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社會教案集合10篇

本文已影響 1.68W人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社會教案集合10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與指導:

1.導入活動。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說:“小木偶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說什麼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總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纔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場景遊戲:

(1)“鈴... ...”來電話了,

教師示範接電話:“喂,您好,... ...再見。”

(2)“鈴... ....”來電話了。

教師引導說:“我現在請最有禮貌的孩子來接電話。”找幾名表現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3)分組遊戲:相互打電話

[關注點]幼兒是否能說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4)特殊場景:“鐺,鐺。”另一名大班教師敲門。

a.教師說:"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師說:“我想請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嗎?”徵得幼兒同意。

c.教師走時,幼兒主動問好說:“老師再見。”

3.做客遊戲:

(1)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參觀。

(2)活動中做有禮貌的孩子,主動向中班小朋友說:“你好”“再見”

[關注點]a.幼兒會主動運用禮貌用語。

b.是否積極參與交往。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教案目標:

1、學習一些表達的方法。

2、知道新年即將來臨,在新的一年裏,自己會有許多變化,並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

3、樂意對周圍人表達自己的祝福。

教案重點和難點:

1.激發幼兒喜歡過新年的情感。

2.願意表達自己在新年裏的願望。

教案准備:

1.瞭解去年和今年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以及帶若干件已經穿小的衣物。

2.每人都已收到一張來自於父母或老師或同伴的賀卡,並將其佈置成一個“賀卡展”。

3.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用來裝飾的彩紙。

教案流程:

感知經驗,自己身高體重,自己穿小的衣服——激發情感,談話——表達情感——給新年老人寫信,做賀卡,送賀卡

(一)感知經驗

1.準備自己的身高體重卡。

說明:事先讓幼兒瞭解並記錄自己今年與去年的身高體重的變化。其方法可以是用數字記錄,也可創設一個角落,形象地記錄着幼兒的身高體重變化情況。

2.與父母一起準備自己穿小的衣物。

說明:幼兒在準備過程中,獲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的感性經驗。

(二)激發情感

1.說說我們在長大。

說明:①可以先說說自己在長大。在幼兒說出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後,說說哪裏可以證明自己在長大,如“我的褲子短了”、“我的鞋子小了”,甚至可以讓幼兒來穿套一下小了的衣物,和同伴共享長大的喜悅。

②可以說說別人在長大。說說同伴身體的長大和能力的“長大”。

2.記錄現在的情況。

說明:記錄現在的情況,等明年再來看看我們的變化。老師可以用大張的白紙,刻畫孩子的身高;幼兒的手、腳沾上顏料,印畫在紙上,並保存好記錄,來年再用。

(三〕表達情感

1.給新年老人寫信。

說明:畫畫自己在新一年裏的願望。

①老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寫信格式:

a.畫新年老人的頭;

b.畫自己的願望;

c.畫自己的頭或寫上自己的名字

d.寫日期。

老師可根據班上孩子的情況,或引導幼兒畫新年老人頭,也可老師代爲畫好,以激發幼兒與新年老人交流的願望。

②介紹自己信的內容。

老師應儘量引導幼兒講述清楚自己的願望。

③也可將信寫給親人,如媽媽、奶奶等等,以增進孩子與成人的交流。

2.做賀卡。

說明:

①引導幼兒欣賞“賀卡展”。

②談談自己喜歡哪一張賀卡。

老師引導:

a,從卡的封面來有,可以用各種裝飾紙裝飾。

B.從卡的內容圖畫來看,知道在卡的裏面畫上自己的祝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郵局及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

2、學習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同伴的介紹。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拍攝郵局的照片並製作成多媒體

2、製作的郵筒一個

活動預設過程:

1、 回憶交流,提問問題:

--"上次我們在大馬路上看到了郵筒,也知道了郵筒裏的信都要拿到郵局去,然後由郵遞員去送信的,對嗎?那小朋友們去過郵局嗎?

你們到郵局去幹什麼呢?"

