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本文已影響 1.56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會“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的美好,並懂得量力而行。

2、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能在集體面前進行簡單的講述。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圖片活動過程:

一、引出小象

1、出示ppt:看看老師喜歡的動物是什麼?(大象)師:知道我爲什麼喜歡他嗎?因爲他有許多的本領,那你知道大象有什麼本領呢?

2、想一想當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他有沒有那麼厲害啊?爲什麼?

(因爲小象還小,還有很多本領沒有學過,所以許多事情都還不會做……)

二、小象的美好心願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象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象的心願》。什麼是心願?你的心願是什麼?

2、小象的心願又是什麼呢?小象的心願就是“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什麼事情是能夠讓大家開心的呢?(幼兒自由說說)

三、小象做的大事

1、教師邊演示ppt邊講述小象做的第一件事(當建築師),小象爲什麼想當建築師?(這是小象的心願,他想建一幢漂亮的房子,請小動物們來住,他覺得這樣大家一定很開心)

2、觀察第二件事

(1)看,這是哪裏?(廚房)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小象在廚房裏幹什麼呢?(燒菜、燒飯)小象爲什麼要燒這麼多的飯菜?(這是它的心願:燒很多好吃的菜,請小動物們來做客,讓它們感到快樂)

(3)小象在燒菜、燒飯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炒菜鍋子冒出了火;水槽裏的水淌到了地上;飯燒焦了,鍋裏冒出了煙;菜葉子粘在腦袋上,東西丟了一地)

(4)想一想小象現在的心情怎麼樣?(很着急,簡直是手忙腳亂啊)

3、觀察第三件事

(1)這些是什麼?(布)小象用布在做什麼?(做衣服)小象爲什麼要做這麼多的`衣服。(是小象的心願:爲小動物們做很多漂亮的衣服,給它們帶去快樂)

(2)小象這次改做裁縫了,剪了很多布片,他做出衣服來了嗎?(做不出來,布片還是一片一片的,它不知道怎麼樣縫起來)

(3)小象做不出衣服,他心裏怎麼樣?(很着急,急得滿頭大汗)

4、小象去做了幾件事情啊?是怎樣3件呢?

(1)第一件事是什麼?(出示相應圖片)

(2)第二件事是什麼?(出示相應圖片)

(3)第三件事是什麼?(出示相應圖片)

5、小象啊,相當建築師、廚師、裁縫,可是他當得好嗎?爲什麼?

6、師小結:這三件事太難了,那麼大的事情小象還不會做,他的年紀還小,很多本領還沒有學過呢。那小象的心願實現了嗎?

四、講述小象傷心的畫面(出示小象傷心的圖片)

1、小象一件事也沒有做成,你們看他怎麼樣了,他的樣子?他的表情?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幅圖嗎?

3、小象那麼傷心,怎麼辦呢?

4、既然這些大事小象做不好,那他可以做一些他能做的小事呀。你們幫小象想一想他可以做什麼小事?

5、那小象到底做了什麼呢?往家裏走的路上,小象又碰見了誰呢?

五、小象能做的小事

1、請幼兒翻看《幼兒用書》,請幼兒說一說(小象去賣花了)他們的花是哪裏來的呢?(自己種出來的)在種花的過程中,小象能做什麼?(澆水)

2、(蛤蟆、青蛙)對了,小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正在澆水種花的蛤蟆和青蛙。這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邊演示ppt邊講述故事至結尾)

4、小象做了什麼小事?這是不是一件能讓大家開心的事?他自己開心嗎?你從哪裏看出來?

5、小結:小象雖然只做了一件種花的小事,可是他很開心,他說種花送人,可以讓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也給大家帶去了快樂。

六、實現願望:做自己能做的事

1、小象之前做了那麼多大事,但是一件也沒有做好,一點也不開心;後來小象只做了一件自己能做的小事,卻很開心,而且做得非常棒,讓大家都開心了,小象的心願實現了嗎?

2、所以,孩子們,我們要給別人帶去快樂就要做自己能做好的小事。

3、你會做什麼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閱讀圖畫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

2.學會念兒歌。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並學習兒歌。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我想要一隻恐龍》,兒歌《我想要一隻恐龍》。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上的畫面,說一說畫面上的恐龍分別是什麼,小朋友在和恐龍做什麼事情。

1.樑龍可以做什麼?

