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彙總6篇

本文已影響 8.17K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彙總6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會大聲吵鬧與輕聲講話的不同效果.知道大聲吵鬧的危害,養成輕聲講話和安靜聆聽的良好習慣。

2.瞭解一些保護嗓音的方法。

活動準備

一段幼兒平時大聲吵鬧的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錄音,討論大聲吵鬧的危害性,激發幼兒改變不良習慣的願望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聽一段真實的錄音,小朋友仔細聽是什麼聲音。

師:你們剛纔聽到的是什麼聲音?(亂糟糟說話的聲音、大聲喊叫的聲音、吵鬧的聲音……)你們聽到的其實就是你們平時發出的聲音,老師在你們說話時悄悄錄下的。

2.師:你們聽了這段錄音,有什麼感覺?(亂糟糟的、很吵鬧、聽了不舒服、有點刺耳、覺得煩躁、不想再聽了、耳朵裏嗡嗡嗡的響……)

小結:老師和你們的感覺一樣,我們聽了這種聲音會覺得不舒服,不想再聽了,我們把這種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雜的聲音稱作“噪音”,經常處在這種嘈雜的環境中不但會損傷我們的聽覺,而且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時間長了甚至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3.師:想一想,如果你經常大吵大鬧或大聲講話,時間久了,你的嗓子會有什麼感覺?(疼、幹、紅腫、發炎、嘶啞、聲音啞了)

小結:經常大聲喊叫或長時間大聲說話、唱歌,就會感到嗓子疼、幹,引起嗓子紅腫發炎。聲音嘶啞,說不出話來,嚴重的甚至會損害聲帶,以後就永遠變成嘶啞的聲音了。因此,爲了我們的嗓音不受傷害,能不能大聲吵鬧呢?除了不大聲吵鬧,還應注意什麼呢?(不長時間大聲說話,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過度……)

4.師:剛纔我們知道了大聲吵鬧有這麼多危害,大家以後還想不想聽到這樣的吵鬧聲呢?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吵鬧聲呢?(小聲講話,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發出刺j

耳的聲音……)

二、做實驗,引導幼兒進一步體會輕聲講話的益處

1.師:剛纔我們知道大聲吵鬧有這麼多危害,應該小聲講話,可有的小朋友會說,那麼多人都在說話,我如果聲音小,別人會聽不清。果真是這樣嗎?咱們試一試。請幼兒小聲交流:現在請你們用小一些的聲音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話,看看你們相互之間能不能聽清對方的談話。(幼兒小聲交流)

師:能不能聽見?能聽清楚嗎?

請幼兒大聲交流:這次請你們大聲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話,看看有什麼感覺?

2.師:現在請小朋友比較一下哪種談話方式更好?爲什麼?(小聲說話,相互之間很容易就能聽得見,而且也不吵鬧,說話很省力:大聲說話太吵了,說話費勁,聽話也費勁:有時反而聽不清,令人不舒服。)

3.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當許多人在同一地點同時交談時,大聲吵鬧反而會使我們的交談變得更費力、更吵鬧,而小聲說話會使我們更清楚、更省力地進行交談,也會覺得很舒適。

4.師:現在老師又有一個問題,如果兩人距離較遠又想說話該怎麼辦?(應該找合適的機會走近一些再交談,以免影響別人。)

三、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聆聽方法

師:剛纔我們知道了平常講話應該輕聲.特別是許多人一起談話時,更應當輕聲。那麼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應當怎麼做呢?(認真聽、不插話、保持安靜)

小結: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首先應該看着對方,其次應當保持安靜,不吵鬧,不插嘴,不亂動,不打斷別人,邊聽邊想別人說的是什麼意思。這樣,纔是一個會傾聽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四、遊戲“你的耳朵在聽嗎”,訓練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師:下面咱們玩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你的耳朵在聽嗎”。遊戲時,老師會用不同大小的聲音來說話,誰聽得最仔細、最清楚.誰就會得到一朵小紅花。

老師面向集體或個人分別用大聲、小聲、氣聲等不同音量說話,請幼兒用相應的音量複述,訓練幼兒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五、總結:今天咱們知道了大聲講話的危害,也知道了在平常生活中,應養成輕聲說話、仔細聆聽的習慣。這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希望每一個小朋友都能成爲一個文明的交談者。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於周圍人們與自身的關係已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社會中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爲大家的生活奔走着,並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愛。我發現班中常有幼兒在互相討論"我是從哪裏來的?"這一話題,結合小朋友們的這一話題,我們大班段的全體教師一起討論,決定開展"我從哪裏來"這一主題教學活動,希望通過觀看錄象、談話等活動,使幼兒瞭解自身的由來與生長過程,進一步瞭解媽媽與自身的關係,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媽媽,愛周圍人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自身在媽媽肚子中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2、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身的見解。

3、進一步瞭解自身與媽媽的關係,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光盤,磁帶,錄音機,皮球每人一個,結婚照一張,紅皺紙、繩子、剪刀、彩紙、橡皮泥、蠟筆白紙、破舊圖書等幼兒手工操作資料。

四、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引題、設疑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聽錄音生日歌)咦!今天是誰的生日啊?到底是誰的生日啊?

