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10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02W人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目送》讀後感(10篇)

《目送》讀後感1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這句詩並不是整本書的中心,出現的次數也沒有超過三次。但是我卻認爲,這句詩才是最符合龍應臺的。在我的想象中,她應該是一個豐潤的女子,無論身處哪裏,她內心的境色應該是一片海邊鬆散的椰林,沉青與明黃交融的水天一色,疏離與溫柔共存的意味深長。她就像那句詩,既像是孤寂的天涯人,又可以是有着世俗心但仍然可愛的婦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每一個女人一生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女兒,姐妹,母親,最後又回到女兒。在呀呀學語,天真爛漫的童年,她們是父母的女兒,她們生活的中心是父母;在五光十色,熱鬧非凡的青少年,她們是朋友的姐妹,她們生活的中心是朋友;在沉重冗長,默默無言的中年,她們是孩子的母親,她們生活的中心是孩子;在心平氣和,散散漫漫的老年,面對着年邁體危,時日不長的父母,她們顫抖着,又變回了女兒。但是當她們回到“女兒”的時候,卻又驚訝而又失望地發現,爲什麼爸爸媽媽已經這麼老了?爲什麼甚至有時我變成了母親她們變成了孩子?爲什麼……所有的爲什麼都應爲這一次的回頭和上一次的對視已經時隔太久了。

龍應臺和她的父母也是這樣。在她例行公事的電話問候中爸爸的言語越來越少,直到最後永遠的失去音訊。在她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媽媽也從那個愛美的婦人變成了脆弱如孩童般的遲暮老嫗。因爲爸爸的離去,媽媽衰老得更快,終於有一天,媽媽不認得字了,甚至忘記了她的孩子。媽媽沉浸在屬於她的過去時光裏。“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不願聽爸媽的嘮叨,到我們想要願意去聽的時候,他們可能無法再嘮叨。“這一次的回頭和上一次的對視已經時隔太久了。”甚至有一次你回頭時發現,本該與你對視的人,已經混雜在身邊紙錢的青煙中,煙消雲散了。

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我們不願意只能衰弱地目送着年輕力壯的孩子爲工作奔波的背影;我們更不願意只能後悔地目送着被時間帶走活力的父母的佝僂背影。目送是無奈,是無力,是深深的後悔。時間總是人性地流逝,它讓渴望長大的孩子度日如年;它讓希望留在過去的老人穿梭時光來到未來;它讓我們只能站在原地,目送着一個又一個人因爲一個又一個的原因離開。

“是的,是因爲這樣,因此我對兩本存摺的態度是多麼的不同啊。我在‘金錢’上越來越慷慨,在‘時間’上越來越吝嗇。”爲了挽回錯失良機的回頭,我們學會了對時間的“吝嗇”。我們也該學會,在這太陽東昇西落的大地上,用自然的心,感受那水天相接的廣闊無邊。當然,也爲了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

《目送》讀後感2

初識龍女士是她的《野火集》,那犀利,一針見血的筆桿子給我以公民意識的啓蒙。而《目送》與《野火集》大有不同,少了那種犀利,多了柔情,親切而含蓄,令人感嘆。

《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字裏行間,寫盡悲歡離合,令人動容,感同身受。這部跨三代人共讀的人生之書,用流暢的筆法寫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全書以時間爲軸,以親情角色爲卷,作者遊走於“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

目送,一個簡單溫暖的動作卻穿插了我們的一生,那些倏忽而去的背影是否應經帶走了人們太多的記憶、溫情和牽掛?在目送中,時光悄然帶走了滿頭的黑髮,帶走了挺拔的身軀,帶走了如火一般熾熱的凝望。然而,在那個不斷變化成長背影后,目送的人一直都在,那份落寞與希冀一直都在,直到有一天,他或她再也無法目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是一個談不上奢望的等候,目送的落寞便悄然由那些轉身而去的背影再也沒有回頭開始延……那些倔強的背影一次次傷者母親或是親人最柔軟的內心,那些等候中的一瞥一次次充塞着生命中的悽傷,而原本不該是這樣,原來也不是。

那些長大了的身體總渴望擺脫父母、家庭的束縛,那些渴望飛翔的翅膀,總有一天希望高舞晴空,卻從來沒有想過回頭,從來沒顧忌過曾經棲息過的溫暖胸懷……

生與死,也許就在這目送之間,也許,別離是每一個生命必須的演繹。然而,站在生命之路上的兩個人,有一個卻始終緊緊拽着那根牽絆的絲線,把自己的柔情一絲絲年捻進短暫卻又漫長的時光裏,等候。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讀着這樣的落寞,我久久不語。今生今世,已說不清有多少次目送。然而,每一次背影轉身的瞬間卻始終刻在心間,那是一個母親漫長時光裏最真切的回憶,也是一個母親最落寞的回憶。

