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七篇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七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分享。

2、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3、培養幼兒合羣、樂羣的性格。

活動準備:

課件、磁帶、音樂、各類小型玩具、qq糖

活動過程:

1、導入: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聽音樂做動作吧!(聽《幸福拍手歌》歌曲做各種動作,如:拍手、跺腳、拍肩)我們大家一起做動作是不是很快樂呀?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位小朋友在幼兒園裏玩得快樂嗎?

2、幼兒觀看課件。

這個小女孩叫芳芳,你們看芳芳她在幹什麼?(搭積木),你覺得她一個人玩得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那後來發生了什麼事了呢?我們一起去仔細得看一看。

她怎麼了?她爲什麼不高興?鼓勵幼兒想辦法: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她快樂起來呢?(請幼兒說自己的辦法)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讓我們看看芳芳的小夥伴是怎樣做的?

小夥伴會對她說些什麼?(對不起,我是不小心的,你別難過了…),芳芳聽到小夥伴的道歉還會不高興嗎?(對,不會了)那後來會怎麼樣呢?你們猜一下?(幼兒自己說)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你們猜的對不對?

芳芳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教師小結:你們說得很對,芳芳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她們玩得多快樂呀!

3、老師提問:“你們覺得芳芳一個人玩快樂,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樂?你喜歡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當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遊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搭好的積木時,你該怎麼辦呢?(個別幼兒回答)對了,要說對不起,要向別人道歉,這樣別人就會原諒你。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玩具,我們應該怎樣玩?(大家一起玩)看看大家一起玩是不是很快樂呢?

4、幼兒玩玩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教師巡迴指導幼兒,引導幼兒大家一起玩。

5、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剛纔和誰一起玩玩具?你們一起玩快樂嗎?

6、“今天,每個寶寶都學會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兒園的玩具,今天老師還來了好吃的qq糖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你們開心嗎!

7、現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那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進一步知道派出所的功能結構,瞭解警察的工作情況。

2、畫一畫自己對派出所嚮往的工作。

3、激發對警察的尊重之情。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並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1、PPT

2、幼兒記錄單

3、警察視頻

活動過程:

一、回憶我們的參觀過程。

1、前幾天我們一直討論着,商量着去奔牛派出所參觀,週三我們終於去參觀了奔牛派出所,說說你們參觀時的心情吧。

2、我們懷着嚮往來到了派出所門口,首先我們看到的是派出所的大門,看看,上面有什麼?(字、標誌)

3、派出所工作多的人員我們把他們叫做什麼?警察。那警察的服裝有什麼特點呢?

4、我們參觀了派出所,派出所有幾個部門?各個部分有什麼作用。工作人員是怎樣在各個部分工作的?你們都在回來後做了記錄。我們拿出記錄單,把你記錄的內容說給同伴聽聽。

5、那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進了派出所的大門,首先到哪裏參觀了?分別是治安監控室、停車場、關押室、警察辦公室、警察宿舍、辦證大廳。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作用?警察是怎樣工作的這幾個方面來講述。治安監控室、停車場、關押室這三個地方重點討論。突出警察工作認真,辛苦,維護地方安全的特點。

6、上次我們在派出所看到的警察多嗎?那我們一起來看一段精彩的警察片段。播視頻。這裏面的警察給你什麼樣的感覺?警察不僅抓壞人,抓小偷,當人們遇到困難時,他們會立刻幫助有困難的人。

二、表達我們的嚮往。

1、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如果你將來是派出所裏面的一位工作人員,你想在哪個部門工作,怎樣來工作。

2、講述自己畫得什麼?爲什麼要在這裏工作?

