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城市發展史》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2.94W人 

《城市發展史》是美國著名的城市理論家、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所著,着重從人文科學角度系統地闡述了城市的起源、發展,並展望了遠景,《城市發展史》3000字讀書心得體會。內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誕生,古埃及城市,並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規劃等多個學科領域,從多角度綜合地研究了城市發展史,並對今後城市發展提出了戰略性意見。對學城市規劃的我們,無論在理論學習上還是思想 都上都有一定的啓示作用。 城市的演變過程——起源、發展、蔓延

《城市發展史》讀後感範文

  一、城市的起源

“爲了讓我們對當今世界的迫切任務有足夠的認識,我們專門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們需要構想一種新的秩序,這種秩序能包括有機界和人,乃至包括人類的全部功能和任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爲城市發展找到一種新的出路”。這正是芒福德編寫此書的目的。 “遠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這源於古人類對死去同類的敬重心裏,他們需要尋求比實際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尋找一個固定的聚會地點,並最終促使他們形成連續的聚落。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或撫慰他們的靈魂。所以爲什麼在去一個大城市的時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個因素就是巖洞,被認爲是最早的空間,不僅是居住地也是藝術和禮俗活動發生的地方。而這兩種因素的共同協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說“城市首先是具備磁體功能,而後才具備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礎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則該是能夠:追求一種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說人類聚落的最初雛形期,往往不是源於居住而是源於祭祀活動,而這種活動地點作爲一種磁體,就已經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導此地。如羅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並且繼續追求這寫原始目的的。總之城市一開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夠吸引和容納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鄉村那種較爲固定,內向,並敵對的對待外來事物。

在其論述中認爲舊石器時代是一種具備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獵爲主的具有強攻擊型的社會結構,而新時期時代,則是以定居爲主以女性的陰柔性格爲主的時代,並開始從事農業生產。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於這兩種文化的聯姻,而城市作爲一種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髮各種活動,使城市開始慢慢發展起來。

  二、 城市的發展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的變革,但在其具體的發展過程中總要受控於一些具體因素的影響,比如王權、商業、文化等,它們共同決定了城市的物質要素及其結合方式。

王權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所謂城市,是指一種新型的具有象徵意義的世界,它不僅帶表了當地的人們,還代表了城市的守護神,以及整個井然有序的空間”。而統治階級利用宗教稱王把自己神化使自己統治公共並贏得其信賴成爲可能。”從分散的村落經濟向高度組織化的城市經濟進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參與因素是國王,或者說是王權制度” 。

王權制度形成後,出於對自身利益的需要,爲維護其統,無論是對外防禦還是對外擴張都需要建立一個力量據點,聚合長期以來處於分散的需要對 長期以來處於分散的各種力量。在城市聚合過程中,國王佔據中心位置,他們是城市磁體的磁極,把一切新型的力量統統吸引到城市文明的中心腹地上來,並置諸宮廷和廟宇的控制之下。國王的統治使城市無論從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而城市產生的聚集效應促使城市分工的形成。城市大規模的建設,城市文明的形成。而城市自身擁有的財富和權力又使城市成爲戰爭的當然目標.。經過戰爭,有的城市毀滅,有的在之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張,

中世紀後,市民階級興起,西方城市才逐漸擺脫封建王者的統治取得獨立的政治地位表現出新的形式。在它的初期和發展的歷程中,其主要組織方式是爲了滿足統治階級的利益反映王權統治。除古埃及,日本。英國等國家外,高大的宮殿廟宇居中,環以堅固的城牆,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早期城市的典型模式,對內外展示着王權至高無上的地位和震懾力量。這樣以實體形式傳遞威勢信息爲所有專制主義地區和時代城市建設的最重要的一條。世界城市古典時期大都是以此爲特徵的,儘管具體的手法不盡相同。

有充分的理由認爲,王權作爲最重要的因素在城市的發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介入觸發了遠古村落細胞的分裂,生成城市這個新的生命有機體,並且像基因一樣主導着城市集體的生長過程及功能形態特徵,成爲城市發展的重要環節。

   商業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就城市自己的生命過程講,基本上是統治中心、商業中心和生產中心三大功能逐一參加複合的過程,並在此基礎上派生出相應或連帶的其他功能,日益演化爲複雜的綜合體,而積聚是它的基本特徵。它使城市像一支緊握的拳頭成爲統治力量的中心所在,這種形式使其在外表呈現出封閉的形式。但是實際上積聚給城市帶來的不僅是內部分化、協作與交流的強化 ,而是對交往和聯繫的強化。

戰爭和貿易,城市以這兩種方式大大擴展了對外社會交流的領域。如果說在開始的時候城市的對外關係主要是戰爭的話,像柏拉圖在他的《法律篇》中所說的那樣,每個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都處在自然的戰爭狀態,那麼商業貿易逐漸取而代之成爲城市對外關係主流。變爲城市的比本標準和固有活力,是當不住的歷史潮流。