2、 出示圖片,梳理對郵局的認識師生共同討論自己對郵局的認識:

--"郵局的標誌性顏色是什麼?"(顏色)"郵局的標誌是怎麼樣的呀?""郵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錢、取錢、打電話、訂報紙雜誌、帶收煤氣、電話、自來水費等。)"看一下照片,郵局裏都有些什麼呢?"(有郵箱、有稱、有電腦、有桌子等)"圖片上的這個人在幹什麼?"(寄包裹)爲什麼這裏有個稱啊?稱是用來幹什麼的呢?""這裏的人們在幹嗎?"(儲蓄業務)

3、 瞭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這張照片上工作人員在幹什麼?"(辦理包裹業務)"這張照片上的叔叔在幹什麼?"(辦理快遞業務)"那這個阿姨又在做什麼呢?"(辦理儲蓄業務)原來啊,郵局的叔叔阿姨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反思:

瞭解郵局的特點和郵局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難點是掌握寄信的步驟,在綜合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幼兒在需要別人幫助時能用請求的語氣說:你能―――樣嗎?

2、 幼兒能熟練的使用你好、謝謝、再見。

3、 幼兒感受使用禮貌用語和同伴交流的樂趣。

4、 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5、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能熟練的使用你好、謝謝、再見

幼兒在需要別人幫助時能用請求的語氣說:你能―――嗎?

教學難點:幼兒在需要別人幫助時能用請求的語氣說:你能―――嗎?

活動準備

小動物的頭飾 果樹 兔媽媽的長耳朵 水果籃 兔寶寶(配班老師扮演) 把孩子分成4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帶上兔媽媽的長耳朵,跨上水果籃蹦蹦跳跳的出場。和小朋友們問好告訴大家兔媽媽在森林裏發現了很多水果想請小朋友一起去摘,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禮貌用語我會用

1、 兔媽媽對小朋友們打招呼“你們好”,告訴小朋友們我的孩子不見了你們能幫我找一找嗎?孩子找到後兔媽媽趕忙說“謝謝”。爲了感謝大家我請大家吃水果,小朋友們拿到水果後知道說謝謝。

2、 到樹林裏摘水果(每個孩子只能摘2個)。每個小朋友一個頭飾,在摘水果前知道和果樹問好,摘完後知道說謝謝、再見

三、遊戲分享

1、孩子們能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和朋友一起分享。

2、每組孩子摘的水果不一樣如果你想吃其他的水果就必須說出:你好你的水果真好你能和我換一個嗎?

3、 鼓勵孩子大膽的交流

四、結束部分

請孩子們說說自己在生活中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怎樣對別人說。

五、活動延伸

請家長回家以後和孩子一起做一做這樣的練習,爲孩子與他人的交往和溝通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反思

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有很多的孩子是以自我爲中心不知道怎樣和別人相處。然而良好的品格及禮儀、行爲習慣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命運。 基本禮儀的常識是讓人們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設身處地的爲他人着想。對於幼兒來說,他們的禮儀無非就是如:來園、離園能主動向老師鞠躬打招呼;在路上碰到老師或熟悉的人能主動打招呼;知道要尊重別人等等;在家中家長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作爲家長,她的一言一行也會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榜樣。我認爲禮儀教育還得幼兒園、家庭、社會共同努力。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助餐中菜餚的擺放規律及用餐常規(如:歸類擺放、自主選擇、少計量多選次、不剩飯菜)。

2、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包括輕拿輕放物品;食品不掉地、不造成浪費;不貪吃、不挑食;食物搭配合理),愛惜廚師、農民的勞動成果。

3、體驗自助餐的休閒自在。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參觀大酒店的自助餐,請服務員介紹有關知識。

2、準備好菜餚、水果、點心、飲料等食品;碗、勺等餐具。

3、輕音樂磁帶、食物圖片。

活動:看看講講

一、通過回憶,引起幼兒的興趣。

上次,老師帶你們一起參觀了××大酒店的自助餐,你們看到了什麼?懂得了什麼?(幼兒自由交流)今天我們來欣賞品嚐一下幼兒園的自助餐。

二、欣賞菜餚的色、香,瞭解食品的分類及營養搭配知識。

1、欣賞食物

①幼兒參觀、欣賞,自由交談(提醒幼兒不要碰翻食物)。

②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是什麼顏色的?有何營養?聞上去是什麼味道?

2、食物分類

導語:這些食物如何擺放纔能有規律一點,以便讓人選擇。

①幼兒自由商量分類的方法;

②集體交流:哪些食物應放在一起,爲什麼?

(歸類:點心類、水果類、素菜類、葷菜類、飲料類)

3、營養搭配知識

導語:這麼多好吃的東西,該怎麼吃?

