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草房子》讀後感彙編10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3.62W人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草房子》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房子》讀後感彙編10篇

《草房子》讀後感1

《草房子》是曹文軒叔叔純美小說系列之一。用詩一般美麗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一副百看不厭的江南水墨畫: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

這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不幸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他們是那麼純真、善良,每個人身上都散發出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衝擊着我的心靈

純淨的美。文弱、恬靜、清純、柔和的紙月,不僅學習好,而且生性善良、懂事,她是那麼完美,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蘊含着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變着周圍的每一個人,彷彿是真善美的化身:桑桑變得乾淨了,不再搶妹妹的餅吃了,吃飯也變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灑得湯湯水水,當桑桑得了重病的時候,她用眼神鼓勵他,默默地送去一籃子青菜和雞蛋,把媽媽親手縫製的書包送給桑桑:書包是我媽做的,可結實了,能用很多很多年。紙月把“很多年很多年”重重地說着,把自己的祝福和關心送過去。

讀紙月的時候,我常常在心裏和她做比較,看我離她有多遠,我也要像紙月一樣,做個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現在,珍惜友情,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對別人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平時要謹言慎行,也許我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改變一個人。

執着、倔強的美。陸鶴是個禿頂的孩子,常常被人戲弄,陸鶴十分苦惱,孤獨,常常坐在河邊偷偷的哭泣,想盡辦法掩蓋自己的缺陷。但他從不放棄對自己尊嚴的守護,勇敢的承擔了學校參加匯演的禿頭角色,並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讓同學和老師對他刮目相看。他也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讓大家改變對他的看法,只要心靈美,再醜陋的形象也會散發出動人的光芒。

在陸鶴身上我懂得了,尊嚴的傷害並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尊重自己,纔是最好的解藥;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的美,欣賞別人,別人纔會尊重你。

勇於承擔,堅韌無比的美。杜小康家曾經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裏,但是一夜之間,父親病了,爲了給父親治病,他的家裏變得一貧如洗,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一起到離家很遠的大蘆蕩裏去放鴨,當他們的鴨終於下蛋的時候,又不小心把鴨放進了別人家的魚塘,吃光了人家的小魚苗,鴨子和船統統被扣留了,他們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

但杜小康畢竟是杜小康,他沒有自己憐憫自己,更沒有讓別人來憐憫他。他用稚嫩的肩頭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堅韌之後的美麗與優雅。

杜小康的故事告訴我,富有的時候,不能浪費,不能高傲自大,貧窮的時候,也不要自卑,儘自己所能,克服種種困難,想盡一切辦法渡過難關。

成長的美。這一切看似平常的往事深深地觸動了主人公桑桑的心,在他的心裏埋下了愛的種子,他再也不會搶了陸鶴的帽子,掛在高高的旗杆上,再也不會把父母的蚊帳拿去捕魚……他幫細馬放羊,陪孤單的秦大奶奶聊天,賣掉心愛的鴿子,把錢借給杜小康當做生意的本錢,忍着病痛的折磨堅持上學,最終戰勝了病魔,考上了中學。

這就是人性之美散發出來的獨特力量,《草房子》用這些最純真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着去面對。

我們就是這樣一天天的長大,每個人都不例外……

《草房子》讀後感2

太感動。分幾次讀,總有很多地方讓我忍不住流淚。讀到最後,大大地超過了曾經的預期,簡直驚豔。以前做閱讀碰到過曹文軒的文章,那時候就想,啊,如果能有幸去北大聽他講課就好了。但在大學各種做夢的我,最終也沒踏出那一步。

所幸,我相信歲月足夠長,也相信自己能夠一點點進步。如他所言:只要你曾真誠地生活過,只要你又能真誠地寫出來,總會感動人的。”

