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七篇

本文已影響 1.01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七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教育幼兒通過生活實踐,與老師初步建立親密關係。

2、培養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能力。

3、學習基本的生活常規。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兒歌《老師像媽媽》

3、情境表演《老師教我插花籃》,幾朵小花。

活動過程:

1、情境表演《老師教我插花籃》。

(1)一位老師和大班小朋友上場,坐在桌前,教師教小哥哥用積塑拼插小花籃,拼插好後,放上幾朵小花,做成一個裝滿鮮花的小花籃。

(2)組織幼兒觀看之後,提問:老師用什麼玩具教小哥哥拼插花籃?你喜歡這隻小花籃嗎?老師能幹不能幹?

幼兒回答後,老師拼插一隻小花籃,也裝上小花,讓幼兒欣賞,允許他們自由講述。

2、指導幼兒閱看幼兒用書第5-7頁。提問:(講故事)

(1)老師教小朋友在活動室內幹什麼?

老師知道你們喜歡聽故事,現在老師講個故事給小朋友聽(老師講一個短小生動又有趣的故事給小朋友聽)。

(2)老師坐在鋼琴前,他要教小朋友幹什麼?(唱歌)幼兒回答後,教師演唱《我上幼兒園》或其他的歌。唱歌時要有感情,可反覆唱幾遍。也可以組織幼兒唱在家學過的兒歌,讓孩子們感到快樂、有趣。

(3)老師帶小朋友在戶外玩什麼遊戲?你們喜歡玩積木嗎?

幼兒回答之後,可以組織幼兒到戶外去玩遊戲,或者玩積木,讓孩子們玩得開心,激發幼兒喜歡過集體生活的情感。在遊戲過程中,要教幼兒一些基本的規則,使幼兒初步學會遵守紀律,能在和睦友愛的遊戲活動中獲得樂趣。

4、學習兒歌《老師像媽媽》。

老師朗讀兩遍後,教幼兒學習兒歌。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幾種常見小動物的不同叫聲、動作及愛吃的食物。

2、能夠伴隨有節奏的語言模仿小動物,體驗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小狗、小雞、小鴨、小羊等小動物頭飾及它們愛吃食物的圖片。

2、《喂喂小動物》PPT。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收到了一封邀請信。原來動物園裏的飼養員阿姨要出去辦事,沒有人照顧小動物們。飼養員阿姨發來邀請信,邀請小朋友們幫助她,照顧小動物們,喂小動物吃飯。

(2)師:走我們去動物園。

(二)過程:

1、播放《喂喂小動物》PPT第一部分(逐圖出示),引導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動作,知道小動物們愛吃的食物。

(1)師:動物園到了,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這些小動物吧。

(2)師:有誰認識這隻小動物呢?它是怎樣叫、怎樣走路的呢?誰來學一學?

(3)師:誰知道它最愛吃什麼?

(4)小結:小花狗,汪汪汪,吃什麼,吃骨頭;小小雞,嘰嘰嘰,吃什麼,吃小蟲;小小鴨,嘎嘎嘎,吃什麼,吃小魚;小山羊,咩咩咩,吃什麼,吃青草。寶貝們,太棒了。我們知道了小動物愛吃的食物,我們一起去喂喂小動物吧。

2、遊戲《喂喂小動物》,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有節奏的語言模仿小動物,體驗遊戲的樂趣。

幼兒自選一個小動物頭飾戴好坐到小椅子上。老師將各種食物圖片擺在桌子上,一邊敲小鼓,一邊又節奏的說:“小花狗,汪汪汪,請問你想吃什麼?”頭戴小花狗頭飾的小朋友就站起來學小狗走路,一邊走一邊說:“小花狗,汪汪汪,吃什麼,吃骨頭。”然後從桌子上拿出骨頭的圖片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反覆遊戲多次,請幼兒分別模仿動物,找出小動物最愛的食物。

