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8篇

本文已影響 8.7K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子夜》的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8篇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篇1

——分析文章特點《子夜》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1896一1981創作的長篇小說,茅盾近乎以寫史的態度創作小說。《子夜》的情節,是被鑲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這一真實的歷史時空裏的。小說中描寫的一些情景,如公債交易、蔣馮閻大戰等,都是有據可查的真實的史實。

同時,《子夜》的語言具有簡潔、細膩、生動的特點。它沒有過度歐化的語言,偶爾運用古代成語,也是恰到好處,趣味盎然。茅盾的小說,素以全景式地展現宏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見長。《子夜》的舞臺設置於三十年代初期上海。

作家並沒有截取某條小巷或某個街角,而是從居高俯視的視角,整體展示這座現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資本家的豪奢客廳、夜宗會的光怪陸離、工廠裏錯綜複雜的鬥爭、證券市場上聲嘶力竭的火併,以及詩人、教授們的高談闊論、太太小姐們的傷心愛情,都被組合到《子夜》的情節裏。

同時,作家又通過一些細節,側面點染了農村的情景和正發生的中原的戰爭,更加擴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所以,《子夜》在全局上不僅具有史詩般的宏偉,在細節描寫上也極其細膩委婉,他宏圖鉅製般的展現了三十年代舊上海的奢華與滾滾商機,也極其細膩的描寫了吳蓀甫這個生不逢時的民族資本家,具體展現了吳蓀甫作爲一個民族資本家身上所具有的投降性和鬥爭性。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篇2

雖然片面地說是爲了自己的理想,但還是會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我們也該像他一般爲了自己的目標不懈奮鬥,造福國家,造福人民。

吳蓀莆陷入內外交迫的困境。前程暗淡,事業的危機,咬齧着吳蓀莆的心。爲了排除心頭煩悶,他瘋狂地帶着情婦尋歡作樂求刺激。突然,不速之客趙伯韜來訪,他要用吳蓀莆吞併小廠的辦法來吞併益中公司了。趙伯韜向吳蓀莆的銀行投資投股。吳蓀莆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決心拼一次,與趙伯韜作最後的決鬥,然而內線和趙伯韜的情婦劉玉英竟是兩頭作內線;連忠於友情的韓孟翔也臨陣倒戈益中公司全軍覆沒。吳蓀莆傾家蕩產,徹底失敗了。

雖然曾顯赫一時的工業巨頭成了喪家之犬,但從他失敗的經歷來看證明了一個不變的真理:強者生存。

中國的歷史是淹沒於屈辱與反抗中的。落後只有被捱打。感悟那悲慘的一幕幕,愛國之情油然而生,不知道處在安樂生活中的我們有多少對祖國的愛呢?

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熱愛祖國永遠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篇3

與《子夜》的第一次接觸是在母親的書架上,對名著並無多大興趣的我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

它以1930年的上海爲背景,生動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各種尖銳複雜的社會矛盾。通過民族資本家吳蓀莆的遭遇,展現了那個時代更加殖民化的特徵和急速變動的社會現實,使我們每個人都燃起強烈的愛國心,感受如此脆弱的祖國,作爲學生的我們更應該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當時民生凋敝戰亂不止,但在都市化的大上海卻另有一番景象。這裏有着紙醉金迷的的生活,有着明爭暗鬥的算計,有着趨炎附勢的各色人物。

它是一部描寫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資本的社會命運的悲劇。其中包括民族資產階級與工人之間的矛盾鬥爭;民族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勢力及其走狗買辦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以及農村經濟破產是怎樣危及民族工業的,這些矛盾使我們得以全貌地瞭解當時的社會現實,強烈地喚醒了我們的報國熱情。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篇4

茅盾先生的《子夜》寫出了30年代初期中國民族工業資本家們生存的困境。外有連連的戰事,內有帝國主義所豢養的買辦金融資本家們的打壓。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像吳蓀甫一類想以工業振興中華的宏偉夢想只得是幻像,像肥皂泡泡一樣,飛得再高,也終究逃不過破碎的命運。

