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集合5篇

本文已影響 8.89K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集合5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鞏固對10以內數字的認識,會表示10以內的數量。

2、幼兒能正確區分比這個數多1或少1的數。

活動重點:鞏固對10以內數字的認識,會表示10以內的數量;能正確區分比這個數多1或少1的數。

活動難點:能正確區分比這個數多1或少1的數。

活動準備:火車票(1~10的數字卡) 2、教具:(蘋果、橘子、梨)樹3、課件 4、小獎品七、活動過程:

一、找座位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都坐過火車嗎?老師要邀請小朋友坐上小火車去旅遊,你們想去嗎?

2、教師:數字寶寶藏在了火車的車廂裏,請小朋友找出並說出是數字幾?

3、教師:你們想坐這列火車嗎?坐火車要車票噢,現在我送給你們每人一張車票。

4、隨音樂排隊領車票,找座位。

5、教師:動物朋友們也要乘坐這列小火車,它們手裏也拿着車票呢,但是他們的車票上都是小圓點,幾個小圓點就代表它乘坐幾號座位,我們來幫它們看看應該怎麼坐吧!

二、分水果1、火車開到了光頭強的果園裏,看一看果園裏有些什麼水果呢?

2、光頭強摘了好多水果,請小朋友看看、說說摘下的每種水果各有多少。

3、它們想把摘下來的蘋果、橘子、梨、桃子分給我們每人一樣嚐嚐。我們每一節車廂裏坐着幾個乘客呢?

(1)、將蘋果送給第一節車廂的乘客。夠不夠啊?(7個乘客,6個蘋果)(2)、將橘子分給第二節車廂的乘客,夠不夠?還要摘幾個橘子才能正好分給8個人呢?(8個乘客,7個蘋果)(3)、將梨子分給第三節車廂的乘客,夠嗎?怎麼辦呢?(9個乘客,10個梨)(4)、分桃子。(10個乘客,9個桃子)4、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看到小朋友有水果它們也想吃,我們來摘水果給它們吃吧。

(1)、請第一節車廂的小朋友去摘比7少1的.蘋果;(2)、請第二節車廂的小朋友去摘比8少1的橘子;(3)、請第三節車廂的小朋友去摘比8多1的梨;(4)、請第四節車廂的小朋友去摘比9多1的桃子。

三、兌獎啦!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這一趟列車有個抽獎活動,現在公佈中獎號碼,如果你手裏的車票上的數字與中獎號碼的數字相同的話,就請到我這裏來對獎。

(1)、比5多1的數字是幾?比9少1的數字是幾?比9多1的數字是幾?比8少1的數字是幾?比6多1的數字是幾?

(2)、其餘的乘客都是鼓勵獎,等火車到站以後,你們可以到我這裏來領獎。

四、開火車請每一節車廂裏的乘客們按車票上的1、2、3、4、5、6的順序下車排成3列隊

五、檢查小朋友站立順序是否正確,然後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的物體,說出總數。

2.理解數量與數字、數量與標識的對應關係。

活動準備:

1.花貓頭飾1只、小鈴1只,教師用1-6點子卡片1套,每張幼兒座位上放置幼兒用1-6數字卡片1張。

2.幼兒每人1張點子卡片、幼兒用書第35頁相應的數字貼紙,筆1支。

3.幼兒用書1頁。

4.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按數找位置。

1.教師:今天,我們要做火車去森林公園玩,請你拿好自己的`車票(分發點子卡片),看看自己的車票上有幾個點點,就找到數字幾的座位。

2.拿到卡片的幼兒按點子數量找到有數字卡片的位置。

----教師:你的車票上有幾個點點?找到的是數字幾的位置?(引導幼兒互相檢查。)

3.教師:我們都找到了位置,火車要開了。(播放音樂,引導幼兒模仿火車開動的動作。)

4.教師:森林公園到了,請檢票員檢票。(每組兩名幼兒分別把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收起來。)----教師:你收到了多少火車票?(幼兒點數後說出總數)

二、按數量畫圓點。

1.教師:森林公園到了,我們來看按森林裏有些什麼,有多少?(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第1頁,點數圖上各種東西的數量。)

2.教師:下面的格子表示什麼?(引導幼兒發現圖形標記的意義。)

3.教師:請你在這些標記的後面畫上圓點,有幾棵樹就畫幾個圓點。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集體驗證:如:3課松樹,3個圓點。4棵蘋果樹,4個圓點等等。

三、做遊戲"小貓喵喵叫"。

1.教師:公園裏風景真美,小花貓也出來了,跟着貓媽媽來喵喵叫吧。(播放音樂)----幼兒跟着教師模仿小貓動作,同時跟教師學貓叫,教師叫幾聲。(以5-6聲爲主)

