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唸書的孩子讀後感大全

本文已影響 3.02W人 

《唸書的孩子》主人公名字叫開開,他生活在農村,他從小就很聽話懂事,每天上學都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回到家後晚上給爺爺唸書。

唸書的孩子讀後感大全

篇一:唸書的孩子讀後感

這是原雅軒的一部電影。原雅軒並不着名,我也並不知道他。但是,我知道他的《唸書的孩子》,這個非常感人的電影。

主人公名叫開開,是一個留守兒童。他與爺爺互相照顧,活得很快樂。開開撿來的流浪狗“小膽兒”,是非常通人性的,也是我們這些人買不來的。

開開家沒有電腦,也沒有遊戲機,連電視都沒法看。放學後唯一的快樂,就是告訴爸爸“複習了,預習了”後聽到爸爸的誇獎。

開開的爸爸給開開和爺爺買了煤氣,使要跺腳取暖的家庭暖意四溢。可是溢的太多,讓爺爺煤氣中毒。開開哭的死去活來,還是林醫生把爺爺從閻王爺那裏拽了回來。開開感動的淚水四射,給林醫生磕頭表謝。

但是,人免不了一死,爺爺最後還是走了……

開開開始一個人在家生活,自己起牀,自己做飯,自己上學……陪伴他的只有“小膽兒”。我一邊看,一邊擤鼻涕。

爸爸還是不忍心,想把他接到城裏去。開開當然願意,但還是有點捨不得大家。

因爲種種原因,“小膽兒”不能去。開開可不願意了,相處幾年的朋友,再也無法見面。離開了開開,“小膽兒”怎麼生活?怎麼躲避大黑的追趕?

但他爸爸還是把他拽上了車。車走了,“小膽兒”在後面追。漸漸地,變得模糊起來……

是啊,留守兒童都那麼認真的學,咱再偷懶,可就說不過去了。

篇二:唸書的孩子讀後感

《唸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小和爺爺生活在鄉下,脫離父母關愛的他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用生活化的情結勾勒了開開喜怒哀樂的點點滴滴,我能感受到開開內心的那種孤獨和執着。

“父母在遠方,身邊無爹孃,讀書無人管,心裏悶得慌,安全無保障,生活沒希望。”這則順口溜,點出了小夢遭受傷害的直接原因,反映出許多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親情、教育、安全,缺失了這些至關重要的環節,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引人憂思。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親情是所有社會關係的基礎。在經歷了慘劇後,小夢的父親痛定思痛:孩子好了後,一定要帶在身邊。然而,正如有人所擔憂的':進城後的小夢能在父母奔波忙碌中得到足夠的關愛嗎?面對高高的戶籍壁壘,又如何從稀缺的社會公共服務中分享到自己應得的一份?

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只是一個家庭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5800萬留守兒童的背後,是超過兩億背井離鄉的“流動大軍”。一邊是“流動”,一邊是“留守”,許多時候,正是流動人羣權利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兒童的種種困境。在這個意義上,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不僅是能否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不僅是一本課本和一張書桌的問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既要着眼於對單獨個體的關切,更應擴展至對龐大流動人羣的關懷。

篇三:唸書的孩子讀後感

3月3日,我在學校看了《唸書的孩子》這本書,由於在校沒有觀看完,我是在媽媽單位又補看的,看完後媽媽問我喜歡《唸書的孩子》這本書?我說喜歡,媽媽問我:“那你看到了什麼?”我沉默了一會兒,告訴媽媽:“開開的爸爸、媽媽因爲要到外地工作,所以只有他和爺爺在家,由爺爺接送他上學,他還養了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狗,叫小膽兒。我也非常喜歡小狗,媽媽,可不可以也讓我養一隻那麼可愛的小狗?”媽媽說我們不行,因爲住樓房不能養。媽媽又問我:“那你看了這部電影學到了什麼?”我有些傷心的回答媽媽:“開開的爺爺後來死了,只剩下他自己在家了。可是他是一個很勇敢的孩子。”媽媽說:“媽媽覺得你也很勇敢呀,你也能自己在家。”“我沒有他勇敢,他自己在家能開燈、關燈,可是我自己在家不敢自己開燈、關燈,還有我不會做飯,可是路開卻會,而且他還能幫爺爺做許多事情”。“媽媽,我覺得路開比我棒,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是呀,我從從書中體會到了以往所沒有接觸過的一些感受,媽媽希望我能因此而成長,同時也能變得更勇敢與堅強。書中最後是開開離開農村要到城裏上學,因爲車上不能帶小動物,於是爸爸只好將小膽兒留下,可是開開捨不得小狗,一邊哭喊着下車一邊讓小膽兒快跑追趕車輛。結束後,我對媽媽說,小膽一定能追上那輛車,和開開在一起了。也許媽媽不想讓我太失望,只好說可能吧。

