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本文已影響 1.9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觀察圖畫,瞭解動物媽媽對動物寶寶表達愛的方式。

2、瞭解不同的動物之間的情感交流方式。

3、感受媽媽的愛和擁抱的溫馨。

二、活動準備:

1、《媽媽抱抱我》PPT課件

2、場地佈置(請幼兒找自己的好朋友兩兩坐在一起)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老師出示小女孩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位小客人。大家好,我叫菲菲!我想邀請大家到我家的小花園去玩,你們願意嗎?

(二)播放課件,讓幼兒瞭解動物媽媽對寶寶表達愛的的方式。

1、出示第一張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

師:小花園真熱鬧,已經來了好多小客人了,找找看都有誰呢?師:有小鳥在歡快的唱着歌,有漂亮的房子,有綠色大樹,有可愛的小狗。

2、出示第二張圖片,瞭解雞媽媽對小雞的愛的表達方式。

師:小朋友們,我們走近點看看,雞媽媽在做什麼呢?(雞媽媽在給小雞喂米呢。)雞媽媽非常愛她的孩子,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雞媽媽是怎麼樣抱小雞的嗎?跟你旁邊的好朋友學一學雞媽媽抱小雞?請幼兒學一學,你們認爲雞媽媽是這樣抱小雞的啊。出示第三張圖片,師:哦,原來雞媽媽是用翅膀抱抱她的孩子。教師走到一個小朋友前面伸開雙臂緊緊地抱住他。雞媽媽就是這樣愛她的孩子的,好溫暖啊。

3、出示第四張圖片,瞭解狗媽媽對小狗愛的表達方式。

師播放狗叫聲:聽,誰走過來了?他們在做什麼呢?玩得開心嗎?那你們說狗媽媽是怎樣抱小狗的呢?你們來學一學吧。請幼兒學一學,然後出示第五張圖片,你們看,狗媽媽用舌頭輕輕地舔她的孩子。狗媽媽是這樣抱她的孩子的,多溫暖啊。狗寶寶好幸福啊。

4、出示第六張圖片,瞭解鳥媽媽對小鳥愛的表達方式。

師:這又是誰呢?他們在做什麼?那我們想想鳥媽媽是怎麼樣抱小鳥的呢?你和好朋友來學一學吧。出示第七張圖片,哦,鳥媽媽是用嘴巴輕輕地給孩子撓癢癢呢。鳥媽媽用它尖尖的嘴巴給小鳥的羽毛撓癢癢呢。鳥媽媽的愛真溫暖啊。鳥媽媽是這樣抱小鳥的。

5、出示第八張圖片,瞭解大象媽媽對小象愛的表達方式。

師:小花園逛累了,我們來看書吧!出示第九張圖片瞧!大象媽媽用鼻子溫柔地撫摸着小象呢,象媽媽的愛好溫暖啊。想想看,媽媽輕輕地撫摸你們,你們心裏感覺怎麼樣?

6、出示第十張圖片

師以菲菲的口吻:我也想媽媽了,媽媽、媽媽抱抱!此時出示第十一張圖片,媽媽抱起了菲菲,媽媽會說什麼呢?菲菲會說什麼呢?(媽媽我愛你)

(三)完整欣賞故事。

師:老師把剛纔發生的事情,編成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媽媽抱抱我》,楊老師講給大家聽一聽。小結:好溫暖的故事啊,故事裏有許多許多的愛。老師也非常愛你們,來寶貝們讓老師媽媽也抱抱你們吧!播放音樂

(四)把抱抱送給客人老師,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現在把我們溫暖的抱抱送給後面的老師們,讓老師們也感受到我們愛的抱抱吧。

活動反思

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啓發誘導,層層設疑,創設懸念,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爲孩子們創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積極應答的語言環境,在和諧的氣氛中完成教學。同時讓孩子們體驗、感受被愛、被擁抱快樂,知道擁抱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學着表達愛。

整個活動,氣氛溫馨輕鬆自然,我始終注意語氣輕重緩急,注重情感表達,師幼互動親切,情感交流真切自然,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去掉讓孩子拓展生活中尋找愛的這一部分,在時間和完整度上就會更一籌,這個可以作爲課後的活動延伸。但總體來說整堂課還是不錯的,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嘗試使用工具罐裝飲料。

