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合集10篇

本文已影響 1.69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合集10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昆蟲。

2.瞭解昆蟲的基本特徵。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玩具卡:《獨角仙大賽》

2.掛圖:《昆蟲大集合》。

3.獨角仙相關參考資料。

4.觀察記錄表。

5.有關描述昆蟲的圖畫書。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掛圖,說一說:

--哪些昆蟲是曾經見過的?

--它們叫什麼名字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昆蟲的外形特徵,並將幼兒所說的內容記錄在觀察記錄表格上。

3.和幼兒一起討論剛纔記錄的內容。

--我們來比較這些昆蟲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體分成頭、胸、觸角、有殼等。)

猜謎遊戲:

--把幼兒分組。

--教師根據昆蟲的外形和特徵出謎面,請幼兒說出謎底。

--進行搶答,大隊一次得一顆星,得星最多得小組獲勝。

活動反思:

引導幼兒觀察昆蟲的特點,瞭解昆蟲的基本形、色彩、結構,體會其美感,能夠大膽的想象並進行創作,在課堂中我的教學設想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着許多不足。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的及要求:

1.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幼兒對自然的興趣,讓幼兒學會親近大自然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係。

2.瞭解認識柳樹,掌握幾種常見柳樹的名稱,尋找它們不同的特徵。

3.讓幼兒學習和樹交朋友,懂得如何保護樹木,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4.引發幼兒學習柳樹的興趣。

5.啓發幼兒對柳樹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教學重點:

瞭解認識柳樹,掌握幾種常見柳樹的名稱,尋找它們不同的特徵。

教學難點:

懂得如何保護樹木,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參觀附近的頤和綠苑。

2.提供各種有關樹的書籍,以及各種可以讓孩子表徵的材料:皺紋紙、報紙、剪刀、橡皮泥、插花、積木、各種花布和一些輔助材料。

3.聯繫家長,瞭解主題內容,同幼兒一起積累各種資料。

4.學具:紅綠小旗,鈴鼓。

教學過程

1.幼兒自願分成兩幹組,由兩位老師分頭領着幼兒到幼兒園的各個角落去觀察幼兒園的樹。

2.鼓勵幼兒數一數幼兒園裏共有多少棵樹,有多少種樹?

3.談話:你在幼兒園看到了什麼樹?你發現了哪些樹的祕密?鼓勵孩子把自己發現的樹的祕密告訴大家。

4.教師提問:這是一棵什麼樹?(柳樹)這棵樹的枝條是怎麼樣的?(柳樹的.枝條是向下垂,讓幼兒用手作下垂狀,幼兒邊作動作,邊說柳樹的枝條是向下垂的。)你還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柳樹?

5.尋找柳樹:

師:我們幼兒園裏也有柳樹,請小朋友去找一找,誰找到了就站在柳樹的下面。

6.遊戲:親親柳樹(激發興趣)

集體遊戲。如:教師發口令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柳樹跑回來;幼兒就迅速跑向柳樹親親跑回來,教師發出口令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柳樹蹲下來,幼兒就迅速跑向柳樹蹲下來。

7.觀察柳樹:

教師:剛纔我們一起玩了親親柳樹的遊戲,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顆柳樹是什麼樣的?

(1)請小朋友摸一摸柳樹的樹幹,說說柳樹的樹幹摸上去有什麼感覺?

(2)請小朋友觀察柳樹的顏色.提問:柳樹的樹幹是什麼顏色的?樹枝是什麼顏色的?

(3)引導幼兒看一看柳樹是怎麼樣的?(向下垂的,幼兒學做向下垂的動作)

看一看柳樹的葉子長得怎麼樣?有些什麼變化?(小芽胞長大變成小樹葉了,樹葉長多了,變得更綠了)

(4)引導幼兒觀察春風一吹,柳樹的枝條好象在幹什麼?請幼兒學學柳樹枝飄動的樣子。

(5)讓幼兒抱一抱柳樹,和柳樹做個朋友。

(6)柳樹可以爲人類做哪些事情?多種柳樹可以美化環境,進化空氣,人類可以用柳樹製作各種傢俱,用柳枝製作各種工藝品。教師可出示一些工藝品讓幼兒欣賞,激發幼兒愛護柳樹的熱情。