2.教師的叫聲換成小鈴聲,幼兒用叫聲或動作迴應,方法同上。

四、按數字找位置。

1.教師:我們要坐車回家了,請你拿好自己的車票。看看是數字兒。(引導幼兒拿數字卡片,並互相說說自己卡片的數字。)

2.教師:提示牌開始翻動,看看卡片上有幾個點點。(引導幼兒說出每張卡片上點子的數量。)----教師:提示牌停在了1上,1號車票的上車。(引導拿數字1卡片的幼兒排成一排。)

3.繼續翻動點子卡片,幼兒說點子數量,卡片停在某一數量時,持該數字卡片的幼兒排成一排。

4.教師:所有的小貓都上車了,我們的火車開啦。

----在音樂中,幼兒模仿開火車出教室。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誰是幸運兒”是一個在簡單的抽獎遊戲情景中開展的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之所以選擇在中班下學期組織開展該活動,是因爲此時幼兒已能按事物的兩個不同屬性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去關注兩個集合之間的關係,以期通過遊戲幫助他們感知交集的形成,二是因爲在春夏季節交替時幼兒的衣着種類較多,這有利於活動的開展。倘若教師打算在大班上學期組織開展該活動,建議壓縮第一輪遊戲的內容,擴充第二輪遊戲的內容,以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交集形成的奧祕,如此可能更有利於提升幼兒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爲活動準備的主要操作材料是衣着特徵卡片,均爲黑白簡筆畫。這裏的主要考量是,儘量減少顏色對幼兒分類活動的干擾。不同衣着出現的順序是隨機的,但由於活動目標是幫助幼兒初步形成交集的概念,所以在遊戲過程中,第一次出現交集情景時,可只、讓一個幼兒成爲“幸運兒”。藉此引發幼兒的討論。如果幼兒當天的衣着無法滿足出現一個“幸運兒”的條件,教師可在遊戲前在部分幼兒衣服上貼一個五角星,且添加一張畫有“五角星”的衣着特徵卡片,以便在抽獎時控制中獎人數。

在遊戲過程中,應保證每個幼兒至少有兩次參與活動的機會,但並非每次都要求所有幼兒出來站“幸運圈”,因爲站“幸運圈”的幼兒雖能感受到參與遊戲且有可能中獎的快樂,但他們往往會只關注自身的衣着特徵,而忽略同伴的衣着特徵。也就是說,旁觀的幼兒可能反而更容易觀察到站“幸運圈”的幼兒的選擇是否正確,從而更好地感知交集的形成。

【目標】

1.能按某一屬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初步感知交集的形成。

2.體會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準備】

1.用鋼絲纏繞而成,外面分別包上藍、綠色海綿紙,直徑約爲1.5米的藍、綠圈各一個。

2.抽獎用的箱子兩個,上面分別做好藍、綠色標記。

3.衣着特徵卡片若干(包括男孩、女孩、五角星、短袖、長袖、有鈕釦的上衣、拉鍊衫、連帽衫、運動鞋、皮鞋、中褲、長褲、背心、裙子等)。

4.幸運圖章和貼紙若干,塑封的藍圈、綠圈卡片若干。

【過程】

一、引入話題

1.提問:你們抽過獎嗎?你在哪裏抽過獎?

師:抽獎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今天我們也來抽獎,中獎的人是幸運兒,可以獲得獎品。

2.教師逐一出示卡片,幫助幼兒認識卡片上的衣着特徵,並交代遊戲規則。

(1)提問:你認識卡片上這些東西嗎?

(2)交代遊戲規則:(拿出標有藍色標記的抽獎箱和鋼絲藍圈)抽獎箱裏有一些卡片,如果你的衣着符合卡片上的特徵,你就中獎了,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

3.抽獎遊戲:能按某一屬性集合歸類。

(1)第一次遊戲:教師抽出“男孩”特徵的卡片。

①提問:看看,卡片上的特徵是什麼?誰中獎了?(男孩)

②請中獎的小朋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來。

③提問(針對沒中獎的幼兒):是他們嗎?他們爲什麼中獎了?

④給“幸運兒們”敲幸運圖章,以強化幼兒對中獎條件的認識。

(2)第二次遊戲:教師抽出“運動鞋”特徵的卡片。

①提問:這次卡片上畫的是什麼?什麼樣的人中獎了?(穿運動鞋的人)請你們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來。

②教師繼續與沒中獎的幼兒互動:他們都中獎了,你怎麼沒中獎?