三、延生活動。

在區角玩派出所的遊戲。

活動反思:

爲了讓大班幼兒進一步瞭解小學生的生活,熟悉小學的環境,及一些日常行爲規範,激發幼兒入小學的願望,5月28日上午,我們組織大班幼兒進行了一次參觀小學的活動。在參觀前我們年級組進行了研討,確定了參觀的時間、路線、內容等,讓幼兒從瞭解小學生的升旗儀式、做操、上課、小學的校舍佈局等。

星期一正好是小學的升旗儀式,我們大班組的四個班級在老師和保育員阿姨的帶領下來到了小學。先是在操場參觀了升旗儀式,接着帶領小朋友參觀了教學樓、食堂等,繞着小學走了一圈,緊接着小學生做操的活動開始了,我們鼓勵大班的小朋友也跟着學做小學生的操,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最後,各班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小學一年級的班級參觀了教室,讓他們看到了穿着小學校服,帶着紅領巾的小學生,還有教室裏的課桌椅、課本、作業本等等。邊參觀,我一邊給他們進行簡單的講解,好讓幼兒能對小學有更多的瞭解與認識。有的班級還進入了一年級教室聽了五分鐘的課,聽小學老師領讀課文,看小學生認真寫作業等等。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序 動畫片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藝術表現形式,它是孩子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孩子們從動畫片中學知識,學做人的道理。我們這些成年人也是在不同種類的動畫片中成長起來的。

把動畫片中孩子們熟悉的動畫人物與音樂聯繫起來,這是我們正在大膽嘗試的內容,通過動畫片孩子們對音樂的認知和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活動名稱:白雪公主

年齡班:中 班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會議“白雪公主”動畫片中的主要人物,瞭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外形特徵;

2、聽辯小三、大二、減三和絃,並與“白雪公主”中的人物相聯繫,感受各種和絃的特點;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準備:

1、“白雪公主”的錄像帶; 2、彩虹紙、剪刀、膠棒、亮紙、黑色塑料袋、棉花等

教育過程:

一、啓發提問

1、與幼兒一起回憶“白雪公主”中都有哪些人物?

幼兒1:老師,我知道有“白雪公主和王子”。

幼兒2:有王后。

幼兒3:有七個小矮人。

2、老師:那王后是個什麼樣的人?她穿什麼樣的衣服?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這些人物在片中的外形和衣着有什麼特點?請幼兒用詞語來形容一下這些人物

幼兒1:王后有點像女巫。

幼兒2:是個邪惡的人。

老師: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她邪惡了?

幼兒2:女巫給白雪公主毒蘋果的時候,她的眼睛。

幼兒3:王后總穿黑色的衣服。 老師:那皇后爲什麼總穿黑色的衣服呢?

幼兒4:因爲黑色讓人覺得心裏不舒服。

幼兒5:黑色的衣服,在王后黑天做壞事的時候不容易被人發現。

3、老師:白雪公主是什麼樣的人?

幼兒1:讓人覺得很美

幼兒2:善良

幼兒3:我覺得白雪公主像雪花一樣。

4:老師:七個小矮人長的什麼樣呀?他們是一羣什麼樣的人?

幼兒1:帶着小帽子

幼兒2:每種帽子的顏色還不一樣。

幼兒3:六個小矮人有鬍子,一個年輕的沒有鬍子。

幼兒4:我覺得他們有點愛開玩笑。

二、聽音辯人物

1、老師:今天,老師把“白雪公主”中的人物請到了班裏,在他們出來之前,都會有一段音樂,咱們小朋友猜一猜這是哪個人物來了。

2、請配班老師彈奏大三和絃。(注:三種和絃在同一音區,出現的方式、節奏相同)

幼兒1:七個小矮人。

幼兒2:不是,像王子和公主。

幼兒3:好像就是白雪公主。(幼兒出現爭議,相互在下面議論)

老師:“彆着急,再聽一聽下面這段音樂,你們認爲是誰?”

3、演奏小三和絃

幼兒1:這是七個小矮人。 老師:爲什麼?

幼兒1:因爲這段音樂比剛纔的聽起來細、尖。

老師:爲什麼聽起來細、尖的就是七個小矮人呢?