8.遊戲:柳樹娃娃

幼兒用雙手向下垂作柳樹娃娃。老師說;春風來了,柳樹娃娃可以做彎腰狀,雙手晃動作樹枝飄蕩狀,雙手做招手狀。

9.領養柳樹。

請每個幼兒領養一棵柳樹,爲柳樹起名字,記錄柳樹的生長變化,要求孩子們像媽媽一樣要照顧好樹寶寶。

10.教師總結:柳樹是我們家鄉種植最多的一種樹木,柳樹的枝條細長而低垂,柳樹的顏色是褐綠色的,柳樹耐寒、耐旱。柳樹是在春天的時候開始發芽變綠的。柳樹變綠長出綠芽就是告訴我們人類春天來到啦。柳樹是我們人流的朋友。

11.遊戲:給柳樹照像

(1)提供各種材料,啓發幼兒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柳樹的印象,如:繪畫、粘貼、製作等。幼兒可以邊念兒歌邊製作:春姐姐來了,柳樹發芽了,對着我們招招手,對着我們彎彎腰。

(2)展示成果。

把幼兒的作品進行分類,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11.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回家的路上,公園裏,找一找什麼地方有柳樹?都有哪些柳樹?

小百科:柳屬的形態特徵如下:喬木或匍匐狀、墊狀、直立灌木。枝圓柱形,髓心近圓形。無頂芽,側芽通常緊貼枝上,芽鱗單一。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瞭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

3、激發幼兒對自然之謎探索的慾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有些物品會浮於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知道鹽、糖、味精。

2、物質準備:熟雞蛋每人一個,糖、鹽、味精、水杯每人兩個,Ppx

活動過程:

一、小實驗導入

老師帶來了幾樣東西,這些東西在水裏會怎樣?幼兒猜想並實驗驗證。

二:教師實驗:魔術“雞蛋浮起來”

師:那麼,雞蛋放在水裏會怎麼樣呢?

師:你們看,我要變魔術了!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這是我的魔術粉,

(師往杯子里加魔術粉,慢慢攪拌,直至雞蛋浮起來)

師:雞蛋有了什麼變化。

師:我這裏有鹽、糖、味精,我的魔術粉就是它們三個好朋友中的其中一個,你知道那個是鹽哪個是糖哪個是味精呢?

幼兒辨別。教師小結從形狀顏色味道幾方面可以分辨鹽糖和味精。

三:幼兒實驗

1、實驗要求:現在老師要讓你們自己去發現哪個是我的魔術粉。

我分別爲一二組、三四組、五六組的小朋友準備了味精、糖、鹽。

請小朋友把雞蛋放進水裏,加進桌上的魔術粉,輕輕攪拌。

2、幼兒一次實驗。老師指導,桌上有水的用毛巾擦一擦。

3、幼兒講述實驗結果

分別請第一二組、三四組、五六組的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們的雞蛋浮起來了嗎?你們在水裏放了什麼?

師小結:什麼能讓沉下去的雞蛋浮起來呀?鹽。

師:雞蛋在鹽水裏可以浮起。

4、幼兒二次試驗

師:小朋友,你們想讓你們的雞蛋也浮起來嗎?

師:好,我幫你們把魔術粉全換成鹽。

請你們把水杯放到盆子裏,去換一杯清水。

師:下面就要靠你們自己來做實驗了,看看誰的雞蛋最先浮起來。

師:你們的雞蛋浮起來了嗎?

師小結:原來呀,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沉下去的雞蛋浮起來,我們還發現鹽放得多,雞蛋就浮起來的快,鹽放得越少就浮起來的越慢。

四:播放Ppx,揭開死海的.祕密

師:那麼,在很多鹽的水裏,人能浮起來嗎?

有一位不會游泳的阿姨卻能浮在水面上,她浮起來的祕密是什麼呢?

師小結:這個有很多鹽的海叫死海,死海爲什麼會有這些奇蹟之處能讓人浮在水面上,是因爲海水裏含有很多鹽,是普通大海含鹽量的七倍。

五:結束

像死海不沉這樣的大自然的祕密還有很多很多,等着小朋友去探索呢,我們把雞蛋帶走去犒勞一下我們的小肚子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幼兒對水的喜愛似乎是一種天性,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他們總愛在水裏玩耍、嘻鬧,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約,無法盡興地去玩水。我們經常發現在洗手時幼兒們經常把衣服袖子弄溼,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長的時間。他們相互澆水,潑水,並堵住出水口囤積水……玩得不亦樂乎。《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探索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爲了徹底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尊重他們對水的興趣,使他們對水有更多的瞭解,我由然而生,何不安排一次《玩水》的活動,讓他們從自由玩水到有選擇地使用工具玩水。爲了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更加充分感知水的特性的機會,讓他們在玩水中積累更多的生活體驗,充分體現"玩中學"這一教學理念,使幼兒在豐富適宜的環境中獲得自然的發展。於是我設計了教學活動《運水》。