3、播放《喂喂小動物》PPT第二部分。

(1)師:飼養員阿姨,回來了,快聽聽她是怎麼說的吧。

(2)師:太高興了,飼養員阿姨很滿意,我們照顧的小動物,她說我們都是合格的動物飼養員了,歡迎我們經常去動物園幫忙。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認識自己的標記圖,難點是鼓勵幼兒大膽用普通話地說出毛巾、杯子的名稱,並能學說一句簡單的話“這是我的××。”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標記圖、知道自己放毛巾、杯子的地方。

2、學習用普通話說出毛巾、杯子的名稱,並能學說一句簡單的話“我是我的××”。

3、教育幼兒講衛生、不亂用他人物品。

活動準備:

1、各種小動物形象標記圖,每人兩張(同樣的)

2、錄音機、磁帶(肉錄“找朋友”音樂)

3、教師在貼標記圖處點一圓點,作爲貼標記圖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認識標記圖

1、老師出示標記圖,請幼兒從中選一種動物做朋友(兩張)。老師說:“每個小朋友都找到一個小動物做朋友,告訴大家誰是你的好朋友?”請幾個幼兒舉圖說一說,並讓同組的幼兒互相看看、說說:“這是××,它是我的好朋友。”老師巡迴幫助指導。

2、分組遊戲:每人將標記放在桌子的中間,幼兒一邊繞本組桌子一邊隨音樂唱“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歌唱完,每人找到自己的標記圖。(玩兩遍)。

二、確定毛巾、杯子位置

1、出示毛巾,問幼兒:“這是一塊什麼?毛巾有什麼作用”,(啓發幼兒說出:能擦手,能洗臉等)。

2、出示杯子,問幼兒:“這是一隻什麼,杯子有什麼用?”(啓發幼兒講出:可以喝水、喝牛奶等)

3、老師提出:“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塊毛巾,一隻杯子,放在一起隨便拿用很不衛生,容易染病。誰有好辦法讓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毛巾、杯子?”(啓發幼兒說出把好朋友貼在旁邊作標記。)

4、請幼兒把兩張杯子標記圖分別貼在毛巾、杯子旁的圓點處。

5、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的毛巾、杯子在哪裏?把好朋友貼在哪裏?並指給大家看。問和這些幼兒同組的小朋友,他說的對不對。

6、幼兒手指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說出:“這是我的毛巾”,“這是我的杯子”。

三、小結:以後小朋友要用毛巾、要喝水,就到你自己的好朋友這裏來。找好朋友時,注意要仔細看清楚,不要找錯了,要用自己的毛巾和杯子。

活動延伸:

遊戲活動。如“快快找到好朋友”。遊戲時比比誰最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可在毛巾處,也可在杯子處。)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日常生活談話、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動物朋友喜歡吃什麼,長得什麼樣等。

家園配合:

1、讓幼兒從動物標記圖中找到自己的動物朋友,並帶回家放在自己的毛巾、杯子處。

2、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動物朋友”的習慣或特徵。

3、在“家園聯繫欄”內談毛巾分杯杯必要性。

4、要求幼兒在家裏也能做到分巾、分杯。

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

改變過去老師先貼好標記圖再按座位等順序分配給幼兒,然後教其認識的做法。採取“自選―練習―尋找”的方法,讓幼兒有更多的自主權。這種尊重幼兒的方法,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主動性,並使幼兒儘快熟悉了周圍環境。

小班社會活動設計--我的一家人

設計意圖:

家庭成員是幼兒最親近的人,讓幼兒初步地瞭解家庭成員特別是爸爸媽媽的工作,感受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是激發幼兒關心父母家人情感的基礎。本次活動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活動來實現,重在激發情感,通過活動,引導孩子關心家人、愛父母。由於幼兒認識水平的限制,所以,在瞭解爸爸媽媽的工作時,僅限於知道爸爸媽媽在哪裏工作、幹些什麼(工作的主要內容)。因幼兒間個體差異的存在,教師在準備製作材料時,還要因人施教。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自己及別的幼兒的父母的工作。

2.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3.願意表達自己對父母的熱愛。

活動準備:

1.幼兒與全家人的合影或生活錄像。

2.父母與幼兒曾交談過其工作情況。

3.錄音機、攝像機。

4.彩色皺紋紙若干、橡皮泥及輔助材料。每人一本小冊子。

過程建議:

1.談話:我的家人。

(1)幼兒拿出與爸爸媽媽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集體觀看生活錄像。

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其他成員,注意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如“這是我爸爸”等。

(2)幼兒大膽表述,教師記錄在小冊子上。講講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幹什麼工作的?在什麼地方工作?如:我爸爸是工程師,在工廠裏設計機器。

2.幼兒思考、討論:

(1)家中成員爲你們都做了些什麼?

