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名人傳有感15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3W人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名人傳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名人傳有感15篇

讀名人傳有感1

在假期我讀了《名人傳》這本書,他一開始講述了貝多芬一生的遭遇。我通過讀了貝多芬小時候的磨練時,明白了我們其實就生活在幸福之中,只是沒有用心去感受。

從小,他就被父親關在琴房裏,每天要練上六七個小時,每次在窗外看到別的小朋友在院子裏快樂地玩耍時,他的心裏就有說不出的渴望,他是多麼希望自己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啊,可是父親對他非常嚴厲,每天都用藤條打他,逼着他練琴,有時他對音樂都不感興趣了,甚至快要厭煩音樂了。而母親對他來說就像天使一樣,他關心着愛孩子知寒問暖,她與父親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讀過了貝多芬的這個慘遭後,我突然感覺到自己原來生活的這麼幸福,有父母的照顧,老師的關心,朋友的問候還有陌生人的幫助。在家中,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手上明珠,無微不至的照顧,生怕我們有一點的磕碰。然而現在的教育與貝多芬的父親截然不同。在學校,老師細心的給我們講解不會的知識,小朋友在一起快快樂樂的玩,每天不會因爲做一件事兒被關在房間裏幾個小時。在回家的時候,陌生人爲我開門。

每個人都生活在幸福之中,只是不知道,也不曾感受到。我們需要用心去體會。

讀名人傳有感2

名人傳裏講述了一個音樂家,一個雕塑家和一個小說家的一生。他們爲藝術奮鬥,爲信念奮鬥,爲家人奮鬥。

“樂聖”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曾經有過一個悲苦的童年。長大以後耳朵失聰,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打擊。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失聰是多麼可悲的事啊!然而,他又曾爲情所困,先後愛上三個人,可又離他而去。其間貝多芬創造出了許多動人的樂曲。其中月光奏鳴曲令我頗爲感動,洶涌起伏的大海有一輪明月與之相襯,可見貝多芬的用情之深。也寫出了他的不幸的一生,一直對外界社會強烈的不滿。一個偉人,卻有不幸的一生,那是可悲可嘆的!可是他堅忍不拔、不向黑暗社會低頭的表現卻是令人佩服!他那才華橫溢的音樂才能,也是令人讚歎的!

米開朗琪羅,同一時代的偉人,他將一生奉獻給事業,天才的雕塑家兼畫家卻被孤獨、軟弱侵襲,想逃離教皇又因軟弱回去了。他一生工作爲家人,卻被晚年的父親誣陷,被貪他錢財的兄弟所逼迫。他一生接了三件大作品,可都只完成了一半,身處黑暗裏的他再次被他軟弱的性格所折磨。他的一生是活在工作當中,活在被折磨中,活在壓迫當中,我深感同情。最後米開朗琪羅遇到願喜愛他藝術的教皇,可他卻拒絕教皇的錢財,使自己處於困頓之中,這都是他的性格所致。這樣的時代造就了米開朗琪羅,讓他完成了一幅幅、一尊尊令人讚歎的作品。

著名的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因早期留下賭債,被迫到高加索去,卻意外讓列夫感到自然的美妙,重新崇尚了宗教。人到中年,又領悟宗教思想,看出了科學與藝術的虛僞。他發表的文章,可卻不被人重視。一人孤軍奮戰,一直堅持。列夫托爾斯泰所處的時代是俄國戰爭頻繁的時期,他崇尚自由,戰爭與和平足以體現他的思想。列夫托爾斯泰用自己自由的意志,安排了自己的命運,造就了英雄的人格,流傳了美好的作品,讓世人佩服。

羅曼羅蘭精讀他們一生,寫下了這部傳記,讓我認識了三位巨人及他們不朽的一生。

讀名人傳有感3

讀完《名人傳》,我的第一啓示是學會正視困苦。

在讀這本書之前只是聽人人都說它所敘述的三個偉人一生經歷了無數痛苦,歌頌的是他們不屈服的堅強意志。於是我第一遍快速讀完整本,感觸並不深,只人云亦云般地亂談。而第二遍一字一句地細細品讀後才真正體味