①藉助圖片進行擺放,瞭解葷素搭配、幹稀搭配、主副食搭配等原則。

②瞭解主副食、水果、飲料等食品選用的先後次序。

提問:用餐時,應先吃什麼,後吃什麼?爲什麼?

幼兒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③個別示範,師生評議(配圖片)。

提問:你想吃些什麼?

(個別幼兒擺圖片並介紹)

集體評評:他還有哪一類東西沒吃到?(對偏食現象進行糾正)

④全體幼兒操作,兩人一組,相互糾錯。

三、激發幼兒愛食堂人員、炊事員、廚師、農民的情感。

提問:這些味道鮮美、色彩漂亮的食物是誰做出來的?是誰種植或飼養出來的?

那我們吃飯時應注意些什麼?(節約糧食,不剩飯菜,不掉米粒等)

四、討論自助餐的使用常規和進餐要求

1、學習自助餐的使用常規。

提問:在用自助餐時要注意些什麼?

①人多不擁擠,互相謙讓。

②輕拿輕放用具。

③食物夾子不混用,夾子夾食物時要夾牢,不掉在地上。

④取少量,用完後再添加。

⑤不貪吃某一種食物,多吃了會不消化,影響身體健康。

⑥所選食物儘量做到面廣。

2、給圖片判斷正確與否,在正確的圖片上貼上“★”,做完後交流,並說說爲什麼。

活動反思:

我們都知道,一次成功的教學活動,首先就是取決於活動的內容,因此在活動的選材上是非常重要的,我的這次活動《自助餐》就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中。在活動的準備上主要有幼兒的知識準備和教學活動的準備兩方面。幼兒的知識準備有小朋友吃自助餐的一些經驗積累,知道吃自助餐時要注意些什麼,比如說:取餐時要注意安全,拿食物的時候要少拿一些,不要浪費。還有就是在活動中涉及到穀類食物和豆類食品有哪些,在課前我也和小朋友一起進行了相關的學習,豐富了幼兒的知識。

在開展活動時,我利用了電子白板,運用白板裏的容器這一特殊的功能,在幼兒進行學習食物金字塔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互動作用,讓孩子們更夠更好地理解每層食物都應該有哪些。幼兒操作的卡片我也進行了一些處理,每張打印出來的圖片背面我都貼上了卡紙,讓圖片能夠更有質感,這樣小朋友放在盤子裏走來走去就不會飄走。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郵票的特徵和用途。

2、通過親自嘗試設計郵票,對郵票產生興趣。

3、產生長大後設計更多更好的郵票的願望。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通過調查、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活動,鍛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從家中收集用過的各種郵票。

2、幼兒日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用書上各種有趣的郵票。

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瞭解郵票圖案的含義。

教師:畫面上有什麼?這些郵票上有什麼圖案?引導幼兒欣賞郵票,並向幼兒介紹,郵票的圖案很美,包括的內容很豐富。有些郵票的數量很少很少,所以有些人就喜歡集郵,把一些好看、有趣的郵票收集起來,放到集郵冊裏。

二、引導幼兒欣賞郵票,並向幼兒介紹。

1、想幼兒介紹郵票上的圖案很美。包含的內容很豐富2有些郵票的數量很少很少。所以有些人喜歡集郵把一些好看的,有趣的郵票收集起來放到集郵冊裏。這樣既可以欣賞到郵票上漂亮的圖案。又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3、教師;郵票上除了有圖案還有什麼(價格面值)你喜歡這些郵票嗎?爲什麼?

三、引導幼兒辨別不同的面值的郵票啓發幼兒說出郵票的主要用途1知道郵票貼在哪裏(信封上)表示的含義(表示已付郵費)2這些面值表示不同的郵費四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點來的郵票講述郵票的圖案以及面值。將幼兒帶來的郵票佈置成郵票展覽會。

活動反思: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我在備課時就據此確定出本課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學目標達成較好,下面就具體環節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及體會。

一、課前交流,激發學生對郵票的興趣。

郵票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它不僅是貼在郵件上表明已付郵資的憑證,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隨着電話、網絡等通迅工具的普及,書信的聯絡方式很少有人用了,現在的學生對郵票的接觸渠道也少,所以大多數學生對郵票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表面,只知道它的實用性,所以課前佈置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收集郵票,既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又使學生在收集的過程中對郵票形成一些新的概念,然後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印象。好奇和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郵票來歷的傳說故事,既激發了學生對郵票的興趣,又在故事中讓學生了解郵票的來歷,一舉兩得。

