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綜合教案(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3.38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綜合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綜合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綜合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因本班出現幼兒不刷牙現象;爲了培養幼兒講衛生、愛刷牙的好習慣;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該活動過程。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細菌給我們的牙齒帶來的危害。

2、讓孩子們懂得講衛生、愛刷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一個健康的孩子。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並養成愛刷牙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Flish動畫故事《熊寶寶拔牙記》,掛圖一幅

2、牙型模具一套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1、開始環節:放映動畫故事《熊寶寶拔牙記》,讓幼兒觀看並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2、基本環節:教師提問引入課題

a、熊寶寶爲什麼牙痛呀?

b、熊媽媽把熊寶寶送到哪裏去了?

c、醫生怎麼處理的呢?

3、鼓勵幼兒踊躍回答問題,回答問題結束後讓幼兒自由討論,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

4、讓幼兒上臺演示自己平時是怎麼刷牙的

5、教師演示正確的刷牙方法

6、結束環節:教師總結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

7、延伸環節:讓幼兒分組進入“娃娃家”區域角扮演牙醫和熊寶寶的角色遊戲

教學反思

1、對活動過程的反思:(以下方面無論是與否,都應該分析是與否的原因,從而總結經驗或提出改進措施)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本次教學活動的.學習內容幼兒很樂意並容易接受。有適度的自由空間。能通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師幼配合情況欠缺,教師能夠扮演牙醫讓幼兒扮演熊寶寶教學效果會更好。

2、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本次教學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孩子們對牙齒的衛生和健康有了一定的重視。我發現許多幼兒不用提醒也會飯後漱口的習慣,早晨檢查牙齒的衛生也改善了許多。

幼兒園綜合教案2

設計背景:

我經過調查多數孩子因睡懶覺或急着上幼兒園,大都不喜歡吃早餐,由於飲食習慣和營養的不均衡,嚴重影響了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身心健康。針對這些現實問題,結合新《綱要》 “教育要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的精神。”我們特此設計了本次活動《快樂早餐》,目的在於引起幼兒對早餐的注意和興趣,從而產生喜歡吃早餐的情感和意識。如果只是空洞地說教早餐如何有營養、吃早餐的重要,幼兒會感到枯燥無味,教育效果不會好。根據幼兒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我選擇了聽故事、觀賞實物、做遊戲、動手操作等活動形式,使幼兒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受到感染,建立吃早餐的情感,同時其感知、觀察能力,積極思維、敏捷反應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還有安全意識和衛生習慣都會得到有效的培養。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激發和培養幼兒喜愛吃早餐的情感和意識,懂得早餐營養對身體發展的重要性。

2、通過活動初步瞭解早餐的種類和營養搭配,能夠自己動手搭配選擇早餐和吃早餐,。

3、有飲食衛生意識,體驗集體吃自助早餐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室事先佈置成餐館的環境。

2、有關吃早餐重要的故事。

3、各色早餐若干、碗、湯勺若干4、各種早餐卡片。

活動過程:

一、以教師扮演快樂餐廳的樂樂姐姐,帶幼兒到快樂餐廳做客引入。

師:“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快樂餐廳的樂樂姐姐,我知道小四班的小朋友很乖、很聰明,想請小朋友到我們快樂餐廳做客,好嗎?那我們就一起去吧!”

二、樂樂姐姐引導幼兒聽故事,讓幼兒知道吃早餐既不挑食的重要性。

1、師:小朋友,我們的快樂餐廳到了,這裏是快樂餐廳的故事大廳,故事大廳裏有一個關於吃早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聽故事前提出要求。

師:呆會兒聽完故事,樂樂姐姐要問小朋友,故事裏的媽媽叫大大和小小吃早餐時,大大和小小各怎麼做?大大和小小在幼兒園裏的表現一樣嗎?

幼兒園綜合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通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寶寶:你想到那裏去玩?媽媽帶你去(幼兒自由講)

2、律動:跟着媽媽走走(邊開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麼?可講教室環境)

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麼小動物到公園裏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一扔,下場)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a小兔怎麼了?

B怎麼會摔交的?

(快幫小兔揉揉)幼兒自由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是誰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應該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裏)幼兒學說。

木偶表演

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分糖幼兒每人一顆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音遊《汽車開來了》。

活動反思:

班裏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一直追着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幼兒園綜合教案4

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2、通過觀察、辨別,排除干擾,找出一一對應的關係。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知道收拾、整理物品。

活動準備:

1、四張操作桌分別放四張小腳圖樣及鞋子圖樣若干,成人鞋子若干分別放於紅線和藍線處。

2、幼兒座位呈單半圓形擺放。

3、遊戲音樂《大鞋和小鞋》,錄音機。

4、曾經玩過音樂遊戲《穿大鞋》。

活動過程:

