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吶喊中明天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46W人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吶喊中明天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吶喊中明天讀後感

  吶喊中明天讀後感 篇1

《明天》是收錄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主要講述了單四嫂子失去兒子寶兒,失去了希望這樣一個故事。而魯迅在《吶喊》自序中提到“在《明天》裏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爲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爲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從開始接觸魯迅的作品,我便不大喜愛他的文章,總覺得很深奧讀不懂,甚至有時會覺得他的文字有些極端化,基於一定的時代背景完成的一篇篇小說,倘若不瞭解那背景,小說中的內容恐怕也無法理解。魯迅在一次觀看幻燈片的過程中,發現圍觀者的麻木不仁,這比身體上的病態更可怕,面對那時中國社會上的百姓精神上的決定棄醫從文,希望能夠喚醒國人內心的良知希望能夠從這個方面拯救中國的“明天”。

《明天》中寶兒是因爲生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而死去,可害死他的究竟是誰?魯迅在文中對此的交代似有似無。首先,何小仙這一人物與寶兒的死有很大關係,庸醫怎能醫好病人?魯迅的父親是因爲生病去世,他自己對庸醫很是憎惡。何小仙只是讓單四嫂子給寶兒照藥方抓藥,還強調保嬰活命丸必須是賈家濟世老店纔有,寶兒的病不礙事,可最終寶兒還是死了,指不定是與賈家有什麼勾當,偏叫單四嫂子去他家買藥,其次,對於王九媽、藍皮阿五、咸亨的掌櫃、紅鼻子老拱似乎對於寶兒的死沒有什麼關係,甚至都在好心的幫着單四嫂子,藍皮阿五幫忙抱過寶兒,他們幾個人在寶兒死去後又幫忙打理喪

事。看起來似乎都是爲單四嫂子好,可阿五從單四嫂子手中接過寶兒的時候還不忘佔她的便宜,或許這纔是他的主要目的。與單四嫂子說話又被冷落,後來乾脆說自己和朋友約好吃飯的時間到了,便把寶兒還回她的手上。自己得不到好處自然不願意繼續幫忙。至於王九媽,在見到單四嫂子抱着寶兒看完醫生回來時,端詳了寶兒一番,把頭點了兩點,搖了兩搖。這是什麼意思?又沒有表明,寶兒死後也在熱心的打點着,但卻讓人覺得她很冷血因爲在合棺時她對單四嫂子的哭很不耐煩,可正常的女人不是應該在這樣的場面好好勸說單四嫂子嗎?甚至。咸亨掌櫃受託幫助弄來棺材,看樣子似乎是一個好人,但是卻總讓人覺得他從單四嫂子那一副耳環和一支裹金的銀簪上撈到什麼好處。最後,也是最不像害死寶兒的人,他的母親,單四嫂子,按說單四嫂子的生活是一場悲劇,在那樣的社會中,寡婦死了兒子還能有什麼希望呢,還能有怎樣的明天呢?她是一個粗笨的女人,在爲兒子治病上,她幾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神籤也求過了,願也許過了,單方也吃過了,可寶兒的病就是不見好,這是爲什麼?沒有采取正確的方法治療,自然好不了。當然,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中,單四嫂子的所作所爲很正常,換做是任何一個母親都會跟她一樣,有哪位母親願意自己的孩子死去呢?單四嫂子的人生就是一場悲劇,而造成這場悲劇的又是誰?當時的社會又有多少不是這樣的狀態呢?所以說麻木不仁永遠是那羣人的共同特點。這是讓魯迅等有志青年的所感到痛心的。

在《明天》中寶兒是單四嫂子的明天,但是寶兒最終還是離開了。

這讓單四嫂子的明天更加灰暗。明天,本來是給人以希望的一個詞,現在卻讓這場悲劇加重了悲傷的色彩。單四嫂子的'悲劇是個人的,更是這個社會的。但是,魯迅筆下的看客看到的不是單四嫂子失去了希望,反倒是她失去了精神支柱後的孤獨。他們所考慮的是所有的事情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好處,會不會讓自己感到快樂,其餘人的喜怒哀樂纔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最多是人們在茶餘飯後所討論的八卦罷了,如此一來,便是國民愚昧的且不願意改變現狀。

總而言之,《明天》中依舊是魯迅風格的展現,他的寫作方式始終是那樣的辛辣和諷刺。明天也是他一直所追尋的,致力於其中,一生不悔。“只有那暗夜想變成明天,卻仍在這寂靜裏奔波。”單四嫂子的明天是個悲劇,但是整個社會的明天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很美好!