吳蓀甫是民族工業資本家,也是《子夜》的主人公。他機智果斷,抱負遠大,在上海那個燈紅酒綠拜金的大城市中佔有一席之地。他精明強幹,爲自己的夢想雄心勃勃地拼搏。他一口氣吞併了八個小廠,想成爲工業界領袖;他與大興煤礦公司總經理王與甫等人創建了益中信託公司;也曾在公債市場上狠賺一筆。但他生不逢時,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不能讓他施展自己的才略。雙橋鎮的農民暴x摧毀了他在家鄉經營的產業;他苦心經營的絲廠工潮迭起;處心積慮組建起來的益中公司又因爲產品滯銷而成爲箍在身上的“溼布衫”;在公債市場上又飽受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的打壓。但當他想放棄時,他仍對自己說:“不!我還是要幹下去的!中國民族工業就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項了!絲業關係中國民族的前提猶大!——只要國家像個國家,政府像個政府,中國工業一定有希望的!”這是《子夜》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儘管吳蓀甫最後終因爲在公債市場與趙伯韜的角逐失敗而破產,他的這一句話,還是給我留下了無數的感動與欽佩。

但在欣賞吳蓀甫的同時也得承認他的短處。

他企圖從工人身上挽回因外貨傾銷與軍閥混戰所造成的企業不振,想吸盡工人的血汗彌補他在投機市場上所受到的損失。這些都是他對工人的'剝削與壓榨。他自尊心太強,太死要面子,他無法抗拒歷史的必然法則爲他安排下的失敗命運。他只能用僞裝的鎮靜來掩飾內心的惶懼與不安,從來不讓人家看見他也有苦悶沮喪的時候,即使是他的妻子林佩瑤。他心中承載了太多,以至於當他破產時,他想到了自殺。直至小說結尾,他身邊所剩之人已寥寥無幾了。他的自私,貪念,利慾使他“身邊的人”漸漸離開了他。他的悲劇結局也許是從開始就已註定,也許吳老太爺的死就是他命運的伏筆。

此外,《子夜》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有環境的描寫。例如它用“天空張着一望無際的灰色的幕,只有西邊的天空像是破了一個洞,露出小小的一塊紫雲。太陽倉皇的面孔在這紫雲後面向下沒落。”這種平淡的環境描寫,以及其他一些惡劣的環境描寫暗示人物的命運或喜或悲。茅盾先生還在很多地方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渲染氣氛,襯托人物情緒的變化,來鮮明顯示人物性格。“他絕不爲寫景而寫景,寫景即爲寫人。有時是因情取景,有時是借景寫情,情景交融,文無虛筆。”

讀完全書,不僅感慨與矛盾先生深厚的文學底蘊,也瞭解了主人公們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身不由己。個人慾望,夢想都得順應社會的潮流,逆水行舟,是不可能成功的!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篇5

《子夜》是一部一直以來充滿爭議的作品,但肯定和讚揚的聲音始終佔據主流,作品爲讀者們淋漓盡致地展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都市生活,引人深思。

作品開篇是一段景色描寫,爲下面一系列的人物出場作鋪墊,紫臉多皰的吳蓀甫、封建腐朽的吳老太爺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尾更是匠心獨運,整體結構宏偉嚴密。

民族工業資本家吳蓀甫和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是貫穿《子夜》全書的主線,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國半殖半封社會的全貌。吳蓀甫就像一個永不知疲倦的戰士,戰鬥在民族工業的第一線,與趙伯韜勾心鬥角;使勁渾身解數平息罷工;吞併其他小廠來擴大自己工廠的規模。只可惜他生不逢時,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半殖半封的社會背景扼殺了民族工業,雖已力挽狂瀾,卻只能以失敗告終,這不是吳蓀甫一個人的失敗,更是當時國家和社會的失敗和悲哀。然而吳蓀甫也是一個血腥的剝削者,剋扣工人工資,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吳蓀甫人性惡劣和冷酷無情的一面可見一斑,因此,吳蓀甫形象的評價一直都是譭譽參半的。但無論怎樣,吳蓀甫也算是有魄力、有手段,是那個時代的民族英雄。

