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本文已影響 3.68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吳冠中作品《春如線》,感受線條的柔美與點的跳躍,並展開大膽想象。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特點來進行水墨畫線條與點的練習。

3、大膽運用線條與點進行美術創作。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PPT水墨顏料、宣紙、毛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美術作品:春如線。(展現幻燈一:作品)

1、用視覺直觀欣賞。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特別的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幅畫吧!”

“這幅畫與我們以前看到的畫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小結:這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中國水墨畫。

“從這幅畫上,你一下子就能看見什麼?”“畫中是怎樣的線和點呢?看看這些線和點象什麼?

2、聽音樂作畫:

仔細聽聽這兩段音樂都給你什麼樣的感受?你認爲哪段音樂在畫線?哪段音樂在畫點?

——用手勢書空,老師示範作畫

——交待要求,幼兒用毛筆試一試。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轉眼間一幅點和線的畫就出現在我們面前,就象老師帶來的這副畫那樣,真奇妙!更奇妙的是,這副畫裏還藏着好聽的故事呢?猜一猜,是什麼季節的故事?那還是讓畫家來告訴我們吧!

二、簡單介紹畫家吳冠中。(展現幻燈二:畫家畫像)

1、介紹作家的人文背景。

他是中國一位很有名的畫家,家鄉就在江蘇,是我們江蘇人的驕傲。他的名字叫吳冠中。“他對大自然特別喜歡——小鳥的鳴叫、小花的搖曳、小雨的纏綿都能激發他的靈感。他常喜歡用流動的線條和點來表達對大自然的感受、記錄大自然的美妙,這副畫就是他對春天的特別感受,被命名爲《春如線》

三、再次欣賞作品,暢談、分享不同的感受。(回放幻燈一)

“剛纔聽了吳冠中畫家的介紹,我們再來看這幅畫,你覺得這幅畫爲什麼會叫做春如線?這幅畫講述的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討論)

“你發現這些線條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粗的線條表示什麼?細的又像什麼?這些彩色的點又像是誰留下來的呢?”

小結:“春天萬物復甦,一切都是新的。小草偷偷的從土裏鑽了出來,細細的。柳樹發芽了,被春風一吹,搖啊搖,像姑娘的長髮飄啊飄,樹木都乘着春天在使勁的往上竄。桃花開了、迎春花開了,白色的梨花開了。春風在輕盈舞蹈、春雨滴答滴答的下着,落在池塘裏,像頑皮的跳跳蟲。小蝌蚪也在水裏嬉戲呢。小動物們也出門玩了,看,小兔,小松鼠一蹦一跳,在山坡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腳印……春天會發生許多有趣的故事!春天在我們眼中,春天在優美的音樂裏,春天在畫家神奇的筆下。”

瞧,畫家多厲害,用簡單的線條、點就把春天那麼動聽的故事表現了出來,你們喜歡這樣的畫嗎?

四、創作活動:我來學大師

“你們想不想學大師,用點和線來畫一副特別的畫呢?今天老師爲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請小朋友也來創作一幅畫,讓你的線條和點告訴我們好聽的故事。”

小百科:吳冠中的許多作品曾經都以“春如線”命題,這也是這位藝術大師出版次數最多的作品。他曾經說過:“‘春如線’是《牡丹亭 遊園驚夢》中的一句唱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春如線,剪不斷,理還亂,李煜之情絲絲如線’。線,形象地表達了情之纏綿。我的繪畫經常墜入線之羅網,從具象的紫藤之糾葛發展到抽象的情結,縱橫交錯,上下遨遊,線在感情世界中任情奔馳。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認識哪些動物的身體有一部分是長的以及它們有什麼特徵。

2、鍛鍊孩子們的肌肉和握力。

活動準備 圖片資料, 一大張紙, 韓紙, 膠水, 蠟筆, 彩色鉛筆

活動過程

[導入]

1. 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蛇。

- 它長得很長,它有冬眠的習慣。

- 它有毒,如果被它咬了會很危險。它是什麼呢?

[展開]

1、談談關於蛇你有哪些經歷。

- 你見過蛇嗎?

- 你在哪兒見過的蛇?它長什麼樣子?

- 看過蛇過你有什麼感覺?