二、活動目標

1、幼兒在運水遊戲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幼兒能認識和選擇在不同情況下適宜運水的工具、材料,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3、幼兒在活動中充分感受玩水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水、充氣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鏟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紙、海綿等。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水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玩過水嗎?""水是什麼樣的?""玩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不能把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弄溼)

(二)通過玩水,自由探索。

1、徒手運水。

(1)、角色扮演,完成任務。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把這邊的水運到那邊的水箱裏去。我們一起用手把水捧過去吧。

(2)、幼兒徒手運水。

(滲透教育"水是很珍貴的,別把它漏到地上了。"引導幼兒發現把手指閉得更緊,水就漏得少些。)

(3)、教師小結用手運水情況,鼓勵幼兒尋找更好的運水方法。

師:孩子們,來看看我們的水運得怎麼樣了?(引導幼兒在說用手運水的困難時,進一步感受水的流動性。)用手運,水容易漏掉而且很慢。有其他好辦法嗎?(用 工具運)

2、 活用工具,巧妙運水。

(1)、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並自由選擇工具運水。(增添教師語言)

(2)、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選擇和判斷出適宜且高效的運水工具。

教師參與到運水中,鼓勵孩子們敘述他們做的事,並與孩子們分析爲什麼有些工具更有效。("這個水桶好大,可以裝那麼多水!""這個工具有洞,水都漏掉了"……)

(3)、水越來越少了,觀察幼兒是否會轉換工具運水。

(原本高效的大工具變得不適用了,觀察幼兒是否用小工具操作。)(開始拿着小工具運水的孩子會發現,此時手中的工具比那些大工具更能舀起水來)(用小工具舀起來就運會很累,孩子們會用小工具舀起水裝進大工具中再運)

(4)、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用吸水材料運水並用語言說出吸水材料是怎樣運水的。

師:水只剩一點點了,我們要把水池裏的水運得一滴也不剩。看看還有哪些材料我們沒有用過?

("我一壓海綿,水就跑到裏面去了,再擠,水就流出來了""紙也是這樣""毛巾也可以"……)(孩子們在之前小工具和大工具合作中積累了經驗,現在也知道把水吸進材料裏擠在大工具裏再運)(有的孩子還是堅持用小工具舀,他們會把充氣水池按住,這樣水會方便舀起來些)

(三)師幼互相交流探索結果。

1、請出勤勞的工具。

師:水終於運完了,我們坐下休息一會兒吧!剛纔運水,寶貝們用了哪些工具呢?說給大家聽一聽。

(有目的地引導孩子說出爲什麼有的工具不可以運水;吸水材料是怎樣運水的)

2、工具寶寶細分類。

師:工具寶寶們幫我們運了那麼多水,也累了,他們想回家休息了。看,可以運水的工具寶寶的家在這裏,不可以運水的工具寶寶住在這個房子裏。請小朋友們把他們送回家。

3、檢查工具是否擺放正確。

(四)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下一次,我們還要想辦法把這些漏水的工具改裝成可以運水的.工具。

五、活動反思

玩水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感興趣的事。利用孩子這一天性,在運水活動中,爲幼兒營造了輕鬆、愉快、自主的運水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運水活動中來,盡情地表達着、思考着、表現着。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玩水、運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帶來的樂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選擇最適合的工具和材料來運水。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並懂得珍惜每一滴水,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通過此次活動,給我最大的啓示是:讓孩子們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樂,少一些約束,少一些畏懼。架起一座幼兒嬉戲與學習之間的橋樑,讓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杯子測量的方法來測量豆子。

2.能把實驗結果記錄到記錄表內。

3.能積極的參加到量豆子的活動中來。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用杯子測量的方法來測量豆子

難點:能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活動準備

每小組兩袋綠豆 若干紙杯子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問題

師:綠豆村的東邊住着一位王爺爺,西邊住着一位陳爺爺。有一天啊王爺爺去市場買了一袋綠豆揹回家,陳爺爺也到市場買了一袋綠豆回家。王爺爺說:“我的綠豆多!”陳爺爺說:“我的綠豆比你多”兩位爺爺決定比一比誰的綠豆多,於是,他們就坐着一粒一粒的數了起來。數了很久,才數了一點點,也沒有比出來是誰多誰少。

師:我們小朋友來幫幫這兩位爺爺吧,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誰的綠豆多呢?現在後面的桌子上都放了兩袋綠豆,袋子上面都有一和二的序號,請小朋友到自己的組裏去試試,看看你能分出來哪袋綠豆多嗎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是用什麼方法的啊?