(幼兒任意猜想,引起興趣)

2、(聽錄音)今天是唐唐的生日,他的好朋友都來了,他們又唱歌又跳舞,氣氛可熱烈啦。唐唐想:"要是我天天都過生日那該多好啊!"唐唐問媽媽:"媽媽,爲什麼我一年中只在今天過生日?"媽媽說:"因爲你是六年前的`今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呀!""那我是從哪兒來的呢?"

3、小朋友,你們能告訴唐唐嗎?他是從哪兒來的呢?

4、媽媽是怎麼把你生出來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啊?

(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課題,自然、有趣。)

(二)幼兒進一步以科學的方法瞭解自身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1、(出示結婚照)我們先來看看這是誰?他們表情怎麼樣?

(他們結婚了,他們緊緊的靠在一起,接下來會怎麼樣呢?)你們瞧!

2、(放錄像)精子象什麼?說說他的樣子?猜猜他在媽媽的肚子裏游來游去幹什麼?(他和媽媽肚子裏的卵做了好朋友他們合在了一起)猜猜他們會變成什麼?到底變成了什麼呢?我們來看看。

3、(放錄象)你看到了什麼?(這就是我們呀)說說臍帶兩頭的連接,並與我們現在的樣子進行比較,突出頭特別大。我們住在媽媽的肚子裏媽媽會怎麼樣呢?

4、(放錄象)媽媽怎麼了?吐的時候感覺怎麼樣?我們在媽媽肚子裏接下來會怎麼樣?

5、(放錄像)變成了什麼?他在哪?與剛成型時相比較,並找找他的五官、四肢。

6、(放錄像)媽媽肚子發生了什麼變化?(幼兒把皮球當娃娃體驗大肚子活動的不方便)說說感覺怎麼樣?

7、(放錄像)媽媽肚子越來越大,我們也一天天長大,看看媽媽怎麼了?(瞭解小朋友生出來的過程,體驗媽媽的辛苦)

8、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媽媽很辛苦?

9、媽媽那麼辛苦,我們平時應該怎樣關心媽媽呢?(媽媽生病了,在家怎麼關心,洗被子了該怎樣拿下來,有好吃的等等)

(在教師的牽引下,幼兒從錄象中的外表現象逐漸深入到問題的實質,感受到媽媽生育自身的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五、延伸活動:

幼兒製作禮物

三八婦女節快到了,你們想不想做份禮物送給媽媽呀?回家去想一想

六、活動點評:

本活動的設計思想是比較新穎的,能夠在幼兒園中大膽地進行性教育的嘗試,選擇適宜的鏡頭給幼兒真實的體驗,由此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活動後一幼兒的話可能是對本活動最好的評價:“原來我不知道媽媽生我這麼痛,有時發脾氣還打媽媽,現在回家要對媽媽好一點。”小朋友的話是發自內心的,也恰恰說明老師的設想和預定的目標已基本實現。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冬天到了,小朋友們由於怕冷,早上都不願起牀,很遲纔來幼兒園,我設計這個活動,讓孩子們願意過冬天,感受冬天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併攏,輕輕向上跳。

2、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感受遊戲的快樂。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樂意參加集體活動

難點:孩子雙腳併攏向上跳

活動準備

1、放煙花的照片

2、各種紙做的小花,把小花按照不同的高度懸掛在教室裏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們不怕冷

1、教師:小朋友們,冬天來了,你們怕冷嗎?在冬天有什麼好玩的運動嗎?有什麼取暖的好辦法嗎?