1、能大膽的和同伴交流“自己今天穿的鞋”,並初步瞭解鞋子有很多種類。

(1)以介紹我自己的鞋爲題,幼兒互相交流、表述。

①“今天每個小朋友都穿了一雙漂亮的鞋,伸出來給我看看!”(幼兒把腳伸出來,教師觀察)

②“有的鞋子是*色的,有的鞋子是*色的,有的鞋子上有**,有的鞋子上還有**,真漂亮。老師今 天也穿了一雙鞋,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把自己的鞋子往前伸,請幼兒觀察、講述)

③“你們的鞋子也很漂亮,現在就請你把它的模樣向你旁邊的小朋友介紹一下吧!”(幼兒互相進行講述,教師傾聽、指導)

(2)請個別幼兒上臺來描述一下自己的鞋。

“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鞋子。”

(3)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鞋子,初步瞭解鞋子有很多的種類。

“剛纔我們說了許多種鞋,有皮鞋、球鞋,那除了這些鞋,你們還知道哪些種類的鞋嗎?”(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引導幼兒講述出鞋子別的種類名稱。)

(自評:鞋子作爲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物品,孩子們也非常的熟悉,從而會常常成爲他們談論的中心。設計這一環節,是本着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爲旨,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探索,相互介紹、分享自己的見解,把孩子們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引入主題,併爲下一環節奠定基礎。

《綱要》中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因此,設計此環節也試圖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嘗試描述出自己所穿鞋子的模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2、遊戲“鞋樣匹配”。

(1)提出要求,幼兒操作。

①“今天,糊塗城裏要舉辦一個晚會,可是城裏的小腳丫們卻在犯愁,因爲他們每天回來就把鞋子亂扔,現在怎麼也找不到一雙一樣的鞋子。他們想請大家幫幫他們,好嗎?”

②教師邊講述邊出示小腳圖和鞋樣,進行示範。

“等會,請每個小朋友到後面桌上找一個小腳丫,然後從中間的籃子裏幫它找一雙一模一樣的鞋子,找到後就拿着鞋子趕快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找到的鞋子是什麼樣的,看看誰能找得又快又對!”

(2)教師小結,並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爲習慣的教育。

①教師檢查幼兒的配對情況,對配錯的情況在集體中請幼兒觀察、分析,幫助幼兒排除干擾,找對一一對應的關係。

“小朋友們都把鞋子拿好,我來檢查一下,看看你們有沒有幫小腳丫找對鞋子。”(幼兒把鞋樣拿好,教師觀察)

教育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把脫下來的鞋子擺放整齊,並交代要求,請幼兒把鞋樣收整齊。

“那我們平時能不能向糊塗城裏的小腳丫這樣把鞋子亂扔呢?鞋子脫下來以後就要把它們(擺整齊)。

現在就請小朋友們把鞋子整齊的放在小椅子底下,放好以後趕緊到老師這來排好隊開火車,看誰放得又整齊又快!”(排隊帶幼兒到紅線處一隊站好。)

(自評:〈〈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孩子們都喜歡遊戲,也喜歡擁用一定的'角色身份來進行遊戲.因此,這個環節的設計上就利用了故事的形式來進行引入,賦予幼兒一定的角色和情境,並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去進行操作,目的就是想爲幼兒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和操作,並通過這種輕鬆、愉快的操作達到教育的目的。與此同時,也充分利用這種情境,讓孩子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有效地進行養成教育,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3、遊戲“穿大鞋”。

(1)提出遊戲要求,幼兒遊戲。

“我們上次玩了‘穿大鞋’的遊戲,今天大家還想玩嗎?可是,今天的遊戲有一點點不同。聽好了,待會聽到老師的哨音,請你們先從紅線這隨便拿一雙鞋,然後趕快跑到那邊的藍線處找到它的好朋友,找對以後就在藍線那把自己的小鞋脫下來、擺整齊,然後把大鞋子換好就可以到中間來做遊戲了。”

(2)幼兒穿上大鞋在場地中間隨音樂自由玩耍,教師同時檢查幼兒的鞋子是否正確配對。(播放“大鞋和小鞋”的音樂)

(3)請幼兒把鞋子互相交換,再次進行遊戲,教師同時檢查幼兒的鞋子是否正確配對。(播放“大鞋和小鞋”的音樂) “現在,請小朋友們到老師這兒來,輕輕地把自己的鞋子脫下來,和別的小朋友交換一下。”

(4)請幼兒換回自己的鞋子,然後按老師要求把大鞋收拾整齊。(幼兒換鞋子的同時播放音樂)“玩得高興嗎?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地去把自己的鞋子換回來,然後把你剛纔穿的大鞋收到那兩個綠色的大籃子裏放好,到老師這來開火車。”(以遊戲“開火車”的形式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自評:“穿大鞋” 是孩子們非常喜歡和熱情投入的一個音樂遊戲,因爲也是和鞋子相關的遊戲,因此,便想把它放入活動中來.可是怎樣才能使這個遊戲更好的爲本次活動的教育教學服務,經過思考,我便把遊戲的玩法更改了一下,在本環節的設計中,在音樂遊戲之前加上了配對的環節,這樣既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又滿足了幼兒遊戲的天性,一舉兩得。此外,在這個環節中,爲了確實的落實養成教育的目的,和上一環節相呼應,活動中教師就在幼兒會出現的情況中前時時提醒,反覆強調,在點滴中加強對幼兒的習慣的培養。)

