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守望教育初中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29W人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守望教育初中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守望教育初中讀後感

《守望教育》是一本關於教育理想的著作。在書中,劉鐵芳教授把對教育生活提問的權利交還於實踐者,讓每個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斷地去追問:究竟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好的教育?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是劉教授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爲我們解惑。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了劉教授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爲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採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有人說當今的孩子非常幸福,不管是生活條件還是教育條件,都遠遠超過過去!想要什麼就能有什麼!真的是這樣的嗎?不禁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不能全否定,但至少有一點,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這樣的說法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說的,而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讓教育充滿愛和樂趣,讓孩子成爲孩子”這是《守望教育》給我的.最大觸動!印象頗深的一句是“沒有故事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故事的童年是暗淡的”,讓我思考最深的一個問題便是“對於孩子什麼最重要?”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着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啓蒙,教化的薰陶。鼓勵學生讀一些著名的兒童作品,聽一些兒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於學生的道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書中還提到,近年來,社會越來越關心教育了,但是從很多方面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以批判爲主的,把教育的問題都歸結於教師。教育,其實是跟我們每個人相關的整個社會的事,應該是整個社會“關心並團結協作”的事,而不是出了問題就是老師或者學生個體的事情。我們一方面反對應試教育,但當我們自己的孩子面臨升學考驗的時候,我們又成了應試教育服服帖帖的“忠誠守護者”。教育,始終是和每一個老師息息相關的。

目前新課程改革一輪接一輪地進行着,教育理念不斷地推陳出新,而我們教育工作者守望的是那永遠不變的三尺講臺,是一撥又一撥充滿求知渴望的學生。面對紛繁的世界,我們需要的是執着——執着於自己的教育理想。讓我們把對孩子發自肺腑的愛寄託在故事中,讓孩子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和快樂,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成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