幼兒2:因爲小矮人小,細、尖的音樂讓人覺得年輕。

幼兒3:小矮人很淘氣,這段音樂聽起來讓人覺得高興。

4、老師:請幼兒比較大三和絃和小三和絃。

幼兒1:第一段音樂像白雪公主,因爲聽起來很美。

幼兒2:讓人覺得心裏舒服。

老師:請出白雪公主,(在大三和絃的伴奏下)“白雪公主”肯定幼兒的說法。請出“七個小矮人”(在小三和絃的伴奏下),肯定幼兒的說法。

5、彈奏減三和絃 (幼兒有的捂耳朵,有的打了個哆嗦,有的哎呀呀的叫)

老師:這是誰來了?

幼兒:是女巫。

幼兒1:好可怕呀!

幼兒2:可真難聽。

老師:出示女巫(在減三和絃下)

6、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三種和絃的音質特點,請幼兒多聽。

三、動手操作:

1、引發幼兒要表演“白雪公主”的通話劇的興趣 (老師:三位主要人物都到氣了,你們想不想也演一次白雪公主的故事呀?)

2、幼兒分成小組進行主要人物的道具製作。

活動評價:

教師能從幼兒的特點和興趣出發,把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中的人物與音樂、美工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在回憶故事情節時,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詞彙的.運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豐富。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積極的思考,努力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活動表現出的興趣很大。通過對人物性格的理解,使幼兒分別明白了大三、小三、減三和絃音質特點,以及不同的音樂能刻畫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來這樣比較抽象的概念。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目標

1.理解故事中的小烏龜因行動緩慢而發生的趣事,體驗角色之間的親情。

2.能用比較完整的語句講述圖意。

準備

1.掛圖。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25―28頁。

過程

1.觀看掛圖。

有一隻小烏龜想去看爺爺,你們知道一路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嗎?

幼兒自由結伴看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25―28頁,和同伴小聲議論。

請幼兒講講是否有看不懂的地方。

2.理解圖意。

結合掛圖,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嗎?

小烏龜帶了什麼去看爺爺?這是一棵什麼樹?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烏龜走啊走啊,這棵樹發生了哪些變化?爲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小烏龜行動緩慢?

引導幼兒理解小烏龜因爬行速度慢,經歷了很長時間纔到達爺爺家,所以蘋果樹都慢慢開花結果了。

3.欣賞故事。

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小烏龜不僅給爺爺帶來了蘋果樹,還帶來了什麼?爺爺心裏會怎麼想?

你喜歡小烏龜嗎?爲什麼?引導幼兒懂得小烏龜關心爺爺,給爺爺帶來快樂,是一隻可愛,懂事的小烏龜。

建議

把烏龜行動緩慢的特徵融進一個飽含親情的故事情節之中是作品的巧妙之處,短小的篇幅也適合幼兒講述。教師應引導幼兒經歷熟悉→理解→講述這一漸進的學習過程,以達到有效的學習結果。

附:小烏龜看爺爺

小烏龜想爺爺了,他說:“我要去看爺爺,順便給他送一棵蘋果樹去。”

小烏龜把蘋果樹綁在背上,出發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開花了。蜜蜂來了,蝴蝶也來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結出了小蘋果。小鳥來了,大鳥也來了。

走啊,走啊,蘋果成熟了,爺爺的家到啦!

小烏龜和爺爺吃着紅紅的蘋果真開心。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充分發揮想象力,畫出一些新式的汽車,激發起創造性繪畫的熱情和興趣。

2、能大膽地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汽車的外觀造型。

活動準備:

記號筆、油畫棒、圖畫紙,錄音機、錄音帶《夢幻曲》、未來城的馬路背景圖,範例長翅膀的車。

活動過程:

一、夢遊未來城:以夢幻形式帶幼兒到未來城去旅行,引出課題。

1、幼兒閉上眼睛,靜靜聽教師隨音樂講述:我們開着時空車,來到了未來城,未來城裏的汽車和我們見過的可不一樣,有的汽車長着翅膀,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飛,也可以在地上開;有的汽車長得象西瓜一樣圓圓地;有的汽車有許多輪子,有的車身象彎月亮。想一想,你看見了什麼樣新式的汽車?

