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有感4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9W人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有感4篇

讀《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有感1

最近拜讀了王金戰老師寫的《英才是怎樣造就的》一書,感觸頗深。初看書名,我很不以爲然,書店象這類書籍實在太多,大多是死板的說教,真正有見地的鳳毛麟角。但是,當我僅僅讀了一個序言的時候,我卻已經發現,它與其它書籍的不同之處。隨着進一步閱讀,我越來越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他的教育思想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快樂學習法”在王老師的升學經驗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王老師驕傲地列舉了他的北大清華入學率後,有這樣一句話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我還要特別告知讀者的是,我們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是靠加班加點、增加學生的負擔來實現的。事實上,我們的學生在學校開設的一百多種選修課中盡顯才華,我們沒有早晚自習,週末及節假日照常休息。”

其實,從平和與快樂的心態開始,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的潛能,就算進不了名校,也不至於認爲自己是一個多麼失敗的人。這一點,正是王老師展開其快樂教育法的重要前提。如何讓學生學的快樂、學的輕鬆,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無限的樂趣,正是我們要向王老師學習的地方。首先課業負擔不能太重,在升學的壓力下,做不完的試題,堆積如山的考卷,剝奪了他們大部分的活動時間。你若問他們,你的學習生活快樂嗎?他們定會茫然的搖搖頭。快樂從何而來?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不同的特長,尊重他們的個性,給他們更多發揮特長的空間與時間,快樂自然就回來了。

當然,面對殘酷的升學考試,我們不得不讓學生埋頭於書本,可是當學生們都把學習看成是一件苦差事的時候,學習的效率又如何能夠提高呢?“享受學習”,在我們逃脫不了學習重負的時候,我們惟有讓學生換一種心態去看待學習,獲得知識的過程,也是獲得快樂的過程。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也決非易事,王老師以他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心態是很重要的,就象書中第一章向我們陳述的那樣,“優秀從心態開始”。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凡是都有兩面性,何不站在好的一面去考慮,去衡量,去平衡自己的心態。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女生在模考中考的不好,於是喪失信心,對自己填報的志願也很是後悔。王老師告訴她,你不會的題目已經是客觀存在的了,考前暴露的越多,意味着考試中遇到的問題就會相對越少,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簡單的幾句話讓那位女同學茅塞頓開。她從以前的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喪氣到現在遇到不會的問題就興奮,這其中的轉變就是心態在起了作用。作爲一名教師,如何讓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心態是我們首先要努力的。

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最大的動力。學習不缺少樂趣而缺少發現。培養學生的興趣,老師教課固然重要,但學習的大量時間是在課下,所以,如果學生自己能夠發現並體會到學習興趣,學習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了。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興趣,王金戰老師有他自己的一套方式。

第一,設定長遠目標和階段性目標,是保持學習旺盛動力的方法之一。王老師用統計學和歷史的經驗告誡學生,如果沒有自己的目標,就意味着失去對命運的把握;如果有了目標,你就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個目標是:跳起來,夠得着。目標不能定的太高,太高了高不可攀,一旦摔下來,會把你的自信摔掉;也不能太低,太低會讓你失去拼搏的鬥志。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如此才能適應學習的競爭環境和保持旺盛的學習動力。王老師講到多次獲得國際馬拉松冠軍的日本運動員山田本一獲勝的智慧,他把全程賽事劃分成若干段,並做上記號。比賽開始後,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第一目標衝去,再向第二目標衝去。每實現一個小目標,他都有成就感,逐一跨越,就會輕鬆許多。一路衝刺,輕鬆取勝,這就是實現目標的智慧。

第二,多激勵、多表揚,發展學生的特長與強項。書中說到,“優秀是鼓勵出來的”。每個人都希望聽讚美之詞,不時的給予他恰當的鼓勵與表揚,讓他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增強他的信心,從而提高他學習的積極性。相反,一昧地指責他的缺點與不足,只會不斷打擊他的自信,從而使他對任何事情都喪失信心。既然表揚比批評更爲奏效,那爲何還要吝嗇你的表揚呢?當然,表揚也要適當,要是實實在在的表揚,他的一個細微的進步,一個顯爲人知的優點,別人沒有發現,而你卻發現了,並且對此給予了肯定,他定會對你充滿感激與尊重,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會大大提高。尊重學生的個性與特長,每個孩子的天賦、性格、環境不同,身上的特長也不相同。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他們的強項,進而去強化他們的強項。而不是去扼殺他們的個性和特長,逼迫他們朝着同一個方向發展。真正的素質教育,應該鼓勵學生施展自己的才華。只有讓他們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發展,他們纔會更加積極主動,也纔會學的更加興趣盎然。然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何才能做到特長學業兩不誤呢?王老師在書中提到:“優秀始於你的強項”。不要把特長看成是沒有用的東西,它往往會給你的升學之路提供便捷的途徑。朝着自己的強項去發展,正如書中所說:“西紅柿就讓它結西紅柿,蘋果就讓它結蘋果,”每一個果實都有它不同的營養價值。

