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新年》

本文已影響 2.88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新年》,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新年》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新年》1

【活動目標】

1、回憶過新年的景象,初步學念兒歌。

2、瞭解過新年要拜年,嘗試說說祝福的話。

【活動準備】

親子討論過有關過年的話題;"新年到"背景圖一張;"小朋友、新衣服、帽子、鞭炮、紅包、新年好字體"圖片各一張,紅包人手一個;喜慶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敲鑼打鼓放鞭炮聽聽音樂中的喜慶氣氛,激起幼兒興趣。

二、初步學念兒歌出示"新年到"背景圖,說說春節要來了,春節是中國人過大年,是中國的新年。

讓幼兒說說什麼節日快要來了?

(把小朋友的圖片貼到背景圖中)提問:春節裏我們小朋友的穿戴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當幼兒說到穿新衣服,戴帽子時,老師將新衣服、新帽子的圖片,貼到"小朋友"身上。)用兒歌的語言小結: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提問:過新年的時候我們會做一些什麼特別的事情?(當孩子說到"放鞭炮、拿紅包、拜年"時,老師將相應的圖片放到背景圖上。)用兒歌的語言小結:放鞭炮、拿紅包,大家說聲新年好。

三、看圖片,完整學念兒歌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放鞭炮、拿紅包,大家說聲新年好。

四、拓展提問:你們知道拜年時除了說新年好,還能說什麼?(祝你新年快樂、祝你心想事成……等)嘗試將祝福的話編進兒歌裏,如:將最後一句"大家說聲新年好"替換爲"大家說聲新年快樂、大家說聲心想事成……"等等。

每人一個紅包,一起念念兒歌,學着拜拜年。

活動延伸】在娃娃家裏,引導幼兒模仿拜年的情節。

活動建議】建議此活動在放寒假之前開展,激發幼兒嚮往過春節的情感。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新年》2

活動目標:

1、回憶過新年的景象,初步學念兒歌。

2、瞭解過新年要拜年,嘗試說說祝福的話。

活動準備:

親子討論過有關過年的話題;"新年到"背景圖一張;"小朋友、新衣服、帽子、鞭炮、紅包、新年好字體"圖片各一張,紅包人手一個;喜慶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敲鑼打鼓放鞭炮聽聽音樂中的喜慶氣氛,激起幼兒興趣。

 二、初步學念兒歌

出示"新年到"背景圖,說說春節要來了,春節是中國人過大年,是中國的新年。

讓幼兒說說什麼節日快要來了?

(把小朋友的圖片貼到背景圖中)提問:春節裏我們小朋友的穿戴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當幼兒說到穿新衣服,戴帽子時,老師將新衣服、新帽子的圖片,貼到"小朋友"身上。)用兒歌的語言小結: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提問:過新年的時候我們會做一些什麼特別的事情?(當孩子說到"放鞭炮、拿紅包、拜年"時,老師將相應的圖片放到背景圖上。)用兒歌的語言小結:放鞭炮、拿紅包,大家說聲新年好。

三、看圖片,完整學念兒歌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放鞭炮、拿紅包,大家說聲新年好。

四、拓展提問

你們知道拜年時除了說新年好,還能說什麼?(祝你新年快樂、祝你心想事成……等)嘗試將祝福的話編進兒歌裏,如:將最後一句"大家說聲新年好"替換爲"大家說聲新年快樂、大家說聲心想事成……"等等。

每人一個紅包,一起念念兒歌,學着拜拜年。

活動延伸:

在娃娃家裏,引導幼兒模仿拜年的情節。

活動建議:

建議此活動在放寒假之前開展,激發幼兒嚮往過春節的情感。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新年》3

活動目標

1. 認識正確的新年祝福語,並祝福他人。

2. 瞭解慶祝新年的方式和方法,積極參加慶祝新年的活動,體會節日的熱烈和美好。

3.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 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的跟長輩和同齡的祝福語的區別。

活動準備

1.全國及世界各國人民過新年的視頻資料,新年音樂。

2. 朝鮮族的過新年ppt。

3.新年賀卡半成品。

活動過程

導入:

播放新年音樂讓幼兒想起這樣的音樂在哪裏聽過?什麼時候聽過?

展開:

1.全國及世界各國人民過新年的視頻,讓幼兒感受過新年的心情氣氛。

2.播放朝鮮族過新年的ppt,讓幼兒瞭解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

3.跟老師一起說新年祝福語,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祝福語。

結尾:製作新年賀卡

給長輩的新年祝福語塗色

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孩子們都還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大家瞭解了"過新年"的風俗,在延伸環節更是讓幼兒的激情得以釋放到極致。今後就讓幼兒在課堂上能說,有看、有動(操作)。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爲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爲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現代將“元旦”稱爲公曆新年,將“春節”稱爲農曆新年。當日,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新年》4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爲幼兒創設一個積極的語言環境。

小班幼兒對“節日”不是很熟悉,但對於“新年”一定不會陌生,而且是很期待的。新年臨近,商場、大街上、幼兒園處處洋溢着迎接新年的快樂氣氛。孩子們來園後就會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我看到商場掛着許多紅燈籠,一串一串的,很漂亮。”“我媽媽帶我參加了(迎新年)聯歡會,很熱鬧。”“我也有看到……”“我也看到了……”於是,我抓住這一切入口設計了“迎新年”的系列活動,如:認識新年老人、學唱《新年好》、兒歌《大一歲了》、畫新年老人、文學欣賞、《中國的“新年”——春節》等活動。語言活動《迎新年》便是其中之一。意在讓小朋友們通過期待和迎新年的活動,大膽地與周圍人們進行感情交流,分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圍繞“迎新年”這一話題,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愉快心情。