2、討論一下身體一部分長的動物。

① 準備好這些動物的圖片或照片。(猴子-尾巴長, 長頸鹿-腿長, 脖子長, 鴕鳥-腿長, 蛇-身子長等等)

② 討論一下這些動物身體的哪個部位長。

3、製作世界上最長的蛇。

① 在韓紙上畫好蛇的腦袋和尾巴。

② 自由發揮,用蠟筆或彩色鉛筆畫出蛇的身體。

4、用活動紙中準備的材料表現出動物。

① 把韓紙撕好。

② 在圖片中被抹掉的地方用撕碎的韓紙粘貼好,完成圖畫。

[結尾]

1. 讓孩子們把自己做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 總結活動

[出示圖片]

大班美術活動:我設計的花車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上海旅遊界的氣氛。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收集旅遊節花車巡遊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旅遊節的花車巡遊時的花車是怎樣的?

2、與我們平時看見的車輛有什麼不同?

二、我們來做個花車設計師,設計一輛美麗的花車。

三、討論:可以設計怎樣的花車?

四、幼兒設計草圖

1、提示幼兒花車的設計不一定像我們平時見到的車輛。

2、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設計不同的花車。

五、講評

我們是小小設計師:介紹自己設計的“花車”。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目標:

學習沿邊線有規律地裝飾傘面,能大膽地表現不同的花紋圖案。

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準備:

1、幼兒用書《花傘》。

2、不同花紋的花傘、水彩筆、蠟筆、剪刀、手工紙、皺紙。

3、各種裝飾物、毛絨球、彩色珠片、各種鈕釦、雞毛、麥管等。

4、幾幅有規律排列的花紋圖案、大小不一的傘面底紋。

過程:

1、觀察“傘的世界”:“看到這些傘,你有什麼感覺:”“你最喜歡哪一頂小花傘?”

2、討論、演示:出示幾幅有規則排列的花紋圖案:“看看這些花紋是怎麼排隊的?”學習裝飾傘面:“傘面的邊線在哪裏?”請個別幼兒演示用有規則地排隊的方法裝飾傘面邊線:

重點:一個挨着一個沿邊線有規律地畫花紋。

3、幼兒製作、表現:介紹其他裝飾材料,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製作。鼓勵幼兒能表現出與教師範例不同的花紋。

4、作品展示:幼兒將自己的作品放在“傘的世界”中展示,共同欣賞。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爲,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啓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新歌《我們都是好朋友》。

2、在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礎上,根據圖片的暗示掌握歌詞並主動匹配,演唱歌曲。

3、努力用美好的歌聲來呼喚人們愛護大自然。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四張圖片(小兔、小鳥、小魚、熊貓;小兔、小鳥、小魚、熊貓的大自然家園被污染後的樣子)

2、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動物圖片,並提問

⑴黑板上都有哪些動物?(小兔、小鳥、小魚、熊貓)它們都生活在哪裏?都吃什麼?(幼兒自由討論,師小結幼兒討論的內容)

師:可是,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啊,發生了一些變化,讓這些小動物的家園不再美麗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出示大自然被污染的圖片)

⑵圖片上的大自然怎麼樣啦?爲什麼?(大自然被污染了,因爲人們不愛護環境)

2、幼兒理解並學習歌詞

師:大自然收到污染了,小動物的家園不再美麗啦,它們也都很難過、很傷心,你們是不是這些小動物的好朋友啊?原不願意幫助他們呢?那李老師這裏啊,也有一羣熱心的小朋友,也很想幫助它們,讓我們一起聽聽磁帶裏的小朋友是怎麼幫助它們的。(放磁帶錄音)

⑴你們都聽到了什麼?歌中小朋友是怎麼唱的?怎麼幫助這些小動物的?(綠草給小兔、藍天給小鳥、清泉給小魚、森林給熊貓)

注:如幼兒沒聽清楚,師彈琴範唱,同時讓幼兒熟悉前奏。

3、學唱歌曲

⑴教師邊指畫邊唱相應的歌詞,速度放慢,整首教唱。

⑵幼兒學唱,教師重點糾正第三、四樂句的唱法,以及引導幼兒最後兩句能開心地演唱。

注:這首曲子前三樂句節奏型很相似,第四樂句和最後“更美好”的跨度較大,且節奏型發生了變化,對幼兒的演唱形成了難度,可以用手勢:下滑的動作,引導幼兒唱準。

⑶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師可彈琴,也可放磁帶讓幼兒跟唱。

⑷幼兒熟悉歌曲後,教師可提唱歌時情緒上的要求(前4句要優美,最後兩句要自豪;可站起來唱,注意換氣)

