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通用11篇)

本文已影響 1.77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通用11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中國地圖和江西省地圖,並能從中國地圖上指認出江西省的位置。

2、知道江西4-5個主要的市區名稱及位置。

3、感受中國地圖和江西省幾其他各地圖輪廓像什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4、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導入活動。

1、教師:我們都是江西省的小朋友,那你們知道自己是江西哪個地方的人嗎?(瑞金人)

2、讓孩子說說自己在家長哪兒瞭解的情況。

二、引導幼兒認識江西省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1、教師出示中國地圖。

教師:有誰知道這是什麼?(地圖)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呢?像什麼?

2、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對了,這是我們中國的地圖,地圖的外形像公雞。

3、在地圖上發現江西的位置。

教師:那有誰知道我們江西在中國地圖的什麼位置?(請個別幼兒來說說,指一指)我們一起沿着江西省的輪廓(外邊)畫一畫。

教師:(出示江西的版塊)我們來看看江西的地圖像什麼?(啓發幼兒大膽想象)

教師小結孩子們想象出來的東西。

三、認識江西各地市的地圖。

1、出示江西省放大的地圖。

教師:剛剛我們知道了江西是中國的一個省份,是雞媽媽身體的上的一部分,老師這裏還有一張放大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我們瑞金市就是屬於江西省其中的一個市,江西省其實還分爲許多的市縣,我們現在所在的城市叫什麼?誰能在江西地圖上找到它的位置?

2、幼兒嘗試在地圖上找出自己所在地的位置。

3、教師引導幼兒知道江西省其他的主要城市。

教師:你們知道江西還有哪些城市?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的位置?(請孩子們說說自己知道的城市,並帶領孩子一起念一念地名,請其他幼兒在圖片上找到位置。)

教師:請你說說剛剛我們知道的城市,並講一講這些城市的輪廓像什麼?

教師小結:剛纔小朋友把各個地區的輪廓想象成各種各樣的東西,有的說像動物,有的說像植物,都很像,我相信孩子們還會想象出更多的東西。

四、發放幼兒用書,進行“快速找地名”的遊戲。

1、教師講解遊戲玩法。

教師:劉老師準備了幼兒用書,請孩子們來玩一個遊戲,“快速找地名”的遊戲怎麼玩呢,老師在地圖上指出一個地區,請你們在書上找出相應的地點,並回答出它叫什麼地名?

2、教師帶着孩子一起玩遊戲。

教師:你們已經學會了遊戲玩法,現在請你們和同伴一起玩這個遊戲,一個人出題,另一個人找地區。然後交換角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路徑和目的地之間的關係,建立先後順序的概念。

2、學習通過一次路徑的改變或多次中轉到達目的地。

3、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流程:

1、情境導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大象伯伯過生日邀請小動物到他家做客。三隻小動物(大象、松鼠、熊貓)家的路線形成三角形,提問:

教師:今天,森林裏小松鼠收到了大象伯伯的邀請函,大象伯伯邀請松鼠到他家裏去做客,因爲今天他生日。

——小松鼠可以怎樣走?有幾條路可以去大象伯伯家?引導幼兒認識起點和終點。

——那一條路線最近?那一條路線最遠?

2、根據圖示的多次中轉到達指定的位置。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再來看一看,熊貓要到大象伯伯家做客可以怎樣走呢?有幾條路線?

3、聯繫幼兒園的環境,讓幼兒說一說從本班課室到幼兒園操場有幾條路線可以走。

①大六班-大七班-樓梯-大廳-操場;

②大六班-大七班-樓梯-小土坡-小石路-沙池-大型玩具-操場;

③大六班-中七班-樓梯-小八班-小六班-蘋果班-攀爬架-大廳-操場;

④大六班-大七班-樓梯-彈跳牀-動物之家-草地-操場;……

4、操作幼兒用書,並完成練習。

——從玩具店到麪包店應該怎麼走?從衣服店到花店呢?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並標出路線圖。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說的話比較少,整個過程都是孩子在觀察思考,然後用語言描述出路線,這樣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特別是在第三個環節讓孩子說說從本班到操場的路線,孩子特別積極,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這個活動的課堂氣氛爲什麼這麼好?我總結了兩個原因:一是教師說的話少,孩子思考的空間大,挑戰性強比較合適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二是運用的場景是孩子熟悉的環境,而且讓孩子尋找、發現路線就是走迷宮一樣,孩子特別喜歡。但是這個活動也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老師沒有準備幼兒園的圖片,讓孩子操作,擺一擺,畫一畫路線圖,另外第三個環節可以與孩子一起實踐走一走自己發現的從本班到操場的路線,但由於時間關係最後沒有進行實踐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3