2、以問答的形式豐富幼兒對未來車的想象。

二、繪畫活動:

1、請幼兒根據想象,動手設計未來的汽車。

師:請小朋友也來設計一部未來城的汽車。想一想汽車由哪幾部分組成?怎麼才能設計得和別人不一樣?

3、幼兒作畫,老師指導。繼續播放夢幼曲,啓發

幼兒的想象。

三、講評小結:展示幼兒的繪畫作品,對有獨創性的作品給予特別介紹並表揚肯定。

結束:請全體幼兒“開”着自己設計的汽車,參觀未來城。

分區活動:

1、汽車製造廠。(重點指導:用大色塊的即時貼裝飾汽車)

材料:紙盒、圓形板、即時貼紙。剪刀、鉛筆、雙面膠等。

2、畫未來城的汽車設計圖。

材料:作畫工具。

3、開汽車、交通警。(重點指導:交通警維持秩序)

材料:紙盒汽車、交通警袖章、紅綠燈。

4、爲未來城造新房。

5、娃娃家、小醫院、超市。

6、機動:圖書館(放交通工具的圖片、書)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瞭解警服、醫生等工作服。

2、瞭解職業服裝的特點、用途,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職業和物品的連接遊戲

2、課件:圖片—警察,醫生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展示課件幻燈片2師:今天你穿了什麼樣的衣服?感受怎麼樣?(請幼兒互相交流。)

2、爲什麼要穿衣服?

教師小結:衣服不僅可以保暖,穿了漂亮,它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衣服會"說話",展示課件幻燈片3.4。

你知道衣服的祕密功能嗎?就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吧。

3、展示幻燈片6—10觀察、瞭解不同職業服裝。

(1)觀察警察叔叔的服裝,看看和一般的衣服有什麼不一樣。(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觀察、發現醫生工作服的特點。

4、通過圖片觀察周圍人們的工作服裝。

廚師,警察,服務員,消防員,工人,空姐等。

5、趣味練習看一看這些職業並把和職業相關的物品連接起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有成功的一面: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幫助幼兒熟悉生活中的幾種職業,並認識職業裝的作用,人們上班爲什麼要穿制服?以醫生和警擦穿上制服走到孩子們中間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的興趣較高。流程安排和組織比較清晰。

但也有失敗的一面,現在將主要問題反思如下:1。對社會領域的把握不夠準確,我把社會行爲技能的培養放在了一邊,專心圍繞社會認知來選材,現在看來,社會領域的活動重在滲透,我們的活動不是教師把什麼都告訴他,而是通過一次活動,引發幼兒關心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並學習探索,不斷有所發現。2。對幼兒的認知水平把握不準,針對這一點,我的感觸是,必須對幼兒有階段性的瞭解,在充分掌握幼兒的特點和認知水平後才能確定目標,組織實施教學過程。

另外教學語言更豐富,更條理一些效果會更好。

細細想來,成功的課堂都蘊含了教師大量的工作和細緻的用心,課堂上的輕鬆自然背後是老師的胸有成竹。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1、懂得如何熱情待客及禮貌做客。

2、發展交往能力和同伴間的情感。

3、學會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1、做客的相關圖片若干。

2、幼兒每人準備一份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觀看圖片討論如何做客,路上行走時的安全要點。

1、帶幼兒做客讓幼兒懂得得到別人家做客要先敲門,要有禮貌稱呼主人,做小主人的熱情接待客人,並會把家裏好吃好玩的東西拿出來招呼客人。

2、和同伴玩耍要有合作、友好、友愛的氛圍,學習互相謙讓。

二、情景:做客(請幾名幼兒嘗試情景表演)

輕輕敲門——向小主人及家長問好——小主人請大家坐下請喝茶——謝謝小主人——小主人請客人吃糖果——小主人拿出玩具請大家玩——小主人向客人介紹玩具名稱和玩法——請客人下次再來——客人向小主人和家長道謝並邀請到自己家做客。

三、嘗試去做客

請幼兒準備好小禮物到幼兒園裏自己熟悉老師或班級做客。

四、請幼兒用簡短的語言講述作客的經過,分享自己是如何禮貌做客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