我以前的作家夢,從未熄滅過。來得晚並沒有關係,我會等。

附錄有篇採訪是《文學是不死的》,裏面有幾段話真是精彩絕倫,看到以前讀過的馬爾庫塞更是驚喜。

嗯,摘幾段採訪中的話好了。 唐:有評論家指出,現在國內的兒童文學界或者整個童書市場,就像一個沒有多少生命力的混亂的遊樂場,許多淺陋的相互克隆的書在毫無節制地氾濫,於是一家家書店堆滿了大同小異的書,這些書也許很難用文學性來衡量,它們只是一種大衆讀物,甚至用流水線來生產,卻佔據了越來越大的地盤,您怎樣看待這一現象? 曹:這個狀態帶給我們的禍害不是現在就能看到的。我們應當問一問:一個民族的下一代就靠讀這些書長大嗎?就用這樣的東西打他們精神的底子嗎?中國的閱讀社會極不成熟。中國的知識分子要有敏感,要有前瞻意識,要站出來講話,至少要向這個閱-讀社會發出警示。作家們要用優美的、優雅的、智慧的、深刻的、高貴的作品將這些東西至少擠出去一部分。 曹:我是一個堅定的理想主義者。這是毫無疑問的。我贊成享樂,但我反對享樂主義。不是爲講苦難而講苦難,而是因爲苦難是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人類無法迴避的基本存在狀態。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文學放棄理想,而附庸於日益墮落的現實。文學得有擔當。文學要寫生活中缺少的東西,要寫生活中應有的東西。文學之所以被人類高看,就是它有提升人類品質的光榮歷史。我有一個極端化的表述:既然生活中有了,你還寫它幹什麼。我深刻地記得馬爾庫塞的一段話:真正的藝術是拒絕的藝術、抗議的藝術;藝術的存在價值就是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可能的世界;另一種向度就是詩意的向度。 曹:我們經常在一個誤區之中,以爲關注當下,就必寫當下。這個誤區給文學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它造成了一個令人懷疑的凝視存在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只知道觀察現實,然後去寫現實。現實精神與現實之間不能劃等號。現實精神絕對不能被理解爲就是敘述現實。孩子也好,成人也好,爲今天的他們寫,不等於寫他們的今天。文學可以有這樣一種傾斜,但只能作爲一種傾斜,而不能從整體上要求文學必須寫現實。“從前”也是一種現實,從前的現實。從前的現實與今天的現實具有同等的意義。並且由於歷史的沉澱,我們會對從前的現實有更深切的把握。我持這樣的看法,還基於我另一點根深蒂固、雷打不動的認識:人類的基本人性,或基本的生存狀態以及基本的審美慾望,是不變的、永恆的。從前與當下息息相通。還有一點也是我要說的,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我遵循了一個非常唯物主義,同時也是合乎藝術規律的文學創作的真理:一個作家必須尊重自己的經驗,只能去寫他熟悉的生活。

《草房子》讀後感3

吳老師給我們全班同學發了一本書——《草房子》,我們都非常喜歡看。《草房子》是曹文軒寫的一部小說,很厚,但是我一下就看完了。看完這部小說,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人性的善與美。

陸鶴,是一個禿子,因此他被同學們叫做“禿鶴”。他受不了同學們對他的嘲笑,在試了許多偏方但頭髮仍然不長的情況下,就戴了一頂帽子。可是同學們很想再看到他的凸腦袋,就把他的帽子摘下來,聯夥把他的帽子拋到他夠不找的地方。陸鶴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的同學們當時只是爲了取樂,怎麼會想到他的難處?我認爲家長應該與孩子多溝通,告訴孩子們換位思考的方法,使孩子們能夠尊重他人,不拿別人的弱點和缺點開玩笑。

紙月,是一個文靜,善良,美麗,能寫一手好字的女孩,她很謙遜,這是她令我喜歡的地方。當今許多孩子,被老師一誇就衝昏了頭腦,就是“一誇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只有謙虛才能看到進步,人一驕傲就容易不思進取。

蔣一輪,是笛子吹得很好,對學生極負責的老師。他喜歡白雀,兩人經常通信,但是白雀的父親卻不讓白雀嫁給這個窮書生,給她介紹了一個富人,於是蔣一輪又去別的地方找了一個姑娘,他們相處的不錯,於是結婚了。但就在此時白雀和她的父親看出那個富人品德惡劣,這時白雀想到了蔣一輪,她不知道蔣一輪已經結婚了,於是又讓桑桑給蔣一輪送信。他知道,既然自己已經結婚了,就不能辜負背叛現在的妻子。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強烈的責任感。我認爲:既然結婚了,就要對對方負責,要麼就別結婚。

秦大奶奶,沒子女,老伴與她一生的奮鬥,就是爲了擁有一片風水好的地。可那片地周圍是一所學校,而她的房屋又不好看,校長爲了使校園整潔,美觀,就多次提出給她換個地方,但秦大奶奶不換,這地可是她和老伴多年辛苦勞作才換來的寶地。於是學校讓幾個大漢把她擡到了新居,但她又回到了原來的住處。於是她和學校的領導發生了強烈的衝突。後來,她爲救一個失足掉到水裏的小女孩而自己救出她後因無力上岸差點被淹死,人們覺得她是很善良的。人們的關愛也讓她有了改變,從中我看到了人間久違的真情。

