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雷雨讀後感優秀篇

本文已影響 2.54W人 

導語:《雷雨》這部書展示了一幕人生的大悲劇,揭露了社會和歷史的罪惡。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雷雨》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雷雨讀後感優秀篇

  雷雨讀後感優秀範文【1】

是年輕時犯下錯的因果報應,還是社會牢籠禁錮了太久的心靈想要獲得新生?雷雨背後的故事,一個周公館演繹出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病態。曹禺筆尖下的世界,可以說是舊中國的縮影。每個角色用鮮明的性格刻畫出的,是一羣人的人生。

一場雷雨,終結了幾十年的愛恨情仇,夢醒人散花落曲斷情未果,錯綜複雜的家庭關係帶來的倫理鬧劇,誰是誰非誰愛了誰心碎。從三十年前有始無終的愛情,到三十年後子女糾纏不清的相戀,是誰造的孽傷了深愛着的兩對苦命鴛鴦。

周樸園無疑是整個故事的罪魁禍首。三十年裏,幾次搬家,他都隨身攜帶着當初的傢俱,始終保持着夏天關窗戶的習慣,依然保存着那件侍萍縫補過的舊襯衣。三十年的堅守,是始終鍾情於曾經的最愛,還是爲了償還良心的負債?侍萍只是周樸園空虛的一個精神寄託。倘若不是的話,三十年的用情之深,怎會因爲侍萍的滄桑落魄愛意蕩然無存?三十年的朝思暮想,怎會因爲侍萍的突然出現而惶恐不安?三十年的愧疚不安,怎會因爲名利的羈絆而顏色大變?是的,他愛的只是三十年前溫順聽話的侍萍,而不是這個年長色衰,會對他的利益構成威脅的侍萍。可憐,可悲,當他獨自面對內心的悲哀,所有曾經有關侍萍的回憶自然而然的便成了他安慰自己的一種習慣。

周萍可以說是整個故事裏最矛盾的人。從小就缺失母愛的他在如此煩悶單調的環境下長大,對愛的渴望卻讓他義無反顧地愛上了自己的繼母。他說是因爲自己的年少輕狂,因爲那時自己小不懂事。是麼?可是也只有那時他的心最純淨。愛了就是愛了,可是又有悖於人倫,這讓他開始陷入矛盾的漩渦。當他認清自己犯下的錯誤後,他又想擺脫繁漪對他的干擾。這時四鳳出現了,一個讓周萍內心重新充滿生機的女人,也許這次他是真的愛了,但他一味的逃避又讓人感到虛僞。最終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後選擇了自殺,他認爲這是解脫的最好方式,可他不明白死亡只是最好的逃避。

繁漪是整個故事裏最鮮明的女人。她敢愛敢恨,但她在這樣一個家庭裏又常常自卑無助甚至自虐,三十年來她一步步陷入了一口殘酷的井。她是憂鬱的,鬱積的火燃燒着她,她的眼光時常充滿了一個年輕婦人失望後的痛苦與絕望,她時常抑制着自己。她的性格中帶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蠻勁”,這使她能夠突然做出不顧一切的決定,她愛起人來像火一樣熱烈,恨起人來又像火一樣把人燒燬,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靜的,就像秋天的落葉,無聲無息。她是可憐的,被鎖在深院裏幾十年,心死了卻又被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救活了,周萍要了她整個的人,也把她整個的人再一次推進深淵。對繁漪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使舊社會看到了新思想的曙光。

四鳳是可憐的。周衝是可憐的。侍萍是可憐的。魯大海是可憐的。他們用最純淨的心活在世上,卻因爲上一代的糾葛捲進了一場悲慘的紛爭。愛情與親情的背後,只有恨和無盡的哀愁。

雷雨過後,只願洗淨三十年的恩恩怨怨,沖掉人心的醜陋,新社會的降臨就是雨後最美的彩虹。

  雷雨讀後感優秀範文【2】

在一個雷電交加的風狂與暴的夜裏,周家這個罪惡的大家庭崩潰了。在期盼之中,希望這一場雷雨能夠洗刷掉這裏的沉悶空氣,踏着朝陽,迎來另一個嶄新的未來。

談談命途多舛的侍萍,一個或許應該有美好生活的姑娘與有錢人家的公子周樸園墜入愛河。天真的她或許那時期盼能夠幸福的過一輩子,卻不料這樣的社會容不下他們,她含淚被趕出周家大門時,懷裏還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我們不由地心生氣憤,這樣的薄情寡義,這樣的冷漠無情。可憐侍萍只好長久與大兒子骨肉分離,隱忍吞下這一顆苦果,卻不料更大的悲劇就此伏下。女兒與兒子之間的愛情讓她悔恨又無奈。她該怨恨誰呢?命運不公,天時不濟,還是社會的黑暗?

提起周樸園,在人們鄙夷的目光中,他也許應該也只能是慢慢隱去,拋棄侍萍,戕害礦工,解僱魯家,這一系列的事實只能讓人憎惡,憎惡他的無情,他的虛僞,他的勢利,他的……但慢慢剖析,他與侍萍都成了封建禮教與那個時代的犧牲品,門不當,戶不對只能讓他們的長相思守的夢想變成泡沫。我們在憎惡之餘,又替他感到惋惜與悲哀甚至悲憤。

矛盾在侍萍、周樸園、魯大海、周萍、四鳳之間穿插縱橫,這中間凝結了無數令人痛心不已的悲劇現實,後來周萍與四鳳之間無疑成爲令人窒息的最大悲情場景,可憐他們都成了上一輩恩怨的陪葬品。而這一切都在那個電閃雷鳴的夜晚結束了。那裏,周萍與四鳳、周衝都死了,他們的死,見證了一個大家庭的衰落,見證了世道的不公……

雷雨過去了,等待彩虹的出現,人們在希冀中企盼着,企盼着……

  雷雨讀後感優秀範文【3】

遠方,傳來一陣衰弱的.咳嗽聲,他,懷着懺悔的心情,邁着蹣跚的步子,悄然來到她的身邊……

《雷雨》裏這幾個在死亡邊緣徘徊的角色,其實都有着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和追求,只是他們在命運的衝突裏偏離了原有的軌道,最終,淚水和痛苦是免不了交織相濡的。但是,關於那些愛與恨的矛盾糾纏,也許會因爲這些死亡而被我們釋然吧。

死亡”一詞其實幾乎貫穿了整部《雷雨》的脈絡。從序幕中兩位尼姑談論的鬼神論,再到周萍和周蘩漪各自爲了愛而萌生出的懺悔和執着,最終直指那些爲愛徇情的無知青年,每一個佈景和情節都瀰漫着對死亡的輕聲嘆息。

愛上週萍的繁漪,愛上四鳳的周衝,愛上週萍的四鳳和愛上四鳳的周萍,還有恨上週樸園的侍萍、繁漪和魯大海,交織成一張巨大的情感之網。這張網,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夏日裏被無情地撕破。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和罪惡,也隨之暴露無遺……

閉上眼,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絕對權威的長者形象――臉上帶着多年的世故和勞碌,一種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逼出的冷笑,顯示出他平日的專橫和倔強。這,就是周樸園。

愛上週萍的繁漪,愛上四鳳的周衝,愛上週萍的四鳳和愛上四鳳的周萍,還有恨上週樸園的侍萍、繁漪和魯大海,交織成一張巨大的情感之網。這張網,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夏日裏被無情地撕破。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和罪惡,也隨之暴露無遺。

看過《雷雨》的人,都在痛斥着周樸園,痛斥他對侍萍的無情與冷漠,痛斥他金錢至上的貪婪與自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