一、設計意圖:

今天活動的產生,最初是從《我是中國人》這個主題中引伸出來的,當孩子們在說說天安門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天安門的屋頂和自己家的屋頂是不一樣的,並對此產生了要介紹自己住的房子的興趣。於是根據孩子們的需要我們開展了“說說我住的房子”、“參觀老房子”、“說說老房子的特別的地方”、“參觀新建小區”等一系列的活動。也就在進行到“參觀新建小區”的活動中,孩子們又產生了兩個熱點,一個熱點是他們覺得現在的小區真乾淨、真美,而且又很方便,自己也想要造房子、建小區;另一個熱點是他們想要到小朋友家去做客,同時也想請小朋友到自己家來做客。那麼也就在找找小朋友家的過程中,孩子們對如何通過看小區指示牌找小朋友家的意見產生了分歧,分歧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幼兒對空間方位的概念有些模糊,爲了促進幼兒的發展,提升幼兒已有的經驗,我們將幼兒的兩個熱點相結合,通過創設主題情景,設計了今天的主題活動。

通過今天的主題活動——畫畫我們小區的地圖,目的是想讓孩子們在嘗試體驗後,自己來感知平面與立體的空間概念,並採用以小組的形式繼續嘗試合作,同時也能進一步激發感受我們的小區越來越美,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初步感知平面與立體的不同,發展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2、繼續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樂趣。

3、進一步感受我們的小區越來越美,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三、活動準備:

1、已建好的“小區”五個。

2、空白紙和筆若干。

四、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導入主題。

我們的小區地圖上面應該畫些什麼?

2、小組合作,繪製地圖

觀察指導要點:幼兒的分工情況和繪畫方位情況。

3、猜猜講講,分享交流。

(1)你覺得幾號地圖對的是哪個小區?你又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你們都同意嗎?

(2)互相交流體驗。(成功與不成功的原因等)

(3)小結:從合作和方位感兩方面進行,根據需要也可將畫平面圖的要點稍作歸納。

4、引發產生新的興趣點。

我們造好小區,畫好地圖,接下來我們還想要做什麼呢?

反思:

(1)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出現了在開始分組合作繪製地圖時有些茫然的場面,反思教師的行爲:原因之一可能是在開始的導入部分引導幼兒討論得還不夠深入,介紹的辦法也比較抽象,有許多幼兒還沒有完全理解。倘若採用直觀的手段加以輔助,採用讓幼兒親身體驗一下的辦法,也許更便於幼兒的理解;原因之二可能是根據同一主題合作畫是他們初次嘗試,在商量分工時他們一時也不知道除了畫,還有什麼可以分着做的,這與以前的合作有些不同。幸好通過稍加點播,幼兒便有所領悟:他們有的是兩個人一起畫,每人畫一半;有的是一個人畫大門、一個人畫圍牆、一個人畫路、一個人畫小區設施等的分工辦法進行的。但由於在繪製地圖時孩子們在方位問題上發生了爭執,致使有些小組的分工不能完全落實。

(2)當幼兒在嘗試繪製地圖時,孩子們互相的爭論不斷,他們畫着畫着覺得不對了,就要停下來琢磨,可以說這樣的情形在幼兒的整個操作過程中頻頻出現。那麼到底問題出在哪裏?通過向幼兒反問,“你們覺得一起畫這張地圖難不難,難在那裏?”我終於找到了答案。主要原因是由於幼兒站的方向不一樣,觀察到的左右也不一樣,且合作時又各抒己見,因此會爭論不休。幸好孩子們通過互相的爭論,他們也逐漸領悟到原因的真正所在,在交流體驗時他們自己主動地談出了感慨。我想,這張地圖到底畫得成功與否,這已不再是主要的了,關鍵在於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有沒有得到啓發、領悟和提升,顯然在這次活動當中幼兒已能自己覺察到了,且幼兒表示雖然我們感到有困難,但是我們不怕困難。這一點着實讓我們感到非常地欣慰。

(3)通過活動,我還覺得以後在實際的工作中,除了要了解孩子的興趣點,支持孩子的需要以外,我們還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更細緻地找尋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究竟在哪裏,怎樣小步遞進地滿足孩子的發展需要,對於知識的需要;怎樣將幼兒的知識需要與我們的支持有機地結合。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4

【活動目標】

1、大膽探索側身鑽圈的技巧,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敏性及協調性。

2、體驗幫助他人的樂趣,有勇敢精神。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鑽圈,塑料圈,橡皮筋,椅子、地圖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以“解放軍”的形象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有一位解放軍叔叔受傷了,可是他還要送一張很重要的地圖,那該怎麼辦啊?(我們幫他送)他告訴我說,途中要經過很多山洞,跳過一個個水坑,還要跑一大段路才能把地圖教到解放軍阿姨手中。可是我們小朋友的本領還不夠,所以讓我們一起先來學習一下本領吧。

二、準備活動:現跟老師一起來放鬆一下吧!