二、典型作品欣賞,瞭解郵票的構成要素。

在前面學生自由交流觀賞郵票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代表性的典型作品“黑便士郵票”“大龍郵票”,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郵票的魅力,同時也講解郵票種類紀念郵票、特種郵票、普通郵票等.使學生在認識到它們歷史價值的同時和現代郵票進行對比,發現現代郵票的優點:主題突出、色彩明快、富於裝飾性。

三、典型作品賞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我在‘欣賞“這一環節中,重點爲學生講解了郵票知識,學生們聽的是津津有味。很多學生馬上拿出自己收集的郵票,進行現場分析對照。看到同學們興趣盎然,就順手把“你的零用錢都做什麼用了”這個話題拋給了學生,通過與其他一些活動的相互比較,特別是與“課間打鬧”、“買小食品”等活動進行對比,同學們才發現集郵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還可以通過集郵認識朋友,增進友誼,鍛鍊交際能力;同時,集郵也是一項有趣的財力投資活動,可以在交換和買賣中培養敏銳的理財能力。有了這麼多的優點,很多同學都表示要加入到集郵者的行列,做一件有意義的課外活動。

四、親手實踐,體驗郵票設計的樂趣。

經過前面的激趣、引導,學生對郵票的設計已經在頭腦裏形成一些想法,然後通過親手實踐使學生的設計意識及思路逐步清晰起來,並且在創作的過程中邊做邊想,體驗創作的樂趣。音樂能激情。配上合適的音樂能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所以,我選用了《郵遞馬車》這首歌曲做爲背景音樂。學生自評、互評作品,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學會了發現別人的優點,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通過本次授課,我深深體會到要想上好一堂課,除了要精心設計教案,教師本身還要具備很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我在這些方面仍有差距。本課我的評價的亮點少。文學家羅曼羅蘭說:“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結果,只要曾經努力。”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評價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應留給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上臺評價,真正體會到在評價中學習。在評價中提高,而老師的評價只能體現畫龍點晴。看到差距的同時也爲自己指明瞭前進方向,相信在我的不斷努力下,我的課堂教學會更加成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大班年齡階段的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模仿力強等特點,是最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羣體。大班幼兒雖然對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略知一二,但對其危害程度瞭解不夠。通過此次活動,幼兒瞭解了交通安全標誌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初步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提高了自我安全防護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含義和作用。

2、瞭解過馬路時的注意事項,能遵守簡單的交通規則。

3、能夠增強安全意識,培養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含義和作用。

活動難點:

瞭解過馬路時的注意事項,能遵守簡單的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卡通視頻《發生車禍了》;在活動室創設成馬路,貼上各種交通標記;準備用紙箱做的玩具汽車若干;不同的交通標誌圖片;《教學大書》“過馬路”。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司機是幹什麼的嗎?(開汽車)如果你是一名司機,你會注意哪些事情呢?(幼兒自由回答)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段視頻,請你們仔細觀看,並回答老師的問題:這段視頻發生了什麼事?司機犯了什麼錯誤?他應該怎樣做纔不會有這樣的危險發生?

2、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討論並回答。

3、教師小結:作爲司機千萬不能飲酒駕車,這樣很容易發生事故;在開車時,不要接打手機,不要超速、不要疲勞駕駛,還要注意交通標誌,遵守交通規則,這樣纔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二、交流介紹,分享經驗

1、教師出示司機在開車時的一些圖片。

——“你認爲這些司機的做法正確還是錯誤?”

幼兒討論交流。

2、師生互動交流,解決問題。

三、歸納總結,提升經驗

1、引導幼兒看教學大書,說說圖片上是什麼地方,有哪些交通標誌,它們是什麼含義,哪些小朋友做的對,哪些小朋友做的不對,請幼兒根據畫面自由說一說。

2、引導幼兒思考:在馬路上,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纔會避免事故的發生。

3、教師小結:在馬路上,我們要注意看交通標誌,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要走天橋,過路口時要前後、左右看,等綠燈亮了再走。

四、操作運用,拓展經驗

1、教師出示玩具汽車,提問:你們想不想也來做個小司機?

