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生命故事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8W人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生命故事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命故事讀後感

生命故事讀後感1

下雪了,一片潔白在這雪野中,當樂音響起時,你會感到雪野更加的純潔,這不僅僅是雪花,這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這是清晨,當我看到滿天的雪花,回味着近段時間一直讀的《熱愛生命》裏的場景時內心的交流。

《熱愛生命》這本書的後面寫着傑克?倫敦的一首詩歌我寧願做烈火餘灰也不願做飛揚粉塵,我寧可讓生命的火花在壯麗的火焰中燃燒,也不願意讓他在腐朽中窒息。

我寧願做一顆璀璨的流星劃過夜空,每一個碎片都散發光芒,也不願做一顆沉睡不滅的恆星。人的價值在於生活,而不是在於活着。

我絕不會僅爲了延續生命而浪費時間,我要充分利用我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當我回想着“叛逆”中的主人公約翰尼離家出走時的場景,卻也讓我感受到機械生活的無意義,正如那句話“生命的密度比生命的長度更值得追求”。傑克?倫敦的這本書的背景大多在極寒的雪野中,人們經受着各種磨難和難以忍受的飢餓,其中可以看到人類頑強的意志,不論多麼嚴寒、多麼飢餓,人們的愛卻充滿了溫暖,心靈充滿了寧靜。

讀這本書本身就是一種遊歷,你感受到純潔、你感受到年輕真好、你感受到優美的自然帶給人的驚奇、你感受到愛的偉大。人類總是熱愛美好的東西,美麗的風景、美麗的心靈和美麗的人,當你用你的大腦去組織書中的畫面和場景,當你用心去體會這其間的感受,我感覺這本身就是極好的。

這本書有其理性所在,但我更喜歡將其情感部分注射到自己的血液裏,讓其流淌在我生命的河中,或許讀完後我並沒有什麼感想,但我有感觸,我不希望寫出《熱愛生命》的主題內容、那只是一種概況,早晚我會遺忘,我只希望我的文字就包含着“熱愛生命”的情感,此時我想起了班得瑞的一首輕音樂“初雪”我何不聽一聽,藉助這純淨的樂音回味《熱愛生命》的情感。

生命故事讀後感2

前幾天,我讀了《生命生命》這篇課文,心裏思緒萬千。那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那磚縫裏不屈向上的瓜苗……無不展現了它們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

課文中,即使那隻飛蛾已經知道,逃不過人類的掌心,可它還是極力鼓動雙翅,沒有放棄一絲一毫的希望;即使那一截小瓜苗在沒有陽光的磚縫中只活了幾天,但它依然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仍努力生活。它們短暫的一生最大的價值就是不懈奮鬥啊!

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事例。有一次,天氣非常悶熱,我忍不住去買一根冰棍吃。在回家的路上,火球似是太陽讓冰棍立刻脫去了“外衣”,“吧嗒——”一聲,低頭一看,一大塊冰棍掉在了地上,化成了水。冰棍那甜甜的滋味立刻吸引來了許多隻螞蟻,它們成羣地向冰棍進攻,成百上千只,無遮無攔,根本沒發現我這個“頭號敵人”。不知是因爲被太陽熱的還是螞蟻無視我,我生氣地跑到公共洗手池盛了一捧水,向它們倒去,它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水災嚇到了,立刻放下手中的食物,但每一隻螞蟻都奮力掙扎着,而那些沒被水淹到的螞蟻並沒有不顧一切地逃命去,相反,它們跑去救它們的同伴。螞蟻們在死亡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使我震撼,看着這一幕,我忍不住爲剛纔的行爲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生命是一個過程,有轟轟烈烈,有平淡如水,有艱難困苦……生活中不會日日豔陽高照,痛苦並不可怕,只要心中有愛,就有陽光,就有快樂。擁有陽光之心,就有快樂之源。只要笑着面對,用我們的每一顆愛心去直面那人生的愁苦,用明媚的笑臉化解陰霾的心情,我們的生活就充滿陽光和希望!

冰心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汗水,灑遍犧牲的血雨。“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要熱愛生命,並不懈努力才能活的經常。

生命故事讀後感3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生命生命》,當時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想:生命到底是什麼呢?於是我懷着好奇的心情,開始仔細讀了起來。

讀了課文,讓我感受到了,不管是什麼生物,它們都有生命:那隻飛蛾,爲了僅僅九天的生存時間,在杏林子的手中掙扎,那樣強烈的生命力令杏林子感動,忍不住放了它;那粒香瓜苗,自阿一個沒有陽光、,沒有泥土和水的鑽縫中不屈向上,讓杏林子對它刮目相看。