2.翼龍可以做什麼?

3.暴龍可以做什麼?

二、播放兒歌,請幼兒傾聽兒歌,結合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

1.先請幼兒傾聽音樂,然後跟着打出音樂節奏感。

2.結合畫面內容熟悉歌詞。

3.跟着音樂旋律邊念歌詞。

三、嘗試跟隨兒歌唱。

1.老師唱,幼兒欣賞

2.帶領幼兒逐漸唱

3.分組唱

4.請幼兒表演

四、幼兒討論:我想要一隻什麼恐龍?它可以……

活動反思: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興趣。在本次活動的中,幼兒對兒歌的學習很快,因此我把重點放在幼兒的`討論上,“你想要一隻什麼恐龍,爲什麼?”幼兒的想象千奇百怪,但最喜歡的還是暴龍,因爲他很厲害,它可以打敗其它恐龍。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內容:仿編散文詩《雲彩和風兒》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培養幼兒對文字符號的興趣。

2、嘗試仿編詩句“吹呀吹,雲彩變成……”培養幼兒思維的求異性和發散性。

3、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字卡“雲”、“有趣”、“能幹”;背景圖一張;披風;雲朵形狀的各色卡紙。

活動預設:

一、猜謎引入:今天莫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大家一起來猜猜,好嗎?

1、師念謎面,引導幼兒猜謎。

謎面: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像老虎,有時像大象。

2、出示字卡“雲”,幼兒認讀“雲彩的雲、白雲的雲”

二、幼兒欣賞配樂散文詩,感受散文中優美的意境,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師談話引入:秋天到了,天空變得格外晴朗,藍藍的天上飄着朵朵白雲,陣陣秋風吹呀吹,朵朵白雲變呀變,變成了什麼有趣的東西呢?請小朋友聽一首散文詩就知道了。

2、幼兒欣賞配樂散文一遍,並結合背景圖的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散文的內容。

師:散文裏說雲彩變成什麼?

3、師再朗誦一遍,激發幼兒的想象和思維。

師邊朗誦邊出示字卡“有趣”、“能幹”。提問:爲什麼說雲彩真有趣,風兒真能幹?

三、組織幼兒展開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嘗試仿編。

1、師:平時,你們看到天上的雲還像什麼?請你和旁邊的同伴說說。

2、引導幼兒用“吹呀吹,雲彩變成……”的句式說出來。

師:現在請小朋友象散文詩裏的句子一樣,用“吹呀吹,雲彩變成……”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

3、老師把每個幼兒說的句子寫在“一片雲朵”上,並貼在背景圖上。

四、幼兒欣賞仿編的詩歌,師將幼兒編的詩句連起來朗誦一遍。

五、遊戲“雲彩和風兒”,進一步感受雲的有趣,風的能幹。

1、師講解遊戲玩法:請一名幼兒扮風,一部分幼兒扮雲朵,雲朵在空中悠閒的飄來飄去,當一陣風吹過之後,雲朵要做一個造型,並且說“我變的是誰,在幹什麼。”

2、請部分幼兒遊戲一遍

3、幼兒到戶外遊戲。

推薦理由:

這首兒歌所表現的意境很美很神奇,天上的雲彩擡頭便看得有,不是完全脫離現實的想象,適合中班幼兒的'特點,同時它能激發幼兒更加關注周圍的事物、探究事物的變化。

整個活動的設計是: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教師將幼兒帶到美的意境中,讓幼兒充分感受想象詩句所表達的美。在熟悉句式的基礎上讓幼兒展開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嘗試仿編,不僅能規範幼兒語言的表達,而且還能帶給幼兒成功的快樂體驗。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自從把《小藍和小黃》一書投放到娃娃圖書館,該書的借閱頻次很高,幼兒非常喜歡這本圖書。前期在美工區做過配色活動,非常吸引幼兒,並且幼兒有一些仿編故事和製作故事書的經驗。《細則》中的注意領域目標提出:“引導幼兒喜歡聽兒童文學作品,會複述故事、續編故事;學習和仿編詩歌。”於是萌生了讓幼兒仿編故事,並在此基礎上共同製作圖畫書的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仿編故事《小藍和小黃》,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2、嘗試以小組形式仿編故事,並製作圖書。