⑸請唱得好、表現力強的幼兒上臺唱。

4、創編歌詞(教師引導:除了這些小動物以外,還可以有什麼小動物也需要我們幫忙的。)

⑴請四個小朋友前四句接唱自己創編的歌詞,後兩句齊唱。

⑵師彈鋼琴,幼兒各自唱自己創編的歌詞。

5、幼兒完整地表演唱

6、小結

活動延伸:

將幼兒心中幫助小動物的方法繪畫出來。

活動反思:

教師要爲幼兒創造良好的交往環境,指導幼兒學習正確的交往方法,爲幼兒創設與他人合作、分享的機會。把交往能力的五個方面——合作、謙讓、幫助、遵守規則、分享等滲透到課堂教學、遊戲活動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環節,促進幼兒積極與同伴合作,與同伴交往。只有在實際情境中,幼兒通過交往技能的訓練,才能真正積累交往的經驗。爲此,教師要善於在日常生活中強化幼兒的交往技能。使幼兒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同時,也對他們的已有經驗進行梳理和整理。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péng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爲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爲深度時,可稱之爲知己。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一、欣賞各類風箏的造型與色彩特點,感受風箏的對稱美和色彩美。

二、瞭解風箏的製作方法,在老師和同伴幫助下動手製作風箏。

三、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四、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五、感受風箏的美感。

重點難點

一、 欣賞時能從造型、色彩、質地幾方面進行

二、製作時主動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一、風箏製作風箏的材料,紙線圈、竹籤、膠帶、油畫棒、水彩等。

二、可以請家長在雙休日帶幼兒到戶外放風箏,並且給幼兒看看風箏視頻講講有關風箏的事。

三、風箏的課件和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談話,交流放飛風箏的感受(教師佈置課外作業雙休日家長領幼兒放風箏)

1、雙休日家長領我們放飛了風箏,能告訴大家你的感受嗎?

2、相互說一說,你放的是什麼風箏?你在家中電腦視頻還見過什麼樣的風箏?

二、欣賞風箏,老師引導幼兒從造型、色彩、質地等方面進行交流(小組內進行)老師巡視參與在有困難的小組。

1、這些風箏是什麼樣子的,還有什麼樣子的風箏?

2、風箏上有些什麼圖案 ?這些圖案有些什麼共同的特點?

3、它們爲什麼要作出對稱的?爲什麼要有尾巴?

4、這些風箏上有什麼色彩?爲什麼要用鮮豔的顏色?

5、這些風箏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爲什麼要用這樣的材料來製作?

6、你知道人們什麼時候放風箏?爲什麼要放飛風箏?

7、你喜歡風箏嗎?你想扎只風箏嗎?風箏可以怎樣製作?

三、觀看課件,瞭解風箏的扎制過程。激發幼兒製作風箏的興趣,你看到人們是怎樣扎制風箏的?你想製作一隻什麼樣的風箏?

四、操作環節,鼓勵幼兒兩或三人一組合作來扎制風箏

根據幼兒的操作水平,提供各種材料,有已經剪好外形的彩色紙,有已經做好的支架,也有沒有做的,像竹籤、水彩、線圈等等這些材料,也就是說,在提供材料的時候要注意層次性,(有半成品的、原材料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的選擇材料,教師隨機幫助和指導幼兒。

五、相互欣賞和評價作品,戶外放飛。

六、延伸活動

1、未做完的材料,可以放在活動區,幼兒可以繼續製作。

2、成品風箏可以選擇精緻的放在活動區供幼兒欣賞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平常的生活中,幼兒常有意無意的“張冠李戴”。喜歡套上媽媽的大花衣,拖爸爸的大皮鞋或碩大的娃娃騎上小小的玩具車------。各種事物交換錯位的“惡作劇”而帶來自我得意的歡樂或意想不到的啓迪。在大自然中,鳥總是依附着樹生活。樹和鳥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兩種形體。通過將兩種形體的巧妙組合、轉換,變成另一奇特的新形態。這在繪畫活動中屬於一種置換繪畫方法。它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使幼兒頭腦中出現更多的事物形象;更有助於拓展幼兒想象力的發展。教學活動《樹鳥的巧合》並沒有過多的提及幼兒的繪畫技能,而更注重引導幼兒轉換新的思維方法,能大膽的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教學目標:

1、學習將兩種事物進行組合,轉換成另一新形態的思維方式。

2、能大膽運用繪畫語言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3、萌發幼兒愛護鳥類和關愛大自然的情感。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拓展幼兒新的繪畫思維方式。

2、難點:將兩種事物進行組合,轉換、創作,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1、樹鳥課件,幻燈。

2、課前組織關於樹、鳥知識的談話,以及相關知識經驗的積累。

3、環境佈置:教室周圍貼有樹、鳥的各種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小朋友,我們知道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鳥最喜歡在什麼地方休息?”(引出樹)

二、觀看課件,瞭解樹、鳥之間的特有關係。

——“小朋友,樹和鳥之間有什麼關係?”

