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村居》有感

本文已影響 3.23W人 

讀《村居》有感1

我喜愛誦讀古詩文,古詩文雖然有些難懂,但它們就像一副副美麗而精緻的畫卷,觸動着我幼小的心靈,讓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放飛了心靈,忘記了煩惱。

讀《村居》有感

今天我又打開《古詩文誦讀》小學版,跳入我眼簾的是高鼎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乘東風放紙鳶。

多麼令人羨慕景象啊:二月裏,春光明媚,楊柳用長長的枝條輕拂着堤岸,正在爲春天的到來翩翩起舞,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野草倔強地探出翠綠的腦袋,貪婪地呼吸着泥土的芳香,一撮撮、一簇簇給大地披上了嫩綠的新衣;黃鶯也鑽出了窩,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散學歸來的孩子們在田野上嬉笑追逐,競相放起了風箏。藍天白雲間,到處是歡聲笑語,彩蝶翻飛。

讀了這首詩,我非常羨慕詩中的孩子們,多麼幸福,多麼令人嚮往的生活啊!再來看看可憐的我吧,天天揹着沉重的書包,做着枯燥的作業。如果能在大自然中,一邊學習,一邊玩耍,那該多好哇!

我要對老師說:“我愛詩歌,我更愛大自然!”我也要勇敢地對爸爸媽媽說:“給我自由,我要玩耍!!”我還要對天空吶喊:“把快樂還給我,我要一個歡樂的童年!!”

讀《村居》有感2

讀《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時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遐想:

夏日裏,烈日炎炎,幽深的樹林透着勃勃的生機,茂密的青草似地毯般鋪蓋着大地。遠處隱約看見一家農戶,農戶前是一條清亮見底的小溪。

這是一個偏僻而又秀麗的小山村,村的溪旁邊是一間簡樸的茅草房,屋裏坐着兩個白髮夫妻,他們在屋裏飲着小酒,並帶着醉意用吳地的.方言談論着。聽見一個老翁說:“咱兩口和這幾個孩子們生活過的多麼美好!我豐衣十足也不缺什麼,如果人能長生不老就更好了,我願意在這兒住一輩子。”那老嫗笑了笑說:“是呀,這風景又美,到時候咱們把大兒子、二兒子送到城裏去上好學校,將來弄好了,我們也就更能享清福了!”說罷她望了望窗外的三個孩子笑了·。

雖然夏日炎炎,炙烤似火,可是做爲家裏的老大,依然到田裏去鋤草,二兒子年紀比較小,還不懂得鋤草,可是已經會編織雞籠子了,於是他坐在大樹下專心致致的編雞籠子。而小兒子年紀尚小,還什麼都不懂,於是他爬在小溪邊一會兒逗逗小魚,一會兒把荷葉戴在頭上避暑,又剝着蓮蓬吃,調皮可愛,天真爛熳,無憂無慮的樣子真惹人喜愛。

這是一個多麼美滿,幸福的農家啊!這真是一家老小奇樂融融的鄉村生活場景啊!

讀《村居》有感3

此時,我正讀着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其實我會陶醉於其中,一邊讀,一邊想,這會我就想到了:茅屋低矮而狹小,只能容下幾個人,溪邊長滿了青翠欲滴,嫩綠的草。又是誰家的白髮老公公,老婆婆用帶着陶醉情意的吳音相互說笑、問好。大兒子拿着鋤頭在溪水東邊熱火朝天地鋤着豆草,已經鋤得汗流浹背,大汗淋漓了,而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一會兒編編,一會拆掉一些,他的手青一塊紫一塊,有的手指還被拆腫了。咦?活潑頑皮、最討人喜愛的小兒子呢?哦,他呀,原來正躺在溪邊剝吃那清香四溢,美味可口的蓮蓬呢!想完了,不過那場景在我腦中迴盪着,過了好一會兒,我纔回過神來,我很喜歡這首詩,因爲它有押韻的句子,而且上、下兩段都比較好記住,所以呢,我比較喜歡這一首詩。

啊,辛棄疾筆下的詩真好,栩栩如生,還讓人一讀就懂,這首詩容易讓人讀懂,還押韻,真好!

讀《村居》有感4

草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綠綠的青草,滿頭白髮的老公公老婆婆。用吳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樂 ,大兒子在河東面的豆地裏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手藝真巧。最令人歡喜的是頑皮淘氣的小兒子,橫臥在溪頭草叢, 剝着剛剛採下的蓮蓬。

讀着讀着便身臨其境。詩人首先把我的思維帶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長滿青草的溪邊。聽見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帶着醉意在互相說話取笑,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髮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面鋤豆田裏的雜草,二兒子心靈手巧的正在編雞籠子,調皮可愛的小兒子,趴在溪邊剝着蓮蓬,那憨稚之態格外讓人喜歡。字裏行間透露着辛棄疾那恬靜淡雅的風格,他不求功名,去尋找世間那少有的和平的地方,真值得學習。

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的形象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開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西上饒地區農村的特色,以景物襯托出人物生活寧靜、恬適的氛圍。畫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媼“醉裏吳音相媚好”,足見其生活的安詳,精神的愉快,接着從遠到近勾畫出三個兒子的動作。詞人尤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等詞句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