《目送》一書,可視爲龍應臺的人生筆記,不僅僅就內容而言,從寫作態度來說,本書體現了她真正的實質,比較接近生命本體的、巨大問題的關注和回答。作爲讀者的我,彷彿也進行了一次“目送”人生的旅程,有些情緒體驗能夠感同身受,有些因爲缺乏經歷而不能體會。沒關係,這本書足夠強大,留待日後慢慢品味。

《目送》讀後感3

龍應臺的文字向來都是細膩動人,富有人生哲理的。她的文字總能給我帶來心靈上的純化,宛如一場春雨洗滌我的靈魂。

“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都被我採下,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美感真的是稍縱即逝。有時它來自於大自然的某一處。許是一片落葉翩翩落下的瞬間,許是一隻母狗哺育自己兒女,每個片刻都稍縱即逝。可是,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與龍應臺一樣。善於發現美,摘錄美。而我也被自己列爲了忙碌奔波的一族。每天清晨面對這蓬勃的朝陽,睜開那朦朧的睡眼,醒了,叮鈴鈴,又放學了,周而復始。經常抱怨着人生爲何如此平凡無聊,生活是那麼無趣。

龍應臺的這段文字給當時的我無非是一個很沉重的啓示,那時的我是那麼無知浮躁,甚至於連“美”都不常發現。其實當我們走在上學的人行道時,棵棵綠樹挺拔直立,片片綠葉兒互相推攘,風兒刮過耳邊的沙沙聲,無疑是一種美。當在馬路上看見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牽着手,散着步,這無疑是一種白頭偕老,相濡以沫的美。野草在夾縫中頑強求生,努力生長着,這無疑是一種不懈奮鬥的美。生活中不乏美的身影,只是浮躁的我們被矇住了雙眼,讓這種種稍縱即逝的美逃離我們。我們要懂得發現美,享受美,溫暖美。

我們生存在這浩瀚的宇宙中,生活在這溫暖的.行星中,生活在我們熱愛的土地上,度過這我們的一生。可是又何嘗有多少人懂得生命的真諦。21世紀是一個新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浮躁而忙碌的時代。想想,當我們坐地鐵時,看見的都是什麼?是一排排拿着手機刷微博上網的一顆顆迷茫的心。當我們知曉“3。01昆明”慘案發生,看到的又是一顆顆無知愚昧的心,他們許是爲了錢財傷人性命,許是爲了他們那可笑的信仰。他們在追求些什麼?尋找着些什麼?執著些什麼?我不懂。人的一生何其漫長,我們一生都在追求着。可是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爲了什麼而追求。而我也不全都知曉,只是單純的懂得了一小部分生命的意義。也許便是“愛着,懂着,真正地追求着。”正如龍應臺所說:“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

在這世間到處都是“塵埃”,遮蔽着我們的雙眼,我們應該學會透過這層層迷霧看懂“什麼”,知曉“何爲活着。”

龍應臺曾在序中這樣寫道:“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而我來到這“花”前,感悟了人生,感受生命的真諦,感受到了從前未曾有過的寧靜,只因它的文字溫暖而深沉。

《目送》讀後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在大學推薦的50本經典書籍有這本《目送》,作者在這本書中寫出三代人的交系,都是生活中點滴記錄,讓我感受到人生纔剛剛開始。一個人,出生、學走路、學說話、讀書認字、畢業、工作、買車買房、談朋友、結婚、生子、孝敬父母。前三十年是認識朋友用加法,後三十年身邊的人一個個從身邊離開用減法,生與死,活到七老八十的時候熟悉的人一個個從這個世界去了另一個世界,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不無道理。

所以,當父母們老了的時候,即使他們不再像從前一樣漂亮、聰明、善解人意,變得滿身都是老人斑、開始愚鈍、行動緩慢笨拙、脾氣也開始不好,或許獨自出門就會迷失在某個他不知道名字的街角,或許因疾病癱瘓在牀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或者覺得總是不厭其煩地每天打電話給你,只是因爲他們孤單寂寞。永遠不要忘記他們在我們小的時候是如何對我們好的,而現在,他們只是回到了小時候,是個需要你去照顧的老小孩。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在你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時候,那就對父母孝順,那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做錯的一件事情。父母,真的很需要我們。

