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列夫托爾斯泰傳優秀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3.4W人 

《列夫·托爾斯泰傳》有感一顆偉大的靈魂,百年前在俄羅斯的大地上發出光焰,最精純的光彩照耀我們的心靈,下面給大家分享列夫托爾斯泰傳的讀後感,歡迎借鑑!

列夫托爾斯泰傳優秀讀後感

  列夫托爾斯泰傳的讀後感1

從法國作家羅曼61羅蘭的《名人傳》中,我瞭解到了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的生平事蹟。他關注民間疾苦,摯愛文學,善於觀察總結,精益求精著書立說的品德深深地打動了我。

他出身顯赫,長於貴族之家,從小錦衣玉食,但是卻不像其他有錢人那樣殘酷剝削平民。成年後,他曾經到村子裏把食物分給農民,把自己的一部分樹林分給農民管理,並取消了對農奴的體罰。在等級分明的封建社會裏,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是完全對立的階級。他能夠爲農民的利益考慮,就說明他痛恨腐朽的貴族生活,要和他的家族劃清界限。

他熱愛自己的祖國,當祖國發生戰事時,他挺身而出,毅然參軍入伍。在1854年,英法對俄宣戰,克里米亞戰爭全面爆發。托爾斯泰來到了塞瓦斯托波爾前線。戰鬥中,他不顧個人安危,衝鋒陷陣,由於表現突出,被授予獎章。按說應該得到更高的獎賞,但是他並不看重這些,這說明他是一個淡泊名利的君子。人家沒有想着升職,也沒有想着豐厚的物質獎勵。他的心裏一定是這樣想的:保家衛國是我的責任,能夠爲國效力我感到無上榮光。他更看重的是戰爭中結識的朋友,大家在炮火紛飛中生死與共,患難之交情誼自當深厚。這說明他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他在文學創作中嚴謹認真,精益求精。《安娜61卡列尼娜》的構思開始於1870年,小說的初步創作不過僅用了50天時間,但是托爾斯泰不滿意,花費數十倍時間不斷修正,經歷了12次大的改動,4年後才正式出版。這時,小說廢棄稿高達一米多!事實勝於雄辯,從托爾斯泰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文學巨匠不辭辛苦,不怕麻煩,一絲不苟著書立說的品格。他這人不驕傲,沒有孤芳自賞覺得自己水平很高,不需要太過認真,而是嚴於律己,一遍遍修改直到滿意爲止。他尊重自己的每一處表達,尊重每一位讀者。“玉不琢不成器”,不反覆雕琢,就無法把最完美的著作流傳後世。可見,寫作是多麼耗費心血,多麼艱苦卓絕的一件事,不但要用心斟字酌句,還要注意細節,不斷完善。小到一篇文章大到一部書都凝結了作者無數汗水和智慧。

托爾斯泰不愧是名聞中外的文學大師,他的一生是奮鬥不息的一生,境界崇高的一生!

  列夫托爾斯泰傳的讀後感2

托爾斯泰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髮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寬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脣,寬闊的耳朵,因爲無法改變醜相,童年時倍感痛苦。而且小時候的托爾斯泰不懂得失去母親的痛苦和悲涼。身爲貴族後代的他,也更加不能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但是,厄運卻接二連三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九歲那年,他失去了自己最親最愛的父親。父親的這一死,無疑對他造成很大的打擊,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中充滿了絕望。然而在不知不覺中,也許是他被少年的熱情、強烈的情感和誇大的自尊心所驅使,也許是命運促使他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他並沒有像其他的貴族子弟一樣乖乖地接受貴族的教育,繼承父母給的爵位。而是選擇接受那些來自西方的智慧——啓蒙思想。托爾斯泰反對戰爭厭惡戰爭,他嚮往和平。年輕的他看到了貴族的腐化和農奴制的落後。於是他拿起筆,來揭示社會。直到在安靜的鄉村生活中結束了他的一生。

