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世界因你不同》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72W人 

讀《世界因你不同》有感1

僅僅是讀了一個序言“十七個月 向死而生”,就已經不行了。病魔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病魔真正的降臨到自己身上,每個人對待病魔的態度,並不相同。讀罷序言,有兩點感悟。

讀《世界因你不同》有感

1、李開復對待癌症的態度---科學、認真。

他用做博士論文的精神,研究了數十萬字的醫學資料,根據國內外學術論文,對比自己的醫學指標。他發現,自己的淋巴瘤,雖然是四期,但沒有向上擴散,沒有侵犯骨髓,整體沒有那麼悲觀。

經過十七個月聯合治療後,體內已經沒有大於一釐米的癌細胞了。

2、經歷一場生死保衛戰後,對人生態度的轉變---病前,只爭朝夕;病後,看清楚生命最重要的是生命中的美好體驗。

而所謂只爭朝夕,過分追求一個宏達的目標,去最大化影響力,也許包含着一種功力的需求,一種以結果爲導向的人生。

生命是一個旅程,每一個當下都值得品味。除了擁有一個宏大的理想,李開復更關心是否讓他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快樂,是否享受着每一個偶然的來臨,是否享受着與每一個緣分的片刻神交。

“記住你即將死去”,喬布斯曾說過的這句話,成爲了李開復的座右銘

讀《世界因你不同》有感2

推了很久,終於都要寫這本書的讀後感了。上個星期,用了三天的時間,連夜奮戰,終於把開復老師的自傳讀完呢。本來想寫讀後感很久了,可是由於放假出去玩的原因,這篇讀後感也就一拖再拖,到今天才終於提筆寫這篇讀後感。

輕輕地合上最後一頁,內心的那份崇拜升到最高點,開復老師的人生竟如此富有傳奇色彩!年少的頑皮、青春的激情、大學的癡迷;對改變世界的嚮往,對人生選擇的執着,對中國大學生的期待。開復老師的一段段人生經歷與一種種人生閱歷共同勾勒出一幅精彩的人生畫卷。

開復老師的人生充滿傳奇色彩!

開復老師從出生開始,就註定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四十多歲的高齡產婦,不顧醫生的勸解,也不顧家人的反對,也不怕生下的是一個癡呆兒,執着的要生下她的腹中胎兒,開復老師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出生了。他沒有“辜負”媽媽對他的期望,他不是一個癡呆兒,而是一個調皮可愛的小男孩。小時假的開復老師頑皮,搗蛋,爲全家人寫了一部《武林動物傳奇》,家裏的人都在書中有了一個新形象,從而引起家裏的一番轟動。爲了求證鄰居家是否有一百條而把池塘裏的所有水都抽走,但媽媽卻沒有責備他,反而多少讚許他的精神。年少的教育,爲開復老師的傳奇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他也在少年時做出了人生的第一個重要選擇,前往美國。

到了美國後的開復老師,完全改變以往的頑皮性格,而變得內向靦腆。他爲了學好英語而嘗試着與別人交流,把老師對自己的信任當成了最大的榮譽。爲了證明自己,二次參加創業大賽。他的中學生活充滿着激情,充滿着活力,他和朋友們一起上數學課,一起討論着數學問題,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瘋狂;人生的第一次開公司,爲了公司的事而到處奔波,很累,卻充滿着激情。或許,沒有被哈佛錄取,這是他高中唯一的遺憾,但他並沒有氣餒,他做了人生的第二個重要選擇,前往哥念倫布大學就讀。

大學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堪,在哥倫布大學充滿了創新,這裏是創新人才的理想國度。而開復老師也是在這裏找到了他人生的最愛——電腦和妻子。大學的時光是短暫而快樂的,他和舍友每天都在瘋狂地打橋牌和編寫的程序,而時間也隨之飛快而過。在大洋的彼岸,家人也在爲他而煩惱着,他們在幫他尋找合適的對象。而開復老師在愛情方面和在電腦方面一樣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不負衆望。