師:用眼睛看,

兩袋綠豆提手上看看哪袋重

二、分組實驗,哪個口袋的豆子多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們來說說剛纔啊,你們都用了什麼方法來測量

幼:把豆子提手裏看看那個重

用眼睛看,把豆子都倒在桌子上看看,哪袋的豆子多

師:小朋友們的都很棒,都有自己的方法,我們現在啊,看到桌子上面還放着,幾個白色的一次性杯子,我們想想能不能利用杯子,知道哪袋的綠豆比較多,現在就請我們的每一小組的小朋友一起去試一試吧(幼兒動手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師:你們這一組想得到了什麼好辦法啊?

幼:用杯子盛一點綠豆然後在,數一數杯子裏的綠豆數量

師:你們組想到什麼好方法了嗎?

幼:把杯子裝滿綠豆,看看能裝多少個杯子

師:嗯,你們的想法很棒。我們介紹給其它組的小朋友們試一試吧

師: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請問你們想到辦法了嗎?我剛纔看到啊,這一組的小朋友們的方法很棒。請這一組的小組長來介紹一下你們的方法

幼:把袋子裏面的綠豆裝到被子裏面,裝的滿滿一杯,看能裝幾杯(教師幫助介紹)

師:這個方法還像很好用,我們重新來試一試吧

三、填寫記錄表

師:我們小朋友都知道結果了嗎?現在我們手上呢,有一張記錄表,上面畫着兩個口袋,代表了兩袋綠豆,把一杯綠豆就用一個圓圈表示,幾杯綠豆就在口袋的下方畫上幾個圓圈,然後剩出來的綠豆,就用黑點表示。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把自己小組裏面的綠豆數量記錄下來

師:記錄好了的小朋友就請拿着記錄表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做好。我們來看一看你的實驗結果是怎麼樣的。

四、集體看老師實驗,總結實驗結果

師:現在請一位小朋友帶着你的記錄表上來看看,你的實驗結果是怎麼樣的。

這位小朋友的實驗結果是,第一個袋子裏面的豆子比較多,我們現在請這位小朋友把自己組的綠豆拿上來,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這個樣的

(教師動手實驗)

師:我們這位小朋友是實驗做得很成功,我們用杯子量綠豆的方法,很快的就能幫助王爺爺和陳爺爺誰袋子裏的綠豆比較多。真是一個好辦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背景:

剛一入秋,班裏的陽陽就帶來了幾個看上去毛絨絨、碰上去刺刺痛的"傢伙",大家都圍過來,爭着看熱鬧,這個說:"什麼呀,像個小刺蝟?"那個說:"好像是個松果吧!"還有的說:"不對不對,一定是刺蝟寶寶在睡覺呢?"這時陽陽忍不住了:"你們不認識它吧,告訴你們,他們是毛栗子,是我爸爸從虞山上帶下來的。"聽着孩子們的爭論,看着孩子們那求知的目光,我的腦中油然生出一個念頭:我們地處虞山腳下,正是栗子的產地,何不利用這自然資源,帶孩子們認識一下栗子呢,於是產生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徵和用途,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能力。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剝栗子的各種方法,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探索過程中,鼓勵幼兒互相協作,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三、活動材料:

1、發動家長利用雙休日帶孩子上山採栗子,同時鼓勵幼兒想出一種或幾種剝栗子取果實的方法。

2、幼兒自備各種手套、剪刀、小榔頭、小刀等。

3、栗子食品: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燒肉。

四、活動過程:

1、認識栗子球的名稱和外形特徵。

①觀察栗子球的形狀、顏色、體會摸上去的感覺。

②小結:栗子球市綠綠的、圓圓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引導幼兒探索取出栗子果實方法。

師:這麼一個毛毛的、刺刺的、圓溜溜的東西里面到底藏着什麼小祕密呢?

①先讓幼兒猜一猜。

②再讓幼兒分散操作,利用各種工具取出栗子果實。

③最後交流各自選用的方法:

用剪刀先剪掉刺再慢慢地剪開來。

用小榔頭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

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

放在腳底下用力地踩。

④小結:因爲栗子球外層代詞,所以在取果實時要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那帶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腳幫忙。

3、認識栗子的外形特徵。

①看一看:取出來的栗子的形狀、顏色?

②問一問:有什麼氣味?

③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④想一想:栗子和栗子球之間的關係?這些粒子像什麼?