2、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3、通過參加節日《迎新年》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活動室裏佈置過新年的情境,如掛燈籠、綵帶、自制鞭炮、拉花等。自制的新年倒計時、願望樹、每人準備一個禮物。卡紙裁剪成賀卡形狀、皺紙、廢舊圖書裏的圖片、錄音機等。

2、 知識經驗準備:豐富有關過新年的知識經驗,如:讓幼兒觀察家裏爲過新年而忙碌的大人;介紹燈會、聯歡活動、放焰火等活動。

3、 事先取得家長的配合,在教學活動後的日子裏給自己的孩子送禮物。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激發迎新年的愉快情緒。

1、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室的變化,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

師:發現活動室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自由描述班級的變化。(漂亮、新穎、舒服、熱鬧、喜慶、高興等)

師:是爲了迎接什麼節日的到來?

2、新年倒計時。

師:離“新年”還有幾天?

小結: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慶祝新年的到來。

4、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1)師:太陽公公出來了,它笑眯眯地迎接新年。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是用什麼方式迎接新年的?

(2)師:小動物是怎樣迎接新年的?

(二)出示新年老人的'禮物,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1、師:昨天,新年老人給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禮物了。

一起看新年老人的禮物:一張賀卡和一棵新年願望樹。

師念賀卡上新年老人“寫“的話:”小朋友們,過了新年,你們就又長大一歲了,祝你們在新的一年裏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2、師:過了新年,還有誰也長大了一歲?

啓發幼兒說出周圍的人,親戚、鄰居、夥伴、各種動物也都長大一歲了。

3、師幼一起圍坐在“願望樹”旁,表達自己的願望。

師以神祕的口吻告訴幼兒:這是一棵神奇的“願望樹”,只要對着“願望樹”說出自己的願望,你的願望就能夠實現。

啓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願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裏想實現的願望。請配班教師幫忙記錄下來,掛在“願望樹”上。

4、播放“新年老人”的錄音,萌發對新年的期盼。

新年老人:孩子們,你們的願望我都聽見了。新年快要到了,你們要怎樣歡迎我呢?(引出下一環節)

(三)引導幼兒裝扮“願望樹”,用多種方式迎接新年。

1、師:新年快要到了,我們要怎樣迎接“新年老人”的到來呢?

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材料進行操作。

第一組:製作賀卡

材料——卡紙裁剪成各種賀卡形狀、彩筆、帖帖紙、廢舊圖書等。

第二組:製作彩鏈、擰花、剪窗花,繼續豐富活動室裏的佈置。

材料——各色皺紙、手工紙、剪刀等、

第三組:裝扮“新年願望樹”。

在“願望樹”上掛上一些小禮物和裝飾用的彩鏈、彩燈等。

2、老師和幼兒手拉手圍着“願望樹”,高興地唱、跳,交換新年禮物,再次感受濃濃的新年氛圍。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活動後的日子裏幫自己的孩子實現許下的願望。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新年》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記住故事名稱及主要角色。

2、能較連貫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自己賀卡若干、油畫棒、動物圖片。

活動重點:

能夠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難點:

能較連貫的回答問題。

活動過程:

一、出示賀卡。引入故事。

小朋友,老師昨天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看看?這是什麼?(賀卡)這張小賀卡漂亮嗎?你們猜一下是誰送給我的?因爲新年快到了,小老鼠波波專門畫了這張賀卡送給我當新年禮物,而且波波知道我最喜歡吃葡萄了,還在卡片裏畫了一串大葡萄,王老師可喜歡這張卡片了。波波不僅送賀卡給王老師,他還畫很多的賀卡給她的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波波還送賀卡給誰了嗎?想知道波波有沒。有送賀卡給你嗎?那麼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波波畫得賀卡送給誰了。

二、學習故事

1、交待故事名稱。

2、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並運用圖片和半成品的賀卡,邊講述邊在賀卡上貼魚(送給小貓)、蘿蔔(送給小白兔)、蜂蜜(送給小黑雄)、蘋果(送給小紅鳥)和雞蛋(送給波波),幫助幼兒記憶。

3、提問:(1)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

(2)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當幼兒回答出一個小動物,就將一個小動物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4、教師有感情的再講一遍故事,邊講述邊提問!

(1)波波畫了什麼好吃的送給小貓(小白兔、小黑熊、小紅鳥)?

(2)爲什麼波波要畫賀卡送給她的好朋友?

(3)波波在每一句賀卡上都寫了一句什麼祝福的話?

三、教師小結,讓幼兒體會分享的感覺。

1、師幼合作,共同完成送給老鼠的賀卡。

小貓咪、小白兔、小黑熊、小紅鳥在收到波波的賀卡後也送了一張賀卡給波波,老師也收到波波的賀卡要不要畫一張送給波波呢?可是王老師比較笨,想不出應該畫什麼給小老鼠波波,你們幫幫王老師,和我一起想一想,我們畫什麼給波波呢?(聽完意見,完成賀卡)

2、通過談話,激發幼兒製作賀卡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對嗎?你們想不想像王老師和小老鼠波波一樣畫出一些好吃的送給你們的好朋友?請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玩玩具,一起吃好吃的,一起過新年呢?小朋友你想畫什麼好吃的?送給哪一位好朋友?(請部分幼兒回答)

四、延伸活動:區角活動製作《新年賀卡》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後,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爲,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