幼兒園綜合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舞獅是民間的一種民俗活動,知道它的來歷。

2、瞭解舞獅時的動作結構特點及配樂演奏。

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幼兒進行舞獅時的動作結構特點及配樂演奏。

活動準備:

1、事先與幼兒收集有關舞獅的VCD、圖片、資料。

2、舞獅的道具:凳子代替獅子頭、樂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談話的形式引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舞獅,老師、小朋友當獅子頭。小獅子們…、我們開始練習了。”

2、隊列練習:立正、稍息、看齊,向左(右)轉,原地踏步。

3、熱身運動。

(1)聽信號走和跑,齊步-走------跑步走

師:“請小獅子們聽我的信號練習跑步,齊步-走------跑步走”。

(2)練習活動:摩拳擦掌(轉手腕)、(轉腳腕)、拉力器(擴胸)、、登山(跳躍)等。

(3)師:“小獅子們,原地踏步走。”師吹口哨,每節四個八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討論:

(1)“說一說什麼時候有這種活動?”

(2)“在哪裏見過這種活動?”

2、瞭解舞獅是民間的一種民俗活動,知道它的來歷。

3、討論:爲什麼要舞獅?有什麼意義?它和什麼民俗活動相同?(複習遊大龍、走古事等)

4、引導幼兒邊看邊討論:舞獅時的動作特點及配樂演奏。

5、幼兒玩舞獅的遊戲。

三、結束部分

1、幼兒隨音樂做放鬆運動,教師小結。

2、師生共同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體育活動—舞獅,具有競爭、競技和趣味性強的特點,有一定的激勵程度,幼兒參與的慾望一般都比較強烈,這就使得他們在參與過程中比較容易忘乎所以,也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一些激動情緒,在加上體育活動中允許幼兒自由發揮、自由活動,在這其中,我們老師也無法完全預料到活動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情。因此,在組織幼兒開展舞獅活動時,一定要多觀察幼兒的行動,再給予適當的提醒。比如,我們小朋友在遊戲時經常發現小朋友們之間總不免有你推我,我撞你的行爲,這樣的行爲其實很危險,我把觀察到的現象告訴大家,讓全班的孩子一起來評價,一起來解決,怎樣才能玩好舞獅的遊戲。因此我在體育遊戲“分角色”解決了以上問題,讓孩子們明白獅子表演不能掉隊,走路時不推不擠,還能有秩序地一個跟着一個走。又如:結合大型玩具遊戲舞獅,大型玩具是孩子們特別喜愛玩的',在玩之前,我們先檢查了一下大型玩的安全性,但在玩滑滑梯過程中,發現小朋友們喜歡從下爬到上,再倒滑下去,而且是頭朝下地滑。發現了這種情況,我們首先做的事情是制止,然後根據這些情況,找一些相關的圖片及錄像來給小朋友們一起看,讓孩子們知道身上的任何部位碰傷,出血了都很疼痛,而且有可能會有發炎、發燒或是有更加危險的事件發生。由此,小朋友們被錄像中的小女孩的疼痛感受到:玩滑滑梯時更要注意不能倒滑,不能從高往下跳等。我們在不斷地觀察,不斷地提醒教育中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也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綜合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序地收拾各類玩具

2、與同伴分享自己收拾玩具的方法及共同合作玩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具、幾個小筐子。

活動內容:

一、出示教具,提出問題。

1、小朋友,看看老師的籃子裏有哪些玩具呀?

2、可是它們很不開心,因爲這裏呀太多玩具了,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你們來說說看,怎樣去區分啊?

3、好了,你們知道怎樣去找它們的好朋友了。我請一位小朋友幫幫找找吧。

二、請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的'小朋友或者教室裏的物品,找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三、打開幼兒用書或觀看掛圖,完成練習。

1、看看圖上都有什麼?

2、 我們可以把它們像剛纔那樣分類,用不同的顏色的筆把它們圈起來。

幼兒園綜合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食物。

2、嘗試根據葷素搭配,學訂一餐食譜。

3、培養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已認識常見食物的名稱及其主要營養。

2、材料準備:每日食物結構圖,一週午餐食譜圖,胖、瘦和健康娃娃圖片一張,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喚起幼兒已有經驗。

星期天,媽媽不在家,小朋友來當家,想吃啥就吃啥,開心不開心?你們喜歡吃什麼?是不是喜歡吃的就多吃一點,不喜歡的就少吃一點呢?