2、 幼兒自主交流,說說冬天做什麼不怕冷,想想在冬天有什麼好玩的事情。

二、遊戲《放煙花》

1、小朋友們真歷害,在冬天我們都不怕冷,爲了表揚你們 ,老師都你們玩一個好玩的遊戲,名字叫:放煙花。

2、 教師給小朋友看放煙花的照片,讓幼兒欣賞放煙花的情景。

3、 幼兒跟着教師念兒歌《放煙花》

4、 教師介紹遊戲玩法

5、 幼兒玩遊戲若干次,教師提醒幼兒無論是跳還是落地,雙腳必須併攏,輕輕落地,身體保持平衡

三、比比誰的煙花放的高

1、教師: 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的煙花放的高,能摘到教室的大紅花

2、 幼兒繼續玩遊戲,在跳起來時嘗試伸手摘花

延伸活動:

討論:還有多少花?大家在冬天還可以怎麼樣去運動讓自已快樂起來呢?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中,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是挺高的,在遊戲活動中都表現的很活躍,總體來說這節課還是成功的,但是還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幼兒發展方面,我平等的對待孩子們,讓孩子們的有了適度的自由空間,比如讓孩子們自由交流。我們準備的材料讓孩子們在玩的同時喜歡上煙花,在孩子情感方面得到了自主發展。在教師的角度來看,我以快樂爲中心,讓孩子們最大限度的去感受快樂。在師幼合作方面,我介紹遊戲,並加入到遊戲 中和孩子們一起玩,讓孩子們更能感受到一起遊戲 的快樂。這節課中在給孩子們玩遊戲 中,如果我能去適度的表揚做的準確和摘到花的孩子,可能孩子們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一些。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嘗試根據信息、符號尋找 的家。

2.體驗禮貌問路、獲得幫助的快樂。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角色,表達對"角色"和"迷路"的理解

1.幼兒表達對角色(米奇)的讚美。

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客人,出示角色(米奇),提問:今天的米奇看起來怎麼樣?如果請你用好聽的話讚美他,可以怎麼說? (幼兒回答)

2.幼兒說說自己對"迷路"的理解並提出建議。

今天天氣真好,米奇決定出去玩,路上碰見了誰?(米妮),他會和米妮怎麼打招呼呢?(幼兒模仿)講述故事至"開着開着,米奇迷路了",提問:什麼是迷路?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恩我們可以去問問路。

二、觀察畫面,理解"問路"和"指路"的過程

1.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青蛙"的內容,並思考問題。

(1)米奇開到了一座小房子前,出示一幢小房子前,這是一幢怎樣的小房子?房子裏面有人嗎?那米奇該怎麼辦?房子的主人說: 你能猜出我是誰我纔開門。

你知道這幢房子是誰的家嗎?

(2)教師逐句念謎語,引導幼兒根據謎面猜出角色(青蛙)並說出理由。(我來念一個謎語,你們猜猜看這到底是誰的家:四條腿、大眼睛、白肚皮、綠衣服、呱呱叫)你怎麼知道是青蛙?

(3)教師:青蛙打開了門,米奇會怎樣問路?(個別幼兒講述)誰能更有禮貌的來問路?

青蛙說,我不知道,你去問別人吧!

他從青蛙那兒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嗎?接着他會說什麼?

2.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公雞"的內容,並思考問題。

(1)出示路線圖,提問:米奇的車會往哪裏開? 爲什麼?

哦,已經迷路了,要找最近的地方去問路,如果再走到沒人的地方,更找不到去米妮家的路了。

米奇開到了這座紅房子前,門關着,他該怎麼辦?我們一起來敲門吧!(集體敲門問:你好請問裏面有人嗎?)你們猜猜看這是誰的家?

房子的主人打開門露出了一點點身體,它說要猜出他是誰纔開門呢!我們來看看。

(2)出示畫有公雞局部身影的房子,讓幼兒猜這是誰的家並說出理由;提問:公雞打開了門,米奇會怎麼問?(個別幼兒回答)

(3)聽"公雞回答的話",並提問:筆直往前走是什麼意思?如果筆直走,他會走到哪座房子前?現在要做什麼?(和公雞告別)

3.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熊"的內容,並思考問題。

(1)出示路線圖,提問:米奇筆直往前走來到誰的家?來到這座深褐色的小房子前,這是誰的家?(觀察蜂蜜罐,發現是熊的家)你們表演米奇來問路好嗎(幼兒集體表演)(2)聽"熊回答的話",並提問:左邊在哪裏?如果車往左邊轉,會開到哪幢房子前?

