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七篇

本文已影響 2.47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七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小班幼兒個體間的交往、交流較少,各種遊戲基本以單獨活動爲主,與同伴間的情感交流不多,對同伴的關注也很少;對成人情感過於依戀;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及安全防範意識等。基於這個年齡段幼兒的各種行爲及情感特徵,我設計了社會活動《我的朋友在哪裏》。旨在通過此活動,使幼兒體驗到與好朋友合作遊戲的快樂、好朋友不見後的焦急、再次見到好朋友後喜悅的情感;教育幼兒不隨便離開集體,不跟陌生人走;引導幼兒樂意結識新朋友。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促進幼兒和同伴之間的交往,體驗與同伴共處的樂趣。

2.掌握必要的自我保護技能,知道不隨便離開集體,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裝備

1.不同顏色的布若干塊,各色布條各四個。

2.用布條在小椅子上系成蝴蝶結,有相同顏色蝴蝶結的小椅子兩兩綁在一起。

3.幼兒的手腕上或手臂上繫上蝴蝶結(兩個幼兒蝴蝶結的顏色相同,但分別繫於腕上和手臂上)。

4.地上貼紅色圓圈一個。

5.大棒棒糖幾根。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根據蝴蝶結的顏色兩兩拉手,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下來,簡單認識自己的朋友。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呀?

幼:我的好朋友是×××。

評析: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規則意識尚處於剛剛建立的階段,因此將小椅子上繫上蝴蝶結,既能引導幼兒根據蝴蝶結的顏色快速找到自己的小椅子,且便於遊戲過程中幼兒分組和交換角色時教師的觀察和指導。根據小班幼兒活動遊戲化、情境化的特點,給兩兩幼兒手腕上或手臂上繫上色彩鮮豔的蝴蝶結,讓“小蝴蝶”兩兩找到朋友,便於幼兒間結伴遊戲和遊戲時角色的區分。而在準備“蝴蝶結”時,注意選擇色彩豔麗的布,讓每一對幼兒的蝴蝶結的顏色與其他的區別較明顯,使幼兒易於尋找朋友。

2.師用彩色布矇住臉作“躲貓貓”遊戲,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1)帶領幼兒第一次玩“躲貓貓”。

師:“躲貓貓”好玩嗎?

幼:好玩。

師:你們想不想玩?

幼:想。

師:請蝴蝶結系在手臂上的小朋友從椅子下面拿出布,蓋在頭上,到圈裏來躲躲好;請蝴蝶結系在手腕上的孩子先矇住自己的眼睛,等好朋友躲好後再來找。

師帶領找的幼兒邊唱自編歌曲“我和好朋友,來玩躲貓貓,我的朋友快躲好,一會兒我們就來找,找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了”,邊找自己的朋友。找到朋友後,擁抱朋友,表達喜悅的心情。

(2)引導幼兒交換角色,再次玩“躲貓貓”的遊戲。

師:找到朋友是不是很開心?

幼:是。

師:想不想再玩兒一次?

幼:想。

師:這次請蝴蝶結系在手腕上的小朋友到圈裏來躲貓貓;蝴蝶結系在手臂上的孩子矇住自己的眼睛,等朋友躲好後再來找。

這時,另外一位老師用棒棒糖吸引走“躲貓貓”中的一個孩子。

評析:抓住幼兒愛玩“躲貓貓”遊戲的興趣點,讓一對好朋友輪流扮演躲貓貓的人和尋找的人,並交換角色再次遊戲,趁幼兒投入地進行遊戲時,讓另一位老師悄悄帶走一名幼兒,爲幼兒體驗朋友不見後的焦急情緒做準備。

師帶領找的幼兒邊唱邊找自己的朋友。找到朋友後,與朋友一起坐回自己的小椅子上。這時×××發現自己的朋友××不見了,急得哭起來。

3.引導幼兒猜測和尋找××小朋友。

師:“××不見了,他可能去哪了?”

幼1:被他媽媽接走了。

師假裝打電活驗證,沒被媽媽接走。

幼2:到小×班了吧。

師進行驗證,也沒有。

幼3:被壞人帶走了。

師:呀,真的被壞人帶走了可怎麼辦呀?他的爸爸媽媽肯定要急死了!你們是不是也很着急呀?

幼:嗯,是的。

師:我們怎麼做才能找到他呢?

幼:打電話,請110的叔叔幫忙。

師:嗯,這是個好辦法。

師假裝撥打110報警,請警察叔叔幫忙尋找。

師:也許剛纔他躲到其他什麼地方了,我們自己也來找找吧!

