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荷塘月色朱自清讀後感500字

本文已影響 1.24W人 

導語: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篇散文已經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標誌性的符號。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荷塘月色》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荷塘月色朱自清讀後感500字

  荷塘月色朱自清讀後感作文【1】

朱自清先生以自己的情緒給荷塘的月夜景色描繪上了自己的基調,其實也是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說過的“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意思。“若夫霪雨霏霏,……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以景生情,反之亦然。心情不好,“心裏頗不寧靜”嘛,看着什麼景色也黯淡。作者以月色爲主景,荷塘爲背景,別出心裁地虛實爲用,濃淡相宜地勾勒了整個荷塘的月夜風采。

讓聲、光、色、味都透出神韻,還有氣溫,時間的推移感,共同渲染荷塘月色綽約的風情。這樣對空間多維交融的寫法,不僅使作品富有詩情畫意,也使讀者如身臨其境,深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趣美,癡迷地承受着作品精神和情調的感染,似乎月夜就應該是這樣的了。其實不是所有的明月之夜都是這樣的,象李白的、蘇軾的、曹操的月夜,其情調都是不同的。因爲朱先生文章寫得好,大家都把它收藏在腦海裏,總不由自主地時常展開把玩,久之,任何等珍貴精美的寶玉也不免要看出些感覺來。作者在文章中的幾處比喻,很有些卡通感。這使作品的韻味和思想深度打了折扣。單說聲音的比喻。

文中的聲音有:“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妻在屋裏拍着閏兒,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還有寫出了發聲活動沒有寫出所發的聲音:腳步聲,“揹着手踱着”,荷葉被風吹動相互摩擦的聲音,推門、開門的聲音;這些都是真實的聲音。

遠處漸去的孩子們歡笑聲,妻子哄兒入睡的眠歌,水中的蛙叫,樹上的蟬鳴,樹葉的搖動,荷葉的摩擦,拖沓的腳步,咿呀的門聲,很自然、很生活,這些聲音交融在一起體現着、彰顯強化着一個大大的“靜”字,很中國。還有心理中、腦海裏的聲音:畫外音和比喻的聲音。心裏有“怕人”感時的那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休止聲;“忽然想起”的古曲聲。採蓮少女唱的豔曲肯定是中文的詞中國的曲,那演奏的肯定是中國樂器。 “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先生把這旋律比喻成了西洋的小提琴奏着的名曲,不盡貼切。小提琴確實是很著名很優秀的樂器,但它是西洋的,通篇整個是中國式的景色、情調,是國人的抑鬱,突兀地插進了一個小提琴,很生硬,很棱角,這是一;小提琴的聲音高昂張揚,明亮俏麗,具有金屬的極強的穿透力,而文中景色的情調應該是深沉悠遠,幽怨舒緩,是絲竹的繚繞和滲透,這是二胡。

“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中的“光”是月光,並“不能朗照”;“影”是月光照在遠樹、近荷上的影,“黑影”;是黑、白、灰的水墨畫面,這光、影的對比也都不會很強烈,光、影的過度也不會很清晰。淡淡的雲遮月,薄薄的霧籠荷,朦朧含蓄的意境。國人的抑鬱用國人的樂器來比喻多好,那麼多優秀的民族樂器比喻一下不好嗎?比喻成琵琶,古箏,古琴,洞簫,二胡,最好是雅壎——“奏着的名曲”,或者這幾種樂器合奏着的名曲,都貼切。

  荷塘月色朱自清讀後感作文【2】

今天我又一次閱讀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突然有一種回到學生時代的感覺,突然想到了我的語文老師——_陸愛平。我記得在我讀高中的時候,陸老師給我們上這篇課文,他點名讓我起來讀。現在想來也許是我的名字中有一個“月”的緣故吧。可惜我把煤屑路的“屑”讀成了“肖”的發音,那時我的普通話真是差勁。但是陸老師卻並沒有責備我,而是糾正了事。所以我倒也沒有多少羞愧,有的只是感激。但這件事卻讓我記到現在,我想還會記到將來,記到永遠的。到後來他能一氣呵成地按照順序給我們講解古詩文,我開始有點佩服他並崇拜他直至受他的影響了。

再後來他跟我們欣賞課文《雨霖霖》,那是柳永的名詞。讀着“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說。”這些很婉約的字句,我那時開始有一種對古詩詞的朦朧的熱愛。因爲那時我們所處的年代是瓊瑤時代,而我又特別熱衷於瓊瑤作品中的詩詞。

因爲感覺差不多,所以愛屋及烏了。但當陸老師講到這樣雋永的文筆是一種專門的文學流派——婉約派時,我才真真知道原來柳永真的和瓊瑤阿姨是一派的。從此,我也就真的喜歡上了文學,雖然,我的這只是停留在欣賞這一層次上,但我還是要感謝朱自清,感謝我的語文老師——陸老師。

  荷塘月色朱自清讀後感作文【3】

生活,還是需要一些情致的。在月圓之夜裏,作者獨自漫步在清華園,所見的景色,都是那麼清雅別緻:“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傾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恬靜的語言如夢如幻,一動一靜,隱含着一種清麗的文學之美。難怪作者傾心於此,就是因爲荷塘的沁人心脾吧。

這樣安靜的夏夜裏,聽着蛙聲蟬鳴此起彼伏,靜賞一番荷花——該是多麼愜意的事!清華大學的僻靜角落,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襯托,應情應景,且又是一番享受。

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使人忘記憂愁。文中,我看清了作者的寫作背景——戰爭、硝煙、人民沒有自由。在這樣如此惡劣的條件下,作者朱自清用文字的形式抒發自己對舊社會的反對和不滿,卻又在荷塘的美麗裏忘記憂愁的心事,環境,真的可以靜心呢。

與作者一起賞花觀月之時,我深深地陶醉了。合上書,此時此刻,對身邊瑣事的困窘、尷尬和懵懂全然消失,只有幾近享受的感覺遊離在心。彷彿繁華落敗,觀賞者卻意猶未盡。

睡了,卻正與荷塘相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