二、瞭解每日需要的主要食物結構。

1、觀察每日食物結構圖每日食物結構圖告訴我們,身體需要各種各樣的食物,有的需要得多,有的需要得少。那麼,我們來仔細看一看,哪些需要多一點,哪些需要少一點,哪些需要不多也不少呢?

(引導幼兒講出:在三角形的食物結構中,最下面的是需要多一點,最上面的需要少一點。)

小結:糧食蔬菜和水果,每天要吃不能少;雞肉魚是和豆奶,不多不少要正好;巧克力糖果和肥肉,每天少吃要記牢。

三、瞭解偏食、挑食的危害,教育幼兒葷菜、素菜樣樣食物都要吃。

(出示圖片)三位小客人他們長得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爲什麼一個胖、一個瘦、一個不胖也不瘦?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啓發幼兒說出專吃葷菜,不吃素菜,容易發胖;只吃素菜,不吃葷菜長得瘦;不挑食,樣樣吃最好。)四、認識食譜。

1、(出示一週午餐食譜)這是一份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午餐食譜,看一看,每天有哪些菜?

小結:每天的'午飯營養很豐富,有葷的、有素的,真好吃。

2、討論:我們請小客人吃些什麼呢?

五、根據葷素搭配的原則學訂午餐食譜。

1、教師交待操作要求:盒子裏有許多食物卡片,你想請小客人吃什麼,就在食譜上貼什麼。

2、幼兒操作。

3、評價幼兒訂的食譜。

幼兒園綜合教案8

[設計意圖]冬天到了,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和鞋襪,但伴我們同行、與我們共同成長的小腳卻被幼兒忽視了,小腳在鞋子襪子的保護下很少能夠自由活動。幼兒對它的瞭解不夠,對它的用途還不太清楚,只知道保護小腳丫,並沒有充分發揮它的潛能。平時的藝術活動我們也較多注重手部動作,而對腳關注較少。所以我想讓我們的小腳可以解開層層的束縛,給小腳自由,讓它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真正地讓它動起來。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通過音樂、美術、運動遊戲等方式去感受、去體驗、去實踐、並在遊戲中萌發對身體的探索興趣。這次活動就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產生了。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自己小腳的特徵及其用途,感受小腳丫帶來的樂趣,產生初步的探索興趣。

2、培養幼兒愛護腳,保護腳,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1、裝飾五線譜的地毯;2、水彩筆、蠟筆、圖畫紙、裝飾綵帶各若干;3、新年樹一棵;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一、謎語引發興趣。

1、以小腳的謎語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這兒來了一個特殊的小客人,它是誰呢?請小朋友猜一猜。

謎語:我有兩個好朋友,會蹦會跳也會走。

離它誰也不能走,你有我有大家有。(小腳)請小客人出場:“小朋友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腳丫,我每天躲在鞋子、襪子裏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塊玩玩,你們願意和我一起玩嗎?我們一起把小腳露出來吧?

附:脫襪子:縮起小脖子(脫襪筒至腳心),拉長小鼻子(拉出襪頭),彎彎小身子(對摺),住進小房子(放進鞋子)。

2、小腳丫做遊戲。

師:小腳都出來了,它好高興喲!我們一起把小腳蹺起來讓大家看看,我們和它做個遊戲:小腳小腳動一動,小腳小腳跺一跺,小腳小腳勾一勾,小腳小腳繃一繃,小腳小腳碰一碰,小腳小腳摸一摸,小腳小腳撓一撓,左三圈兒,點點頭,右三圈兒,點點頭,左搖右擺點點頭,一前一後真有趣,前前後後點點頭,哈哈,小腳小腳真可愛。

二、探討腳丫的用途。

1、討論:小腳有什麼用?

師:好可愛的小腳丫,我們的小腳丫有什麼用處呢?(走樓梯、踢毽子、走路、賽跑、跳芭蕾舞、騎自行車、登山、跳繩、踢足球等。)

三、體驗小腳丫帶來的樂趣

(一)在音樂中體驗小腳丫的樂趣小腳說它最喜歡跳舞了,我們一起來跳一跳好嗎?在哪裏跳呢?小朋友看老師準備了五彩的地毯,小朋友說地毯上畫有什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數一數,這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五線譜。不管是線上還是兩線之間都是動聽的音符,今天讓我們來做可愛的音符,小朋友可以站在線上,也可以站在空格處,找自己喜歡的位置,讓我們的小腳隨着音樂跳起來吧!(提醒幼兒不要擁擠)

2、小腳是怎麼跳舞的`?教師總結(小朋友表現很棒,小朋友聽着音樂前後跳、左右跳、蹦蹦跳、踮腳跳、單腳跳,我還發現有的小朋友有不一樣的跳法,就是非常有力高興的音樂就在五線譜上面跳,平緩的音樂就平着跳,低沉的音樂就在五線譜的下面跳,跳的很好,下面請小朋友自己動腦筋跳出新的舞步)。