③小結:原來這次穿運動鞋的人都是幸運兒,沒有穿運動鞋的人沒有中獎。

二、遊戲:誰是幸運兒(感知交集的形成)

1.交代遊戲規則。

師:剛纔有好多小朋友中獎了,接下去的獎品可不那麼好拿了。剛纔只要符合一個條件就可以中獎,接下去的中獎要符合兩個條件。

師:現在我要先後抽出兩張卡片,你要同時符合這兩張卡片上的特徵,才能成爲中獎的幸運兒。

師:剛纔抽一張卡片只需要一隻抽獎箱子,現在要抽兩張卡片需要兩隻抽獎箱子了。那麼一個“幸運圈”夠嗎?不夠?再拿一個是嗎?讓我們來看看,會是什麼顏色的呢?(順勢拿出綠色的抽獎箱子和鋼絲綠圈)如果你符合藍色抽獎箱中卡片上的特徵,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如果你符合綠色抽獎箱中摸出的卡片上的特徵,請站到綠色的“幸運圈”裏。

2.第一輪遊戲:感知交集的形成。

(1)教師先從藍色抽獎箱裏抽出一張“女孩”特徵的卡片,貼到藍色抽獎箱上。

①提問:卡片上畫的是什麼?(女孩)請女孩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來。她們中獎了嗎?還沒有?爲什麼?

②小結:是呀,老師說過了,這次要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徵纔是幸運兒。現在讓我們來抽第二張卡片吧。

(2)教師再在綠色抽獎箱裏抽出一張畫有“五角星”衣着特徵的卡片,貼到綠色抽獎箱上。

①提問:卡片上畫的是什麼?(五角星)請衣服上貼有五角星的'小朋友站到綠色的“幸運圈”裏來。他們中誰有可能中獎?爲什麼?

②小結:要同時符合前後抽取的兩張卡片上的特徵,才能成爲幸運兒。這次是衣服上貼有五角星的女孩是幸運兒。

(3)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幸運兒應該站在哪裏呢?

師:這個幸運兒既要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又要站到綠色的“幸運圈”裏,該怎麼站?(請所有幼兒坐到座位上,集體討論。)

中獎的幼兒可能出現的反應及教師的迴應方式:

幼兒一會兒站藍色的“幸運圈”,一會兒站綠色的“幸運圈”。

——教師迴應:這樣來回跑並沒有同時站在兩個“幸運圈”裏面。

幼兒一腳跨在藍色的“幸運圈”裏,一腳跨在綠色的“幸運圈”裏。

——教師迴應:這倒是一個好方法,可是兩腳分得太開站起來不太舒服,也不太安全,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幼兒將兩個“幸運圈”完全重疊,說:“站在裏面就行了。”

——教師迴應:看,兩個“幸運圈”都是可以移動的!如果完全重疊了,只符合一個條件的小朋友該分別站在哪裏呢?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幼兒將兩個“幸運圈”相交,露出了中間相交的地方。

——教師迴應:讓兩個“幸運圈”相交,形成了一塊相交的地方,這裏可以站什麼樣的人?

(4)小結:原來幸運兒可以站在兩個“幸運圈”部分重疊的地方,這樣她既在藍色的“幸運圈”裏又在綠色的“幸運圈”裏,代表她既是女孩,衣服上又有五角星,同時符合了中獎的兩個條件。終於找到你了,你的運氣真好!(教師出示塑封的藍圈、綠圈卡片,邊說邊演示兩圈相交的過程,並將衣服上貼有五角星的女孩特徵卡片貼在交集的位置。)

3.第二輪遊戲:鞏固交集形成的知識。

教師將遊戲規則稍作改變,即同時出示兩張卡片,讓幼兒觀察卡片並根據卡片上的特徵站“幸運圈”。

(1)提問:(出示更多衣着特徵卡片)我給你們準備了很多卡片,看看上面畫了些什麼?(將這些衣着特徵卡片放入兩個抽獎箱中。)

(2)提醒幼兒記住要同時符合兩張卡片提示的條件才能成爲幸運兒。

(3)請幼兒抽獎,參與遊戲(可根據幼兒的理解情況,反覆進行)。

師:第一張卡片上的特徵是什麼?第二張卡片上的特徵是什麼?

師:符合第一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小朋友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裏,符合第二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小朋友請站到綠色的“幸運圈”裏。看看都站對了嗎?