4.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獅子"的內容,並思考問題。

(1)米奇來到了這座城堡門口,敲了敲門,獅子來開門了,米奇就問他,你好請問,米妮家怎麼走?獅子說:在我家的右邊。

(2)請幼兒猜測,米妮家到底是那一幢房子。

(3)聽獅子的後半句話(就是那幢黃色小房子),剛纔大家都覺得右邊應該是那幢紅色小房子,爲什麼獅子會說是黃色小房子?(幼兒回答)老師來講給你們聽:你們做米奇,伸出你們的右手,我來做獅子,我的右手不動,米奇在問獅子的時候,他們是怎麼站的?面對着米奇,那我要轉過去啦,你們注意看哦,我轉過去啦!現在獅子的右邊在哪裏?原來,獅子和米奇是面對面站着的,他們的左右是相反的,就是說,獅子的右邊其實是米奇的左邊,可能有的小朋友還是有點不清楚,沒關係,以後我們慢慢學!

三、完整欣賞,提升並拓展相關經驗

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思考米奇成功獲得幫助的原因。

活動反思:

最近聽了周潔老師的一節語言活動《問路》,覺得周老師把這個本來很枯燥的語言課調動的孩子們很活躍,而且孩子們的回答也很積極,不像平時的語言課那樣死氣沉沉的。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已經能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事物了,詞語不斷的豐富,喜歡模仿他人說話,但是在禮貌用語方面還比較缺乏經念,雖然平時掌握了簡單的禮貌用語,像跟老師、小朋友打打招呼啊等等,但還是不會很好的去運用,所以本次語言活動,通過生活中會遇到的經念去鍛鍊孩子們的語言訓練。

本節語言活動主要是說“兩隻米老鼠”見面,“米老鼠先生”去找“米老鼠小姐”的家,但是又找不到只好通過各種問路的方式去尋找,我覺得在本節課中周老師的提問方式很好,能用各種巧妙的語言去問孩子們,讓孩子們體驗回答中的樂趣,周老師的指示圖也很明確,我覺得那個動物和動物的房子做的也非常精細,讓孩子們一看就一目瞭然。

在整個問路的過程中,周老師帶着孩子們一步一步地走並用禮貌用語去問路,把孩子們的語言也調動得十分活躍,孩子們整節課下來基本能把禮貌用語“請問”加入其中了。我覺得周老師在問路的過程中顯得有些囉嗦,有時候可以讓孩子們自己說說,並不要自己說,這樣既不要重複又可以鍛鍊孩子們的語言發展能力。

通過本次語言活動,我聽了之後也身有感觸,發現周老師的教態比較好,說起話來也比較溫和、有語調,把孩子們的激情也調動得十分活躍,我覺得在平時的語言活動中,孩子們就顯得比較枯燥,一個問題問下去有時候只有幾個小朋友舉手甚至有時候一個都沒有,這說明我的問法還不太好,不能調動孩子們的激情,以後這方面還應多向周老師學習經念。整個語言活動下來,孩子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等我再次問他們學到了什麼,孩子們都還會說出來,說明孩子們對這節課的印象還是比較深的,這纔是孩子們真正地學到了知識,以後孩子們還可以在現實生活去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小百科:問路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遇到的事,當某人不明白如何到達某地的時候,並且遇到願意回答的人時,就會出現問路的情況。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擁抱能表達不同的情感,願意用擁抱的方式表達愛。

2、體驗與老師、同伴擁抱的親切感。

重點難點重點:

喜歡和老師、和小朋友擁抱,體驗抱抱帶來的快樂。

難點:知道擁抱能表達不同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有關擁抱的視頻。

2、音樂《抱一抱》。

3、愛心小貼紙。

活動過程

三、活動過程

1、視頻導入,調動幼兒已有經驗。

(一)出示幼兒和媽媽擁抱的視頻。

師:咦,這是誰呀?

幼:媽媽和寶寶。

師:他們在幹什麼呀?

幼:在抱抱。

師:他們爲什麼要抱抱呀?

幼:因爲喜歡媽媽……

師:那小朋友,你們什麼時候和自己的爸爸媽媽抱抱呀?

幼:想媽媽的時候……

師:抱抱的時候你們都會說些什麼話呀?

幼: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

師:和爸爸媽媽擁抱是什麼感覺呀?你們喜歡抱抱嗎?

幼:和爸爸媽媽抱抱的時候很溫暖,很喜歡和爸爸媽媽抱抱。

師:那寶寶們抱一抱自己旁邊的小朋友吧,體驗一下和小朋友抱抱的親近。

教師小結:原來呀,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和爸爸媽媽擁抱呢。和自己親近的人擁抱感覺很好呢。抱抱呀,能表達我們的愛。

2、遊戲:抱一抱,體驗和老師、小朋友擁抱的親切感。

師:老師也想抱一抱可愛的小朋友們,有沒有小朋友知道是爲什麼呀?