3、小腳丫隨着音樂跳出高低音。(小腳很累了,一邊引導幼兒放鬆腳,一邊讓幼兒說出新的跳法)。

(二)在美術中體驗小腳丫的樂趣1、我們的小腳丫可神奇了,我們一起給可愛的小腳照張相吧?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小腳丫,讓幼兒明白每個人的腳是不一樣的。

2、師生共同佈置“快樂腳丫樹”,新年馬上到了,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可是我們的新年樹,卻沒有漂亮的衣服,非常傷心,咱們一起想辦法幫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小朋友把裝飾好的小腳印剪下來,裝飾樹。

四、保護小腳丫

1、自由討論:我們的小腳丫可以做遊戲,跳舞,還能做畫用途可真大,那我們平時怎麼樣來保護我們的小腳呢?(幼兒自由討論,教師指導。)

2、個別回答:你有什麼好辦法?(常洗腳、換鞋子、襪子、穿鞋子……)

3、教師小結:小腳本領真大,它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有了小腳才能走、跑、跳,走在不同的地方,還會有不同的感覺,所以我們是不能沒有小腳。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記住愛護它、保護它,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幼兒園綜合教案9

目標:

1.雙人配合控制繩子和方形小框,把框內的小球安全送到規定的圓點上,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及腕部的靈活性。

2.通過與同伴的協商溝通完成遊戲任務,體驗到合作的樂趣。

準備:

1.在方桌上放置自制的箱體式鏤洞底板(也可用泡沫板製作,在泡沫板上鏤出若干大小不同的圓洞),底板的四個角上分別畫上黃、藍、紅、綠色圓點,底板中央爲出發點,如圖。

2.塑料方形小框一個,繩子四根(每根繩子的一端固定在底板的.一角,另一端系在方形塑料小框的一角,如圖)。

3.骰子一個,每一面畫有不同顏色圓點序列的提示,例如,可以分別是綠一黃、紅一綠、綠一藍一黃、黃一紅一綠、藍一紅一綠一黃、黃一藍一綠一紅;不同材質和規格的球若干,如紙球、塑料球、木珠、玻璃球等,如圖。

玩法:

1.遊戲前,幼兒把底板放在桌上。兩名幼兒對面而坐,雙手各執一根繩子的末端。

2.遊戲時,幼兒先將塑料方形小框移至底板中央的出發點,再將小球置於塑料方形小框內。

3.幼兒擲骰子,觀察並記住骰子所示的顏色圓點序列,例如“黃一藍—紅一綠”。

4.幼兒兩人合作,雙手各控制兩根繩子的伸縮,根據骰子所示顏色圓點序列,讓方形小框帶動小球避開底板上的圓洞,依次經過對應顏色的圓點(如圖)。

規則:

1.若小球在行進過程中落人洞中,則表示遊戲失敗,需將小球移回至底板中央的出發點,重新開始遊戲。

2.不能用手觸碰小球或移動塑料方形小框,只能通過控制繩子和塑料方形小框來帶動小球行進。

3.遊戲成功後,可以通過重擲骰子或更換小球繼續遊戲。

評析:

桌面遊戲“小球去哪兒”,取材簡單,玩法有趣,幼兒通過兩兩合作。控制四根繩子的伸縮,移動小球按選定的路線行進,這對培養幼兒動作的準確性、手眼協調能力和專注、耐心等學習品質有很大的作用。

該遊戲的設計亮點在於:兩個幼兒必須協同操作才能成功移動小球,過程中幼兒還需要通過與同伴的不斷溝通、協商,確定最便捷的路線、判斷行進狀況、調控雙方手腕的力度等。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既要控制小球,又要目測球的大小和圓洞大小之間的關係,避免小球落入圓洞。因此該遊戲極具挑戰性。當小球順利到達終點時,幼兒將體驗到合作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綜合教案10

活動目標:

1、練習快走、跑、跨、鑽等技能,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體驗兩兩結伴配合行動的默契。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鐵圈4個,輪胎8個,塑料制鑽圈4個(平衡木一個)。

2、活動前製作好5個擔架。

3、毛絨娃娃若干。

4、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汶川大地震、雲南大地震,日本大地震,震區的'人們在遭受着災難。我們馬上組織一支救護隊,隨時聽候調遣,趕赴前線救援,好不好。

現在,我是總指揮,你們就是戰士,我們必須訓練出一支勇敢的,不畏艱險的隊伍,去災區救援,你們能做到嗎?(能)

好,現在聽從總指揮的命令,——當小隊長,負責領隊,立正,稍息,立正,出操!老師喊可口令,領幼兒做準備運動。(跑一圈——原地跑——做護操)