此外,我認爲,《子夜》最值得稱頌的是刻畫了各賦性格特色的都市現代環境中的女性形象。林佩瑤是衆多女性中最豐滿的,她憧憬着浪漫偉大的愛情,然而現實生活中,她的丈夫吳蓀甫卻是汲汲於功力的資本家的特性,她所期盼的浪漫和詩意都不屬於這個家庭,雖表面接收了現代文明,實則卻只能默默反抗。愛情是林佩瑤的全部,而吳蓀甫卻把全部心力獻給了他的事業,沒有給妻子必要的關心,面對初戀情人雷鳴,寂寞的心再次燃起熱情的火花,卻也使她背上了沉重的負罪感,然而對於丈夫的不忠卻當做理所當然。林佩瑤活在這種精神痛苦中,更是在寂寞和愧疚中煎熬着,可以說,林少奶奶的一生是悲劇的,是一種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精神上的悲哀,她的人生讓人憐惜,可悲可嘆。

四小姐惠芳是最能體現封建文明與都市文明碰撞和衝突的女性形象。在父親吳老太爺嚴厲的管教下,“萬惡淫爲首,百善孝爲先”、“男女授受不親”等封建思想更是禁錮着惠芳,支配着她的思想和行動。當走進這個物慾橫流、光怪陸離的大上海,舊有的價值觀受到強烈的衝擊,地位雖然顯赫,卻與都市人之間存在這隔閡,四小姐就這樣孤獨悲哀地在夾縫中生存,精神上的矛盾讓她產生了臆想。心中雖希望去追逐愛情,但禁慾思想時刻牽制着她,內心軟弱的她只能學着死去的老太爺的樣子,捧起《太上感應篇》潛心修行,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最後也算是有一個比較光明的結局,離開吳公館,追求新的自由天地。

這些女性的愛情與人生比起主角吳蓀甫和趙伯韜及其鬥爭並不是主要的和完整的,但每個女性都帶有理想的色彩,形象的豐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一類女性的欣賞。

《子夜》整體上顯現出一種浪漫與頹廢、真實與虛無的交織,也是展現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歷史性鉅作,《子夜》的誕生更是顯示了無產階級文學的不可戰勝。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篇6

茅盾的《子夜》,當初看的時候沒想那麼多,只是有點閒,或者說懶,懶的做別的,就找個大磚頭打發時間,沒想到自己能看進去。

心想着也就十幾頁,頂多幾十頁,就繳槍了,沒想到,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看完了。現在想想,這,也許就是我喜歡的類型,從始至終,我沒感覺到作者強烈的要向我表達什麼、展示什麼,他只是在描寫,既不羅嗦,也不急切,快慢有秩詳簡有序,讀者其實是像個牽線木偶被牽引了喜怒哀樂……各種情緒,但身陷其中之時,恍然不覺。

沉悶的空氣讓人彷彿感同身受,勃勃的野心是如此的鮮明又內斂,讓人看在眼裏,感受在心裏,熱血沸騰。在那個蒼白野蠻的年代,人們野獸一樣的互相撕咬着,誰的牙齒最尖、誰的心腸最狠、誰的心計最深,誰纔是最後的勝利者。我們、他們、你們……每個人,或無奈或亢奮的活着,或迴避或奮勇的活着,用盡全部的本能,面對全然的未知,燃燒着。那種感覺真奇妙,彷彿作者全然無意烘托誰、襯托誰,我看到,只有一張張鮮明的面孔,沒有完人沒有完勝,在掙扎和搏擊中,感受一顆顆不息跳動的心臟。

開頭就是結尾,結尾就是開頭。用了幾十萬字,描繪了強悍的生命,再用一個簡短的開頭和戛然的結尾來把他脆弱化。再強悍的生命,在時代的洪流中,湮滅無聲,可看完後,留在我心裏的,卻不是成敗,甚至不是失敗,只是那在狂風暴雨中掙扎屹立的身影,倒下了,是因爲曾經站立,失敗了,是因爲曾經輝煌。曾經——這個詞,在這一刻,沒有遺憾,不需要緬懷,收起傷感,向強者致敬。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篇7