(大樹需要鳥,鳥也離不開大樹。有樹的地方就有鳥,有鳥的地方就有大樹------。)

——“既然樹和鳥誰也離不開誰,緊緊的聯繫在一起。那麼,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討論。這時,教師將樹、鳥組合在一起。給幼兒直觀的視覺感受,拓展幼兒思維。

——幼兒相互交流。教師瞭解幼兒的理解狀況,引導幼兒轉換新的思維方式。

三、幼兒創作;

——給幼兒獨立思考、創作的空間。不要隨意打攪幼兒。

——教師在一旁觀察,可根據幼兒的接受情況,進行輕聲的個別交流。

——待多數幼兒勾畫出外形後,教師如覺得有必要,可將某個幼兒的一幅組合、轉換較好的作品,進行集中講解,引導幼兒轉換新的思維方式。

——幼兒再次創作。

四、作品展示、交流。

——教師瞭解幼兒的作品意圖。

——利用幻燈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請幼兒簡單表述。

——教師小結。

延伸活動: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兩種不同事物的形體,通過組合、轉換,變成另一新形象,豐富幼兒對事物形象,拓寬幼兒思維。

活動反思:

在大自然中,鳥總是依附着樹生活。樹和鳥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兩種形體。通過將兩種形體的巧妙組合、轉換,變成另一奇特的新形態。這在繪畫活動中屬於一種置換繪畫方法。它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使幼兒頭腦中出現更多的事物形象;更有助於拓展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小百科:巧合,即若干小概率事件一起發生,指恰好吻合;正巧一致。語出《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可見天意有定,如此巧合。”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捲曲固定成魚的外形,並設計裝飾魚的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各樣的魚

材料準備:“報紙魚”範例、報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大海媽媽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報紙,引出課題。

1.(出示一條“報紙魚”)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麼?這條魚是用什麼做成的呢?

2.誰想來摸一摸這條報紙魚呢?(請小朋友來摸一摸魚的外輪廓)

3.你摸到了什麼!這是魚的什麼?

(這是魚的輪廓,在小朋友們製作魚的輪廓時,一定要將紙棒卷的細細的緊緊的,這樣輪廓硬硬的,魚才能遊得快。)

 二、師示範講解:

1.師講解操作方法

魚寶寶該怎麼做呢?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呢?

對了,要做一條美麗的魚寶寶首先要將魚的輪廓摺好哦!告訴你們哦,折輪廓還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呢,下面一邊聽兒歌,一邊看老師捲紙棒吧。(折一折,捲一捲,擰一擰。)紙棒做好啦!

做好了魚的輪廓,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製作報紙魚啦!做一條怎樣的小魚呢?(瘦瘦的、長長的、胖胖的……)找到紙棒的中間點,將紙棒捲曲,兩頭交錯成魚尾形狀,用粘紙將交錯部分粘合,瞧,魚的外形做好啦!

魚的形態還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做一條圓圓的胖胖的魚,也可以做一條扁扁的瘦瘦的魚。希望等下小朋友們能做出和老師不一樣的魚。(引導幼兒變化出多種魚的形態)

魚的外形做好啦,接下來我們做什麼呢?對了,我們要來爲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報紙剪成任意形狀的圖形來裝扮到魚的身上。最後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2.老師導入操作情景

看,誰來啦?(大海媽媽)

大海媽媽想念他的魚寶寶,你們願意來幫助大海媽媽來找到他的魚寶寶嗎?

3.引出難題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什麼?”(眼睛)

(2)“魚的眼睛可以怎麼做?”

(3)“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麼貼上去呢?”

(4)“關於魚眼睛到底該怎麼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4.老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的魚纔好看,卷好後用透明膠或者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的裝飾。

(3)最後,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裏!

三、幼兒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之間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四、講評

1.你們幫大海媽媽找到了好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裏可高興啦!

2.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吧?

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爲什麼?

誰來說說你用了什麼辦法把魚寶寶的眼鏡固定住的?