幼:因爲老師喜歡我們。

教師擁抱幼兒。

師:那小朋友們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小夥伴呀,讓我們站起來,在好聽的音樂中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朋友抱一抱吧。

師:剛剛呀,我們和老師擁抱了,也和自己喜歡的小朋友擁抱了,你們感覺怎麼樣呀?

幼:很開心。

師:那如果不認識的人想抱你們可以嗎?

幼:不可以。

師:誰可以抱抱你們呀?

教師小結:抱抱很開心,和老師、小朋友抱抱感覺很溫暖,很高興,感覺真好。爸爸媽媽可以抱抱,老師可以抱抱,小朋友可以抱抱,陌生人不可以抱抱。

3、出示幼兒離園的視頻。

師:幼兒園放學了,你們看到了什麼?爸爸媽媽來接小朋友感覺怎麼樣啊?

幼:看到媽媽,爸爸來接小朋友了。爸爸媽媽抱着小朋友,他們臉上都笑眯眯的。

師:放學了,爸爸媽媽來接寶寶了,他們高興地擁抱在了一起,擁抱呀,可以表達我們的高興、開心。

4、出示孩子哭泣的視頻。

師:接下來的這位小朋友怎麼了呀?

幼:哭了,可能是想自己的爸爸媽媽了……

師:後來老師過來了,老師做了什麼呀?

幼:老師抱了小朋友。

師:小朋友還在哭嗎?

幼:沒有哭了。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開心的時候想要抱抱,不開心了、哭的時候也想要抱抱。難過的時候我們可以抱一抱,開心的時候可以抱一抱,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樣?(幼:抱一抱)對,我們可以把擁抱送給喜歡的人,那樣他就會覺得很開心,喜歡抱抱的小朋友都是一個一個愛心小天使。

四、貼上愛心貼紙,在遊戲《抱一抱》中結束活動。

幼兒在音樂聲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小朋友,和他們抱一抱,老師爲孩子們貼上愛心貼紙。

活動延伸:

回家以後與家人抱一抱,對他們表達喜愛之情。

活動總結

小班社會活動是小班所有領域活動中比較難上的,它既需要幼兒調動已有經驗進行情感的喚起,也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兒的具體實際情況、幼兒的社會性發展等特點來做出恰當的選材和設計,以此達到社會領域的發展要求。我們班幼兒是新生小班,因此存在較多的入園焦慮問題。哭鬧,不理老師的問題很常見。於是在小班幼兒入園一個多月,在他們對幼兒園,對自己的老師有了基本的熟悉和信任之後,我設計了這個《抱抱》的活動。在活動中,我通過與幼兒相關的視頻,和老師、和小朋友擁抱等過程,讓幼兒很快的對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了喚起,通過抱抱這個簡單而又充滿溫暖的動作,讓幼兒體驗到除了爸爸媽媽的抱抱以外,還有老師、小朋友的抱抱,讓他們體驗到開心需要抱抱,傷心也需要抱抱,抱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從而增進幼兒和老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關係,建立起溫馨的情誼,從而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由於我剛剛步入到工作崗位,在一些教學方法、教學組織上還缺乏相應的經驗,在以後的活動中,我還要積極去改進,合理分配時間,認真打磨每一步,充分考慮預設情景,讓教案不只是教案,而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切實促進幼兒發展的橋樑。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用記錄表,能大方地向大家介紹自己找到的標誌。

2、能仔細傾聽同伴的介紹,對多種標誌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家長帶領幼兒認識一些常見的標誌,2、記錄表,記號筆,各種標誌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進行"你猜我翻"的遊戲,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小朋友,老師要請你們一起來玩個遊戲,你認識哪些標誌?你們所說的可能會在後面的黑板上哦!"二、幼兒相互交流,大方地向大家介紹自己找到得標誌。

1.教師:請小朋友拿出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記錄表,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認識的標誌,說說這個標誌是什麼樣子的?在哪裏找到的?這個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2.幼兒相互交流, 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其中,傾聽幼兒的講述,對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個別引導。

3.請幾個幼兒在全班面前大方介紹自己找到的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響亮的介紹。

4.教師小結:我們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標誌,,而且標誌是各種各樣的。

三、尋找幼兒園裏的標誌,用繪畫的形式做記錄,對多種標誌感興趣。

教師:今天,和老師一起來找找我們幼兒園裏的標誌吧。

要求:我們一起去幼兒園尋找標誌,仔細觀察你所看到的標誌,把你找到得標誌畫在記錄表裏。

總結: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標誌,也一起在幼兒園裏尋找了標誌,還把它畫了下來,瞭解的它的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