  吶喊中明天讀後感 篇2

作品描寫了單四嫂子喪夫之後,恪守婦道,把兒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歲的兒子寶兒得了病,單四嫂子爲他四處求醫,盼望着“明天”寶兒的病就能好,在寶兒垂死之際,單四嫂子心亂如麻的時候,紅鼻子老拱和藍皮阿五卻在咸亨酒店裏喝着酒唱小調,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面對着急的單四嫂的求醫卻顯出一副慢條斯理,不緊不慢的樣子。而同是婦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媽,也終於被證實並非出於真情。“有古風”的人們,在辦喪事時,凡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單四嫂子一頓飯,對她無異於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單四嫂子的又是什麼?

《明天》是魯迅着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說之一,通過對寡婦單四嫂子痛失獨子描寫,展示了一副令人震悚的中國婦女孤立無助的圖景,同時抨擊了黑暗社會的吃人本質和沒落社會中人們的無情和冷漠。作者雖然沒有明說,實際上卻通過種種跡向,把一個殘酷的世界,擺在了讀者面前——美的事物被毀滅,醜的事物甚囂塵上,而衆人對此漠然處之。這裏美的事物實質正是被醜的事物的冷漠所殺。

小說以寫魯鎮上的一些古風開頭,不上一更,大家都關門睡覺了,夜半三更沒睡、的只有兩家——咸亨酒店和單四嫂子家。酒店做的是服務生意,按其職業性質,理應日落而作,日出而熄。唯這單四嫂子,夫喪子幼,只能靠紡紗來維生,日出而作,日落而續。所以,只有她家的燈光是突兀的,其它的門都關上了,唯她例外。這一強烈對比的寫法,有力地反映出了魯迅生活的時期那特定社會環境下的悽象。

鄰里人之間的冷漠與麻木、對貧弱者的袖手旁觀,不僅僅是在小說所寫的年代,直至今天,所謂文明進步的社會,這種現象仍然存在。公交車上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很少有人主動讓座,老人摔跤後,沒有人敢主動去幫助??我們的生活條件是進步了,但是人們的素質呢?還有多少人可以向雷鋒一樣做好事不留名,大公無私?從小我們在學校學習着要爭當做好人做好事,可是,面對着當今社會的現實時,我們感到的是迷茫,一直嚮往的,被歌頌的精神,到了真正應該去做好事的時候卻要左顧右盼,不知道該不該做,難道這是教育的錯誤嗎?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麻木、對貧弱者的袖手旁觀罷了。

那些腰纏萬貫的人,似乎很少有真正出於善心而向貧弱者佈施的,魯迅的時代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咸亨酒店的掌櫃和食客們,他們更多地願意把閒錢花在吃喝玩樂上,而對貧弱者的救助卻不生一念。在幫辦單四嫂子的兒子喪事時,他們銀兩照收,全不顧一個貧弱者的生死存亡。爲了治好兒子的病,用盡了所有辦法,最後寄希望於何醫生,作爲救死扶傷的醫生,視貧弱者的生命如草芥,最後沒能挽救寶兒的小生命。何醫生、賈家藥店和單四嫂,何醫生開的藥,一定要到賈家藥店才賣得到,正正是一個三角點關係,這是不折不扣的爲富不仁。

兒子死了,一直相信明天一切會好起來單四嫂,等待她的明天會是怎樣?《明天》讓我們看到了過去人們的冷漠,也給今天的我們帶來了反思。

  吶喊中明天讀後感 篇3

《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是幫助當時中國人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無知,麻木,愚昧的重要的精神良藥。

我第一次聽說《吶喊》這本書是在很小的時候,當時經常聽家人講孔乙己的故事,但是當時忠於看寓言之類的書籍,幾年後這本書就淡除了我的腦海。一直到初中學習了《故鄉》《社戲》才又一次回憶起了這本書,學了《吶喊》自序後決定認真讀一遍,可是直到現在才找到了機會,同學們好多都讀過不只一遍了。

集中有《狂人日記》,《藥》,《明天》,《阿Q正傳》等十四篇小說,給我感受最深的要數《孔乙己》與《藥》。

孔乙己,一個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的小人物,明明處在社會的最下層但是卻一心向往着貴族人的生活的專職騙子,被打斷了腿,最終離開了大家。作者借寫孔乙己這一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所產生的頭腦僵化,迂腐不堪的習性的人物形象的,對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作了揭露和批判。文章中描寫衆人嘲笑可憐的孔乙己的場面寫的也是有滋有味,用衆人的鬨笑烘托和加強了小說的悲劇效果。文章不僅寫出了孔乙己一個人痛苦的生活經歷,也表現出了社會同仁的不同情,相反的卻是取笑,體現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無情。