⑤小結: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層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這層硬皮變成了綠棕色的軟皮。像小皮球、像月亮、像剛出升的太陽、像小船等。

4、再次引導幼兒探索取出栗子肉的方法。

師: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兒呢?讓我們再來動手剝一剝。

①你想請誰幫忙?

②剝開後你發現了什麼?

幼兒自由操作剝栗子,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剝好的栗子肉。

③討論剝栗子肉的方法:

請手指幫忙,掰開栗子。

請小刀幫忙,切開栗子。

請剪刀幫忙,剪開栗子。

④請個別幼兒說說栗子肉的特徵。

⑤小結:剝開栗子的硬皮外面有一層前棕色的毛茸茸的薄皮包着,裏面是黃色的肉。

5、品嚐栗子,瞭解粒子的功用。

①啓發幼兒談談吃過哪些用栗子製成的食品。

②品嚐栗子食品,知道栗子的多種吃法。

(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燒肉)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試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玩具汽車在不同材質的橋面上跑動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2.通過實驗驗證預測,能用記錄表記錄實驗結果。

3.體驗合作探索的快樂。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探索發現玩具汽車在不同材質的橋面上跑動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通過實驗驗證預測,能用記錄表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1.反映光滑—粗糙、軟—硬的橋面各若干組(每組橋面上都貼上號),玩具汽車若干輛。

2.幼兒用的實驗記錄表人手一份,全班實驗統計表兩張。

3.已經探索過在相同材料,不同坡度的橋面上,汽車跑下來的速度不同。

活動過程

一、回憶做過的實驗:汽車從不同坡度的橋面上跑下的速度。

引導幼兒回憶:汽車從不同坡度的橋面上跑下的速度是怎樣的?在坡度越大的橋面上跑,汽車跑得怎樣?在坡度越小的橋面上跑,又是怎樣?

二、出示橋面,比較橋面材料的不同。

1.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較橋面材料的不同。

2.激發幼兒思考:橋面材料不一樣,那汽車在上面跑,哪輛汽車跑得快呢?

三、幼兒進行預測,並記錄。(先預測一號橋和二號橋,然後預測三號橋和四號橋。)

1.請幼兒猜測並說出理由。

2.幼兒把自己的預測記錄下來。

3.教師記錄幼兒的預測情況。

四、幼兒兩兩合作進行實驗。

1.幼兒兩兩合作進行比較實驗,並對實驗結果客觀記錄。

2.交流實驗情況,教師記錄幼兒實驗結果。

教師:“你是怎麼做的實驗?在實驗時你有什麼發現?你的實驗與你的預測一樣嗎?”

3.討論:爲什麼有的橋面上的汽車跑得快?有的橋面上的汽車跑得慢?這是什麼原因?

4.教師小結:原來汽車在橋面上跑得快慢與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在比較粗糙的橋面上跑得慢,在比較光滑的橋面上跑得快。它還與橋面的軟硬有關,在比較軟的橋面上跑得慢,在比較硬的橋面上跑得快。

五、結束部分,帶幼兒再次玩玩具汽車,尋找新的發現。

過程描述

第一環節:回憶做過的.實驗。

本次活動之前,幼兒已經探究過汽車從不同坡度的橋面上跑下的速度,所以,活動一開始,我就引導幼兒回憶上次的實驗結果。引導幼兒說出汽車在不同坡度的橋面上跑下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在坡度越大的橋面上跑得越快,在坡度越小的橋面上跑得越慢。

第二環節:出示橋面,比較橋面材料的不同。

在回憶的基礎上,我向幼兒展示新的橋面,告訴幼兒:今天老師又準備了一些橋面,要請小朋友來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並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小夥伴。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發現這些橋面的坡度是一樣的,但橋面的材料不一樣。1號橋面比較粗糙,2號橋面比較光滑,3號橋面比較軟,4號橋面比較硬。在幼兒發現的基礎上,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橋面的材料不一樣,那汽車在上面跑,快慢一不一樣呢?激發幼兒動腦思考。

第三環節:幼兒先進行預測,並記錄。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請幼兒預測兩輛汽車同時在1號橋和2號橋上跑,哪輛汽車跑得快?爲什麼?然後請幼兒把自己的預測記錄下來,認爲汽車在橋上跑得快的,打個“√”,認爲汽車在橋上跑得慢的,打個“×”。幼兒記錄完後,教師統計幼兒的預測結果。接着再請幼兒預測兩輛汽車同時在3號橋和4號橋上跑,哪輛汽車跑得快?爲什麼?預測結束後讓幼兒記錄,最後教師進行統計。按照這樣的順序,讓幼兒感覺條理清楚,做事要有一定的順序。