杜小康是一個學習很好,家境很不錯的孩子,他以自己的家庭資產而自豪。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杜小康的父親——杜雍和在一次坐船運貨的過程中出了意外,貨全溼了,而杜雍和也因此落下了毛病,他們家因此負債累累。面對家庭的突然變故,杜小康曾灰心過,但他還是勇敢地接受了,幫父親養鴨子,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他的堅強,使我震撼。細馬是一個很有情義的孩子,寒冬時節,爲了給父親治病,他爲父親刨柳根,而且全挑好的,那麼小的孩子,不因寒冷與疼痛而罷手,只希望父親可以早日康復。當母親因癡呆而失蹤時,他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母親。我真自愧不如,看了之後,我纔想起平時要多幫我媽做事,現在我每天洗碗,疊被子,我正學着做飯呢!溫幼菊是一位溫柔,善良的女老師,當桑桑得鼠瘡就要死時,她發自內心鼓勵桑桑要堅強。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再跟當今社會的人一對比,兩種人給我的感覺真不一樣啊。我希望自己能像小說中的人一樣,能給別人留一個好印象,送去一份好心情。

《草房子》讀後感4

本書中其作者曹文軒主要描述了主人公桑桑和他的夥伴陸鶴、紙月、杜小康、細馬。他們一齊度過的六年小學的完美時光。

在本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禿子陸鶴。因爲他那與衆不同的小光頭,而被大家嘲笑。然而,他變得倔強,自尊心強。還因此也不想上學了。但他的爸爸告訴他說:“用生薑擦頭很快就能長出頭髮。”於是禿鶴就相信了,便按照爸爸所說,拿生薑擦頭。之後幾天纔去上學了。不知是誰,當禿鶴走進教室時,聞到了一股生薑味,之後大家都發覺到了,幾個人都快聞到禿鶴身上了。於是禿鶴靈機一動跑向廁所趁機把生薑味清洗掉。但四十九天都過去了,他還是個禿子,他父親只好給他買頂薄帽。還有一次表演上,禿鶴不怕大家嘲笑,扮演了一個壞蛋的主角,爲學校增添了榮譽是他又一次融入了這個大羣衆。禿鶴雖然有着醜陋的外表,但他卻有一顆熱愛羣衆的心。

而紙月是個內向、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心靈如同皚皚白雪般純潔。她沒有爸爸媽媽。只有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慈祥的奶奶。爲了不讓奶奶爲自己擔心,當板倉小學的男生欺負她時,她沒有告訴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淚。直到桑桑幫忙她把板倉小學的男生打跑後,默默無聞的她才露出一絲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話不多,卻總能幫忙別人。不要認爲內向是一個缺點,有時,默默無聞卻是最可愛的。

主人公桑桑是本篇小說我最喜歡的人,因爲他當紙月被別人欺負時,桑桑勇敢的站出來保護紙月,他的勇氣令我們欽佩;當秦大奶奶孤單的時候,也是他陪在秦大奶奶的身邊,讓她不再孤單。儘管桑桑很調皮、搗蛋,但他還是一個善良、勇敢、活潑、可愛的孩子!

我最敬佩的人他—細馬。細馬長的很精神,喜歡笑,十分愛說話。在油麻地小學,他變了,變的孤單,無助,沒有人聽的懂他滿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個啞巴纔有的壓抑。他是那樣的可憐。這使他不想再上學,他去放羊,以此來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幾次交談,使桑桑和他成爲了最好的朋友。他那頑強的品質十分令人敬佩。

杜小康他家境富裕,又是班長,一向是桑桑的明爭暗鬥的對象,最讓人垂涎的是,他還擁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輛舊自行車。破產離家後,杜小康原有的生活資料和生活節奏被徹底改變了,年僅十三四歲的杜小康感覺到了,茫然和恐懼夾雜着的孤獨、來自陌生的孤獨、與世隔絕的孤獨、單調的、情感空虛的孤獨、近乎絕望的孤獨,這一切讓他無法忍受了。但是幼稚軟弱的他,已經受到了生活的磨練,所以此時的杜小康潛意識裏期望逃離孤獨,但理智上開始學會應對。