3、鞏固幼兒對i原色顏色變化的經驗。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色玻璃紙及透明塑料片(兩兩重疊後,會呈現另一種顏色)、白紙若干。

重點難點:

1、幼兒合作仿編故事。

2、幼兒合作製作圖畫書。

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小藍和小黃》,激發幼兒仿編故事的慾望

教師:前幾天,娃娃圖書館又多了一本新書,叫什麼名字?

幼兒:《小藍和小黃》。

教師:上次我們在看這本書時,大家都很想借回去,後來我們想了一個什麼好辦法?

幼兒:做一本書。

教師:你們還記得書裏有誰嗎?

幼兒:小藍、小黃,還有它們的爸爸媽媽。

教師:當小藍和小黃成爲好朋友擁抱在一起後,發生了什麼事?

幼兒:變綠了

教師:除了哭、流眼淚,你還能想到用什麼辦法把它們變回小藍和小黃?(鼓勵、啓發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

教師:小藍和小黃擁抱會變綠,其他顏色的朋友碰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故事?

2、鼓勵幼兒以小組的形式仿編故事,並利用活動材料製作圖書。

教師:看看我這裏有什麼?(紅、黃、藍的小片片)

教師:你們可以從這裏選兩個最喜歡的顏色,也編一個兩個顏色在一起的故事,然後做一本圖書講給大家聽,好嗎?

3、鼓勵幼兒能大膽進行表述。

幼兒以小組形式進行表述,教師重點指導仿編情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及在小組討論時學習協商、合作。

4、延伸活動:將幼兒製作的圖書裝訂,供幼兒借回家,與家長共同分享。

教師:今天我們都編了好聽的故事,而且還製作了一本新書,你們可真棒!

教師:這本書放在哪裏?

幼兒:娃娃圖書館。

教師:好!我們可以把書借回家,讓爸爸媽媽看到我們小朋友的新故事,好嗎?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幼兒能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在仿編故事以及合作自制圖畫書的過程中,幼兒對活動有濃厚的興趣,活動專注。幼兒能夠通過協商、討論的形式解決遇到的困難及問題。在活動最後的分享環節中,幼兒能獨立地講述創編故事,展示自己製作的圖畫書,讓幼兒獲得了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

2、活動中的`不足:

由於中班幼兒正處在以自我爲中心的階段,社會觀點採擇能力發展尚不成熟,而本活動又是一個以合作爲核心的活動,導致在具體的合作過程中幼兒遇到了困難。幼兒目前的合作水平以及在合作中體現出來的特點也將成爲一個新的課程生長點。在後期我們將嘗試給兒童多提供類似以合作爲主題的活動,藉助活動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從而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主要內容:

1、故事選擇適合幼兒,活動挑戰性適宜。

教師設計活動的思路清楚,活動節奏把握平穩。教師的指導凸顯其靈活性、針對性,當在活動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及時進行調整,降低難度。幼兒對活動感興趣,在活動中非常自主、自律、專注而有序,享受活動過程。幼兒的持久性很突出,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仿編故事時使用了豐富的詞彙。

教師在材料的選取上體現了創造性和教育性,在活動中幼兒不僅獲得了製作經驗,鍛鍊了技能,同時也啓發了幼兒的興趣。

2、對於“如何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水平的活動”思考不足。

該活動有兩個難點:一是小組合作仿編故事,另一個是合作製作圖畫書。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可能交代不太清楚,講解欠到位,所以活動開始之初幼兒有些茫然,不知道應該做什麼。另外,如果教師事先能對圖畫書的形式、要素等分析得更充分會更好地促進活動的順利開展。

建議:如果教師前期能夠對故事書的講解更詳盡、分析更深人和到位一些,就能更好地幫助幼兒應對活動中出現的困難。建議對活動內容可以做一些拆分,有些活動內容可以繼續延伸下去,在分工和合作上考慮得更周到一些。

綜合評析:

1、活動的題材選取很好,是兒童圖畫書在教育課程方面的運用與嘗試。教師對活動材料的選擇適合本班幼兒。

2、教師對於教育目標的設置,關注到幼兒已有經驗和能力水平,目標的適宜性保證了活動的順利展開。小組活動形式,使教師能夠充分關注到每個幼兒,使每個幼兒都得到與教師、同伴互動和練習的機會,便於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幼兒,並根據情況及時調整指導的方式方法,實現教育目標。

3、教研活動中對仿編故事的適宜性和挑戰性,通過幼兒的現場表現進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活動對於幼兒長遠發展的意義和教師的嘗試。同時針對活動的難點在活動中是否得到解決,提出了很好的建設性意見。例如,對所用圖書的進一步分析、活動前的具體分:過程中的要求應交代清楚等,便於教師在後續活動中進行調整,達到促進幼兒更好發展的目的。

附:故事內容《小藍和小黃》

這是小藍。

小藍的家裏,還有藍爸爸和藍媽媽。

小藍有好多朋友,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黃,小黃就住在街對面。

他們最喜歡玩藏貓貓和轉啊轉圈圈兒!

在學校裏,他們整整齊齊地排排坐。

放了學,他們就又跑又跳。

一天,媽媽要去買東西,她對小藍說:“你待在家裏別出去。”

可是小藍還是跑出去找小黃了。

唉!街對面的房子裏沒有人。

他這邊找找,那邊找找,找呀找呀……突然在拐彎角上,找到了小黃!

他們開心地抱在了一起,抱啊抱啊,結果他們變綠了。

然後,他們去公園玩,他們穿過一條隧道。他們追着小橙玩。他們又爬上一座大山。

啊,好累,他們回家去了。

可是,藍爸爸和藍媽媽卻說:“你不是我們的小藍,你是綠的。”

黃爸爸和黃媽媽也說:“你不是我們的小黃,你是綠的。”

小藍和小黃好傷心。他們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藍眼淚和黃眼淚。

他們哭啊哭啊,直到全都變成了眼淚。

最後,他們把自己收攏到了一起,他們說:“現在,爸爸和媽媽能認出我們來了巴?”藍媽媽和藍爸爸見到他們的小藍,開心極了。又是抱又是親。他們也抱了小黃……但是,快看……他們變綠了!現在,他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於是,他們走到街對面去報告這個好消息。大家高興地互相擁抱。孩子們一直玩到吃晚飯的時間。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 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嘗試精神。

3。 能伴隨音樂做各種小動物的動作。

4。 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一套;背景圖一幅;投影儀一臺;錄音機和詩歌朗誦的.磁帶VCD一片;電腦三臺;幼兒操作用具2人一套

活動指導:

一、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小朋友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進場。

二、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剛纔模仿了哪些小動物呀?天黑了,小動物們找不到家了,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的家在哪嗎?”出示 “家”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他們各是誰的家?”;同時,幼兒2人合作,把小動物送回家,並互相交流(要求說出xx地方是xx的家)

三、 請個別幼兒上來將小動物送回家(投影儀),並說出“藍藍的天空是小鳥的家”。

四、 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的學這首兒歌“今天老師也編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 詩歌裏講了哪些家?

2。 這些家分別是誰的家?(幼兒邊說,教師邊操作課件)

3。教師播放錄音,幼兒邊學習兒歌邊用動作進行表演

五、 嘗試仿編詩歌:師“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

幼兒自由發言,先互相交流,再告訴大家。

六、 分組活動:

1。 看電腦中的VCD圖片進行仿編

2。 提供小動物圖片看圖進行仿編

3。 能力強:畫圖仿編

4。 能力弱:複習所學的兒歌

七、在音樂聲中,大家一起到戶外仿編兒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角色對話。

2、能找到物與物之間的相似性。

3、在遊戲的情境中體驗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教學背景松樹林和葵花叢圖片

2、小松鼠大獅子圖片各一張、小松樹和大葵花圖片各一張

3、青蛙、螳螂、烏龜胸飾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我們都玩過捉迷藏的遊戲,那誰來說說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呢?有兩個小動物也特別喜歡玩這個遊戲,看他們是誰?(出示小松鼠和大獅子圖片)他們長得都很特別,小松鼠的'尾巴是什麼樣子?大獅子的臉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1、(1)第一段講到“小松鼠這裏躲躲那裏躲躲”。師:你們來扮演大獅子和這隻小松鼠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教師把小松鼠圖片藏在松樹林裏)小松鼠藏好了,它藏哪裏纔不會被你們發現呢?我們一起把它喊出來好嗎?師幼齊喊:小松鼠,你在哪裏,快出來吧!