(2)爸爸媽媽天天要上班,可辛苦了。如果小朋友們天天跟着爸爸媽媽,那他們會怎麼樣呢?小朋友不能跟着爸爸媽媽,那到哪裏去呢?你喜歡到幼兒園來嗎?爲什麼?

3.爲家庭成員送一件禮物。

(1)說說自己在幼兒園裏學到的本領(說、唱),教師錄音記錄。

(2)拿出攝像機:你們在幼兒園學到那麼多本領,想告訴爸爸媽媽嗎?將幼兒的講述記錄下來。

(3)激起幼兒爲爸爸、媽媽製作禮物的願望。教師引導:爸爸媽媽下班回家一定又累又餓,我們能爲他們做些什麼呢?(製作麪條、點心等)

讓幼兒自主選擇完成。教師可在幼兒遇到困難時,進行幫助指導。

延伸提示:

把幼兒與父母的`合影,佈置於活動室的牆面,幼兒隨時可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父母。家人爲小冊子添加相關的內容(趣事、愛好)。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積極、愉快地參與遊戲活動,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能說出外出安全、自救的簡單方法,並在活動中解決問題。

3、知道外出時要注意安全,瞭解安全的簡單的常識。

二、活動重點:

知道外出時要注意安全,瞭解安全的簡單的常識。

活動難點:

能說出外出安全、自救的簡單方法,並在活動中解決問題。

三、活動準備:

1、課件

2、玩具店場景:各種玩具若干件、桌子4張

3、方向盤一個、紅綠燈標誌

4、場地安排:

四、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1、提問:小朋友喜歡逛商店嗎?(引導幼兒說出逛商店的心情)

2、提問:明明也喜歡逛玩具店,可是他怎麼哭了?引導幼兒猜測明明哭的原因。

(二)出示明明在玩具店的場景(課件),引導幼兒討論外出安全和自救的方法。

1、出示明明在玩具店走丟的場景,引導幼兒討論“明明爲什麼會走丟?”“走丟了怎麼辦?”通過討論活動引導幼兒說出外出的時候要緊跟大人、拉緊大人的手,並能說出走丟後的簡單自救方法。

2、出示陌生人要帶走明明的場景,引導幼兒討論“明明應該怎麼做?”

提問:明明應不應該跟他走?應該怎麼和叔叔說?

通過討論說出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三)遊戲“逛玩具店”引導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外出安全的重要性,能運用簡單的自救常識解決問題。

遊戲過程:

坐汽車出發(上車的時候不推不擠)汽車開動(不要把頭伸出窗外/遇到紅燈停)汽車停(下車時不推不擠/跟着老師走)

1、討論集體外出時的規則

a、走路時要緊跟老師

b、乘車時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

2、在玩具店買玩具時創設“陌生人接小朋友”的場景,引導幼兒運用自救常識解決問題

情景:(陌生人出場)XX小朋友,你媽媽讓我來接你,跟我走吧?

教師:根據孩子的反應進行教育,知道不跟陌生人走,遇到不認識的人要及時告訴老師。

3、以“玩具店贈玩具”的遊戲情境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在挑選玩具時互相謙讓,不爭搶玩具。

“玩具店的老闆要把玩具送給小朋友帶到教室裏玩,請小朋友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在挑玩具的時候要互相謙讓。

4、教師帶領挑選好玩具的幼兒“開汽車”回到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知道"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2、在故事中感受"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故事的PPT、錄音

三、活動過程

1.看圖引出課題。

(請幼兒看圖)師:小朋友們,你看看圖畫上的是誰呀?(大公雞、小弟弟)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大公雞和小弟弟之間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雞和漏嘴巴》。咦,漏嘴巴會是誰呢,難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嗎,聽一聽故事就知道了。

2.傾聽與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欣賞(錄音)師:故事裏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賞(結合PPT)師根據PPT引導幼兒說出圖片內容,提問如下:

①小弟弟坐在院子裏幹什麼?