2.在活動中,讓幼兒親歷體驗和實踐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

3.通過活動使幼兒形成良好科學整理物品的習慣。

活動準備:

漏斗、塑料瓶、飲料、盆子、勺子、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討論交流,喚醒已有經驗

引導幼兒猜想:

1.老師想請你們把飲料裝進這個瓶子裏,我還請了許多的小工具來幫忙,看看都有什麼呢?(碗、杯子、勺子、漏斗)

2.先請你們猜一猜那種工具是最好用的,又快又幹淨的把飲料裝好,幼兒猜測,並記錄

二、引導幼兒動手實踐操作,建構經驗

1.請幼兒選擇剛纔自己猜測的工具去試一試

2.幼兒探索操作;

3.試一試以後你們發現那種工具是最好用的呢 ?

三、讓幼兒親歷體驗和分享經驗的學習過程

1.幼兒再次探索、操作

2.你們說哪兩種工具合起來使用時最好用的,趕快把你們的發現記錄下來

3.爲什麼漏斗是最好用的工具呢?

4.提升經驗 , 增加難度

四、整理物品 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口、眼、耳、鼻的名稱。

2.能撕貼五官,鞏固五官在臉部位置的認識。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面小鏡子、一份固體膠。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

3.每組一隻裝紙屑用的筐子、兩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找五官

1.師: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的臉上有什麼?

2.幼兒自由回答。(如幼兒回答不全,或回答問題不完整時,教師可“眨眨眼睛、張張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兒且指導幼兒回答完整。

3.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臉上有什麼?

二、學念兒歌,鞏固瞭解五官的位置及作用。

1.師:眼睛長在臉的那裏,有什麼用?用相同方法,提問其他五官。

2.學念兒歌,瞭解五官的作用。這是我的眼睛,眼睛看世界。這是我的鼻子,鼻子聞氣味。這是我的嘴巴,嘴巴嘗味道。這是我的耳朵,耳朵聽聲音。

3.教師出示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提問:小娃娃的臉上少了什麼?(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三、撕貼五官。

1.教師講解撕貼作畫的要求:按輪廓撕下來,在背面抹上膠水,然後找到合適的位置粘貼。鼓勵幼兒大膽撕貼,提醒幼兒完成後把廢紙放入筐內、用抹布擦手。

2.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組拿自己的作品進行展覽,互相欣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2、讓幼兒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材料準備: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水桶等。

重點難點: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設計思路:小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在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方面比較欠缺,缺乏自我服務的意識,而小班第一學期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然後針對我們班幼兒在近階段的出現的飯後、點心後不會主動擦臉、漱口等現象,並根據我園近階段的要求,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利用請客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並利用兒歌的的形式幫助幼兒瞭解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流程:活動導人——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學習漱口方法——嘗試漱口——比比誰的牙齒最乾淨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請客吃糖: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呀?(教師出示芝麻糖,讓幼兒品嚐)

“老師帶來的糖好吃嗎?哎呀,你們的牙齒怎麼了呀?(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觀察自己的牙齒)。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辦法。

4、教師總結:

牙齒髒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裏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那誰在家裏漱過口的,請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範漱口)

4、請幼兒討論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確。

5、集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擡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4)、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5、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裏。 6、照照鏡子,比一比,誰的牙齒最乾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活動有兩個:“尋找澱粉蹤跡”與“澱粉消失了”。其活動的大致設計,一是觀察比較澱粉和滑石粉,讓學生自己設計區分的方法(外觀、手捻、觸摸、用碘酒),二是比較不同配比的澱粉和滑石粉混合物滴上碘酒的反應,(澱粉數量逐步減少)讓生猜測減少到一定程度時會怎樣?從實驗中讓生髮現:這些方法不僅可檢驗物質裏是否有澱粉,還能據藍色的深淺判斷澱粉含量的多少,而後是一個“米粉老鼠”的遊戲,起到激趣作用。再次是用碘酒鑑別食物裏是否含有澱粉、(先猜後做爲好)“澱粉消失了”是本單元最後一個內容,具體的實驗是分裝“三瓶澱粉糊,一瓶滴碘酒,另一瓶加唾液,搖勻後滴入碘酒再觀察,討論爲什麼有不同的現象?教材中有思考幫助引導,教師要加以應用。“澱粉消失了”的問題,要注意的是:A、時間可能不夠。遊戲“米粉老鼠”可不做,其構建的意義與聯繫與別的活動不大,可省。B、注意唾液的收集有講究。