教師帶領幼兒做準備運動。(頭部運動,四肢運動,下蹲,側走)

三、基本動作練習。

1、練習側身走。

(1)我們送地圖的路上要經過很多山洞,那些山洞很窄,就跟老師前面準備的這個一樣,那我們怎麼經過這個地方呢?誰來試試看?(請幼兒示範)

(2)教師小結:這麼窄的山洞,我們不能正面走,只能側着身子,一隻腳先邁過去,另一隻腳再跟過去。

(3)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來走一走。

2、練習有高度的側身走。

(1)那些山洞除了很窄外還很低,就跟前面這裏一樣,那又要怎麼走呢?(幼兒探索側身低頭走的方法)

(2)請一個幼兒示範;

(3)教師小結:原來我們要彎腰、下蹲、低頭,一隻腳先跨過去,另一隻再跟過來;

(4)集體嘗試;

(5)糾正錯誤姿勢的幼兒。

四、遊戲活動:送地圖

小朋友的本領學得真好,現在我們要準備出發了。

1、交代任務:解放軍叔叔爲了安全把地圖分成了好多塊,每個小朋友都拿一小塊地圖藏在口袋裏,這樣即使敵人抓到了我們其中一個,那他還是不知道地圖的內容。

2、交代路線:我們先要跳過一個個的小土坑,然後鑽過一連串的山洞,還要跑過一條小路才能把地圖交給解放軍阿姨。過山洞時,記住可要用我們剛纔學到的本領,側身、彎腰、低頭過去,可別把頭給磕破了哦。完成任務後請和解放軍阿姨一起等待後面的小朋友,一起給他們加油!

3、完成任務。

五、放鬆活動:

小朋友們真勇敢,幫助解放軍叔叔完成了任務,現在讓我們來放鬆一下吧!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中國地圖和江西省地圖,並能從中國地圖上指認出江西省的位置。

2、知道江西4-5個主要的市區名稱及位置。

3、感受中國地圖和江西省及其各地市地圖輪廓像什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和放大的江西省地圖,幼兒用書,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進入課程主題。

1、我們這裏大部分都是江西的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江西哪個地方的人嗎?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經驗進行回答。

二、認識江西省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1、出示中國地圖:有誰知道這是什麼?它是哪個國家的地圖?像什麼?(不強調固定答案。)

2、有誰知道咱們江西省在什麼地方?請上來指一指。請幾位幼兒依次上來指認江西省所在的位置,最後老師用手指描畫出江西省的輪廓。

3、江西的地圖輪廓像什麼呢?(啓發幼兒大膽想像,幼兒在說像什麼的時候,還要請幼兒說清“從什麼方位看,頭在哪裏,身體、尾巴等在哪裏?”)

三、認識江西各地市的地圖。

1、出示江西省放大的地圖:剛纔我們知道了江西是中國的一個省份,是“雞媽媽身體上的一個部分”,老師這裏還有一張放大的江西省地圖請你們看一看。

2、江西省其實還可以劃分爲許多市縣,我們現在所在的城市叫什麼?你能在地圖上指出它在什麼位置嗎?

3、幼兒嘗試在地圖上找出自己所在地的位置,並集體驗證。

4、引導幼兒知道江西省其他主要的城市:你們還知道江西有哪些城市?你去過那裏嗎?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們的位置嗎?

5、幼兒講出自己知道的城市,並試着在地圖上指一指。在幼兒指認後,老師告訴幼兒正確答案,帶領幼兒念一念地名,如新餘、景德鎮、南昌、吉安、贛州等。

6、請你找一個你喜歡的地區,然後說說它的輪廓像什麼?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回答。

7、小結:剛纔小朋友把各個地區的輪廓想像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動物或植物,都很像,我相信,你們還會想象出更多的東西。

四、帶領幼兒玩“快速找地名”的遊戲。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老師在大圖上指出某一個地區,請幼兒在幼兒用書上找到相應的地點,並回答出它叫什麼地名。

五、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知道了江西是中國的一個省份,知道了江西省有許多市縣,如新餘、景德鎮、南昌、吉安、贛州等。那麼你還能記住更多的市縣和它們的位置嗎?