第四環節:幼兒兩兩合作進行實驗。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首先,我對幼兒提出要求:找自己的好朋友,兩個人合作,可以先到1號、2號橋上試,再到3號、4號橋上試;也可以先到3號、4號橋上試,再到1號、2號橋上試,試完後,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幼兒實驗時,我針對幼兒的實驗情況,及時給予指導。當發現有的組幼兒一人拿一輛汽車實驗,放手的時間有先後,影響實驗結果時,我就引導他們可以讓一個人拿,另一個人觀察,然後交換;當發現有的組只實驗一次時,我就引導孩子多實驗幾次。實驗結束後,組織幼兒交流實驗情況,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是怎樣做的實驗,在實驗中發現了什麼,和自己的預測是否一樣,並對幼兒的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在統計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有的橋面上的汽車跑得快?有的橋面上的汽車跑得慢?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後,我及時爲幼兒梳理經驗,進行小結:原來汽車在橋面上開得快慢與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在比較粗糙的橋面上開得慢,在比較光滑的橋面上開得快。它還與橋面的軟硬有關,在比較軟的橋面上開得慢,在比較硬的橋面上開得快。

第五環節:結束部分,帶幼兒再次玩玩具汽車,尋找新的發現。

在這一環節中,我關注到孩子玩汽車意猶未盡,所以帶他們到活動場地上自由玩一玩,尋找新的發現。

活動反思

反思本次活動,我認爲有以下的亮點:

1、教材的選擇符合新《綱要》的精神。

小汽車是幼兒經常見到的玩具,也是他們喜歡的玩具。利用常見的玩具開展科學活動,會使幼兒體驗到自己探究的內容比較有意義,會使他們發現和感受到周圍世界的神奇,領悟到科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產生對周圍世界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新《綱要》也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所以,利用玩具汽車開展科學活動是必要的。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爲幼兒準備了漂亮的玩具汽車,橋面上還標上號數,打上起跑線,更加激發了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

2、讓幼兒充分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對於幼兒來說,科學是一種過程,是一種觀察、思考、操作的過程;科學是一種態度,一種對世界的好奇、探究的態度。因此,我在活動中儘可能的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如:在感受橋面材料的環節,我鼓勵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來感受橋面材料的不同。在預測環節,我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預測並做好記錄。在實驗環節,我針對幼兒的實驗情況,及時給予指導。當發現有的組幼兒一人拿一輛汽車實驗,放手的時間有先後,影響實驗結果時,我就引導他們可以讓一個人拿,另一個人觀察,然後交換;當發現有的組只實驗一次時,我就引導孩子多實驗幾次,然後再做好記錄,處處讓幼兒感受到自己就是一位小科學家。

3、注重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

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方式應該以操作性學習爲主。本次活動中我注意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操作中學、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學,通過手動、心動、人動獲取相應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的方法與技能,發展科學的態度與精神。如:在感受橋面材料的環節,在驗證預測的實驗環節,幼兒都積極的動手操作,獲取經驗;在預測環節,幼兒積極動腦,認真思考,爲自己的預測尋找知識支撐;在和夥伴的合作中,在和教師的交流中,幼兒都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解決自己的認知衝突,發展自己的科學概念。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園實地探尋螞蟻、觀察螞蟻,對螞蟻的生活環境、蟻穴感興趣。

2.感受尋找螞蟻、觀察螞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找到一處螞蟻較多的地方,準備好一點餅乾。

2.幼兒用書第3冊第4~-6頁。

3.螞蟻生活環境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螞蟻在哪裏?

1.我們的自然角里有一位新朋友小螞蟻,你們知道螞蟻生活在哪裏嗎?

2.螞蟻到底生活在哪裏呢?今天,我們一起去幼兒園的空地上,找一找螞蟻的家吧!

二、螞蟻的足跡。

1.實地觀察螞蟻。

這附近有許許多多的螞蟻,現在請小明友和白己的同伴一起來找一找小螞蟻,看一看小螞蟻住在哪裏。老師這裏有一些餅乾屑,等下請小明友們分組找一塊空地,教在空地上。過一會兒,你就能發現螞蟻,並跟蹤到它們的家在哪裏了。

2.幼兒分組自由觀察,教師巡迴指導。

3.提醒幼兒愛護小螞蟻,不要踩到小螞蟻。

三、我的螞蟻朋友。

1.回到教室,討論觀察結果

2.剛纔我們小朋友都發現螞蟻的'家了嗎?它們的家到底在哪裏?

