗黑暗的封建社會,批判束縛人自由的無情統治者。他,嚮往自由,嚮往美麗,嚮往一切美好的事物,只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從紅樓中走出來,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脫出來,不禁感嘆自己生活的時代是多麼的自由,多麼的美好!今天的努力就能決定明天的結果,而不是天生註定身份的尊貴與低賤,也不是生死就在於別人的一句話。想着想着,我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嚮往自由,發奮努力,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活法。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紅樓夢》讀後感10

縱觀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不難採集許多璀璨的明珠,其中一部《紅樓夢》人人推崇,堪稱絕唱。然而《紅樓夢》的興衰之史,實爲一種說教,其耀眼之處是勸人們保持心理的平衡。作者之所以著書爲紅樓夢,是希望世人能夠從人生大夢中清醒,不要被功名、金錢等所誘惑,去理解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的真締所在。紅樓爲夢,人生何時何地不如夢境一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回想一下過去,曾幾時,不是被夢境所縈繞?只是有些人能從夢中清醒,而有些人還繼續在夢中沉迷。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爲了什麼。是爲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

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

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爲首的封建集團無情地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紅樓夢》讀後感11

風颯颯,嫣紅的薔薇跌花落瓣。輾轉間又憶及你嬌花照水的容顏,你的“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愛屋及烏,我想我最愛的,還是《紅樓夢》。

唱一聲如花美眷音多慘,接一句似水流年意更柔,是一曲屬於你唱不完的愛戀。

關於你,我想我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情愫。少時,便接觸了《紅樓夢》,亦不幸又有幸。那時的童心未泯,倏然消匿得無影無蹤。那時你的音容也每每繚繞於心間抑或夢鏡。

初讀紅樓,混沌未開,只覺顰兒悲慼難懂。再品《紅樓夢》,已是初露鋒芒了,也懵懵懂懂了解她在寄人籬下情薄如紙的情況下的真實。猶記顰兒最讓我銘記的一句:一朝紅顏春盡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細細品味,原以爲是顰兒憐惜這些落花,倒也罷了,但此後便愈熟稔她的性情。一回回的看罷,多少次輕叩你悽苦的心扉,多少次探問你憤懣的內心,多少次閃現你秀麗的面容,多少個生命的年輪也無法改變你身處封建王朝的境地,多少次無聲地啜泣對於你無法和心愛着的.寶玉不能完成所謂的“金玉良緣”也是於事無補。賈母曾說道:“惟有我這兩個玉兒最可惡!”雖說是這樣,但她可以容忍寶玉的叛逆癡狂,卻無法諒解你——黛玉的多愁善感。那時我便早已深深銘記這個縝密的顰兒: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絕美的你。

仍記得那夜輾轉反側,窗外被樹葉篩灑下來的月色流瀉進屋內,溼潤了一地銀晃晃的憂傷,陡增悽愴之意。白日讀畢紅樓,悲慼萬分乃至蜷袖兀自啜泣。耳邊縈繞黛玉香消玉殞,遺恨而去時的一句:“寶玉,寶玉,你好……”夫嘆可憐“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可恨“韶華不爲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那日的淚水破堤綿延,延續到今夕都不曾忘懷當時的緬懷。憎恨寶玉的薄情寡義,悲嘆人世的悲歡離合,可泣黛玉的欲罷不能。

世人哂笑你的錙銖必較,揶揄你的吃醋拈酸,不屑你的多愁善感,厭惡你的悲春傷秋。而有些人把自己當成一個正兒八經的黛迷喜歡着你,卻同浴譏裸,把你當做偶像劇女主角或瓊瑤劇女主角一樣頂禮膜拜,也着實虛僞得讓人難過。我只是單純的欣賞,你天生麗質。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才華橫溢,堪憐道韞詠絮才,清照婉辭比不如。你就像是一種境界,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是存在於理想或者仙境之中。世俗之人,難免爲各種東西所羈絆,不能達到你的那種高度,那種對愛的真情,如茶似酒,愈釀愈濃。