活動反思: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中,語言環境的創設和同伴的引領非常重要,前者爲孩子鋪墊一個充分的表達空間,後者帶領幼兒學習新的詞彙和語句,對語言表達能力薄弱和膽小的孩子來說尤爲重要。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6

活動目標:

1、大膽探索側身鑽圈的技巧,提高幼兒靈敏性,協調性。

2、體驗幫助他人的樂趣,有勇敢的精神。

活動準備:

鑽圈四個,鐵圈十個,橡皮筋兩根,椅子兩把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以“八路軍”的形象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有一位八路軍叔叔受傷了,所以八路軍叔叔呢要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送一幅地圖,他告訴我們路途中要走過一個山洞,跳過一個個水坑,才能把地圖教到解放軍阿姨手中。可是小朋友的本領還不夠,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本領。

二、準備活動

在音樂的播放下,教師帶領幼兒做準備運動。(頭部運動,四肢運動,下蹲,側走)

三、基本動作練習

1、練習側身走

1)我們送地圖的路上有一個山洞,那個山洞啊很窄,就跟老師前面準備的這個一樣,那我們怎麼經過這個地方呢?誰來試試看?(請幼兒示範)

2)教師小結:這麼窄的山洞,我們不能正面走,只能側着身子,一隻腳先邁過去,另一隻腳再跟過來。

3)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來走一走。

2、練習有高度側身走

1)那個山洞除了很窄而且很低,就跟前面這裏一樣,那又要怎麼走呢?(幼兒探索側身走的方法)

2)教師小結:原來我們要身體對着山洞側着站,彎腰下蹲,一隻腳先跨過去,另一隻再跟過來。

3)那我們一起試試看。

四、遊戲活動:送地圖

小朋友的本領學得真好,現在我們要開始出發了。

1、交代任務:八路軍叔叔爲了安全把地圖分成了好多塊,每個小朋友都拿一小塊地圖藏在口袋裏,這樣即使敵人抓到了我們其中一個,那他還是不知道地圖的內容。

2、我們準備出發了,等會小朋友會經過一個山洞,跳過一個個水坑才能把信教給解放軍阿姨。過山洞時,你們可要蹲下,彎腰,可別把頭給磕破了哦。跳水坑時,可要小心哦,別跳到圈圈裏,把水濺到身上。好了,出發。

五、放鬆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甩甩手,鬥鬥腳,做放鬆運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7

【內容簡析】

課文記述的是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首創“大陸漂移說”的故事,表現了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執著精神。

【設計理念】

以學生爲主體,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自讀中提出問題,在充分讀書後,小組合作交流個人閱讀時的理解,大家一起分享學習的快樂。

【教學目標】

1.認識“魏、廓”等生字,會寫“吻、鋸、拼”等字以及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能借助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默讀課文,大體瞭解課文內容和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執著精神,並能把讀後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魏格納發現大陸漂移的過程,理解有關的地理知識。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著求索,成了著名的地質學家。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的主人公魏格納又在地圖上發現了什麼?請響亮地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查閱工具書,把字音讀準。

2.同桌互相認讀生字詞,糾正對方的錯音。

3.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生字詞。

4.識記生字,交流記字的好方法。

5.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6.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7.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誰的什麼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三、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魏格納是怎樣提出“大陸漂移說”的?

(2)彙報:用“__”畫出魏格納在地圖上的發現,用“~~~”畫出“大陸漂移說”的內容。

(3)指導學生觀察世界地圖,找到南美洲和非洲的位置,看看南美洲東海岸的輪廓跟非洲西海岸線的形狀,是不是像書上說的那樣很吻合。

(4)指導讀好畫出來的句子,說說你的感受。

2.學習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至第八自然段,邊讀邊想:科學家是怎樣證明“大陸漂移說”這一假說的?

(2)四人小組內交流。

(3)檢查彙報。

(科學工作者進行了長期艱苦的考察,在南極洲找到了顯示植物生長痕跡的煤塊,找到了大量的動植物化石,還發現了有冰川移動時留下的擦痕的冰磧岩。這些新的發現,使“大陸漂移說”獲得了新生。)

(4)師生合作讀書。(老師讀第三自然段,女同學讀第四至第六自然段,男同學讀第七、第八自然段,理解作者是如何進行推理、證明“大陸漂移說”的。)

四、總結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再讀感悟

1.默讀課文,想一想: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麼?