大學畢業後的開復老師選擇擇了攻讀博士,並期待在電腦的某一領域成了權威的專家,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他的成就再一次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他成爲了電腦語音領域的第一人,並且成爲了卡內基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

“你是願意在這一生都寫着沒有用的論文,還是願意用產品改變世界?”這句話深深觸動了開復老師的內心,他再一次面臨着選擇。最後,他選擇了前往蘋果,選擇了用產品改變世界。而他的人生就在這裏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轉折。他的傳奇也是從這時開始達到了高峯。

從蘋果的初次學習,到SGI的失意,微軟的驚喜與痛苦,谷歌的童話世界,開復老師的人生在這些地方都留下了不同的腳印,創造着不同的傳奇。

讀《世界因你不同》有感3

信用、責任、勇氣,是李開復博士所持有的生命工具;

崇高、淡泊、堅韌,是李開復先生所具備的人生信條。

開復是一位鬥士,如堂吉訶德般,爲實現理想奮不顧身,爲追尋本真甘願遍體鱗傷,即使以失敗告終,也無怨無悔。

開復同時也是一位漫漫人生路上的探索家兼導師,“要用你的夢想引領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誠、助人圓夢的心態引領你的一生,要用執著、無懼、樂觀的態度來引領你的人生”。

正如開復所說的那樣,他用他的夢想引領着他的一生。

在哥倫比亞大學以計算機系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的他,輾轉蘋果、SGI、微軟、谷歌等公司並擔任要職。

他作爲一名受美國教育的華人,卻一直心繫祖國,內含着深深的中華精神與情懷。

他的每一封與中國學子的信件,其中的娓娓道來與諄諄教誨,讀來總能讓我們暖心。一直致力於對中國大學生的引導的開復,不斷的不斷的灌輸着強調着這樣的字眼:把握未來、樹立品德、堅持信念,不論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是職場中,都願一如既往,貫徹始終。

開復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我們莘莘學子以啓迪,以思考,以反省。

“隨心而動”,四個簡單的字並不那麼簡單。我們,這個社會中的參與者,構成者,在物慾橫流的洪流中,在浮躁虛華的框架裏,還是否能做到跟隨自己的心一起跳動?還是否能夠聽到心靈的敘說?還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改變世界或者改變自己?

作爲一名學生,我生存在單純的生活結構中,踏着簡單的生活節奏。這樣的我,還能懷揣着夢想,還有着足夠的勇氣去嘗試去追尋,或許作爲學生這樣一個薄弱力量的我還未能有能力掃除黑暗,衝破陰霾,但卻足夠有底氣去迎接光明,擁抱理想。只因我不想也不願與理想失之交臂。

開復的句句諍言時常敲擊我心:“我們要樹立人生目標,這樣我們才知道生活的航向,才能懂得生活還有新的`追求。但是比樹立目標重要的是用行動去實現所謂的目標,只有下定決心,歷經學習,奮鬥,成長這些不斷的行動,纔有資格摘下成功的甜美果實。”

是啊,只有不斷奮鬥努力,我們,纔有資格品嚐成功,或者纔有資格回顧走過的點滴人生。

有着這樣理性原則的開復,着實讓我們敬佩:“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

開復的勇氣與胸懷歷歷在目,這些抽象早已化成具象的實物存儲在我的大腦芯片中。

誠然,開復與微軟的叫板令看客揪心。

那時的他,勇敢的可怕,堅毅的可怕。“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你留下來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惱。我常常說追隨我心,當然追隨我心必須是要在負責、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這個前提之下,冒一些風險也是值得的。雖然經歷風險的日子可能會比較艱難,但如果我不這樣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後,我可能會後悔終生。”就是因了這不願抱憾的心願,纔有了這樣主動出擊、勇敢面對的李開復。