到三人的偉大靈魂。對於我來說,他們的最偉大之處並不在於“堅持”、“不屈”,而在於敢於面對、正視困難的勇氣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的引言中寫道:“世界上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看待它,並且愛它”。作者討厭怯懦的理想主義者,這看似與我們所追求的精神相悖,實則不然。人們歌頌理想,崇尚

完美,發揚樂觀,是爲了構造和諧的社會,其意義是與“悲觀”相對;而作者厭惡的“理想主義”是總向好的方面想,把一切都看作很美好的極端主義,他們是怯懦的,沒有勇氣從正面剖析挫折。只有敢於正面應對困難,不

僅能發現生活中的樂趣,還能正確理解磨難與悲傷的人才是英雄。因爲他們有着常人沒有的勇氣,能客觀看待問題、理智對待世界,從而具備了堅強的品格;他們能分析自己的缺點,擁有獨特的個性,更好地把握人生。

正因如此,貝多芬在給朋友的信中大聲控訴命運不公,爲自己的可憐而祈禱,同時又能重振精神,對殘酷的現實發出“扼住命運咽喉”的挑戰;正因如此,米開朗琪羅一邊瘋狂地工作,病態般自虐,一邊呼喊:“憂傷是

我的享受”、“萬千歡樂比不上一種苦惱”;正因如此,托爾斯泰極度厭惡人類的虛僞,卻依然用愛的眼光看待世界……正視困難,叫我們學會如何化悲痛爲力量。

偉人的偉大之處就是比平凡的人多一種氣概和勇氣,這種敢於正視困苦的無畏精神就是其中之一。怯弱的人即使敢於面對也會被擊垮不能自拔,勇敢的人從不否認自己的恐懼,但他們善於克服恐懼而化爲動力,再理智應

對。這兩條路擺在面前,選擇哪個?

讀名人傳有感4

《名人傳》,這是一本寫了三位名人的對生活,對內心,對處境,對不同方面的磨難抗爭。

苦難對傳主的折磨和傳主對苦難的抗爭是這部傳記的主要內容。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由此奏出了最強烈的生命樂章。

貝多芬的痛苦是一種命運的痛苦,貝多芬的生命就是他的音樂。他堅強而純粹。“從一開始,人生對他來說就像一次殘酷的戰爭”。他的父親在他小的時候便對他的音樂興趣打下基礎,用殘酷或暴力使貝多芬從小就在磨難中成長,但他不膽怯,不退縮,勇於奮鬥,便使悽然中依然綻出一絲溫馨。在1796至1820xx年,他的耳聾症開始肆虐,聽覺也開始衰退,但他仍在創作,堅強着。

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斯泰的受難則來自內心。米開朗琪羅是一個憂鬱症患者,也是一個工作狂,他熱愛工作,但大多數的作品,不是爲自己而做,他是天才,卻長着一顆背叛天才的心。

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天才,這股力量驅使他不斷成功,不斷創新,不斷行動。

但他優柔寡斷,爲難自己,他因謹慎和恐懼變得怯懦,他完全失去了尊嚴,他曾想躲避,但又變得十分馴服,他爲自己造就了一片虛無,他缺失意志力和堅強的性格。他是一個苦行者。於是他說:“越是使我受苦,我越快樂。”“憂傷是我的享受。”於是“對於他,寂靜是恩慧,黑夜則朋友。”他很老實,很善良。

托爾斯泰的身份是一個貴族。但他卻想着的農民的安危。他善良,同民連在一起。托爾斯泰的作品記錄了他精神探索的全部變化,他使作者羅曼·羅蘭受到深刻的影響。他覺得“只有不計報酬,爲他人默默做出奉獻纔是人類的命命”。他爲天下的人民遭遇不幸而哭泣,爲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自悔。

