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六尺巷》讀後感4篇

本文已影響 3.68W人 

《六尺巷》讀後感4篇

《六尺巷》讀後感4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尺巷》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尺巷》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叫《六尺巷的故事》。傳說在清朝時的安徽桐城,出了一位宰相,名叫張英。當時,他們家的人想蓋一座房子。於是,大家便找來了工人,蓋起了房子。可是,蓋好的房子佔了鄰居家的三尺宅基地。爲了這事,兩家人鬧得不可開交,要求上告朝廷,也告到了張英那裏。張英一看這事,便作了一首詩,差人帶回了老家:

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閱罷,知道了其中的意思。於是,就把外牆向後挪了三尺。鄰居見了,深受感動,於是,也把外牆向後挪了三尺。於是,之間就有了一條六尺寬的巷子,這就是六尺巷。

轉眼,時光回到現代。現代的人可不像古代人那麼講禮貌。現代的人很煩,一丁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鬧個。我曾經就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兩個年輕人,一個偷了另一個人便利店裏的小包餐巾紙,被發現了兩個人立即大打出手。小偷被打的頭破血流,血“滋滋”的往上涌。

爲什麼現代人不像古代人學習學習呢?因爲現代人一遇到什麼事就要“報仇雪恨”,不可以沉着冷靜地想問題,遇事就衝動。而且,也都不想讓步,都以爲“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和力氣,就可以出頭。其實一點也不是這樣。如果人人都爲自己的利益而明爭鬥、勾心鬥角。那麼,我們的世界上就不會有“和諧禮讓”四字。

和睦、和諧、禮貌、謙讓,這就是“和諧禮讓”的意思。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這樣做,那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和諧禮讓吧!

《六尺巷》讀後感2

星期天,在南湖三八巷的老師家裏,我和表哥正在上英語輔導課。上着上着,表哥旁邊的頑皮小子蘇語泉就擠起表哥來。“嘿,你別擠我呀。”表哥大叫道。“呃,我只是想看看你的書。”蘇語泉答道。老師見狀說道“你倆上課別鬧了,要不畫個三八線。”“三八線?三八巷裏畫三八線?”同學們都笑了起來。表哥和蘇語泉只好乖乖坐好,各自往旁邊移了移,儘量離對方遠一些。這樣,這首課堂小插曲就謝幕了。但他倆各讓三分向旁移的情景使我想起了《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講得還是我們安徽省的事哩。在清朝康熙年間,安徽桐城縣發生了一件奇聞:當朝宰相張英家人與鄰居吳家爲了牆基爭地界,打起了官司,告上了縣衙。可因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爲難,遲遲沒有判決。張家地契上寫明瞭“至吳姓牆”,但張家人怕有理難爭,就寫信告訴張英,讓他出面處理。張英收到家書後沉思片刻,回信到:一紙書來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看了信後,明白了張英的意思,便立刻將院牆往後移了三尺。吳家人深感驚訝,在看了張英的詩後,也將院牆向後移了三尺。這樣一來,兩家院牆之間便空出一個六尺寬的空道。兩家人謙和忍讓形成了六尺巷,從而被世人褒揚,流芳百世…..

因此,我們也要在生活中學會謙和、忍讓,互相理解,互相寬容。就像兩個人分別從橋兩端過河,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那誰也過不了河,但只要其中一個人謙讓一下,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地過河。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幅畫,畫中兩人握手言歡,旁邊還有幾個發人深省的字“何必爭個兩敗俱傷,互謙互讓就是‘雙贏’ 。”

彼此謙讓,能避免許多矛盾,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糾紛;互相理解,互相寬容,有利於大家之間的和諧相處,還能大大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俗話說得好“忍一言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大家要向故事裏人物們學習,凡事不要爭強好勝、斤斤計較,而應該謙和、忍讓,禮讓三分又何妨!

《六尺巷》讀後感3

西漢文學家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小故事,大智慧》裏的《六尺巷》便有此等效果。

康熙年間,有個叫張英的在京城做宰相。一天,他收到了侄兒派人送來的一封信,大意是講鄰居要跟他爭搶地盤,請求叔叔拿出態度替侄兒做主。張英啥話也沒說,當即提筆回了封信:“千里修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侄兒看信後豁然開朗,不僅不再與鄰居理論,還真依言讓出了三尺。鄰居瞭解情況後也覺羞愧,隨之也跟着退讓了三尺,於是便有了“六尺巷”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是因爲它有着“引人向上,勸人爲善”的正能量。宰相張英是個擁有大智慧的人,以一首打油詩四兩撥千斤,輕鬆化解鄰里矛盾。他教育侄子要學會讓步,不要爲一時得失破壞鄰里關係。而隔壁的鄰居也是明事理、知進退的人,見人家主動退讓,反倒覺得不好意思,跟着也退後三尺,結果成爲美談。

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矛盾自是必不可少,古今一樣。記得有年夏天,爺爺要在後院造一間廂房,便喊了一輛卡車裝了建築材料回來。可是車子剛一開到鄰居家的場地上,就聽“咔嚓”一聲,場上的水泥地裂開了!鄰居奶奶聞聲跑了出來,對着爺爺就嚷嚷起來。我當時很不服氣,因爲那塊水泥地其實早就有裂痕了。可爺爺什麼也沒說,一直低聲下氣地道歉,並表示一定修好如新。後來鄰居奶奶都覺得不好意思了,坦言自己有點小題大做了。爺爺忍一時之氣,卻和諧了鄰里關係,讓人敬佩。

俗話說:忍一時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退讓,是胸懷豁達的表現,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每個人都退一小步,世界將會前進一大步。

《六尺巷》讀後感4

《六尺巷》說的是安徽桐城有個宰相的侄子想建處宅院,請來算命先生找了塊風水寶地,可當地的一位富豪也看好那塊寶地,於是兩家都想把圍牆打過些,各不相讓。宰相的侄子只好寫信求助京城的叔叔,宰相看信迅速提筆寫下四句話:千里修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侄子見信後慚愧不已,便拿信來到富豪家,結果兩家都讓出三尺,留下了名揚後世的六尺巷。

萬里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錢財乃身外之物,不必過分看重。古代的財主大多過分看重錢財,活着是個守財奴,吝嗇鬼,死後還要將大量的珠寶帶進墳墓,妄想世代享用,豈不知無論過去多少年,終逃不脫盜墓賊的魔爪,死了也不能安身,何其可悲?反之,如果將這些珠寶作爲慈善接濟窮人,活着心寬,死後身安,何樂而不爲呢?

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錢是上帝,金錢是萬能的,我認爲不然。如果你給沙漠中即將渴死的人黃金,你等於給了他一刀。相反,給他一瓶礦泉水,就能救他一命。設想你身處一條觸礁的航船,你是願意丟棄一船財物,還是抱着它們沉入水底?毋庸置疑,生命纔是最寶貴的。有了生命,千金散盡還復來。

《六尺巷》不僅告訴我們錢財乃身外之物,還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和禮讓。爲什麼富豪也讓三尺?因爲富豪也被宰相的寬容大度所打動!寬容能化敵爲友,化干戈爲玉帛,還能保護你我的生命。新聞中常有報道兩人因發生口角或一些芝麻大的小事而引起打鬥致死或是坐監的事件,令人不寒而慄。如果其中的一方能寬容或禮讓一些,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會有慘劇的發生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