《澱粉的蹤跡》一課是以澱粉作爲觀察對象,並通過對澱粉的探究讓孩子們知道,我們周圍的事物中,蘊含着許多科學道理。

(1)、“尋找澱粉的蹤跡”的第一個實驗是觀察和比較不同配比的澱粉和滑石粉滴上碘酒後的反應。在實驗中孩子們會發現:不僅可以用碘澱反應檢驗滑石粉裏有沒有澱粉,還能根據藍色的深淺來判斷澱粉含量的多少。

“尋找澱粉的蹤跡”的第個實驗是用碘酒來鑑別一些食物中是否會有澱粉。讓孩子們先進行預測,再進行實驗驗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澱粉消失了”這一活動,讓學生在澱粉糊加入唾液,搖晃之後再滴入碘酒,杯中的液體不再變藍了,讓學生嘗試探究變化發生的原因。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澱粉和滑石粉的區別。

(2)知道澱粉遇到碘酒會變藍,並根據藍色的深淺來判斷澱粉含量的多少,利用碘澱反應可以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科學探究目標:

(1)會藉助放大鏡進行觀察,通過比較進一步認識澱粉和滑石粉的區別。

(2)在用碘酒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時,學習運用預測;在觀察澱粉糊加入碘酒後發生變化時,嘗試探究變化發生的原因。

▲情感態度目標: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尊重科學事實,培養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同時在討論中逐漸養成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又能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

教學重點:組織學生開展找澱粉的探究活動的過程是本課的一個重點;

教學難點:澱粉碰到唾液後消失了

活動材料單:

每個小組:(澱粉、滑石粉標上1、2)、碘酒、滴管、玻璃杯、白紙5張、牙籤2支。書法軸聯(題目、評價語)

學生自備:蔬菜、水果、米飯、饅頭、肉食品等。題目的紙條。

教學過程

一、 小魔術導入,引出本課研究的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今天,老師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好嗎?魔術:出示一張書法作品(這是一張白紙)。請一學生爲全班同學朗讀。大家認爲這張紙上沒有字,是嗎?老師可以讓它變出字來,你們相信嗎?此時我讓學生用碘酒在紙上進行塗抹,讓紙上的文字得以顯示。紙上寫的是什麼字呢?誰能說一說字是什麼顏色的?

2.那麼,你能提出幾個有關這個小魔術的問題嗎?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解釋這一現象嗎?(課件:板書:澱粉+碘酒→藍色)

3、小結:原來我們用碘酒可以找到找到澱粉的蹤跡的。太高興了,我也爲同學們能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今天看到的現象,更高興。

二、探究活動

(一)觀察和比較澱粉和滑石粉。

情景:老師買了一袋澱粉和一袋滑石粉。想請同學們幫忙區分區分,願意幫忙嗎?1、在觀察以前,小組商量一下可以採用哪些已經學過的方法?

2、討論後小組交流方法。(每袋貼標籤1、2)鼻、手、眼、碘酒。

3、同學們一定是滿載而歸吧。以小組爲單位向全班交流,介紹自己小組的方法及發現。

2、觀察和比較不同配比的澱粉和滑石粉混合物滴上碘酒後的反應。如果將澱粉與滑石粉混合在一起,並逐步減少澱粉的數量,滴入碘酒,顏色會發生什麼變化?(怎麼做這個實驗?要主

意什麼?滑石粉的量及碘酒的量。)(板:滑石粉 + 碘 → 不變色)

(二)用碘酒鑑別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情景:我們知道碘澱反應會變藍色,還知道澱粉的含量不同遇碘變色的深淺程度也不同。老師有一個想法,猜測老師想什麼樣?(學生猜測)我們把這一知識用在我們的生活中怎麼樣?