他們雖是孤苦,卻活得偉大。

讀名人傳有感5

有一本書,講述了三位不平凡名家的傳奇;有一本書,講述的是三位不平凡名家的平凡生活;有一本書,講述了三位不平凡名家用它們的生命換來的完美之作,這本書就是法國著名作家、音樂學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這本書講述的三位名家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

在這三位名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音樂巨人貝多芬。貝多芬不像其他人,他的背景條件並不好。他的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大字不識,懶懶散散,一無是處,且嗜酒成性。母親是個廚師的女兒,曾做過女傭。在這樣的一個家庭中,他的童年顯得十分悽慘。自幼年開始,人生對他而言就是一場爲了爲了生存而展開的戰鬥,悽慘而殘暴。

父親想開括他的音樂天賦,爲了賺錢,把他當神童一樣炫耀。才四歲時,父親就強迫他一連幾個小時練習羽管鍵琴,或者將他獨自關在家裏,逼迫他練習小提琴,壓力之大簡直難以復加,他沒有對音樂深惡痛絕,簡直是個奇蹟,因爲父親多年來一直如此地壓制他,很多時候還對他動粗。十一歲時,他進了劇院的管絃樂隊;十三歲時,他成了教堂的管風琴手,長大後,他的生活並沒有過多的美好,在一場音樂會期間,他失去了它重要的聽覺,這就是悲慘卻堅強,留給世人經典之作的路德維希·馮·貝多芬。“用苦難換來歡樂!” ——路德維希·馮·貝多芬還有同樣一名名家,他就是托爾斯泰,對我們這代人來說,他像一盞純淨的明燈,儘管已經變得暗淡,卻照亮了我們的青春。托爾斯泰的童年同貝多芬一樣悲慘,只不過托爾斯泰的童年有些特殊。托爾斯泰似乎不太瞭解父母,因此,《童年》和《少年》裏那些暢快的描寫不太可信。他不到兩歲時,母親就去世了。所以,只有通過哥哥小尼古拉·伊爾捷尼耶夫的含淚描述,他才依稀記得那張慈祥的面孔。他還依稀記得附近的一些情況。他和藹而詼諧;他眼神憂鬱,在自己的土地上過着獨立的生活。托爾斯泰九歲的時候,父親過世了,托爾斯泰的生活有些痛苦,可是他忍了,可能這就是托爾斯泰吧!

《名人傳》這本書包含了種種美好的或悲傷的的名人經歷,讀後我彷彿同這三位名家一起喜怒哀樂,我感謝這本書,也感謝羅曼·羅蘭,他寫下了這樣富有意義的書籍也不知有多少人同我一樣受益匪淺,我將永遠將這本書收藏起來,因爲是他賦予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哲理!

讀名人傳有感6

縱使那長安城仕場混亂,卻無法遮隱你聞名整個中原的意氣;縱使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繁華,卻無法消磨你馥郁整個王朝的才華。

從小開始,李白便有着“李花怒放一樹白”的驚豔,而後“今一登望,如上九天流”的初露頭角,“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重情重義。至此,他拾好自己的滿腹經綸,走上了干謁求薦的道路。

剛開始的李白懷揣着滿腔熱血和銳氣,對國家治理更安定的希冀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讓他深陷佞臣的讒言和陷害——終於,在他才華所觸動之下,唐玄宗召見了李白。那應該是他的事業最鼎盛的時候。一紙《和番書》削減了朝廷中奸佞小人的銳氣,一曲清平調,使得天子貴妃,無不稱頌。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卻被小人使做把柄,在皇帝面前煽風點火,被迫辭別長安。雖寫下“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壯志,卻被打擊得苦悶孤獨。經過長時間在風景中的暢遊,李白漸漸從失意中走出。而唐朝也面臨了滅國的危險,安史之亂使救國之心再次在李白身體中燃燒。然而誤投永王的錯誤,又成爲他的轉折點,這個命運多舛的才子再次被流放。

還是一把長劍,一身白衫,可心中有的卻只是看透凡塵的念想,身上留的也只是剩千丈白髮。輕舟一日渡萬的釋然,花前月下獨醉的惆悵。與杜甫惺惺相惜的感動,將進酒詩酒合一的光影迷離。命運和靈魂交織在一起攀揚又墜落,終爲墜落谷底的無奈,最後仰面大喝“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蕩氣迴腸!