再次,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貝爾納說: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妨礙才能的發揮。什麼樣的學習方法纔是好的學習方法,纔是最有效率的呢?王老師的理論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纔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別人的方法再好,或許對於自己並不合適。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不同,對於學科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樣,學習的方法自然也不一樣。王老師的兩位同學,一位喜歡記筆記,將各科知識點分類整理,做成圖表,複習起來清楚明瞭。另一位同學則喜歡用腦而不用手,他將所有的知識都在大腦裏進行分類整理,這兩位同學用各自的學習方法都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效率,因爲他們採用的學習方法正是最適合他們的。作爲一名教師,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尤爲關鍵並且重要的。學習方法找對了,效率自然就出來了。於是學習也就變得輕鬆並且愉快了。

獲得知識的過程本身也是獲得快樂的過程。只是一些錯誤的方法,消極的心態,扭曲的觀念,使得學習丟失了他本來面目,在學生的心裏變得痛苦和繁重。王老師的一位學生去到劍橋大學深造之後才真正的體會到“享受學習”四個字的含義。中國教育體制下的學生是很難將學習與享受聯繫起來的,這其中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內在的因素。王老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使我在如何讓學生快樂的學習這一問題上獲得了一些啓發和幫助,當然更多的還是要自己在將來的教學實踐中去不斷的摸索、探究和思考。

讀《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有感2

寒假裏與家人共享天倫之際,也會看些教育孩子的書籍,在女兒老師的推薦下,我有幸讀到《英才是怎樣造就的》這本書,一時間欲罷不能,字裏行間所透漏出的教育技巧既爲人母又爲人師的我感慨萬千,教育真的是一門藝術,就讓大家跟我一起體味書中的真諦吧。

“不要讓西紅柿苗子硬去結蘋果”是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一技之長是不行的,很多很多的家長從孩子幼年時就給孩子選擇各種特長班,做爲家長,我也不例外,但是我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安排,而是帶孩子一起去考察很多特色學校,然後問孩子喜歡什麼,瑤涵5歲的時候迷上了舞蹈,我就支持她去學,但是跟孩子約法三章,要堅持下去,而且我的本意不是讓孩子舞蹈水平達到幾級的標準,而是讓孩子從中培養優良的站姿、優美的體態,提煉內心的氣質和堅持不懈的優秀品質,尊重孩子的興趣與自身選擇,鼓勵孩子在不斷嘗試中發現和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真正讓孩子在興趣中成長,在成長中發展,而不是讓成長變成白開水,讓興趣由乏味到無味甚至絕望。

另一句觸動我的話是“孩子成長的`日子,也是家長成長的日子”。我們中國的社會現狀要求每個家庭只能有一個孩子,所以不允許我們的教育有任何的瑕疵,影響造成之後是沒辦法重新來過的,教育孩子的每一分鐘也是我們學習如何做家長的每一分鐘,雖然現在“學習是人生較好的出路”,已經變成“學習是人生惟一的出路”,我還是一如既往的要求孩子要有堅強的信念,要有好的對待他人、要尊重你的長輩,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就是“你可以成績不優秀但你必須是個優秀的人。”讓孩子先學習如何做人,再去關注其他的事情,這纔是一個優秀的家長。

“我不覺得教師這個職業多麼神聖,而是覺得這個職業太重要了”,這句話也引起我這個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筆者的“快樂教學法”,先不說他的學生是否天資聰慧,但是改變一個人的心態確實能讓人精神振奮、便頹廢爲光明,雖然我只是一位幼兒園的老師,在我的班級我也時刻這樣做着,賞識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的獨特之處,我們可以誇大這些優點,讓孩子們衝我肯定的目光中找到自信,給他們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讓給他們在順利完成後滿足於自己的成功,我的每句話在孩子面前都是聖旨,他們樂此不疲的遵守着,“科學家的思維,外交家的智慧,軍事家的勇敢,政治家的膽魄”這樣的育人目標雖然有些大,卻也應該是我這個做基層教育的工作者借鑑學習的。

這本書裏的很多地方都讓我有這樣那樣的觸動,好像一下子頓悟了,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做了,開學之初,與班級的兩位老師談及此事,總想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但是苦於表達能力有限,一直擱置着,但是又總是被這種衝動折磨着,於是去網絡上搜集關於這本書的很多個教育筆記,從中學習,找靈感,最後發現原來可以找到書中最讓我心動的幾句話來闡述自己的想法就是一條捷徑,於是就這麼做了,有不到之處請大家體諒吧。

