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6篇)

本文已影響 8.51K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關於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從受精到逐漸長大)的圖片若干、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流程:看看講講 —— 大膽提問 —— 創編歌曲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在媽媽肚子裏

老師:“我們的區域活動中有很多關於“在媽媽肚子裏”的圖片,我知道小朋友都很想了解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現在,張老師在牆壁上貼了很多圖片,有的是小寶寶剛剛到媽媽肚子裏時的圖片,有的是小寶寶逐漸長大的圖片,有的是小寶寶剛剛出生時的圖片,你們去看一看,和好朋友說說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

1、幼兒自由結伴去找圖講述,並相互交流。

2、除了圖片上的,你還知道些什麼,也可以和好朋友說說。

(二)大膽提問:在媽媽肚子裏

1、你們已經知道了很多關於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祕密,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可以大膽的提問,你們的問題越多,知道的祕密就越多。

2、幼兒質疑(老師根據幼兒的問題隨機做好直接回答或把問題反拋給幼兒進行討論)。

3、教師結合圖片進行小結:爸爸和媽媽結婚後,覺得很孤單,他們想如果家裏有個小寶寶那該多好啊!於是爸爸把許多叫“精子”的小種子放在媽媽的肚子裏,精子在去媽媽肚子的途中遇到許多“卵子”,如果他們成爲好朋友,擁抱在一起就會變成小寶寶。媽媽肚子裏有一個器官叫子宮,小寶寶就住在裏面。子宮壁上有一層膜,那就是胎盤。胎盤上有一根臍帶,連着小寶寶的肚臍,幫助小寶寶吸收營養和排出身體裏的廢料。就這樣小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了,當他大得在子宮裏呆不下時,小寶寶就出生了。

(三)創編歌曲:在媽媽肚子裏

1、“你們知道小寶寶要在媽媽肚子裏呆多長時間嗎?這麼長的時間,小寶寶在媽媽肚裏幹什麼,讓我們用好聽的歌聲來告訴大家。”

(複習歌表演:在媽媽肚子裏)

2、“小寶寶除了會在媽媽肚子裏洗澡,睡覺外,還會幹些什麼?”(老師就幼兒回答的'內容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3、幼兒分小組創編歌曲,教師巡迴指導。

4、請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表演他們編得歌曲。

5、小寶寶要在媽媽肚子裏呆十個月,又是踢又是跳的,媽媽累不累呀?媽媽這麼辛苦才生下我們,我們應該怎麼對媽媽?(激發幼兒愛媽媽情感)

附:歌曲《在媽媽肚子裏》

1=C 4/4

5 3 6 5 3 1 | 2 2 4 4 3 3 5 | 5 3 6 5 3 1 |

小 寶寶,小 寶寶,躲在 媽媽 肚子 裏,又 是哭,又 是笑,

小 寶寶,小 寶寶,躲在 媽媽 肚子 裏,洗 洗澡,睡 睡覺,

2 4 3 2 1 ||

頑 皮 又可 愛。

聰 明 又健 康。

設計思路:

我班AA小朋友的媽媽懷孕了,隨着媽媽的肚子逐漸隆起,小朋友的好奇也日漸升溫。他們常常會駐足在她身旁,一會兒聽聽,一會兒摸摸,還問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於是,我們根據小朋友們的興趣需要開展了主題活動:“我的故事”,活動“媽媽肚子裏的我”就是在主題背景下的一次學習活動。本次活動有機綜合了社會常識、語言、音樂等內容,意在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鼓勵他們積極探索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過程,瞭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從而進一步激發小朋友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現形式,引導幼兒想象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過程,體驗生長的快樂。

2、鼓勵幼兒改編歌詞並用動作表現出在媽媽肚子裏幹什麼,提高幼兒想象力。

3、瞭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重難點:

重點:通過看看、講講、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現形式體驗在媽媽肚子裏生長的快樂,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難點:鼓勵幼兒合作仿編歌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中的愉悅情感。

2.發展音樂感受力和節奏感。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並嘗試創編歌曲動作。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唱準歌曲的音高和節奏。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教具:音樂光盤《大西瓜》、西瓜皮等。

心理準備:有過吃西瓜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謎語導入,引起興趣。(身穿綠衣裳,肚裏水汪汪,吃完紅瓤瓤,吐出黑籽籽。)

二、展開

1.發聲練習。《西瓜歌》

2.出示半圓形的瓜皮,引導幼兒通過談話理解歌詞內容。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它的樣子像什麼?