最讓我感覺到失望的是蓬勃的理想火焰被時代的洪水撲滅,心裏猛地一沉,突然想到自己曾經擁有的理想是多麼的不現實,說過的那些大話是多麼的可笑,而置身於時代的洪流之中的人們,是多麼的渺小。

矛盾的《子夜》,無疑是一部民族工業資本的社會命運悲劇,在那個1930年式汽車咆哮着奔馳過飄散着“共產主義”傳單的混亂街道的時代,在那個軍閥混戰,革命鎮壓亂作一團,經濟跌蕩起伏毫無規律的年代,一個剛強有爲的民族工業鉅子在帝國主義和軍閥政治的雙重擠壓下,又在工農革命的夾擊中,一路奔突,一敗塗地。看完之後,盤踞在我心頭的諸多疑問和重重憂慮,像春日沉悶的烏雲一樣,久久不能散去。雄心勃勃的民族資本工業的發展失敗,買辦金融資本家的回回得手,富家子弟的無所事事和鋪張浪費,實在是讓人看了觸目驚心。

魁梧剛毅,紫臉多皰的吳蓀甫,曾經遊歷歐美,見多識廣,用盡了他的心智想要實現他偉大的夢想,但是因爲身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還是沒有免得失敗的命運,實在可悲。撇開時代背景等其他的因素,他在發揚民族工業上的努力和決心是不可否認的,雖然他也有剝削工人的一些表現,但是國際絲價一路下跌,作老闆的也有苦衷,既然我們恨的是剝削的行爲,就不要去恨那些同樣被現實逼迫的人,他們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他在廠裏獎罰分明,重視人才,又能合理規劃,也確實是位不錯的領導者。然而在公債市場上,他又被機智狡詐的趙伯韜逼上了絕路,又是由於他貪心不足。如果老老實實辦廠,因爲上海的工潮此起彼伏,當然不會容易,但是至少不會一夜之間傾家蕩產,畢竟時代接受有能耐的人啊。氣派威風,不可一世的他在數月之間廠房、銀行、公館全沒了,最後的結局靜悄悄的,灰溜溜的。是因爲罷工風潮攪亂了他的實業,金融魔王捲走了他的一切積累,革命軍隊打開了他老家深院的大門,還有他公館裏那一羣成天遊手好閒的女人和青年們,把他一步步拖向衰亡。

不光是工業人,當時知識分子的生活也不好過。吳公館的常客李玉亭是當時上海的一位經濟學教授,必然是學識淵博,見多識廣而受人尊重的人,但是他習慣於資產階級閒適奢華的生活,看到共產主義革命的一步步成功,整天憂心忡忡,唯恐世界末日就要到來。其實無論是怎樣的時代,有知識的人都是受人歡迎,被人需要的,他的杞人憂天與杜家大少爺杜新籜的毫無憂患意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書中形容杜新籜總是一副“什麼都看不慣,什麼都不在乎”的樣子,那就是他從法國學回來的“巴枯寧主義”,當李玉亭在他耳邊重複着現在面臨的危機時,他卻能不以爲然的把視線投向遙遠的海外:“不要緊!至少明天,後天,下星期,下一個月,再下一月,都還不要緊……再不然,日本,法國,美國,總該不至於要緊!供我們遊樂的地方還很多呢,不要緊!”即使“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言語也不能刺激這種人奮發上進,那他花了那麼多人民的血汗錢到國外去學了什麼呢?真正可恨的是杜新籜一類人,他們纔是真正的剝削工人的人!

然而資產階級家庭出來的青年也未必各個如此,這讓我們還不至於絕望:吳芝生、杜學詩都是典型的代表。杜學詩“國家的鐵掌應該強制人們在絲業上壓倒日本”,吳芝生與同學柏青一起走入“五四”遊行團隊,不都是他們對未來積極的表現麼?他們的出現,就像正待勃發的春草,可以染綠整個田野。