然而,這艱難的60天也同時造就了開復淡泊、從容的心態。

在開復眼中,這如凸透鏡一般的萬物,折射出了人生百態。“有的人堅定不移的支持你,有的人冒着自己受傷害的風險幫助你,而有的人在經歷心理掙扎後退卻,有的人也在這個時候作出了傷害你的決定。官司,就像一塊試金石,不經意間,把人間萬象頃刻檢測了一遍。”礪盡了大起大伏,嚐遍了酸甜苦辣,品過了悲歡離合,這之後的人生便如破繭重生一般,灑脫,淡定,從容,深刻。

這時的李開復,從往昔災難的陰影中被拯救出來的李開復,風雨兼程苦盡甘來後的李開復,如一杯龍井茶:“甘香如蘭,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無味,而飲後感太和之氣瀰漫齒額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有着無味之味的醇厚。更如一塊和田玉,溫潤而澤。兼具透徹與溫和。

永遠在追求人生價值的李開復,步入叢林,因爲他希望生活的有意義,活得深刻,並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後從中學習,以免在他生命終結時,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這是李開復的人生道義,給我們以深刻啓迪。

我們,只存在於世界的一角,只存活於歷史長廊的某一段時間軸,這樣短暫的生命,我們應當有所奉獻,有所擔當,有所追逐,有所明白。奉獻我們的精力,擔當應有的責任,追逐懷揣的理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只有如此,人生纔不算白活。否則,我們連重來一次都會無能爲力。因爲,人生僅此一回,無法重複,無法回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活出無限的精彩,是時光分給每一個人的命題。

一個世界有你,一個世界沒有你,讓兩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義。

讀《世界因你不同》有感4

記得高中的時候看了一段訪談錄, 採訪前GOOGLE副總裁李開復先生。他說:“做最好的自己,真實的自己纔是最好的自己 。假設有兩個世界,一個是有我的,另一個是無我的,一個人存在就是拉大兩個世界的距離。” 有時候,我很想知道,我的那兩個世界的差距有多少。曾經,不斷地詢問自己,爲什麼我的世界總沒有別人的充實;曾經,很想讓自己一直只幹着一件事,直到厭倦爲止。

看了這本書的一部分,但是思考了許多。我的人生從出生以來一直平平庸庸地進行着,以前總在幻想自己長大以後是一個怎樣有成就的人,幻想了十幾年。或許,我不改變,我還可以一直幻想到我老死的那一天。我總在尋覓總在等待總在膽怯,讓一切擦身而過,讓一切從指縫流走,總是望着朝霞或夕陽,微笑着看一切反轉成空,流下幾滴沒有價值的眼淚,然後繼續錯過。

一直一直都很想改變,成就一番大業。見過那種去過很多地方闖生活的人,我只能說,我們是在不同背景下生活的人,我所向往的衝勁被安逸扼殺在了搖籃裏。有許多時候生活用它的光彩的表面來掩蓋一切不足以察覺的深淵,我們不曾看到,也不曾想過,那些所謂的順理成章的韶華背後,漸漸隱去的是讓人難以相信的黑洞。誰曾想過,純真夢幻的童年以後,我們要面對的是許許多多如潮涌般的生存壓力;誰曾想過,象牙塔裏歡笑愉悅的人們不曾駐足的象牙塔外的風景。理想多了也會變成幻想,時過境遷,漸漸長大的我們會發現較爲年少的我們是如此的無知可笑,而那時的我們只是用我們應該擁有的瞳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要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樣去生活,海倫·凱勒推薦的生活方式。今天,是你未來生活的第一天。永遠抱着嶄新的態度去生活,朝陽蓬勃,強大的生命力。回憶,有時兜兜轉轉的,自我束縛。曬乾了無奈,曬乾了歉意,曬乾了苦澀難堪,曬乾了難爲,曬乾了難回,終究是退不回去的。膽怯的時候,不敢向前進,好像當下的都是快樂的泡沫,一碰就碎似的。用回憶填滿的我的生活似乎總在阻止着我的前進,漸漸產生了孤老的情境。就停在這裏吧,在這寒風習習的烈冬,用這南國的刺骨喚醒我人世間刻骨銘心的真實。

