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普利茅斯開拓史》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2.81W人 

基於宗教、歷史和中英文基礎上的紮實功底,吳丹青的翻譯非常精準流暢文字優美。這本書是近400年前的親歷者(美國普利茅斯第二任總督)的原始手稿,流失幾百年,幾經輾轉才得以在20世紀初在美國面對公衆發行。我在讀它的同時,也在閱讀同時期英國清教徒班揚的小說《天路歷程》。前者用說明與紀實的方式,從對歷史和真實事件敘述的角度,後者用比喻方式,從豐富情節與人物心理的角度來敘述。兩者都講述了宗教改革時期基督徒(尤其是思想與實踐最爲徹底的清教徒)走天路的人生之旅,這些清教徒們堅守信仰和原則的一生跌宕起伏,讓後人敬仰之餘,飽受振奮,開始思索自己今生該如何走完。

《普利茅斯開拓史》讀後感範文

書的一到四章,大量記述了這場冒險歷程的歷史與宗教背景,以及清教徒們在去普利茅斯之前,爲追求真理,飽受磨難的許多感人故事,在所到各處留下受尊敬的見證。也轉載了滿懷慈愛關照之心的牧師給清教徒們的臨行書信,用慈愛的牧者心腸,鼓勵、安慰與提醒參與者們。這四章讓讀者對這羣"非走不可"的自信熱情而堅定的人們有了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認識。

原本期盼之後會有更多參與者相互勉勵、走出各種艱險與攪擾的、充滿豐富情感的故事留下文字,但第五章後,書中使用了大量原始書信來突顯其敘述的客觀性,而敘述也大多針對事件而寫,人物心理描述較少,我們只能從事件中各方的行爲和言辭,來判斷各自的立場、堅持,及天路客受到的種種不公正的磨難。

普利茅斯的這羣道德情操經得起各種考驗的基督徒,卻依舊無法在社羣內部建立人間天國--共產主義。定居頭2年嘗試過公社制,但結果是饑荒。之後立即將農業和種植業改爲個人種植、個人收穫盈利,只將貿易權公有,用以償還出發時就開始欠下的債,以及支付費用,以供本社區在荷蘭尚未出行的親友來美洲定居。這一改革因讓人人努力的目標明確--爲自己努力。故導致全家男女老少齊上陣,利用一切時間,付出所有精力料理土地。改革當年後就再沒出現過饑荒。

該書的作者在1640年前後就指出--歐洲各地零星出現過模仿早期使徒時期教會的共產主義社區的嘗試,已被這些道德高尚的清教徒的實踐證明無效,因違反上帝創造之人的天性,只會降低生產力。可惜這部書在20世紀初才被美國從歐洲落滿灰塵的書架上尋回,否則或許作者的記錄、結論與告誡,早該成爲20世紀共產主義運動的警鐘。

是人的地方就有罪惡與糾紛。該書在對農業順利發展簡要說明外,花大量篇幅記述貫穿該殖民地發展十多年的合同糾紛,內部私慾膨脹者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來自假信徒、假牧師、無神論放縱者等人裹挾國教勢力而來的外部攻擊,還有與法國人、印第安人、其他開拓者的羣體衝突。這讓人在清教徒心中的天國之外,看到了人間的各色醜陋,而這些醜陋顯而易見地發自罪惡不絕的人心。

儘管該殖民地的清教徒是最飽經考驗的(從英國出發時受百般阻撓失去財產,到達荷蘭,在荷蘭12年堅守信念,艱苦勞動、團結、虔敬,共同經歷了美洲第一個嚴冬的半數死亡),但該殖民地未成爲美洲收益最高、人數最多的殖民地。原因我分析有二:1,他們爲了信仰輾轉流離,喪失大量財物,故初始經濟能力薄,承受了大量債務。2,參與其中的個別內外部關鍵人物因私慾導致各種糾紛,每每造成巨大損失。3,出行前領頭商人出爾反爾,造成進退兩難,準備的物資一部分被賣掉用以償債,很晚出發,11月纔到達比預計到達地更北的目的地,第一個冬天就遇到了嚴寒和飢餓,導致第一批人人口減半。4,移民總人數不及其它殖民地多。

但上帝眷顧這些以信仰支撐冒險之旅的人們,他們在最不利的條件下,用常人無法做到的努力與勤奮,在內部保持着團結和相互支持的體系,用信用與誠意結交了印第安朋友,獲得了在當地生存的重要知識,第一個冬天後的人口損失就極少。最終甩掉債務後,他們獲得了比在歐洲任何地方都更自由的土地和財富。並實現了他們今生終極的夢想:在自由的土地上,子子孫孫都用最誠實無僞的方式敬拜上帝。他們打過了那美好的仗,跑盡了那當跑的路,守住了那所信的道,許多人在艱苦而勞作的環境裏還很長壽。

美國人口的10%可追溯自祖先至五月花船上的乘客。五月花公約精神成了美國憲法精神的開端,成了世界的"光與鹽"。無數人以他們爲美國精神和基督徒精神的表率,感恩他們的開疆拓土,感恩並堅持着那支撐他們開疆拓土的信念,他們的美好故事被代代相傳。作爲當今最強盛國家。70%的美國人信奉基督教。

故不能把這部書當做英雄浪漫主義的故事來讀。這樣的記錄纔是人世間的真實錄像,你我身處之處的真實寫照。黑暗怕光明,總要對抗光明。儘管我們的人生旅程比這些開拓者輕鬆得多,但人間從未有過"人間天國",也不要期待"人間天國"。天路客進的不是陽光大道,是窄門,他們的心靈也不屬於富貴繁華之地,註定要爲生命的更新,接受上帝的試煉與恩賜。

如果擁有堅定的信念和信念支撐下喜樂感恩的心,困難只是試煉中的一環,而上帝的賜予從心靈到物質給養,總是豐富而充足的。沒有艱苦的耕種,收穫也不會引起發自內心的歡呼。而無論我們的生命長短,那心靈的盼望與福樂是直存到永恆的。這就是基督徒一生需要走完的見證之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