(2)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小松鼠,老師扮演大獅子,我們一起來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師幼表演。

2、(1)第二段講到“啊嗚,我在這裏呢”。師:你們再來扮演小松鼠和這隻大獅子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教師把大獅子圖片藏在松樹林裏)大獅子藏好了,它藏哪裏纔不會被你們發現呢?我們一起把它喊出來好嗎?師幼齊喊:大獅子,你在哪裏,快出來吧!

(2)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小松鼠,一個小朋友扮演大獅子,一起來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幼兒表演。

3、第三段講到結束。師:小松鼠和大獅子聰明嗎?爲什麼你覺得他們聰明?(因爲他們會躲到和自己長得相似的地方,而且還會相互表揚自己。)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四)“捉迷藏”遊戲。

1、師:今天還來了其他的小動物,有青蛙小姐,螳螂姑娘還有烏龜先生,他們想要在青草叢、石頭地和荷花池裏玩捉迷藏的遊戲,請小朋友們選一個喜歡的動物,躲到不容易發現的地方。好,你們去躲,我來找啦!

2、師幼共同遊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由於孩子父母工作都很忙,所以大部分孩子接送任務都落於爺爺奶奶身上,但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對待爺爺奶奶非常無理,書包老人拿着,出門老人揹着,有些過分的還會對爺爺奶奶無理取鬧,蠻不講理,老人對孩子的付出是無怨無悔的,不要回報的,但若問起孩子的最愛的人是誰,孩子都會說爸爸媽媽,而對於爺爺奶奶的付出,很少有孩子能體會和珍惜,針對孩子普遍對關愛老人情感的缺失,我設計並組織這一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將視線裝移到和自己生活最近但自己卻並不瞭解的老人身上,將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延續下去。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瞭解老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需要。

2.產生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自拍的採訪錄像。

2.製作七色花所需要的花瓣及吸管、膠棒等。

3.記錄表一張。

4.邀請幼兒的爺爺或奶奶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通過重陽節節日引出老人(爺爺奶奶)-你愛你的爺爺奶奶嗎?請幼兒都去擁抱自己的爺爺或奶奶。說說爺爺奶奶表情怎樣?爲什麼?

-爺爺奶奶愛你嗎?你從哪裏感覺到的?

-小朋友每天都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你知道爺爺奶奶每天都做些什麼?他們有什麼心願嗎?

2.觀看自拍錄像-你聽了爺爺奶奶的話心裏有什麼感覺嗎?

-爺爺奶奶的心願是什麼呢?

-小結:爺爺奶奶辛苦養育了我們的爸爸媽媽,爲國家貢獻了自己力量,現在他們年紀大了,還要照片我們小朋友,其實他們也有需要別人對他們的關愛和幫助的。

3.請幫爺爺奶奶做事情-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每天可以爲爺爺奶奶做哪些事情,讓他們幸福開心呢?幼兒討論回答,教室記錄在記錄本上。

4.七色花的祝福-請幼兒說說自己對爺爺奶奶有什麼美好的願望。

-七色花可以幫助你實現這些心願,幼兒和爺爺奶奶一起製作七色花,將做好的七色花送給爺爺奶奶並送上自己的.祝福,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的準備時間還是挺長的,在拍採訪錄像是老人們既認真、興奮、又顯的緊張,活動邀請了所有小朋友的爺爺奶奶參與,活動開始當孩子們張開雙臂擁抱爺爺奶奶的時候,班上的氣氛很溫暖,我看到有些老人的眼睛溼潤了,我也很受感動,採訪錄像裏我設計了一些孩子們從來沒有關注過的問題,如"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你以前是做什麼工作的?你白天都會做哪些事情呢?你最愛的人是誰?你有什麼心願嗎?等"所有的孩子都會看的很認真,這些普通回答讓孩子真實的瞭解到爺爺奶奶的生活,由於孩子們平時並不太在意爺爺奶奶,所以當孩子們說我能爲爺爺奶奶做的事情時,孩子們說的比較侷限。製作七色花的活動又將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整個活動充滿了溫情,但一次體驗是不夠,今後我將這一活動延伸下去,讓孩子真正的在生活中做到尊敬、關愛老人。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教學目的:通過表演、實踐故事,引導幼兒懂得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情。