杜小康不再忽然地恐慌。變得有職責心、冷靜。開始學會承擔職責,開始坦然的應對生活的艱難。杜小康從逃離孤獨轉變成了直面孤獨,生活的磨礪,暴風雨的洗禮,讓杜小康長成了小小男子漢。

孤獨,已經撕去了他幼稚的外殼;因爲那份孤獨,已經鑄就他堅強的意志;因爲那份孤獨,已經雕刻了他的靈魂。

我們要把血肉之軀鑄成一隻英勇無畏的箭,帶着呼嘯的風聲,攜着永不墜落的夢想,義無反顧地射向那遼闊的長空。苦難並不可怕,苦難是生命的催化劑,承受住苦難,才能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草房子》讀後感5

成長有太多說不清的傷痛,在物質至上、金錢爲本的社會,對大多身處迷幻都市的成人來說,最大的傷痛或許就是忘了初心、忘了童年、忘了兒時在日記本上寫下的夢想誓言。如我這般,早已模糊了自己的童年,記不清是不是寫過長大後一定要成爲怎樣的人的誓言,忘記了很多的童年故事。到如今,累積了太多成人世界的繁雜,思想也早與童話無關。可天意難違,或許就在某一天註定了現在的我站在了講臺上,活在了童話裏,自此,作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讀書碼字成了最大的樂趣,早起的空當、午休的閒暇、夜晚的時光,我如癡如醉的品味着文字帶給我的快樂。小學校外是一條林蔭路,直走路過鬧市,街角有一家新華書店,經不住書的誘惑,我踏入書的王國。漫步在最喜歡的散文書架下,我多麼想把這些書都帶回家呀,我多想一本一本的看完它們呀,可是未拆封的精裝書籍還有那不菲的書價,都讓我卻步,最後我於書海茫茫中選走了一本兒童文學書《永遠的布穀鳥》,另有一本字帖。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兒童文學的作品,在讀研的時候導師就讓我們讀了不少的繪本,我從來不知道還有這麼好看的兒童書,想想我的童年都是怎麼過來的呢。我小時候家裏窮,就玩具而言,老爸說我就靠着一隻玩具大公雞就玩大了,在我的印象裏,小時好像沒讀多少故事書,所以現在作爲小學語文老師要給孩子們講故事,這可真考驗我呀。

兒童文學,這個詞語彷彿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當我閱讀着那一首首雖詞句簡單卻充滿童真的小詩、閱讀着一個個用心編織的童話故事、閱讀着一部部寫給孩子看的小說,我的內心震顫了,不禁感嘆,孩子的世界真美呀!

活到現在,總感覺以前的日子混沌不堪,恍恍惚惚就那麼混過了20多年,如今自食後果,欠下了太多的書債,太多的好書還沒去讀。教導主任的書櫥有一些藏書,我偶然的機會,拿到曹文軒的《草房子》,一下子就被油麻地村莊的故事和油麻地小學的孩子們吸引了,於是如飢似渴的讀起來,腦海中一下子就有了這些活蹦亂跳的孩子。

命運,或許用在這些孩子身上不太合適,可我確實看到了每個孩子的命運,那是與油麻地息息相關、與他們的家庭息息相關的命運。桑桑、杜小康、細馬、紙月……這些孩子的童年快樂與憂傷並存,家庭造就了他們不同的命運。家道中落的杜家淹沒了杜小康愛乾淨愛讀書的願望,一場場災難讓他覺得讀書再也無望,但災禍沒有壓垮這個少年卻讓他迅速的成熟成長,最後在油麻地小學校外做起了貨郎。細馬也是一個讓人無奈和心疼的孩子,父親的離去,讓這個孩子也選擇了遠離校園,成了十足的放羊娃,但唯一欣慰的是他是快樂的。紙月是一個謎一樣安靜的女孩,從她來到油麻地小學到她最後離開這裏跟隨智慧和尚回到江南小鄉,讓我看到了一個從骨子裏透着憂傷的女孩的形象。桑桑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他有一個好的家庭,他可以任性、可以調皮,但是在經歷了秦奶奶的去世、蔣一輪老師與白雀的分別、細馬的蛻變、杜小康的別離、以及自己最後的生死考驗後終於成長爲一個讓人安心的好孩子,可是他身邊的一切都變了,或許此時他能夠明白成長是帶着痛的。