師:做司機一定要認識很多交通標誌纔可以,我現在要考考大家,看看你們都知道哪些交通標誌。

2、教師出示不同交通標誌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和含義,對於不認識或不瞭解的交通標誌,教師給予說明和介紹。

五、通過遊戲,總結經驗

1、師:下面我們玩一個小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我是小司機”。老師說一下游戲玩法,播放音樂《我是汽車小司機》,選一名幼兒做小交警,其他幼兒做司機,在音樂的伴奏下,在馬路上開“車”。但小朋友在開車時要按照交通規則進行行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小朋友要停止其遊戲一次。

2、幼兒積極參與遊戲,沒有遵守交通規則的小朋友及時總結自己錯在哪裏,該怎樣改正。

3、師:小朋友今天玩的很高興,收穫還很多,不僅嘗試當小司機,還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及瞭解過馬路時的注意事項,能遵守簡單的交通規則。讓我們回家後給爸爸媽媽講講自己認識的交通標誌及瞭解過馬路時的注意事項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瞭解故事的基本內容以及"護士小姐"變化的臉部特徵感受故事的幽默情緒。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活動準備:

PPT圖片DVD《親愛的護士小姐》

故事面具:小丑,巫婆,海盜,聖誕老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設下懸念,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利用故事開頭"有一次,我的腳受了傷,必須住在兒童醫院好幾天。每天,都有一個打扮得很特別的護士小姐來照顧我。"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提出問題"護士小姐會打扮成什麼呢?"爲接下來的學習設下懸念,進而順利地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

二、基本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知識,習得能力。

1、欣賞情景表演《親愛的護士小姐》初步瞭解故事內容。每當護士小姐變換了一個造型的時候,把面具出示在黑板上,便於幼兒仔細觀察這個角色的臉部特徵。引導幼兒集體討論交流,回答:

"故事裏都有誰呢?"(簡單的問答式學習有利於提高幼兒學習的自信,爲下一節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2、帶着問題欣賞故事,出示PPt,並生動講述一遍故事。加深對故事的印象和理解。

"第一天護士小姐打扮成了什麼?小丑的臉上有什麼?""第二天護士小姐變成了什麼巫婆的臉有什麼?""第三天護士小姐又變成了什麼?海盜的臉有什麼?""第四天護士小姐還變成了什麼?聖誕老人的臉上有什麼?""小男孩雖然腿受傷住院了,可是他在醫院裏面過得愉快嗎?爲什麼?""你喜歡這個護士小姐嗎?那你們還想聽這個故事嗎?"

3、播放DVD,完整欣賞事故(讓幼兒從視覺和聽覺上更加直觀地感知故事內容)並會用"護士小姐有······"的句型描述臉部特徵。

請你用"護士小姐有······"的話來告訴我,護士小姐臉上有什麼?

4、遊戲:拼貼畫(讓幼兒選對應的部位進行拼貼,得到護士小姐的正確畫像,看是否與書本上的一樣)"這樣的護士小姐跟我們故事中的護士小姐是一樣的嗎?""小男孩畫的像是對的嗎?"三、結束部分:總結護士小姐的臉部特徵。

"你覺得這個護士小姐還可以變成什麼?""不管她是什麼造型,她的臉上一定會有什麼?圓圓的眼鏡、短短的頭髮、右邊臉上有個痣、鷹勾鼻、小小的金牙。""今天我們講的是什麼呀?可愛的護士小姐。"活動延伸:

請寶貝回家後把你想要護士小姐變成的人物畫出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活動一:熱鬧的元宵節(社會)

1.瞭解元宵節的由來、傳統風俗習慣。

2.能夠積極發言,在集體面前完整的交流元宵節的由來, 分享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具備過元宵節的生活經驗,如:吃湯圓、放禮花。

2.關於元宵節的音樂《團團圓圓元宵節》、元宵節的由來調查表、圖片。花燈、綵綢、鑼鼓等表演材料。

活動過程

一、直觀引入,激發興趣

1.出示實物 引出主題

(1)播放歌曲《團團圓圓元宵節》,同時出示燈籠、鑼鼓、綵綢……設計提問:

(2)你在哪見過這些圖片?在什麼時候見過?(請不同能力的幼兒分別回答問題)

