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世界的凜冬》有感

本文已影響 3.41W人 

導語:在歷史劇烈的震盪中,很多人的命運會被重新改寫,原有的階級被打破,而新的階級和代表人物會登場,所以位高權重的階級希望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不惜一切代價去維護,而處於底層的已經沒有生存空間的人民想的正是相反。

讀《世界的凜冬》有感

肯·福萊特《世界的凜冬》開卷之前,依稀還記得《巨人的隕落》結尾:慕尼黑啤酒罐暴動的始作俑者,阿道夫希特勒被捕了。

但這個百孔千瘡的世界,卻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好;納粹這顆恐怖的毒瘤,也並沒有因此被扼殺的搖籃之中。

《世界的凜冬》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徐徐展開了。依然是以第一部中的五大家族,以及各自悲歡離合的命運爲主線。只不過,主角們變成了他們的後代。

從國會大廈縱火案,到西班牙內戰,再到德國入侵波蘭;從丘吉爾上任,到巴巴羅薩行動,再到偷襲珍珠港;從曼哈頓計劃開啓,到諾曼底登陸,再到阿登戰役;從羅斯福病逝,到希特勒自殺,再到美國人投下的原子彈……這些架空的歷史人物,再一次天衣無縫地楔入風雲變幻的真實事件之中,並在不知不覺之中,悄悄改變了世界的模樣……

會更好嗎?還是更糟?

與《巨人的隕落》裏華美的貴族謝幕,所奏響的那出悽美樂章不同。《世界的凜冬》之殘忍,是一首讓人徹底絕望的輓歌。死神的鐮刀,像那高懸的明月一樣,每當黑暗降臨,便會籠罩在勃頸之上。而那黑暗,竟又如此漫長,每一分每一秒地逝去,都有士兵的鮮血、猶太人的眼淚、同性戀者的無奈、蓋世太保和NKVD的殘暴,以及每一個平民,那猶如深淵般幽長的恐懼所匯成。

死亡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它像東線士兵在寒風中吐出的一口痰,瞬間凝成冰那般容易。肯·福萊特在《世界的凜冬》中,開始流露出猙獰的一面。那些你好不容易喜歡上的`角色,他們歷經磨難走到一起,卻在戰爭的硝煙下,被無情地碾成了炮灰。這樣的殘酷,比比皆是。以至於到後來,當把復仇當做點心一口吞下的蘇聯士兵,粗暴地將手無縛雞之力的德國婦女壓在身下時,都不再讓人感到厭倦。在比死亡更可怕的麻木面前,這點傷痛又算得了什麼?

與上一部相比,《世界的凜冬》花了不少篇幅描繪戰爭。特別是在閱讀諾曼底登陸的那些篇章,很容易讓人聯想起HBO的美劇《兄弟連》。這些緊張又扣人心絃的戰爭場面,無疑讓一個男性觀衆會更加血脈噴張,恨不得親自置身於殘酷的戰爭中。但毫無疑問,福萊特的本意當然是反戰的。戰爭場面只是爲了烘托那場宛如浩劫般的二戰,在永恆的愛情面前,人類似乎更有勇氣去蔑視所有的黑暗和仇恨。無論勞埃德和黛西,還是卡拉和沃納,伍迪和喬安妮,甚至沃洛佳和卓婭……他們無一不是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煎熬,在血與火的地獄中徘徊多遭,最終才得以修成正果。

這是一個荒謬的世界,也是人類最後的家園。不管她將走向何方,我們都有理由去捍衛她,哪怕仍舊懷疑和一腔虛無。你看吧,即便納粹的屠刀已沾滿鮮血,也總有一些人昂首挺胸。那視死如歸的猶太老醫生,那爲了解救蒼生而背棄祖國成爲間諜的軍官沃納;那面對蘇聯人勃起的陽具,仍舊面不改色的卡拉。以及永遠反對以暴制暴,始終堅持內心的信念,爲那個更好的世界奮鬥了一生,最終慘死在蓋世太保迫害下的沃爾特。他們都在亂世之中,寧死不折。

世界已然分崩離析。但,世界又會在破碎之中,生根發芽。就像那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也都曾熱烈地生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