我們無法抗拒時間的力量。你不可避免地走向那看起來望不到邊界的時光軸。我們或早或晚地會學會一些事情,那些不重複的色彩一點點編織起來。我們學到了什麼,便目送了什麼的離開。生命裏又多了些什麼新的東西,那些東西逐漸積累、交織,而且你完全不能說它類屬哪一類,它是所有。《目送》這本書也許就是想表達這個,那些故事、那些人零零散散的聚不成堆,卻又無法將它們抽離,因爲他們是整體。生命裏的不可或缺。

我們目送着燈光下漂浮的塵埃四處懸遊,目送着每天人行道上密集的人羣與自己擦肩而過,目送着時光定格在那裏的老街裏的一隻花朵獨自開敗,目送着悲歡離合、舍與不捨,好多東西就是你直到死也不會知道,但我們所擁有和我們用盡一生去學到的東西讓我們感到滿足,不斷探求,覺得世界有着好多驚喜,自己不曾被拋棄。直到最後,目送着自己走向盡頭。

那時,有人會爲你吟唱輓歌,爲你獻上白菊,目送着你。這就是生命的交替,一直重複下去,這就是世界。生命有着美到不真實的美麗、深邃、憂傷,我們如此鮮活地活着。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5

最近,我閱讀了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隨筆集《目送》,這是一本書某些地方寫得與我此時的心境居然有着許多相同之處,當然,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看看我的書評,如果否,那就不用了。

《目送》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等等,在剛讀完第一篇的時候,我就不忍釋手,深深爲之吸引,爲之感動。

龍應臺先生的文字,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讀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着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亦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溫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

《目送》是《目送》的開篇點題之作。閱讀它,讓我的內心無比的酸楚,眼淚差點決堤。文章分爲兩個段落,第一段龍應臺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敘述了兒子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的感人片段,當時看這個篇章裏女兒剛好上二年級,第一天開學她也是這樣頭也不回就跑進了學校。

第二段龍應臺從一個女兒的角度,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的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而我的父親卻在我不知世事下已然離去,成爲我一生的痛。

另有一段寫《雨兒》一文時,作者伴媽媽睡、陪媽媽聊天、帶媽媽洗溫泉、坐公交車,讓媽媽享受着有女兒陪伴的分分秒秒,這應該是人世間最樸實的幸福吧。回想我自己,卻因爲種種事務,更是丈着她對我的愛,讓她獨處在家,心中的愧疚無時不作痛着。每月的抽出那點時間來到母親的家中,聽着她家家長裏短的嘮叨,不管對錯都點頭應和着。

在作者清新細膩的文字裏穿梭,我讀懂了太多關於愛的信息。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這些個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爲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讀後感6

取一杯清茶,在靜謐的的午後或夜晚翻開書本細細品讀,如同品一杯香茗一般,感受書中的寧靜或洶涌,感受它帶給我們的震撼……我想《目送》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值得我們慢慢地品讀。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個世界如此匆忙,我們好像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看風景,沒有時間去悲春傷秋,但好像又缺了些什麼。生活在“快餐時代”,我們所缺的是內心的“寧靜”。所謂“寧靜”並非大張旗鼓地去參觀旅遊景點,那樣走馬觀花的旅行除了“到此地一遊”什麼都沒有留下。真正的“寧靜”是沉澱下浮躁的心,用心去看世界。因爲每一個用心“看”到瞬間的剎那,都被你所記錄,每一次記錄都彌足珍貴,因爲它稍縱即逝。作爲學生的我們何嘗又不該學會靜下心去學習,去沉澱自己呢?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像而求,咫尺千里”,我們所相信的,所不相信的,都將成爲老生常談,很多永恆不滅的東西也都不一定會長存不滅,就像地球和太陽終會歸於塵埃一樣。我們能做的只是在變化的世界中堅持自己所認爲對的東西。相信於不相信,其實是我們人生中最私密的東西,也是我們爲之困惑的東西,在行走的路上,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唯心而已。是否相信也僅僅取決於你自己而已。但溫暖的世界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是嗎?希望我們不要再僅僅將信任的基礎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之上,而是對這個世界多一點信任。

每一代子女和父母之間也許都在尋找更好的溝通和相處方式,像安德烈和龍應臺之間,像龍應臺和她媽媽之間,也許像龍應臺所說的,“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但,我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矛盾缺越來越多總想着離開他們的視野範圍,可同時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何妨不多和他們溝通一下。而不是等到他們老了才後悔。莫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才後悔。

金門的地雷,中東的戰亂,……有時候,時代太殘酷了。你閉上眼,不忍注視。那些愛好和平的人們,無論犧牲了多少生命也換喚不醒爲了權勢而製造戰亂的人。我們常說熱愛和平,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對生命不漠視呢?是倒地的老人,落水的小孩,還是待宰的珍稀動物,生命,需要的不是喊聲如雷的口號,而是真正的關注和行動。讓我們行動起來用雙手和可見的行動去踐行這個願望。