(1)讓學生出示自己帶來的食物,猜測這些食物是否含有澱粉,把認爲含澱粉的食物放在一堆,不含澱粉的食物放在另一堆。(你是憑什麼來猜的?)(表二)

(2)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用滴碘酒的方法驗證。學生實驗操作。(表二)

(3)學生表述。

探究活動二、做澱粉消失了的實驗

情景:接下來讓我們做一個更有趣的魔術。 放1、2、3、4個透明的杯子,加一些澱粉糊,攪拌。快速地在2號中加唾液,不讓學生髮現。

(1)1號杯加碘酒,猜測,仔細看,有什麼變化?變藍告訴我們什麼?這個魔術好嗎?可是我們在這兒找到了澱粉。

(2)2號杯加碘酒,猜測,搖晃幾下,發現什麼?不變藍告訴我們什麼?這澱粉到哪兒去了呢?

情景:老師想帶徒弟。你們猜測原因。充分展開,學生嘗試探究變化發生的原因。A搖晃。學生試第三個杯來排除。B 變成其它東西了。變成什麼?老師用什麼辦法?學生試。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兩個瓶子裏爲什麼會有不同的現象?”

…釋疑:含有澱粉的食物,被人吃進嘴裏後,經過牙齒的細細咀嚼,澱粉還在嗎?

三、拓展環節:

這節課我們去尋找澱粉的蹤跡,找到了,又讓他給跑了,同學們有興趣嗎?研究後的收穫都很大,說說你學到了什麼樣?但時間有限,對於澱粉,你們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呢?同學們可以用今天學到的研究方法,自己課外去研究新的問題。因爲澱粉與食物、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十分密切,老師建議大家自辦一份食物與人的小報,充分展示你們的才華。

評價:學生用碘酒液噴。

四、作業。“米粉老虎”遊戲;寫一份童話。

●板書:

澱粉的蹤跡

澱粉 + 碘 → 變色

滑石粉 + 碘 → 不變色

澱粉糊 + 碘 → 變色

澱粉糊 + 唾液 + 碘 → 不變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初步學習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的方法,並能在生活中尋找到高矮不同的物體。

2、樂意參與活動並體驗快樂。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重難點:

初步學習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的方法,並能在生活中尋找到高矮不同的物體。

能用語言將比較的結果表述出來。

準備:

房子兩間、長頸鹿一隻、小貓一隻、大樹一棵、小兔與小鳥、高人走與矮人走的音樂、兩個盆子、高矮不同的物品若干等。

過程:

一、以小動物住房子引入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動物王國的國王爲小動物們蓋了兩間房子,你們瞧,多麼漂亮的房子呀,(老師貼圖片,專門請幼兒幫老師取磁扣,先請個子矮的幼兒,夠不着,再請個子高的幼兒,幫老師取下了磁扣,)老師請幼兒說一說爲什麼第一個孩子沒有取到磁扣而另一個幼兒取到了?讓孩子初步感知高與矮。

二、學習比較兩個物體高矮的方法並再生活中尋找。

1、小朋友國王蓋的這兩間房子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觀察說出不同之處,表達出有的房子高有的房子矮。

2、 這是誰的房子呢?原來是長頸鹿和小花貓的房子,小朋友想一想,長頸鹿應該住哪個家?小花貓應該住哪個家?爲什麼?引導幼兒將長頸鹿與小花貓比比個子,要讓他們站在一條線上,得出長頸鹿高住高的房子,小花貓矮住矮的房子。

3、 老師叫兩名幼兒比較高矮,然後請矮的幼兒站在椅子上,再次比較發現矮的變高了,可實際上他的個子矮,說明比較高矮時兩個物體必須站在同一個地方,這樣纔可以比較。

4、老師請矮的幼兒下去,請高的幼兒與老師比較,發現高的幼兒變矮了,初步體驗高矮的相對性。

5、小朋友比較高矮,小動物們也要比較高矮呢。你們看樹上的小鳥對地上的小兔子說:‘我長的比你高’小朋友看對不對?爲什麼?引導幼兒發現他們不在同一個地方不能比較,老師將小鳥飛下來與兔子站在同一條線上比較發現兔子高,小鳥矮。

6、請孩子們找找我們活動室中什麼高什麼矮?