讀了《草房子》的故事,沉醉於曹文軒所描繪的油麻地純美的風土人情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到了一種沉重感,孩子的世界是需要大人盡心呵護的,小學是孩子快樂的天堂,作爲教師要有一顆寬愛的心,用自己的世界來包容孩子的世界。

《草房子》讀後感6

細馬,一個特殊的孩子。他被因膝下無人承歡而寂寞無比的邱二爺邱二媽帶到油麻地。對他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也是新奇的。初到這裏,他就因無法與人溝通而陷入了無助與孤獨,他希望自己被這個新集體接納,可是失敗了。於是他渴望離開,渴望回到他熟悉的江南。孩子都是希望獲得集體歸屬感的認同的,當這個願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們會表現出強烈的抗拒,常常內心失落。但在大人眼中,這總是有着種種“緣由”的:初到陌生的環境不適應、性格膽小??可真的是這樣嗎?作者運用大量心理描寫和周圍人語言,神態的烘托,將主人公的焦慮不安,細膩地刻畫了出來,也引發了讀者的思考。

對於他來說,學校裏充斥着輕慢與排斥,他希望在新家中獲得慰藉。然而一條事實橫亙在他與邱家夫婦之間,那就是血緣關係。邱二媽會很自然地懷疑細馬的企圖,從而對他淡漠、疏離。這就是這類家庭的縮影——親則無比親密,疏則無比疏離。細馬的身上扮演着多重角色,卻無人可以打開他的內心。可見,溝通是多麼重要。其實邱二爺是真心將他當作自己的孩子,而邱二媽並不曾憎惡他,反而在與他的相處中找到依賴感;細馬也並不討厭前者,他明白他們其實都溫和善良。可是諸多的猜忌、背叛、譏笑,還是讓他離開的念頭越發強烈。

小說的故事情節,往往需要一個關鍵的意象來推波助瀾。細馬臨走前的那場暴雨,就恰好扮演了這個角色。這場大雨沖毀的,不僅是邱家夫婦價值連城的家產,更是邱二媽內心的抗拒與排斥。我們可以從這件事中看到所有人心理軌跡的變化:從厭惡到不捨、從排斥到接納、從疏離到親密。雖然那條橫亙在細馬與邱家夫婦間的心河仍然阻礙着他們的交流,但好在,心與心之間的橋已經架起來了。

細馬終是走了,留下油麻地所有人的不捨。而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呢?在分別的那天,他從邱二爺蒼老的背影中讀到了傷感與不捨,於是他決定放下過去的芥蒂,回到他們身邊。這是人性美的展現,預示着心結即將被打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很微妙,曹雪芹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家庭的面貌,總是能反映這個時代的面貌。

朝夕相對,卻不一定是真正的家人。但是值得慶幸的是,細馬一家都沒有固執一端、對彼此不理不睬,而是用生活中點滴的關愛與溫暖,點亮了對方的心。所以纔會有細馬爲了給邱二爺治病,在寒冬裏挖柳樹須;爲了找到因二爺離世而神志恍惚的二媽在外奔走七天;爲了給二媽蓋起一棟大房子,做起了一個精明的牧羊少年??

他的潛能漸漸凸顯,內心的溫暖也漸漸跳躍起來。在經歷一系列波折後,他學會用愛讓自己身邊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

這個故事以細馬爬上他自己努力掙錢買來的紅磚牆,與夕陽相映成輝的美好意境結尾,這其中蘊含了幾層深意:一是新家即將開建,新的生活即將開始;二是細馬的蛻變,他從極度不適應這個家到由衷熱愛的過程,更是一段親情的見證;三是作者站在人性高度,對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關愛的情感,特別是故事中着重呈現的親情,給予有深度的思考。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心功利而浮躁,人人或許都會像邱二媽那樣爲自己的利益盤算,但絕不應該丟失人性中最積極、最善良的一面。當我們學會用愛包容這個世界,那麼世界也定會回饋給你不一樣的風景。