②小弟弟碗裏的飯爲什麼撒得到處都是?

③大公雞來了說什麼?然後做了什麼?

④大公雞爲什麼說小弟弟漏嘴巴?⑤大公雞唱的是什麼兒歌?

⑥小弟弟爲什麼哭了?

⑦奶奶對小弟弟說了什麼?

⑧後來小弟弟還撒飯粒嗎?

3.引發討論,體會故事主旨

(1)幼兒討論: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師總結:漏嘴巴是一個壞習慣。小朋友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同時將幼兒的討論結果編成一首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4.活動延伸在日後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大公雞和漏嘴巴》活動反思故事教學是幼兒園在社會教育中常用的方法,這與單純的說教相比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大公雞和漏嘴巴》是一個形象生動、又極具社會教育價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能力和習慣形成是靠日積月累的,並富有重複性的特點,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教育。本次活動意在讓幼兒知道"漏嘴巴"是個壞習慣,同時也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本次活動主要有三大環節:

環節一是導入。我以看圖的形式引出故事的兩大主人公:大公雞和小弟弟,並且開門見山說出故事的題目,引發幼兒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這個"漏嘴巴"呢?請幼兒帶着這樣的疑問開始故事的欣賞與理解。這符合幼兒的好奇心理,讓幼兒有聽故事的興趣。

環節二是故事的欣賞與理解。該環節是接下去第三環節的鋪墊,只有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纔可以引發幼兒的討論。因爲是小班幼兒,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賞採取錄音播放的形式只是爲了讓幼兒有一個簡單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賞爲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賞時同時採用了PPT資料,並且隨故事進展設立問題讓幼兒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內容。活動中幼兒通過看圖以及回答問題較好地理解了故事內容,對於故事的主旨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環節三是討論環節。由於這是一次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上一環節對於故事的欣賞和理解只是該環節的一個鋪墊。幼兒通過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個不好的進餐習慣,那麼在進餐的時候怎麼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爲此特引發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加深印象以在日後的進餐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這是本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將文學作品迴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以提問:"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爲切入,並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先自己探討出好的辦法,最後我及時地將幼兒的回答小結成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活動的延伸活動則是在日後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經常有幼兒好奇的脫下鞋子,好像很感興趣似的,也有幼兒在玩滑滑梯的時候,調皮的脫下鞋子在鐵索上跳躍。該怎麼讓幼兒正確認識鞋子和襪子呢。我利用了《小腳的朋友》這一課程,讓幼兒在認識小腳的朋友是鞋子和襪子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的穿脫鞋子。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襪子、鞋子能保護自己的腳。

2、瞭解小腳的特徵,學習穿脫鞋襪。

3、願意和小腳一起玩遊戲,從中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腳印人手一對、《小腳的朋友》教師教學資源、雪花片、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聽音樂《郊遊》帶幼兒入場,律動《小手爬》“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那頭頂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那小腳丫。”開始本次活動。

(二)過程:

1.認一認(脫鞋襪,認小腳)

師:“小手爬到了小腳丫上,現在,請小朋友脫下我們的小鞋子(提醒幼兒,兩個鞋子是好朋友,要讓他們親親熱熱在一起)”

脫襪子:師:“請小朋友一塊脫下我們的小襪子。”(兒歌引導:縮起小脖子,拉長小鼻子,彎起小身子,住進小房子。)

2.看一看(觀察小腳)

(1)師:“看一看你的腳上有什麼?數一數一隻腳上有幾隻腳趾?另一隻呢?”