早先,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對待商人的態度大都很敵視,甚至有時對其採取壓制的手段,因爲商人通過商業獲得的相當利潤的財富,往往會對其統治產生一定的威脅.在一些西方商業城邦憲法上規定有市民不得經商,如要經商,必須移居到另一個城市中去.而且只有少數

幾個城市才准許市民從事商業活動.但即使在不太有利的情況喜愛,商業還是在夾縫慢慢的發展起來.。

商業成爲西方城市發展的驅動力是在17世紀。這時商業開始作爲一種革命開始全面滲入城市,並對城市舊的體系加以否定消解,然後再新的原則基礎上進行重組。從性質上來看,城市發生的根本性的變化,由政治中心變爲經濟中心,由少數人的統治工具變爲大衆謀求金錢和利潤的場所。對外關係由封閉轉爲開放,內部秩序特徵從追求永恆的靜態形式轉爲追求功利效益的動態運行和新陳代謝。如商業中心的形成、街道規劃和土地劃分強調利用率,城市高強度開發。人的需要放在次要地位、城市建設雜亂無章等、從中可以看到商業對城市形態和城市發展也有一定影響。

  文化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城市最初的形成就與古人的宗教信仰有關,出於對祖先的懷念和敬重,人們在此聚集並定居。可見城市最初的產生就有文化的影子。而城市作爲人類文明的載體並不會因爲戰爭破壞隨着城市一起消亡,而是以另一種形式——文化,使城市得以更好地的一種延續..如雅典的衛城,中國的圓明園,即使他們留給我們的只是一些山牆,或殘垣,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當時的城市文化和那個時代特有的魅力.當然不同的文化也對城市的佈局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如古埃及的死者之城,中國的天圓地方之說.天人合一思想等學說和理念,都成爲古代城市發展因素,使古代的人類文明蘊含在城市建設當中,文明可以循序漸進的流傳下來。而滲透着的這些文化觀念的城市形態,也對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文化也是作爲一種精神力量藏根於城市之中,芒德福說“城市從生長,擴展到崩潰瓦解這個週期常常重複着,其原因之一 可能在於文化性質的本身”。而面對城市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有必要尋求其城市的本源,洞察其歷史過程,以使城市能更好地發展。就像華沙,柏林等城市雖一度和許多城市一樣,城市的物質環境幾乎遭到毀滅,但各處都還因保留着文化遺蹟,使得這些城市能迅速重建而且即使這些城市沒有重大功能上的變更,也有許多小的改進。他們頑強的生存下來,顯示着文化的強大支配力量。

在不同的城市發展階段中,不同的歷史時期。城市的文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古羅馬的廣場由最初的只供宗教集會,體育和格鬥的不是簡單的開放性場地,變爲羣衆集會和活動的城市空間。廣場無論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正是源於城市文明的進步,城市文化對城市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它是城市的根、城市的米命脈,從中我們可以探尋城市的過去,也可以展望更好地未來。

  三、城市的蔓延

城市的擴張的最初動力主要來自商人、財政金融家和地主們,加之機器的發明和工業的生產。和城市交通工具等的改善,城市的擴張的腳步逐漸加快。“城市的規劃設計追求的是利潤而把其他的人的需要忘得一乾二淨”。而“一個 以營利爲目的而不是以人民生活

需要爲目的 的擴張中的經濟必將創造出 一個 新的城市形象“就是”一個 永無止境 日益擴大無底洞的形象“。

城市的擴張雖然一方面帶來了積聚經濟,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效應,如旺多姆廣場大尺度設計。只是希望留出更大的空間給出租營利,而不是以人的尺度進行設計。由於城市的無目的蔓延,城市的農田、空地被侵佔既浪費了土地又危害了環境。人們距市中心越來越遠。工作地與居住地越來越遠,對私家車的以來越來越強,在消耗時間的同時也使能源的消耗大幅度上升,許多城市中心也因此變得蕭條。老城區破舊,設施得不到更新,而居住等的分散,也使城市的配套設施難以配置,居民彼此隔離,生活不是很方便。在城市羣,城市帶加速形成,城市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的形式下,當利益日益激烈衝突。關係緊張時,規劃往往難以實施、

讀完《城市發展史》,真的使人受益匪淺,這本書是從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深刻認識城市,頗具專業性和理論性。把對城市的研究與人類的文化結合起來,以更爲本質的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因素認知城市。不僅詳盡敘述了不同時期的城市以及構成城市形態的本質原因,還廣泛介紹和評價了城市規劃思想,並從動態過程中認知城市,把城市的演變與人類文化發展過程緊密相連,認知城市本質 。其中人文觀和自然觀並重是芒德福思想的精華。他認爲城市應該符合自然要求,並滿足人們對自然的需要。他提倡讓城市環境變得自然而適於人類居住。作爲學城市規劃的我們,芒德福對城市的認識與解讀對我們有很好的啓示作用,我們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城市這一系統,認清城市的本質,城市的文化內涵,最終規劃出以人爲本的、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空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