7、幼兒操作。請幼兒將圖片比比高矮,高的放在桌子上的盆裏,矮的放在椅子上的盆裏。老師先示範,幼兒再放。

三、結束部分:剛纔我們在活動室找了找高矮,現在讓我們到外面找找高矮吧。

活動反思:

通過此活動,孩子們不但學會比較兩個物體高矮的方法,在對比中初步瞭解了高矮的相對性,並且將數學領域的活動目標與語言領域的活動目標進行了整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本節活動以幼兒爲主體,通過孩子的操作與表達將目標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真正地實現了寓教於樂的教育效果。

本節活動設計符合小班孩子的認知特點,老師利用孩子們喜愛的動物引入,可以大大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動物住新房對房子高矮、動物高矮的比較與認知,孩子們明白高矮的比較方法,並利用兩兩比較的方法潛移默化地提示孩子高矮的相對性,孩子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輕鬆的探究、觀察與發現,進而找到比較高矮的方法,最後的嘗試活動時對孩子經驗的總結與展示,幫助老師瞭解孩子的掌握情況,爲下次目標的設定提供基礎。

本次活動中有4個孩子沒有積極的參與到活動當中來,這是因爲有的孩子在觀察中沒有領悟到同一平面的含義,還有的孩子因爲語言的匱乏,無法將自己的發現表述出來,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在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幫助孩子用語言總結,另外兩位幼兒老師要利用個別化的教育幫助孩子理解,進而使每個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獲得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紙團進行創作,感知用不同材料作畫帶來的色彩、圖案美。

2、樂意參與印畫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範例、蘸畫用的紙若干、抹布、調好的.水粉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現在天氣慢慢變冷了,小朋友們睡覺的時候都要蓋什麼呀?(蓋被子)

2、這是你們午睡的被子,看看這條被子上面有什麼?

3、小結:哦,被子上面有很多的圖案和很多的顏色,這樣的被子就很漂亮了。

二、製作花被子

1、小朋友,你們每人都有一條漂亮的花被子,可是這個娃娃卻只有白被子,她想請小朋友幫忙把她的白被子變成花被子,你們願意嗎?

2、老師爲你們準備了這麼多漂亮的顏色,你們認識嗎?(紅、黃、藍、綠)

3、這裏還有一些紙,有了這些漂亮的顏色和紙,我們就能把白被子變成花被子啦。

4、仔細看着我是怎麼幫助娃娃把白被子變成花被子的。我先拿起一張紙,然後把紙變變小,捏一捏、搓一搓,變成一個小紙團了。

5、選一個你喜歡的顏色和小紙團親一親,然後再用力按到白被子上,你們看白被子上有了什麼?

6、再親一親這個顏色,找一個空白處繼續按一按。

7、花被子肯定有很多顏色,我們再來換一種顏色吧。那麼剛纔那張紙就扔進小筐裏,重新拿一張紙,把它變變小,捏一捏、搓一搓。變小之後,選一個和剛纔不一樣的顏色和它親一親,然後找到白被子上空白處用力按下去。哇,這樣娃娃的白被子就變成花被子啦。

8、現在要請你們幫娃娃做一條花被子了,記住喲用你喜歡的顏色製作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漂亮的花被子,印好後看看被子上有哪些顏色。

9、注意用完的紙團要放入小筐中,手髒了在抹布上擦乾淨。現在請你們開始吧。

(幼兒製作花被子,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10、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紙團蘸上顏料,就能把白被子變成了不同的花被子,真漂亮啊。

三、說說漂亮的花被子

1、花被子真漂亮,誰來介紹給娃娃聽,你爲娃娃做了哪條花被子,用了哪些顏色?

2、小結:娃娃看到那麼多不同的漂亮的花被子很高興,說謝謝小朋友,你們的小手真能幹!

延伸活動:

提供其他材料(印章、瓶蓋等)在區角活動中嘗試製作花被子。

小百科:被子是牀上用品的一種,是面積足以覆蓋人體、長方形的布料,一般用作睡眠時保暖,被子通常由被套或者被單包着棉絮而成,用棉做的被子叫做棉被。除棉被外,也可以用羊毛、蠶絲或者丙烯酸纖維等人造纖維製造。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實際,正確選用顏色給蔬菜塗上漂亮的顏色。繼續學習水粉顏料塗色的技能。

2.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及對色彩的興趣。

3.進一步感知蔬菜的一些特徵。

活動準備:每人一份繪畫材料、蔬菜圖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以蔬菜媽媽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

1.今天有一些蔬菜媽媽來做客,請你猜猜是誰?(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個別講述。有大白菜、胡蘿蔔、茄子、西紅柿)