素來平平淡淡,何苦學人轟轟烈烈,我得和母親探討過未來的生活,母親只願我安逸幸福的生活,她不願意我涉政涉商,盡她的能力爲我鋪就一條陽關大道。我就如此低調地長大,如此隱逸,如此和世間存有鴻溝。記得同桌曾經跟我談論:“你說我從小面對一牆的書和電視電腦長大,鄰居姓什麼我都不知道,我去哪裏學會和陌生人交流。”

Lead your life而不僅僅是Live your life。(領導你的生活而不僅僅是過生活。)我們常常會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偏離生活本來的軌跡,成爲別人的奴役。沒有誰的人生可以通過複製得來。記得白巖鬆老師在江西財經大學北部大禮堂演講的時候所說的這樣一句話,每次我們都在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常常說,別人可以做到那麼我也可以做到,但是,我們應該這樣說嗎?我們在乎的應該是,我的無可替代和無可複製。每一個跳高冠軍都是用他們最後的失敗來宣告他們的成功,人生也是如此,失敗的重要就是它能讓你不斷的去探求人生的高度。我們要相信自己,去不斷引領生活和自己存在的高度,要去改變世界,讓世界因我不同。

李開復在書的封底說道:“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你留下來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惱。我常常說追隨我心,當然追隨我心必須是要在負責、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這個前提之下,冒一些風險也是值得的。雖然經歷風險的日子可能會比較艱難,但如果我不這樣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後,我可能會後悔終生。” 每個人都有選擇如何生活的權利。沒有什麼比帶着“某件事情我好像嘗試一下”這種想法死去更可悲的了。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我們碌碌一生,要追隨我心,總在羨慕別人的,期盼未來的,遺憾以前的,從未知,每一次轉身,每一次徘徊,每一次刻骨銘心,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書中反覆重複《瓦爾登湖》的選段:“我步入叢林,因爲我希望生活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追隨我心,什麼是我愛的,什麼是我有興趣的,什麼是可以伴我一生而無悔的,用心引領我的生活,讓一切的浮華和虛榮的表面逝去,給予我一個澄澈的生活與生命,用最美好的嚮往去實現人生的價值。用夢想和理想去引領一生,用感恩、真誠、助人爲樂的心態去引領一生,用執著、無懼、樂觀的態度引領一生,那樣,世界因你纔會不同。

讀《世界因你不同》有感5

《世界因你不同》是我繼《哈利波特》之後最喜歡看的一本書,讓我又一次覺得看書是比打遊戲、旅遊更有趣,更有意義,更讓人上癮的事情。

書中的文筆流暢、幽默,讓人很難相信是11歲就去美國讀書的李開復博士親筆所寫。看了書的後記才明白是範海濤這個人根據對開復博士的採訪編寫而成。儘管如此,這一點也不影響書的可讀性和受歡迎程度。這是一本人物傳記,更類似於一種基於現實的勵志小說。

書中反映了李開復博士對中國國情的深刻認識。他在給微軟的一封建議書裏寫到:"在中國,好的政府關係是公司順利運營的基礎。理解政府如何運作,以及如何與政府建立良好的關係是關鍵的第一步。政府(政府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不僅僅是一個主要的客戶,它還是主要的政策制定者和輿論引導者。"這些話證明他對中國社會的瞭解深入程度,是很多外國人,甚至是沒有出過國的中國人所看不清摸不透的。