小說是現實社會的縮影,它承載着一個時代的真善美。當我們合上書頁,再度回味這段故事時,惟憶起人性的美好和愛的深沉,就像太陽的光芒,永遠直指人心。

《草房子》讀後感7

本書中其作者曹文軒主要描述了主人公桑桑和他的夥伴陸鶴、紙月、杜小康、細馬。他們一起度過的六年小學的美好時光。

在本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禿子陸鶴。因爲他那與衆不同的小光頭,而被大家嘲笑。然而,他變得倔強,自尊心強。還因此也不想上學了。但他的爸爸告訴他說:“用生薑擦頭很快就能長出頭髮。”於是禿鶴就相信了,便按照爸爸所說,拿生薑擦頭。後來幾天纔去上學了。不知是誰,當禿鶴走進教室時,聞到了一股生薑味,後來大家都發覺到了,幾個人都快聞到禿鶴身上了。於是禿鶴靈機一動跑向廁所趁機把生薑味清洗掉。但四十九天都過去了,他還是個禿子,他父親只好給他買頂薄帽。還有一次表演上,禿鶴不怕大家嘲笑,扮演了一個壞蛋的角色,爲學校增添了榮譽是他又一次融入了這個大集體。禿鶴雖然有着醜陋的外表,但他卻有一顆熱愛集體的心。

而紙月是個內向、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心靈如同皚皚白雪般純潔。她沒有爸爸媽媽。只有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慈祥的奶奶。爲了不讓奶奶爲自己擔心,當板倉小學的男生欺負她時,她沒有告訴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淚。直到桑桑幫助她把板倉小學的男生打跑後,默默無聞的她才露出一絲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話不多,卻總能幫助別人。不要認爲內向是一個缺點,有時,默默無聞卻是最可愛的。

主人公桑桑是本篇小說我最喜歡的人,因爲他當紙月被別人欺負時,桑桑勇敢的站出來保護紙月,他的勇氣令我們欽佩;當秦大奶奶孤單的時候,也是他陪在秦大奶奶的身邊,讓她不再孤單。儘管桑桑很調皮、搗蛋,但他還是一個善良、勇敢、活潑、可愛的孩子!

我最敬佩的人他—細馬。細馬長的很精神,喜歡笑,十分愛說話。在油麻地小學,他變了,變的孤單,無助,沒有人聽的懂他滿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個啞巴纔有的壓抑。他是那樣的可憐。這使他不想再上學,他去放羊,以此來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幾次交談,使桑桑和他成爲了最好的朋友。他那頑強的品質十分令人敬佩。

杜小康他家境富裕,又是班長,一直是桑桑的明爭暗鬥的對象,最讓人垂涎的是,他還擁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輛舊自行車。破產離家後,杜小康原有的生活內容和生活節奏被徹底改變了,年僅十三四歲的杜小康感覺到了,茫然和恐懼夾雜着的孤獨、來自陌生的孤獨、與世隔絕的孤獨、單調的、情感空虛的孤獨、近乎絕望的孤獨,這一切讓他無法忍受了。但是幼稚軟弱的他,已經受到了生活的磨練,所以此時的杜小康潛意識裏希望逃離孤獨,但理智上開始學會面對。

杜小康不再忽然地恐慌。變得有責任心、冷靜。開始學會承擔責任,開始坦然的面對生活的艱難。杜小康從逃離孤獨轉變成了直面孤獨,生活的磨礪,暴風雨的洗禮,讓杜小康長成了小小男子漢。

孤獨,已經撕去了他幼稚的外殼;因爲那份孤獨,已經鑄就他堅強的意志;因爲那份孤獨,已經雕刻了他的靈魂。

我們要把血肉之軀鑄成一隻英勇無畏的箭,帶着呼嘯的風聲,攜着永不墜落的夢想,義無反顧地射向那遼闊的長空。苦難並不可怕,苦難是生命的催化劑,承受住苦難,才能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草房子》讀後感8

一個叫作油麻地的鄉村小學校給男孩桑桑留下了快樂又難忘的童年記憶——天生禿頂的禿鶴出於對尊嚴的執着堅守,而演出的令人發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劇;在孩子眼中顯得撲朔迷離的少女紙月的身世之謎;令桑桑自疚不已而實際上註定難成正果的蔣老師與白雀姐的短暫愛情;從精神與物質的頂峯,猝然跌落到最底層的不幸少年杜小康與厄運抗爭的艱難歷程;當校長的嚴父終於流露出來的舐犢之情和初涉人生的桑桑對生與死的最初體驗……本劇把主人公桑桑童年親歷的幾個平常又動人的小故事有機地聯繫起來,真誠又富於詩意地歌頌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間情感,展示了富有獨特風情的人生畫卷。

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誇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這些男女無瑕的真情,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裏埋下了“愛”的種子。

