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關於面紗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27W人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面紗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面紗讀後感

關於面紗讀後感1

別掀開,被那些活着的人稱之爲生活的華麗面紗。

一開始想給這篇文章取個名字叫做“揭開面紗”,但是看完毛姆的《面紗》,很遺憾,我覺得我並沒有揭開生活面紗的能力。書中的每一個人貌似都有一層面紗,或者說人性本就是多樣化、多面性的。“橫看成嶺側成峯”,你所身處的位置導致你只能看到人性的某一面或者某幾面。

書中基蒂的情人:助理布政司湯森,渣男無疑。表面風流倜儻、高大英俊充滿魅力,實則自私又虛榮,老於世故。對基蒂不是愛是慾望,對髮妻多蘿西不是愛是合適與需要,他最愛的可能只有他自己吧。

基蒂的丈夫沃爾特初看是可憐可悲的。他對基蒂的愛可能是一種瘋狂的偏執吧,明明填不上基蒂心中的缺口,還是瘋狂地越陷越深。可能就像他自己說的:“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

他謹小慎微、煞費苦心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基蒂,然而“你是我患得患失的夢,我是你可有可無的`人”,這份卑微的愛在基蒂眼中甚至是令人厭惡和可笑的。沃爾特不善表達,也少了些虛僞做作,看文中基蒂視角下對沃爾特愛意的描述,我想應該是個能在眼裏看到愛的人,他深沉的愛也值得更好的人。

沃爾特刻板“面紗”下有卑微的愛、扭曲的心,也有人性的光輝。湄潭府的日子是新的篇章。帶基蒂前往湄潭府疫區的初衷可能是懲罰這個背叛他的女人,可能是在當時內心痛苦無法得到救贖的情況下選擇去救贖他人,也可能是在尋求一種涅槃重生吧。

據說有種愛是“心裏爲你下着雨,手裏卻爲你撐着傘”,不管沃爾特此行的出發點如何,他心裏應該還是渴求一番生死考驗後他和基蒂的關係能有所不同吧?在湄潭府他成爲了“英雄”,卻始終不能擁有基蒂心中的一席之地。最終他絕望了、幻滅了,選擇把這種心痛與懲罰加在自己身上,“死的卻是狗”,你傷害了我,我卻囚禁了自己。

關於面紗讀後感2

凱蒂的成長之路,正如瓦爾特所說,她是個庸俗,淺薄,虛榮的女人。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美貌,與瓦爾特結婚只是爲了不落在妹妹後面,婚後出軌了唐生還毫無內疚,甚至覺得與瓦爾特發現了大不了和他攤牌。可是瓦爾特太愛她了,即使知道妻子的本性及所有缺點還是深愛着她,發現凱蒂和唐生出軌後,給了凱蒂兩個選擇,要麼唐生能夠馬上娶她,要麼隨自己去霍亂之城救死扶傷。

其實這根本不算是選擇,讓凱蒂看清了唐生,瓦爾特看的很透。最佩服的是瓦爾特始終理智的頭腦,雖然他最初沒打算和凱蒂活着回來。我想沒有哪個男人能受得了帶綠帽子,尤其是被深愛的女人帶綠帽子。在霍亂中,他們經歷了無數,也讓凱蒂真正認識了她的丈夫瓦爾特,她始終覺得她不愛瓦爾特,現在也不愛唐生了,當她以爲自己得了霍亂時,她第一個想到的是瓦爾特,她對這個男人還是依賴的。

瓦爾特離世,凱蒂住到了唐生夫妻家,我很不能理解,多諷刺啊。當唐生的花言巧語向她襲來,她發現她還是愛這個男人的。而此時她卻不能安然接受,她這樣如何面對剛剛逝去的瓦爾特,如何面對待她很好的唐生之妻。是的,凱蒂變了,她不在只爲自己考慮了。

當凱蒂回到英國,她的母親已經去世了,她的父親也即將離開去開始新的生活。凱蒂不再是自私的爲自己考慮,她理解父親,也原諒了母親對她所謂的教育。

在經歷了種種,還有什麼不能釋懷的呢,關鍵是肚子裏的孩子,又是新生的一代,相信凱蒂最終會將她教育好。

這大概是最好的結局,即使我覺得對瓦爾特十分不公平。

關於面紗讀後感3

《面紗》,聽書名就很毛姆。

書讀到最後,有種喜劇卻不流俗的欣慰。在這兒不想探討面紗下的人性,況且也覺得“只可意會”。有人讀小說會畢恭畢敬,斟酌人物形象,探索故事背後的人性思考;有的則只爲讀書,走進一個未知的故事,品嚐讀書的樂趣,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思索,或許看到一段歷史,或許僅僅是一覽而過心底留下一段故事……我則是後者。

這本書描寫很細膩,又沒有其他很多小說冗長的故事背景,故事情節精彩緊湊,讀來淋漓盡致。故事情節給人很真實的感覺。

似乎有不少人不喜歡女主人公凱蒂,認爲其愛慕虛榮。其實這又只能怪凱蒂呢?有個愛慕虛榮的母親,並一門心思想讓女兒嫁個有錢人家,從小被灌輸這樣的思想。而不由得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難免會心有不甘。拋開道德輿論不說,一切合乎情理。而凱蒂看清查理真實面目後即使查理夫婦笑臉相迎,仍然毅然決然離開查理,並一口否認孩子是查理的(雖然孩子很有可能是查理的),這些足以說明凱蒂逐漸發現自我,漸漸清醒。並且,當瓦爾特質問凱蒂孩子是否是他的時,凱蒂明知可以因此獲得瓦爾特的關愛,卻直言不諱告訴他自己並不確定。錯的不是凱蒂,而是凱蒂的命運。最後凱蒂,與父親的對話也足以說明凱蒂並不自私自利。

男主人公瓦爾特,一個內向不善言談的君子。個人很喜歡這個人物形象,雖然在開篇查理的僞君子形象下光輝全無,但越往後讀越發現瓦爾特是個真正的君子。

其他人物不再一一列舉。除此之外,書中有很多妙語,意味深遠,又或許,作者無意,讀者有心?

就這樣吧,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是這樣說的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