  篇四:唸書的孩子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唸書的孩子》的電影,講的是在一個偏遠的小村子裏有一個叫路開的孩子,他的家裏很窮,父母都到大城市去打工,家裏只留下了路開和爺爺,還有一隻叫“小膽兒”的流浪狗生活在一起,後來爺爺去世後,路開迫不得已到城裏上學的故事。

電影裏讓我最感動和難忘的有三件事:一是在爺爺沒有去世之前,路開每天晚上都主動給爺爺講故事,雖然很多字都會讀錯,但他那種熱愛學習的可貴品質是值得我學習的。第二件事是有一天晚上,路開沒有跟爺爺睡,第二天早上去看爺爺的時候,發現爺爺中了煤氣昏迷不醒,還好他反應及時打了急救電話,爺爺被送進醫院慢慢甦醒過來。看到這裏想到小小的路開和我一般大,在那麼緊急情況下及時把爺爺送進了醫院,如果是我的話估計慌張的要哭鼻子了。第三件事是爺爺去世後,路開傷心極了,因爲不放心路開,他的爸爸媽媽立即趕回來,可是如果爸爸媽媽留下來照顧路開的話,家裏就沒有生活來源,懂事的路開決定一個人生活,自己照顧自己,在空蕩蕩的房間裏一個人寫作業,一個人做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孤零零的呆在電話旁邊流淚,看到這裏我的眼淚禁不住留下來。

電影雖然看完了,但卻讓我受益匪淺,我和路開比較了一下,發現自己的生活比他幸福的多,我從一出生就被暖暖的愛包圍着,身邊有愛我的爸爸媽媽、教給我知識的老師、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在我寫作業時媽媽還會時不時的給我送一杯熱乎乎的牛奶或者香甜可口的水果,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會躲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而路開卻沒有我幸福,但他卻懂事,勇敢,愛學習,所以我要向他學習,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做一個堅強、獨立、努力學習的小男子漢,不辜負家長和老師對我的期望。

  篇五:唸書的孩子讀後感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不同的人,對幸福也有不同的理解。許多人對生活過於奢望,一生奔波,只爲追名逐利,只爲得到那所謂的幸福;而一個鄉村留守兒童對幸福,有着最美好、最天真的理解——與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

電影主人公是一個名叫開開的小學三年級的男孩,與許多農村孩子一樣,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他與爺爺相依爲命。但是,他也並不是完全孤獨的,他有一個好朋友,名叫小膽兒,是一隻靈巧可愛的小狗,開開平時就向它吐露心聲。

起初,開開上課並不認真,上課老走神,甚至回答不出苦膽是什麼味道的,也辨別不了“吳王夫差”和“差不多”這兩個“差”字的讀音,爺爺沒有上過學,只在小時候聽過說書的,縱然覺察出不對勁的地方,也無從在開開的學習上指點。上課時,他時常向窗外張望,夜晚,他獨自守在電話旁等待爸爸的來電,他也常常拿起話筒撥號,爲了省錢,多半撥到一半又放下了。

一切似乎很平靜,開開的學習也在慢慢進步。由於天氣太冷,家裏條件有限,爺爺生了一個煤氣爐子。第二天,小膽兒拉着他,他意識到出事了,趕緊衝向爺爺的房間,並撥打120救治煤氣中毒的爺爺。

終於,爺爺清醒了。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世事難料,爺爺年事已高,又患有咳疾爺爺終於不堪煤氣中毒後的重負,永遠地離開了,他不停喊叫着,可是,爺爺再也聽不見,回不來了。想着昔日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爺爺就這樣離去,他的淚水不禁模糊了雙眼。

爲了給爺爺辦喪事,他的父母從城裏回來了,他們終於團圓了,可是他的團圓是用爺爺的命換來的呀。

爲什麼只有爺爺的離去才能使這一家人團圓呢,爲什麼直到這時父母才意識到他們的孩子缺少關愛呢。在這一個悲劇面前,有許多問題值得人們深思。

留守兒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遙遠而又並不陌生的詞。我們每天都能以各種方式瞭解到各種關於這些孩子的故事。對於這些,我們每次看完都感觸良深。常年和父母身處異鄉的開開生命中最重要的應該就是爺爺和狗狗小膽兒了吧!他對小膽兒訴說着自己對父母的想念,語到動情處還會流下淚水。但當他真的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而條件卻是要離開小膽兒時,顯然他更看重小膽兒。

相比開開以及所有和開開一樣的孩子,我們是幸福的:我們身邊有父母,不用承受思念的滋味;有好的學習環境,好的教學資源。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怨天尤人,嫌棄這個抱怨那個呢?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並且好好的把握,纔是真的做到幸福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