帶領幼兒一起到××可能會去的地方去尋找,呼喊。

另外的那位老師將孩子帶來。帶領幼兒詢問:“××,你去哪兒了?我們大家都急死了!都很擔心你,你的好朋友都急得哭了!”

教育幼兒:以後可不能隨便離開大家,更不能跟不認識的人走。

評析:在引導幼兒猜測“朋友可能去哪兒了?”“不見了,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將幼兒着急、擔憂的情緒激發出來,然後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嘗試尋找的多種方法,將幼兒的情緒體驗進一步提升。當朋友失而復現時,使幼兒能更強烈地體驗到再次見到朋友後的的喜悅之情,適時教育幼兒“不隨便離開集體、不跟不認識的人走”,從而增強幼兒的自我防護能力。

4.遊戲《找朋友》,引導幼兒樂意與新朋友一起玩。

師:“××回來了,我們來慶祝一下吧,去找個和你蝴蝶結顏色不一樣的新朋友一起玩遊戲吧。”

幼兒兩兩邊唱《找朋友》邊遊戲。

評析:用幼兒熟悉且樂玩的'遊戲《找朋友》,激發和引導幼兒主動找新朋友玩遊戲,從而將幼兒對好朋友的理解進一步擴展和提升,也使整個活動的意義得到昇華。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手的用途,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瞭解手的部位和名稱;

(2)體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白紙、廣告顏料、抹布、手的圖片。

(2)學具:白紙、廣告顏料、抹布。

活動過程:

Ⅰ導入

(1)猜謎語引入《我有一雙小小手》。

提問:"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幹活,不會開口。是什麼呢"?

重點指導幼兒知道自己的小手名稱。

Ⅱ第一次操作

(2)認識自己的手,瞭解手的部位和名稱。

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隻手?每隻手有幾個手指頭?各叫什麼名字?"

重點指導幼兒邊觀察自己的手邊說出手的部位和名稱。

Ⅲ分享經驗

(3)介紹交流,說說手的用途。

提問:"你的小手能幹些什麼事情?"

重點指導幼兒說說自己手的用途。

Ⅳ再次操作

(4)學習兒歌,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提問:"什麼事情你能自己做?"

重點指導幼兒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活動延伸

印手印畫,用手掌黏上廣告顏料,將手印印在紙上。

5.活動資源

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

穿衣服,扣鈕釦,

做早操,拍皮球,

畫畫也要用雙手。

小小手,小小手,

真是我的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乘坐公共汽車的正確方法,瞭解不正確的乘坐方法可能造成的危害。

2、積極參加活動,感受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將活動室的小椅子排成公共汽車的座位,佈置成汽車遊戲場景。

2、教師準備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我是汽車小司機,歡迎小朋友們來乘我的汽車。

——(幼兒依次做在座位上。)

2、教師:我的汽車歡迎文明小乘客,怎樣做一個文明小乘客呢?

3、出示圖1:有個小朋友在汽車上和其他小朋友吵鬧。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爲什麼?他該怎麼做?

4、出示圖2:有個小朋友把頭伸到窗戶外看風景。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爲什麼?他該怎麼做?

5、出示圖3:有個小朋友在汽車上吃巧克力豆和竹籤羊肉串。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爲什麼?他該怎麼做?(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非常顛簸,如果吃東西容易被嗆着或刺傷喉嚨。)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是一所農村園所,農村有多處可見小溪、小河,還有著名的汶河,就在我園的附近。幼兒喜歡在水中嬉戲、遊玩,每天有多次接觸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發現幼兒對水的認識是膚淺的,並不知道它的變化與性質,沒有節約用水及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此活動,並制定了以下目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萌發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教學難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實驗用的小瓶、杯子、顏料、可樂、醋、透明的塑料細軟管。

被污染水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引題:

(1)師:你口渴的時候,首先想到了什麼?

(2)你手髒的時候怎麼辦?

(3)你見過什麼地方有水?