3.分組上前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

4.教師小結:原來,小螞蟻喜歡在地下挖洞築巢,它們的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蟻穴。它們通常把家安在比較乾燥的土壤中,我們可以在樹根、草叢、石頭縫等地方找到它們的家。

四、螞蟻的家園。

1.觀察幼兒用書,進一步認識地下螞蟻王國。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6頁,說說蟻穴的內部形狀,又如有許多的小房間,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每個“房間”的不同用途。

2.小螞蟻在家裏到底是怎麼生活的呢?這一個個的小“房間”分別是幹什麼用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下一次我們來分享答案,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球”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喜歡玩的玩具。我在組織幼兒玩球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對於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尤其是對球的滾動極爲感興趣,並樂於探索。所以,我設計此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在玩球和動手操作中探索讓小球站穩的方法,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和積極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簡單感知小球是因爲遇到阻力才站穩的原因。使孩子們變被動的學習爲主動的學習,進一步激發起探索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探索讓小球站穩的多種辦法。

2.鼓勵幼兒願意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球類材料:乒乓球、玻璃球、彈力球、網球。

2.其他材料:毛巾、卡紙、瓦楞紙、氣球、紙盒、紙杯、玩具、筷子、沙子、葉子、尺子、光盤、羽毛、毛線、積木。

3.工具:照相機。

活動過程

幼兒自由玩球,感知小球在不同材質上滾動的特點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好玩的東西。就藏在我這個盒子裏,請你猜猜看,會是什麼?

幼:玩具、氣球……

師:小朋友請看,這是什麼?

幼:球、乒乓球、網球、玻璃球……

1.幼兒在地板上玩球。

現在,請到我這裏來拿一個你喜歡的小球在地板上玩一玩。(自由玩球)

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剛纔是怎麼玩的小球?

幼:我是滾着玩的、拍着玩的、跳着玩的、打着玩的……

師:原來你們有這麼多玩法,想法可真多。看看我這裏還有什麼?

2.出示毛巾,幼兒在毛巾上玩球。

師:你有沒有試過在毛巾上玩小球呢?

(1)幼兒在毛巾上玩小球,感知小球在毛巾上玩和地板上玩的不同。

(2)引導幼兒說出不同:誰能告訴大家小球在地板上玩和在毛巾上玩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討論:爲什麼小球在毛巾上滾得慢,一會兒就站穩了呢。

(3)出示毛巾讓幼兒摸摸看,感知毛巾的粗糙。

師:小朋友,摸摸毛巾你有什麼感覺?

小結:原來小球在光滑的表面上不容易站穩,在粗糙的表面上能夠很快站穩。

(筒析:先在地板上玩球是爲了讓孩子感知後面毛巾的粗糙,在操作中有的孩子會拿着毛巾拍球玩,這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孩子“你可以試試看在毛巾上滾着玩球”,這樣幼兒才能通過操作去感知、觀察和比較。)

探索阻力能讓小球很快站穩

師:小球是不是在所有粗糙的'表面都能站穩呢?我們來試試看。

1.出示斜坡,鼓勵幼兒猜測結果。

師:我這裏有一個斜坡,現在你們猜猜看小球(自由滑落)能站穩嗎?

2.藉助材料,嘗試讓小球在斜坡上停住。

師:誰有辦法可以讓小球在斜坡上站穩呢?我給大家準備了斜坡和很多材料,你可以用手也可以用材料讓小球在斜坡上站穩。實驗成功了,你要告訴大家:你是用的什麼辦法讓小球站穩的。

(1)幼兒分組進行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分享:告訴小朋友,你是怎麼讓小球在斜坡上站住的。

小結:有的小朋友是用紙盒幫小球站穩的,有的是用手幫小球站穩的,大家想出的都是阻擋的辦法,要想讓小球在粗糙的斜面上站穩,就要用手或者用材料阻擋小球。

(簡析:這一環節,教師可先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再讓幼兒分組用多種材料去操作,特別要關注能力比較弱的幼兒,使他們也能通過自己的辦法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和信心。)

引導幼兒探索用紙讓小球站穩的方法

師:我這裏有一張紙,你們能不能用一張紙就讓小球站穩?