2.這些蔬菜都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着綠油油的綠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着紫色的衣服。

(3)胡蘿蔔穿着橘黃色的衣服。

(4)西紅柿穿着大紅色的衣服3、遊戲:“什麼蔬菜不見了?”“請你猜猜是誰來了?”要求幼兒集體說出“黃黃的胡蘿蔔、紅紅的西紅柿、紫紫的茄子、綠綠的白菜”等,鞏固對蔬菜顏色的認知二、提出活動要求1.這些蔬菜媽媽還有許多寶寶沒穿衣服,請小朋友幫蔬菜寶寶來穿衣服好嗎?怎麼給蔬菜寶寶穿衣服呢?寶寶和媽媽的衣服要一樣,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順着一個方向塗不留小白點。

3.給大白菜塗顏色的時候大白菜的梗不能塗綠色,只有葉子菜是綠色的(老師邊說邊示範塗色。)

4.胡蘿蔔的葉子也不能塗橘黃色。(老師示範塗色)4.西紅柿上面的小蓋子也不能塗上大紅色。(老師示範塗色)5.茄子的蓋子要塗綠色,不是紫色。(老師示範塗色。)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注意糾正幼兒的握筆姿勢,引導能力弱的孩子選擇好顏色再塗。

四、評價展示幼兒作品展示幼兒作品:展示一些繪畫效果比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進步的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集中欣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處於懵懂時期,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探索世界不妨從幼兒自身開始。身體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卻很少有機會去仔細觀察它,創設這樣的機會讓孩子們感受,在遊戲中萌發對身體的初步探索興趣。

在活動形式安排上,我考慮到了幼兒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行動"的特點,通過看、說、摸、跳等形式,讓孩子們在寬鬆的氛圍中充分地感知、體驗、表達,在發展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獲得保護身體的粗淺知識。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初步瞭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2.運用身體各部位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身體的重要性。

3.體驗遊戲的樂趣,萌發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已有初步的認識人體的經驗。

物質材料準備:10個呼啦圈,一塊大布,每人一張拼圖,三首奧爾夫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韻律導入,認知身體"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部位嗎?"(有腳、頭、肩膀??)"讓我們一起再來認識一下它們,從頭開始吧!"二、摸摸猜猜,學說兒歌過渡:"小朋友真棒,身體的各個部位:頭、手、腳都協調地動起來了。現在先請小朋友坐下,我們來玩個猜猜看的遊戲。"1.幼兒觸摸,進一步認識身體。

"這塊大布下藏着一個人,我們來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體的哪個部位。"2.揭示人體部位名稱,學說"我的xx"。

3.完整說兒歌。

三、呼啦圈遊戲,協調動作"現在,老師想和小朋友玩一個呼啦圈遊戲。"1.介紹遊戲規則。

2.聽音樂(奧爾夫--開始、停止的音樂。)玩遊戲,適當增加難度。

四、模仿想象,遷移經驗過渡:我們認識了身體的這麼多部位,好能幹啊!你的身體平時都幹些什麼事,誰能表演一下?(洗臉、刷牙、打電話??)1.模仿生活動作。

2.歸納提升保護身體的辦法,昇華愛惜身體、珍愛生命的情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一、語音訓練——雙脣音

b ——雙脣緊閉,阻礙氣流後突然張開,氣流較自然地放出,聲音輕、短。

巴(ba) 杯(bei) 班(ban) 奔(ben) 邊(bian)

不必(bu bi) 北邊(bei bian) 寶貝(bao bei) 奔波(benbo)

二、兒歌朗讀訓練

Xiao ya zi,yang zhe bo,

小 鴨 子,揚 着 脖,

Pi li pa la tiao xia he,

噼 裏 啪 啦 跳 下 河,

Da jiao zhang, shi jin bo,

大 腳 掌, 使 勁 撥,

Yi lu bo wen yi lu ge.

一 路 波 紋 一 路 歌。

胡老師溫馨提示:

請家長在輔導或要求幼兒朗讀時先自己朗讀三遍,把每個音讀準,特別是平舌音和翹舌音以及四聲音調,再和您的孩子一起朗讀,再過渡到幼兒獨立朗讀和表演。請您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和他(她)共同體驗語言朗讀和表演的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