(2)讓幼兒在腳底輕輕撓一撓,說出有什麼感覺?

(3)我們的小腳能幹什麼呢?(走路、跑步、跳繩、踢球)

3.走一走

教師帶領幼兒光着腳在地面上走一走,有什麼感覺?(冷),然後再帶領幼兒在事先準備好的凸起的積木上走走,感受一下是什麼感覺?(刺腳)

教師總結:原來光着小腳走路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受傷,那我們怎樣來保護我們的小腳呢?(引導幼兒說出穿上鞋子和襪子、每天洗腳、勤剪腳趾甲)

4.聽一聽

師“可是有一個淘氣的小腳丫丫就是想要光着小腳到外面走一走,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發生了什麼事情?”

提問:小腳丫丫有幾個好朋友?分別是誰?小腳丫丫離開好朋友之後發生了什麼?爲什麼說鞋子、襪子是小腳的朋友?

5.找一找

師:“摸摸我們的小腳有什麼感覺?(涼)怎麼辦呢?給小腳丫找朋友吧。”

穿襪子:兒歌引導“縮起小脖子,鑽進小洞子,拉起小鼻子,穿好小襪子。”(在幼兒穿襪子的過程中,要提醒幼兒特別注意腳後跟,避免穿反了)

穿鞋子(穿完後與地上的腳印對照,檢查是否穿對)

6.比一比

穿着鞋襪在地上和雪花片上再次體驗,感知並比較(舒服)

(三)結束:

現在請小腳丫帶我們去更好玩的地方吧,出發!

 活動延伸:

帶幼兒去玩沙池、鵝卵石、木板、草地上赤腳行走,獲得不同的感受,引導幼兒辯認襪底,分清鞋子左右,學習穿襪子和鞋子。

活動反思:

小班年齡段的幼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事物都充滿着濃厚的興趣,於是我讓他們從自身開始來探索自己的小腳,找找小腳的朋友。我創設了一個探索的場景讓孩子感受,讓幼兒在遊戲中萌發探索興趣,並讓幼兒能大膽將自己的探索結果進行表述,啓發、引導幼兒在探索過程中去尋找小腳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男孩,女孩的性別特徵,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2、體會兩種性別各有優勢是平等的,應該互相欣賞和幫助。

3、讓幼兒識別自己的性別,進一步認識自我,發揮自我意識。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瞭解男孩,女孩的性別特徵,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2、難點:體會兩種性別各有優勢是平等的,應該互相欣賞和幫助。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小朋友們,在今天的社會課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小客人,他們是紅紅和鼕鼕,(出示兩張人物圖片)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吧!

二、看一看,說一說

1、小朋友們注意看,他們兩個長得怎麼樣?說說他們的特點。

2、找找他們兩個的不同點,引導幼兒從頭髮、服飾等方面找不同。

3、說說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4、老師總結男孩與女孩的不同。

5、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要求幼兒用完整話回答)6、說一說班裏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7、家裏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8、遊戲:按要求做動作所用男孩起立,所有女孩舉手;所月女孩彎腰,所有男孩踢腿等

三、評一評,說一說

1、男孩子有什麼優點?指男孩說一說。

2、女孩子有什麼優點?指女孩說一說。

3、男孩眼中的女孩:請男孩子評價一下女孩的優點。

4、女孩眼中的男孩:請女孩子評價一下男孩的優點。

5、師小結:男孩:力氣更大,跑步更快,勇敢等。

女孩:做事認真,擺放物品有序等。

四、辨一辨,說一說:

在日常生活中你作爲男孩或者女孩,如果發現對方遇到困難,應該怎樣做呢?

1、出示幾張圖片,請幼兒觀察。

2、幼兒判斷後回答哪是對,哪是錯。

3、教師小結: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互相幫助,要學會尊重對方(板書)

4、遊戲:男孩爲一組,女孩爲一組,男女一一對應,手拉手完成《開火車》這首歌。

五、全課總結:

在這節社會課上,孩子們的表現都是精彩的,都是讓人滿意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老師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孩子們能互幫互助,做個好孩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