我覺得托爾斯泰是不幸的。他得不到社會的理解,也得不到家人的認可,還被開除了教籍。但是我覺得他是個英雄。他就像太陽,照亮了那個漆黑的時代。

  列夫托爾斯泰傳的讀後感3

列夫·尼克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是19世紀偉大的批判顯示主義的傑出代表,俄國偉大的作家。他一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爲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戰爭與和平》是托爾斯泰藝術創作的高峯,也是世界文學中少數最偉大小說之一,這部史詩式的鴻篇鉅著通過對現實細節的準確把握﹑精細描摹,形形色色的心理分折,反映出完整的自然生活的整體風貌。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但是他的生活卻陷入了一種迷茫的狀態。他開始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

《復活》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女主人公瑪絲洛娃形象已經越出了當時一般作家用同情的筆調描寫下層人民不幸遭遇的格局,而是深刻地表現了下層人民不可摧毀的堅強意志。

  列夫托爾斯泰傳的讀後感4

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他被稱頌爲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可是,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爲思想苦惱,還爲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羣山環抱的清明環境才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鉅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爲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衆,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雖然別人都說他是“天才“”,但是《名人傳》裏他自己說到:我只是個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後天的生活中,憑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頂峯的。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屬於他自己的一份精華。我們要了解自己,選定方向,認真去追求。”如果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開掘“智慧之門”的可貴,並且都有勇氣和決心,能踏踏實實,以自己的方式,認認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們有朝一日也可以驕傲地宣稱: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列夫托爾斯泰傳的讀後感5

“我覺得人的美貌就在於一笑;如果這一笑增加了臉上的魅力,這臉就是美的;如果這一笑不使它發生變化,它就是平平常常的;如果這一笑損害了它,它就是醜的。”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最有名的文學大師,他寫了許多文學作品,至今光芒依然四射。如《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鴻篇鉅製,它們對世界文學史有着深遠的影響。

托爾斯泰的一生是寂寞和孤獨的。他死後,遺體被安葬在安靜的森林中,沒有墓碑和十字架。可他用畢生精力所鑄就的人性光輝已經豎立了不朽的紀念碑,高高地聳立在十九世紀文學的封頂。茨威格稱這是“最美麗的墳墓”。

他是個偉大的人,他隨時身上都會帶着筆,他會將他偶然想到的靈感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的學習習慣會成爲通向成功的階梯。如果我能經常帶着一支筆和一個小本子,就能夠把日常喜聞樂見的事情記下來,那麼,寫起作文來就水到渠成,不再那麼費力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讀完這本書,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平時養成良好習慣,不斷積累知識,才能成爲一個優秀的人。

  列夫托爾斯泰傳的讀後感7

一顆偉大的靈魂,百年前在俄羅斯的大地上發出光焰,最精純的光彩照耀我們的心靈。在十九世紀末陰霾重重的黃昏,它是一顆撫慰人間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並撫慰我們青少年的心靈。在法蘭西,多少人認爲他不止是一個受人愛戴的藝術家,而是一個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歐羅巴藝術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爾斯泰

在有暇之餘,我翻開了《列夫·托爾斯泰傳》,從而來體會一下托爾斯泰的人生成長的艱辛歷程。

托爾斯泰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髮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寬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脣,寬闊的耳朵,因爲無法改變醜相,童年時倍感痛苦。他在一個叫卡讚的地方讀書,成績平庸,他是孤獨的。

在他家庭的回憶中,好幾個人爲托爾斯泰採作他的《戰爭與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親王沃爾康斯基,葉卡捷娜二世時代專制的貴族代表;他的母親,瑪利亞公主,這溫宛的醜婦人,生着美麗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輝,照耀着《戰爭與和平》。