準備:五兄弟指偶,笤帚一把

活動與指導:

1. 教師利用指偶給幼兒邊演示邊講故事。

2. 討論:⑴五個手指兄弟單獨掃地爲什麼辦不到?⑵五兄弟同時進行爲什麼就很快完成了?

3.遊戲:幼兒五個手指分別戴上五兄弟的指偶,邊說兒歌,邊做手指遊戲。

附故事:手指五兄弟的爭吵

有一天,小玉剛想上牀睡午覺,忽然聽見右手的五個手指頭說起話來。大拇指說:"我是你們的大哥,我最有用了。"食指說:"瞎說,瞎說,我最有用。"中指、無名指也嚷嚷開了:"我最有用!""我最有用!"小拇指一聽,笑了:"哈哈,我最有用!咱們光嚷嚷有什麼用?總得講出點道理才行啊!"

大拇指馬上說:"我先說!人們都管我叫大拇指哥,小玉誇獎什麼的時候,總是把我伸出來,說真好,真好,第一第一,我當然最有用啦!"

食指說:"你是老大哥怎麼啦,你沒有我長得高!我最有用。小玉要嘗一樣好吃的東西,總是用蘸一下,誰聽說讓你蘸過呀!"

中指說:"別吹牛了,你有我高嗎?我在五個兄弟裏最高,所以人們管我叫中拇,比高呀,那可數我第一!"

無名指也嚷嚷開了:"你們都別說了,我緊有用,人最喜歡我,管我叫無名指。有的人有漂亮的戒指,都是戴在我身上的!"

小拇指說:"你們說的都不錯,可是最有用的得數我!小玉耳朵癢了,就用我來摳。"

"不對,我最有用!"

"不對,我最有用!"

"……"

呵,這兄弟五個吵起來了。小玉一聽,覺也睡不着了,他咯咯地笑了。五個指頭兄弟

"對、對,還是讓小玉說說吧,我們誰最有用?"

"我看你們別爭了,父們都用。有些事一個人就辦不了,要靠大家才能辦好。"

"我不信。"

"我也不信。"

"好,不信你們就試試吧。來你們誰能用一個指頭,拿起這把笤帚掃掃地?"

大拇指說:"我能!"

"好,試試吧!"

大拇指想,這還不容易。它走過去就想把笤帚拿起來,可是不知爲什麼,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四個弟弟一看全笑了。食指說:"還是我來吧!"

食指過去了,它把身子彎過來一勾,真把笤帚勾起來了。可它想拿起笤帚掃地,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也全試過了,誰也沒能把笤起來。五個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了。小玉又跟他們說:"來,你們大家一起使勁,看看能不能把笤帚拿起來!"

五個指頭一合作,一下子就把笤帚拿起來了,嘩啦,嘩啦,把地掃得十淨極了。

小玉問大家:"你們說誰最有用啊?"

"我們都有用,團結起來力量大!"

五個指頭都不說話了,小玉躺在牀上,不一會就睡着了。

建議:請幼兒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團結協作掃掃我們的室內環境,活動形式可以把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負責做一件事情,如:擦桌子、掃地……。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表情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鏡子,表情卡每人一套,圖片每人一幅(情節、風景、色彩圖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談論臉部的各種表情

1、活動開始,引導全體幼兒觀察老師的表情(笑)

今天,有這麼多老師來做客,小朋友高興嗎?那你們看馮老師高興嗎?你怎麼知道老師很高興?(老師在笑)那你又是怎麼知道老師在笑的?

輔助提問:老師的嘴巴、眉毛、眼睛怎麼樣了?