在濁酒和濁場間,他醉倒在與慘痛現實形成鮮明對比的夢境中,飲酒萬千,醺醺地繡口一吐便半個盛唐,管不管千年之後,拋不拋一腔憂愁,酒與他體內的滾燙血肉融合在一起,在他靈魂與肉體交匯之地怒吼着自己無力的抱負,感嘆着自己絕望的生不逢時。

李白一生胸懷遠大,志向不凡,以大鵬自比的一生,是何等壯心。“以紅糜爲線,明月爲鉤”是何等冰心傲骨,然他與這個骯髒的世道格格不入,空有才華卻無人賞識。也許正因爲他的這番冷落輕狂和淡然,才讓他在政路路上步履難艱,卻又譜寫了一篇篇可以爲後人所回味的佳作和一段段在詩壇上千年以不朽的傳奇。

然而,在感慨李白傳奇一生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在感嘆“壯志不籌”的原因?李白是由太白金星轉世而生,天生帶有超凡脫俗的氣場,他過人的才華與他人格格不入,所以他獨具傲氣,獨具不論年齡的輕狂和清高。李白與杜甫上見李邕時,李白在李邕面前表現得過於自負,以致於李邕對李白不太滿意和接納。雖然李白當時有雄心壯志,士氣滿滿,但過於有才華使他太傲,遂招奸人陷害。以李白爲鑑,可以懂得時時自省,處處謙遜,審時度勢,學會適度適境地“左右逢”,纔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李白,恰因如此,恰因他的才華和冷傲,不屈於軟糯,纔不適應泯濁的官場,而騎鵬飛向乾淨的天境。

李白太乾淨了,這個一生不染的仙人無法適應人間。他終究無法實現自己的報負,而是駕着大鵬回到了屬於他的仙境樂土。傷痕累累的他早已無意官場,只在銀河九天中輕滴幾滴美酒,醉紅了,雲朵。

縱使過往千年,如今若再提杯對月,不知你是否仍在夜下刀光劍影,舞袖翩翩,馭鯤鵬與我共啖美酒,共賞圓盤。

讀名人傳有感7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裏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傑,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裏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是他們勇敢的與困難作鬥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他很小就輟學。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他孤獨地活着,他唯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他還堅強活下來。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就像與世隔絕。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直痛苦地活着卻創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後創作的。他最終戰勝了命運,戰勝疾病,戰勝痛苦。戰勝聽衆的平庸,戰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峯。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爲他不肯屈服於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的精神震驚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於戰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他一生依附教皇,爲教皇做事。教皇爲自己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他堅持,爲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於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曾經獲得成功,但他藐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造福人類來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藐視。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只要你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產生在奮鬥之中,命運是自己掌握的。

讀名人傳有感8

有一天,我在哥哥的房間裏找書看,找來找去,找到一本《名人傳》,我仔細一看,裏面有好多我認識或不認識的名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王贏正和大發明家愛迪生。

秦王嬴政講的是嬴政滅掉韓,趙,魏,楚,燕,齊。修築萬里長城,統一全國,統一錢幣,平定六國後,就開始鞏固統治的改革,牀建立專制主義中央皇權的制度,他還廢除了郡縣制。

愛迪生是一個大發明家,他發明了電燈,留聲機,活動電影,攝影機……其中電燈是他最大的貢獻。

我們要學習那些鳴人的精神,只要踏實肯幹,不怕失敗,再難的事也會有成功的一天。

讀名人傳有感9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說:“我稱爲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爲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他在《貝多芬傳》的結尾這樣寫道:“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爲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迎。”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是什麼支持着貝多芬?是不向皇權低頭的品質,是不被金錢收買的決心,是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正是依靠着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峯,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如果說《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爲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復活》是托爾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羅曼?羅蘭所說:“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爲他是堂?吉訶德,因爲他們都看不見他與之鬥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托爾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應當被人蔑視。”終於,在82歲的暮年,托爾斯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了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