後記:

你完美的落幕,在我心中灼灼其華,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你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理想的存在,選擇靠近只因嚮往;選擇遠望,只因我明瞭這不能褻玩。只有全心全意的人,纔可靠近這玻璃般透明的美,若不能呵護於手心一輩子,就莫讓脆弱如煙花般的美消逝。

《紅樓夢》讀後感12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首,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爲主要線索,着重描寫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

  讀完紅樓後,我覺得有無奈和悲傷,爲黛玉而傷,爲寶釵而悲。她們的悲和傷,看上去似乎都是寶玉造成的,但誰又能說不是當時的社會間接造成的呢!倘若沒有世俗羈絆,黛玉又豈會在無數個夜晚哭泣?黛玉內心所有的傷,所有的不安,都是爲了這段情。

  倘若沒有封建禮教的束縛,寶釵怎會被一段金玉良緣所負,誤了一生。在襲人拜託湘雲做鞋子,寶釵知道湘雲銀子少,所以將哥哥鋪裏的螃蟹拿給湘雲請客。這些無不能看出寶釵心思之細膩令人不得不服。在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中,大傢伙行令時,黛玉只顧怕罰把《西廂記》《牡丹亭》中的句子說了出來。事後寶釵找黛玉談話,表示理解她,從此寶黛成了知心姐妹。再有就是尖酸刻薄的趙姨娘因爲寶釵送了些東西,都稱讚她,人好又大方,會做人。所以說,她本不應是依靠誰而活着的女子,是封建禮教迫害她一步步成爲了有私心的人。儘管如此,她也從未做過傷害別人的事情,她只是明哲保身。所以不論別人如何黑化她,我都堅持認爲她仍是那個在大觀園中豁達大度、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

  一部紅樓,浩浩蕩蕩成百上千的.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念。忘不了功名富貴,忘不了愛恨情仇,正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嚷。”

  紅樓中令我浸溼眼眶的是,黛玉形容憔悴,躺在瀟湘館的病榻上,萬念俱灰時,留下一句不完整的遺言“寶玉、寶玉,你好……”之後,渾身冷汗,氣若游絲,最後一點餘溫亦消失殆盡。或許她是帶着對寶玉的恨離開的人世,她不恨寶釵不恨賈母,只是恨寶玉沒有遵守承諾。又或許她是帶着對寶玉昔日的山盟海誓去往的天國。“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也許她已經預感到了一切。但不管怎樣,她的離開並沒有引起轟動,說是悄悄的也不爲過。我心痛,卻無能無力,也許黛玉之死,是一種解脫。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終有曲終人散之時。

  曹雪芹在小說開篇便說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真的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看完這本書,感覺像是一場夢,但這場夢太真實,似乎我經歷過那些恍如昨日的故事,也似乎懂得那些歲月裏的談笑。紅樓人物之多,像是濃縮了世上每個人的影子,總能在這或者那裏看到自己,那裏有人間百態,世間萬象。

  魯迅說,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給人看。所以,《紅樓夢》的悲劇美,纔會在一旁觀看的我們感到震撼與悲痛,和無法自拔的深深陷入。(謝淑明)

《紅樓夢》讀後感13

想必《紅樓夢》大家都看過吧!這本書的作者是清代富貴人家曹雪芹的著作,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陵十二釵》等。在四大名著中,它就是“大哥”有人說,曹雪芹寫出這本書,就是要來訴說自己的身世,確實,書中的賈府也就是當時社會中曹雪芹的家,因爲曹雪芹跟林黛玉的身世幾乎一模一樣。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偉業,則《紅樓夢》必是不讚一詞,千秋萬代的驚世鉅著;如果色彩斑瀾的文化陣地是一代偉人夢想的天堂,則《紅樓夢》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如果歷史遺留的文化鉅著是大海里的浪濤,一浪高過一浪,則《紅樓夢》必是浪濤的頂峯,俯視萬物。

走進《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爲我們打開,使我們認識了溫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儒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於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幹的探春......