(2)西瓜形狀是圓圓的,怎麼變成半圓的了?進行歌詞理解,引導幼兒進行猜測,教師用歌詞進行總結。

3.通過提問引出歌曲《大西瓜》,教師進行歌曲範唱

(1)小朋友,你們喜歡吃西瓜嗎?老師把大西瓜編成了一首有趣的歌,我們一起聽一下吧。

(2)教師範唱歌曲1—2遍,請幼兒說一說聽到了什麼。

4.引導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教師進行評價。

(1)引導幼兒理解並熟悉歌詞內容,跟隨教師打節奏學歌詞。

(2)請幼兒跟唱2—3遍,並通過分組、集體等方式進行練習。

(3)教師及時評價,鼓勵幼兒用自然的聲音進行歌唱。

5.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並進行動作創編。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中的有趣情節,啓發幼兒帶着喜悅的情感演唱歌曲。

(2)教師與幼兒一起根據歌詞內容進行動作創編,播放音樂,進行集體表演。

三、結束

教師總結,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沒有經歷就沒有經驗。可見已有經驗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性。尤其像音樂對小班幼兒而言相對較抽象的內容,更應顧及到他們的已有經驗與需要。另外要想讓小班幼兒欣賞音樂,首先要考慮音樂本身對幼兒是否具有吸引力,那麼選材就顯得很重要。首先應選擇一些具有明顯音響特徵和情感色彩的.音樂讓幼兒充分,培養幼兒對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別並從中得到陶冶。這些音樂中,歌曲所佔的比重較大,因爲歌曲中有歌詞,幼兒容易理解。因此,本堂課我們採用了以《大西瓜》爲題。西瓜對於幼兒來說並不陌生,這也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水果,所以幼兒們很快就能接受並投入到中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日常的生活中,當孩子們看到毛毛蟲的時候總是會表現出好奇、害怕等反應。然而,大多數幼兒可能並不知道毛毛蟲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於是我們設計了主題活動“毛毛蟲”,語言活動“毛毛蟲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我們試圖通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幫助小班幼兒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同時學習正確地使用量詞,使幼兒在一邊遊戲一邊講述的過程中,理解故事,體驗參與文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遊戲活動,瞭解《毛毛蟲的故事》的大意。

2.學說量詞:個、根、片。學說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個紅蘋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根黃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綠樹葉。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蘋果一個、香蕉兩根、樹葉三片(佈置成蘋果園、香蕉園、小樹林的場景),紗巾一條。

2.幼兒已看過毛毛蟲和蝴蝶的圖片,瞭解一些簡單的知識。

3.錄音機,音樂磁帶,自制故事圖書。

活動過程

一、律動:毛毛蟲熱身操

師:毛毛蟲們,跟着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嗎?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跳個舞吧。師、幼隨音樂一起做“毛毛蟲熱身操”。

二、情景遊戲:毛毛蟲的故事

師:毛毛蟲的肚子餓了,讓我們一起去找吃的東西吧。

1.毛毛蟲的第一天。毛毛蟲姐姐(師):毛毛蟲和姐姐一起來到蘋果園,每條毛毛蟲吃一個蘋果。幼兒“爬”到“蘋果園”,將一個蘋果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貼一邊說:我找到了一個紅蘋果,啊嗚啊嗚吃掉了。

2.毛毛蟲的第二天。師: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香蕉園裏,每條毛毛蟲吃兩根香蕉。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香蕉園”,將兩根香蕉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貼一邊說:我找到了兩根黃香蕉,啊嗚啊嗚吃掉了。

3.毛毛蟲的第三天。師: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小樹林裏,每條毛毛蟲吃三片小樹葉。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小樹林",將三片樹葉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三片綠樹葉,啊嗚啊嗚吃掉了。

三、結合遊戲經驗講故事

1.自由交流。師:毛毛蟲,你們吃飽了嗎?能說說這三天吃了什麼嗎?幼兒在交流中學說“第一天找到了一個紅蘋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根黃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綠樹葉”。

2.讀大圖書。出示自制的圖書,師:姐姐編了一個故事,名字是《毛毛蟲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呀?幼兒邊看圖書畫面邊聽教師完整地講故事。

3.提問。師:毛毛蟲們你們吃飽了會怎麼樣,將來會變成什麼呀?

四、表演遊戲:毛毛蟲變蝴蝶

師:毛毛蟲吃飽了,也累了。讓我們休息吧!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將紗巾披在身上變成蛹,然後聽音樂慢慢變成蝴蝶飛起來。師:蝴蝶們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做遊戲吧!師生聽音樂做蝴蝶飛的動作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根據畫面進行初步的判斷、想象,並樂意大膽講述。

2、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體驗其詼諧性,初步學說兒歌。

3、體會文學活動帶來快樂。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兒歌的童趣。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

活動準備:

小老鼠手偶1個,小老鼠、小猴、長頸鹿、大象、小兔的圖片各1張、花園圖1張。

活動過程:

1、引發興趣

(1)出示手偶小老鼠:“小朋友,你們旅行過嗎?我要去旅行了,你們猜猜我會去哪玩呢?”