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他周圍的人們說道;“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爲何大家都在這裏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其實,托爾斯泰發出的是對蒼生的疑問,也是對痛苦心靈的迴應,在這裏我們分明又聽到了貝多芬對生命的歡樂歌唱。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裏留給我們的永恆的東西。

這本《名人傳》講述的是三位名人在成名的道路上遇到的磨難、困難,他們從堅持的力量到力量的崩裂甚至到了絕望。他們在成名的道路上舍棄了很多包括了親情、友情。終於,他們踏上了成功之路。

首先是一位遭遇病痛折磨,仍然不放棄音樂的信念——貝多芬。雖然他失聰了,但是他很驕傲地說過“聽我心裏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裏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裏希望寫出的音樂!”是啊!他的音樂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其創作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進步思想。

接着是一位遭遇悲慘,仍然堅持雕塑的信念——米開朗琪羅。他的痛苦來自人類的惡意。他爲戰鬥,爲征服而生!正是因爲這,他的藝術創作受到了很深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自由而鬥爭的精神畫貌。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是現實的反映。

最後是一位曾經被列寧稱爲“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環顧托爾斯泰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巨匠,有關人生目的、宗教和社會的敘述又使他成爲一位有世界地位的思想家。托爾斯泰從沒放棄過對人生真諦的執着追求。是啊!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也應該這樣嗎?

這三位名人在人生的道路經歷的困難我們可想而知。是的,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向他們一樣遇到困難時不退縮,遇到發生了我們想不到的事情時要鎮定、勇敢的面對它。我相信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什麼困難也阻擋不住我們前進的腳步!

讀名人傳有感10

貝多芬遺囑扉頁上的孤獨,孤獨,孤獨,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卻犀利地揭開了貝多芬天才軀殼下的靈魂!多麼令人心酸!

《海林根施塔特遺囑》於貝多芬又何嘗不是一種自白?一個從童年起,心和精神都傾向於慈悲的情操的人,又怎會是個厭世者?現在,這份遺囑——世人都知道它內容,世人可曾慚愧?看看!瞪大你們的眼睛!去掉你們因名利而蒙上的鉛華!這是貝多芬啊!多麼天才的人!本該是保持貴族氣質與高傲心理實際上卻是慈悲爲懷與以自身苦痛減緩他人苦痛的美麗靈魂!被社會折磨成什麼樣子?!就連他死後有厭世者之名久傳於世!多麼令人心寒的事情!而他還在遺囑中提到:使社會在我死後儘可能的和我言歸於好。——心神俱裂!

《貝多芬傳》令我的靈魂洗淨鉛華,開始重新思考怎樣才能使人生變得有意義。一本好書,無關乎於有多華麗的詞藻——而更在乎於能給你多大的震撼與多大的改變。

而一本《名人傳》足以令我洗心革面,並令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少走許多彎路。行地更正!坐地更端!

你說,《名人傳》可不可謂爲一本好書!

讀名人傳有感11

《名人傳記》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最傑出的傳記作品集,又稱《巨人三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

在《名人傳記》這本書中,作者緊緊把握住這三位在各自領域有着巨大成就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盡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凸顯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

我認爲貝多芬是一個幸運的人,可在讀了這本書後,沒想到他是這麼不幸。貝多芬的命運是坎坷的,作爲一個音樂大師,他需要敏銳的聽覺。可是,在他還不到30歲時,耳朵就開始變聾,一天比一天更嚴重,內臟也被劇烈的疼痛所折磨。這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啊!但是,所有的磨難都使他變得更堅強。他雖然痛苦,卻不肯屈服於命運,無私奉獻。然而,他聽不到人們對他的讚美,也聽不到自己創作的樂曲。貝多芬的勇敢、努力、堅持並沒有白費,他與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樣,敢於與惡劣的環境對抗!他憑藉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去努力,去奮鬥,生命產生了奇蹟——他成功了!他戰勝了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沒有聽衆的支持、肯定和青睞的壓力,使全世界人爲他歡呼雀躍,他攀登上了生命的巔峯!