每一本書都能引起我們的思考,也能給我們以啓迪。但願你如品一杯清茶一般,擁有澄淨的心靈。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與不美好,去感受人性的真實。

《目送》讀後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跟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目送親人遠去,目送時間流逝,目送歷史蒼茫。

龍應臺的《目送》,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是淡淡的文字。生活中的瑣碎那麼真實,文字中帶着真情。她的文字如青草,帶着清新,撲面而來;她的文字,似燈塔,散發着光茫,照進心房。龍應臺寫盡了幽微處最顫人心絃的那種感覺。讀起來,賞起來,品起來,悟起來,讓我的心跳也充滿着共鳴的激動。

看着龍應臺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與父母的一次次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虧欠,惟有珍惜纔不枉他們對我的一次次目送……回家的時候一句“你們開車留意一點!”媽媽告訴我,她跟爸爸都會感到很欣慰,覺得我懂事了,長大了。就這樣一句很普通的話,在我父母的眼裏。卻覺得我包含着許多的關心,每週日下午都是這樣,看着汽車遠去,看着彼此的身影從對方的視線中變小,變小,直到消失。此刻,我才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在變老,而我,在長大。目送,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都明白,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是永別,那麼,你就更就應善待父母,這樣當你一次次應對背影的時候纔會釋然。佛說前世500次的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那麼,遇見你們還成爲你們的子女,我又得回眸多少次呢?總認爲我的人生之路漫漫,所以幾度任性地揮霍,時常惹你們煩心,偶爾讓你們氣憤不已,有時令你擔心,又有時使你萬愁莫展,當不懂事的我將你們的關心與愛拒之門外時,你們卻在原地等候不曾真正遠離……

不管你父母知不明白,你都要告訴他們;真正的愛我們,是讓我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因爲“有些事,只有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愛我們,就讓我們自己去體驗,就讓我們自己去解決,因爲有些路,只允許我們一個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跟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說我們之間的緣分只是不斷地目送背影,我說這短緣後面是我們自己與父母彼此之間都不明白的,深愛。

《目送》讀後感8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擡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是準備要一個人踏上征途嗎?

前邊的孩子轉身離開的時候眼中有不捨,有對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懼,但更多的是喜悅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帶微笑邁出了第一步,留給母親一個“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荊棘遍地,被扎得遍體鱗傷,也絕不回頭。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爲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埃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悅。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9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我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好”,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推薦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擡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母親,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理解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我走,正因——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我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我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我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我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爲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悅。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10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喜歡龍應臺,喜歡她的文字,喜歡那種簡單樸實的文字中透露出的真摯細膩的情感。

做爲母親,文中講述了從兒子華安上小學第一天開始到中學、再到大學這麼多年中的幾件事。第一件,在兒子上小學的第一天,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準確的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孩子也在不停地回頭,眼神訴說着不捨。後來是十六歲的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我”與他在機場告別,“我”固執的看着他的背影,他卻從未回眸。最後,兒子上了大學也只是同路不同世界。

身爲學生,看到這些總是會對號入座,想着自己便是龍應檯筆下的華安,想着自己第一天上學的時候,那時候的記憶已然不清,不知是否同其一樣,有個一直將目光跟隨着自己的身影值得我們去千百次回首。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用。”看到這兒的時候心猛然一顫,那是的龍應臺,內心是痛的吧。那時的華安,已經長大,不再是小時候那個依戀父母,走幾步一回首的小孩子了。那是他長大了麼,如若是長大了,又爲何看不見身後的母親、感受不到那緊緊追隨的目光呢。不是說母子連心的麼,爲何當母親的眼神漸漸黯淡時華安感受不到一點心痛呢。懂得人生這個詞的含義對於我們不過是不久之前的事,那麼,對於龍應檯筆下的目送,我們又能懂得多少呢。那種屬於父母的對於子女的眷戀與無奈,我想還要等到我們真正身爲人父人母時才能真正體會,畢竟人生可不是紙上談兵。

在看他人的文字時總是能頭頭是道的說出他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可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生活中,誰又能知道自己到底錯過或是無視了多少滿懷期待的眼神。只希望我們都能早些發現,至少,要在它們消失前發現,因爲,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去另一個世界,正如文中寫到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這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所以,作爲子女,我們該在父母在世時迴應他們的目光,那些不捨的、充滿擔憂的目光,而不是讓那些目光像是進入了深邃的黑洞,沒有出口也沒有退路,最後終於變成朦朧的淚眼。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我們有再多的遺憾和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