1.鼓勵幼兒嘗試多種方法,教師將幼兒的做法拍下來。

2.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做法,並即時播放拍攝的幼兒操作的照片,供幼兒交流分享。

小結:剛纔有的小朋友用紙團住小球,有的把小球像糖果一樣包了起來,只要我們把光滑的紙變成粗糙的,或者是把紙做成能固定小球的東西,就可以讓小球站穩了。

(簡析:這一環節是幼兒自主操作,嘗試用紙通過捏、搓、團、折以及包糖果、折小船的多種方法讓小球站穩。一開始很多孩子把小球放在紙上,小球不動,就認爲它站穩了。在這裏,教師並沒有指導幼兒怎樣操作,而是巧妙引導幼兒讓紙變一變,啓發幼兒思考並實踐。教師在觀察、拍攝時要善於發現閃光點,以便最後評價時有意識地展示給大家看。)

嘗試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師:我這裏還有氣球、紙杯、筷子、沙子、葉子、尺子、光盤、羽毛、毛線、積木,你們覺得它能讓小球站穩嗎?請小朋友們再去試一試。

教師巡迴指導,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結束活動。

(簡析:幼兒通過前幾次的操作有了一定的經驗,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爲幼兒提供了開放性的自主探索的空間,有利於幼兒自由發揮,教師只需要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膽嘗試、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有一天戶外活動時,我發現孩子們自發玩起了踩影子的遊戲。有幾個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問:“老師,影子是怎麼形成的?爲什麼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沒有影子呢?”中班的幼兒已經認識了影子,我見他們對影子的形成很感興趣,所以我決定以此開展活動,讓幼兒在影子的遊戲中初步瞭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知道光與影子的關係。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感知光與影子的關係。

2、體驗影子游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初步瞭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

教學難點:感知光與影子的關係

活動準備

動畫課件、手電筒、玩具狗、幻燈機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猜謎激趣

師: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陽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開口。咱們小朋友仔細想一想這是什麼呀?誰最先告訴老師。

幼:影子。

師:對,是影子。中班小朋友特別特別地棒,來每人一朵小紅花。

2、師:那麼影子是什麼形成的呢?

二、動畫演示,探索新知

1、打開幻燈機,將光投到牆上。

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牆上有影子嗎?

幼:沒有影子。

(2) 教師用玩具狗擋住光線。

師:現在看一看牆上有影子嗎?

幼:有。

師:剛纔沒有影子,現在有了,爲什麼呢?

幼:開始沒有小狗,現在有小狗了。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那麼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嗎?

(3) 教師關掉幻燈機。

師:現在看一看,牆上有影子嗎?爲什麼?

幼1:沒有。

幼2:沒有小狗了。

教師總結:沒有光,有物體,也不會產生影子。

2、看動畫——深層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課件:小貓咪咪是怎麼擋住光線寶寶,在它身後形成影子的。

師:那麼咪咪的影子是怎麼形成的?讓我們來看一看。

幼兒看動畫,教師形象表述。

師:太陽公公發出許多光線寶寶,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體擋住了光線,光線“闖”不過去,在咪咪身後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遊戲

1、看一看

教師打開幻燈機,請幾名幼兒在幻燈機前看影子。幼兒自由動作(或伸手、或彎腰、或跳舞、或踢腿……)

師: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誰來說一說影子是怎麼形成的?

幼1:有光就有影子。

師:有光就有影子嗎?

幼2:身子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做一做

師: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看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一隻小鳥飛來了,飛呀飛。一隻小羊走來了,咩咩咩。一隻大灰狼走來了,啊嗚啊嗚,我要吃了你們。呯,獵人來了,大灰狼嚇跑了,小羊跑了,小鳥也飛走了。(來時邊說邊做手影)

發給幼兒手電筒,讓幼兒自由分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麼。看誰做得更像。

四、總結

出示課件:咦,咪咪還在哭呀,讓我們一起來告訴咪咪好不好?

幼:好。咪咪身子擋住了太陽光,光透不過去,你身子後面就有了影子。

師:咪咪明白了,它說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謝謝你們幫助了我。我要走了,咱們再見吧!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幼兒園中班的科學課,我主要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使幼兒瞭解影子的形成,知道光與影子的關係,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一、謎語引入,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意識。

二、從圖入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影子的形成原因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在這裏採用小實驗和動畫的演示,形象直觀,化難爲易,層層深入,便於幼兒理解,有效地突出了重點,成功地突破了難點。

三、教學方式豐富多彩,靈活多變

本次活動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創設了多種遊戲。如:通過形象的課件演示,彩色鮮活的圖畫直觀教學。鞏固知識時通過的影子游戲,讓幼兒主動去探索,去尋求答案,孩子樂此不疲。

當然,本次活動還存在着缺點和不足,如教師的語言不夠豐富,教學環節銜接不大自然,這與教師自身素質有一定關係。今後我會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