羅曼羅蘭說過:“人生是艱苦的。對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夜的鬥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原來,名人也不是像想象中那樣美好的,正因爲充滿重重困難、種種阻礙以及各種挫折與不幸的命運,讓他們對殘酷的生活和無情的命運永不妥協,讓他們勇敢地站起來而成爲時代傳頌的名人。他們的勇氣、力量和毅力真讓我佩服!

讀了《名人傳記》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成功,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那就讓我們爲自己的理想加把勁,努力奮鬥,勇往直前。相信自己吧!既然必須經歷過許多困難,並且從種種困難中站起來才能成功,那麼,讓我們也努力加油吧!克服前進道路中的阻礙,爲自己的理想奮鬥吧!

讀名人傳有感12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編寫的一篇傳記小說。

它主要記述的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讚美他們高尚的品格和頑強的奮鬥精神。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與列夫·托爾斯泰,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遭受了雙重摺磨,但爲創作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貝多芬不幸失聰,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災難,但是他並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用《田園交響曲》與《命運交響曲》和《歡樂頌》表現他不想命運屈服與他頑強、樂觀的精神。

米開朗琪羅敢於面對內心深處,無止境的痛苦,卻創作出偉大的藝術珍品。

列夫·托爾斯泰以其博大深沉的愛撫慰着大衆的心靈。他雖已結婚,但倍受感情煎熬,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投入寫作。他用他的那支筆來挽救人們的精神。

三位名人都經歷過人生的種種磨難,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向命運屈服,他們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勇敢、毅力面對那些苦難,與命運搏鬥。他們扼住命運的咽喉,實現了征服命運與超越命運。

在中國,也有這樣的人,比如,張海迪,她雖坐在輪椅上。但卻用勇氣、毅力與命運抗爭。最後,張海迪成爲了史上第一個“輪椅博士”。她不正像貝多芬、列夫·托爾斯泰和米開朗琪羅一樣,改變了命運,征服了命運,超越了命運嗎?

殘疾的人都尚且如此,我們四肢發達的常人難道有理由不像他們一樣,嘗試着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爲一個偉人嗎?

英雄不在於他的體魄,而在於他的精神與品格。他們是痛苦的人,但更是熱愛生活、不屈不撓、抗爭命運的人。

讀名人傳有感13

《名人傳》是著名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這本書裏共記錄了三個名人的傳記,它們分別是《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傳》裏貝多芬頑強樂觀的精神。

貝多芬是大家家喻戶曉的著名音樂家,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4歲時,貝多芬的爸爸就逼他每天練9個小時的琴,讓年幼的貝多芬充滿了壓力。17歲時,貝多芬的母親去世了,父親又酗酒成性,貝多芬只能承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照看他的弟弟。26歲開始,貝多芬的耳朵開始出現重聽現象,並且情況越來越嚴重。31歲時,貝多芬愛上了茱利安。琪亞蒂,但是這個自私、風騷的女人拒絕了殘疾的貝多芬。後來貝多芬又愛上了特雷茲,還把他譜寫的奏鳴曲送給了她,雖然雙方恩恩愛愛,但是不知爲什麼,他們還是沒有結爲夫妻。又過了一段時間,貝多芬徹底聾了,他不能指揮樂隊了,他的朋友也或聚或散。然而,貝多芬很堅強,也很樂觀,並沒有向困難低頭,依然不停地作曲,並把自己的勇敢頑強表現在他所創作的曲子裏。一個殘疾人竟能成爲這麼傑出的音樂家,譜寫出這麼美妙的歌曲,真是不可思議啊。但是殘疾的貝多芬卻做到了,他堅強不屈、堅持不懈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啊!