幼兒跟着老師學救護操。幼兒邊聽老師念兒歌邊做救護操:擡擡,擡得穩。跑跑,跑得快。爬爬,往上爬。跳跳,跳得高。(擡擡:手臂向前向後,來回平舉。跑跑:手臂自然彎曲,在身體兩側前後擺動。爬爬:下手臂彎曲,放於胸前,朝上至站立。跳跳下蹲,再朝上跳起)

(二)訓練活動,理解練習內容

導入語:立正,稍息,立正。

地震災區一片廢墟,一堆堆的瓦礫,一扇扇的斷牆,一條條塌陷的路,會給我們的救援帶來很大困難。我們不但要學好快走、快跑,還要學好跨和鑽的本領。救援任務迫在眉睫,我們加緊訓練吧。

1、講解練習。要鑽過山洞,跨過障礙物,走獨木橋,動作要快還要穩。

2、請個別幼兒示範動作,老師注意引導幼兒。(請***戰士來示範一遍)

3、幼兒自由練習鑽山洞,跨過障礙物,走獨木橋等,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練習走獨木橋,跨過障礙物。

(三)組織幼兒進行綜合動作訓練。

全體集合,立正,稍息,立正。剛纔戰士們都練習了走、跑、跨、鑽的本領,現在我們把這組本領連起來練習。(老師口頭指揮鑽——跨——走),隊長領好頭。(空手練習二遍。)

(四)幼兒協作型訓練。

1、出示擔架,如果要去救傷員,應該怎樣使用擔架。那擔架應該怎樣擡,請兩名幼兒示範。

2、兩個幼兒自由組合擡擔架練習,要求又快又穩。救援行動可不是自己做自己的,得團結協作,互相配合才行。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嗎,好,現在,進行救助傷員訓練,戰士們兩人一組,出發——(幼兒訓練)就只有這麼一條救援之路,生命之路,我們必須又快又好的救出更多的傷員,所以必須做到有次序的進行,記住了嗎。

(五)練習結束,實行救援行動。(放音樂——發出地震警報、背景音樂)全體集合,立正,稍息,立正。戰士們,警報已響起,地震已爆發,馬上救援,出發——(幼兒兩人一組合作。)

1、遊戲規則與方法:幼兒分成4組,兩人一組合作,每組4人鑽過山洞、跨過障礙物、走過獨木橋,將受傷的傷員擡上擔架,再原路返回送往“醫院”。

2、進行遊戲,要求幼兒動作迅速,但也要注意安全。

(六)結束部分

今天,你們表現都很出色,勝利完成了救小動物的任務,大家現在也很累了,讓我們放鬆放鬆吧。我們辛苦了一天,很累了,大家自己甩甩胳膊,踢踢腿,拍拍小腿肚子,(邊說邊做)放鬆放鬆,也可以互相捏捏、揉揉、捶捶。(老師領小朋友一起做)天不早了,我們回兵營吧。(下課)

活動反思:

1、活動設計新穎有趣,幼兒樂於接受。

2、幼兒參與積極性很高。

3、幼兒活動強度太大,精力有些透支。

幼兒園綜合教案11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健康日,知道愛牙日、愛眼日、愛耳日都是和健康有關的宣傳日。

2、閱讀圖文標記,知道健康日的具體日期,協商分配工作,嘗試和大家一起製作健康日的宣傳欄。

願意向大家宣傳健康知識,嘗試設計健康日的.宣傳用語。

教學準備:

1、準備製作宣傳專欄的材料,筆、紙、圖片、照片等材料。

2、師生與健康日有關的一些資料。

教學過程:

一、念謎語,猜測五官,記錄五官的形象,1、教師念謎語,幼兒猜測,2、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五官的形象。

二、討論五官的重要,引出健康日。

1、教師:眼睛、耳朵、牙齒這些器官有什麼重要的作用?

2、教師:五官太重要了,沒有眼睛我們就看不見周圍的一切,成了瞎子;沒有耳朵我們就聽不見周圍的一切,成了聾子;沒有牙齒我們吃東西就咬不動,就沒有辦法吃東西。怎樣讓大家都來關注我們的眼睛、耳朵和牙齒呢?

三、閱讀圖文,瞭解健康日的由來。

1、教師在眼睛、耳朵和牙齒圖片的上方寫上具體的日期,並鼓勵幼兒閱讀,告訴幼兒這是健康日,啓發幼兒想一想:寫在眼睛上方的日期表示選牀什麼日子呢?鼓勵幼兒講述愛眼日、愛耳日、愛牙日。

2、教師小結。

3、帶領幼兒完整講述,如:6月6日是愛眼日,3月3日是愛耳日,9月20日是愛牙日。

四、帶領幼兒觀察健康日教育方面的圖片或影像資料,加深對健康日的認識。

五、組織幼兒討論,加深認識。

啓發幼兒設計健康日宣傳欄。

幼兒園綜合教案12

[教學目標]:

1、讓幼兒瞭解常見的飯菜;2、通過簡單的實際操作,讓幼兒體驗做飯的過程並對飯菜的好壞有基本判斷;3、培養幼兒愛惜糧食的態度;[教學準備]:

包餃子的相關材料及工具、PPT[教學時數]:

大班20分鐘[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操作法、講解與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教師直接切入主題教師引導及提問:"哇,我們的教室裏好香啊!惹得老師都直流口水了,看來小朋友們都把自己喜歡的'飯菜帶來啦。讓老師看一看,小朋友們都帶了哪些好吃的飯菜呢?"注:教師在昨天已要求幼兒今天上課帶一份自己喜歡的飯菜,並將活動主題告知。

二、基礎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飯菜、討論自己喜歡的飯菜。教師播放PPT,向幼兒展示其它常見的飯菜,並通過回答問題,認識到不能吃過期、太冷、太辛辣的食物。

教師提問:

1、"有魚香肉絲、香菇青菜……小朋友的飯菜種類可真多呀!那我們小朋友來跟大家介紹介紹自己的飯菜,講一講它是由什麼做成的?你爲什麼喜歡它,好不好?"2、"除了這些,小朋友們還喜歡、知道什麼飯菜呢?"3、"小明下午將媽媽前天炒好的豆角吃了,然後和小夥伴一起去打球,天氣很熱,回到家後他把冰箱裏的冰醪糟喝了,晚上爸爸又帶小明去吃了火鍋,結果晚上的時候小明肚子疼的很厲害,送去了醫院。小朋友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注:幼兒介紹自己的飯菜,產生互動與討論,並對該吃什麼飯菜有了基本的判斷。

三、結束部分:教師與幼兒一起動手包餃子教師提問1、"今天我們大家瞭解到了這麼多好吃的飯菜,有常見的,也有不常見的,真是大開眼界。小朋友們願不願意和老師一起包餃子呢?等包好了餃子,我們交給廚房的叔叔阿姨,讓他們幫我們煮熟,再配上小朋友自己的飯菜,一起開始我們的中午飯,好不好?"注:安排小朋友排隊洗手,在包餃子的過程中,可以討論自己的喜歡吃什麼樣的餃子,並幫幼兒逐漸樹立珍惜糧食,不浪費等態度意識。

[延伸活動]:

幼兒將自己喜歡吃的飯菜可以畫出來;語言活動--討論自己喜歡吃的飯菜

幼兒園綜合教案13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豆子的營養。

2、願意並喜歡吃各種豆類及豆製品。

3、養成愛吃豆製品的好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1、裝有不同豆子(黃豆、紅豆、綠豆、黑豆)的封閉罐子4個;

2、四種豆子的標記圖及指偶;

3、透明器皿4個;

4、食品:豆漿、豆腐乾、豆沙包、綠豆糕、紅豆粥;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共同玩遊戲“聽一聽,猜一猜”,認識四種豆子。

1、教師出示裝有不同豆子的封閉罐子,分別搖晃一下後問幼兒:這裏有幾個罐子,請小朋友聽一聽,猜一猜,罐子裏都裝了什麼?

2、教師揭開謎底,將罐子內的豆子分別倒入四個透明的`器皿內,和幼兒一起認識四種豆子。

二、通過故事,瞭解黃豆的營養。

1、引導幼兒欣賞故事《小小狗吃豆豆》;

2、師:小小狗爲什麼要去吃黃豆?喜鵲老師是怎麼說的?

3、師:小小狗吃了黃豆以後長胖了嗎?爲什麼?黃豆做成的食物有哪些呢?

4、教師小結:黃豆營養價值特別高,多吃黃豆有利於大腦發育。

三、教師演示豆子指偶,引導幼兒瞭解其他幾種豆子的營養。

1、教師出示四種豆子的標記,請幼兒將標記粘貼在裝有豆子的透明器皿上;

2、師:除了黃豆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外,其他幾種豆子也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有誰知道這些豆子有什麼營養呢?

3、幼兒兩兩相互討論,並在集體中發言;

4、教師演示四種豆子的指偶,以豆子的口吻介紹它自己含的營養;

5、師:你們吃過用這些豆子做的食品嗎?是什麼呢?

6、教師小結:豆子對我們的生長髮育有特別重要的作用。黑豆含有豐富的大豆蛋白,有利於大腦發育;紅豆有補血作用;綠豆有清涼解毒的作用。

四、幼兒分組製作豆子頭飾,和豆類朋友一起做遊戲。

1、師:小朋友都喜歡這些豆子朋友,今天我們就和豆類朋友來聚會吧。

2、幼兒分組製作豆子頭飾,教師進行指導。

3、教師和幼兒戴上頭飾,一起隨音樂表演豆子跳舞。

五、師生共同看幼兒用書,認識豆製品。

1、師:看看圖中的豆製品,你吃過哪種?知道它們是由哪種豆子製成的嗎?