師:哦,眉毛彎了,眼睛眯起來了,嘴巴往上彎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師在笑了。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拿出小鏡子,看看自己是怎麼笑的?

2、笑是一種表情,除了笑還有什麼表情?

幼兒照鏡子看看、找找、說說、做做。

(1)你找到了什麼表情?來,到上面來表演給小朋友看。(幼兒模仿)

(2)根據回答出示表情圖,說說表情,進一步感知明顯特徵。

(二)聽故事找表情

表情可真有趣呀,看看大家的臉可以找到表情。其實,在聽故事的時候,表情也會發生變化。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有來聽聽、看看一個故事,你們想想在這個故事裏能找到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找到了這個表情?

1、觀看多媒體故事

2、提問:你覺得故事裏有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

幼兒說說,引導幼兒說完整。

(三)觀察、理解圖片內容,爲圖片選擇恰當的表情。

小朋友真聰明,把藏在故事裏的表情都找了出來。今天還有一些表情躲在信封裏了,快把他們拿出來,(取出信封,看看錶情圖片),我們給這些表情找張圖片朋友好嗎?

請幼兒自由選擇圖片。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片(一次性在大屏幕上出現五張操作圖),就放在後面,等一下,你可以自己去選一張圖片,看一看,你覺得這張圖片可以和哪個表情交朋友,就把這個表情貼在圖片上,然後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爲什麼要用這個表情。

根據自己的理解爲圖片選擇表情,並說說理由。

(教師在巡迴觀察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和同伴交流,說連貫和完整,如:因爲……所以我選擇**的表情。)

3、大家一起來說說:

你的圖片是怎麼樣的?(同步在大屏幕上點出此張圖片)

你爲他選擇了什麼表情?爲什麼?(允許和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發表自己的理由。)

(四)討論自己喜歡的`表情

1、表情這麼有趣,他表達的內容這麼豐富,那你最喜歡哪種表情呢?爲什麼?

2、我們都喜歡高興的表情,那怎樣才能讓自己和別人天天都高興呢?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不被困難嚇倒、勇敢的人才能快樂的生活。

(五)延伸活動:

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表情內容、製作臉譜等

設計理念:

1、採集孩子生活中非常感興趣的點棗“表情”爲活動內容,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在與老師、同伴交流,和材料充分互動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想法,發表自己的意見,加深對錶情的理解,提高語言能力。

2、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他的發展與孩子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聯繫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異、尊重孩子的個性。

3、語言能力包括思維和口語兩部分,以往我們較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從而出現純模仿的誤區,其實思維過程是支撐孩子口語的基石,本次活動注意了幼兒內在思維和外在口語的有機結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有重點地講述小白兔是如何利用小紅傘幫助別人、又保護自己的。

2、培養幼兒耐心傾聽別人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

2、小紅傘一把。

活動過程:

1、啓發幼兒討論“小紅傘”的用途,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出示實物小紅傘,對傘的用途進行討論。

這是什麼?它能幹什麼?當遇到什麼情況時,它能怎樣幫助你?

(2)出示圖片,提問。

今天天氣怎樣?小白兔要到哪裏去?它出門時帶了什麼?它經過什麼地方?看見誰在幹什麼?它怎樣幫助刺蝟的?它又發現了誰?又是怎樣躲避大灰狼的?

重點是幫助幼兒梳理講述的經驗:什麼時候?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2、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理解結伴講述,老師巡迴指導。

3、請2~3位幼兒到前面來大聲講述。

4、通過給故事起名字,提供講述的思路。

(1)這個故事裏主要講了什麼?應該怎樣講才使聽的人更清楚的明白呢?

(2)給故事起名字。

(3)老師以弱者的身份進行講述

讓幼兒說說什麼地方講的不好,應該怎樣講?

(4)幼兒分小組進行講述後推派代表進行,其他孩子進行集體的點評來積累講述經驗。

5、續編活動。

幼兒繼續談“傘的用途”,遷移講述經驗。

(1)引導幼兒發現“傘的用途—撐起來當籃子”。

(2)指導幼兒按照講述的思路,敘述“小白兔利用小紅傘當籃子裝蘑菇”的過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