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1

尤金·彼得森就曾說過:“做父母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 懦弱似乎是父母、特別是有信仰的父母的大敵,因爲在常人眼裏,做父母的“理應是”強壯的人,有自制力,凡事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可是現實中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呢?一句話,這些品質我們並不具備。只要是人,就都是懦弱的,即便是那些在旁人眼裏堅強、虔誠、有自制力的家長們。其實大家跟我一樣,心裏都明白,我們都是懦弱的人,逞強是行不通的,這也是孩子渴望從父母身上得到的。

徹底剝奪自由,取消自主權,對成長的孩子是沒有好處的;家長應該做的,是讓孩子順利步入成年。家長都會在必要的時候,把自由和責任逐步交還給孩子,一次一點點,同時靜觀其變。如果孩子的責任感加強了,下一步就給他們更多一點自由,這樣循序漸進地交還,不可一蹴而就。萬一(或者說假如)孩子又搞砸了,父母可以把先前的過程重複一次,一直到他們真正懂事爲止。有些孩子懂事早一些,有些孩子懂事晚一些,所以等待的過程往往是比較困難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

3歲孩童有3歲孩童的思維能力,青少年的大腦也有它的侷限性,做父母的應該在瞭解孩子的發育情況和發展水平以後,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拿成年人的準則去要求,儘量現實一點兒。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2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書中認爲,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爲愛,而是出於害怕。也正是父母心中的這些怕與愛,讓家庭教育陷入誤區。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種子都有不同的花開時間,大多數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根據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驗,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纔是最重要的,正如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的確如此,作爲教師,我接觸過很多學生,每個學生興趣愛好習慣各不相同,性格脾性品格更是截然不同。然而在我的眼裏,只有兩類學生:家教好的,家教不好的。彬彬有禮的孩子,他的父母必然也是溫文爾雅;蠻不講理的孩子,他的父母中必有不講理的;愛打人的孩子,家裏定有時常動手打人的長輩。其實,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前,父母在潛移默化中給他的影響已是根深蒂固,如要改變,絕非易事。所以,是時候,咱們家長得將目光轉向自己,審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是合格的家長。

我們應該如何爲人父母?有人總結了這樣六個境界。第一境界,家長捨得給孩子花錢,以爲錢就是全部愛的表達。第二境界,家長捨得給孩子花時間,陪在孩子的身邊,見證孩子的成長。第三境界,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我究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第四境界,家長爲了教育孩子自己去學習,積極進行干預和矯正。第五境界,家長爲了教育而提升和完善自己。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現“我是誰”比“成爲誰”更重要。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爲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爲真正的自己。這個觀點,恰恰與《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本書的觀點一致。

你向孩子傳遞有價值的價值觀念了嗎?有責任感,誠實禮貌,有愛心,懂得尊重別人,能感恩,可以積極參與到家庭勞動中。這些良好品格和表現大都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的,這就需要父母持續的向孩子傳遞穩定的有價值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父母與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來之不易的緣分,是孩子的純真、無私、靈動洗滌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歷程。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把鏡子 ,不斷髮現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並用新我來爲孩子做示範和表率。我們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更沒有天生的教育高手,孩子的到來給了我們修煉、完善自己的機會,讓每個家長都有機會成爲更好的自己,孩子的未來有無窮的可能性,真的不能以我們自己人生和才智的侷限性去構想孩子的未來。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地尊重孩子,牽着孩子的瘦,一起成長。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3

“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打開這本書,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便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是啊,每一個孩子都是降臨人間的天使,他們給家庭帶來快樂,也給父母帶來改變……

與孩子共同成長,需要你停下匆匆的腳步去傾聽孩子內心世界的聲音,在嚴與愛中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作爲媽媽,我心存愧疚。從幼兒園起,我與女兒相伴的時間僅僅是睡前,每天在她熟睡之際離開,在暮靄沉沉中歸家。女兒曾怯怯地問我:“媽媽,別人都是媽媽接,你也能接我嗎?”而我只能報之以無奈的一笑。忙忙碌碌的工作讓我缺失了女兒成長中最爲重要的陪伴。所以當女兒字體寫得難看時、英語單詞不合格時,我用最嚴厲的語言去苛責。而對於媽媽在成長中的缺席,女兒卻從未有過抱怨。想到這些,我爲自己不曾走進孩子的內心而感到深深的愧疚。陪伴是教育孩子最好的良方。現在我依然早出晚歸,但我會在孩子的書桌前陪伴她完成作業;我會在孩子睡前聽聽她的呢喃。因爲我知道陪伴有限,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自己慢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共同成長。