2、實驗、示範:

(1)小瓶裏放入顏料,讓幼兒觀察。

(2)杯子裏分別放入醋、水、可樂讓幼兒聞一聞,品嚐一下。

(3)盆子裏的水倒入杯子裏。

3、幼兒分組實驗,得出結論:

(1)水是流動的

(2)水是沒有顏色的

(3)水是透明的

(4)水是無味的

4、師: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兒討論總結

(1)日常生活中用水

(2)生產建設中的用水

(3)動植物的用水。

4、師:水分淡水、鹹水兩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減少,應知道並告訴你周圍的人節約用水。

教師總結:

水被污染成了髒水,髒水可澆花、澆樹、澆稼,而污染了的水沒有處理,裏面有細菌和有毒的物質就成了廢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裏的水生物也會受到傷害,所以我們要愛護水資源,不亂扔垃圾。

活動延伸

遊戲:玩水《流水走迷宮》

幼兒瞭解水的流動與水的形狀會隨着物體的變化而變化。

教學反思

1、注重活動內容的生活性,與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導,幼兒對“水”的這一活動認識是很膚淺的,通過老師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兒園的課題,讓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更全面的認識瞭解,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熱愛家鄉的情感。

2、注重活動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講述動手、觀察、總結,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充分的“動”起來,老師只作引導者,提出一些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感知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目標:

l 認識一些常見汽車,知道開汽車的基本知識。

l 樂意參加遊戲並體驗做小司機的樂趣。

活動準備:

l 佈置馬路的場地,紅綠燈、停車場等l 汽車卡片,呼啦圈、音樂磁帶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汽車城裏去看看好嗎?

二、通過遊戲,知道做小司機的基本常識,體驗當小司機的樂趣。

1、認識汽車師:小朋友,看看都有哪些汽車啊?

幼兒自由參觀汽車。認識公共汽車、卡車、轎車2、幼兒自由取汽車師:現在請在汽車城裏挑選一輛你喜歡的小汽車。(幼兒自由挑選汽車)教師提問:“你開得是什麼車,你想到哪裏去?”

師:“今天小司機第一次到馬路上面去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聽警察叔叔的話。遵守交通規則,好嗎?

3、音樂。每名幼兒跟着老師開着自己的車在“馬路上”行駛。

4、幼兒模仿汽車喇叭聲幼兒模仿:“笛笛……”“叭叭……”(叫得輕的“喇叭”,鼓勵他們把喇叭要叫響一點)。

5、遊戲——紅燈停綠燈行(1) 師:現在是什麼燈?我們該怎麼辦?

(2) 教師出示紅燈:“紅燈亮了,停一停”(幼兒馬上停住)…

出示綠燈,小朋友再一次開着自己的車子到馬路上行駛。(音樂)三、根據標誌停車1、教師帶領“小司機”把車子開到“停車場”

2、教師提問:數數這兒有幾個停車場?(三個)3、請幼兒根據自己手中的車停在相應的停車場。

4、小朋友們把車子都停好了,我們到外面去玩了,跟着我一起去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過新年”這個主題蘊含了許多節目特定的認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禮物、新年人們的年齡變化,等等。

我通過與家長交流,發現新年禮物是小班幼兒感興趣的一個內容,伴有許多有價值的教育元素,比如,收到禮物時的感受與交往(禮儀與交往),打開禮物前的猜測與判斷(合理想象與判斷的方法),打開禮物後的驗證過程與心情(驗證並獲取經驗)。

在思考活動方案時,我認爲以不打開禮物爲前提,讓幼兒用各種方法來判斷包裝袋(盒)中“有”和“沒有”禮物。是活動中幼兒積累認知經驗的重點。由此,我形成了設計思路:以禮物爲線索,將尋找禮物、猜測禮物、分享禮物的過程自然銜接並層層遞進,激發幼兒從尋找中收穫情感,發展語言;從探索中尋找方法,發展思維;從分享中體驗快樂,嘗試交往。

 目標:

1.在猜測禮物、打開禮物的過程中,體會節日來臨的快樂。

2.嘗試用各種方法(如搖、捏、聞、掂等)來判斷禮物的“有”或“沒有”。體驗探索的樂趣。

準備:

1.包裝精美的禮物(事先藏在活動室內的各處,數量略多於幼兒人數):(1)禮物既有盒裝的,也有袋裝的,其中有極少數盒(袋)內沒有禮物。(2)禮物從幼兒的生活經驗與興趣需要出發考慮,能引起幼兒猜測或判斷,如:有或無聲響,有或無香味,有或無重量,等等。其中有一兩樣是能夠產生爭議的,如分量很輕,無法一下子判斷出來。

2.桌面上有笑臉和哭臉兩個大圓圈,分別表示“有禮物”和“沒有禮物”。

3.幼兒有收到或打開禮物的經驗。

4.歌曲《新年好》磁帶。

 過程:

一、尋找禮物

1.新年快到了,你想不想收到禮物呀?別急,老師已經爲你們準備了好多新年禮物,就藏在我們活動室裏,一起去找找吧!