2、教師拿出準備好的豆製品,請幼兒現場品嚐。

【活動延伸】

1、種植四種豆子,引導幼兒觀察並記錄豆子的生長過程,瞭解四種豆子的生長特點。

2、引導幼兒利用海綿、軟泡沫等材料自制豆製品遊戲材料,開展“小吃店”遊戲。

幼兒園綜合教案1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瞭解睡覺的正確睡姿,知道睡覺時不能隨便玩玩具。

2、樂意參加歌表演,能運用自己掌握的正確的健康知識指導玩具娃娃睡覺。

3、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小狗玩偶一個,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兒人手一個。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兒提出問題,引發幼兒對不健康的午睡行爲的思考

(如情景表演有困難,可引導幼兒觀看教學掛圖)

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⑴爲什麼不能矇頭睡覺?

⑵睡覺的時候爲什麼不能玩玩具?

⑶爲什麼不能趴着睡?

二、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水,瞭解睡覺的正確姿勢

(1)教師:怎樣睡會發生危險,怎樣睡才能讓自己睡得更舒服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睡的。

(2)教師在幼兒閱讀後提問:你最喜歡哪一種睡法?今天午睡的時候你準備怎麼睡?

三、遊戲“寶寶睡覺了”

1、老師這裏有很多小寶寶要睡覺了,請小朋友選一個寶寶,帶他去你的牀上睡覺。想一想,寶寶怎麼睡才更舒服。

2、寶寶睡覺了,我們來給寶寶唱首《搖籃曲》哄寶寶睡覺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積極性很高,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活動中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通過優美的配樂散文詩及背景圖,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地感覺,通過各種感官感受到了夜晚的寧靜與恬美,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得到美的享受。

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態、讚許的語言,鼓勵幼兒探索、表現。在理解動詞睜、停的時候,師生互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幼兒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理解了動詞的含義,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幼兒知識積累比較豐富,知道許多動物睡覺的習慣,因此在最後一個講述環節中,幼兒能大膽講述、表現,情緒及活動氣氛達到高潮。

幼兒園綜合教案15

目標:

1、理解快樂的含義,知道大家在一起會得到快樂,共同勞動會得到快樂,爲別人解決困難也會得到快樂。

2、能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1、《快樂公寓》ppt

2、學具:房子圖片7套,小動物圖片7套(根據故事中的動物)

3、經驗準備:幼兒知道狐狸最聰明,小烏龜喜歡曬太陽,小老鼠會打洞,公雞會叫人起牀,小貓講衛生等等。

過程:

一、開始部分師幼共同表演,提問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幸福嗎?我們認識了朋友,跟好朋友一起做遊戲,都很幸福、很快樂。森林裏的小動物們也想得到快樂,可是它們遇到了一些麻煩,我們來聽聽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基本部分

1、分段講述故事,理解快樂。

(1)教師結合ppt講述故事第一段(講到狐狸)提問:

1)、小老鼠遇到了什麼困難?

2)、小烏龜遇到了什麼困難?

3)、狐狸又遇到了什麼麻煩呢?

小結:小老鼠、小烏龜和狐狸都感到很孤獨,想跟好朋友住在一起。

提問:

1)它們都遇到了麻煩,所以感到不快樂,你們有什麼辦法幫助它們嗎?

2)它們想了這麼多辦法,小動物們知道了一定會謝謝你們的。那在故事裏,它們想了什麼辦法呢?我們聽一聽。

2、老師結合ppt講述第二段故事(講到大家歡呼,表示贊同)提問:他們是怎樣造房子的?小動物們都做了哪些事?

3、操作練習"爲動物分房"師:新房子造好了,請小朋友來幫小動物分一下房間。

(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幼兒正確幫小動物們分配到最喜歡,最安全的房間裏。)師:你是怎麼幫小動物分房的?

小結:小動物們都住進了自己喜歡的'房間,真快樂,它們要謝謝小朋友們,你們幫助了它們,快樂嗎?

4、點擊出示鴨子:"看,誰來了!"提問:

(1)鴨媽媽好象有點不開心,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我們來聽聽?

(2)大家是怎樣幫助鴨媽媽和鴨寶寶的?

5、完整欣賞故事提問:

(1)現在公寓裏住滿了動物,小動物們可以在一起玩了,真快樂。我們一起來幫這個公寓取個好聽的名字吧?(快樂公寓)老師把小動物們發生的事情,編成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幼兒完整傾聽故事。

小結:我們今天跟好朋友在一起得到了快樂,給小動物分房得到了快樂,爲小動物解決困難也得到了快樂,以後我們每天都要快快樂樂的,做個快樂的小朋友,還要把快樂幸福帶給身邊的好朋友。

三、結束活動。

師幼共同表演《幸福拍手歌》。師:我們一起把我們的快樂、幸福表現出來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