讀完《貝多芬傳》,我忽然想起了我學畫的事情。小時候,我非常喜歡畫畫,經常在白紙上畫出美麗的圖畫。於是媽媽毫不猶豫地給我報了一個繪畫班。我欣喜若狂,畫得很認真。長大後,我畫技高了,開始學素描了。剛畫幾何體時,我感到非常枯燥,一點都不好玩,甚至有了放棄的念頭。但是我想到了要堅持不懈,不能輕易放棄,於是我堅持下來了,終於嚐到了甜頭:畫得越來越好,這個事情更加證實了不要輕易放棄一件事情,要堅持到底的道理,要學習貝多芬堅持不懈的精神。

貝多芬堅持不懈的精神給我的啓示真大。我覺得《名人傳》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啊。

讀名人傳有感14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一書向我們展示了三位偉人不幸的一生,讀完後我不禁深深思索。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創造了不朽的鉅作,被後人所敬仰,但是卻很少有人去探尋他們所經歷的苦難。看了《名人傳》後我不由得感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詩的確是真理。他們的經歷是曲折坎坷的,多少的世人都會感嘆:“他們多麼不幸,要是我,我必須會受不了!”是啊,多少人會說自我承受不了,這不正是普通人與偉人的差距嗎?詢問自我,如果我和貝多芬一樣身患頑疾,無人關懷時我還會堅持自我的理想嗎?如果我和米開朗琪羅一樣被迫爲他人服務,遭人嫉妒怨恨時我還會潛心創作嗎?如果我和托爾斯泰一樣不被社會世俗所理解時我還會有堅定信念嗎?答案都是否定的,我突然發現自我所經歷的苦難與挫折和他們相比都太輕太小了,但我以往總愛叫苦連天,此刻我告訴自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我怎樣能退縮呢?”以後,當我再有什麼挫折時我再也不會軟弱,要鼓起鬥志,頑強拼搏。《名人傳》這本書教會了我堅強,告訴了我要勇於應對困難,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書!讀了《愛的教育》有感助人是一種快樂,快樂便是助人的回報。——《愛的教育》這句話摘自

《愛的教育》,是安利柯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中的資料,細細品讀,頗有所感。文中母親深刻教育了安利柯要富有愛心,樂於助人,批評了他對一位抱着孩子的母親視而不見,這讓我也忍不住反思,街頭上有許多衣衫襤褸的乞討者,往往我都不爲所動,讀完這封信後我頓覺自我的行爲有多麼過分,我們就應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也許會有人告訴你那有可能是騙子,但我們怎樣能因爲害怕一次上當而拒絕幫忙所有有困難的人呢?“予人玫瑰,手有餘香。”讓我們多關愛他人吧!

讀名人傳有感15

“用痛苦換來快樂!”,這扣人心絃的餘音盪漾在貝多芬傳的結尾。

我們從音樂、語文等方面都曾瞭解過貝多芬——那耳聾而堅持創作的音樂家。事實上,他的一生不是課文中幾百字能表述的。

貝多芬的童年在醉漢父親的揮霍下逝去了,並失去了摯愛的母親。19歲挑起養家大梁的他,生活異常艱苦,但命運,不罷手a去了他的物質生活——壯年耳聾是原本不富裕的一家更加拮据;奪去了他的精神生活——他從沒有真正的、風雨共患的知音;甚至用愛情折磨他——兩次失敗的戀愛是他心力交瘁。

那他如何走過人生將近60個年頭?他超凡的樂觀和頑強。在一次次被現實打擊後,他總能以自己的“傲氣”與樂觀爬起。如暴風雨中的帆船,渡過一個又一個的浪,頂住狂後般的大風……但烏雲始終會被趕走,貝多芬卻長眠了,把黎明留給後人。

我合上書本,漫步在小路上。看到一位孩童爲那十個中一個氣球沒了二哇哇大哭。我心中突然蕩起了漣漪——我們曾經爲小失意而懊惱不已,爲失敗自暴自棄,爲低谷一蹶不振……若是真來大風大浪,我們只能作烏雲的囊中之物,被任意蹂躪。

我們可能永遠不會遇到貝多芬的境遇,但我們需要讓自己堅強,不被暴風吹飛,不被厲雨擊垮,在洶涌中成風破浪。

用痛苦換來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