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來歷和曾經繁盛的景象,也寫盡了大觀園裏豆蔻年華的熱烈,但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造成了大觀園裏的重重悲劇,跳井而死的金釧,孤守青燈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執,被執磨至死的迎春,還有遠嫁的探春……在封建社會的殘害下,那一顆顆被泯滅的純潔如雪善良的心靈,那一張張被抹殺如天使般的笑臉,無不讓人爲之嘆息。

在我看來,第七十回爲最妙,主要爲我們敘述了“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爾填柳絮詞”。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必屬丫頭們與衆人放風箏的事,沒過多長時間,衆人們的風箏都紛紛飛上了藍天,可寶玉的美人兒風箏總是放不起來,寶玉急得直出汗,遭到衆人的取笑,可他更氣更急了,氣得將風箏恨地擲在地上,對衆人說:“要不是個美人兒,我一頓腳跺個稀爛。”從這段趣味十足的語句中,我感受到了寶玉的天真,率直,純潔的性格特點,後來寶玉經過那潑辣能幹的.探春的指點兒,換了頂線兒,美人越飛越高,直至不見蹤影。次要的內容便是寶玉與衆人結社賦詩。春天到來,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飛燕舞,在這美好的季節,少不了組織一項活動,寶玉將散了一年多的詩社重新組織起來,請衆人寫詩......

這本經典文學著作深刻地體現出了當時社會,朝庭,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考試,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制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以一個婉轉動聽的故事講述了當時老百姓慘不忍睹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體現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作者的遠大抱負。令人感同身受。正是因爲這種精神感動了每一個人,內容真實,《紅樓夢》才得以一代代流傳至今。

《紅樓夢》讀後感14

我恨生前未積緣,詩山書海伴流年無端墜入詩書夢,閱卻三千煩惱文。——題記

曾有人說過,將一本書,擱於小窗,任清風翻閱,亦是流年中的濃醉,醇香而清灑,而於我,獨坐有風的幽窗畔,靜心閒翻,亦是銘在歲月中的驚豔。

世人俱贊《紅樓夢》中詩詞皆佳,然而又有多少人,入心地讀過,入骨地思過,清淺地訪過曹雪芹的心呢?惟有細細品來,纔會顯出別樣的韻味。

沁芳溪聯曰:“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人贊之妙,妙於何處?此聯不着一個“水”字,但筆起筆落之間,滿紙便溢滿了碧波漾漾。又如詠白海棠,林沁芳溪聯曰:“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人贊之妙,妙於何處?此聯不着一個“水”字,但筆起筆落之間,滿紙便溢滿了碧波漾漾。又如詠白海棠,林黛玉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被多少讀者奉爲絕唱,此詩之風骨,三分柔情七分愁,字字叩心,彷彿那一株白海棠就在那裏,素白如雪,又凝了淡淡的幽怨,彷彿林黛玉也就在那裏,如芙蓉含露,眉宇間是化不開的憂愁。反觀詠絮之詞,薛寶釵詞尾雲:“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短短十個字,卻是字字珠璣,完美概括了薛寶釵的人物心性。人曰:“以我手,寫我心。”然而曹雪芹,一生築一夢,“以我手,寫衆心。”卻亦能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境界。縱有“增刪五次,批閱十載”的用心,卻更因曹雪芹廣覽羣書,無論身處何種境地,書,都是他的“掌上花,心頭好”,所以,這一夢,纔會穿越百年,令多少人沉於夢中,再難醒轉。