讀《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有感3

讀完這本書,我突然覺得我過去實在太散漫了,雖然成績還看得過去,但暴露的問題一天一天在增多,可以說,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學習爲何物,只知道跟着老師走,完成作業,簡直算不得真正的學習。

書中的一位又一位優秀的學生,都有着自己獨特、高效的學習方法。他們在成績正是靠這日積月累才奮鬥出來的。相比之下,我自己則顯得被動得多,被作業擠壓了全部時間,換來了表面上挺好看的成績,我深知這其中的斤兩。

從讀完這本書的那刻起,我又好像再一次被啓迪了心智。過去的所有虛華的成績都變成了碎片。我決定重塑學習這座大廈!

我過去沒有目標,沒有理想,不懂得自主。現在不一樣了,我想邁開自己的步伐,以老師爲參考,自己奔向理想。

我過去難免有些驕傲,有些自滿,現在我已根本沒有資格再考慮如何炫耀。“人外有人”的世界已分明擺在我面前了!沒有其它路可走,只有衝過去,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我過去並未真正把學業重視起來,有時會稍稍放縱一下自己,但現在我已是悔恨那麼多的時間都浪費。

太多太多的狀況需要去改變了,從今天開始!

讀《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有感4

初聽書名,感覺他在模仿《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點譁衆取寵的嫌疑,但隨着進一步閱讀,我越來越被書中的內容後吸引,在很多方面與王金站老師產生了共鳴,或從王老師那裏受到啓發,王老師成了我的良師益友。20xx年,他作爲人大附中高中12班班主任,把全班55名學生中的37人送進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10人送進了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等名校,成就了一段高分高能的傳奇。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感悟:

一、關心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爲英才。

這是一切教育思想和教育藝術的基礎,就象孔子有“仁”,纔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老師對優秀學生自然會寵愛有加,對後進生更要關懷備至。愛後進生、貧困生和問題生纔是真正的愛生。在這些方面王老師做的非常好。當然並非每個人都千篇一律,我們也不能把學生培養成同樣的人才,要不拘一格育人才。“你不能讓西紅柿苗子結出蘋果來,西紅柿就讓它結西紅柿,蘋果就讓它結蘋果,每個成果都有其價值”。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人的遺傳基因、生長環境、個性脾氣等不同,對同樣的外界刺激的吸納也不盡相同。現實中,我們往往用相同的標準去衡量不同的學生,因此勢必就出現了所謂的“差生”。在王金戰老師眼裏沒有差生,只有個性各異的學生。王老師引導學生充滿自信,奔向各自預定的目標,享受了快樂學習的過程,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二、“千教萬教,先教做人;千學萬學,學會去愛。”

“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教育培養人,應以德育爲先。思想正,才能行爲正,學習纔會認真,纔會品學兼優。學習成績不好的大多有思想問題,思想端正了學習纔會上得去;同時也不能因爲成績好就忽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和心理問題是最難解決的問題,解決思想和心理問題,要從社會、家庭等多方面思想原因,從思想根源上下手,工作纔會有效。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問題要注意方法,不能來硬的,要以引導、誘導爲主,有的時候要軟硬兼施。

三、“優秀是鼓勵出來的”。

賞識教育能把一個聾啞孩子培養成大學生,能把許多所謂的“差生”變成優秀生,其中的道理大家明白,那就是幫助學生找回自信,以百倍的自信迎接各種挑戰。王金戰老師常常“戴着放大鏡尋找學生的優點”。因爲王老師深深地知道,對學生實施表揚一定要真實,要具體。空泛的不切合實際的表揚非但不能樹立學生自信,反而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教育的虛僞做作。只有真實具體的表揚,纔會使學生感到自己這方面確實比別人強,有自豪感,體會到被人認可、被人尊重的感覺,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此揚起理想的風帆,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會約束自己,教育自己,帶動其他方面的進步,從而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終變得優秀起來。讓我們記住一位外國學者的這句教育名言吧:“一個人經常被看成怎麼樣,經常被說成怎麼樣,經常被怎樣看待,不久的將來,他將變成現實!”

四、優秀是一種習慣。

詞典上說:習慣是在長時間裏逐漸養成的、不容易改變的行爲,甚至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是的,是這些最終將匯聚成一個人成功的要素。是的,想要造就英才,就必須先造就他的點滴,因爲一切成功都是積少成多,從點滴做起的。我以爲:習慣,起與點滴,成與堅持!所以,不管是作爲家長還是作爲老師,當我們一旦發現孩子的某一優秀點,就請細心的保護它,讓它繼而形成爲一種習慣;也請妥善地呵護它,讓孩子沿着他自己的強項成長。

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只要方法得當,只要充分挖掘出個人的淺能,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爲英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