(2)幼兒自由的講述。

(3)請幼兒回答小老鼠去哪旅行了?

2、找祕密,學習兒歌第一部分內容

(1)出示背景圖:“你們看,小老鼠去哪旅行了?”

(2)“啊,好漂亮的花園呀!小老鼠真是高興。咦,小老鼠突然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是什麼呀?我們一起找找吧!”

(3)引導幼兒在圖中尋找“繩子”“滑梯”“水管”“鞦韆”。啓發幼兒用“我找到了....”來回答。

(4)“你們真棒,全都找到了。小老鼠這回可是更高興了。吱吱,吱吱,爬‘繩子’嘍”教師邊用兒歌的語言講述邊讓小老鼠在背景圖上玩耍。幼兒欣賞兒歌第一部分內容。

(5)請幼兒猜想 “繩子”“滑梯”“水管”“鞦韆”從哪來的,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6)請幼兒學着小老鼠的樣邊念邊“玩”。

3、揭謎底,學習兒歌第二部分內容

(1)“哦,我們來看看着繩子到底是哪來的.呀?”教師拉繩子出現一頭老牛。運用兒歌的語言講述:“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2)同樣的方法請幼兒來揭示祕密,師幼共同學習兒歌的內容。

4、和幼兒一起邊學小老鼠的動作邊完整的念兒歌。

附兒歌內容:

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爬“繩子”嘍,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爬“山峯”嘍,原來是駱駝的駝峯呀!

吱吱,吱吱,爬“管子”嘍,原來是大象的鼻子呀!

吱吱,吱吱,鑽“地洞”嘍,原來是大肥豬的大鼻孔呀!

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我以遊戲的形式展開教學。自己扮演“鼠媽媽”,孩子們則扮演“小老鼠。我將詩歌中小老鼠旅行要去的五個地方分別以圖片的形式來呈現在活動室的五塊牆上,孩子們在我的帶領下“吱吱、吱吱”地旅行着,來到旅行地點“繩子”處,我請他們觀察圖片,看看小老鼠在做什麼?到什麼地方旅行了? 由於考慮到要讓孩子們進行充分地想象,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在佈置的時候,一開始都是將圖片右邊部分的整體圖片給遮住的,他們只能看到“牛尾巴”這個局部。

在許多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我揭開了神祕的另一半圖片,和孩子們邊用肢體動作進行表演,邊帶領他們念着詩歌中的句子“吱吱,吱吱,爬‘繩子’ 嘍,”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由於有了第一張圖片的經驗後,聰明的孩子們在接下來幾張圖片的學習過程中變得更爲主動了,他們會運用“吱吱、吱吱……”和“原來是……”這兩個句型了。“山峯、管子、樹林、地洞”在他們眼裏又成了蘑菇、滑梯等各個旅行地點。

在這個活動中,讓幼兒通過遊戲的形式,把自己想象成是一隻小老鼠,在活動室裏邊走動邊學習。雖然在整個活動中有個別孩子會在某個環節中表現得有些興奮,但在我的提示下,他們還是能做一隻守紀律的“小老鼠”的。

兒歌的掌握僅僅通過一至兩遍的學習顯然是不行的,但根據以往的經驗,我覺得要是把“我們再來一遍。”這句話拋給孩子們的話,很定會有很多孩子的興趣會減半。於是我想到了讓更多的老鼠家庭的成員也來旅行。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綱、齧齒目、鼠科的齧齒類動物,俗稱“耗子”,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爬的動作,是一種手腳協調地、交替地、有節奏的運動,這種活動不僅有利幼兒身體兩側肌肉健康發展,而且還有利於促進幼兒大腦兩個半球的發展,幼兒很喜歡在地面上爬動。我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其在“烏龜媽媽”的帶領下,模仿生動形象的“小烏龜”在地面上自由爬、向指定方向爬等,通過遊戲能提升了孩子爬的.技能,並體驗了親人、同伴之間的關愛和互相幫助。

活動目標:

1。掌握手膝着地爬的基本動作,能在爬的過程中保持身體平衡。

2。增進關愛老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

每個幼兒背上背一個筐扮小烏龜,禮物人手一份。創設老奶奶家的情境。請一名老師扮老奶奶。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今天,天氣真好,寶寶們,我們一起去玩玩吧。先跟媽媽一起運動運動身體吧,屁股扭一扭、找個朋友碰碰頭,轉個圈圈動一動、找個地方坐下來。