2.討論交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覆論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幾個因素。

3.把課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次。

三、質疑問難

你還有哪些問題要提出來讓大家討論?

四、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組詞說句。

2.觀察各個要求會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你的發現。

3.指導書寫。

要點:“適、存”是半包圍結構,“適”的筆順是先內後外,“存”的筆順是先外後內;“吻、鋸、拼、煤”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吻”字的右邊“勿”不要寫成“匆”;“置、懸、崖”是上下結構,其中“置、崖”上小下大,“懸”上大下小,“置”字下面的“直”中間是三橫,“崖”字下面是兩個“土”,不要寫成四橫一豎,書寫上下結構的字,上下要對齊。

4.學生在寫字本上獨立書寫。

5.評價,互相欣賞與指正。

五、總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2.課後查閱有關“大陸漂移說”的其他資料,和同學交流交流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8

活動目標:

1. 學習製作家到幼兒園的路線圖並用它來邀請朋友來家作客。

2.通過談話、繪畫的方法來製作自己家到幼兒園的地圖。

3.增進與同伴間的感情。

活動準備:

幼兒園附近的地圖、事先佈置(幼兒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仔細觀察回家的路線)、幼兒學習過一些有用的標記。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根據幼兒園附近的地圖,說一說自己的家在什麼地方。

1. 出示幼兒園附近的地圖,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家在哪裏?

設計意圖: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引入主題,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活動實錄:我問道:“你能找到自己的家嗎?”孩子們興奮不已。都大聲回答到:“能!”

2.先回想從自己家來幼兒園經過了哪些地方,過了幾個斑馬線?經過了哪些建築物?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激發幼兒講述自己家的路線圖。

活動實錄:我問道:“從你家來幼兒園時經過哪些地方?”孩子們努力的回憶。小貝說:“從我家到幼兒園經過“武裝部”、“雨花實驗小學”。

二、幼兒繪畫:“我家的地圖”,並請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地圖。

1.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提醒幼兒用標示,畫出特別的地方,如:轉彎處該注意的地標。

設計意圖:通過提醒幼兒使用標示來畫自己家到幼兒園的地圖。

活動實錄:我問道:“我們在“有用的標記”那節活動中學過哪些標記的?”孩子們極積舉手發言說:“有注意斜坡、左拐、右拐等”。我說:“請你們在畫自己家到幼兒園的地圖時注意正確的使用這些有用的標記”。

(2)幼兒用紙筆根據幼兒園附近的地圖和自己的回想,來畫一畫從自己家到幼兒園的地圖。

設計意圖:幼兒通過繪畫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到幼兒的地圖。

活動實錄:我現在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回憶和幼兒園附近的地圖,來繪畫自己家到幼兒園的地圖,幼兒繪畫地圖。

2.請繪畫好的幼兒用手指模擬出行進路線,再讓其他幼兒試着用手指走走看。

設計意圖:幼兒邊展示自己繪畫的地圖邊模擬行走路線,幫助其他幼兒用手指嘗試行走。

活動實錄:誰繪畫好了,請把畫好的地圖帶上臺來給大家欣賞一下,並模擬一下行走的路線,有興趣到他家作客的小朋友也請拿出小手一起來走一走。於是,陳子航舉手並帶繪畫好的地圖,來模擬行走路線圖,班上的小朋友都拿出小手和他一起模擬行走了,大家都要到陳子航家作客,陳子航見狀也很開心!

三、製作好的地圖後,可以送給自己的的好朋友邀請他到自己家作客。

請幼兒把製作好的地圖,送給自己的好朋友,並邀請他到家裏作客。

設計意圖:幼兒通過送好朋友自己家到幼兒園的地圖,從而達到邀請好朋友到自己家作客的目的,從使近同伴間的友誼得到昇華。

活動實錄:我說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畫好的地圖送給好朋友,並邀請好朋友到自己家來作客,於是班上一下子,被濃濃的友誼之情渲染了,也熱鬧了起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辨別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能夠在圖上表示出各建築物的位置關係。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能正確繪製出校園示意圖。

教學難點:

能準確運用詞語,正確描述行走路線。

教具準備:

四張卡片(東、南、西、北)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複習舊知。

(1)回憶學習了哪些方向。

(2)連一連,找出相對的方向。

前 左 下 東 南

北 西 上 右 後

(3)提問:誰能說出我們校園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2、導入新課

出示中國地圖,請學生指出北京市所處的位置,說一說你是怎樣找到的。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校園示意圖。