《故鄉》中的人們麻木,迷信的形象更是在《藥》中被表現的完美無缺。《藥》,我認爲是這本小說集中最能令讀者悲憤,同情的文章。什麼“人血饅頭”。聽來就感到可笑,可是在今日看來可笑的事物在當時卻成了可以治不治之症的良藥,華老栓他有醫不求信“饅頭”,千方百計去找人血,拼命積攢銅錢,只想着儘快把人血饅頭取到手,好醫治兒子的癆病,至於流血的是誰?爲什麼被殺?他不用也根本沒有想這些問題,什麼“革命”“造反”就更沒有關心的必要了。革命者被殘害的時候,衆人看熱鬧。都是因爲長期在封建重壓下生活的結果的,他們一代人是這樣,但是受殘酷的封建制度的影響的國人可不只一代。

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的。魯迅先生憤怒而又激勵着當時中國人,向被深深矇在鼓裏的國人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

而此時,中國擺脫了封建社會的影響,正在健康的,正確的朝者美好的未來奮力前進。我們要站起來,繼續努力,爲我們的美好明天而奮鬥!

  吶喊中明天讀後感 篇4

也不能說:魯迅是偉大的,然而談者太衆,以至失了新鮮感;又不能說:我這篇是不同的,我是想要說些不一樣的。所以,確乎是個困難的話題。然而,一本《吶喊》,薄而沉重,中國的學生們,無論如何算是讀了大半的,年來歲去,誰人讀起開篇自序裏的字句能不唏噓自嘆的?有多少人到中年,累了歇了,坐椅子上一聲嘆息,連吐落的第一口氣裏都有着疲憊的痕跡,於是他們能夠想到的,有時候惟有魯迅。一個民族文化的着落點,有失便就有重構,倘若說舊文化隳於五四,則新文化的構建,有一大部分乃可以說是從《吶喊》而起,這之間,有着總體與個人差異的說法,所公認的,是魯迅作爲旗手,舉的標誌物明白而輝煌。

在自序中,魯迅寫道:“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這是作者最初的困惑和最審慎的態度,得來的回答不夠令人滿意,卻現實功利且無可奈何。

一個問題浮現:究竟是誰人的吶喊聲?——關於吶喊者,關於吶喊本身。困惑首先在於魯迅的身份定位:知識分子否?還是作家?抑或學界同聲呼喚的啓蒙者?最切實際、最大的可能是三者兼具。我們意願讀懂《吶喊》,嚮往理解作者,因而這是困境,也是高潮。

竹內好眼中的魯迅,是個孤獨的知識分子,之所以說“作爲啓蒙者的魯迅和近似於兒童的、相信純粹的文學的魯迅這種二律背反同時存在的矛盾同一”,恐怕也是由於看出了魯迅形象註定無法單一的歷史文化定位。

郜元寶有言,“在現代中國,純粹觀念形態的思想很難生根,能在現代中國生根的思想必須像魯迅的文學那樣,帶有個體生命的氣息,就是說,必須具有文學的形態。文學之外無思想”——能不能這樣說呢?正是由於魯迅身上既承傳了古士大夫們的風騷之骨,又顯露出新的社會階層敏銳的洞察和感悟力,且兼具之前所未有的時代啓蒙者的特殊方法論意義,其難得的完整性和客觀性決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首先,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建國前大部分的知識分子歸類於資產階級,然而作家不是,甚而有衆多作家誓言與知識分子的固有身份定位決裂,如沈從文所宣稱的那樣。我們會發現,一旦歷史政治形勢與時代命運非正常的密切起來,此一現象便絕不單一。這種令人尷尬的情形似乎反映出特定歷史階段作家層與知識分子階層的剝離,縱然作爲時代豐富性的標誌之一,但卻造就了同時代文學最大的暗傷:鬥爭無所不在,且都侷限於當下和表層,無法深化作品主題,亦不能超脫自身於時代之外。

就知識分子、作家以及啓蒙者三個身份所涉及的範圍來說,知識分子最具私人性;作家由於其作品的公衆性,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大衆和普世原則;而啓蒙者這一身份,則反映出整個時代乃至超越時代的需要和寬泛,正如T。S。艾略特在其《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所指出的,任何一個詩人或作家必然與其整個民族的歷史發生某種聯繫,他們一面創出新的歷史份額,一面將自己添加進歷史,成爲整體的一環——這是作爲詩人或作家的必然和超然。

作爲啓蒙者的作家或者說知識分子,他本身可能並不能非常清楚的反映出這一點,但他的身上定然有着集結整個時代最典型、最清晰且最能與歷史相協調的樣貌特質。而之於近現代的中國無可置辯的是,能夠超越時代,將進步的作家身份與知識分子的傳統近乎完美的結合,並創造性的賦予其難能的啓蒙者角色定位的,現代作家中,只有魯迅一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