成長總是少不了管教,而無情的管教只會招來孩子的叛逆。該怎樣把握家庭中的嚴與愛的尺度呢?“好的父母應該把慈愛融入對孩子的管教上,並且不偏不倚,始終如一的.奉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讓孩子有足夠的自由空間,但自由應該帶有約束,而且約束一旦形成就不要破壞。例如:孩子作業問題。現如今,輔導孩子作業成爲了每個家庭每天都會上演的“精彩大戲”。我們家也不例外,曾經也是雞飛狗跳,一團糟。但是制定規則會讓家庭和睦不少,比如規定每天晚上9:00完成作業,超過時間,自行解決。因此,規則制定後,女兒有帶着未寫完的作業哭哭啼啼的進校經歷;有不用提醒,早晨5:30就自己悄悄起牀寫作業的情況。這便是嚴與愛並濟。

女兒的成長讓我學會慢下腳步走進孩子內心的世界,女兒的成長讓我知道每個人都應該在成長中遵循規則。正如這樣一句話“我第一次做你的母親,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兒,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孩子的世界如此豐富,作爲家長怎能錯過?用書信的方式來溝通吧,孩子給父母傾訴衷腸,父母給孩子表達期望。溝通讓家庭其樂融融,讓孩子充滿自信。

在孩子們身上我學會了溝通與讚美,學到了自律與關愛……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4

利用這個寒假,在陪孩子讀書的同時,我選讀了《遇見孩子 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因爲是邊陪孩子邊讀,所以可能不太細緻,但主要內容還是基本領悟了。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爲被其書名所吸引。在讀完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的必要性,當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想它一定會告訴我們要怎樣做,怎樣改變自己方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因此帶着這樣的想法與希望讀了這本書。

本書正如我所意。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纔是最重要的。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真正接納孩子”和“A-B陷阱,父母只要A,孩子就會B。”這兩種觀點都指出了我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錯誤導向。生活中,我們總以爲孩子是我們的附屬品,我們怎麼教育他(她),他(她)就會什麼樣,也就是書中說的“A-B陷阱”。

爲此,我們就怕做得少而耽誤孩子,更有很多家長爲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只爲孩子多學點,免得將來後悔,實則這些輔導班讓孩子筋疲力盡。而書中告訴我們:其實這是一個陷阱,我們應該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真正接納孩子,對孩子要有耐心。比如說遇到事情不要急於發脾氣,不要輕易妄下結論;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深呼吸,給孩子留點餘地,專心傾聽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多考慮孩子的感受、想法與能力,設身處地爲孩子着想;做事、出門打出提前量,可提前15分鐘,給孩子留着足夠的時間。

其實讀到每一個故事,每一種觀點時都有自己的感受,或者是我正在進行的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或者是我要學會並運用的教育手段。總之,教育之路很長很長,需要我們不斷學習,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使之逐漸順應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發展。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5

一直不太有興趣去看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教養書。跟周邊很多升級的朋友們也聊過,大多都有同感。倒不是因爲我們這些傢伙自信滿滿,自居“高竿”不想提升,其實現在的孩子古靈精怪,動不動就來句“你這當老爸(老媽)的也太不合格了”“爸爸媽媽不愛我了”之類的話。孩子的話,往往最能說明問題。

之所以提不起興趣,是因爲不喜歡此類書的“格調”,不喜歡它們高高在上的“姿態”。在這類書中,父母大都是高高在上教育者、管理者、財產所有人,孩子們自然成了學生、員工甚至是私有財產。想想我們這一代的童年莫不如此,雖然不至於走極端自封“小白菜”,對這種方式有點反感也是在所難免有情可願的。

我們心中的愛與怕很多年前讀過紀伯倫的一首詩,至今仍念念不忘——“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其實,父母之於子女,本不應該是創造與被創造,教育與被教育的角色;父母之於子女,更多的是“高年級路人甲”有幸遇上了“低年級路人乙”,應該珍惜和善待這種緣分。

近日,一位朋友送了一本名叫《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給我,書中的觀點甚合我心。序言中有句話”今天的父母正在經歷一些改變,他們不再總是一門心思地想要改變子女,他們開始認識到自身也需要改變,需要與孩子共同成長。“我心中暗笑,是你們這些作者們經歷了一些變化吧。

書中有個觀點頗爲驚人: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爲愛,而是出於害怕。真是父母心中的愛與怕,讓我們的家庭教育走入很多誤區。

我去!我們心中對孩子滿滿的愛,怎麼就變成怕了啊!?先忍忍,彆着急反對,接着看他所謂的“誤區”。

誤區一:“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加倍‘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

我有些不情願地點點頭,我們這些80後父母們是有這點傾向,誰讓我們自己的童年物質貧乏遺憾多多呢。

誤區二:“大多數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這次我不由地點了點頭。最近閨女剛上一年級,我倆都有點小焦慮,不敢像幼兒園那樣撒歡放羊了。下班回家就盯着寫作業,背課文,作業完了剛想看會電視,睡覺時間又到了(不好意思,因爲正式上學了,上傳時間提前至九點)。閨女一臉的不高興,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她了,不陪她玩了。

接下來觀點更讓人吃驚,“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原來,我們心中的“愛與怕”源自我們的不成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