(1)描述地圖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把教室內的黑板看作地圖,指出北在什麼位置。

(3)提問:現在我們確定了方向北,你能不能辨認出其他三個方向?請同學到前面黑板上貼出相應的位置。

(4)用語言描述建築物的具體方位。

(5)提問:如果我們把上方規定爲其他方向行不行?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請你們嘗試着做一做,並說出其他三個方向。

(6)小組交流。

(7)集體反饋。比較各種方式,說一說,怎樣畫最清楚。

2、小結。

通常情況下,地圖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律來繪製的,這樣標準統一,簡單清楚。當我們看一幅地圖時,一定先看清所給方向,然後根據所給方向,辨認出其他方向。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嘗試操作

(1) 繪製出自己房間的平面示意圖。

(2) 確定圖上的方向。

(3) 和同伴交流。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10

教學目標:

1、能在地圖上查找本地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2、瞭解圖例和實物的關係;學習看地圖的方法,培養讀地圖的能力。

3、能正確辨認地圖上簡單的圖例、方向;初步養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知道“圖例、比例尺、方向”是地圖特有的語言,能借助它們讀懂地圖,找到家鄉和老家。

2、培養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調查、獲取資料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中國行政地圖及所在地區省市行政地圖。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地圖,說家鄉

1、導入: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們的家鄉在哪裏呢?學生說說家鄉的所在地。

2、師:知道了家鄉的地址,能不能在地圖上找到它的位置?學生在書中的地圖上把家鄉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說說它在祖國的哪個位置。

3、師出示中國行政地圖,說說它像什麼。複習地圖上的東西南北和上下左右的關係,認認“雄雞”的頭、胸、背、尾、腳各是祖國的哪些省份。

學生說說塗色的圖形像什麼(認認自己所在省的圖形特徵)。

4、說說寫寫你家鄉的地址。如我家所在地是浙江省,在寧波市的鄞州區,杭州是我們的省會。這裏是魚米之鄉,盛產雪菜、年糕等。

二、“我找到家鄉了”

1、出示家鄉(省市)地圖。

2、學習圖例。

(1)討論問題:地圖上爲什麼要有圖例?圖例和實物有什麼關係?我們看地圖的時候,這些圖例可幫我們哪些忙?

(2)根據各自家鄉的地圖特徵,添加個別圖例,加深印象。

3、以小組爲單位,運用圖例,在地圖上找找自己的家鄉。

4、上臺交流,說說我是怎樣找到家鄉的。

第二課時

一、“地圖告訴我很多”彙報會。

1、彙報內容:選擇地圖、地圖差異、看圖收穫、看圖疑問等。

2、彙報程序:同桌交流、小組交流、推選一名同學上臺向全班交流彙報。

二、介紹地圖的比例尺。

地圖是將地球表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後,描繪在平面上的圖形。因此,要想知道地圖上某一段距離在實地上的長度,就必須知道實地在地圖上縮小的倍數。

地圖比例尺的定義:地圖上某一段長度與實地相應長度之比。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執著精神,並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後的感受。

【教學重點】

瞭解魏格納發現大陸漂移的過程,並瞭解相關的地理知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法布爾長期觀察昆蟲,成了著名的昆蟲學家,還寫出了享譽世界的文學鉅著《昆蟲記》。那麼德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通過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發現什麼呢?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邊朗讀課文邊查閱工具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小組內可進行交流、探討。

2、簡單的說一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默讀導讀和課文,質疑問難

1、通過閱讀提出疑難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解決。

2、師生共同歸納問題,老師指導解決:

問題:

⑴ 魏格納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樣產生的?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做了些什麼?

⑵ 魏格納發現了什麼重要證據,證明他的假想是正確的?

⑶ 魏格納重大的發現靠的是什麼?

四、細讀課文,解決問題,交流所得

1、老師指導學生觀察世界地圖,找到巴西和幾內亞灣的位置,由此體會魏格納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

2、反覆讀第5自然段,理解大陸漂流的意思,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魏格納是如何仔細端詳地圖的。

3、默讀第7自然段,記錄下作者進行推理的過程,然後指名說一說。

4、師生共同交流讀書體會,論證魏格納成功的原因。

五、複述故事

指定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簡要的複述故事,其餘學生評議、補充。

六、交流地理知識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瞭解的、蒐集的有關大陸漂移的知識。

多角度體驗觀察的重要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