(3)小結: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佳節,每逢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都張燈結綵,分外喜慶而熱鬧。廣場上、大街上有慶祝元宵節的各種民俗文藝表演 : 扭秧歌、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擡花轎、跑旱船等一系列多彩多姿的表演,把新年的氣氛推向高潮。另外每逢十五這一天,人們還有還有賞燈猜謎的習俗,所以人們又稱這一天爲 “燈節 ”。

2.觀看錄像 回憶討論

(1)幼兒觀看錄像後自由討論,說一說元宵節裏還有哪些開心的事?(如: 和小朋友一起放煙花、鞭炮、猜燈謎……)。

(2)教師參與到討論中,同時提醒幼兒注意放鞭炮時的安全。

二、大膽表述,提升經驗

1.問題引領 相互交流

(1)過元宵節時自己是和誰一起過的?在哪裏過的?交流分享全家人吃元宵的情景。

(2)教師參與到幼兒的談話中,講解一些元宵節的風俗習慣。

2.啓發鼓勵 大膽表述

(1)引導幼兒說出元宵節時的祝福語

(2)提醒幼兒正確使用節日祝福語,並給予鼓勵和表揚。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0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各種各樣的車》

活動目標:

1.加強對生活中常見車輛的認識。

2.瞭解三種特殊車輛的用途(警車110,、救護車120、消防車119).

活動重點:

瞭解三種特殊車的用途。

難點:

通過看圖片、聽聲音瞭解常見車的用途。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車輛的圖片。

2.下載各種車的聲音。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老師:今天天氣真是好,我們大家一起出去兜兜風, "小板凳,連一起,當做汽車開出去,郵政車,穿綠衣,信件包裹裝肚裏,救護車,穿白衣,病人傷員抱懷裏,消防車,穿紅衣,噴水滅火跑得急,灑水車,邊下雨來邊唱歌,垃圾車,邊吃垃圾邊唱歌。"

(二)談話導入,引發幼兒對車的興趣

1.師:今天小朋友來得真是早,但不知道今天你們是怎麼來到幼兒園的呢?

(引導幼兒說出騎自行車、電瓶車、摩托車等)

2.除了我們平常見過的這些車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車?(引導幼兒說出更多的車,如火車、貨車、灑水車、垃圾車、警車、救護車、消防車。)

師:原來有這麼多的車,今天我們班來了很多客人,我們用掌聲把他們請出來。(請幾個車寶寶入場自我介紹)師:剛纔我們認識了很多種車,你們誰知道它們的聲音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玩一個猜謎的遊戲,從聽聲音猜猜都有哪些車?

(三)、聽聲音,辨別車輛,並讓小朋友模仿車子的聲音。

(1)播放自行車鈴鐺聲。

(2)分別放出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等車的聲音,引導幼兒說出車的名稱。

師:剛纔呀,我們認識了很多車,也知道了它們的聲音,那這些車都是幹什麼用的呢?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找朋友的遊戲 (邊放音樂邊讓沒參入的小朋友唱並打節拍)

(四)遊戲"找朋友"人們在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圖,讓幼兒把相應的圖片找到朋友。

上學--需要校車。 遇到傷員病人--需要救護車。遇到火災事故--需要消防車;遇到小偷偷東西--需要警車等遇到火災--需要消防車。

遇到很多垃圾--需要垃圾車。遇到馬路乾燥--需要灑水車。

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其特徵--三種車輛上都有相應數字及相應的電話號碼:警車(110)、救護車(120)、消防車(119),知道在遇到困難及時時撥打相應電話。請幼兒分別說出圖片上的情節,並告訴大家三種特種車的求助電話號碼。

(五)、結束部分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種車,並且知道它們的用途,還知道一些車的求助號碼,是不是覺得很開心呀,我們來玩一個開車的遊戲輕鬆一下.小板凳連一起,當做汽車開出去,郵政車,穿綠衣,信件包裹裝肚裏,救護車,穿白衣,病人傷員抱懷裏,消防車,穿紅衣,噴水滅火跑得急,灑水車,邊下雨來邊唱歌,垃圾車,邊吃垃圾邊唱歌。"遊戲結束。

反思:

本次活動《各種各樣的車》的主要目標讓幼兒瞭解各種車的名稱及用途,以及一些車的求助電話號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本次活動培養幼兒在寬鬆的遊戲氛圍中能夠大膽的介紹自己,並能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地方我再加以補充,如果拿真實的玩具車給小朋友講解,小朋友的興趣會更高。下次會再接再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