再讀《紅樓夢》,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景。

《牡丹亭》杜麗娘詞雲:“如花美眷,抵不過似水流年。”多少人爲紅樓女兒的悲苦拿去扼腕嘆息,清靈美玉陷泥淖,如一場戲,猜得着開頭,卻猜不到結尾。

看似這不是命——若是真正堅強有才,就應當在府中變故之際明哲保身,免受泥淖之污。

然實則這確是命——在吃人的封建禮教下,她們僅會吟風弄月,多愁善感,在家族靡潰之際,所能做的,僅是耳耳,有的流浪四方,無處爲家,有的香消玉殞,魂歸離根,錦繡年華付與斷壁殘垣……

有多少人,沉醉於這一夢中,就這樣眷了一生,唸了一生,反卻韶華空落,生了那滿腹愁腸。只有書讀百遍,其義方得“猶抱琵琶半掩面”,多少人窮極一生所追求的,不過是信手翻書,淺吟而銘的,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那麼,請託起一本書,無懼於波濤洶涌,自有山水相迎,讀書,緣何?不過箇中冷暖君自知,若有至淳、至真的氣質與作爲,便可在菲薄的流年,給自己找一方憩息的天地。

瀟湘館聯雲:“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也不知林黛玉獨坐瀟湘幽窗是一種怎樣的心境,然而我不必去想,在暖暖的落陽下,只是獨坐一方角落,“幽窗讀罷心已靜。”

《紅樓夢》讀後感15

記得有位名人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

《紅樓夢》許許多多美好的東西被毀滅,人卻又無可奈何,無法挽回這樣的悲劇。正如那一僧一道告誡靈性已通凡心正熾的靈石:“凡間之事,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樂極悲生,人非物換,到頭一夢,萬境歸空,你還去嗎?”頑石曰:我要去。

這種“樂極生悲,好事多磨”的變故情節,在《紅樓夢》中數不勝數。

《紅樓夢》被公認爲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最優秀的一部,《紅樓夢》中寫入了大量的詩詞曲賦、燈謎、酒令、建築、管理、道學、佛學、……做到了真正的“文備衆體”,學術界公認的“百科全書”。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大遺憾:“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有的時候,想看《紅樓夢》有多期待,就有多遺憾;《紅樓夢》有多不完整,就有多完美,就能讓人流連忘返。

“生於繁華,終於淪落”,曹雪芹的家世從鮮花着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敗之境,使他深切地體驗着人生悲哀和世道的無情。

他把他的悲劇體驗全部熔鑄到《紅樓夢》裏,可是好事多磨,《紅樓夢》終究沒有完整版本,這個缺憾可能恰恰成了“天不從人意”。即使經過“批閱十載、增刪五次”,部分稿件遺失,之後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牀不起,因貧病無醫而逝。留與後世的只有八十回,我們默認的完整版後四十回是高鶚續寫的。

不只是著作《紅樓夢》好事多磨,就連《紅樓夢》裏的無數人物都是好事多磨,天不從人意。最後大家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林黛玉整天爲賈寶玉哭泣嘆息,賈寶玉整天爲林黛玉牽腸掛肚;林黛玉心裏只有賈寶玉,賈寶玉他心裏只有林黛玉。———寶黛愛情的幻滅就是天不從人意的一條註腳,這不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然而在榮國府那樣的牢籠裏,他們的愛情始終被壓抑着。

香菱本來是一個鄉紳甄家的大小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是,由於霍啓看管的失誤,導致香菱小小年紀被拐賣。霍啓,就是“禍起”,暗示着香菱悲劇命運的開始。被拐賣的香菱,長大後被賣出當小妾,人販子現將其賣給了馮淵,結果又將其偷賣給了呆霸王薛蟠。本想“好事多磨”,嫁到“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過上好日子。可是天不盡人意,被夏金桂虐待,最後因難產而死。

襲人對人和順友善,善於體恤他人,做事穩重認真,在大觀園中人人佩服。本來是大家默認的賈寶玉姨娘身份,可是賈寶玉的出家,就註定襲人的願望破滅。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黛玉笑道:“正是古人常說的好,事若求全何所樂。”衆人的苦惱,往往緣於“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天不從人意”,人生如夢、如幻,讓世人莫要執迷於人間的幻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