可是,最令我感動佩服的還是那個杏林子,她全身關節都不能動彈,隨時面臨病魔的折磨都堅持用兩個手指夾着筆寫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她是那麼的堅強,想想我,遇到一點點挫折就受不了。

記得那一次,老師佈置了許多的作業,我回到家,十分不耐煩地做着,媽媽叫我去把地掃一下,我大聲地說:“沒看到我作業很多呀?你自己去不行呀?”媽媽走過來耐心的說:“去掃地不僅可以幫媽媽做事,還可以鍛鍊一下身體,光掃客廳,也耽誤不了你多少時間。”我只好拿着掃把像畫大字一樣,東一下西一下的掃起來,突然不小心摔倒了,便哇哇的大哭起來,任憑媽媽怎麼安慰,怎麼鼓勵我始終賴在地上不起來,媽媽很生氣地說:“虧你還有手有腳,還不如人家杏林子,你長大了會有什麼用?”此時,杏林子的身影浮現在我的眼前,我只覺一陣臉紅,迅速的爬起來。

我感謝杏林子,她讓我明白,生命不僅僅意味着輕鬆愉快,活得開心時要珍惜,即使是最危難之時,也要挺得住。人生本來就是艱辛的,經受得住挫折的考驗,生命纔有價值。“

生命故事讀後感4

現在的教育雖然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事實上,每個孩子還在分數中奔波着,在個學校和各種學習班中奔走着,在德育方面就有所缺失了。我們的德育教育就是要以兒童的美好學習生活爲真正基礎,在《教育激揚生命》這本書中很好的進行闡述。

學習生活作爲兒童生活的基本的、核心的部分,是兒童天性得以啓動和發展,形成沒好本性的搖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自在的德性及其未來走向,並藉以迎接社會對兒童道德成長的進一步要求。所謂教育的生命機制,是指教育最終和基本上依靠教育對象的生命自身。而人大德性的形成,高度依託人以本能爲內核的生命自然,但如果讓他們在學習中自主地進行大量的客服無知的個體或合作的活動,就會在和諧的、創造的'、愉悅的本能下潛移默化,把仁愛、友善、合羣融爲本性。

兒童在良好的教學生態中匯自動形成德性,它和主要依託外部教化所形成的德性,在形成過程,主體,原理機制,以及基本形態,所處地位上,都有所不同,依據它的性態,我們稱之爲素樸的德性。認識素樸的德性的存在,特性和生成機制,是認識良好教學生態在德育中的地位的關鍵,同時也是德育從脫離兒童核心生活的“小德育”向帶素樸生活基礎的“大德育”迴歸的關鍵。

1、價值取向的簡樸性。

2、以人格養成和精神涵育爲本體。

3、在兒童的美好生活中發展。

4、生產主體是生命自身。

5、具有基本性和廣泛深刻的支配性。

在習慣的德育和教學的關係中,教學居於次要的地位,認識教學——學習在整個兒童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是認識良好教學生態在德育中的真正基礎地位的前提。

1、教學生態的核心地位基於人類發展需求。

2、教學生態的核心性基於主流社會意志與兒童天性的一致性。

3、教學生態的核心性在於筒兒童的未來緊密聯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會不斷地思索,力爭在自己的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實現生命的飛揚。

生命故事讀後感5

學校爲了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推薦大家閱讀生本教育的相關書籍。我首先閱讀了《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這是郭思樂教授《教育走向生本》的延續,洋洋灑灑380多頁,從教育觀、兒童觀、研究法、教學觀、基礎觀、課程觀、教師觀、生態觀、德育觀、評價觀、根源觀等方面,從理論層面,詳細闡明瞭“生本”的核心理念,並且還列舉了大量的生本課例,及許多學校開展“生本”教育後所取得的優異成果。無疑,他們的成功,學生的優秀,是吸引我們去探究“生本”課堂的直接動力,可一種教育模式的研究,方法的轉變,首先要從理論上重新武裝自己,才能切實有效的開展相關活動。

本書中,郭思樂教授強調教育的宗旨不應該是控制生命,而應該是激揚生命。教要皈依學,讓生命自己行動。對於學生生命體,教師應是一個“牧者”,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管理,應該是爲了學生自主有效地活動。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對學生一點一點地教,要他們亦步亦趨,教不厭細,把學生看成需要拉動的逆水之舟,而我們則成了“縴夫”。

其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教師的核心能力是組織學生自主有效的學習生活。”反觀自己,只得羞愧地說:“我這方面的能力幾乎爲零啊。”需要反思,轉變的地方很多,學習更是刻不容緩。在學科大組長的帶動下,我開始嘗試“生本”課堂模式,當然,萬事開頭難,初次嘗試的結果是苦澀的。小組合作的過程讓我很苦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不斷思索,力爭在自己的課堂上和孩子一起實現生命的飛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