3.大海是搖籃,搖着魚寶寶,魚寶寶睡着了……(音樂)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1.狡猾的狐狸

材料與工具:槍蟹殼、紅色和黃色海綿邊角料、黑豆兩粒、百得膠、剪刀。

製作方法:

1、 用海綿剪出狐狸的耳朵,其中紅色稍大,黃色較小,剪好後將兩片耳朵貼在一起呈三角狀。

2、 把槍蟹殼橫放當狐狸頭,將剪好的耳朵貼在槍蟹殼後面,正面露出兩隻尖耳朵。

3、 剪兩塊三角形紅色海綿當嘴巴,並將“嘴巴”貼在蟹殼上。

4、 粘上兩顆黑豆當眼睛(圖1)

2.京劇臉譜製作

材料與工具:甲魚殼、毛筆、水粉顏料。

製作方法:將甲魚殼背朝上豎放,並用水粉顏料在上面畫京劇臉譜,這種臉譜立體效果特別好(圖2)。

3.孔雀開屏

材料與工具:扇貝殼、小鵝卵石、海綿邊角料、水粉顏料、百得膠、毛筆。

製作方法:

1、 先用毛筆給扇貝塗上藍綠顏色。並將各色海綿剪成羽毛狀粘在扇貝上。

2、 把扇貝殼和兩塊小鵝卵石(長的一塊做孔雀身子,小的一塊做孔雀的頭)粘在一起。

3、 最後在孔雀頭上粘上幾根翎毛(圖3)。這樣,一隻美麗的孔雀便做成了。

用途:以上玩具可以鑲在鏡框內作觀賞用。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表達太陽升起來的感覺。

2.能用各種彩紙剪出與衆不同的太陽。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種太陽》;

2、各類紅色彩紙、剪刀、膠水、塑料盆;

重點難點:

1.幼兒能夠剪出太陽的形狀。

2.能對太陽作品進行想象裝飾。

活動過程:

1.導入:複習歌曲《太陽,您真勤勞》

------(出示太陽)這是什麼呀?

------太陽升起來後,我們有什麼感覺?

------我們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達我們自己心理的這種感覺呢?

------你喜歡太陽嗎?哪些小朋友想和太陽做好朋友嗎?

2.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既然大家都這麼喜歡太陽,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剪剪太陽吧,好嗎?

------幼兒分組操作,師引導幼兒剪出與衆不同的太陽。

------重點指導:

(1)太陽光的剪法;

(2)裝飾太陽;

3.作品展示----以舞蹈的形式展示作品

------如果我們把太陽種在泥土裏面,會長出什麼呢?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以繪畫的形式將“種太陽”畫出來。

教學反思:

爲了讓孩子們人人蔘與到剪紙活動中來,我首先用孩子們喜愛的《太陽,您真勤勞》歌曲引入來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調動了孩子們的剪紙興趣。緊接着我問孩子們: “太陽給你們帶來什麼感覺?”他們高興地說:“暖洋洋的!” 在讓孩子們瞭解剪紙的製作步驟時,我請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我發現了問題,孩子們對於直接剪太陽似乎有難點,在觀察一圈下來後,我就拿了鉛筆讓孩子們先畫完再剪,在鉛筆的幫助下,孩子們的成果有效多了。

本節課在孩子們操作時,我是分小組進行的,讓他們在小組中既學會分工協作,人人蔘與,發揮自己的想像,又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品。之後,讓孩子們在小組看着自己的作品,人人講。這樣,他們能巧妙安排,合理利用,孩子們團結合作精神也在活動中得到了培養。他們會協商剪紙內容,會合作完成作品,剪紙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還可以促進他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學生不用筆勾線,全憑自己的想像發揮,積極地發展了自身的創造性。

展示、評價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始末,重視學生參與美術活動的情感、態度,關注孩子們在美術活動中對美的情緒體驗,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通過評價重視孩子們的探索與創造精神,允許孩子們在創作中採用不同的方法,接納孩子們不同的創作結果,以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重視培養孩子們在創作過程中克服困難,大膽表現的勇氣,這樣,我們的評價對孩子們的發展纔是有意義的。如對剪紙技能技巧、內容、學習態度、學習熱情等,對故事的完整性、新穎性等進行評價,讓學生對美術產生好奇感。

在整堂課中,我總結了一下在孩子們的現有能力的估計我有一點失誤,下次應該做好一個階段性的練習和做好孩子們的現有能力估計實踐之後上課。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着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着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