開復博士對中國的情感,對中國大學生的幫助很令我感動,讀後感《《世界因你不同》讀後感》。通過與中國大學生的接觸,他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沒有想到,一個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對成功的認識竟是如此片面和膚淺(認爲成功就是管人,走上管理者的崗位)。他的想法折射出的是中國社會由來已久的通病,那就是希望每個人都按照同一個模式發展,在衡量個人成功是採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標準:在學校看成績,進入社會看名利。許多同學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吧成功與財富、地位和權利畫上等號。"他認爲:"這種現象反映出的是中國學生在價值取向上的迷茫。而他們在多元社會裏各種價值觀的衝擊下逐漸喪失了獨立的判斷力,並逐漸背離了正確的價值觀。他們期望通過簡單的複製別人的成功之路而快速致富,盲目的追隨某種社會風潮,並被名利的誘惑矇蔽了自己的內心。"

讀到這裏,我深有共鳴。

書裏還提到了開復博士爲中國教育所做的努力。他認爲要改變中國大學培養不出人才的境況,就要在中國建立一所私立大學併爲此奔波,但最後以失敗告終。

書裏還描述了喬布斯、蓋茨、以及google兩位創始人的個性和故事。尤其是對比爾蓋茨,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的描寫。自從擁有了微軟這個龐大王國之後,蓋茨就已經不再可能是以前那個心思單純的科學家了。他現在是一個國王。

建議所有的年輕人都讀讀這本書,它對我們認識社會,發現人生都有很強的啓示作用。

讀《世界因你不同》有感6

李開復,這個在蘋果、SGI、微軟、Google都受到重用的人,爲什麼能夠創造出這麼多的奇蹟?答案是:性格決定了他。

李開復有幸在11歲時留學美國,當時臺灣的傳統教育過於死板,能夠前往美國接受先進教育當然是件不容錯過的事。只有11歲的他,鼓起勇氣前往美國,或許這就改變了他的一生。11歲的他,必須努力學好英文才能適應美國的生活,他就每天跟着小夥伴,聽他們說話,不懂就打斷他們,問清楚,小夥伴自然也很樂意去幫助他。就這樣,李開復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說上一口流利的英語。正是有着這樣堅持不懈、有困難就想盡一切辦法去完成的精神,使他能夠在未來的路上不斷打敗困難,創造出無數奇蹟。

你或許會感到驚訝,爲什麼李開復竟然在那麼多知名企業都擔任過重要職位?李開復絕不是一個自滿的人,他的追求永無止境,這是很多人都無法達到的事。許多人滿足於眼前的利益,而迷失了自我。李開復總是“追隨我心”,他會時常問自己:“眼前的一切是自己想要的嗎?”。這種從“心”選擇的精神,才讓他輾轉於蘋果、微軟、Google等知名企業,最後還回到中國,爲了中國大學生而奮鬥。

當我閱讀完這本書時,我徹底被李開復這個人觸動了。這樣一個能夠不管眼前是利益、是麻煩、是官司,總是“追隨我心”,不斷改變自己的定位。不斷改變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最後創造無數奇蹟。當你達到一個目標時,你會驕傲自滿嗎?當你成功完成一件事時,你會沾沾自喜嗎?當你已經取得成就,你會就此罷休嗎?李開復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我們絕不能夠只滿足於現狀,我們要去探尋生命的意義,努力創造、拼搏、進取,到壽終正寢時,我們要知道我們曾今活過,而且活得有意義。正如《瓦爾登湖》裏面有一句名言:“我步入叢林,因爲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並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後從中學習,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追隨我心”,或許你會認爲這太魯莽了,但是,如果不這樣,活着還有什麼意義?生活如何變得精彩?相信每個人都不會甘於平庸,畢竟我們來到這世上,絕不是想着碌碌無爲地過完一生,我們都想過一個有意義的一生。相信吧!只要肯去努力,抓住機會,世界將因你不同。

抓住一切去探尋生命的意義,總有一天,世界將因你不同。李開復用他的行動,完美地演繹了這句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