陸鶴是個長着光光腦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禿鶴”,他充滿無助與孤單。被叫”禿鶴”的他常常小鎮水碼頭最低的石階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發呆流淚。但是,他卻憑着自信讓所有人刮目相看。誰說沒頭髮就醜,可見,孤單尊嚴的傷害並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解藥”紙月是個內向、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心靈。如同皚皚白雪般純潔。她沒有爸爸媽媽。只有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慈祥的奶奶。爲了不讓奶奶爲自己擔心,當板倉小學的男生欺負她時,她沒有告訴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淚。直到桑桑幫助她把板倉小學的男生打跑後,默默無聞的她才露出一絲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話不多,卻總能幫助別人。不要認爲內向是一個缺點,有時,默默無聞卻是最可愛的。

白雀是一個十分漂良的姑娘,她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寬闊,但銀鈴般清脆。她不僅外表美,而且心靈美。這就是真正的美。

初次看到細馬這個名字我還以爲是隻馬的名字,但後來才知道他是嶽二爺與嶽二媽從嶽大爺家帶來的'嶽大爺最小的兒子。他長的很精神,喜歡笑,十分愛說話。在油麻地小學,他變了,變的孤單,無助,沒有人聽的懂他滿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個啞巴纔有的壓抑。(。)他是那樣的可憐。這使他不想再上學,他去放羊,以此來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幾次交談,使桑桑和他成爲了最好的朋友。他那頑強的品質十分另人敬佩。

我不僅僅被它的魅力吸引住了,還被故事裏面的情節,深深感動了。我與文中的小主

人公桑桑同樂同悲。當看到桑桑生病時,我哭了,怕桑桑會死掉,我心裏默默祈禱,保佑桑桑能夠度過難關。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秦大奶奶奮不顧身跳下水“救一隻油麻地小學的南瓜”。只是一隻渺小的南瓜,她卻能把它當成人似的,不顧自己的安危,跳下水去拿。可惜,這麼好的人就僅僅爲了一隻南瓜而不醒人世。我看到這,兩行感動的淚水又從臉上淌下。我是多麼欽佩秦大奶奶的精神,這難道不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嗎?這難道不是我們提倡的雷鋒精神嗎?

讀完了《草房子》第二章,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間充滿陽光的草房子,她讓我們想起浪漫、溫馨、純真無邪,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她美得寧靜、溫馨、悠遠,而且永恆……

《草房子》讀後感9

緩緩地合上《草房子》,油麻地小學那羣可愛的孩子們的模樣再次浮現在我眼前:頑皮機靈、常常異想天開的桑桑,倔強自尊而又帶有叛逆的陸鶴,清純美麗而又文弱善良的紙月……

作家曹文軒以油麻地清一色的草房子爲背景,用詩一般的語言講訴了發生在這裏的多姿多彩的故事——天真的桑桑曾將家裏的碗櫃改制成鴿子的“高級別墅”,又把蚊帳拆下當漁網打魚,而經歷了生死考驗之後,他真正領悟了生命的意義;細馬從開始被養母排斥,到後來以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因禿頂而受到同學嘲弄的陸鶴用近乎惡作劇的方式,使油麻地小學失去了榮譽,但最終他在學校的文藝匯演中大放光彩,找回了自尊……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心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告訴我什麼是真善美,讓我心中充滿了溫暖。

我覺得《草房子》的故事就是成長的故事,雖然書中的孩子個性迥異,但他們的成長之路都充滿了崎嶇坎坷。書中的杜小康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這個曾經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裏的富家子弟,由於一場變故家裏變得一貧如洗。原本成績優異的他被逼輟學,跟着父親去三百里外的大蘆蕩放鴨。由於鴨羣誤入別人的魚塘,幾乎吃光了幾萬尾魚苗,鴨子和船統統被扣留,他們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爲什麼命運是如此的不公平?爲什麼所有的不幸都壓倒了杜小康身上?就在我爲他難過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這個堅強的少年竟然又一次在失敗中站了起來,他選擇了在學校門口擺小攤來掙錢養家,我難以想象,屢遭失敗父親經不起打擊倒下了,“這個當初整日沉浸在一種優越感中的杜小康”,爲什麼能如此坦然地面對這一切?我想是養鴨過程中的磨難使他懂得了如何面對挫折,也使他越來越堅強。他知道,只有迎難而上,憑藉自己的勇氣和力量微笑面對生活,才能不斷成長。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是啊,沒有經歷過痛苦的生活,怎麼會領略得到幸福的可貴?成長和蛻變就在這艱苦的磨礪之中,杜小康在歷經挫折後變得成熟穩重,成長爲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桑桑在不幸得了鼠瘡,在經歷“絕症”的考驗後,悄悄蛻變成一個心懷感恩,剛強堅韌的少年。