2.你在哪裏找到了禮物?(可以隨機用“哇!你找到一大盒禮物”“瞧!他找到的是一袋禮物”等進行評價。)

3.你是怎麼一下子就找到禮物的?(發現禮物的精美包裝。)

4.禮物盒、禮物袋裏究竟有沒有禮物呢?老師請你們先不要打開,想辦法猜猜看。

二、猜測禮物

1.你找到的禮物盒(袋)裏有沒有禮物?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運用搖、捏、聞等各種方法來判斷禮物的有與無,並注意動詞的使用。)

2.如果你覺得你找到的包裝盒(袋)中有禮物,就把它放在笑臉娃娃的圓圈裏;覺得沒有,就放在哭臉娃娃的圓圈裏。

3.共同驗證猜測的結果。

(1)驗證笑臉娃娃圓圈裏的禮物盒(袋)。

這些都是小朋友認爲裏面有禮物的。究竟大家的猜測對不對呢?我們打開禮物盒(袋)看一看(直接打開禮物盒<袋>。)

(2)驗證哭臉娃娃圓圈裏的禮物盒(袋)。

a.這些盒(袋)子裏有禮物嗎?(請幾個幼兒再次上來辨別或判斷。)

(其中有一件禮物因爲沒有聲音、沒有重量、沒有味道引起了幼兒的爭論。)

b.究竟有沒有呢?我們也打開看看(請個別幼兒打開)。

(幼兒打開禮物盒,一隻大大的氫氣球慢慢升起,孩子們非常驚喜,大聲喊道:“有禮物的,是氫氣球,氣球飛起來了……”)

c.原來是有禮物的!是氫氣球!氣球你好!祝你新年快樂!

d.小結:剛纔大家想了許多辦法,終於發現了禮物盒裏的祕密。

三、享受禮物

1.新年裏,大家一定還能收到很多禮物。收到禮物時應該和送你禮物的人說些什麼呢?(謝謝;祝你新年快樂!)

2.《新年好》音樂響起,幼兒和教師、同伴一起分享禮物。

評析: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周洪飛

一、選擇了一個有價值的切入點這個活動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愛。該活動以禮物爲栽體,引導幼兒積累相關的經驗,注重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找到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切入口。

二、提供了一些富有童趣的教學具爲了達成目標,教師爲幼兒選擇的禮物既富有童趣,又蘊含探索價值。那些包裝盒、包裝袋上有小鎖、拉鍊、膠帶、繩子,等等,可以從多方面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羣的動作技能。

三、設計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活動過程

小班幼兒各種感官的感知能力還較弱,要求幼兒在不打開禮物包裝的情況下猜測禮物的有與無,對小班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教師在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來探索、判斷,有效促進了幼兒感知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特殊電話號碼119、120、110,知道其用途。

2。初步積累在緊急情況下報警求救,保護生命的經驗。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米奇頭飾,

2、觀看過米奇妙妙屋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師扮演米老鼠,帶領小朋友一起出發去米奇公園參加舞會。

二、在遊戲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1、(播放課件)看,到了什麼地方?森林裏發生什麼事了?讓我們想個辦法

2、由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麼號碼呢?(119)撥打119後我們應該怎麼說,消防叔叔纔會來火災現場救火呢?

3、小結:119是火警電話,發生火災後撥打119請消防員叔叔來救火。

那如果我們小朋友在家裏,爸爸媽媽都不在家,着火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4、繼續出發,(播放課件)維尼小熊的頭怎麼了?怎麼辦?

5、呼叫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麼號碼?(120)請一名幼兒來打電話求救。

6、小結:有人受傷或者需要急救時,我們可以撥打急救電話120請醫生來幫忙。

7、繼續出發,(播放課件)那是誰?(小偷)他在幹嗎?(偷東西)8、呼叫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麼號碼?(110)請一名幼兒來打電話報警。

9、小結:遇到小偷、強盜這些壞人,我們可以撥打匪警電話110報警,保護自己生命和財產。

三、鞏固

1、總結特殊的電話號碼今天一路上我們遇到了三件事,真驚險啊。森林裏着火了,我們撥了火警電話?(119);維尼小熊受傷了,我們撥了急救電話?(120);小偷在偷黛西家的東西,我們撥了警察的電話?(110)

2、做了三件好事,開心嗎?時間不早了,讓我們趕快去參加舞會吧。

3、繼續出發,米奇公園到啦,米妮在等我們了,讓我們一起跳妙妙舞吧。進入下方下載該課件,下載後有反思。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