二、練習動作,掌握方法

1、寶寶們,我們好久沒見奶奶了,今天我們去看看奶奶吧,奶奶家離我們很遠,我們要不怕累,自己爬着去的,你們能行嗎?(行)那我們先一起來練習一下爬的本領吧。

2、小烏龜跟着媽媽爬(引導幼兒手、膝着地,頭擡起看着前方)

3、媽媽與小烏龜有一定距離,讓小烏龜爬到媽媽身邊來。

三、創設情境,掌握平衡

1、我們去奶奶家還要給奶奶帶一些禮物呢,那我們到了奶奶家要和奶奶說些什麼呀?(引導幼兒說一些與奶奶問好的話)

2、把禮物放進背殼裏)那我們先試試看,怎麼爬纔不會讓禮物掉下來。(幼兒自由練習)

3、媽媽講解要領:爬得時候身體不能搖來搖去,要保持平衡,眼睛看着前方,禮物就不會掉下來了。

4、給奶奶送禮物。我們現在要去看奶奶了,小烏龜跟着媽媽一起爬過去看奶奶。

四、放鬆運動、結束活動

1、到了奶奶家引導寶寶與奶奶打招呼,把禮物送給奶奶,並給奶奶捶錘背,唱個歌,和奶奶一起做一個放鬆運動。

2、跟奶奶說再見,小烏龜和媽媽一起爬回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不同性質的音樂,嘗試聯想相關的生活情景。

2.願意聽音樂,對不同風格的音樂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打電話》、相關視頻

活動導入:

師:孩子們,我們都有耳朵吧,耳朵在哪兒摸一摸?

那耳朵有什麼用?

今天我要和你們來玩聽音樂的遊戲。

一、觀看課件,記憶電話號碼

1.出示課件:四幢房子

師:看看有什麼?這些都是音樂小屋,在一座座音樂小屋上的數字可能是 什麼意思呢?沒錯,這些就是電話號碼。

2.師:一起看看藍色房子的電話號碼是……,綠色房子的電話號碼……,紅色房子……。記在心裏,等會我們來打電話,打通電話就有好聽的音樂哦!

二、欣賞感受不同音樂並能進行聯想

1.綠色的房子(5555),音樂:《加油歌!》

(1)師:看,這是什麼?

(2)師:聽到這個音樂你們想幹什麼呀?想做什麼運動?

(3)原來聽到這個音樂,會讓人想動起來,一起看看哥哥姐姐是怎麼運動的!你們能不能跟着音樂、跟着節奏像哥哥姐姐一樣動起來,試一試!

(4)小結:聽到這種有力氣的音樂會讓人想動起來。

2.藍色的房子:1234。音樂《搖籃曲》

(1)師:還記得藍色房子的電話號碼嗎?是嗎?我們來打個電話聽一聽!/真棒,你記住了!——播放音樂

(2)(音樂調輕)師:都休息啦!剛纔聽到音樂你們都在休息,這是爲什麼呀?那我們就來抱個娃娃哄她睡覺行不行?

(3)小結:原來,聽着安靜的,舒服的.音樂是會讓人有想睡覺、休息的感覺。

3.紅色的房子:(9966)音樂《扮家家》

(1)師:還有哪家電話沒打過?那我們來打電話,聽聽這幢音樂小屋有什麼好聽的音樂。——播放音樂(教師變唱邊做做動作)

(2)他們在玩什麼遊戲?你們有沒有做過娃娃家,喜歡當誰?

(3)一起看看爸爸媽媽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呀?你們想不想來做爸爸媽媽?小手伸出來一起試一試!真棒!

(4)幼兒跟着音樂一起做動作。

師:那我們跟着音樂唱一唱、做一做。(放音樂)

4.剛纔我們聽了幾段音樂?這三段音樂聽上去一樣嗎?(不一樣)

與幼兒一起小結:是啊,第一段音樂聽上去很帶勁,感覺好像要做運動。第二段音樂聽上去很安靜、很舒服,都想睡覺了。第三段音樂聽上去怎麼樣?是啊,這段音樂聽上去很快樂很高興。是啊,不同的音樂給我們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三、傾聽音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我這兒還有一個聲音?要不要聽?(播放音樂)

2.剛纔你聽到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呢?

3.小結:是啊,天空、樹林、草地、河流,鳥叫、蟲鳴,大自然中的聲音可真美妙啊!

好了,孩子們下次我們再來玩聽音樂的遊戲好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