人生註定是一條坎坷的路,誰能夠保證自己能一帆風順呢?就說我吧,小時候對圍棋頗感興趣,於是跟一大羣小夥伴進了圍棋班。開始我的進步挺快,可是在經歷了連續三次升段賽慘遭失敗的痛苦後,許多小夥伴打起了退堂鼓。我也曾猶豫過,覺得自己不是學圍棋的料,但是我的耳邊又響起了老師經常說的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想起了百折不撓的談遷、諾貝爾的故事……我不能就此放棄!於是抹乾眼淚之後我選擇了堅持,終於,我在去年拿到了圍棋業餘3段證書,在學校體育節上,我又蟬聯了圍棋比賽冠軍。“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對這句歌詞,我有了全新的感悟。由此看來,我應該感謝挫折,是它激發了我的潛能,讓我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讓我體會到了成長過程中的歡樂與眼淚。

《草房子》讓我又一次得到心靈的啓迪,它讓我真正領略了成長之美——那是勇氣、力量和責任的光芒。挫折總會伴隨成長,讓我們積蓄力量,微笑着面對挫折,在拼搏奮鬥中成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草房子》讀後感10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多麼純美的江南水墨畫,這就是故事發生的場景,一個叫“油麻地”的小鄉村;這裏生活着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

最吸引我的當是紙月,一個文弱、恬靜、清純、柔和,但又冰雪聰明的女孩。

正如她的名字一樣,紙月如同一件易碎品,身世坎坷,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在她出生一個月後離開了家門,兩天後,人們在四周長着菖蒲的水塘裏找到了她的母親,母親去世後,和紙月相依爲命的外婆又當外婆,又當媽。她小小的年齡就承受極大的挫折和壓力,然而她聰明、善良,是一個人見人愛,很體面的小女孩。她的心靈如同皚皚白雪般純潔,心思細膩,懂得詩詞,寫得一手令人稱讚的毛筆字,但她不驕傲,總是一副平常的樣子,爲了不讓外婆爲自己擔心,當板倉小學的男生欺負她時,她沒有告訴外婆,只是自己默默流淚。直到桑桑幫助她把板倉小學的男生打跑後,默默無聞的她才露出一絲微笑。她是那麼完美,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蘊含着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變着周圍的每一個人,彷彿是真善美的化身:桑桑變得乾淨了,不再搶妹妹的餅吃了,吃飯也變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灑得湯湯水水,當桑桑得了重病的時候,她用眼神鼓勵他,默默地送去一籃子青菜和雞蛋,把外婆親手縫製的書包送給桑桑:“書包是我外婆做的,可結實了,能用很多很多年”。紙月把“很多年很多年”重重地說着,把自己的祝福和關心送過去。

讀紙月的時候,我常常在心裏和她做比較,和她相比,生活上我是多麼幸福啊;然而,性格上我又和她有一定的差距。我也要像紙月一樣,做個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現在,珍惜友情,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對別人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平時要謹言慎行,也許我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改變一個人。

杜小康家曾經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裏,但是一夜之間,父親病了,爲了給父親治病,他的家裏變得一貧如洗,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一起到離家很遠的大蘆蕩裏去放鴨,當他們的鴨終於下蛋的時候,又不小心把鴨放進了別人家的魚塘,吃光了人家的小魚苗,鴨子和船統統被扣留了,他們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但杜小康畢竟是杜小康,他沒有自己憐憫自己,更沒有讓別人來憐憫他。他用稚嫩的肩頭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堅韌之後的美麗與優雅。杜小康的故事告訴我,富有的時候,不能浪費,不能高傲自大,貧窮的時候,也不要自卑,儘自己所能,克服種種困難,想盡一切辦法渡過難關。

還有充滿無助與孤單但有倔強執着的陸鶴,爲救一隻渺小的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的秦大奶奶……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一股股震撼人心的力量。他們是那麼純真、善良,每個人身上都散發出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衝擊着我的心靈。

讀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間充滿陽光的草房子,她讓我們想起浪漫、溫馨、純真無邪,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她美得寧靜、溫馨、悠遠,而且永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