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閱讀,照亮教育》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泰戈爾說,我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路上,因爲我有一盞還沒有燃起來的明燈。我想,這是當下中國式教育的窘境的真實寫照。從表面看,當下的教育繁花似錦,民營與公立齊辦,家長與學校共管,熙熙攘攘,如登春臺,大學生遍地開花。但“錢學森之問”卻讓這一切花容失色。冷眼旁觀,我們應當看到,這樣的五光十色,只是教育的浮華之燈耀出的幻相,我們教育的信仰漸行漸遠,已失初心。我們渴望教育的信仰之燈燃起,閃耀出悲憫,創新之光。

讀《閱讀,照亮教育》有感

春風吹又生,春風花草香,是春風之德燃起大自然的萬紫千紅,一派生機!閱讀,也是一盞燈,他能燃起教育的悲憫,創新,通達的耀眼光芒。

閱讀,能讓我們的教育更加悲憫。很有興趣的閱讀了《閱讀,照亮教育》中的《教書匠》讀後感。弗蘭克邁考特以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以自己的成長經驗和幾乎是“本能”的方式,用它的真誠和善良應對危機,化解矛盾。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成績,更是高貴了學生的靈魂。這是真正的源自心靈,指向心靈,切近心靈的教育。她的核心就是“悲憫”!這讓我想到,在我們的文化記憶裏,“悲憫”之燈的火焰其實一直閃耀着。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孔子點亮了她,孔子的“恕”道不正是一種同情心的表白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何等的包容!老子點亮了他,老子說:“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這慈就是一種悲憫!收斂自己的慾望,甘爲下流,以萬物心爲吾心,快樂着萬物的快樂,痛苦着萬物的痛苦。佛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這就是捨身救贖!所以,釋迦牟利的“捨身飼虎”給世間以震撼。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域外,猶太教義說:“哭向上帝,笑對衆生。”這一笑,化百鍊剛爲繞指柔,這一笑,讓衆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閱讀他們,我們就能變杵的敲擊爲水的載歌載舞,讓我們的“鵝卵石”們臻於圓滿,讓我們的教育臻於圓滿。教育的柔情似水,才能讓師生的邂逅佳期如夢!

閱讀,能讓我們的教育閃耀出創新的光芒。錢學森問,我們的教育儘管培養出了千千萬萬的大學生,專家人才,爲什麼卻培養不出一個大家?我想,這樣的提問不是代表錢學森的疑惑,而是代表着他的清醒。以他的經歷,他的智慧,錢學森心裏是懂的,只不過以這樣的特殊的話語給我們的教育提個醒。其實有很多具有思考力的教育工作者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很欣賞吳非先生的一句話——不跪着教書。跪着的教師,出不了大師;跪着的學生,成不了大師。爲何?創新的靈魂是獨立和自由。由此,想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出處。讓我們把目光射向歷史的深處,去閱讀王國維。王國維自沉於昆明湖,以身殉道,陳寅恪在王國維的墓碑上如是寫道:“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是知音之間的心有靈犀,精神交集。這是王國維的碑文,又何嘗不是陳寅恪的宣誓呢!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繼續把這種人格精神演繹的蕩氣迴腸,兩位思想界的巨人,以品爲墨,以心爲筆,向後人呈出皇皇鉅著。共同贏得了有良知的後人學術上,文化上的敬意!其實,這種文化命脈自古至今是未曾斷掉的。老子之語石破天驚,反衆人之道而獨遊,《道德經》所以光耀千古,澤被八荒,孔子之行貧而彌堅,逆時勢之流而孤行,《論語》所以成爲中華民族千年古道上的地標。稷下學宮裏的爭執餘音猶在,雅典學園裏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辯論久久迴盪。城外竹林裏的魏晉名士們又打出“薄湯武而非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反動”大旗,魏晉這亂的一塌糊塗的的時代,卻因爲這些巨人而開出絢麗的學術花朵。閱讀民國那些事,那些人,閱讀春秋戰國那些事,那些人,閱讀魏晉那些事,那些人,閱讀古希臘那些事,那些人,我們分明可以看到一個個站着的大人,他們無畏於先賢之言,無畏於祖宗之法,無畏於大衆之語,而只敬畏於真理。他們自由,他們獨立,他們是問道於天的人。正因爲他們敬畏自己內心的道德律,敬畏頭頂的星空,所以,他們也成爲一個國度,乃至整個宇宙最璀璨的星星。讓教育仰望星空,閱讀這些星星吧,點燃教育內心的自由和獨立之心,燃出創新的火焰。

願我們都成爲堅忍地站在黑暗中執燈的人,而那燈的名字叫——閱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