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小學《驛路梨花》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12W人 

導語: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卻形成了路轉峯迴,跌宕起伏之勢,讀來很有味道。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驛路梨花》讀後感,希望能帶給你啓示。

小學《驛路梨花》讀後感

  【篇一】驛路梨花讀後感

《驛路梨花》講述的是一個愛的傳遞的故事。我和老餘在深山老林走了多時,又累又餓。恰好,我們遇到了一個小茅屋,屋子裏有水,有米,還有柴,就是沒人。我們生火做飯,吃飽喝足後,遇到了一個瑤族老人。我們以爲老人就是主人,不料不是。老人也曾在這裏歇腳,這次是回來給主人送糧食的。老人說,屋子是一個叫梨花的瑤族小姑娘建的。第二天,我們遇到了一羣瑤族小姑娘,老人趕忙上去道謝。可是她們中間沒有梨花,而且房子也不是梨花建的。房子是解放軍爲了方便過路人建的,她們也經常過來照料小屋,補充食物什麼的,來方便過路人。

文章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建造屋子的解放軍早就離開了這裏。不過,屋子留下了,愛和溫暖也留下了。

“梨花”是在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第一次出現是“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麼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因爲是環境描寫,意在渲染一種美好的氣氛,也爲下面小屋的出現作了鋪墊。不過,最好要展開描述。幸好。緊接着又寫了“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算是稍稍彌補了一下不足。

“主人”第一次出現加了引號。其實,這裏加不加引號都是有道理的。加引號的目的是,顯然是表示特殊含義,因爲瑤族老人不是真正的主人。其實,這裏的引號也是不必要加的。因爲,看不完整篇文章,是不瞭解真相的。

經過了幾番誤會,我們終於明白了,原來“主人”是解放軍啊。可是,“主人”早就到別的地方執行任務去了,而且,可能再也不會來了。那麼,小屋不就成了“無主”的了嗎?當然不是,文中出現的我和老餘、老獵人、梨花妹妹等都是小屋的“主人”。以後,誰來到這裏,誰就是他的主人。

文章表達的是一種人性的美好——方便他人,傳遞溫暖。文章寫於1977年,那還是一個人性淳樸的年代。而現在,儘管社會文明有了很大的進步,可是人性的高低未必趕得上當時的水平。說當今人心不古,似乎有些過了。可是,真的還有很多讓人心寒的現象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今時代再看看這篇文章,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這篇文章重新迴歸教材,也是很有必要。它所擔負的德育任務,已經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

不禁想到了一個外國的視頻——《愛會傳遞》。大意是,一個乞丐扶起了一個倒地的滑板少年,滑板少年就無幫助老太太過馬路,老太太幫助了沒有零錢打電話的年輕女子……就這樣,大家一直把愛傳遞下去。這個時候,耳畔響起了韋唯演唱的《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有語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無緣”是沒有條件,“悲”是憐憫。衆生有苦難,一定要幫他、救他。爲什麼幫他、救他?因爲他跟我是一體,他苦就是我苦,他樂就是我樂,我們是一體。

無論哪一種信仰,都是大慈大悲的,都是希望每人都安享人生的。按照眼下流行的話說,就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但願,有幸讀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夠心花怒放,通體生香。

  【篇二】驛路梨花讀後感

大山深處,古驛道邊,紅紅的'籠火映着滿天皎潔的梨花,那幽遠的芬芳隨風飄向天涯……每一朵花,都好像哈尼姑娘純真的笑顏,那是從心底開出的最真最美的花。無論是誰,不由得你不陶醉在這真與美之中。

人們很少有不喜歡花的,因爲無論大小,顏色如何變化,每一種花都有它美麗的地方,而沒有一種花會引起人的惡感。所以,像蝴蝶一樣,花成爲人們心中普遍的美的象徵。如果要形容一種事物的美麗,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像花一樣”。但美往往不能長久,花兒總要凋零,自然界中花的美麗總是在開謝中不斷輪迴,而不能成爲心目中記憶的永恆。於是,我們常常爲春去花落而嘆息,對這自然的規律無可奈何。

在匆匆的一生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如意,受到各種困難的攪擾,大到失去了信心希望,小到走錯了路。在這種時候,茫然看着身邊來去的人潮,彷彿天地間只剩下了自己,那一刻的孤獨與仿徨,是任何痛苦都難以比擬的。在這個時刻,一聲輕柔的問訊,一個理解的微笑,乃至一個關切的眼神,都會使心靈變得踏實,世界彷彿一下子明亮起來,就像有無數的鮮花在開放,這一雪中送炭的真誠的關懷,並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一絲來自心靈深處的溫暖,就足以融化所有困難與淒涼的堅冰。

這纔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花朵。她化身爲問訊、微笑和眼神,她開在每一顆至真至純的心靈裏,任憑風吹雨打,永開不敗,永不凋零。

  【篇三】驛路梨花讀後感

我們活着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我們應該追求些什麼?我們在這個社會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這就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

我認爲我們中學時學過的一篇短短的散文就很完美地解答了這個問題。這篇散文就是彭荊風的《驛路梨花》。

當年老師是怎麼給我們講解《驛路梨花》的呢?——“通過記敘我國雲南省哀牢山中路邊一個小茅屋的故事,生動地再現了雷鋒精神在少數民族地區生根、開花、不斷傳遞的動人情景,熱情地歌頌了社會主義社會裏人們相互關懷崇高的道德風尚。”

這樣解釋有錯麼?沒錯,但這決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我從小到大從來不是一個好學生,絕非那種在課堂上就能吸收老師微言大義的有心人,所以在當初語文老師講《驛路梨花》時,少年懵懂的我對這文章不曾有一絲一毫的共鳴和感動,甚至我記不起當時是在偷偷看武俠小說還是在跟同位兒臭貧。在多年以後,我看了很多書、經歷了許多事,思考了很多問題,尤其是接受了很多宗教思想,突然有一天,我想起了曾經學過的這篇課文,《驛路梨花》。天吶,我驀然發現這篇散文把我逐漸成形的人生觀闡釋得太形象、太富於詩意了!

我把《驛路梨花》原文附在後邊,詳細內容請你自己細看吧。文中的山路就是這個世界,趕路的旅人就是我們。我們來這個世界上走一遭,不過短短的幾十年,只是匆匆的過客。我們從降生的那一刻起,直到我們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爲社會創造價值之前,一直在享受其他人建設的物質和精神文明,這就如同《驛路梨花》中享受茅屋中的免費食宿的“我們”。在向社會索取之後,我們還有責任回報,補充茅屋中的糧食、水、乾草,對茅屋進行修葺,使以後的過路行人能都享受到方便。實現這樣的良性循環,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