雖然對於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親逝世時,他還未滿一歲),但是他至少還能保持若干關於父親的回憶。這是一個和藹的詼諧的人,眼睛顯得憂鬱,在他的城邑中過着獨立不羈、毫無野心的生活;他父親死時托爾斯泰才九歲。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中充滿了絕望。

然而不知不覺中,他爲少年的.熱情、強烈的情感和誇大的自尊心所驅使,以至這種追求完美的信念喪失了無功利觀念的性質,變成了實用的性質與物質的了。他慢慢地也學會了放蕩自己。最後,有一樣東西救了他:那就是絕對的真誠、坦白和善良。

最終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國作家,成爲了“俄國的一面鏡子”

影響我們成功的決不是環境,或者遭遇。而是我們是否能保持一顆堅強的心,一種不屈的信念。

  列夫托爾斯泰傳的讀後感8

這本《托爾斯泰傳》與其他任何一本傳記都不同,它是一本心靈的專記。我原本是想讀一本真正的傳記,對於書中那些深奧的句子,我曾經想把它投入陰暗的箱子裏,永不去翻開它。可我終於還是把它讀完了。

言歸正傳,正如書中說的,像聖經中的約伯一樣,托爾斯泰在事業巔峯時,在“徹底的幸福”時,突然的開始了他的思想史。他,開始了對虛無的思考,對死亡的思考,對生命的思考,對人類的思考。托爾斯泰就這樣那樣深的命題開始了那樣深的思考,並且他也幾乎戰勝了虛無、死亡,理解了生命、人類。

托爾斯泰在閃動的燈光下寫下(如果我活着),就這樣,一天一天,他不再懼怕死亡。因爲他明白,死亡就是逃向上帝,飛翔永恆。

托爾斯泰在會客廳中,在書桌前,在運動場上,戰勝了虛無。他從沒有讓任何肌肉停止工作,不管是手部用於寫作的肌肉,還是身體上用作運動的肌肉,甚至是嘴邊用來交談的肌肉。他從沒有虛無過,因爲他天天都在思考,永不停止。

因爲托爾斯泰那透徹的觀察力,生命都親和於他。六十歲是,他還經常起碼追獵兔子,沒有人比這位擁有透徹的觀察力的獵人跟了解生命的了。他能猜出一隻獵犬接近野鴨時的本能,也能描述一匹良種馬在起跑時的想法。

在這位大作家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對人類的理解。他的作品就是當時人們的真實寫照。他能寫出一位婦女在懷孕時的真實感受,也能寫出伊萬·伊里奇快死時的恐懼。還能寫出一個少年第一次騎馬的感覺。

托爾斯泰就是這樣一個與精神的惡魔搏鬥的勇士,與思想的聖人交友的智者。作者用美麗的文字讓我延前啊出現了這樣一個托爾斯泰。

他是一個強壯、精神抖擻的老人。他經常運動,並保持了一顆接受新鮮事物的心。他面孔輪廓粗獷,如同任何一個下地幹活的農民,任何一個鄉村貴族,任何一個軍官,任何一個獵人。除了他那能揭穿一切謊言的眼睛和主教似的大鬍子,他的面容就是一個普通的俄國漢子。托爾斯泰作爲一個藝術家卻是一絲不苟的。他會因爲一個不恰當的比喻讓印刷工人重新印刷。只爲了完美無瑕的作品。托爾斯泰的作品具備一種特質:完全真實。正因爲如此,他才成爲了文壇的大師,成爲了一切人類中最有人性的人。

終於把這本心靈的傳記讀完了,我特別佩服作者茨威格先生,他能把別人的心靈剖析的如此準確,我相信他也是一個大師。我想成爲一個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的精神和身體上都堅不可摧的人,做一個真實普通偉大的人。

合上這本書,我不想再把它投入漆黑的箱子裏,也不在抱怨它不是一本真正的傳記,他讓我更深地瞭解了托爾斯泰。我會一直把它保存在書架的最頂層,不時去打開它,也許會有新的感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