師: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小朋友纔是幸運兒。誰是幸運兒?他可以站在哪裏?把幸運圈動一動讓幸運兒站進去。

4.第三輪遊戲:能同時識別兩種屬性,快速找到交集。

(1)交代遊戲規則:請幼兒同時抽出兩張卡片,分別貼在藍、綠兩個抽獎箱上,提示幼兒觀察什麼樣的人會是幸運兒,然後請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幸運兒直接站到相交的“幸運圈”部分,只符合一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幼兒不用站圈。

(2)小結:對呀,要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徵的小朋友纔是幸運兒。他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所以可以站到兩個“幸運圈”重疊的地方,他是幸運兒,讓我們大家一起祝賀他吧!(爲“幸運兒”貼上幸運貼紙。)

(3)可根據需要反覆遊戲。

小百科:抽獎提拔褒獎;以抽籤法決定中獎者。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橢圓形,根據生活經驗嘗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橢圓形的物體。

2、通過對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探索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3、能積極地參與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橢圓形和圓形彩色紙片各一張。

2、學具:幼兒人手兩張圓形、橢圓形紙。

幼兒用書地18頁,19頁,彩色筆若干,各種幾何圖形以及膠棒。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橢圓形。

教師分別出示圓形和橢圓形紙,提問:這是什麼圖形?他們有什麼不一樣?啓發幼兒觀察比較這兩個圖形,並將圓形和橢圓形紙片重疊起來進行比較,讓幼兒主動地探索發現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之處。

2、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分別對圓形和橢圓形進行上下對摺和左右,並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的`兩條折印一樣長;而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也可讓幼兒將橢圓形和圓形紙片折一折,比一比,再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探索圓形和橢圓形的特徵。

3、教師小結:圓形無論圖和對摺多一樣長,橢圓形則不一樣長,並且,圓形無論怎麼折都可以重合,而橢圓形只有上下折和左右折可以重合。

4、啓發幼兒想一想,找一找,在家裏、在幼兒園、在其他地方,哪些地方像橢圓形。

二、操作活動。

1、觀察蝴蝶和花,說說:他們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這些圖形有什麼?引導幼兒按標記記錄圖形的數量。

2、引導幼兒觀察數字和圓點的數量,啓發幼兒添畫圓點,使點子和數字一樣多。

3、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麼?是由哪些形狀組成的?啓發幼兒找出橢圓形,並給橢圓形塗上喜歡的顏色。

4、啓發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拼圖,並貼在方框中。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內容:

學習4的相鄰數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觀看課件,學習4的相鄰數,培養幼兒對相鄰數的興趣。

2、培養幼兒初步的思維推理能力。

3、學習4的相鄰數,進一步理解相鄰兩數多1少1的關係,知道4的相鄰數是3和5。

重難點分析:

重點:由3比4少1,5比4多1的關係,推出4的相鄰數就是3和5。

難點:用語言清楚地表述比較出的結果。

活動方式:集體和個人

活動準備:

知識:學習了3的'相鄰數,初步瞭解了相鄰兩數多1少1的關係。

物質:教具:課件:幻燈片兩張,數字胸飾若干

學具:每人3朵藍花、4朵黃花、5朵紅花。數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請幼兒觀看錶演的語氣,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表演內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數字"4",哭着來到小朋友面前,請小朋友幫助找朋友。

二、展開:

1、教師引導幼兒做遊戲"開花",觀察比較感知3、4、5三個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比較3、4之間的關係。

春天到了,花園裏的花都開放了,花園裏掀開了3朵藍花,過了今天,又開了4朵黃花,請小朋友給他們找出數字朋友。

問:"藍花和黃花誰多誰少?藍花比黃花少幾朵?3比4少幾?"通過遊戲,你知道了4的一個好朋友是幾?(因爲3比4 少1,4的一個好朋友是3)

(2)以同樣方法,引導幼兒操作比較4、5之間的關係。

花園裏又開了5朵紅花,請你給它找出數字朋友吧!引導幼兒比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個好朋友是5。

(3)教師小結:剛纔,我們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給數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們是3和5,也就是說,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師播放課件,驗證幼兒的操作結果。

(1)第一張幻燈片,屏幕上出現3多藍花、4朵黃花和數字3和4,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得出3比4 少1,4的好朋友是3。

繼續播放:屏幕上出開出5朵紅花和數字5,引導比較,得出結論。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張幻燈片出現,數字3、4、5, 把數字"4"請上臺來,問:"數字4你找到朋友了嗎?是幾和幾?"幼兒一起說出結論:4的好朋友是3和5。

3、遊戲:"找朋友"進行鞏固

玩法:每個幼兒帶一個數字(3、4、5)的胸飾,戴數字4的幼兒做找朋友的人,聽着找朋友的音樂邊拍手邊找朋友,音樂停,每人找兩個朋友,一個是數字3,一個是數字5。找對了共同慶賀。遊戲可反覆進行。

三、結束:組織幼兒收起學具,自然下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