然而這部著作的中心還在資本家之間的鬥爭,公債市場上的殘酷鬥爭。股票就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公債也不例外,大人物在裏面做手腳,誰最後接到那誰都不想要的“花”誰就倒黴。雖說我這樣的評論十分幼稚,但是這種智商上的遊戲實在太殘忍,完全就是在那些利慾薰心的人之間玩的一場在他人頭上妄加噩運的遊戲,這樣的遊戲太不人道,太急功近利了。在我的概念裏,那些單純用經濟來衡量社會進步的手段太片面,也太自私。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是什麼?是某些人畢生的追求,是他們靈魂的最終歸屬嗎?我一點也看不出其中的奧祕,是我的知識太欠缺了也罷。但是所謂股市、公債不都是以賺錢爲目的,以損人利己爲表現形式的無聊勾當麼?那些爲此瘋狂的人有沒有想過有些人還在飢餓的魔爪下掙扎,那些贏家的心裏有沒有一點對自己手下敗將的留意——他們或許會變爲危害更多無辜的人的冤鬼。

有沒有一種行業是真正造福於社會,能讓人們共同享受幸福,共同進步的?答案當然數不勝數。認認真真地做好實業,讓人們共同富裕起來,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然而正是因爲資本家的貪心,造成了這一系列的悲劇。

讀完這本書,我的收穫真的很多,也許正如作者矛盾所說“顯不出中國革命進行的偉大氣魄與最後必然勝利的前景”,但是我相信憂患是激勵人前進的最大動力,我會因此而更加明確今後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子夜》的讀後感範文篇8

時常在想我們沒有權利去選擇一個時代,卻又權利去選擇一種人生。生活在二十世紀機械工業時代的吳蓀甫對於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他不能說“不”,因爲他沒有權利,然而在這樣一個時代下,他卻有權利去選擇一種人生,他毅然成了那個時代的英雄騎士和“王子”,他毅然挑起了發展民族工業的重擔,高舉起民族工業的旗幟,雖然他最終還是走向了“買辦化”但是這其中有他太多的無奈和不得已。

“獰笑”是書用的中描吳蓀甫用的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似乎又給他那多包的紫臉增添了幾分猙獰,能想象出那是一副怎樣的面孔。那如何來解讀這樣一副令人發顫的面孔呢?我想應該從歷史發生的大背景下去剖析。生活在二十世紀的吳蓀甫,他只能去適應時代,而不能去改變一個時代。外國廉價物資的輸入,使大量資本外流,國內買辦資本家的阻撓,還有軍閥的混戰,都讓吳蓀甫所創辦的民族工業的發展步履維艱,民族工業的前景一片渺茫,這時他的內心是被怎樣的焦灼着呢?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工人風起雲涌的罷工浪潮,投機商的投機倒把,軍閥官僚的貪得無厭,無不煩擾着他,讓本該就不痛快、安寧的心再加重一層負擔,讓本該早就怒浪滔天的心海更是涌動着翻天的巨浪。他怎麼對付?他怎麼面對?他又怎麼發泄?許他只有“獰笑”了,或許這“獰笑”更多的是憤怒的笑,是無奈的笑。

讀完此書後,我深深瞭解了吳蓀甫的無奈和無助。說他是二十世紀機械工業時代的英雄,我覺得一點都不爲過,他就是一個英雄,雖然這個英雄當得太艱難,或許你會反駁,沒有那個英雄是輕鬆的,但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英雄,他們都有具體可觀的事蹟擺在那兒,一目瞭然,被他們的英雄壯舉所感動,併爲之讚譽。然而吳蓀甫他有什麼事蹟呢,又有什麼令人感動之處呢?但是,他所克服的是拿個時代的矛盾,處於那樣複雜的矛盾漩渦中,他用魄力、能力還有勇氣去證明自己。他衝上前去了,爲中國的民族工業奮鬥了,努力了,雖然他最後還是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但是在那樣的時代大背景下,能讓他成功嗎?在那樣一個風雲變幻的歷史大舞臺上,他又能怎樣呢?

吳蓀甫有作爲一個民族資本家的苦衷。其實,他何嘗不想讓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發展;他何嘗不想讓中國的民族工業獨立地站起來,撐起自己的一片天空;他又何嘗不想不向那些投機商、軍閥官僚低頭。可是這些在那個時代是天方夜譚,吳蓀甫這顆本該發出光輝的民族工業之星,卻要面對隕落的悲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